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基礎知識和計算公式_第1頁
灌漿基礎知識和計算公式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灌漿基礎知識和計算公式一、灌漿的含義:簡單的說,灌漿就是將具有膠凝性的漿液或化學溶液,按照規(guī)定的配比或濃度,借用機械(或灌漿自重)對之施加壓力,通過鉆孔或其他設施,壓送到需要灌漿的部位中的一種施工技術。二、灌漿的實質:充填這些節(jié)理裂隙、孔隙、空隙、孔洞和裂縫之處,形成結石,從而起到固結、粘合、防滲,提高承載強度和抗變形能力以及傳遞應力等作用。三、灌漿分類:按照大壩壩基巖類構成,可分為巖石灌漿和砂礫石層灌漿。按照灌漿的作用,可分為固結灌漿、帷幕灌漿、回填灌漿和接觸灌漿。按照灌注材料,可分為水泥灌漿、水泥砂漿灌漿、水泥粘土灌漿以及化學灌漿等。按照灌漿壓力,可分為高壓灌漿(3MPa以上)、中壓灌漿(

2、0.53MPa)、低壓灌漿(0.5MPa以下),后兩類也可稱為常規(guī)壓力灌漿。按照灌漿機理,可分為滲入性灌漿和張裂式灌漿。四、灌漿材料:水泥(磨細水泥、超細水泥)、砂、粉煤灰、粘土和膨潤土、水外加劑(速凝劑、減水劑、穩(wěn)定劑)五、水泥漿液:配置水泥漿時,多依照質量比例配制,也有按照體積比例配制的。我國各灌漿工程都采用質量比,帷幕灌漿使用范圍一般多為水:水泥=5:10.5:1,固結灌漿多為2:10.5:1。1、水泥漿的配制:將水泥和水依照規(guī)定的比例直接拌和,這種情況最為簡單。先將計量好的水放入攪拌筒內,再將水泥按所規(guī)定的質量秤好后,放入筒中直接攪拌即可。例如欲配制各種濃度的水泥漿100L,其所用的水

3、泥和水量可見下【表1】。配制水泥漿100L【表1】注: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計在灌漿過程中,常需要將攪拌桶內的水泥漿變濃。如原水泥漿100L,加水泥質量可見下【表2】。在原100L水泥漿中加水泥使水泥漿變濃【表2】注:加水泥單位為kg注: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3計在灌漿過程中,常需要將攪拌桶內的水泥漿變稀。如原水泥漿100L,加水體積可見下【表3】。在原100L水泥漿中加水使水泥漿變稀【表3】注:加水單位為L注:水的密度以1kg/L或Ig/cm3計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3計水灰比為0.9:1時,密度為1.554;水灰比為0.7:1時,為1.662當采用集中制

4、漿時,原漿的水灰比多采用0.6:1或0.5:1。將這種漿液輸送到灌漿施工地點。在拌制所需濃度的水泥漿時,需要放入一定量的原漿,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其加入量可見【表4】。配制水泥漿需要的原漿和加入水量(配制水泥漿按100L計,原漿濃度水:水泥=0.6:1)【表4】2、漿液配料用量計算:例舉5個簡單的計算示例,供參考(設水泥密度為3g/cm3,即3kg/L)(1)試求水灰比為2:1的水泥漿的密度。取100kg水泥,200kg水拌合成水泥漿,其體積V=100m3+200m1=233.3L。答:水泥漿的密度=300kgm233.3L=1.286kg/L。(2) 水泥漿的密度為1.5g/cm3,求其水灰比

5、。設取100L的水泥漿,則其重量為150kg。列方程式:設水泥重量為C(kg),水的重量為W(kg),Wm1+Cm3=100(W+C片100=1.5解方程得W=75kg,C=75kg。答:水泥漿的水灰比為75:75,即1:1。(3) 集中供漿,原漿水灰比為0.5:1,今欲配制水灰比為2:1的水泥漿100L,求需要加入原漿多少升,再加多少升水。分為4個程序解:1)先求出1L的水灰比為0.5:1的原漿中,水泥和水各為多少?0.5L水和1kg水泥拌和后原漿體積V=0.5m1+1m3=0.833L。于是1L原漿中,水泥應為1m0.833x1=1.2kg,水為10.833x0.5=0.6Lo2)再求出配

6、制100L的水灰比為2:1的水泥漿,需要水和水泥各為多少?列方程式:W:C=2:1Wm1+Cm3=100解方程得出W=86L,C=43kg3)配制100L水灰比為2:1的水泥漿需用原漿V1=43m(1.2x100)x100=43m1.2=35.8L。4)配制100L水灰比為2:1的水泥漿尚需加入水量W1=86-35.8x0.6=64.5Lo(4)今欲將80升水灰比為5:1的稀水泥漿配制成水灰比為2:1較濃的水泥漿,需加入多少水泥?設80L水灰比為5:1的水泥漿中水泥重量為Ckg。80L水灰比為5:1的水泥漿中水的重量為WkgoX為應加入的水泥量。列方程式:W:C=5:1(稀漿的配比關系)W-1

