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現代傳感器技術-電阻電容電感傳感器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1.gif)
![第三章現代傳感器技術-電阻電容電感傳感器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2.gif)
![第三章現代傳感器技術-電阻電容電感傳感器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3.gif)
![第三章現代傳感器技術-電阻電容電感傳感器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4.gif)
![第三章現代傳感器技術-電阻電容電感傳感器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7da76839-4a1d-4242-8b45-4b44cd77787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4-281現代傳感器技術現代傳感器技術面向物聯網專業(yè)面向物聯網專業(yè)第二篇第二篇 基本感測原理和效應及器件基本感測原理和效應及器件 -基本電參量的傳感原理與測量基本電參量的傳感原理與測量 2022-4-2823. 基本電參量的傳感原理與測量基本電參量的傳感原理與測量 基本電參量傳感與測量方法的重要性基本電參量傳感與測量方法的重要性 信息系統(tǒng)中尤其是計算機處理的信息主要是電信息; 許多傳感器能通過多種變換把被測量或其變化轉換成電 阻、電容、電感、電流、電壓等基本電參量; 測量電壓、電流、頻率等電信號的方法與技術相對成 熟、易實現; 制作電阻、電容器件的許多材料具有敏感功能; 以磁場為媒介
2、,一些物理量能使電感線圈的參數變化從 而感知被測量; 電阻、電容及電感容易與后接電路耦合,從而也容易借 助對電壓、電流、頻率等電信號的測量實現對這三種電 量的測量。2022-4-283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 3.1.1電阻傳感原理與器件電阻傳感原理與器件原理原理: 通過各種途徑或方式(如受力作用、加熱、冷卻),可將被測量的變化轉換成電阻值變化,測量阻值變化而得到被測量。 器件: 敏感電阻,品種類型很多; 特點: 作為敏感元件或轉換元件的電阻對不同參量敏感的原理或方式雖有差異,但都存在確定的一一對應關系。 2022-4-284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
3、測量 3.1.2 電阻測量方法電阻測量方法重要性重要性:以電阻實現準確感知,要求準確測量敏感電阻阻 值及其變化; 測量方法測量方法:按阻值大小分類,選用適當的測量方法。 電阻可分為低阻(毫歐約10)、中阻(10100 k)、高 阻(兆歐級)、超高阻值(109以上)。 一般中高阻值的測量常用伏安法; 低阻值的測量需要能克服被測電阻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的 影響的方法; 超高阻值的測量常用基于電容充電原理的測量方法,例如 采用運算放大器與數字測量結合的方法。 對于高精度要求,無論恒壓或恒流激勵,都需考慮電源穩(wěn) 定性的影響。2022-4-285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3.1.3
4、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1)應考慮的主要問題與對策)應考慮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電阻自熱電阻自熱:自熱導致阻值變化,影響分辨率或測量精度; 需控制工作電流或散熱,具體通過對發(fā)熱導致的允許溫升 來計算控制電流大小或所需散熱條件。 引線電阻引線電阻:影響對小電阻測量的準確性;使用三、四線制元件,電流源的輸出阻抗和電壓表的輸入阻抗足夠大; 非線性非線性:導致測量的非線性誤差; 可通過信號調理電路對電阻的非 線性變化進行線性化。 傳感器引線電阻的影響 2022-4-286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
5、方法)一般方法 偏轉法偏轉法:用恒壓源供電測量電阻電流,或用恒流源供電測量電阻電壓;兩者是最簡單的偏轉法。 右圖為恒流激勵電阻測量法恒流激勵電阻測量法,給定激勵電壓Ur,參考電阻Rr的電流Ir = Ur /Rr,傳感電阻的電壓為 Uo與初值為Ro的傳感電阻R的變化率x 呈線性關系,但存在零位電壓UrRo/Rr。 若x1,則對應x的輸出疊加在一個大零位電壓上。 該電路適合x較大的情況,如熱敏電阻等。roror(1)UUI RRxR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7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
6、方法 若通過調理電路從輸出中減去零位電壓,如取RrRo,則 從Uo中減去IrRr得到輸出:Us= UoIrRr= Ur(1+x)Ur= Urx 偏轉法中的雙讀數雙讀數 (比例比例)法法- 先讀固定電阻端電壓Ur=IRr; 再讀串接的待測電阻端電壓Uo=IRo;計算可得: 若RrRo,則兩次讀數的電壓表誤差相似, 并且在取商時誤差將相互抵消。通常在測量 范圍內,選擇Rr=Rmax。 優(yōu)點優(yōu)點:測量時只需一個精密電阻元件。oror/RRUU恒流激勵的電阻測量雙讀數法 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8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
