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法制史復習資料中國法制史期末復習題中國法制史 一張晉藩一第三版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一31 元客觀題請見在線作業(yè)題一、名詞解釋?法律答問(2.1)?折杖法(5.3)?枷號(8.4)?春秋決獄(3.2)?領事裁判權(9.6)?廷杖(8.4)?九卿會審(8.5)?五聽(1.7)?五權憲法.4)?六法全書(11.4)?八議(4.2)?三司推事(5.6)二、簡答題? 1.簡述北齊律的基本內容。(4.1)? 2.簡述南京國民政府立法原則和立法特點。(11.3)? 3.簡述唐律中老少廢疾犯罪減免處罰的原則。(5.3)? 4.簡述法經的基本內容。(1.8)? 5.簡述漢代文景時期的刑罰改革(3.1)?
2、6.簡述元代刑事立法的基本特色。(7.4)? 7.簡述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和基本內容(10.5)? 8. 簡述西周實行同姓不婚的原因。 ( 1.5 )? 9. 簡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基本內容。 ( 11.1)?三、論述題? 1.試述明初重典治國成效和后果。 (8.1)? 2.學習中國法制史有哪些歷史和現實意義? (本書未涉及)? 3.試述漢代刑罰制度改革的原因、內容及意義。 (3.1)? 4.試述古代中央司法體系的特點。 (本題綜合 )? 5. 試論明朝初年的立法思想與立法活動。 ( 8.1 )? 6. 試述漢代刑罰制度改革的原因、內容及意義。 ( 3.1 )? 7. 試論唐律的特點與影響。 (
3、5.4 )? 8. 試述唐律的主要特點。 (5.4 )? 9. 試述清末法律制度變革的原因。 ( 10.2 )? 10. 試述唐律中有關違律為婚的規(guī)定。( 書中未涉及)? 封建法律規(guī)定: 同宗共姓不準通婚。唐律規(guī)定: “ 諸同姓為婚者,各徒二年,緦麻以上,以奸論” 。封建婚姻制度明、清律都有同樣的規(guī)定。 嚴禁良賤通婚。封建社會的所謂賤民名稱歷代并不劃一,唐代主要包括部曲、客女、樂人、雜戶、官戶、奴婢。清代以士、農、工、商四民為良, “ 奴仆及倡優(yōu)隸卒為賤”(清會典戶部)。良賤通婚為違律婚。按唐律, “ 諸與奴娶良人女為妻者,徒一年半。女家減一等離之,其奴自娶者亦如之。主知情者杖一百,因而上籍為
4、婢者,流三千里。即妄以奴婢為良人,而與良人為夫妻者,徒二年,各還正之。反映。良賤不能通婚,是封建等級制度在婚姻關系上的? 11. 清末法制改革評析。 ( 10.2 )? 12. 試述唐律中對貴族、官吏的等級特權保護制度。 (5.3 )參考答案:一名詞解釋法律答問 (2.1) 秦簡中的一種法律文書,是對秦律某些術語及律文的立法意圖、訴訟程序中某些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說明。折杖法 ( 6.3) 宋朝的刑罰制度,是用決杖來代替笞杖徒流四刑,體現了省刑從輕的精神,但不適用于死刑及反逆、強盜等犯罪。該法糾正了刑罰越來越嚴酷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枷號 ( 8.4)明代增加的刑罰種類,即將犯人頸套
5、木枷,置于監(jiān)獄門口或指定的官府衙門門口示眾羞辱。其執(zhí)行時間有一至三個月,甚至永遠枷號。木枷重量規(guī)定二三十斤。春秋決獄 ( 3.2) 是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等人提倡的一種斷獄方式,就是以儒家思想為斷獄指導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用儒家經典,特別是春秋一書的 “微言大義 ”作為分析案情、認定犯罪的根據,并按經義的精神解釋和施用法律。領事裁判權 ( 9.6) 鴉片戰(zhàn)爭之后訂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在這些不平等條約中,列強們無不要求享有領事裁判權。對于這種領事裁判權,開始清政府并沒有認識到是什么屈辱,然而,隨著列強的軍事滲透和領事裁判權的擴大,西方人的傲慢使中國人感到極大的恥辱。一些蠻橫的西方人
