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群落的結構_第1頁
4-3群落的結構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3群落的結構基礎鞏固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A.研究種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礎B.不同群落的物種數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就是研究群落的豐富度D.任何一個群落中的物種,都不可能是隨機地聚集在一起的答案C解析群落的豐富度僅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之一。2. 下列關于“豐富度”的說法,正確的有()A.一個池塘中鯽魚的種群密度大于鯉魚的種群密度,則此池塘中鯽魚豐富度高于鯉魚B.甲池塘中的鯽魚種群數目多于乙池塘,貝岬池塘中鯽魚豐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種數目多于乙池塘,則該森林的物種豐富度高于該池塘D.不同的群落,物種的豐富度是定值答案C解析物種的豐富度強調的是一定自

2、然區(qū)域內物種的多少。3. 下列生物之間競爭最激烈的是()A.蛔蟲和人體B.水稻和稻田雜草C.獅子和斑馬D.根瘤菌和大豆答案B解析蛔蟲和人體是寄生的關系;獅子是肉食性動物,斑馬是草食性動物;根瘤菌和大豆是互利共生的關系。水稻和稻田雜草共同爭奪陽光、空氣、水、肥等。4下列關于群落結構描述正確的是()A.生物群落水平方向的分布受光照強度、土壤濕度、溫度和種群特征等因素的影響B(tài).引起森林中植物和動物垂直分層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分別是光照和食物C.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植物沒有垂直分層的現(xiàn)象D.梅花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這說明生物群落垂直結構方向上具有分層現(xiàn)象答案B解析在水平方向上,溫度的變化不大,因此對生物群

3、落的分布影響不大;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有草和灌木等,也有垂直分層現(xiàn)象;分層現(xiàn)象是生物群落的特征,同種生物個體有高有矮,不屬于群落的分層現(xiàn)象。引起植物的垂直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引起動物的垂直分層的主要因素是食物。5. 在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幾乎都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下圖中表示甲、乙兩種生物之間的數量變化關系,在下列4幅營養(yǎng)關系圖中,與題干所示的種間數量關系最符合的是()時間答案D解析坐標圖中甲、乙兩種生物之間是捕食關系(乙以甲為食)4幅營養(yǎng)關系圖中,A表示共生關系,B表示寄生關系,C表示甲、乙之間的競爭關系(甲、乙均以丙為食),表示捕食關系(乙以甲為食)6. 研究土壤小動物時,錯誤的做法是()A.

4、取樣用的塑料袋上標明地點和時間B.用避光法或者避熱法收集小動物C.用標志重捕法估算蚯蚓的種群密度D.不知名的動物標記為“待鑒定”答案C解析研究蚯蚓時,由于其活動范圍小,一般用樣方法估算其種群密度。7. 在一個發(fā)育良好的森林里,從樹冠到地面可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被層,同時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點,植物種類也有所區(qū)別,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B.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C.對群落產生重大影響的優(yōu)勢種D.彼此間有直接或間接的營養(yǎng)關系答案A解析分別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面進行了敘述,所以答案為A二、非選擇題8. 在燒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燒杯中的枯草桿菌以其中的有機物為食,幾天后放

5、入大草履蟲,再過一段時間后,放入雙小核草履蟲,它們均以枯草桿菌為食。三種生物在浸出液中數量的增減情況用圖中A、B、C曲線表示,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生叢量(1) 枯草桿菌和草履蟲之間構成系,兩種草履蟲之間構成系。(2) A、B兩條曲線分別表示_、的數量變化情況(3) 曲線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4) 曲線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答案捕食競爭(2) 枯草桿菌雙小核草履蟲(3) 雙小核草履蟲與大草履蟲競爭資源(4) 放入大草履蟲,大草履蟲以枯草桿菌為食使其數量減少。能力拓展一、選擇題1制作泡菜時,乳酸菌產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當乳酸積累到一定時,還會抑制同種其他個體的增殖,這種現(xiàn)象包括的

6、生物間的關系有()A.競爭、競爭B.競爭、種內斗爭C.共生、競爭D.共生、種內斗爭答案B解析乳酸菌與其他微生物的關系是兩種生物間的競爭關系,而乳酸積累到一定程度又抑制了同種其他個體的增殖,屬于種內關系中的種內斗爭。2. 唯一能為絲蘭傳粉的絲蘭蛾,以絲蘭的花蜜為食。雌蛾只有把卵產在絲蘭子房內,幼蟲才能發(fā)育。絲蘭蛾與絲蘭的關系在生物學上叫()A.互利共生B.競爭C.寄生D.捕食答案A解析兩種生物之間相互都有利,兩者之間關系為互利共生。3. (2012福建高考,3)科技人員選取某地同一自然條件下三種不同類型的茶園,進行物種豐富度的調查,結果如圖。據圖判斷正確的是()A.純茶園物種數變化幅度最小,不易