7、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分壓法分壓法: 常用于測阻值變化范圍很大的傳感器及非線性敏感電阻。 檢測方法如圖所示,其中圖(a)的輸出電壓: 傳感器電阻值 若R與Rr交換位置,則 分壓電路中的電流與被測電阻有關, 輸出電壓與電阻不是線性關系。 此特性有時可用于非線性傳感器的非線性校正。rorrUURRRroroUURRUorroURRUU測量電阻的分壓器法 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9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分壓法分壓法: 上圖(b)所示分壓器電路的優(yōu)點是有源電
8、路的驅動負載能 力強,與下一級電路連接方便,傳感器電阻上的電壓降就 是激勵電壓Ur,不會隨傳感器的電阻變化而改變。 同樣,R與Rr交換位置,得到輸出與R變化率x的線性關系 顯然,在x很小時,測量效果受零位電壓影響。 分壓器法一般不適于測電阻變化范圍很小(x1)的情況。rroorr(1)UUURRxRR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10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電橋法電橋法:惠斯通電橋常用于測量小阻值變化。 最簡方法即平衡測量法(零示法),利用電動或手動反饋 來調節(jié)標準電阻大小,直
9、到圖中電橋平衡,即Uo=0,此時 即被測的R3的變化正好與為使電橋 平衡而須調節(jié)的R4的變化成正比。 達到上式所反映的平衡態(tài)與電源電 壓或電流及其可能變化無關,與平 衡態(tài)檢測器的類型(電壓或電流)或檢測器的阻抗也無關。由于僅需指示平衡,檢測器無需線性。 3421/RR RR惠斯通電橋的平衡測量法 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11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電橋法電橋法 對遠距離使用的傳感器進行高精度測量時,須考慮引線電阻的影響。 一些電阻溫度系數很小的導體,如康銅和錳銅,其電阻率
10、 高,而銅導線電阻率低,但電阻溫度系數大,溫度變化可 帶來顯著誤差。 采用右圖所示三引線法可克服此 問題,其引線1和3須相同且經受 相同溫度變化。引線2則無關緊要。 用前述四引線法可完全克服引線影 響,但成本相對增加?;菟雇姌虻娜€平衡測量法 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12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平衡測量法/零示法的缺點:電橋平衡的反饋調節(jié)困難。 用數字系統(tǒng)可實現自動調,但響應時間難滿足動態(tài)要求。 測控系統(tǒng)中惠斯通電橋常用不平衡輸出方式不平衡輸出方式,測量不平 衡輸出,
11、也即電橋兩個分壓電路之間的電壓差: 定義: ,則 其電壓靈敏度為34occ2314()RRUURRRR1423R /kRRRo4occoo44(1)(1)RxRUUR kRxR kR cc(1)(1)kxUkkx occcc2dddd(1)(1)(1)kxkSUUUxxkkxkx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13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顯然,靈敏度與x有關。僅當xk+1時,輸出電壓才與 R3=Ro(1+x)的變化成正比,否則電路給出非線性輸出。 如圖所示,x0時有最高靈敏度 不
12、難證明,k1時,也即 R1=R4且R2=R3時,S0取最大值。 在基于應變電阻的傳感器中x很 少超過0.02,因此,惠斯通的電 橋輸出可近似為線性。通常選k=l得到高靈敏度。occ002ood1|d()(1)xUU kSxRRk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14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不平衡電橋的非線性補償方法不平衡電橋的非線性補償方法:差動測量差動測量 為提高靈敏度和補償非線性,常用如圖所示的差動電橋差動電橋。 圖(a)為半橋差動電路(|R2|R1|,平衡即應變?yōu)榱?時R1R
13、2),輸出電壓為 k1時, 輸出為線性,且靈敏度提高一倍。311occ112234111ccc1()1/1()(1)111 cRRRUURRRRRRRRRkUUkkkkR1occ112RUUR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15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不平衡電橋的非線性補償方法不平衡電橋的非線性補償方法:差動差動 上圖(b)為全橋差動電路(|R2|R1|R3|R4|), R1R2R3R4。輸出電壓為 顯然,全橋差動電路的輸出也為線性,且靈敏度比半橋式 高一倍。33111occcc
