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 《我的母親》教學設(shè)計 人教新課標版_第1頁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 《我的母親》教學設(shè)計 人教新課標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母親教學設(shè)計人教新課標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責罰、管束、廣漠、寬恕、質(zhì)問、輕薄、仁慈、文縐縐”等詞語。2收集有關(guān)胡適的成長經(jīng)歷的資料,注意母親給他影響的內(nèi)容。能力目標1疏通文意,概括文中的母親形象,感知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2推敲含意豐富的語句,把握自傳的語體特點。情感目標1感悟胡適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內(nèi)涵,豐富文化素養(yǎng)。2聯(lián)系生活體驗,體會母親的關(guān)愛,培養(yǎng)孝敬母親的情感。教學重點誦讀。概括、提煉母親的形象,感悟課文的人文內(nèi)涵。教學難點理解作品的深層內(nèi)涵和寫作方法。教學設(shè)計思路1誦讀法。課文以質(zhì)樸、真切的敘述語言再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一位既普通又偉大的母親

2、形象。全文毫無夸飾之辭,直白,坦誠。引導學生充分誦讀,把握文中的母親形象,感受母親深細而嚴格的教育及其深遠影響。2延伸拓展。本文選自胡適自傳。引導學生延伸閱讀有關(guān)胡適的相關(guān)資料,全面感知胡適及其作品所包蘊的人文內(nèi)涵。教具準備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錄、音機、打印好的講義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要點誦讀,整體感知文意。分析母親的形象。品味語句,把握自傳的語體特點。拓展延伸,理性思考母愛及其影響。教學步驟一、導語設(shè)計(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同學們,母愛,一個飽含溫柔深摯情意的永恒話題。的確,無論是年長年少,還是天涯海角,單飛后心的另一端永遠牽掛的是對母親的思念。一曲燭光里的媽媽就是兒女心泉的自

3、然流淌,讓我們在歌聲中感念母親的偉大。(多媒體顯示)燭光里的媽媽媽媽,我想對你說話到嘴邊又咽下媽媽,我想對你說眼里卻點點淚花嗅,媽媽,燭光里的媽媽你的黑發(fā)泛起了霜花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你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你的腰身變得不再挺拔喚,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媽媽呀,女兒已長大不愿牽著你的衣襟走過春秋冬夏喚,媽媽,相信我女兒自有女兒的報答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胡適的人生經(jīng)歷,去感受母愛的力量。(板書文題,作者)二、資料助讀胡適簡介(投影)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適之。筆名有天風、藏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人,幼年在私塾學習。14歲到上海求學。1910年赴

4、美留學。初學農(nóng)學,后攻讀哲學,文學。1917年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國民黨政府駐美國大使等職務(wù)。他早年積極提倡白話文,對新文化運動、新文學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1917年1月,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文學上的“八不主義”。后又發(fā)表了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shè)的文學革命論等,在當時都有較大的積極意義。他還是新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1922年創(chuàng)辦努力周刊和讀書雜志,提出“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反對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26年游歷歐美,在各國講學。1928年與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經(jīng)注版本的考證。主要

5、著作還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戴東原的哲學等。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投影)文縐縐(zhOuzhou):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佃(didn)戶:佃,租種土地。輕薄:言語舉動帶有輕佻和玩弄意味。仁慈:慈愛慈善。質(zhì)問:依據(jù)事實問明是非;責問。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廣漠:廣大空曠。寬恕:寬容饒恕。2學生自由朗讀,批注文中刻畫母親形象的語句。思考:(1) 文中寫了母親哪幾件事?(2) 勾畫出文中揭示母親品性的語句,試用“母親是一個的人”的形式組織語言,精當評價母親的形象。學生精彩回答,教師點撥:(1) 概括地說,寫了母親三

6、個方面的事:一是對“我”的管教;二是作為當家的后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具體說來,寫對“我”的管教,主要寫了學習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訓導。在學習方面,天剛亮時,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在做人方面,除了寫每天早晨對“我”的教育外,重點寫了“我”因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的重重責罰。寫母親作為當家的后母當家之難,主要寫了三件事: 如何在除夕之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 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她們妯娌之間的矛盾。 寫母親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2) 提示母親品性的語句有: “我母親

7、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并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候也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睋?jù)此,學生精彩填充有:“母親是一個對我管教深細而嚴格的人”“母親是一個容忍善良、仁慈溫和又很有剛氣的人”3本文是中年胡適對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段回顧,除了主體部分寫母親外,課文的其余部分還提及到了什么?請同學們采用跳讀的方式,勾連課文的思路。教師點撥:(1) 課文前三個語段寫作者的性格特點和童年生活。課文開頭交代了由于自己身體

