![9風 溫2009年4月16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4/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1.gif)
![9風 溫2009年4月16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4/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2.gif)
![9風 溫2009年4月16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4/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3.gif)
![9風 溫2009年4月16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4/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4.gif)
![9風 溫2009年4月16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4/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a70f4c74-076d-49c7-b694-44c3d01eb5da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溫病學多媒體教學課件溫病學多媒體教學課件 風風 溫溫2病案舉例 陳陳,男,男,1616歲,歲,19741974年年3 3月月2424日住院。住院號:日住院。住院號:1643916439 病史:四天前因飽食趕路病史:四天前因飽食趕路, ,汗出甚多而受風,汗出甚多而受風,當晚即惡寒發(fā)熱,頭痛,脘脹,嘔吐,寒熱持續(xù),當晚即惡寒發(fā)熱,頭痛,脘脹,嘔吐,寒熱持續(xù),汗出而熱不退,繼又增咳嗽,胸痛。汗出而熱不退,繼又增咳嗽,胸痛。 癥狀:患者惡寒發(fā)熱,汗少,頭脹痛,左胸癥狀:患者惡寒發(fā)熱,汗少,頭脹痛,左胸疼痛,咳嗽,痰吐淡黃而粘,夾有少量鐵銹色,疼痛,咳嗽,痰吐淡黃而粘,夾有少量鐵銹色,脘部脹滿,大便不
2、行,口干喜涼飲,舌苔薄白微脘部脹滿,大便不行,口干喜涼飲,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偏紅,脈浮滑數(shù)。黃,舌邊尖偏紅,脈浮滑數(shù)。 檢查:體溫檢查:體溫4141,脈搏,脈搏115/115/分,白細胞計數(shù):分,白細胞計數(shù):總數(shù)總數(shù)18300/mm18300/mm3 3, , 中性中性91%91%,淋巴,淋巴9%9%。痰培養(yǎng):肺。痰培養(yǎng):肺炎球菌。胸透:左下肺可見片狀模糊陰影。炎球菌。胸透:左下肺可見片狀模糊陰影。3 思考:思考: 1、本病的中醫(yī)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機。 3、確立治則和治法。 4、選擇處方。4一、概述一、概述 1 1、定義:、定義:風熱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初起以風熱病邪引起的急性外
3、感熱病,初起以肺衛(wèi)癥狀為特征,多發(fā)于冬春季。肺衛(wèi)癥狀為特征,多發(fā)于冬春季。 2 2、沿革:、沿革: 傷寒論傷寒論首載風溫之名:首載風溫之名:“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名曰風溫”。但是一種溫病誤汗的變證。但是一種溫病誤汗的變證。 三時伏氣外感篇三時伏氣外感篇明確風溫為新感溫病:明確風溫為新感溫病:“風溫風溫者,春月受風,其氣已溫者,春月受風,其氣已溫”。 陳平伯陳平伯外感溫病篇外感溫病篇為第一篇論述風溫的專著。為第一篇論述風溫的專著。5 3、與現(xiàn)代醫(yī)學病種的關(guān)系(范圍)、與現(xiàn)代醫(yī)學病種的關(guān)系(范圍) 呼吸系急性感染性的疾?。杭毙灾夤苎?、呼吸系急性感染性的疾?。杭毙灾夤?/p>
4、炎、肺炎等,屬於風溫的范疇。肺炎等,屬於風溫的范疇。 呼吸系某些急性傳染病:流感、流腦(普通呼吸系某些急性傳染?。毫鞲小⒘髂X(普通型)型)6二、病因病機二、病因病機 1 1、主因、主因:風熱病邪:風熱病邪 2 2、發(fā)病條件:、發(fā)病條件: 氣候反常:氣候反常: 春季春季溫暖溫暖 多風;多風; 冬季冬季應寒反暖應寒反暖 正氣不足:正氣不足: 肺之氣陰不足肺之氣陰不足( (老年、老年、 小兒、肺有宿疾等小兒、肺有宿疾等) ) 寒溫失調(diào):寒溫失調(diào): 易感受外邪易感受外邪73 3、傳變:、傳變: 邪熱壅肺邪熱壅肺 邪襲肺衛(wèi)邪襲肺衛(wèi) 痰熱結(jié)胸痰熱結(jié)胸 余余 肺肺 肺肺 痰熱阻肺,腑有熱結(jié)痰熱阻肺,腑有熱結(jié)
