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們的中華文化教案 教學內容:人教版文化生活必修三第三單元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懂得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了解中華文化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我國的發(fā)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對推動人類進步和世界文化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力目標:1.從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飽受磨難而更加興旺發(fā)達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巨大威力; 2.結合不同歷史時期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所作的獨特貢獻的史料,體會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創(chuàng)
2、造的; 3.從歷史、軍事、文學、科技等方面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中華文化力量,培養(yǎng)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難點: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教學方法:提問法、講授法、活動探究法、練習法、欣賞法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與傳統(tǒng)板書相結合教學過程展示PPT,書本課堂探究部分課堂探究:根據你所學過的歷史知識,追溯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談談你的感想。 探究提示:圖中的古巴比倫城遺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遺址發(fā)源于古代的古巴比論文
3、明和古印度文明,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繼衰落、中斷、湮滅;只有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xù)至今的古老文明。我們都知道,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它三個文明古國是什么?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發(fā)展到今天,四大文明古國文化發(fā)展的最終命運是怎么的呢?現在請同學們結合課本62頁,分小組討論然后分別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學生閱讀教材,討論(3分鐘)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古巴比倫煙消云散;古印度文化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被雅利安化了;古埃及文化先后希臘化、羅馬化、伊斯蘭化,我們只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了,那就是面目全非了;這三個文明古國的文化,都曾經因外敵入
4、侵而中斷過,有部分甚至已經消失了。那么我們的中華文化呢?它至今有沒有中斷過?沒有,而且它至今仍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今天也不斷發(fā)展著。所以我們可以從中概括出,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征是什么?源遠流長。這也就是我們第一框題所要學習的內容。(4分鐘)一、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我們的中華文化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偟恼f來,中華文化的發(fā)展,主要劃為三個時間段:古代、近代和現代。在這里,老師打亂了一下課本節(jié)奏,因為想要同學們順著這一個歷史發(fā)展的線走。我們先說古代,中國古代的文化發(fā)展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輝煌了。1.古代輝煌現在同學們閱讀63頁的內容,來完成
5、這個表格。中國古代大致可以劃分為7個歷史階段,分別找出各個時期的代表文化思想,以及它在整個中華文化發(fā)展史上的影響和作用。學生閱讀教材(2分鐘),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發(fā)展時期殷周時期春秋戰(zhàn)國秦漢隋唐時期宋元明時期明清文化思想天命神權“敬德保民”思想諸子蜂起,百家爭鳴促進了統(tǒng)一的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儒家學說確立至尊地位古代中華文化高速發(fā)展并吸收外域文化延續(xù)隋唐文化的輝煌,并產生宋明理學近代西方文化傳入影響、作用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進入氣度恢弘的全盛時代推動中華文化發(fā)展,其中宋明理學對后期封建社會影響較大中國傳統(tǒng)文
6、化面臨沖擊 在古代中國,中華文化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也是巨大的。2.近代衰微 到了明清時期,也就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隨著中國封建統(tǒng)治的沒落和西方近代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中華文化也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所以這個時候的中華文化經歷了一個衰微的過程。3.現代再創(chuàng)輝煌 那么在現代呢?在今天我們常說一句話,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其中包不包括文化的部分?。慨斎话?,所以在現代,中華文化就是要再創(chuàng)輝煌。這就要求我們怎么做?。浚ㄔ谶@里可以適當提問學生)首先,當然要堅持我們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其次,就要弘揚中華文化。對于弘揚中華文化,我們就要謹記8個字,就是“取其精華,去
7、其糟粕”。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我們做事情總是要有證據的,所以我們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也是要拿出證據來的。這個證據是什么?有兩個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1、漢字(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它的演變經歷了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的過程。雖然漢字的字體在不斷演變,但始終沒改變“方塊字”的特色,歷朝歷代都是以漢字作為官方語言的,至今仍為中華各族人民所通用這也就證明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2、史書典籍漢字要和一定的載體結合在一起,才能書寫歷史。而這個載體呢,就是史書典籍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第二個見證。其實這兩個見證,同時也是中華文化能夠源遠流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保存歷史資料,歷朝歷
8、代都會設置史官,所以我國的史書典籍有“規(guī)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的特點。那么老師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對我們國家的史書典籍有多了解。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典散文作品論語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夢溪筆談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的西游記 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可見,我們的史書典籍有什么樣的特點?規(guī)模大,存留豐,為世界所僅有此外,你能說出中華文化這種包容性的體現在哪些地方嗎?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
9、相處。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是的,漢字和史書典籍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創(chuàng)造了這一獨具特色的輝煌歷程!但是這些優(yōu)勢到了近代蕩然無存, 到近代,中華文化受到了西方近代工業(yè)文明的巨大沖擊,走向衰微,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談談為什么中華文化會走向衰微?(板書)近代衰微與學生一起探究: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談近代衰微的原因,得出,國家衰落決定文化衰落因此,在近代,中華文化開始走向衰微。(追問學生)面對衰微,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們怎么辦?(與學生一起回顧)雖然中華文化遭遇一次次巨大的沖擊,但它仍以它特有的包容性,努力學
