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材料的積累和運用_第1頁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材料的積累和運用_第2頁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材料的積累和運用_第3頁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材料的積累和運用_第4頁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材料的積累和運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材料的積累和運用廣東實驗中學 劉綺筠一、高三作文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作文在高考卷中占了60分,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是我們復習的重點。但作文復習耗時多,收效少,卻又是困擾老師們的問題。反思這幾年高三作文的備考,我認為問題來自于兩方面。(一)教師方面1、隨意性強,訓練無序狀態(tài)。雖說作文訓練貫穿于整個高三復習階段,但我們往往欠缺全盤的考慮,沒有規(guī)劃。導致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明天有作文課了,今天匆忙想個題目;或是盲目跟風,聽說可能考什么類型的題目,就階段性地猛練某一類題目。作文訓練的無序性,使學生重訓練,輕積累。2、過分強調審題,題目難度過大。在作文復習中,我們有時候熱衷

2、于出一些有難度的題目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即使是一些審題難度不大的題,我們也往往過于強調審題立意,給自己畫地為牢?!皩忣}先行”的觀念導致我們在作文評改中重審題,輕表達。但縱觀這幾年各地的高考范文,它們大多數都是一些內容充實、語言優(yōu)美、構思精巧的文章,在審題立意方面的尺度卻放得比較寬。每年78月號的語文月刊上登載的當年各地高考范文中,總有一些讓我們發(fā)出感嘆:“哦,這個題目原來這樣寫都可以啊!”而且作文考查的根本目的應該是語言表達的能力,而非閱讀理解的能力。3、目標性不強,重全面,輕重點。我們也嘗試過根據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內容來做系列的作文復習和訓練。這樣做是面面俱到了,但實際上有的評分點,例如“

3、感情真摯”,訓練不太容易收到實效,而有的考點需要重點強調的,卻又因為時間關系不得不匆匆?guī)н^。(二)學生方面1、畏難情緒、輕視心理。學生怕寫作文,一怕不會審題,不知怎樣寫;二怕沒材料,不知寫什么。怕寫作文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輕視作文。我們的作文訓練不講究實效,學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干脆就不重視作文甚至放棄作文了。2、內容空洞無物?!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的積累,學生的作文必然是東拉西扯,言之無物。3、文體單一化或文體不規(guī)范。自從98年高考作文取消了文體限制以來,學生文體意識越來越淡薄,近年來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評改作文時我們經常發(fā)現文體不清的“四不象”的文章,而更多的同學在作文時集中選擇

4、議論性散文這種文體。他們認為使用這種文體,內容容易展開,且比較容易討好評卷老師。2007年高考作文評卷場統(tǒng)計的數據是4、語言平淡蒼白。學生作文中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語言不多。二、我們的思考和做法:1、降低審題難度,讓作文回歸到表達能力的考查上,爭取每一次作文訓練都讓每位學生有話好說。2、目標明確,突出重點:目標就是要幫助學生解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耙荒!鼻暗闹攸c有三個:材料充實、文體規(guī)范、語言優(yōu)美。“一?!焙筮M行整體訓練。3、作文訓練系列化。根據階段性目標設計作文訓練系列。三、重點介紹: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材料的積累和運用莊子·逍遙游里說道:“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p>

5、可見儲備糧食的重要性。我們要想在高考中寫出一篇漂亮的文章,花三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積累材料也是值得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使作文內容充實,就要營造我們自己材料的寶庫,可以為我們提供使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來源。(一)指導學生分系列積累材料:1、人物系列(1)名人系列,有中國古代名人系列(蘇軾、陶淵明、司馬遷等),現當代名人系列(毛澤東、鄧小平、比爾·蓋茨、斯蒂芬·霍金等)。(2)文學形象系列,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訶德、桑提亞哥、哈利波特等。以上兩個系列的人物或是顯示生活中,或是文學作品中,他們都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他們傳奇性的一生中供學生選用的切入點很多。

