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閱讀答習題技巧與真題訓練_第1頁
中考文言文閱讀答習題技巧與真題訓練_第2頁
中考文言文閱讀答習題技巧與真題訓練_第3頁
中考文言文閱讀答習題技巧與真題訓練_第4頁
中考文言文閱讀答習題技巧與真題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考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與方法 中考文言文閱讀主要考查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運用知識積累,借助注釋讀懂淺易文言文;能正確朗讀文言文,按意義劃分朗讀節(jié)奏;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能理解常用的實詞和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翻譯淺易文言語句;能理解淺易文言文的思想內容,了解其主要藝術特色和表達技巧等。縱觀近幾年各地中考試題,涉及文言文閱讀的考點主要有以下幾個: 考點一:劃分朗讀節(jié)奏【考點透視】劃分朗讀節(jié)奏是同學們學習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兩種:(1)標示句子朗讀時的正確停頓;(2)選出朗讀停頓標示有誤或正確的一項?!窘忸}指津】一般來說,文言語句的停頓應遵循兩個原則:

2、(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間不能停頓;(2)表示一個完整概念的短語中間不能停頓。【中考真題】(山東濰坊卷)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正確停頓。落 筆 輒 為 人 所 傳 誦解析朗讀文言文時,主謂之間應該有適當停頓。在這個句子中,“落筆”是主語,“輒為人所傳誦”是謂語,兩者之間應該停頓。參考答案落筆/輒為人所傳誦 考點二: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考點透視】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虛詞的數量比文言實詞要少得多,但是它們的使用頻率卻很高,用法也比實詞靈活。其考點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幾個常見的文言虛詞上,試題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xiàn)。【解題指津】要掌握這些常用文言虛詞的意

3、義與用法,不妨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1)積累整理,系統(tǒng)歸納。可以分篇目進行,對每篇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歸納整理,并結合典型例句進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結合語境,靈活運用。理解文言虛詞要注意把它放在具體的語境中,結合具體語句確定其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局锌颊骖}】(浙江義烏卷)下列句中加點詞相當于“的”的一項是(    )a. 肉食者謀之                  

4、60;      b. 長跪而謝之曰c. 輟耕之壟上                         d. 小大之獄解析“之”是常用的文言虛詞之一,其主要作代詞、助詞,也可以作動詞。a項中的“之”是代詞,指“齊師伐我”這件事;b項中的“之”是代詞。指唐雎:c項中的“之”作動詞,可譯為“到,往”;d項中的“之”作結構助詞

5、,可譯為“的”。參考答案d 考點三: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與用法【考點透視】常見文言實詞的考點主要有:準確地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常用義;辨別通假字,并解釋其意思;正確地理解古今異義詞的古義,并比較其與今義的區(qū)別;準確解釋一詞多義詞在具體的語境中的意思;辨別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結合具體語境解釋其意義和用法。【解題指津】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等這些文言現(xiàn)象;其次,要注意分類搜集整理常見的文言實詞,并對其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正確理解、牢固識記;最后,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要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局锌颊骖}】(貴州黔東南卷)解釋下列加點詞。(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_(2)不能名

6、其一處也_(3)幾欲先走_解析“間”在這里作動詞,可理解為“夾雜”;“名”在這里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可理解為“說出”;“走”是古今異義詞,古代漢語中的“走”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跑”?!緟⒖即鸢浮浚?)夾雜  (2)說出  (3)跑 考點四:文言文句子翻譯【考點透視】文言文句子翻譯一般是中考必考內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1)文中有深層意義、表現(xiàn)力強、反映主旨的句子;(2)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等比較特殊的句子;(3)有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特殊現(xiàn)象的句子。【解題指津】翻譯文言文句子的方法般有:(1)保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國名、官名、年號或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

7、相同的詞語。(2)補充,即補充單音節(jié)詞為雙音節(jié)詞,或補出省略的句子成分等。(3)省略,即省略不需要譯出的虛詞等。(4)替換,即用意思相同的現(xiàn)代漢語替換古漢語。(5)調整,即調整詞序或語序,使之合乎現(xiàn)代漢語用語習慣。【中考真題】(山西卷)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鄒忌諷齊王納諫。_(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_解析“諷”在這里是“用委婉的語言勸告”的意思;“孰與”是一個固定句式,表比較、選擇、反問等,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和(同、跟)相比,誰(哪個、哪樣)更”。參考答案(1)鄒忌委婉地勸說齊王,齊王接受了規(guī)勸。  (2)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個更美? 考點五:歸納內容要點,