5、 熱熱 胃胃 肺熱發(fā)疹肺熱發(fā)疹 未未 陰陰 邪傳氣分邪傳氣分 熱盛陽明熱盛陽明 凈凈 傷傷 陽明陽明 熱傳腸腑熱傳腸腑 腸熱下利腸熱下利 邪傳心包邪傳心包 內(nèi)閉外脫內(nèi)閉外脫8 說明:風溫病病情的發(fā)展與感邪的輕重,正氣強弱,治療是否及時正確,護理是否得當?shù)榷喾矫嬉蛩赜嘘P(guān)。因此,有的患者可以出現(xiàn)全過程,但并非所有證候均可見到,有的患者則可至某個階段不再發(fā)展,而轉(zhuǎn)向痊愈。9三、診斷和鑒別診斷三、診斷和鑒別診斷l(xiāng)診斷依據(jù):1.1.本病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春季及冬季為本病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春季及冬季為多多2.2.發(fā)病較急,初起邪襲肺衛(wèi),繼則邪熱壅發(fā)病較急,初起邪襲肺衛(wèi),繼則邪熱壅肺,易熱陷心包,后期肺胃陰
6、傷肺,易熱陷心包,后期肺胃陰傷3.3.病程中以肺經(jīng)病變?yōu)橹行?,多涉及胃腸病程中以肺經(jīng)病變?yōu)橹行?,多涉及胃腸l鑒別診斷:風熱感冒、外感風寒、麻疹、春溫等10 治療原則:清泄肺熱治療原則:清泄肺熱 治法:治法: 初期初期邪在肺衛(wèi)邪在肺衛(wèi)辛涼解表辛涼解表 中期中期邪傳氣分邪傳氣分辛寒清熱,或苦辛寒清熱,或苦寒攻下。寒攻下。 內(nèi)陷心包內(nèi)陷心包清心開竅清心開竅 后期后期肺胃陰傷肺胃陰傷甘寒清養(yǎng)肺胃甘寒清養(yǎng)肺胃11四、辨證論治四、辨證論治 1.1.邪襲肺衛(wèi)邪襲肺衛(wèi) 癥狀:癥狀:發(fā)熱,微惡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口微渴,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shù)。 辨證要點:表熱證。 治法:治法:辛涼解表,宣肺泄熱; 方藥:方
7、藥:銀翹散、桑菊飲 (二方作用及適應證之不同)12 【溫病條辨溫病條辨上上4條條】原文原文 “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平劑銀翹散主之。” 【溫病條辨溫病條辨上上6條條】原文原文 “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 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13 銀翹散中有荊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辛涼為主,稍佐辛溫之品,取其辛散開郁,非發(fā)汗解表解表(“辛涼平劑”) 桑菊飲大多為辛涼之品,且藥量較輕(二錢、一錢、八分、五
8、分)介表力好,但止咳功優(yōu)(有杏仁)“辛涼輕劑”14【功效比較功效比較】 銀翹散銀翹散 桑菊飲桑菊飲 清熱清熱 連翹連翹 銀花銀花 竹葉竹葉 連翹連翹 解表解表 薄荷薄荷 荊芥豆豉荊芥豆豉 薄荷薄荷 桑葉桑葉 菊花菊花 宣肺宣肺 桔梗桔梗 甘草甘草 牛蒡子牛蒡子 桔梗甘草杏仁桔梗甘草杏仁 生津生津 蘆根蘆根 蘆根蘆根 15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勿過煮,香氣出即服。勿過煮,香氣出即服。 服藥時間,重者服藥時間,重者23小時小時/次,輕者次,輕者45小時小時/次。次。 忌辛溫發(fā)汗,忌西藥解熱鎮(zhèn)痛發(fā)汗,忌辛溫發(fā)汗,忌西藥解熱鎮(zhèn)痛發(fā)汗,促發(fā)其表。(因汗為心之液,心陽受傷,促發(fā)其表。(因汗為心之液,心陽受傷,
9、必有神明內(nèi)亂的后果。)必有神明內(nèi)亂的后果。) 忌早、過用寒涼,治上不犯中,恐邪忌早、過用寒涼,治上不犯中,恐邪熱郁伏,甘寒易斂邪熱郁伏,甘寒易斂邪 16 加減加減 若無汗,惡寒重,荊芥、豆豉酌增若無汗,惡寒重,荊芥、豆豉酌增(用至銀翹量的一半)。(用至銀翹量的一半)。 若無惡寒,或衄,可去荊芥,或加側(cè)柏炭、若無惡寒,或衄,可去荊芥,或加側(cè)柏炭、白茅根。白茅根。 若咽腫痛,加馬勃、玄參、僵蠶、蟬衣、若咽腫痛,加馬勃、玄參、僵蠶、蟬衣、浙貝、赤芍。浙貝、赤芍。 若咳嗽、胸悶甚,加前胡、杏仁、杷葉等。若咳嗽、胸悶甚,加前胡、杏仁、杷葉等。 若口渴,加天花粉。若口渴,加天花粉。 小便短赤,甘苦寒合化,