6、我們要求學生在每個系列中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又比較熟悉的三個人物進行積累,要求搜集有關他的生平經歷、后人(今人)評價等資料,另外還要搜集歷年高考作文中引用此人物的范文,體會如何在作文中引用這個人物的材料。(見附錄一)(3)“感動中國”人物系列(0206年)。感動中國的人物來自于社會的各個層次,涵蓋各種身份職業(yè),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應該說是一些非常鮮活又非常好用的材料。我們要求學生搜集歷年“感動中國”人物的人物事跡、頒獎詞。這些頒獎詞的語言還非常的優(yōu)美,有感染力,甚至可以指導學生模仿學習。 2、課文系列,主要是必背古詩文篇目中材料的整理。課文其實是儲存寫作材料的一個寶庫。而必背古詩文同學們又非

7、常熟悉,運用起來應該是得心應手的。我們引導學生對其中典型的篇目進行思考和整理,如表現憂國憂民、愛國情懷的有離騷(屈原)、過零丁洋(文天祥)出師表(諸葛亮)等,春望(杜甫)登高(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岳陽樓記(范仲淹)等,表現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的有論語六則荀子·勸學韓愈師說等。3、傳統(tǒng)文化系列,主要指導學生搜集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節(jié)日的來歷、有關、傳說、風俗、詩詞等),希望以此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關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作文的文化品位。(見附錄二)4、新聞系列,包括2007年“十大”國際新聞事件、2007年“十大”國內新聞事件、2007年華人“十大”新聞事件,當然這工作還有

8、待2007年底或2008年初有關的評比結果揭曉后完成。這個系列的材料積累主要是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關注社會現實生活,作文時把眼界放寬一點,胸襟開闊一點,思考更深入一點。(二)指導用材料的方法1、明確選用材料的原則:鮮活、適用、好用?!磅r活”是指盡量引用現當代的人物材料、新近發(fā)生的事件材料,盡量不要在“故紙堆”中翻材料,能用比爾·蓋茨就盡量不用居里夫人,能用霍英東就盡量不用蘇軾、司馬遷?!斑m用”是既是指材料要有典型性,對文章的中心來說是適用的;也指從學生個人來說,他對這個材料非常感興趣,非常熟悉,用起來也就當然得心應手,比如理科的學生愛用比爾·蓋茨,文科生愛用季羨林,男

9、同學可能愛用劉翔、姚明等?!昂糜谩笔侵敢恍叭f金油”式的材料,它可能很陳舊,可能你并不太感興趣,但是它可切入的點非常多,非常好用,很有必要儲存一些,以備隨時調用。2、作文中運用材料的兩種基本方式:平列式、詳略式。平列式是指文章中引用34個材料,每個材料篇幅相近,平均用力,共同指向一個中心;詳略式是指文章中重點引用一個材料,這個材料詳寫,而略帶提到其它材料。(例文見附錄三)3、例前有引入,例后有分析(點破)。使用材料切忌堆砌材料,以擺事實代替講道理。簡單地羅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與論點脫節(jié),從而難以起到“據”的作用。我們要求學生運用材料時要注意例前有引入,例后有分析,而且注意在分析時要點破中心。(

10、例文見附錄四)(三)、“材料的使用”作文訓練系列1、傳統(tǒng)文化系列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節(jié)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獨特情趣和深廣的群眾基礎。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tǒng)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歡樂的盛會。 請從下列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任選一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內。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要求:主題自定,題目自擬,體裁自選(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2、人物系列一 請從下列人名中任選一個填到空缺處,以“ ,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主

11、題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人物:蘇軾、陶淵明、司馬遷、毛澤東、鄧小平、比爾·蓋茨、斯蒂芬·霍金、文學形象: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訶德、桑提亞哥、哈利波特3、人物系列二 萬物在傳遞中綿延不已,人類在傳遞中生生不息。技藝、經驗可以傳遞,思想、感情可以傳遞 請以“傳遞”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要求:標題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文章所選材料必須來源于20022006年“感動中國”人物資料。總之,通過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材料,我們希望高三的作文復習能夠做到更有效性。這不僅僅是有助于學生寫好一篇作文,考好一場試,更有助