14、112233441() RRRRRUUURRRRRRRRR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16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非線性問題:非線性問題:對電阻式溫度、濕度及氣體傳感器,x可接近 1或更大,k=1的電橋非線性嚴重。如Ptl00熱電阻從0 變 到100 時,阻值從100 變到140 。 對策對策1:犧牲靈敏度換線性,如k=10或更大,并提高供電 電壓以提高靈敏度;受傳感器自熱限制,實際中宜用小占 空比的矩形電壓作激勵信號。 對策對策2:用模擬或數字技術對輸出做線性 化。右圖用運
15、算放大器使電橋輸出呈線 性。負面影響是運算放大器的失調電壓、 輸入電流及漂移等引入的測量誤差。線性化的惠斯通電橋 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4-28173.1.3 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電阻測量需考慮的常見問題與一般方法 2)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一般地,電阻式傳感器的檢測電路以模擬電路為主。雖也 有一些采用數字電路組成如RC振蕩器的形式,但一般難以 達到較高精度。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進步,利用數字/模 擬集成電路芯片無疑將為提高電阻式傳感器的檢測精度及 降低成本帶來益處?;贏DC的比值測量電路 3.1 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電阻傳感與電阻的測量2022
16、-4-2818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 3.2.1 電容器與傳感原理電容器與傳感原理 電容器電容器:最簡單的電容由兩塊平行金屬板組成,中間用電 介質或絕緣材料隔開,其電容量為 C=0 A/d 式中,0為真空中的介電常數,0=8.85 pF/m;為電介質 或絕緣材料的相對介電常數;A為極板的重疊面積(m2); d為間隔的距離(m)。 傳感原理傳感原理:設傳感器的初始電容如上式所示為C,顯然,改 變d、A、中的任意一個,都可使C變化,從而形成可測量 與某個參數有關的傳感器。2022-4-2819 3.2.2 電容傳感器的傳感型式電容傳感器的傳感型式-以位移傳感為例以位移傳感為例
17、(1) 位移x使極板間距為dx,即極板間隙變化x,傳感器電容 Cx=0A /(dx) 電容量的相對變化為: 當x/d1)的數量,總電容 為兩部分之和,其中一部分面積為A1,介電常數為2,即 C=01A1/d +02A2/d 當W是極板有效寬度時,由于A1=Wx,A2=W(1x),于是有 C=0W0l (21) x /d 特點特點:對于變電介質的電容位移傳感器,傳感器電容變化 與輸入位移呈線性關系。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21 3.2.3 傳感器結構與性能特點傳感器結構與性能特點1 1)作用形式)作用形式 直接作用式直接作用式:傳感器即電容變換器,不需彈性元
18、件,直接 感受被測量。例如引起電容兩極板之間介質的介電常數變 化的因素可以是介質含水量、介質厚度或高度,從而構成 含水量、物位高度、介質厚度測量的傳感器。 間接作用式間接作用式:電容傳感器由彈性元件與電容變換器組成。 由敏感元件感受被測量,輸出中間變量,如極板間距變化 或有效面積變化,電容變換器再將中間變量轉換為電容變 化輸出。根據彈性元件的不同,可構成壓力、位移、加速 度等傳感器。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22 3.2.3 傳感器結構與性能特點傳感器結構與性能特點 2)典型示例)典型示例: 差動電容式壓差傳感器-典型間接作用式、結構型。 當兩隔膜外的壓力p
19、1=p2時,動極(彈性膜片)與左右定極 間距相同,初始最大間距0,電容C1=C2=C0。當p1p2, 即壓差作用,通過隔膜與硅油將壓力傳遞給彈性膜片,彈 性膜片(動電極)產生撓曲變形,引起動、固極間隙改變 ,值很小,可認為=Klp 式中,K1為比例常數,p為 壓差,p=p1 p2。 若p2為大氣壓,則p為表壓, 若p2為保持常量的真空壓力, p2=p真,則p為絕對壓力。差動式電容壓差傳感器 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23 3.2.3 傳感器結構與性能特點傳感器結構與性能特點 2)典型示例)典型示例: 彈性膜片與左右極板間距由0分別變?yōu)?和 時: 式中常數K2
20、由電容器極板面積和介電常數決定。 將上兩式展開為 可得出輸入壓差p與輸出電容C/C0的關系為 式中K3=Kl/0為常數,測量C/C0可得p 。2100KCCC 2200KCCC 231000001()()CCCC232000001()()CCCC 211302100CCKCpKpCCC 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24 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 1 1)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將電容的變化轉換為電壓、頻率、脈寬等的變化來測量 優(yōu)點優(yōu)點:電路和測法簡單,便于實現高精度。 例如將傳感電容作為RC振蕩器的電容。但簡單的檢測電路 一般易受漏電阻或寄生電容影
