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111_第1頁
一名詞解釋111_第2頁
一名詞解釋111_第3頁
一名詞解釋111_第4頁
一名詞解釋11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IC(一)名詞解釋(111)1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2DIC的觸發(fā)因素(triggering factor)3繼發(fā)性纖維蛋白溶解(繼發(fā)性纖溶)4全身性Shwartzman反應(general Shwartzman reaction,GSR)5華-佛綜合征(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6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7血漿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

2、lation test)8顯性(overt)DIC9可控型顯性DIC10非控型顯性DIC11非顯性(non-overt)DIC(二)選擇題(139)1在磷脂表面的FXa-FVa-Ca2+復合物的作用是: A激活前激肽釋放酶(KK) D激活FXI B激活凝血酶原 E使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槔w維蛋白 C激活FVIII 2血小板在凝血系統(tǒng)的“瀑布”鏈中具有下列哪種主要作用:A釋放Ca2+ D釋放FB激活組織因子 E提供vWFC提供PL3纖維蛋白原被纖溶酶降解后生成: AFPA和FPB DFgDPBsFM EFbDPCPAF 4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發(fā)病中心環(huán)節(jié)是:A廣泛微血栓形成 D凝血酶生成增加C

3、繼發(fā)纖維蛋白溶解亢進 E凝血功能紊亂BMODS5在下列疾病中,哪一項是引起DIC最常見的疾?。篈惡性腫瘤 D大手術創(chuàng)傷B產科意外 E感染性疾病C代謝性疾病6引起凝血酶生成增加導致DIC的主要機制是:A組織因子大量入血 DF被激活BAT-活性下降 ETFPI減少CF被大量激活7下列哪項不是DIC發(fā)生的直接原因:A大量組織因子釋放入血 D血管內皮細胞受損B血細胞的大量破壞 E促凝物質進入血液C血液淤血8組織損傷后釋放出的TF,通過下列何種途徑啟動凝血系統(tǒng):A激活F D激活FB激活F E激活FC形成Fa-TF復合物9血小板膜糖蛋白GPb/通過下列哪個因子與膠原結合:ATM DvWFBF ETFCTX

4、A210DIC患者最初的臨床癥狀是: A出血 D貧血B休克 E以上都不對CMOF 11嚴重創(chuàng)傷引起DIC的直接原因是: A交感神經興奮, 血漿兒茶酚胺水平增高 D組織因子大量入血 B大量RBC和血小板受損 E活化凝血因子的清除功能受損 C繼發(fā)于創(chuàng)傷性休克 12典型DIC的血液凝固性障礙過程常表現(xiàn)為:A持續(xù)高凝狀態(tài) D原發(fā)性低凝狀態(tài)B先高凝后轉為低凝 E以上都不對C先低凝后轉為高凝13DIC晚期發(fā)生明顯出血時,其主要的原因是: A凝血系統(tǒng)被激活 D血管的嚴重損傷 B補體系統(tǒng)被激活 E纖溶系統(tǒng)激活,并遠大于凝血活性C激肽系統(tǒng)被激活 14繼發(fā)性纖溶增強的主要實驗室檢測指標是:A血漿中PA活性增高 D

5、血漿中出現(xiàn)大量的FDPs和D-二聚體B血漿中纖溶酶活性增高 E以上都不對C血漿中纖維蛋白原含量明顯降低15當異型輸血造成急性溶血時,導致DIC的主要機制:A破損的RBC釋放出大量TF D破損的RBC釋放出大量ATP和TFB破損的RBC釋放出大量AT- E以上都對C破損的RBC釋放出大量ADP和紅細胞素16DIC患者的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的現(xiàn)象可見于:A代償型DIC D慢性DICB失代償型DIC E以上都不是C急性DIC早期17產科意外容易誘發(fā)DIC, 其主要原因是:A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低下 D纖溶系統(tǒng)活性增高 B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 E血中促凝物質含量增多 C微循環(huán)血流淤滯 18DIC時引

6、起休克的主要機制:A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減少 D出血可影響血容量B凝血系統(tǒng)、激肽系統(tǒng)和補體系統(tǒng)激活 E以上都不對C心肌毛細血管內微血栓形成,影響了心肌收縮力,引起心功能降低。19下列哪項是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發(fā)生DIC的主要原因: A大量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D發(fā)熱和粒細胞破壞B大量組織因子入血 E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受損C引起廣泛的內皮細胞損傷20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障礙時,易誘發(fā)DIC的因素是: A循環(huán)血液中凝血抑制物減少 D大量血管內皮細胞受損 B循環(huán)血液中促凝物質生成增加 E以上都不對C循環(huán)血液中促凝物質清除減少 21全身性Shwartzman反應時,第一次注射小劑量內毒素的主要作