6、,利用軍事力量和領事裁判權來欺侮中國人,向清政府的權威提出挑戰(zhàn),而清政府迫于列強的勢力,只得順從列強,上下官吏唯洋人馬首是瞻,列強在與中國的沖突中,西方的民族、國家和主權的觀念也影響中國,領事裁判權變成了中國國家和民族的恥辱,各階層的頑強抗爭遂無可避免。廷杖 ( 8.4) 是明朝皇帝處罰大臣的一種特殊刑罰。明律中并無廷杖的規(guī)定,但從朱元璋開始,經常于殿廷之上,由太監(jiān)監(jiān)刑、錦衣衛(wèi)行刑,對冒犯皇帝的大臣施以笞杖。輕者血肉模糊,重者立斃杖下,這種極其殘忍的的刑責羞辱朝臣的做法,在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九卿會審( 8.4)九卿會審 ”是中國古代一種會審制度,明朝稱其為 “九卿圓審 ”,清朝稱其為 “九卿
7、會審 ” 。 是由六部尚書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使,大理寺卿九人件會審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決但囚犯仍翻供不服之案,但判決仍須奏請皇帝審核批準。五聽 ( 1.7)中國古代在審訊過程要求盡量應用技巧, “用情訊之 ” ,使用“五聽 ”之術。 “五聽 ” :辭聽,觀其出言,不直則煩;色聽,觀其顏色,不直則赧然;氣聽,觀其氣息,不直則喘;耳聽,觀其聽聆,不直則惑;目聽,觀其眸子,視不直則耗然(周禮 秋 官小司寇鄭玄注)。這種原則還寫入法律。五權憲法 ( 11.3) 在孫中山的思想體系中,五權憲法與三民主義經常處于并列地位,孫中山之所以獨辟蹊徑提出五權憲法,其深層次原因在于他始終希望中國能在政
8、治上 “駕乎歐美之上 ” 。五權憲法乃指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監(jiān)察權、考試權,各自獨立運作并互相監(jiān)督制衡。六法全書( 11.3) 南京國民政府初期以制定各項法典為主,逐步形成了 “六法 ”體系。所謂 “六法 ” ,一說是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法院組織法。一說是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前者是根據六法全書勒定以后,后者是根據六法全書制定之前的說法。可以說六法全書是以六法為體系,把所頒布的一切成文法和判例和解釋例匯編的法律全書,但它沒有包括300 余種單行的法規(guī),尤其是由黨務、行政、軍事機關頒布的,具有很高法律效力的法規(guī)。八議 ( 5.3) 唐代沿襲曹
9、魏以來的“八議”之制, 對八類特權人物犯罪作了減免處罰的規(guī)定?!鞍俗h”一指“議親”,即皇帝的親戚;二指“議故”,指皇帝的故舊;三指“議賢”,即品行達到封建道德最高水準的人;四指“議能”,即有大才干的人;五指“議功”,即功勛卓著者,六指“議貴”,即封建大貴族大官僚;七指“議勤”,即勤于為封建國家服務的人;八指“議賓”,即前朝皇室后代被尊為賓者:按照唐律規(guī)定,上述八類人犯罪,如是死罪,官吏必先秦明皇帝,并“議其所犯”,交皇帝裁處。按照通例,一般死罪可以降為流罪,流罪以下自然減刑一等。但犯有“十惡”罪的,不包括在此范圍。三司推事 ( 5.6) 這是唐朝審理大案時的一種審判制度。唐以大理寺為中央最高審
10、判機關,審理中央百官犯罪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為中央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審核大理寺及州縣審判的案件,發(fā)現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駁令原機關重審,或逕行復審;死刑案件,則移交大理寺重審。御史臺為中央最高監(jiān)察機關,負責監(jiān)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也參與某些案件的審判。每逢大案,常常由皇帝特詔,大理寺卿會同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理,叫做 “三司推事” 。由于案件情況不同個,三司組成人員可以變化,審判地點可在京城,也可在地方。二簡答題?1.簡述北齊律的基本內容。(4.1)北齊代東魏后,便著手制定律令,制成齊律,史稱北齊律。與律同時修定頒行的還有令、格等,但以北齊律對后世影響最大。北齊