21、響,不適于變化很小的電 容,其應用范圍有限,用于低精度的場合。 電容器等效電路電容器等效電路:如圖,C為傳感電容; Rp為電極間等效 漏電阻(等效并聯電阻);Rs為等效串聯電阻;L為等效電感. 測量電路要求:測量電路要求:因一般電容傳感器 的電容變化范圍太小,檢測電路的 分辨率應達fF級,須高靈敏度、低 漂移。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25 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2 2)影響電容測量的主要因素)影響電容測量的主要因素(1)(1)激勵頻率激勵頻率:低頻時電容器呈電阻特性、高頻呈容性和感性,激勵頻率高,對測量電路輸入阻抗的要求低,利于測量,但過
22、高時對電路要求高、功耗相對大;頻率應適中。(2)(2)激勵頻率激勵頻率: :常用方波,但其響應輸出帶寬比激勵信號頻率高10倍以上,而其他波形的響應輸出帶寬一般為1/2、1/3,以正弦波為激勵,測量精度高,但功耗也高;(3) 連接電纜連接電纜/導線帶來的寄生電容(分布式)導線帶來的寄生電容(分布式):寄生電容與傳感電容并聯,且容量可能與信號電容平級或更大,影響很大。對策:盡量縮短連線。測量電容的電路主要有各種振蕩器、電橋、充/放電等,從克服寄生電容影響和微型化及其他性能要求考慮,以集成化方式實現為最好。 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26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
23、電容參數的測量 3 3)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1) 振蕩器式檢測電路振蕩器式檢測電路 原理原理:使振蕩器頻率受敏感電容控制,轉換為測頻問題; 常用類型常用類型:RC振蕩器式和LC振蕩器式。 RC式特點式特點:簡單,但頻率穩(wěn)定性不高、靈 敏度較低,不適于分辨率高于0.01pF的場合。 RC張弛振蕩器將電容轉為頻率或脈寬,但 易受雜散或電纜電容影響。 將張弛振蕩器與數字電路結合, 使抑制高、低頻干擾能力強、振 蕩頻率穩(wěn)定,不受寄生電容影響, 有效提高精度。RC張弛振蕩器電路 張弛振蕩器與數字邏輯電路結合 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
24、022-4-2827 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 3) 3) 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1) 振蕩器式檢測電路振蕩器式檢測電路 LC振蕩器振蕩器:輸出頻率可表示為 特點特點:工作頻率范圍很寬,在數 百千赫到數百兆赫之間,相對RC振蕩器有明顯優(yōu)勢。 振蕩頻率對與傳感電容并聯的漏電阻不敏感,適于漏電阻 較高的場合;缺點是分布電容影響,電感元件難以集成。0 xxs2() ffCCCLC振蕩器 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28 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 3) 3) 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25、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2) 充充/ /放電式電路放電式電路 測量原理測量原理:利用方波控制電路電路中的模擬開關,實現對 被測電容的充/放電控制,形成受控的波形寬度。 下圖為典型充/放電式電路。其中Cx為被測電容,Cs1、Cs2 為寄生電容。用方波控制開關S1S4的狀態(tài)(S1與S4同開、 關,S2與S3同關、開)實現對Cx充/放電循環(huán)的控制。一個方 波信號周期一次充/放電循環(huán)。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29 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 3) 3) 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2) 充充/ /放
26、電式電路放電式電路 上圖中,若后續(xù)差動放大器增益為K,則輸出電壓為 U3K(U2U1)=2KfUcCxRf +K(e2el) U3與被測電容Cx成正比。e2與el可一定程度上抵消,輸出零位電壓不會很大。 優(yōu)點優(yōu)點:對Cs1、Cs2不敏感,其測量精度可達0.3fF。 Csl充電時接充電電源Uc,放電時接地,均不影響充/放電電流;運放的虛地特性使Cs2不影響充/放電電流。 不足不足:電路性能受CMOS開關本身特性的限制。 開關的寄生電容與Cx串聯,對測量的影響無法避免; 電子開關切換噪聲限制了電路性能的提高。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30 3.2.4 電容參數的
27、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 3) 3) 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2) 充充/ /放電式電路放電式電路 充/放電式檢測電路的一種實現方式一種實現方式:如圖所示電路包括放 器、比較器、電容Coff、Cint以及由基本張弛振蕩器轉化來 的可控電流源Ich。激勵電壓Uex為被測電容提供充電電壓。 張弛振蕩器將Cx及Coff上的充電電荷轉換為周期調制的輸出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31 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 3) 3) 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2) 充充/ /放電式電路