10、用麥冬、生地、小便短赤,甘苦寒合化,用麥冬、生地、知母、黃芩、梔子。知母、黃芩、梔子。172 2、邪入氣分、邪入氣分(1 1)邪熱壅肺)邪熱壅肺癥癥 狀:狀:身熱,汗出,煩渴,咳喘,或胸悶胸痛,舌身熱,汗出,煩渴,咳喘,或胸悶胸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紅苔黃,脈數(shù)。 治治 法:法:清熱宣肺平喘清熱宣肺平喘 方方 藥:藥:麻杏石甘湯、千金葦莖湯麻杏石甘湯、千金葦莖湯 (治療中注意(治療中注意“熱、痰、閉熱、痰、閉”)18【溫病條辨下48條】原文 “喘咳息促,吐稀涎,脈洪數(shù),右大于左,喘咳息促,吐稀涎,脈洪數(shù),右大于左,喉啞,是為熱飲,麻杏石甘湯主之喉啞,是為熱飲,麻杏石甘湯主之。 麻杏石甘湯溫病條辨
11、 麻黃三錢(去節(jié))6g 杏仁三錢(去皮尖,碾細)10g 甘草二錢(炙)3g 石膏三錢(碾)30g 水八杯,先煮麻黃,減二杯,去沫,內(nèi)諸 藥,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以喉亮為度。 說明:麻黃與石膏的用量,以1 510為 宜。19 麻黃、杏仁麻黃、杏仁藥性偏溫宣肺平喘 相輔相成 防石膏膏寒滯之弊. 石膏石膏大寒清泄里熱,宣肺又泄熱外達 A 清肺的:加魚腥草、銀花、黃芩、平地木(山東銀花合劑) B化痰的:肺部痰熱重,加瓜蔞。 C活絡的:胸部悶痛,肺絡不利:加郁金 20(2)痰熱結(jié)胸痰熱結(jié)胸癥狀:癥狀:身熱面赤,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身熱面赤,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胸脘痞滿,按之痛,苔黃滑,脈洪
12、滑。則嘔,胸脘痞滿,按之痛,苔黃滑,脈洪滑。 辨證要點:身熱,胸下壓痛,苔黃滑辨證要點:身熱,胸下壓痛,苔黃滑治法:治法:清熱化痰開結(jié)清熱化痰開結(jié)方藥:方藥:小陷胸加枳實湯(連、夏、蔞、枳實組小陷胸加枳實湯(連、夏、蔞、枳實組成苦辛開降之劑)成苦辛開降之劑)21 方藥分析 黃連二錢,苦寒清熱;黃連二錢,苦寒清熱;半夏五錢,辛苦溫,化痰散結(jié),和胃降逆;半夏五錢,辛苦溫,化痰散結(jié),和胃降逆;瓜蔞三錢,甘寒,寬胸化痰。瓜蔞三錢,甘寒,寬胸化痰。三者合用辛開苦降化痰熱。三者合用辛開苦降化痰熱。枳實二錢,降氣開結(jié),宣暢氣機,使邪有出路。枳實二錢,降氣開結(jié),宣暢氣機,使邪有出路。加減加減若嘔惡甚加竹茹、生
13、姜等;若嘔惡甚加竹茹、生姜等;胸胸有燥熱,苔黃燥予以陷胸承氣湯。有燥熱,苔黃燥予以陷胸承氣湯。(重訂通俗傷寒論重訂通俗傷寒論姜、連、夏、枳、硝、姜、連、夏、枳、硝、黃。)黃。) 22(3)痰熱阻肺,腑有熱結(jié)痰熱阻肺,腑有熱結(jié)(肺熱腑實)(肺熱腑實)癥狀:癥狀:潮熱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寧,苔黃膩或黃潮熱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寧,苔黃膩或黃滑,脈右寸實大。滑,脈右寸實大。 辨證要點:肺熱腑實辨證要點:肺熱腑實治法:治法:宣肺化痰,泄熱攻下宣肺化痰,泄熱攻下方藥:方藥:宣白承氣湯宣白承氣湯(生石膏、生大黃、杏仁、栝樓皮)。腑實不去,肺熱(生石膏、生大黃、杏仁、栝樓皮)。腑實不去,肺熱難泄;腑實得下
14、,肺熱易清。難泄;腑實得下,肺熱易清。23【溫病條辨中17條】 吳鞠通:“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其證有五: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右脈實大,肺氣不降者,宣白承氣湯主之?!?4 石膏五錢,清肺胃之熱。石膏五錢,清肺胃之熱。杏仁二錢,肅降肺氣止咳,佐有潤腸之功。杏仁二錢,肅降肺氣止咳,佐有潤腸之功。瓜蔞一錢半,清化痰熱通便。瓜蔞一錢半,清化痰熱通便。生大黃三錢,攻下熱結(jié),釜底抽薪之意。生大黃三錢,攻下熱結(jié),釜底抽薪之意。文獻文獻吳鞠通:吳鞠通:“以杏仁、石膏宣肺氣之痹,以杏仁、石膏宣肺氣之痹,以大黃逐腸胃之結(jié),此臟臟合治法也。以大黃逐腸胃之結(jié),此臟臟合治法也。”四藥相合,開肺暢腑,相互為用,宣上通下。四