11、律共十二篇,其篇目為:名例、禁衛(wèi)、戶婚、擅興、違制、詐偽、斗訟、賊盜、捕斷、毀損、廄牧及雜律。北齊律集北朝立法經驗之大成,校正古今,銳意創(chuàng)新,確立了“重罪十條 ” ,為后世改為 “十惡 ”所本;北齊律合刑名、法例為名例篇,置于律首,將律典的篇目減為十二篇,這種體例也為隋、唐、宋所沿用;還確立了死、流、徒、杖、鞭五刑,為隋唐笞、杖、徒、流、死的五刑體系奠定了基礎。北齊律以 “法令明審,科條簡要”著稱,是一部上承漢魏律之精神,下開隋唐律之先河的重要法典。?2.簡述南京國民政府立法原則和立法特點。( 11.3)孫中山關于政權建設的一系列理論,其主要原則體現(一)從“以黨治國 ”到 “一黨專政” (二
12、)從“權能分治 ”到 “五權憲法 ”(三)從 “建國三時期 ”到 “訓政保姆論”。南京國民政府立法頻繁,法律法規(guī)數量繁多,體系龐雜,表現出 “二重性 ”特征:1 .從法律內容上看,是繼受法與固有法的混合。2 .從立法層次上看,普通法與特別法并存,而且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數量亦多于普通法。3.從立法與司法層面看,也表現了明顯的“雙重性 ”。? 3. 簡述唐律中老少廢疾犯罪減免處罰的原則。 ( 5.3)老幼廢疾之人犯罪減免處罰是中國古代的一貫做法,唐律的規(guī)定更加規(guī)范。唐律將老、幼、殘疾人分為三等:第一等為年70 以上、15 以下及廢疾,犯流罪以下,允許收贖;第二等為年80 以上、10 歲以下及篤疾,
13、犯反、逆、殺人應死者,上請皇帝裁決;盜及傷人,允許收贖;其他犯罪勿論。第三等為年90 以上、 7 歲以下,雖犯死罪,亦不承擔刑事責任。在年齡的計算及確定疾病的時間上,唐律還規(guī)定,犯罪時沒有達到老、疾而事發(fā)時老、疾的,按老、疾對待;犯罪時幼小而事發(fā)時長大者,則依幼小論。唐代立法還將殘疾人分為殘疾、廢疾、篤疾三等。?4.簡述法經的基本內容。( 1.8)戰(zhàn)國時魏國的李悝(公元前455前 395年)編定法經,是一部有體系的法典著作。由于法經早已經失傳,我們現在所能夠知道的僅有盜、賊、囚(一為網)、捕、雜、具六篇的篇目。盜法:主要是指偷竊和搶劫。賊法:賊與盜有一定的區(qū)別,賊是以害人為主,其危害與盜相同而
14、更加過之,所以后世常常把賊盜并列,而以賊為首。囚法:亦稱網法,從篇目來看,這應該是關于關押囚犯方面的規(guī)定。捕法:應該是關于緝捕的法律。雜法:是針對其輕狡、越城、博戲、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六種犯罪行為。具法:其內容應該是量刑標準。法經是一部以刑為主的法典,商鞅就是攜帶法經入秦而變法的,因此秦律的許多內容都承襲法經,漢代的九章律也是在法經的基礎上增定而成的,由此可見法經對后世立法模式的深遠影響。5、簡述漢代文景時期的刑罰改革( 3.1 )漢文帝十三年批準進行刑制改革,主要內容是:用徒刑、笞刑和死刑以代替黥、劓和斬左右趾三種肉刑;將黥刑改為髡鉗城旦舂,即五年勞役;劓刑改為笞三百;斬左趾改為笞五百;
15、斬右趾改為棄市(死刑)。漢文帝致辭改革刑制,本意是要廢除肉刑,寬緩刑罰,但實行起來卻有明顯缺陷,“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需要進一步改革。漢景帝即位后,經過兩次改革,斬左趾改為笞二百,笞二百減為笞一百。至此,中國刑罰史上存了兩千年的肉刑,在法律上基本上為其他刑罰所取代。同時,為避免用刑過重,景帝對執(zhí)行笞刑的刑具和執(zhí)行方法做了具體規(guī)定。此外,文帝在廢除肉刑的同時,對勞役刑做了改革,決定將終身服役的勞役刑制度改為有期限的勞役刑制度。? 6. 簡述元代刑事立法的基本特色。 ( 7.3 )元代刑事立法體現了民族特色,與前朝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1) 笞杖刑以“七”為尾數,徒刑附加杖刑2) 凌遲成為懲