12、于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積累和運用寫作素材”(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附錄一】蘇軾:詩人在貶謫中的頓悟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人物導語無法想象在兩千多年的文學史冊上缺少了他會是怎樣一番情景:黯然失色,嚴重缺失,深深遺憾中國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歡的,蘇東坡絕對排第一。陶淵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難以體驗;李白太飄逸了,讓人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杜甫太沉重了,讓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會沾染舛運;歐陽修太高貴了,連蘇舜卿、梅堯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輩后學,還敢有幾個人忝列其中?所以我們喜歡蘇東

13、坡,他讓人能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而他又絲毫不亞于任何一個人的才華,讓我們喜歡的時候也理所當然,心甘情愿。作家檔案 蘇軾:1037年1101年 字號: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籍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時代:北宋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績卓著。作品:著作有東坡全集一百多卷,遺留兩千七百多首詩、三百多首詞和許多優(yōu)美的散文。如赤壁賦、后赤壁賦、石鐘山記、放鶴亭記、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等。名望:蘇軾是北宋文壇領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學業(yè)績,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為“三蘇”。詩歌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開創(chuàng)一代

14、詩歌新貌;在詞方面和南宋詞人辛棄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蘇辛”并稱。蘇軾的書法、 繪畫皆善,在書畫方面和蔡襄、黃庭堅、米芾共稱“宋四家”。生平與創(chuàng)作:  一、初踏仕途與創(chuàng)作的發(fā)軔期  蘇軾由于要應進士科考的原因,詩歌的創(chuàng)作較晚,一直到嘉佑四年,兄弟二人一舉成名,名動京師之后的兩年,在為母親守制之后,返回京城的水路上,父子三人詩酒唱和,結集為南行集,標志了蘇軾仕宦生涯的開始,也是蘇軾詩歌創(chuàng)作的發(fā)軔,直到熙寧二年王安石變法,都可以劃入這段時期的范疇。如刑賞忠厚之至論和子由澠池懷舊等。 此段時期,蘇軾涉世未深,詩歌的寫作也限于江山景物、文物古跡,在鳳翔時期,則寫作了大量的人文題

15、材的作品,如題畫、品題書法等。 二、州守時期  當蘇軾兄弟重返京師時,已是神宗熙寧二年(1069),整個國家都卷入了王安石變法的浪潮之中。蘇軾被任為杭州通判,直至烏臺詩案,歷知密州、徐州、湖州。此十年時光,可以稱為蘇軾生平及創(chuàng)作的第二個時期。 此時期,蘇軾在政治上較為激進,在創(chuàng)作方面,除了歌詠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也寫作了大量的抨擊新法之作,在藝術水平方面,由發(fā)軔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詩人以西湖風光、江浙山水為中心主題,寫下了大量傳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已具有大家風范。 然而,蘇軾并非脫離政治、流連山水的山水詩人,而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政治家?!懊癖尽彼枷胧瞧湔?/p>

16、思想的基礎,這樣,就勢必與王安石以加強皇權、增加中央府庫(以對國民加重賦斂為主要手段)為根本方針的變法發(fā)生沖突。這樣,在他歌吟西湖風光的詩句里,就時時透露出他對社會的深沉思考和對人生的哲理性思辯。這一類的詩,開了后來哲理詩的先河。 這些或直露,或含蓄地抨擊時事的詩作,埋下了詩人政治惡運的種子,蘇軾四十四歲時,在他剛剛調到湖州(今浙江的吳興)任上時,就被新貴們以作詩譏諷新法、訕謗罪逮捕入獄。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臺獄,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蘇軾這一時期的作品有飲湖上初晴后雨沁園春超然臺記江城子水調歌頭等。  三、黃州貶謫時期  蘇軾在獄中,寫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