28、放電式電路 測量Cx需充電與放電兩個周期。下圖為兩個周期的情況。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32 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 3) 3) 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2) 充充/ /放電式電路放電式電路 橋式檢測電路:橋式檢測電路:與電阻電橋測量法類似,用分壓法測容抗 圖示電路采用電荷放大器,恒定電壓加在敏感電容Cx上。 由反饋電容C將流過Cx的電流轉為電壓。忽略R及雜散電容 Cs3的影響,輸出電壓與傳感電容成正比,即Uo=UeCx/C 優(yōu)點優(yōu)點:雜散電容Cs1和Cs2不影響電路輸出抑制寄生電容的 能力較強
29、,分辨率較高;但大的Cs2 可能引起振蕩。屏蔽可降低Cs3。 缺點缺點:電路復雜,需穩(wěn)幅的激勵 源及采用高品質運放?;陔姾煞糯笃鞯碾娙輽z測電路 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33 3.2.4 電容參數的測量電容參數的測量 3) 3) 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便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電容檢測電路 (2) 充充/ /放電式電路放電式電路 一種全橋式電路一種全橋式電路:Cr:參考電容, Cx:可變電容。Cx經運放 電路和Cr分別接穩(wěn)頻穩(wěn)幅正弦激勵。 R3一端接地,測試點 1為虛地,輸入電壓經反向放大得輸出:U2=-UppR2/R1 過Cx和Cr的電流分別為 ,
30、當Cx=CrR1R21時,I為零; I 正比于Cx的變化。 經電流電壓轉換得: 式中,K為常數。11RjwCIxPP/2RU 112pprx21j ()IIIUCC R R1opprx21j ()UIKUCC R RK 12RjwCIPP/2rRU 3.2 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電容傳感與電容測量2022-4-2834 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以磁場為媒介或基于電磁感應,利用被測量產生或引起的磁阻變化使傳感線圈的電感變化來實現感測。傳感器核心是可變電感(自感/互感),其特征是有線圈繞組,因而難以微型化,使電感傳感器在微傳感器中少見。 測量特點:測量特點:實現電感的作
31、用方式屬于間接式;除了能感測可通過機構轉換成位移的非電量外,也可測量能借助磁特性變化引起線圈電感變化的參量。性能特點:性能特點:結構簡單可靠,輸出功率大,抗干擾能力強,對工作環(huán)境要求不高,靈敏度和分辨力較高,傳感器輸出信號強,線性度和重復性較好;但頻率響應低、不宜快速動態(tài)測量、尺寸因線圈限制難以減小。 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35 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1 1)自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與類型)自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與類型- -以位移傳感器為例 N匝線圈通電流I產生的磁鏈與I之比稱為線圈的電感量,簡稱自感L(=/I=N/I) ;其中為穿過每匝線圈的磁
32、通。根據磁路的歐姆定律有=NI/Rm, 其中Rm為此路的總磁阻因此得自感L=N2/Rm??梢姡簩⒈粶y非電量的變化轉化成自感變化,在線圈形狀及線圈匝數不變的情況下,可通過變磁阻實現自感系數變化。(1) 變氣隙型自感式傳感器及性能特點變氣隙型自感式傳感器及性能特點 結構結構:閉磁路變氣隙型自感傳感器結構如圖示,主要由線 圈、銜鐵和鐵芯等部分組成。 原理原理:傳感器的銜鐵因被測體帶動而產生同步位移時,引起磁路中氣隙磁阻相應變化,導致線圈電感變化。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36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1 1)自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與類型)自感式傳感器工作原
33、理與類型- -以位移傳感器為例(1) 變氣隙型自感式傳感器及性能特點變氣隙型自感式傳感器及性能特點 磁路的總磁阻可表示為: 式中,S0為空氣隙的等效截面積/cm2; 0為空氣(或真空)的磁導率/H/cm; 0為第i段的磁導率/H/cm; Si為鐵芯磁路第i段的截面積/cm2; i為鐵芯磁路上第i段的長度/cm; 為空氣隙的厚度/cm;Rm為磁路磁阻/。 鐵芯工作在非飽和態(tài)時,由上式知N匝線 圈的電感量近似為: L=N20 S0/(2)m1000022niiiiRSSS1-鐵芯; 2-銜鐵; 3-線圈變氣隙型自感式傳感器 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373.3.