15、藥相合,開肺暢腑,相互為用,宣上通下。25(4)肺熱發(fā)疹肺熱發(fā)疹 癥狀:癥狀:身熱,肌膚紅疹,咳嗽,胸悶,舌紅苔薄白,脈數(shù)。 辨證要點:見于氣分證中,與營血分病證有別(陸子賢:“疹為太陰風熱”。)。 治法:治法:宣肺泄熱,涼營透疹 方藥:方藥:銀翹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26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1若發(fā)疹下利,不可止利,為肺熱下迫之象,瀉多去若發(fā)疹下利,不可止利,為肺熱下迫之象,瀉多去 生地、玄參防滑腸。生地、玄參防滑腸。2發(fā)疹可發(fā)于內(nèi),腑氣血不和,腹痛,小兒多見。發(fā)疹可發(fā)于內(nèi),腑氣血不和,腹痛,小兒多見。3忌升提壅補。忌升提壅補。4忌寒涼之過,舌紅以清氣透斑為主。忌寒涼之過,舌
16、紅以清氣透斑為主。(吳鞠通:吳鞠通:“斑疹用升提,則衄,或厥,或嗆咳,或斑疹用升提,則衄,或厥,或嗆咳,或昏痙,用壅補則瞀亂?;璇d,用壅補則瞀亂?!?27(5 5)肺熱移腸)肺熱移腸 (腸熱下利)(腸熱下利) 癥狀:癥狀:身熱咳嗽,下利色黃,肛門灼熱,腹不硬痛,苔黃,脈數(shù)。 治法:治法:苦寒清熱止利 方藥:方藥:葛根芩連湯28 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兩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29 方藥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葛根-解肌清熱,生津,輕清升發(fā)止利。解肌清熱,生津,輕清升發(fā)止利。 黃芩、黃連黃芩、黃
17、連 -清熱,苦寒堅陰止利。清熱,苦寒堅陰止利。 甘草二兩,緩中。甘草二兩,緩中。 腸中熱邪一清,下利自愈,并非止利,為腸中熱邪一清,下利自愈,并非止利,為“通因通通因通用用”。加減加減 1.肺熱也較重,加桑葉、桔梗、前胡。肺熱也較重,加桑葉、桔梗、前胡。 2.腹痛加木香、白芍(甘草)緩急止痛。腹痛加木香、白芍(甘草)緩急止痛。 3.惡心、嘔吐加藿香、竹茹惡心、嘔吐加藿香、竹茹胃腸型感冒。胃腸型感冒。 4.赤白下利,加白頭翁。赤白下利,加白頭翁。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1.不可止利,收澀。不可止利,收澀。 2.忌用分利,以免重傷津液。忌用分利,以免重傷津液。30(6 6)陽明熱盛陽明熱盛(熱熾陽明)(
18、熱熾陽明) 癥狀:癥狀:壯熱,惡熱,汗大出,渴喜涼飲,壯熱,惡熱,汗大出,渴喜涼飲,苔黃而燥,脈浮洪或滑數(shù)。苔黃而燥,脈浮洪或滑數(shù)。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四大見證四大見證”。 治法:治法:清熱保津清熱保津 方藥:方藥:白虎湯加減白虎湯加減 31 方藥方藥白虎湯。(引白虎湯。(引溫病條辨溫病條辨“辛涼重劑,辛涼重劑,非辛涼輕劑、辛涼平劑所能勝任非辛涼輕劑、辛涼平劑所能勝任”。)。)生石膏生石膏-辛寒入肺胃二經(jīng),清熱解肌,達辛寒入肺胃二經(jīng),清熱解肌,達熱出表。熱出表。知母知母-苦寒入肺胃二經(jīng),清熱養(yǎng)陰。苦寒入肺胃二經(jīng),清熱養(yǎng)陰。粳米粳米 甘草甘草-保養(yǎng)胃氣,合石膏又甘寒生津。保養(yǎng)胃氣,合石膏又甘
19、寒生津。加減加減 1熱盛津傷重,加蘆根、石斛、銀花。熱盛津傷重,加蘆根、石斛、銀花。2熱津氣傷,背微惡寒,加人參。熱津氣傷,背微惡寒,加人參。3肺熱壅盛,加杏仁、姜皮、銀花、魚腥草肺熱壅盛,加杏仁、姜皮、銀花、魚腥草等。等。 32 白虎湯禁忌范圍:白虎湯禁忌范圍:傷寒論傷寒論:“其表不解者,不可予白虎湯。其表不解者,不可予白虎湯?!比~天士:葉天士:“到氣才可清氣到氣才可清氣”,防邪引入里。,防邪引入里。溫病條辨溫病條辨:“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脈浮脈浮外感,外感, 脈弦細脈弦細陰血少。陰血少?!懊}沉者,不可與也。脈沉者,不可與也。”脈沉實有力脈沉實有力陽明腑實,治
20、當攻下,非白虎湯力所陽明腑實,治當攻下,非白虎湯力所能及,故不用。能及,故不用。脈沉而無力脈沉而無力腎陽衰微,火不歸原,為假熱。與白腎陽衰微,火不歸原,為假熱。與白虎湯不同之熱,用之更傷其陽氣?;煌疅幔弥鼈潢枤?。“不渴者,不可與也不渴者,不可與也”發(fā)熱不渴為濕熱證或營分發(fā)熱不渴為濕熱證或營分證,用白虎湯冰伏濕邪。證,用白虎湯冰伏濕邪?!昂共怀稣?,不可與也汗不出者,不可與也”汗不出者,汗不出者,表寒里熱,表寒里熱,外感寒邪外感寒邪,內(nèi)有暑熱,用之表閉病深。,內(nèi)有暑熱,用之表閉病深。另津液大傷,另津液大傷,無源作汗無源作汗,養(yǎng)陰生津為主,不單用白虎湯清熱生津,養(yǎng)陰生津為主,不單用白虎湯