7、用為:A使動物體內凝血系統(tǒng)激活 D封閉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B消耗體內凝血抑制物 E消耗體內的纖溶酶C使血管內皮系統(tǒng)廣泛受損22DIC患者出血與下列哪種因素關系最為密切?A肝合成凝血因子障礙 D抗凝血酶物質增多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破壞 E血管通透性增高C白細胞激活和血管受損23DIC產生的貧血屬于:A溶血性貧血 D再生障礙性貧血B失血性貧血 E缺鐵性貧血C中毒性貧血 2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其發(fā)生機制主要是: A微血管內皮細胞大量受損 D微血管內形成了大量微血栓B小血管內血流淤滯 E小血管強烈收縮C纖維蛋白細絲在微血管內形成細網 25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3P試驗) 是檢測血漿中:A纖維蛋白原的

8、含量 DD-二聚體B纖維蛋白單體的含量 E纖溶酶原激活物含量C纖維蛋白降解產物26D-二聚體是下列哪項的重要標志物:A凝血酶激活 D纖維蛋白原降解B微血栓降解 EAT-降解C-AP激活27DIC的病理特征為:A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栓形成;C繼發(fā)性止、凝血功能障礙; D原發(fā)性纖溶功能增強;E以上都不對。28DIC時血液凝固性障礙表現(xiàn)為:A血液凝固性增高; B先高凝后轉為低凝;C先低凝后轉為高凝; D高凝、低凝同時發(fā)生;E纖溶活性增高。29下列哪項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A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B組織因子入血; C血液高凝狀態(tài); D白細胞大量激活或破壞;E異物顆粒大量入血。30下列哪種物質不屬于

9、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 A纖溶酶原(Plasminogen, PLg); B血漿纖溶酶原激活物(PA);C尿激酶(UK, uPA); D血漿纖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E肝素。 31急性DIC時各種凝血因子減少,其中減少最明顯的是:A凝血酶原; BCa2+ ; C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Fbg); D凝血因子X; E血管內皮細胞受損。 32DIC發(fā)展過程中,激活纖溶系統(tǒng)的主要因素是:A凝血因子Xa (FXa); B凝血酶及FXa;C激肽釋放酶系統(tǒng)(HMWK, K, BK); D激肽釋放酶系統(tǒng)和纖溶酶原活化素(PAs);E凝血因子XI。 33子宮、肺等臟器手術或損傷時,易發(fā)生出血,其

10、原因為該類臟:A能釋出抑制凝血酶的物質; B血運特別豐富,不易形成凝血塊;C富含纖溶酶原激活物(或稱活化素,PAs); D能釋放出大量PAI;E富含肝素類物質。34DIC患者出血與下列哪種因素關系最為密切?A肝合成凝血因子障礙;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破壞;C白細胞激活和血管受損; D抗凝血酶物質增多;E血管通透性增高。35一般認為血小板數(shù)目為多少時,對DIC診斷有一定意義? A< 250´109/L; B< 200´109/L; C< 150´109/L; D< 100´109/L; E< 50´109/L; 36

11、急性DIC患者不可能出現(xiàn)下列哪項檢測的結果?A血小板計數(shù)明顯減少; B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增多;C凝血酶時間明顯延長; D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E凝血酶原時間延長。37對DIC治療,下述哪一項原則是正確的?A先治療DIC,再處理原發(fā)??; B對早期疑似DIC者即可用肝素作試驗性治療;C一經確診DIC,立即作抗凝治療; DDIC后期禁用肝素;E在DIC早期需以抗纖溶藥物做預防性纖溶抑制治療。 38DIC時促進凝血活化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大量激活; B抗凝血因子如蛋白C或ATIII明顯缺乏; C血液循環(huán)內出現(xiàn)大量組織因子; D血液的激肽釋放酶系統(tǒng)和FXII被激活; E以上都不對。 39DIC時最

12、常見的臨床癥狀是: A出血; B休克; CMOF; D貧血; E以上都不對。 答案:1B、2C、3D、4D、5E、6A、7C、8C、9D、10A、11D、12B、13E、14D、15C、16A、17B、18A、19A、20C、21D、22B、23A、24C、25C、26B、27C、28 B、29C、30E、31 C、32D、33C、34B、35D、36D、37C、38C、39 A、(三)填空題(113)1獲得性血小板數(shù)量異常的發(fā)生機制: 、 、 。2如DIC患者存在出血體征,其意味病程進入 或 期,而凝血時間和復鈣時間縮短DIC病程在 期。3機體的止、凝血功能障礙的發(fā)病環(huán)節(jié)有: 、 、 。4纖

13、溶系統(tǒng)中也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 可以抑制t-PA和u-PA的活性; 可以與Pln結合形成PAP,使Pln失去活性。5DIC的臨床變化表現(xiàn)為明顯 、 、 和 。6DIC引起出血機制有以下四個方面: 、 、 和 。7影響DIC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 受損, 嚴重障礙, 障礙, 以及不恰當使用纖溶抑制劑等。8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中所需的磷脂來自_,而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中所需的磷脂是由_所提供。9急性嚴重的DIC發(fā)生后,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 、 和 。10影響DIC 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 受損, 嚴重障礙, 障礙, 以及不恰當使用纖溶抑制劑等。11DIC時能引起凝血系統(tǒng)激活的原因和機制有: 、 和 。12DIC是一種 性的以 增高為基礎、以 功能障礙為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