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設說明2路線DW09_第1頁
施設說明2路線DW09_第2頁
施設說明2路線DW09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說 明1 初設批復意見執(zhí)行情況1.1 路線方案初步設計綜合考慮區(qū)域路網規(guī)劃、結點布局以及沿線城鎮(zhèn)建設、環(huán)保要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需求,進行了多路段組合的方案比選,原則同意采用初設推薦的K+C+K+D+E+K方案。1.2 路線平、縱面設計批復意見:“路線平、縱面設計基本合理。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根據(jù)定測詳堪資料,采用適宜的平、縱組合,進一步優(yōu)化線形線位,有效地控制填挖工程數(shù)量,盡量減少廢方數(shù)量?!笔┰O針對批復意見對部分路段進行了平、縱面調整,主要調整路段如下:1、盤石互通將盤石互通位置整體往前進方向移動700米,減少了互通范圍內的棄方,減短了盤石連接線長度約1km。2、天坪寨隧道進口段為盡量縮

2、短隧道長度(約400m)往南面調整隧道軸線,取消K125橋梁,采用填方處理方案,降低了工程造價。3、紅花山隧道明月壩中學段初設直線過長,調整平面、縱面后,線形均衡;同時將跑馬坪連拱隧道改為明挖路基,降低施工難度, 減少了工程費用。其它批復意見經研究后已通過書面形式正式恢復。1.3 定測驗收意見執(zhí)行情況 路線平面在定測前平面設計方案根據(jù)過程咨詢意見及定測放線、調查中的實際地形、地物和工程地質條件又進行了局部改移,本次提交的外業(yè)驗收的平面設計方案、線位、線形合理可行,技術標準掌握適度,定測驗收基本同意路線平面設計。主要驗收意見和執(zhí)行情況如下:1)驗收意見:天坪寨隧道進口及其洞內段:由于受K126+

3、700K126+900段水塘控制,施工圖定測中對路線平面進行了調改。定測前資料路線位于水庫右側,進口段左右線平曲線半徑分別為1320m和1350m,但定測中改線水塘左側,避開了水庫的制約且平曲線已全部進入隧道內,其平曲線半徑分別為1400m和1300m,從圖上看有增大平曲線半徑的需要和條件。執(zhí)行情況:從甘家壩至天坪寨隧道進口為連續(xù)上坡,縱坡設計非常受限,故在同向曲線間的直線上設置了一變坡點(K126+920),導致隧道內的JD23半徑加大困難,綜合平縱面的考慮,維持原設計。1.4.2 路線縱面路線縱面基本合理,設計中根據(jù)施工合同段的劃分、填挖平衡以及橋梁、涵洞、通道、分離式立交等設置情況進一步

4、細化。主要驗收意見和執(zhí)行情況如下:1) 驗收意見:K101+350K102+660段:該段挖余1.3萬方,填挖基本合理,但K100+900K101+020段位于山脊,仍填高27m,且凹形豎曲線過大,宜優(yōu)化縱坡。執(zhí)行情況:意見提出的目的是解決K100+900K101+020段位于山脊填方困難的問題,根據(jù)定測資料及內業(yè)設計分析:該段地質條件為順層(傾角20°)的厚層砂巖,直接填筑較困難,考慮在路基右側設衡重式路肩墻。另外變坡點K100+920豎曲線設R=8000m,不能滿足平包豎的要求;K101+280K101+590段順層挖方高度增加約1.0m,挖方及占地會適當增加;橋梁孔跨沒變化,僅

5、橋臺及橋墩高度有適當?shù)慕档汀>C合研究分析維持原縱面設計。 2)驗收意見:建議:將RK107+980(獨樹梁隧道進口右線)變坡點、縱坡+2.4%順坡前伸至RK108+100設變坡點,以減小RK107+800RK108+000段的挖方,增加RK108+000RK108+160段的填方和增加洞渣利用、減少棄方,同時形成與地形相協(xié)調的右高左低的路容,改善視覺效果。執(zhí)行情況:根據(jù)意見調整挖方減少,填方增加,同時增加隧碴的利用,但是調整的幅度不大,同時左右線相差約1.6m,隧道洞外聯(lián)系道設置較困難,縱坡較大,故維持原縱面設計。3) 驗收意見:尖山坡隧道出口段:利用洞渣4萬余方,棄方較多,同時K155+48

6、0K155+670段挖方偏大,挖方邊坡高達30余米,另外,K155+950K157+800挖方也偏多,宜優(yōu)化縱坡。建議:K154+970及K156+190變坡點不動,將其中間的K155+660變坡點抬高約2.02.5m左右即可。執(zhí)行情況:將變坡點抬高2.0-2.5m,挖方減少,填方增加,隧碴利用增加,棄方減少,K155+480K155+670挖方邊坡高度能降低一些,但是K155+200段填方高度增加些,丁家沖大橋的橋臺及橋墩數(shù)量增加些,同時隧碴利用現(xiàn)在已是31%,該段路基上沒有棄方,總體上是考慮將尖山坡隧道出口左側沖溝作為棄土場填平至路基標高處理隧碴,故維持原縱坡設計。2 路線設計2.1平面線