21、清熱生津,若邪熱郁閉而無汗,用之汗出里熱外達。若邪熱郁閉而無汗,用之汗出里熱外達。 33(7 7)陽明熱結(jié))陽明熱結(jié)(熱結(jié)腸腑、陽明腑實)(熱結(jié)腸腑、陽明腑實) 癥狀:癥狀:日晡潮熱,時有譫語,便秘,或純利惡臭稀日晡潮熱,時有譫語,便秘,或純利惡臭稀水,肛門灼熱,腹部脹滿硬痛,苔黃燥,甚則灰黑而燥,水,肛門灼熱,腹部脹滿硬痛,苔黃燥,甚則灰黑而燥,脈沉有力。脈沉有力。 辨證要點:便秘,腹脹滿硬痛,苔燥,脈沉有力。辨證要點:便秘,腹脹滿硬痛,苔燥,脈沉有力。 治法:治法:軟堅攻下泄熱軟堅攻下泄熱 方藥:方藥:調(diào)胃承氣湯(陰液大傷者,配合增液湯、氣調(diào)胃承氣湯(陰液大傷者,配合增液湯、氣血不通者,配
22、合活血化瘀藥、邪熱盛者配合清熱藥。)血不通者,配合活血化瘀藥、邪熱盛者配合清熱藥。)34癥狀 病癥分析 日晡潮熱(申時日晡潮熱(申時3-53-5時)時) 陽明熱邪與燥屎相結(jié),陽明主令,正陽明熱邪與燥屎相結(jié),陽明主令,正邪相爭劇烈邪相爭劇烈 腹?jié)M硬痛腹?jié)M硬痛 高熱津傷,燥熱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高熱津傷,燥熱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 便秘便秘 氣機阻滯氣機阻滯 惡臭稀水惡臭稀水 熱結(jié)旁流,邪熱迫津下泄熱結(jié)旁流,邪熱迫津下泄更加燥更加燥結(jié)結(jié) 時有譫語時有譫語 熱結(jié)上熏,擾動神明,病位在陽明熱結(jié)上熏,擾動神明,病位在陽明 舌苔黃燥甚起刺舌苔黃燥甚起刺 燥熱上蒸之象燥熱上蒸之象 脈沉有力脈沉有力 里結(jié)成實里結(jié)成實35
23、方藥分析方藥分析: 芒硝半斤,咸寒,軟堅潤燥;芒硝半斤,咸寒,軟堅潤燥;大黃四兩,苦寒,攻下泄熱;大黃四兩,苦寒,攻下泄熱;甘草二兩,緩上藥之峻烈之性,留中緩下。甘草二兩,緩上藥之峻烈之性,留中緩下。 諸藥合用,攻下腸中熱結(jié),亦有泄胃中之諸藥合用,攻下腸中熱結(jié),亦有泄胃中之熱之意,故調(diào)胃氣功最緩。熱之意,故調(diào)胃氣功最緩。36 加減加減 吳氏多減其枳實、厚樸量,減燥烈之弊。吳氏多減其枳實、厚樸量,減燥烈之弊。 津傷較甚,加玄參、生地、麥冬。津傷較甚,加玄參、生地、麥冬。注意注意大小承氣湯、調(diào)胃承氣湯證區(qū)別:小承氣大小承氣湯、調(diào)胃承氣湯證區(qū)別:小承氣湯尚未燥堅,痞滿為甚;大承氣湯證痞滿燥實湯尚未燥
24、堅,痞滿為甚;大承氣湯證痞滿燥實堅堅 。373 3、熱入心包、熱入心包(1 1)熱陷心包)熱陷心包 癥狀:癥狀:身灼熱,肢厥,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身灼熱,肢厥,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蹇,舌色鮮絳,脈細數(shù)。舌蹇,舌色鮮絳,脈細數(shù)。 辨證要點:辨證要點:神昏、舌絳。神昏、舌絳。 (與營熱、腑實之神昏作區(qū)別)(與營熱、腑實之神昏作區(qū)別) 治法:治法:清心開竅。清心開竅。 方藥:方藥:清宮湯送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紫清宮湯送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紫雪丹。雪丹。38癥狀 病癥分析 灼熱灼熱 熱在營分熱在營分 心煩譫語或昏憒不語心煩譫語或昏憒不語 痰熱阻閉包路,神志失常痰熱阻閉包路,神志失常 舌蹇
25、,肢厥舌蹇,肢厥 舌為心之苗,心之別絡系舌本,痰熱舌為心之苗,心之別絡系舌本,痰熱閉阻,陽氣不達。閉阻,陽氣不達。 舌鮮絳舌鮮絳 心營有熱,夾痰心營有熱,夾痰 脈細數(shù)脈細數(shù) 營熱陰傷之征營熱陰傷之征 39 本病證多由衛(wèi)分邪熱直接內(nèi)陷心包所致。葉天士云:本病證多由衛(wèi)分邪熱直接內(nèi)陷心包所致。葉天士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餍陌?。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餍陌??!?所謂逆?zhèn)?,含義有二:所謂逆?zhèn)鳎x有二: 溫熱病邪,由衛(wèi)分不經(jīng)氣分,直傳營分。溫熱病邪,由衛(wèi)分不經(jīng)氣分,直傳營分。 不經(jīng)上焦肺順傳于胃,而傳上焦心包,直犯心主不經(jīng)上焦肺順傳于胃,而傳上焦心包,直犯心主。導致逆?zhèn)餍陌鼨C理有四:導致逆?zhèn)餍陌?/p>
