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論編碼 田寶玉chapter112_第1頁
信息論編碼 田寶玉chapter112_第2頁
信息論編碼 田寶玉chapter112_第3頁
信息論編碼 田寶玉chapter112_第4頁
信息論編碼 田寶玉chapter11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廣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 BC)與多址接入信道正好相反,它有一個輸入和多個輸出。圖11.10 2單輸入雙輸出的廣播信道:圖11.11 單輸入雙輸出廣播信道3退化的廣播信道:存在一個條件概率函數(shù) 使得由級聯(lián)信道的性質(zhì)可知, 、 、 構(gòu)成一個馬氏鏈,或者說在 已知的條件下 與 無關(guān)。21(|)p yy112112(| ) (|)(| )Yp yx p yy dyp yx圖11.12 退化的廣播信道X1Y2Y1YX2Y4定理11.2 通過退化廣播信道 發(fā)送獨立信息的容量區(qū)域是滿足下式的所有 的封閉集合的凸包: 輔助隨機變量 的基數(shù)的界限是用凸集理論的標準方法來確定的。12XY

2、Y12(,)R R1222(,):0( ;)R RRI U Y110(;/)RI X Y U12( ) ( / ) (/ )p u p x u p y yx對某聯(lián)合分布12min,UUXYY成立且 的基數(shù)U5例11.4 二元對稱廣播信道。求該信道的容量區(qū)域。解:圖11.12 二元對稱廣播信道11221122121 212211221121 2111 111(1)(1)(1)(1) (1)(1)(1)(1)( / ) ppppqqppppqqppppp pp pp pp ppppPZ Xp 6構(gòu)造一個二元隨機源U,設(shè) 為對稱分布,錯誤轉(zhuǎn)移概率為 ,得:由定理11.2得,速率區(qū)域為0p()P x

3、u0120( ; )( )()1(*)1(* )I U ZH ZH Z UH pppH pq 011(;)()()()()(*)()I X Y UH Y UH Y XUH Y UH Y XH ppH p1011(;)(*)()RI X Y UH ppH p20( ; )1(* )RI U ZH pq 圖11.14 二元對稱廣播信道的容量區(qū)域7例11.5 高斯廣播信道。假設(shè)信道輸入信號的平均功率為 。求該信道的容量區(qū)域。解:高斯廣播信道也屬于退化的廣播信道引入輔助隨機輸入集合 將輸入信號功率 分成 和 ,用于傳輸 的平均功率為 ,用于傳輸 的平均功率為 即:SP222YXZYZ 圖11.15 高

4、斯廣播信道圖11.16 退化高斯廣播信道12UU U111211222, , YUZUXYZUUUSPSP(1)SP1USP2U(1)SP122()SSsE XPPP121()SsE UPP222()(1)SsE UPP8從單用戶高斯信道的理論可知,要使退化高斯信道的輸入輸出的平均互信息為最大,輸入X應(yīng)為高斯分布;當輸入 為高斯分布時因 獨立,所以得容量區(qū)域為:1U1211(;/)log(1)2sPI X Y U21YU與2221222222( ;)(;)(;/)(1)1 (;)log(1)2ssI U YI U YI U YUPI U YP222(1)1log(1)2ssPRP1211log

5、(1)2sPR圖11.17 高斯廣播信道容量區(qū)域9相關(guān)信源編碼進行編碼時,力求對信源相關(guān)帶來的剩余度的壓縮,提高網(wǎng)絡(luò)傳輸?shù)挠行浴?1.3 11.3 相關(guān)信源編碼相關(guān)信源編碼圖11.19 相關(guān)信源編碼的一般模型101. Berger相關(guān)信源編碼模型2. Slepian-Wolf相關(guān)信源編碼模型圖11.20 Berger相關(guān)信源編碼圖11.21 Slepian-Wolf模型113. 帶邊信息的相關(guān)信源編碼4. 分集的相關(guān)信源編碼圖11.22 帶邊信息的信源模型圖11.23分集的相關(guān)信源編碼模型12由Slepian-Wolf相關(guān)信源編碼的模型,得定理11.3 Slepian-Wolf相關(guān)信源編碼定

6、理:對于相關(guān)信源 編碼問題,可達速率的區(qū)域為:若滿足上面的條件即可在接收端無差錯地恢復(fù) 和1212()()(,)H XH XH XX112()(|)H XH XX221()(|)H XH XX12(,)XX1122211212(|)(|)()RH XXRH XXRRH X X1X2X13例例11.611.6 設(shè)信源 ,信源 ,其中 。 ,若 則有 ,且 。由此得 比特。而 比特(設(shè) )因此,在已知 的情況下要確定 ,只需要0.5比特,而不是1比特。因為 與 具有相關(guān)性,在已知 時,已提供了一些關(guān)于 的信息量,因此只需獲得大于 比特的信息量, 就能完全確定 。由此可見在對相關(guān)信源 和 進行編碼時