10、習著西方的器物、制度和文化,但這些都沒能挽救衰微的命運,直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帶來了馬克思主義,讓我們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 在當代,我們正用我們情感、智慧中特有創(chuàng)造力續(xù)寫中華文化更加壯麗的篇章!神六的順利騰空,孔子學院世界遍地開花,中國美食,中國功夫,中國春節(jié)走向世界等等。 其實從剛剛我們所展示的豐富的史書典籍里面,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豐富的內涵。中華文化不僅僅源遠流長,還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這也就是我們第二框題的內容。 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情景假設: 假設現在班上來了一位外國友人,你要向他介
11、紹我們的中華文化。 你會向他介紹什么?(中國瓷器、蘇州園林、兵馬俑、萬里長城、京劇、漢字、武術、四大名著、故宮、四大發(fā)明、孔子)看來我們中華文化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有建筑藝術、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思想方面等內容。而在這里老師選了兩個內容,一個是瓷器,中國瓷器在世界上可謂是獨領風騷的、而另一個則是蘇州園林,在世界建筑中也是獨樹一幟的。 從這二者,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內容不僅豐富,而且是極具獨特性的。所以我們第一目,“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其實是從獨特性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課本著重講了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兩方面。1、從獨特性(內容)看(1)文學藝術中華文學藝術的特點:輝煌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絢
12、麗的內涵、鮮明而獨特的風格作用和地位: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不僅僅對我們中國有影響,而且對世界文學藝術也是有重要影響的。比如說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像紅樓夢,也是有相當多的外國人去追捧,研究它的文學價值的。(2)科學技術幻燈片展示圖片古代四大發(fā)明、張衡發(fā)明的地震儀、古代天文儀器日晷下面我們看下相關鏈接(都江堰)幻燈片播放視頻 都江堰的創(chuàng)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tǒng)一。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非常發(fā)達中國古代科學技術A、地位
13、:長期處于世界前列(長達兩千年)B、特點: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C、意義: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斗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的生動體現。地位:從一般意義上論述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2、從區(qū)域性(區(qū)域文化的多樣性)看課本上第二目內容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這也就是從區(qū)域性來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課本提到了吳越文化和滇黔文化這兩個地域文化。這兩種地域文化有什么差異?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吳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異?地處水鄉(xiāng)的吳越文化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和開放性,典型的水鄉(xiāng)文化;而處于內陸的滇黔文化則內斂性強一些,典型的邊陲山寨文化。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
14、發(fā)展程度不同:“水性使人通”,與水密切相關;“山性使人塞”,地處內陸,交通不便,與內陸的交往不甚密切,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總結出我國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qū)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不同區(qū)域文化之間的關系:不同區(qū)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這和我們之前學過的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一個道理的。不同的文化只有交流、借鑒,相互吸收,才會有發(fā)展,才會豐富多彩。 3、從民族性看 我們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每個民族的文化都為中華
15、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除了我們課本提到的聞名中外的石窟藝術之外,還有各少數民族自己使用的語言文字,也創(chuàng)造了優(yōu)秀的民族文學。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請同學們一起來讀一下)A.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B.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C.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 意義 :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4、包容性:求同存異,兼收并蓄。思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都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那為
16、什么中華文化能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呢?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也就是求同存異,兼收并蓄。例如,在唐朝實行開明的道、佛、儒三教并立的政策,這種包容性造就了唐代文化的恢弘氣象。 怎么樣來理解“求同存異,兼收并蓄”呢?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我們來聽聽溫爺爺是怎么說的?!安煌瑖摇⒉煌褡宓奈幕?,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學習正因為我們善于在交流中學習,在借鑒中收獲,才有今天中國的繁榮和進步。”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這一次我們來聽聽胡主席是怎么說的?!爸腥A文明歷來注重親仁善鄰,講求和睦相處。中國人提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主張吸納百家優(yōu)長、兼集八方精義?!蹦氵€能舉出說明中華文化包容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慧城市安防系統(tǒng)提升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能力
- 管道損壞在線搶修方案
- 防公廁定制方案
- 教育大數據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
- 咽旁間隙腫瘤手術配合
- 公司工齡工資計算方案
- 共享出行環(huán)保措施方案
- 小班健康保護眼睛教案
- 工程解除合同協議書范本
- 快遞擺放設計方案
- 老年人誤吸的預防團體標準
- 高中數學第三章不等式章末復習提升省公開課一等獎新課獲獎課件
- 中職高教版(2023)語文職業(yè)模塊-第五單元:走近大國工匠(二)學習工匠事跡 領略工匠風采【課件】
- 學校保潔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5年度礦山尾礦綜合利用項目合作協議3篇
- 《旅游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 急性腎衰應急預案
- 《水利工程設計變更管理暫行辦法》知識培訓
- 盆腔炎中醫(yī)課件
-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