7、+C-3=80(根據絕對容積理論)W:(C+x)=2:1(較濃漿的配比關系)解方程得出x=22.5kgo(5)今欲將80升水灰比為3:1的水泥漿配制水灰比為5:1的稀水泥漿,需加入多少水量?設80L水灰比為3:1的水泥漿中水泥重量為Ckg。80L水灰比為3:1的水泥漿中水的重量為WkgoX為應加入的水量,列方程式:W:C=3:1(原水泥漿配比關系)W-1+C-3=80(根據絕對容積的理論)(W+x):C=5:1(新水泥漿配比關系)解方程式x=48L答:應加入水量48L(加入水后,漿液體積為80+48=128L)。附:1、(a)在純水泥漿中加水使其由稠變稀:加水量(L)=待稀釋的水泥漿量(L)m

8、(稠水灰比+1m水泥密度)x(稀水灰比一稠水灰比)(b)在純水泥漿中加水泥使其由稀變稠:加水泥量(Kg)=待變稠的水泥漿量(L)m(稀水灰比+1m水泥密度)x(稀水灰比一稠水灰比)m稠水灰比2、配制水泥砂漿:要配制水:水泥:砂=X:Y:Z的水泥砂漿V升,需要的水量(Kg)、水泥量(Kg)、砂子量(Kg),其中水、水泥和砂的密度分別為p水、p水泥、p砂。水量(Kg)=Vm(X-p水+丫詡水泥+Z-p砂)xX水泥量(Kg)=Vm(X-p水+Y-p水泥+Z-p砂)xY砂子量(Kg)=Vm(X-p水+Y-p水泥+Z-p砂)xZ3、1)配料密度的確定(配料即漿液中除了水之外的所有物質,比如水泥、粘土、水

9、玻璃等,水與配料的質量比為水固比,水與水泥的質量比為水灰比)設:水泥、外加劑1、外加劑2、外加劑3、外加劑4、外加劑5的密度分別為p水泥、pl、p2、p3、p4、p5,同時:外加劑1:水泥=a:1即外加劑1的質量:水泥的質量=a:1外加劑2:水泥=b:1外加劑3:水泥=c:1外加劑4:水泥=d:1外加劑5:水泥=e:1那么得:配料的密度=(1+a+b+c+d+e)m【(1-p水泥)+(a-p1)+(b-p2)+(c-p3)+(d-p4)+(e-p5)】2)水灰比情況下:累計注灰量=累計流量x漿密度m(水灰比+1+a+b+c+d+e)漿密度=(水灰比+i+a+b+c+d+e)m【水灰比+(1詡水

10、泥)+(ap1)+(bp2)+(cp3)+(dp4)+(ep5)】3)密度儀情況下:累計注灰量=累計流量X漿密度m(水灰比+1+a+b+c+d+e)水灰比=(1+a+b+c+d+e)漿密度x(1-p水泥)+(ap1)+(bp2)+(cp3)+(dp4)+(ep5)】m(漿密度1)4)單位注灰量=累計注灰量m段長5)各配料注入量:注入水泥量=累計注灰量注入添加劑1量=注入水泥量xa注入添加劑2量=注入水泥量xb注入添加劑3量=注入水泥量xc注入添加劑4量=注入水泥量xd注入添加劑5量=注入水泥量xe六、水泥粘土漿液:水泥與粘土的比例,帷幕灌漿施工要求結石強度高一些和凝結時間快一些的工程,粘土摻量

11、可少一些,例如為水泥重量40%、60%;反之,則可多一些,例如水泥:粘土可為1:1,1:2,1:3甚至1:4。對臨時性低水頭的防滲工程,可采用摻粘土量大的配比。水與干料的比例(水固),也就是水:(水泥+粘土),一般多采用3:11:1(重量比)。拌制水泥粘土漿所需要的水泥、粘土原漿和水量,可預先計算好列成表,便于配制漿液時用,參見【表5】。配制水泥粘土漿(水泥:粘土=1:1)所需要的粘土原漿水泥與水量(配制100L)【表5】注: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計,粘土的密度以276g/cm計七、自重(漿柱)壓力的計算1 干孔(地下水位位于段底之下)示意圖如下:漿柱壓力=(段底-段頂)-2+段頂

12、+壓力表距地表卜漿比重-100(MPa)注:漿比重=漿密度斗水密度=漿密度的數值例如:漿密度38Kg/L,水密度=1Kg/L(1g/cm3),那么漿比重=3.8Kg/L十1Kg/L=3.8。2 地下水位位于段頂和段底之間示意圖如下:漿柱壓力=(段底-地下水位)-2x(漿比重-1)+(地下水位-段頂)-2+(段頂+壓力表距地表)x漿比重-100(MPa)3 地下水位位于段頂之上示意圖如下:漿柱壓力=(段底-段頂)-2+(段頂-地下水位)x(漿比重-1)+(地下水位+壓力表距地表)x漿比重-100(MPa)呂容公式(摘自:DL/T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4 呂容公式概念壓水試驗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單位為呂容(Lu)。定義為:壓水壓力為1MPa,每米試段長度每分鐘注入水量1L時,稱為1Lu。若壓水壓力小于1MPa,按直線延伸方式換算。5 公式q=Q/L.S式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