34、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1 1)自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與類型)自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與類型- -以位移傳感器為例(1) 變氣隙型自感式傳感器及性能特點變氣隙型自感式傳感器及性能特點 可知,傳感的電感與氣隙大小成反比,與氣隙導磁面積成正比。將電感變化轉化為阻抗變化,通過電路再轉換為電壓、電流變化,可得到對應氣隙變化的被測位移量。特點特點:靈敏度高,但非線性嚴重,只能用于小位移測量。(2) (2) 氣隙面積變化型自感式傳感器氣隙面積變化型自感式傳感器 當固定,改變氣隙導磁面積S0時, L與S0呈線性關系。變面積型的結構如右圖所示。 氣隙面積變化型自感式傳感器 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
35、感測量2022-4-2838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1 1)自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與類型)自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與類型(以位移傳感器為例)(3) 螺管型自感式傳感器螺管型自感式傳感器 在傳感器的螺管線圈中插入一活動銜鐵,銜鐵在螺管中運 動時磁阻變化引起L變化。該類傳感器實際常用差動結構。 如圖所示,將鐵芯置于兩個線圈中間,當 鐵芯移動時,兩個線圈的電感產生相反方 向的增減,然后將兩個電感接入測量電橋 的相鄰橋臂,可獲得比單線圈工作方式更 高的靈敏度和更好的線性度。差動螺管型自感式傳感器 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39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
36、理2 2)互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互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以位移傳感器為例基本原理基本原理:電磁感應中的互感現象。如圖所示,當線圈W1輸入交流電流i1時,線圈W2中產生正比于i1的變化率的感應電勢e12,即: e12= -Mdi/dtM為互感,是線圈W1和W2之間耦合程度的度量,其大小與兩線圈的相對位置及磁路的磁阻或周圍介質的磁導率等有關?;ジ惺絺鞲衅骰ジ惺絺鞲衅鲗嵸|是變壓器,其一次線圈接穩(wěn)定的交流激勵,二次線圈因感應產生相應輸出;被測位移或轉角等使互感變化,輸出電壓隨之變化。二次側常用兩個線圈反串聯接成差動形式,這種傳感器又稱差動變壓器差動變壓器。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
37、2-4-2840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2 2)互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互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以位移傳感器為例)實用較多的是圖(a)所示螺管式差動變壓器。其線圈連接方式如圖(b)所示。當一次線圈W加正弦交流電壓Ui后,二次線圈的感應電勢e1和e2與鐵芯在線圈中的位置有關。鐵芯居中時,e1=e2,輸出eo=e1e2=0;鐵芯上移,|e1|e2|;反之,|e2|e1|;上述兩種情況下eo的相位相差180,其幅值隨鐵芯位移x的變化而變化,如圖(c)所示。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41 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 2 2)互感式傳感器工作原理互感
38、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以位移傳感器為例)零點殘余電壓零點殘余電壓(零殘零殘):實際中鐵芯居中時eoU0,不為零,U0即零殘。傳感器實際輸出特性如圖(c)中d的實線,虛線為理想特性。原因原因:兩二次線圈的參數不可能完全相同、制作結構不對稱以及鐵芯的磁化曲線有非線性。零點殘余電壓使傳感器在零點附近不靈敏,并可能使后接放大器提前飽和,可能使某些執(zhí)行機構產生誤動作。對策對策:有各種補償電路,其中差動變壓器輸出端接相敏檢波電路,可判斷鐵芯位移方向,也能消除零點殘余電壓。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42 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3 3)電渦流式傳感器原理電渦流式