7、產生暴發(fā)性蟲害B.杉茶間作園各物種的種群密度在10月份時最大C.梨茶間作園的營養(yǎng)結構在6月份時最為復雜D.人類生產活動不會改變茶園的群落結構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和識圖能力。三種不同類型的茶園中純茶園物種數最少,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最為簡單,自我調節(jié)能力最差,一旦出現(xiàn)蟲害,害蟲數量都是爆發(fā)性的J型增長,A錯;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看出,10月份的杉茶園的物種數最大,但不并能說明各物種在此時的種群密度最大,B錯;而C項梨茶間作園在6月份物種數最多,此時它營養(yǎng)結構最復雜,C正確。茶園是一個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其群落結構必然受人類活動的影響,D錯。4. 自然界中生物種內及種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

8、響的,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A.林鴿群較大時被蒼鷹捕食的幾率降低B.鱸魚有時捕食幼魚,這有利于鱸魚種的維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經過斗爭建立了優(yōu)劣等級制度,并依次占據資源,這對種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種間捕食對一個物種有利,但會使另一個物種消失答案D解析捕食可以減少被捕食者的數量,但一般不會導致其消失。5. (2012大綱全國高考,3)塊農田中有豌豆、雜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屬于競爭關系的是()A.田鼠和雜草B.豌豆和雜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細菌和其細胞內的噬菌體答案B解析田鼠和雜草之間屬于捕食關系;豌豆和雜草同屬于生產者,對光線、水、肥、空間等資源形成競爭,屬于競爭關系;

9、豌豆和根瘤菌之間屬于寄生關系;細菌和其細胞內的噬菌體屬于寄生關系。6. 如圖所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兩個種群,一個種群主要以a為食,另一個種群主要以b為食,它們所吃的食物有些是相同的,以c表示(圖乙表示圖甲經過自然選擇形成的結果)。下列關于種群的描述錯誤的是()A.兩個種群存在著競爭的關系B.自然選擇使只以c為食的生物日趨沒落C.自然選擇使兩種群的一種滅絕D.兩種群在競爭中最終適應環(huán)境答案C解析a、b兩種群雖有競爭關系,但競爭的程度并不大。7. 科學家近日在印尼婆羅州發(fā)現(xiàn),蝙蝠棲息在豬籠草的捕蟲囊中。這種異乎尋常的生存方式,給雙方都帶來好處一一豬籠草得益于蝙蝠糞便中的營養(yǎng)素,而蝙蝠則安全的藏匿于

10、植物的捕蟲囊中。下列關系中較適合蝙蝠與豬籠草的是()A.捕食關系B.競爭關系C.互利共生關系D.寄生關系答案C解析蝙蝠與豬籠草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故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互利共生關系。8. 下列正確表示生存斗爭、種間斗爭、種內斗爭和競爭關系的答案D解析生存斗爭包括種內斗爭、種間斗爭和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的斗爭、種間斗爭又包括寄生、競爭、捕食等。二、非選擇題9. 下圖為北溫帶湖泊的垂直結構(分層現(xiàn)象),據圖回答:水0表水層溫度246810121415246810121416氧gLf斜溫層靜水層溫度5北溫帶湖泊的垂直結構(分層現(xiàn)象)(1) 浮游植物活動的主要場所在動植物遺體的腐敗和分解過程主要發(fā)生在。(2)

11、在冬夏等不同季節(jié),群落垂直結構的每一個層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動植物種類,生物的分布和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和的垂直分布決定的。這些生態(tài)因子在垂直分布上的層次越多,水生群落所包含的就越多。答案(1)表水層底泥層(2)光溫度含氧量生物種類10. 根據課本關于“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回答有關問題:(1)調查土壤中小動物常用行采集、調查的方法,而不適宜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原因是許多土壤小動物具有而且。(2)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通常有兩種:一是二是。前者是指在一定的樣地中,直接,這一般用于個體較大,種群數量勺群落。(3) 采集的小動物可以放入中,也可放入中。(4) 觀察時最好用如用普通顯微鏡,可在的物鏡和的目鏡下觀察。(5) 下表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某樣地土壤動物的抽樣調查數據。物種豐富度可表示為D:(S-1)/1nA,S表示物種數,A表示總個體數。請根據下表調查的情況,統(tǒng)計該地的物種豐富度。項目鼠婦蚯蚓馬陸跳蟲蜱螨線蟲甲蟲捕獲量346401085915511物種豐富度答案(1)取樣器取樣較強的活動能力身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