17、神”的詩句,格調凄惋。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經過130天的勘察后,結案出獄,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的名義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 黃州流放,不僅使蘇軾成為了東坡,并且使蘇軾的人生觀念、藝術創(chuàng)作、審美情趣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這一變化,影響貫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為了中國文學史、藝術史、思想史上真正意義的蘇東坡。 隨后,奔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了弟弟子由,然后折回北上,經金陵時,會晤了退休宰相王安石。是政敵卻又是詩友的兩位文壇巨匠這次相會甚為歡洽,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王安石亦已被排擠出朝,閑居江寧,盡管他仍然受著神宗的眷顧,但兩人的理想抱負同樣以失敗告終。兩人談詩論詞,參禪悟道,寫下了不少的優(yōu)美詩文。

18、如定風波寒食雨赤壁賦后赤壁賦臨江仙西江月卜算子念奴嬌記承天寺夜游等。 四、元佑時期 哲宗元佑元年(1086),蘇軾回朝后,由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再遷翰林學士知制誥。這些都是接近皇帝的職務,由皇帝日常生活的秘書,轉為中央政府的秘書長,最后,享有了翰林學士的榮銜,這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榮銜,有些類似現在的院士,并且負責為皇帝起草詔命文告。蘇軾也就從罪人成為重臣,從詩人轉為政治家。元豐八年(1087),神宗病故,年僅十歲的小皇帝哲宗繼位,由他的祖母(神宗之母)高太后垂簾聽政。高太后原本就不同意兒子的所作所為,聽政后,立即啟用舊黨,反變法派的著名領袖司馬光回朝執(zhí)政,蘇軾被啟用為登州(今山東蓬萊)太守。

19、蘇軾在這期間寫下許多虛虛幻幻,空靈飄渺的靈異詩。如著名的登州海市。  五、惠州、儋州時期  元佑八年九日,高太后病死,哲宗親政。蘇軾比之黃州更殘酷、更漫長的厄運降臨了。 紹圣元年(1094),朝廷以蘇軾起草制誥“譏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讀學士(皇帝的教師)等職務官銜,先貶英州(廣東英德),接著,在一個月內連續(xù)三次降官,最后貶為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葜菰趲X南,當時屬瘴癘不毛之地,遠非黃州內地可比。蘇軾以六十歲老邁之身,流放嶺南,由于有過黃州的經驗,他的思想也更趨于成熟,他時時處處用佛老的思想看待這一切,形成蘇東坡式的頓悟和解脫。所以寫了很多灑脫的詩篇。正是這些詩篇讓當權

20、者感到蘇軾太快活了,于是有了再貶海南儋州的命令。 元符三年(1100)二十四歲的哲宗去世,其弟徽宗繼位,這是蘇軾一生中經歷的最后一位皇帝。經過七年的嶺外流放,東坡終于北歸生還。蘇軾晚年的作品有和陶詩(百余首)桄榔庵銘易傳論語說書傳等。佳作賞析2002年高考(心靈的選擇)東坡的選擇我曾在這秋水之畔永日無言地佇立,凝視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場仕途上的文人,孤獨的我常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擁有了榮華富貴,社會地位,不滅才情。但我年輕的心靈里仿佛總在下著濛濛的細雨。當夕陽西下,羈鳥歸林,疲憊的我不得不黯然離去,空留下幾聲無奈的嘆息。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來到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

21、昨夜的波瀾不驚。我聽見遠古的吶喊穿越時空,激蕩回旋這赭黃色的渾流。當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獵獵東風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點燃了兩岸的蘆葦,濃黑的煙霧彌漫了整個天際,于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那是歷史的心跳與呼吸。而今夜,我又來了,帶著朋友,駕著扁舟,抱著美酒。還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著細草微風的原野;還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著亙古不變的憂愁。只是千年前那場著名的戰(zhàn)役,已找不到它一絲一縷的痕跡。而我的心,在這樣的氛圍中,亦迷茫而空靈。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簫,懷古,感傷。微風吹過兩岸的蘆花飄飛起來,如煙如霧。平靜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漣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撥動,微微地震顫出一連串的輕