16、治嚴重危及統(tǒng)治秩序犯罪的常刑3) 五刑之外設立黥、劓等肉刑在司法實踐中,還有劓鼻、割舌、斷手足、剝皮、抽筋、跪磁芒碎瓦、殖酶、磔等十數種酷刑。另外。元代還公開允許私刑的合法存在。與唐宋相比,元代的刑罰制度無異是一個倒退。? 7. 簡述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和基本內容。 (10.5 )西方法文化的輸入和中國傳統(tǒng)封閉的法文化狀態(tài)的被打破,使中國人由傳統(tǒng)的法觀念向近代的法觀念轉型。正是在這樣的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接受以大陸法系為代表的“諸法分立”的新體系,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經過四年的時間,于宣統(tǒng)三年九月完成,這是中國民法史上第一部按照資本主義民法原則起草的民法典。其中雖然保留了封建殘
17、余,但畢竟和近代資本主義民法開始接軌,并為繼起的民國政府制定民法典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晚晴民律制訂的過程,使得人們在法觀念上受到了一次啟蒙教育,提高了依法保獲私權的意識。大清民律草案仿照大陸法系民法的體系和結構,共分五編:總則、債權、物權、親屬、繼承,三十六章,一千五百六十九條。? 8. 簡述西周實行同姓不婚的原因。 ( 1.5 )從姓氏起源來說,“同姓”原本出自同一女性祖先,“同姓”婚配意味著同緣血親結合。人們在長期的種族繁衍過程中,逐漸認識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逐步形成了“同姓不婚”的禁忌規(guī)則,并由此建立了氏族制度和氏族外婚制原則。? 9. 簡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基本內容。 ( 11.1
18、 )臨時約法包括總綱、人民、參議院、臨時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國務員、法院、附則七章,共五十六條。其主要內容有:1) 規(guī)定中華民國的國體為民主共和國。2) 規(guī)定了中華民國的領土疆域。3) 首次規(guī)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4) 規(guī)定了中華民國的政體。5) 規(guī)定了臨時約法的效力與嚴格的修改程序。三論述題?1.試述明初重典治國成效和后果。(7.5)回答要點: 1、明初的社會形勢迫使朱元璋采取重典治國。其一將貪官污吏作為打擊對象,通過治吏達到治民的目的;其二實行嚴刑峻法。2、成效和后果:明初重典治國對于改良吏治,安定社會曾經起到過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消極影響和法制的畸形發(fā)展。其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吏治腐敗問題,
19、重刑之下,人人自危,使官吏與朝廷離心離德,并挫傷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其二,從長遠角度來看,不利于緩和社會矛盾和維持專制統(tǒng)治,更為極端君主專制和特務恣意橫行提供理論前提。?2.學習中國法制史有哪些歷史和現實意義?(本書未涉及)第一,有利于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的法律文化,肯定中華法系在世界法系的地位。第二,有利于了解法律制度與國家、政權、社會之間的關系,增強憂患意識,提高認識事物和分析事物的水平。第三,有利于充實專業(yè)知識和完善知識結構,進而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3.試述漢代刑罰制度改革的原因、內容及意義。(3.1)答案要點漢朝死刑刑名多沿秦朝或前代之制 ,如族刑 ,梟首,腰斬 ,棄市等皆繼續(xù)使用 .