26、機理有四: 病者素體心陰不足,心氣虛弱,邪乘虛而入。病者素體心陰不足,心氣虛弱,邪乘虛而入。 邪氣太盛,無以抵御之功。邪氣太盛,無以抵御之功。 失、誤治而引邪入里。失、誤治而引邪入里。 邪熱灼液成痰,或素痰盛,又有邪熱內(nèi)陷,形成痰邪熱灼液成痰,或素痰盛,又有邪熱內(nèi)陷,形成痰熱蒙閉心包。熱蒙閉心包。 40 治法治法 清心開竅清心開竅 方藥方藥 清宮湯(專清包絡之邪熱,包絡為心之宮城,清宮湯(專清包絡之邪熱,包絡為心之宮城,故清心包之熱謂之清宮)、服安宮牛丸或至寶丹,紫故清心包之熱謂之清宮)、服安宮牛丸或至寶丹,紫雪丹。雪丹。 清宮湯為清宮湯為溫病條辨溫病條辨方,其方藥為五心一尖,以心方,其方藥為
27、五心一尖,以心入心。入心。 玄參心、蓮子心(清心滋液)玄參心、蓮子心(清心滋液) 竹葉卷心、連翹心(清心泄熱)竹葉卷心、連翹心(清心泄熱) 連心麥冬(清心滋液)連心麥冬(清心滋液) 犀角尖磨沖(清心熱)犀角尖磨沖(清心熱) 開方時注意:開方時注意:玄參用帶心玄參。玄參用帶心玄參。竹葉無心,為卷竹葉無心,為卷心竹葉。心竹葉。 (清宮湯著重清心熱,清營湯著重清營熱,這是二者(清宮湯著重清心熱,清營湯著重清營熱,這是二者的不同)的不同)41 三寶的選用:(糊里糊涂牛黃丸、乒乒乓乓紫雪丹,一聲不響至寶丹) 安宮牛黃丸安宮牛黃丸 最涼長于清心兼能解毒,清熱解 毒力量強熱毒重者之高熱、昏譫、煩燥、肢厥。
28、紫雪丹紫雪丹 涼性次之,鎮(zhèn)痙力量最強,兼能熄風竅閉動風之身熱、煩狂、痙厥。 至寶丹至寶丹 化濁開竅作用較好(蘇醒神志)痰熱內(nèi)閉明顯者 昏憒不語,痰熱氣粗。422 內(nèi)閉外脫:內(nèi)閉外脫: 解釋:內(nèi)閉外脫:解釋:內(nèi)閉外脫: 內(nèi)閉內(nèi)閉指(外感病)溫病急劇變化過程中,正氣不指(外感?。夭〖眲∽兓^程中,正氣不支,邪氣內(nèi)陷,閉阻包絡,表現(xiàn)為身熱,神昏,肢厥支,邪氣內(nèi)陷,閉阻包絡,表現(xiàn)為身熱,神昏,肢厥等證。等證。 外脫外脫指正氣外脫(氣陰外脫,或陽氣暴脫),主指正氣外脫(氣陰外脫,或陽氣暴脫),主要表現(xiàn)為汗多氣短,脈細無力或面蒼,身熱驟降,汗要表現(xiàn)為汗多氣短,脈細無力或面蒼,身熱驟降,汗出淋漓,手撒遺尿
29、,脈微細欲絕。出淋漓,手撒遺尿,脈微細欲絕。 如果溫病過程中,出現(xiàn)熱閉心包的同時,兼見陰如果溫病過程中,出現(xiàn)熱閉心包的同時,兼見陰精,元氣過度損耗,正氣外脫者,稱為精,元氣過度損耗,正氣外脫者,稱為“內(nèi)閉外脫內(nèi)閉外脫” 病情危重,病機復雜,治療須開竅固脫并舉。病情危重,病機復雜,治療須開竅固脫并舉。43(2 2)內(nèi)閉外脫)內(nèi)閉外脫 癥狀:癥狀:身熱,也可體溫驟降,神昏,倦臥,身熱,也可體溫驟降,神昏,倦臥,或汗多氣短,脈細無力;或面色蒼白,汗出淋漓,或汗多氣短,脈細無力;或面色蒼白,汗出淋漓,四肢厥冷,舌淡,脈微細欲絕。四肢厥冷,舌淡,脈微細欲絕。 辨證要點:神昏陰脫或陽脫辨證要點:神昏陰脫或
30、陽脫 治法:治法:清心開竅、固脫救逆 方藥:方藥: “三寶三寶”合參附湯、生脈散(生合參附湯、生脈散(生脈注射液)脈注射液)44癥癥狀狀 病病癥癥分分析析 熱、熱、昏昏 邪邪盛盛內(nèi)內(nèi)閉閉 陽陽氣氣虛虛衰,衰,正正虛虛(因因汗汗下下太太過過和和或或失失治治)45 方方 藥藥 氣陰脫氣陰脫開竅藥加生脈散(參、麥、五味子)開竅藥加生脈散(參、麥、五味子)陽陽 脫脫三寶加參附湯(人參、附子)三寶加參附湯(人參、附子) 也可陰陽兩固,陰陽合根,可同時使用。也可陰陽兩固,陰陽合根,可同時使用。適應癥適應癥邪陷正虛,休克(用生脈針、四逆針,參邪陷正虛,休克(用生脈針、四逆針,參附針,枳實注射液)。附針,枳實
31、注射液)。注注 意意 1用藥及時,給藥途徑、劑型要求嚴格,速效,高效。用藥及時,給藥途徑、劑型要求嚴格,速效,高效。2急癥處理后應辨證論治為主。急癥處理后應辨證論治為主。46(3 3)熱入心包兼陽明腑實)熱入心包兼陽明腑實 癥狀:癥狀:身熱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硬痛,舌絳,身熱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硬痛,舌絳,苔黃燥,脈數(shù)沉實。苔黃燥,脈數(shù)沉實。 辨證要點:熱閉心包證陽明腑實證辨證要點:熱閉心包證陽明腑實證 治法:治法:清心開竅攻下腑實清心開竅攻下腑實 方藥:方藥:牛黃承氣湯(安宮牛黃丸化開,調(diào)入生大黃牛黃承氣湯(安宮牛黃丸化開,調(diào)入生大黃末)末)47癥狀癥狀 病癥分析病癥分析 身熱,神昏