22、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腦海里一一映現:五歲時開始苦讀,老父蘇洵嚴厲的教導,與弟弟子由快樂地嬉戲。十九歲上京趕考,文章震動天下,文壇領袖歐陽修不吝美的贊譽但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災難忽然降臨,烏臺詩案牽連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黃州妻離子散,獨居僻野,為何命運要如此作弄人?涼風陣陣,我從無邊的思緒中清醒過來。江水,明月,蘆花,簫聲,在我眼前和耳邊交錯出現。冥冥間,遠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剎那間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頂,我終于超脫了。 在焦灼與通達之間,我選擇通達。在功名與自然之間,我選擇自然。在官場與赤壁之間,我選擇赤壁。于是,我的選擇成就了我。我將擁抱東方之既白 2005年高

23、考全國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雨來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剛剛還是晴朗的天,霎時間暗了下來,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樹木上,巖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方才還在樹叢中跳躍的松鼠不見了,方才還在樹林里聒噪的鳥兒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聲喧嘩他們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斷打在臉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臟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濺起一片泥水,引來一陣驚叫風雨來得太意外了,人們猝不及防,方寸大亂。蘇軾微醺,走在后面。這條沙湖道他已經來來回回走了無數遍,小路曲折、泥濘,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寬闊而平坦的大路。汴梁,唉他已經離開很久了。二雨來得是那么

24、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剛剛還是晴朗的天,霎時間暗了下來,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階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方才還在廳堂里談笑的朋友不見了,方才還在檐下吵鬧的孩子不見了,剩下的是一片人聲喧嘩他們大喝著他的名字,把倉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車。風雨來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亂。烏臺的囚室外,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街上的人卻不少,人們要看一看他這個曾經一舉高中榜眼,曾經被皇帝大加賞識,曾經春風得意的蘇軾。梁城里的寬闊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輛囚車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著,雨水在他心中流著三雨漸漸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腳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這一霎那,他忽然覺得它們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貴。白天

25、過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風雨。無論你怎樣左躲右閃都無可避免地要與它們相遇,也許,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必然吧?既然如此,揚起臉,面對著風雨,嘆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過去是白天,風雨之后見陽光,也就是另一種人生的必然了。緩緩的走著,心情漸漸的輕松而愉快,小曲兒也不覺間哼唱了起來。晚風習習,不覺間云已經散了,夕陽在西山的頭上又露出了艷紅的臉。他回過頭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陽的余暉中另有一種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場風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獲。 湖南卷跑的體驗跑超然臺懷古汽車行駛在齊魯大地上,遠遠的就看見一座貌似城墻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臺。晚云似火,登臺漫想,歷史的畫

26、卷在眼前展現開來初春的風還是寒冷的,但是已經柔和了很多。剛剛經歷了一場大饑荒的密州正逐漸的顯出生氣來。一隊人馬輕快的奔馳在原野上,塵沙揚起,喊聲震天。祈雨歸來,他突發(fā)奇想,要順便享受一下狩獵的樂趣。這一年,蘇軾正當不惑。經歷了御史臺案,經杭州輾轉到密州,人生跨過了仕途的巔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輾轉。面對密州長期干旱、蝗蟲遍野的凄慘景象,他大刀闊斧,敢作敢為,上表減免賦稅,開倉賑濟災民,鼓勵恢復生產,救助收養(yǎng)孤兒盡到了一個朝廷命官的職責。也就是這一年,北方邊界戰(zhàn)事頻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勝利,收復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卻在此時向遼國割地七百余里。蘇軾因為戰(zhàn)爭的勝利而頗受

27、鼓舞、更因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袄戏蛄陌l(fā)少年狂”。在密州至多有一兩只小野兔的平曠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漢代羽林軍的錦帽貂裘,牽著黃犬、架著蒼鷹,縱馬奔馳,彎弓射虎,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皶斓窆鐫M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在奔跑,那顆年輕的心并沒有因為一時的官運不濟而受到太多的影響。但是,再堅硬的石頭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政局的風云多變,朋黨的此消彼長,斗爭的腥風血雨蘇軾仿佛一條小船,一路漂泊。御史臺案、烏臺詩案;黃州、惠州、儋州最終客死天涯!奔跑的靈魂也有疲憊的時候。“持節(jié)云中”的戍邊報國的壯志豪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歸隱之心。從密州的縱馬奔馳,到黃州沙湖道中上的雨