8、弱和母親的管教養(yǎng)成了文縐縐的性格。第2段寫自己愛學習的性格和兒時最活潑的游戲。突出表現(xiàn)了對兒童游戲的追念和缺少兒童游戲生活的惋惜。第3段嘆惋自己兩次失去了“發(fā)展的機(2) 課文最后一段,寫母親對自己深遠的影響。4學生通讀全文,體味流露在字里行間的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四、合作探究,理解深層內(nèi)涵和寫作方法。1學生精讀課文,深透理解文意。合作探究下列問題:(1) 課文前三語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而其他內(nèi)容似與作為課文內(nèi)容鮮明精練概括的文題無關(guān),作者這樣安排行文結(jié)構(gòu)的用意是什么?(2) 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么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3) 人們常說:母親

9、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回顧人生歷程時,胡適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念之情,但在文中卻極少運用直接抒情的語句,那么作者的情感是如何體現(xiàn)的?學生討論后交流結(jié)果,教師明確:(1)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點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寫出了自己童年的愛好、快樂,另一方面也寫出兒童好玩的天性;既寫出童年生活的單調(diào)和失落,也寫出環(huán)境與教育對一個人性格的養(yǎng)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偟膩碚f,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書之外,是貧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是母親“給了我做人的訓練”,這不僅彌足珍貴、銘記永久,而且影響巨大。這樣看來,前三段實在不是閑筆,不僅為寫母親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呼應。另一原因是

10、,這篇課文選自四十自述,寫母親同時也是寫自己人生成長道路上的一段歷程,或者說,是把母親作為人生成長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師”來寫的,所以開頭寫了較多自己童年的經(jīng)歷。(2)文中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較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這看似游離“母親是我的恩師”的主旨,其實不然。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這主要不是體現(xiàn)在母親如何“教導”上,而是更多地體現(xiàn)在母親平時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可以說,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恩師”,寫她以身示范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不僅寫了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3) 對此

11、,大體可從兩個方面來探討: 文章質(zhì)樸、真切的敘述語言和自然流暢的結(jié)構(gòu)與作者真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語句就飽蘸感情;“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薄奥犝f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薄拔夷赣H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后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等。 作者是用童年的視角來回憶童年往事,毫無成人的姿態(tài),亦無學者的深沉,如實道來,真誠傾吐,甚至可以說,作者是掏出“心靈”來寫母親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著作者對母親的敬愛之情。2品味關(guān)鍵語詞,把握自傳的語體特點。教師導學:人們常說“

12、文如其人”“文即其人”,文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做人的態(tài)度風格。本文語言直白、坦誠,毫無夸飾之辭,而這正是胡適的品性受了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請同學們結(jié)合語境,品味句中加點詞語的分寸感。(投影)(1) 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2) 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3)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學生小組交流研討后回答,教師明確:(1) 用“不能不”雙重否定,表達了作者對“打了一點底子”的肯定,但“

13、不能不”這一能愿動詞的雙重否定表達一種主觀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觀認為之意,這樣既表明了態(tài)度,又不顯得斷然和絕對。(2) 說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現(xiàn)了作者謙遜的態(tài)度。盡管作者當時已是文化名人,而且這一“混”字與下句“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有暗接之妙?!拔摇痹谌撕@铩盎臁保驮撚腥藖砉苁拔摇?,但卻沒有,表達了作者遠離母親之后對母親的懷想;沒有一個管束過“我”,“我”還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說明了母親給“我”的教益是多么大。(3) 事實上,作者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說到這些美德時,前面都加了“如果”這一表假設(shè)的詞語,意在表明只是一種假設(shè)

14、,而不是自己已經(jīng)具備了這些美德,表現(xiàn)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時也非常符合自傳的語體特點。五、拓展延伸,體驗反思推介閱讀胡適自傳中的先母行述或鄉(xiāng)村母親和博士兒子,讓學生在閱讀中比較充分地了解胡適的成長經(jīng)歷,拓展視野,豐富情感和文化素養(yǎng)。六、板書設(shè)計我的母親胡適“我”的童年經(jīng)歷(鋪墊、呼應)對“我”的管教“嚴師”“慈母”悴當家之難寬容隱忍、仁慈溫和不受侮辱捍衛(wèi)名節(jié)、“很有剛氣”影響“我”寬容、善待、體諒的品性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下冊組歌教學設(shè)計人教新課標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執(zhí)拗、憔悴、饋贈、真諦、璀璨、長吁短嘆、盛氣凌人”等詞語。2掌握紀伯倫的生平資料及其藝術(shù)風格。3感知課文