20、此外 ,兩漢還有罰金,徙邊等刑名,也都是沿用秦或前代的。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 167年),下調廢除肉刑 ,著手改革刑制 .改革的起因對漢初文帝 "除肉刑 "之舉,后世多有評說, 這一刑制的改革,在中國法制史上意義重大,它是中國古代刑制由野蠻階段進入較為文明階段的轉折點。自漢代至魏晉,對肉刑的除復,雖然長期爭論不休 ,但隋朝開皇律中新的封建制五刑的確立,反映了漢代刑制改革是符合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的 .?4.試述古代中央司法體系的特點。(本題綜合 )答案要點歷代在中央一直存在多種途徑的司法行政,這一是當時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構成一種相互牽制而又相互監(jiān)督的司法體系,以便加強對司法工作
21、的管理;二是適應當時的政治形勢,采用 “因俗而治” ,根據不同的情況來維持政治上的統(tǒng)一;三是表明司法行政一直依附于政治權力,缺乏獨立的能力??梢哉f多種途徑的司法行政出現和形成,一直是圍繞著政治這根主軸。既然是多種途徑,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難免發(fā)生各種各樣的沖突。第一,從政治統(tǒng)治的角度來看,互相牽制監(jiān)督的司法體系適合于司法工作的性質,但在很大程度給統(tǒng)治者以很大的游移空間,也使司法行政缺乏穩(wěn)定性。第二,多種途徑的司法行政始終是政治發(fā)展為基礎的,在很大程度上突出特權,容易走上 “人治 ” ,而 “人治 ” 的特點則直接影響司法行政。第三,多種途徑的司法行政如果有穩(wěn)定的運行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維持社會的
22、穩(wěn)定,但多種途徑司法行政是很難形成穩(wěn)定的運行機制,所以給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很大的。? 5. 試論明朝初年的立法思想與立法活動。 ( 8.1 )明朝初年,統(tǒng)治者確立了“重典治國”的立法思想,這一思想的形成基于特定的歷史條件:1) 元朝覆滅的深刻教訓。2) “刑罰世輕世重”是中國的傳統(tǒng)法律思想。3) 明初復雜的社會形勢迫使朱元璋以“重典治國”。重視預防犯罪和法制宣傳,是朱元璋又一重要的法律思想。此外,他還強調“法貴簡當,使人易曉”,重視以封建禮教約束人民的思想和行動。? 6. 試述漢代刑罰制度改革的原因、內容及意義。 ( 3.1 )原因:在刑罰體系上,戰(zhàn)國和秦朝沿用奴隸制五刑,只是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又補充增加了許多新的刑罰種類。新舊刑罰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印章、證照管理制度
- 幼兒園食堂燃氣使用管理制度
- 企業(yè)消防演習方案
- 快餐品牌策劃方案
- 雙方簽訂補償協議書(2篇)
- 公司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規(guī)范管理制度
- 信息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 過程工程原理課程設計
- 公眾號運營推廣方案
- 湖北理工學院《數字圖像處理》2021-2022學年期末試卷
- 2024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網絡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
- 敘事護理案例分享(精制手工圖文)
- 合同作廢重簽聲明范文
- 環(huán)境保護教育培訓(3篇模板)
- 人音版初音 八上 4.1我的祖國 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專題03線段的雙中點模型(原卷版+解析)
- 新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1單詞正序英漢互譯默寫本
- 工程款遲延支付影響工期的函(聯系單)
- 新生兒呼吸機使用及護理
- 電子元器件來料檢驗規(guī)范
- 滬科版七年級下冊《相交線、平行線與平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