32、,舌蹇,肢厥身熱,神昏,舌蹇,肢厥 熱陷心包,神明失常,痰熱阻閉熱陷心包,神明失常,痰熱阻閉包絡,陽氣不達之象包絡,陽氣不達之象 便秘便秘 手陽明大腸,燥熱內(nèi)結(jié)手陽明大腸,燥熱內(nèi)結(jié) 腹部按之硬痛腹部按之硬痛 氣機阻滯氣機阻滯 舌絳舌絳 熱在營分熱在營分苔黃燥苔黃燥 熱結(jié)陽明熱結(jié)陽明 脈數(shù)沉實脈數(shù)沉實 里熱成實里熱成實 48 4 4、余邪未凈,肺胃陰傷、余邪未凈,肺胃陰傷 癥狀:癥狀:身熱不甚,或無熱,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身熱不甚,或無熱,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 燥而渴,舌紅少苔,燥而渴,舌紅少苔, 脈細數(shù)。脈細數(shù)。 辨證要點:見于病之后期,熱微,干咳或口燥,舌光紅。辨證要點:見于病之后期
33、,熱微,干咳或口燥,舌光紅。 治法:治法:滋養(yǎng)肺胃津液滋養(yǎng)肺胃津液 方藥:方藥:沙參麥冬湯(沙參、玉竹、冬桑葉、麥冬、扁豆、沙參麥冬湯(沙參、玉竹、冬桑葉、麥冬、扁豆、花粉)花粉)49 1. 沙參麥冬湯(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溫病條辨)沙參、麥冬、玉竹、花粉沙參、麥冬、玉竹、花粉甘寒養(yǎng)陰甘寒養(yǎng)陰扁豆、甘草扁豆、甘草和胃氣和胃氣桑葉桑葉清透余熱清透余熱2.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湯石膏、竹葉石膏、竹葉清熱除煩。清熱除煩。人參、麥冬人參、麥冬益氣養(yǎng)陰。益氣養(yǎng)陰。半夏、粳米、甘草半夏、粳米、甘草調(diào)中和胃。調(diào)中和胃。二方比較,前方滋養(yǎng)肺胃之功較強,后方清二方比較,前方滋養(yǎng)肺胃之功較強,后方清熱作用強,益氣作
34、用也較強(人參)。熱作用強,益氣作用也較強(人參)。 50 加減加減 1.肺經(jīng)邪熱甚加知母、蘆根、地骨皮。肺經(jīng)邪熱甚加知母、蘆根、地骨皮。2.胃陰受傷,食欲呆滯,甘寒之品中加砂仁、胃陰受傷,食欲呆滯,甘寒之品中加砂仁、蔻仁等醒胃之品,以振氣機。蔻仁等醒胃之品,以振氣機。3.溫病后期,食療也很重要。溫病后期,食療也很重要。51病案舉例 陳陳,男,男,1616歲,歲,19741974年年3 3月月2424日住院。住院號:日住院。住院號:1643916439 病史:四天前因飽食趕路病史:四天前因飽食趕路, ,汗出甚多而受風,汗出甚多而受風,當晚即惡寒發(fā)熱,頭痛,脘脹,嘔吐,寒熱持續(xù),當晚即惡寒發(fā)熱,
35、頭痛,脘脹,嘔吐,寒熱持續(xù),汗出而熱不退,繼又增咳嗽,胸痛。汗出而熱不退,繼又增咳嗽,胸痛。 癥狀:患者惡寒發(fā)熱,汗少,頭脹痛,左胸癥狀:患者惡寒發(fā)熱,汗少,頭脹痛,左胸疼痛,咳嗽,痰吐淡黃而粘,夾有少量鐵銹色,疼痛,咳嗽,痰吐淡黃而粘,夾有少量鐵銹色,脘部脹滿,大便不行,口干喜涼飲,舌苔薄白微脘部脹滿,大便不行,口干喜涼飲,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偏紅,脈浮滑數(shù)。黃,舌邊尖偏紅,脈浮滑數(shù)。 檢查:體溫檢查:體溫4141,脈搏,脈搏115/115/分,白細胞計數(shù):分,白細胞計數(shù):總數(shù)總數(shù)18300/mm18300/mm3 3, , 中性中性91%91%,淋巴,淋巴9%9%。痰培養(yǎng):肺。痰培養(yǎng):肺炎
36、球菌。胸透:左下肺可見片狀模糊陰影。炎球菌。胸透:左下肺可見片狀模糊陰影。52 思考:思考: 1、本病的中醫(yī)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機。 3、確立治則和治法。 4、選擇處方。53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 1、病名:風溫、病名:風溫2 2、病因病機:病因為風熱病邪;病機、病因病機:病因為風熱病邪;病機為風熱襲于肺衛(wèi),食滯中阻。為風熱襲于肺衛(wèi),食滯中阻。3 3、治則治法:解表祛邪為主。辛涼解、治則治法:解表祛邪為主。辛涼解表,佐以導滯表,佐以導滯4 4、處方:銀翹散加減。銀花、連翹、處方:銀翹散加減。銀花、連翹、桑葉、荊芥、薄荷、杏仁、牛蒡子、淡桑葉、荊芥、薄荷、杏仁、牛蒡子、淡豆豉、全瓜蔞、桔梗、
37、枳殼、枇杷葉,豆豉、全瓜蔞、桔梗、枳殼、枇杷葉,以后又加用梔子、黃芩、前胡等。以后又加用梔子、黃芩、前胡等。54復習題復習題 1風溫病為何易逆?zhèn)餍陌颗c熱入營分證區(qū)風溫病為何易逆?zhèn)餍陌??與熱入營分證區(qū)別?別? 2如何認識風溫病中以肺為中心?如何認識風溫病中以肺為中心? 3銀翹散與桑菊飲方證鑒別?銀翹散與桑菊飲方證鑒別? 4分析宣白承氣湯方義及藥物配伍。分析宣白承氣湯方義及藥物配伍。 5上焦病包括哪些臟腑病變?其病機、辨證上焦病包括哪些臟腑病變?其病機、辨證要點是什么?各有何關(guān)系?要點是什么?各有何關(guān)系?55總論課堂測試題總論課堂測試題(30分鐘)分鐘)一填空題:一填空題:1.斑疹的成因陸子賢說