28、中徐行,這一跑一走雖然促成了蘇軾不朽的文學成就,但是背后卻有著更多令人遺憾的東西。優(yōu)秀的人才在無休止的相互傾軋,相互殘害中消磨著他們的銳氣,永無止境的內耗將那些優(yōu)異者變成再也難以拿出實績的“精神貴族”。青年時,我們?yōu)榱死硐攵鴧群?,沖鋒,劈波斬浪。日子一天天過去,吶喊變成了彷徨;射天狼變成了買田置產;奔跑變成了徐行!老年時,我們捋著長髯,飄飄似仙的感慨:也無風雨也無晴。代代相傳,周而復始,兩千余年!道大難容,才高為累。當內耗逼著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腳步,一個民族放慢了發(fā)展的速度。土筑的超然臺已經殘破不堪,在斜陽的余暉中顯得那么的蒼涼。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

29、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全國乙卷位置和價值站在哪里一個人站在人生的轉折當口,一切都變得那么的不確定,明天你將站在哪里?翻開塵封的歷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蘇軾二十二歲登進士科,二十七歲登制科頭等,被皇帝預定為未來的宰相多么圓滿的人生路!然而,在輝煌的未來與眼前的弊政之間,良心使他在任何時候都選擇直言不諱,“一肚子不合時宜”使他得罪了當權的宵小?!盀跖_詩案”被陷之后,蘇軾被拋到這荒涼凋敝的黃州。在這里,他以小舟夜泊絕壁下,探究石鐘山的得名,毫無顧忌的嘆酈元之簡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

30、酒酹江上明月,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夢;他與朋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感受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都不能讓他那顆高傲的心屈服。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學之巔。翻開歷史的下一頁,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蘇軾在這里,再次被迫遠離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運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麗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間就少了一分難得的美景。他義賣字畫,發(fā)動募捐,調動民眾疏浚清淤。挖出來的淤泥如何處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豈不一舉兩得?于是,五里長堤,六座石橋,為西子湖再添兩道亮麗的風景:“蘇堤春曉”、“六橋煙柳”并稱“西湖十

31、景之首”。當春日晴朗,柳條低垂,微風過處,萬枝婀娜;遇細雨蒙蒙,煙波浩淼,柳披紗縵,水被云吞這本是一道“不為游觀為民耳”的大堤,卻無意間成了世間最美的風景。這是一道為民謀福的堤,一道中國文人的社會良心筑成的堤。有了無數絕美的詩文,再筑一道實在的長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復何求?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巔。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左右人生的順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顆不屈的心,一顆愛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 以“蘇軾”為素材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片斷: 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蘇軾看見了風,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烏臺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

32、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后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過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因此讓人頓悟。 于是他逍遙紅塵,最終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風,已遺落于歲月,無人見得了。 四川考生風,可以穿越荊棘 2、湖北卷話題:買鏡 黃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蘇軾正在與客飲酒樂甚,扣舷而歌?!澳阍谡樟四拿骁R子之后,才決定擁抱東方之既白而鄙視官場仕途的斗爭傾軋?”不愧是豪放派祖師,蘇軾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頭一看,見一輪明月高懸蒼天,不禁再次泄

33、了氣;所謂“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蘇軾以明月為鏡,明是明了,卻又怎么買得下來?懊悔之際,蘇軾兀自在身旁說下去:“曾幾何時,以為身沉宦海;與月對飲,方知我心依舊。朝暾夕月,落崖驚風;月鏡映照出這許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連忘返, 高歌大江東去” 湖北考生尋覓那片理想中的明鏡3、忘記和銘記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碧稍谝蝗~扁舟上,任由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沉沉浮浮。蘇軾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國周郎,何等風流倜儻,意氣風發(fā),一代名將啊!如今,還不是隨著這長江滾滾東流,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想到這兒,蘇軾笑了,好,就讓我忘記