39、傳感器原理概念概念:金屬導體置于變化磁場中或在磁場中運動時,金屬導體內部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在導體內是自身閉合的電流稱為電渦流或渦流。傳感器特點傳感器特點:渦流傳感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廣泛用于位移、振動和材料參數等的測量及無損探傷。其突出的是可對一些參數進行非接觸連續(xù)測量。其測量范圍和精度取決于傳感器結構尺寸、線圈匝數及勵磁頻率等因素。傳感器類型傳感器類型:高頻反射式和低頻透射式。高頻反射式常用來測位移、振動等物理量;低頻透射式多用于材料厚度測量。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43 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3 3)電渦流式傳感器原理電渦流式傳感器原
40、理反射式渦流傳感原理反射式渦流傳感原理:線圈中通交變電流i產生的磁通使得線圈附近、相距x的金屬板表層內產生感應電流即渦流i1。根據楞次定律,渦流產生抵抗的交變磁通1。渦流磁場的作用使線圈的等效阻抗變化,其變化程度與x和導體的電阻率、磁導率以及線圈勵磁電流角頻率等有關。改變其中某一參數,均可改變線圈的等效阻抗,實現不同的變換功能。例如改變x來測量位移和振動等。渦流傳感原理 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44 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3 3)電渦流式傳感器原理電渦流式傳感器原理反射式渦流傳感原理反射式渦流傳感原理:將傳感線圈與被測金屬用圖示等效電路表達,
41、金屬板與傳感線圈磁性耦合的程度用互感系數M表示,它隨x增大而減小;R1和L1分別為線圈電阻和電感;R2和L2分別為金屬的電阻和電感。設E為勵磁電壓,根據克?;舴蚨?略去推導過程)得線圈的等效電感:221222222MLLLRL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45 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3 3)電渦流式傳感器原理電渦流式傳感器原理 - 反射式渦流傳感原理反射式渦流傳感原理上式中,當金屬體為磁性材料時,有效磁導率隨間距x縮小而增大,Ll隨之增大。若金屬體為非磁性材料,有效磁導率不隨間距變化,因此Ll不變。上式中第二項與渦流效應有關,渦流產生的磁場減小線
42、圈的電感,間距越小,減小越多。由于金屬中的渦流產生熱而消耗能量,線圈阻抗的實部增加,且金屬板的導電性能和板離線圈的距離直接影響實部大小,與導體是否磁性材料無關。高頻反射電渦流傳感器的特殊性特殊性:被測導體與傳感線圈構成傳感器系統(tǒng),傳感器的靈敏度受導體性質、尺寸影響。3.3 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電感傳感與電感測量2022-4-2846 3.3.1 電感傳感原理電感傳感原理3 3)電渦流式傳感器原理電渦流式傳感器原理 低頻投射式渦流傳感器原理:低頻投射式渦流傳感器原理:如圖(a)所示,被測材料G上、下方分別置有發(fā)射線圈W1和接收線圈W2。在W1兩端加低頻(一般為音頻)電壓el所產生的交變磁場在G中感應出渦流i。渦流i的產生消耗了磁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深冷技術設備合作協(xié)議書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1課《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聽課評課記錄
- 首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10.1《多樣的情緒》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8.3撒哈拉以南非洲》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2.2《中國的氣候》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三節(jié) 東北地區(qū)的產業(yè)分布》聽課評課記錄2
- 環(huán)境工程投資咨詢合同(2篇)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16.2.1分式的乘除》聽評課記錄5
- 浙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5.5 分式方程》聽評課記錄2
- 湘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5.2《旋轉》聽評課記錄
- 保潔班長演講稿
-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范例及課題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圖模板
- 牙髓炎中牙髓干細胞與神經支配的相互作用
- 勞務雇傭協(xié)議書范本
- 【2022屆高考英語讀后續(xù)寫】主題升華積累講義及高級句型積累
-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
- 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基本知識
- 電動車棚施工方案
- 《中國十大書法家》課件
- 超實用可編輯版中國地圖全圖及分省地圖
- 西方法律思想史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