38、:斑疹的成因陸子賢說:“斑為斑為 ,疹,疹為為 。2.舌質(zhì)焦紫起刺,狀如楊梅舌質(zhì)焦紫起刺,狀如楊梅候候 ,紫晦而干,紫晦而干,色如豬肝候色如豬肝候 。3.溫熱之病,看舌之后亦須驗齒,蓋齒溫熱之病,看舌之后亦須驗齒,蓋齒為為 ,齦為齦為 ,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4王孟英王孟英”以以-為經(jīng)為經(jīng),_為緯為緯”編著編著了了(溫熱經(jīng)緯溫熱經(jīng)緯)一書一書.5溫病病程中容易出現(xiàn)溫病病程中容易出現(xiàn)_、_、_、_等險惡證候等險惡證候.6.溫邪侵犯人體發(fā)病后的病理變化溫邪侵犯人體發(fā)病后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為_和和_的功能失調(diào)的功能失調(diào)和實質(zhì)損害和實質(zhì)損害.56二選擇題二選擇題
39、單選或多選單選或多選 3分鐘分鐘1.“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語出(語出( )A、內(nèi)經(jīng)內(nèi)經(jīng)B、難經(jīng)難經(jīng)C、傷寒論傷寒論D、溫病條辨溫病條辨E、溫熱論溫熱論2.辛開苦降法的代表方劑是:(辛開苦降法的代表方劑是:( )A三仁湯三仁湯 B藿樸夏苓湯藿樸夏苓湯 C黃芩湯黃芩湯D王氏連樸飲王氏連樸飲 E茯苓皮湯茯苓皮湯3.溫病汗出異常指:(溫病汗出異常指:( )A、無汗、無汗 B、黃汗、黃汗 C、戰(zhàn)汗、戰(zhàn)汗D、大汗、大汗E、時有汗出、時有汗出.王安道溫病學說主要論點是王安道溫病學說主要論點是: A.強調(diào)強調(diào)”溫病不得混稱傷寒溫病不得混稱傷寒”.B.認為溫病的
40、發(fā)病機理是里熱外達認為溫病的發(fā)病機理是里熱外達.C.認為六氣皆從火熱而化認為六氣皆從火熱而化.D認為發(fā)于舂季的溫病認為發(fā)于舂季的溫病,即有冬寒伏而后發(fā)者即有冬寒伏而后發(fā)者,亦亦有感受春令時邪而發(fā)者有感受春令時邪而發(fā)者.E.認為溫病的表證為里熱郁表所致認為溫病的表證為里熱郁表所致,主張治療應以主張治療應以清里熱為主清里熱為主,兼以解表兼以解表.下列哪一項不是下列哪一項不是(難經(jīng)難經(jīng))所論之所論之”傷寒有五傷寒有五”的內(nèi)容的內(nèi)容: A中風中風 B.傷寒傷寒 C.濕溫濕溫 D.暑溫暑溫 E.熱病熱病6.溫邪的特異性體現(xiàn)在溫邪的特異性體現(xiàn)在: A.從外侵襲人體從外侵襲人體 B.溫熱性質(zhì)顯著溫熱性質(zhì)顯著 C.易消耗人體陰津易消耗人體陰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E.直接導致精神異常直接導致精神異常57 7溫邪襲表溫邪襲表,肺氣失宣的辨證要點為肺氣失宣的辨證要點為: 發(fā)熱微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演員廣告代言合同
- 2025年度醫(yī)療機構(gòu)藥品采購委托代購合同
- 農(nóng)業(yè)綠色發(fā)展行動計劃
- 養(yǎng)老院合同協(xié)議書
- 用戶體驗設計原則及實踐
- 簡易買賣合同
- 云計算在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中的應用
- 三農(nóng)產(chǎn)品追溯系統(tǒng)建設方案
- 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shù)作業(yè)指導書
- 建房勞務人工的合同
- 高考英語經(jīng)常用的七百個詞匯
- 不定代詞用法總結(jié)及配套練習題
- PLC編程與應用技術(shù)西門子S7-1200(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法第一單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長 》
- JJG 976-2024透射式煙度計
- 半干法脫硫工藝
- 強基計劃自我陳述范文模板
-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 網(wǎng)絡和信息安全教育課件
- 公司貨款管理制度
- 術(shù)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