34、這郁郁不得志的愁懷,托遺響于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就讓我銘記那曾經有過的豪情壯志,凝成詩篇,然后讓后人銘記。日落的余暉,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燦爛。 4、說“安” “烏臺詩案”的慘酷經歷使天真的東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從監(jiān)獄走向黃州,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向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zhèn)。艱苦的物質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閉塞,扁舟草履,墾荒種地,雜處于漁樵間?!叭痹聮焓柰嗳顺蹯o。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一首卜算子,真實地記錄了東坡對于人生痛苦的反思。東坡的這種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他無情地剝

35、除了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即便這些成分曾為他帶來過利益或聲名。在對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漸漸回歸于澄明、空靈、淡泊與安然。 5、一枝一葉一世界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輪明月,放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輝;“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一排短松,守候著生死離別的深情?!叭松鐗?,一尊還酹江月”,一杯濁酒,凝結著壯志難酬的感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見證了孤苦無依的飄零;“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帶走了蠅營狗茍的煩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襲蓑衣,織就了風吹雨打后的寧靜一枝一葉一世界,一詞一句總關情。  【附錄二】中國傳統(tǒng)

36、節(jié)日資料匯編清 明清明節(jié)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jié)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卑礆q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迕饕坏剑瑲鉁厣?,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梢娺@個節(jié)氣與農業(yè)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jié)日,與純粹的節(jié)氣又有所不同。節(jié)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jié)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

37、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jié)的特殊氣氛。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jié),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jié)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

38、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我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jié)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于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

39、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xù)續(xù)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zhí)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墒?,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

40、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fā)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

41、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薄白阆隆笔枪湃讼录墝ι霞壔蛲呏g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于此。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jié)。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zhí)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42、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jié)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清明節(jié)習俗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

43、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jié)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jié)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fā)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

44、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jié)叫作“植樹節(jié)”。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guī)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jié)。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jié)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wěn)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

45、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清明詩句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蓱z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閭門即事(唐)張繼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寒食上冢(宋)楊萬里逕直夫

46、何細!橋??擅夥??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附錄三】06廣東卷:話題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用愛雕琢心中的天使只要有愛,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你或許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事事令你不如意。你或許責怪天使都忙著照顧別人去了,沒有聽從過你的呼喚,沒有助過你美夢成真。因為,你已經對著流星許過數百次愿了。但是,請你別焦急,請你別等待。請你行動起來,用善良和愛,雕琢出你心中的天使。心中這樽“愛”的天使,會

47、助你為善,會引你走向幸福。只要有愛。君不見照亮了苗鄉(xiāng)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沒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為什么?就因為她用全心的愛,燃燒自己的青春點亮苗鄉(xiāng)的路??!用愛,她肩負起十鄉(xiāng)八里的健康。為了鄉(xiāng)親們的健康,她常常免費為付不起藥費的病人治病。丈夫勸她離鄉(xiāng)進城打工去,可她舍不得離開需要她治病救命的鄉(xiāng)親。鄉(xiāng)親們感激她。李春燕用愛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是苗鄉(xiāng)的“天使”,也是感動全中國的“天使”。是的,只要有愛。青年歌手叢飛,已插上翅膀,帶上人們對他的敬意“飛”走了?!坝械娜怂懒?,他還活著”,叢飛就是這樣的人。他用一生的愛,把自己“雕琢”成永生的“天使”,他讓全中國人民永遠懷念他。為什么?因為叢飛用愛心

48、包容世界。他用唱歌演出所得的三百萬捐助了一百八十多位貧困學生,自己卻成了深圳的“窮人”。他的高尚、他的純粹,源自他心中的天使愛!他的博大的愛,感動了中國。是的,只要還有愛。因為愛,洪戰(zhàn)輝成了家喻戶曉的感動中國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樸實的行動,把自己“雕琢”成一位有愛心又充滿責任心的“天使”。他不因貧窮,不因父親是精神病患者,而丟棄父親抱養(yǎng)的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他帶著“妹妹”上大學,他不愿意接受捐助或施舍,他吃苦耐勞地掙錢,替父親負起家庭的責任。窮困算不了什么,苦難也只是一種磨練。只要還有愛,天使為什么雕琢不出來呢?愛,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愛雕琢出來的。有誰還會毫無思考毫無進取地抱怨自己