7、形設計按照“初設評審” 意見以及咨詢意見所審定的路線走向,實地補測沿線地物及控制因素后,利用數(shù)字地面模型對初設路線方案進行適當調整和優(yōu)化,在減少拆遷、減少干擾、少占良田好地、適當考慮土石方平衡,減少工程數(shù)量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平曲線半徑及緩和曲線參數(shù),路線線形舒順,與地形協(xié)調好。全線平面線形采用基本型和S型,基本型按直線圓曲線直線和直線緩和曲線圓曲線緩和曲線直線兩種線形進行組合,同向曲線間最短長度(包含緩和曲線長度)6V,反向曲線間最短直線長度2V,當反向曲線間夾直線長度小于2V時,則將其構造為S型。緩和曲線參數(shù)結合地形合理選取,盡量采用較長的緩和曲線。全線共設角樁51個,平均0.799個/km

8、;平曲線最小半徑710m/1處,平曲線占路線總長的65.968%。2.2 縱面線形設計全線縱面設計,根據(jù)沿線地形、地物、地質情況,與架空高壓輸電線間最小凈高要求,結合渡槽、人行天橋及涵洞、人行通道的設置位置和凈高要求,橋頭路堤高度、路基土石方平衡等條件進行綜合考慮。全線設計洪水頻率均采用1/100,各種被交叉道路的凈高要求作如下控制:主線上跨一、二級公路的橋下凈高5米(一般按5.5米控制),上跨三、四級公路凈高4.5米,上跨鄉(xiāng)村道路凈高3.5米,上跨機耕道凈高2.7米,人行通道凈高2.2米,下穿支線或渡槽、人行天橋5.0米(一般按5.5米控制),主線下穿110KV高壓輸電線最小凈高7米,主線下

9、穿220KV高壓輸電線最小凈高8米。為不使縱坡過于零碎和達到較好的平縱組合,對少數(shù)分離式立交和通道作了歸并、移位或原地適當升、降坡設計,局部受地形條件限制路段,采用了相對較大的縱坡,以避免高填深挖,減少工程數(shù)量和與沿線地形相適應。為滿足控制因素或為了減小工程數(shù)量,對于同一直線或同一個平曲線內發(fā)生兩次變坡的縱坡,一般將兩相鄰坡段的代數(shù)差盡量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并設置較大的豎曲線半徑,當兩豎曲線間的直線長度較短時,則以復曲線將兩豎曲線首尾相連,且經全景透視圖檢驗,其視覺連續(xù)、線形順適。全路所采用豎曲線半徑,均滿足視覺需要的最小值,其最短長度也大于規(guī)范要求值。全線設變坡點84個,平均1.33個/km;

10、最大縱坡4.4%/789.84/1處,最小凸形豎曲線半徑6000m,最小凹形豎曲線半徑6000m。全線豎曲線半徑均滿足視覺需要。全線平、縱面線形標準掌握適度、采用指標均衡、線形連續(xù)、順適、圓滑、流暢,與沿線地形相適應,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有利于車輛安全、高速行駛。2.3 平、縱面設計技術指標運用情況本段主要技術指標的采用如下表;主 要 技 術 指 標 表序號指標名稱單 位技術指標采用值備 注1公路等級雙向4車道高速2設計速度公里/小時803路線長度公里63.759294平曲線交點個51不含起止點5平均每條邊長公里1.276平曲線最小半徑米/處710/17平曲線占路線總長%65.9688豎曲線變坡

11、點處849平均每公里變坡次/公里1.3310最大縱坡%4.411最小坡長米467.9112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米/處6000/213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米/處6000/114豎曲線最小長度米24015大、中橋上最大縱坡416豎曲線占路線總長%60.62 3 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前應對所提供的導線點、水準基點逐一進行現(xiàn)場檢查和核對,在無破壞松動、數(shù)據(jù)無誤的前提下,方可用于路線平縱面放樣和控制施工,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加強對導線點和水準基點的保護,以達到各分項工程不同部位的施工始終引用同一導線點和水準基點之數(shù)據(jù),避免發(fā)生差錯。當導線點和水準基點因破壞、松動、移位或因施工需要,需另行增設導線點和水準基點

12、時,必須嚴格按公路勘測規(guī)范之規(guī)定進行觀測、平差,達到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2、施工單位對相鄰兩合同單元交界部位的路線坐標和高程應進行交叉搭接放樣,相互核對,以避免在連接部位平面錯位、縱面錯臺,鑒于此種現(xiàn)象在以往施工中已時有發(fā)生,處理也較困難,應特別引起重視。建議自始至終保護好各自實施范圍內的導線點和水準基點,指導工程各部位的放樣和施工,也可用于建成后初驗和終驗。3、由于沿線部分路段架設有110KV和220KV高壓輸電線,路線縱面設計標高嚴格受限,實施時,請行走的機械、起重設備,千萬注意空中安全,超高大型行走的機械宜適當繞行,起重設備必須收臂落架后,方可轉移工點,即使在進行橋梁預制構件安裝時,也應嚴格注意其舉臂高度,以避免發(fā)生意外安全事故。4、實施過程中應加強對其他新建項目橫穿高速公路的控制和管理,絕不允許在無任何依據(jù)的條件下和未與建設單位協(xié)調的前提下,隨意架設或埋設各種管線橫穿高速公路,造成高速公路通行凈空受到限制,使用安全和使用功能得不到保障,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