7、只要保證 就能完全確定 。11110,1 , (0)(1)2Sp sp s00,1S 00(0)1,(1)p sp p sp 210SSS20,1S 221(1)(0)2p sp s21()()1H SH S21(/)( )0.5H SSH p1S2S0.11p 2S1S1S2S21()H S S2S2S1S2S11221(),()RH SRH S S14例11.7 有兩城市A和B,它們的天氣(晴,雨)的聯(lián)合概率如表所示:求理論上平均每天所需傳送的最小比特數(shù):(1)兩城市獨立進行壓縮編碼傳送;(2)兩城市利用相關(guān)信源縮編碼傳送;(3)若國家氣象局已知A城市天氣的情況下,利用相關(guān)信源縮編碼傳送B

8、城市天氣。 A B B雨 B晴 A雨04450055 A晴 0055044515解:(1)容易得兩城市的天氣分布情況均為雨和晴等概率出現(xiàn)。不考慮天氣在時間先后上的相關(guān)性,將A、B兩城市的天氣視為獨立等概信源,有 獨立地對信源編碼傳送,即不考慮A、B兩城市之間天氣的關(guān)聯(lián)性。 這時實現(xiàn)無失真編碼傳輸,必須使編碼以后的信息傳輸速率滿足 。因此獨立進行壓縮編碼傳送兩城市天氣情況最小需要比特數(shù)為2比特; /1ABHH比特 天AABB,RHRH16(2)利用相關(guān)信源編碼時,考慮在天氣方面兩城市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可得聯(lián)合熵 從而傳送每天兩城市的天氣情況最小需要 (3)在已知A城市天氣的情況下,利用相關(guān)信源編碼,

9、只需要再傳條件熵 比特就可以完全獲得B城市的天氣情況。(0.445,0.445,0.055,0.055)1.5ABHH比特ABH=1.5ABRR比特B/AABAHH-H =0.517例11.8 U為含8個等概率符號的離散無記憶信源,符號集0,1,7,信源符號分別通過兩個信源編碼器: 編碼器1將信源符號轉(zhuǎn)換成碼長為3的二進代碼 ,再通過信道1傳輸,輸出為 ,即信源編碼1: 編碼器2按編碼器1的方式將信源符號轉(zhuǎn)換成二進代碼后,將代碼分成4組: 再將每組的序號 (符號集為:00,01,10,11)通過一個無噪聲信道傳輸,即信源編碼2: 1X1Y0000 10017111,000,111001,110

10、010,101100,011,2X0,7001,6012,5103,411,18信道1的作用是等概率地將輸入的每個長度為3的二元碼字 變成與其漢明距離不大于1的另一個長度為3的二元碼字 ;接收端根據(jù) ,對U作出判決。1x1y21x y信源編碼1信源編碼2信道1譯碼器X1UX2Y1 U圖11.26 傳輸系統(tǒng)框圖191.分別求兩信源編碼器編碼后的信息傳輸速率 ;2.求信道1的轉(zhuǎn)移概率矩陣和容量; 3.求4.設(shè)計譯碼器的譯碼原則,并指出譯碼器能否無差錯的將信源符號譯出?解:1.信源編碼器1得信息傳輸速率 比特/碼符號 信源編碼器2得信息傳輸速率 比特/碼符號;2.信道1的轉(zhuǎn)移概率矩陣:12rr,12

11、212 1(, , ( /), ( / ), ( /) I U Y I U XHU XHU Y HU XY; ) ( ; )1log813R 2log81.52R 11/ 41/ 41/ 401/ 40001/ 41/ 401/ 401/ 4001/ 401/ 41/ 4001/ 4001/ 41/ 41/ 40001/ 41/ 40001/ 41/ 41/ 4001/ 4001/ 41/ 401/ 4001/ 401/ 401/ 41/ 40001/ 401/ 41/ 41/ 4P20信道1為對稱信道,輸出等概時達到信道容量:3.因為U到 的變換是一一對應(yīng)的變換,所以U到 的轉(zhuǎn)移概率矩陣與

12、相同。因信道輸入等概率,因此輸出也等概,所以 與信道1的容量相同,即 的轉(zhuǎn)移概率矩陣為: 11122( )()log 8log 41CH YH Y X 比特1X1Y1( ;I U Y)1( ;I U Y)=1bit222( ;/I U XH XH XU) ( ) ()2UX2 00011011 X01112131U415161712222211 2, ( ) 3/0;2/;1( / )( )( ; ) 2H XH UH X UI U XbitH U XH UI U XbitH U YH UI U Ybitbitbit,bit,( )()()() ( )()214. 由2的結(jié)果可知,分別單獨利用 或 都不能無差錯譯碼。 而 ,所以由 和 共同譯碼則可以無差錯譯碼。因此設(shè)計譯碼原則:譯碼器根據(jù)接收的 ,確定U所在的組,設(shè)兩個可能發(fā)送的碼字為 ;再分別求 與 的漢明距離,對應(yīng)最小漢明距離的 判決為譯碼器的輸出。很明顯,可以實現(xiàn)無差錯譯碼。12121212121212/(-/H U YXH UYXH YXH UH YXUH YXH UH Y UH XUH YX() ()( ) () ()( ) () () ()212()( )(/)( )(/)(/)uupp u pup u pu pu112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