49、沒得到天使的眷顧呢?其實,天使就在我們心中呀?!爸灰巳硕极I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們不丟失心中那“愛”,時時用愛“雕琢”心中的天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讓我們都成為“天使”吧!【點評】這篇文章,以“怎樣雕琢”為角度切入話題展開議論。全文內容突出了“愛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愛雕琢出來的”這一個中心思想。對“天使”的理解準確,對“雕琢”這一關鍵詞的把握準確,提出“用愛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觀點正確,并且具有時代呼喚的意義。因此,這篇文章切合題意。文中選用李春燕、叢飛、洪戰(zhàn)輝三個2006年感動中國的時代人物,具體寫出這三人怎樣用愛雕琢心中的天使,內容充實。

50、采用亦情亦理的寫法,使“用愛雕琢心中的天使”這一呼喚更具感染力。畫龍點睛手法的運用,不但使文章中心思想突出,也起了較好的抒情作用。全文思路清晰,語言流暢。60分。 07全國二卷: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叢飛節(jié)衣縮食,捐贈300多萬,資助了178名貧困學生。當他自己病危住進醫(yī)院經濟困難時,幾位受助完成學業(yè)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輕人,竟然沒有一個來看望他。這件是被媒體披露后,有一個受助者居然還埋怨說,這讓他很沒面子。叢飛說,不要責怪他們,我已經不再需要醫(yī)療了。 華農大的學生小李和同學們將買廢品的錢捐給了一所希望小學。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這

51、所希望小學的師生給小李捐款,一個四年級的女生捐了10元,問她為什么把春節(jié)壓歲錢全部捐出來,她說:“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說的那句話就滿足了。”問她那是一句什么話,她說:“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學會幫助別人?!?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脫離材料內容和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微塵”之光沒有大海的洶涌澎湃,可以獻上小溪的清澈潺緩;沒有大山的巍峨險峻,可以獻上原野的蔥郁坦蕩;沒有太陽的炫耀世界,可以獻上燭火的一隅光照。 生活中有一部分像小溪、像小樹、像燭火的人,他們是"微塵",是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人,是所謂的社會弱勢群體,然而,就

52、是他們擔負起支撐時代魂靈的重任,詮釋著新時代"英雄"的特征,演繹著助人為樂的偉大內涵。 他們一身塵土,卻有著超乎常人的勇氣;他們一臉樸實,卻有著冷靜沉穩(wěn)的智慧;他們平凡卑微,卻有著惠澤萬方的襟懷。他們無意于追求所謂英雄的光環(huán),卻絲毫不放松對心靈的歷練;他們不冀望那些所謂出人頭地,卻毅然地肩負起化解危機的重擔。他們淳樸的情感、頑強的意志及所作所為,實在讓人欽佩! 他們可以是我們的鄰居,可以是我們的親友,可以是身邊的人,可以是陌路人,也可以是我們自己!這些"微塵"們,不求以移山填海壯舉萬世敬仰,但求以真誠的付出慰藉心靈-為自己,也為他人-在擁有眾多古典式英雄的中華大地上、在如火如荼的新時代的歲月中,他們"該出手時就出手",譜寫了一曲曲幫助的頌歌。 是啊,雖然沒有天空的深邃,卻還有白云的飄逸;雖然沒有江河的壯闊,卻還有湖水的靜謐;雖然沒有古木的偉岸,卻還有小草的輕柔。生命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人生豈能總是一帆風順?當他人陷入困境時,不妨盡一份綿薄之力,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傳遞你的憐愛之心,發(fā)揮"微塵"的切實作用,爭做一個感動他人的人。 他,屢次三番地跳入洶涌的海潮中,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