15、內(nèi)容,領(lǐng)悟詩中擬人形象的情感內(nèi)涵。能力目標1強化朗讀,把握詩意推進的肌理和層次。2品析文中意味深長的語句,借鑒詩中多樣化的擬人手法。3領(lǐng)會兩首詩的思想感情,學習借物抒懷的藝術(shù)構(gòu)思。情感目標感悟詩作閃爍著的理性光輝,我們應從中學會熱愛自然、敬畏生命。教學重點1反復誦讀,感受詩作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內(nèi)涵。教學難點分析詩中語意遞進伸展的層次。教學設(shè)計思路紀伯倫的散文詩語言清麗流暢,富含哲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感性體會兩首詩在辭色和聲音上的美,領(lǐng)會擬人形象的情感內(nèi)涵。文章屬自讀篇目,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并通過點撥提示,擴展學生的閱讀體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感受與表達的能力

16、。教學方法1誦讀法。2自讀點撥法。教學媒體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錄音機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步驟一、導語設(shè)計設(shè)計(一)(多媒體顯示紀伯倫像)同學們,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和印度詩人泰戈爾一樣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qū)。他為中國讀者所曉喻,很大程度是因他天籟自鳴的散文詩。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他組歌中的兩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獨樹一幟的藝術(shù)風格。(板書文題、作者)設(shè)計(二)同學們,哲理詩作為世界詩苑的一朵奇葩,千百年來一直散發(fā)著醉人的芳香,為越來越多的讀者所喜愛。含蓄雋永的哲理性警句,往往會使身處紛繁世界中迷惘和困惑的人憬悟、奮起。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常被稱作哲理詩人,但他的散文詩的內(nèi)蘊常常多于

17、一般的哲理詩。今天,我們學習的浪之歌和雨之歌就是他組歌中的兩首,讓我們靜心于靈氣而個性的波和雨的絮語中,去感悟一個深邃、美妙的別樣洞天。(板書文題、作者)二、資料助讀(投影)紀伯倫簡介: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散文作家、畫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鄉(xiāng)卜舍里。12歲時隨母去美國波士頓。兩年后回到祖國,進貝魯特“??爽敚V牵睂W校學習阿拉伯文、法文和繪畫。學習期間,曾創(chuàng)辦真理雜志,態(tài)度激進o1908年發(fā)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激怒當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毀,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國。后去法國,在巴黎藝術(shù)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shù)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shù)

18、創(chuàng)作活動,直至逝世。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chuàng)作小說為主,定居美國后逐漸轉(zhuǎn)為以寫散文詩為主。他的小說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有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靈魂和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1911)等。折斷的翅膀?qū)憱|方婦女的悲慘命運和她們與命運的苦斗,譴責貪婪、狡詐和屈從,歌頌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說以主人公充滿哲學意味的獨白、對話和敘述,特別是被壓迫被損害者充滿激情的傾訴取勝。他用阿拉伯文發(fā)表的作品還有散文音樂短章(1905),散文詩集淚與笑(1913)、暴風雨(1920),詩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聞與趣談(1923)、與靈魂私語(1927)等。他用英文寫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瘋?cè)耍?918

19、)。此后陸續(xù)發(fā)表散文詩集先驅(qū)者(1920)、先知(1923)、沙與沫(1926)、人之子耶穌(1928)、先知園(1931)、流浪者等,以及詩劇大地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臨別贈言的方式,論述了愛與美、生與死、婚姻與家庭、勞作與安樂、法律與自由、理智與熱情、善惡與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會問題,充滿比喻和哲理,具有東方色彩。紀伯倫并自繪充滿浪漫情調(diào)和深刻寓意的插圖。紀伯倫認為詩人的職責是唱出“母親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愛”和“美”為主題,通過大膽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達深沉的感情和高遠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學影響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憤世嫉俗的態(tài)度或表現(xiàn)某種

20、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體的作家,并組織領(lǐng)導過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學團體“筆會”為發(fā)展阿拉伯新文學作出過重大貢獻。他的作品已譯成世界多種文字,受到各國讀者的歡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紹到中國來的是先知(冰心譯,1931)。從20世紀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漸為中國讀者所了解。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1學生聽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投影)執(zhí)拗(niU):固執(zhí)任性,不聽從別人的意見。憔悴(qidocui):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饋贈(kul):贈送(禮品)。真諦(dl):真實的意義或道理。璀璨(cuican):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鑲嵌(qidn):把一

21、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nèi)。酷肖(xido):酷似。海誓山盟:男女相愛時所立的誓言和盟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長吁(x口)短嘆:因傷感、煩悶、痛苦等不住地唉聲嘆氣。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2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出文章的感情和節(jié)奏,感性體會紀伯倫散文詩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教師提示:紀伯倫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嚴肅與冷峻,又有詠嘆調(diào)式的浪漫與抒情。課文節(jié)選的兩首詩在翻譯時都著意安排了相當明顯的韻腳,同時,又有很多的換韻和交韻以使得詩在聲音層面上不顯得單調(diào),很好地體現(xiàn)了紀伯倫極有個性的語言藝術(shù)。請同學們邊誦讀邊找出詩中的韻腳,體會兩首詩在辭色和聲音上的美感。學生朗讀體會,教師以浪之歌為例點撥:浪

22、之歌第一節(jié):“人”“近”(鄰韻)、“分”;換韻為“里”“體”;第二節(jié):換韻為“晨”“盟”“中”“吟”“吻”(與第一節(jié)同,大多為鄰韻);第三節(jié):換韻為“拗”“躁”;又換韻為“心”(與前兩節(jié)相同,鄰韻);第四節(jié):換韻為“他”“下”等。學生自主找出雨之歌的韻腳。3教師配樂感情范讀,學生體會文意,并用簡潔的語句表述自己的感受。學生積極發(fā)言,教師歸結(jié):生1:這兩首詩都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作者藝術(shù)地描繪了極有靈氣和個性的“浪”和“雨”的形象,寄寓了深邃的生活哲理。生2:詩人借“浪”和“雨”的物象,抒發(fā)的是博大的“愛”的情志。生3:詩中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更為形象地傳情達意,顯示了獨具魅力的語

23、言特色。4學生通讀全文,主動質(zhì)疑,提出問題,師生合作交流。學生的疑難問題有:(1) “嗚呼!徹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v使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边@里的連接詞使用好像不合常規(guī)?(2) “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zhì)的鐵蹄之下,終結(jié)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边@句話如何理解?教師點撥:(1) 確實如此。這也正是散文詩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這里用“然而”或“但是”來替換“縱使”,在語意上更明白一些,語法上也較合規(guī)范。不過,“縱使”,至少在漢語里,有鮮明的強調(diào)意味,用在這里,使文意為之一緊,因而在效果上不僅獲得了某種轉(zhuǎn)折的味道,而且使這段話在語意層次上變得更為豐富和有氣勢。和詩的結(jié)尾

24、連在一起,凸顯出詩人一種類似于我們所熟悉的“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形象。(2) 文章是經(jīng)由母語作為中介的譯作,“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zhì)的鐵蹄之下”一句在語意上比較含混,但基本不影響全篇的理解。蘇玲把此處譯為“生活就是這樣,它從憤怒的雷電腳下開始,然后在安謐的死亡的懷抱里結(jié)束”,(世界散文詩精選)就相對比較明晰。四、指導研習,深層理解課文內(nèi)涵1學生齊讀全文后,合作研討:(1)這兩首詩中,作者的想象多數(shù)時候是緊貼著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開的。浪之歌中第二、四節(jié)寫到的潮汐現(xiàn)象,你了解嗎?詩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與海岸的熱戀形象的?(2)浪之歌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 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個什么樣的形

25、象?請分析詩中雨的形象遞進伸展的層次。學生精彩交流,教師引導:(1)海水有一種周期性的漲落現(xiàn)象:到了一定時間,海水推波逐瀾,迅猛上漲,達到高潮;過后一些時間,上漲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灘,出現(xiàn)低潮。如此循環(huán)重復,永不停息。海水這種有節(jié)奏的周期性的漲落運動就是潮汐,法國文學稱之為“大海的呼吸”。潮汐現(xiàn)象的特點是每晝夜有兩次高潮,而不是一次,“晝漲稱潮,夜?jié)q稱汐”??茖W地講,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發(fā)生的周期性運動。詩中的海浪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得熱烈,愛得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許下忠誠的誓愿:傍晚,她又為愛情唱著祈禱的詩篇。潮漲時,她熱情洋溢,緊緊與情人擁抱;潮退

26、了,她難舍難分,依戀地撲倒在情侶的腳下。面對她這誠摯熾烈的情愛,海岸是異常感激的,他親吻她,還容忍她的“任性”。(2)詩中的前四節(jié),鋪陳出的是一個熱戀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復始的潮汐的律動中與愛人難舍難分。而且,這個女性化的形象在詩中融進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為人間世界的守護者,詩的末尾說“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生的工作”,海浪的形象已經(jīng)幻化為詩人自己的堅定的聲音。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海浪對愛情的態(tài)度,曲折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深厚情愛。(3) 在雨之歌的絕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同時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lián)結(jié)起來(“傳情的信使”)。詩中靈活地多方面運用了擬人手法,一方面是對雨的擬人化處理,從第三節(jié)“我哭”開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關(guān)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相應加以擬人化,另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時時在變化,或擬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擬人很微妙地轉(zhuǎn)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