8、概括中心意思【考點透視】“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即對文中信息進行提煉和綜合,對所述事件或所講道理進行綜合判斷與推理,能夠答出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文中某個論點的依據,以及某個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并由此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感情。要在準確理解句、段、篇的含義的基礎上,梳理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辨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從而明確主旨。【解題指津】解答這種類型的題目首先要對全文的大意有個了解,然后根據題目要求找出相關信息。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中的關鍵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回答(可聯(lián)系原文中的有關詞句)。【中考真題】(河北卷)閱讀與朱元思書第

9、2段,概括富春江水的兩個特點。_解析“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水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寫水急。依據題干中“兩個特點”的提示,不難概括出答案。參考答案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考點六: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或態(tài)度【考點透視】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或態(tài)度,是歷年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或態(tài)度,是指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見解或主張,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好惡、褒貶之情。【解題指津】閱讀文言文要依據文中的有關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觀點。在分析時,可以通過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窺探人物的思想品質,通過作者對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貶好惡,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或態(tài)度。

10、此外,還應注意辨析作者表明觀點或態(tài)度的形式,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深入分析和體會,從而把握作者的觀點或態(tài)度?!局锌颊骖}】(浙江湖州卷)閱讀愛蓮說一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怎樣的品質。_解析蓮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通過文中對蓮的描寫的句子,分析蓮具有哪些品質,蓮的品質就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品質。從“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以看出蓮具有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獨行、潔身自好、莊重、質樸、正直等品質。這些品質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品質。參考答案示例: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潔身自好、不慕名利、莊重豁達的高貴品質。 考點七:聯(lián)系實際與個性感悟【考點透視】聯(lián)系實際與個性感悟考查的是學

11、生對作品的閱讀感受。主要考查方式有: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對作品的思想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和感悟;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解題指津】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準確、深刻地領會作品的內容、思想和情感傾向;其次,要從作品本身出發(fā),緊扣題目所問進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聯(lián)系實際,盡量從自己的真實感受出發(fā),貼近生活,緊跟時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使觀點經得起推敲,令人信服。【中考真題】(浙江金華卷)讀了這則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_解析解答這道題需注意兩點:一是正確理解寓言的寓意;二是

12、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即寓言的寓意對你的生活所起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參考答案啟示:像愚公一樣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地頑強拼搏,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看法:在當代社會充滿了機遇和挑戰(zhàn),我們如果想建立一番事業(yè),不可避免要面對許多困難,所以繼承并發(fā)揚“愚公精神”在當代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一、【甲文】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誹謗于朝市,聞

13、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期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選自 戰(zhàn)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文】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眳峭踉唬骸吧圃眨 蹦肆T其兵。注 舍人:門客:指封建官僚貴族家里養(yǎng)的幫閑或幫忙的人。

14、小孺子:年輕人。 三旦:三天。 委身曲附:變著身子緊貼著樹枝。 務:一心,一定。1、請從兩篇短文中各找出(歸納)一個成語。( 2 分) 2、與“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中加點字“于”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2 分)A、皆以置從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難之間C、管夷吾舉干士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3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2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每小題3 分)(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2)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5請比較兩篇短文的相同點。二、【甲】馬之千里者,一食或

15、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勾踐宴群臣,而言吳王夫差之亡也以殺子胥故。群臣未應,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嘗之東海矣,東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鱗之屬以班見。見夔出,鱉延頸而笑,夔曰:爾何笑?鱉曰:吾笑爾之蹺躍,而憂爾之踣也。夔曰:我之蹺躍不猶爾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爾用四,四猶不爾持也,而笑我乎故跂之則傷其足,曳之則毀其腹,終日匍匐,所行幾許。爾胡不自憂而憂我也?今王殺大夫種,而走范蠡,四方之

16、士掉首不敢南顧,越無人矣。臣恐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蓖跄?。 (劉基郁離子)【注釋】以班見:按照等級依次拜見。夔:kuí,傳說中的一種動物,似龍,一足。蹺躍:用一只腳跳躍。跂:踮起腳尖。曳:拖,牽引。大夫種:越國大夫文種,功臣,助勾踐滅吳。后勾踐聽信讒言,令其自殺。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國大夫,助勾踐滅吳,后為避禍而隱居江湖。1解釋下列短語。(6分)(1)外見: (2)通其意: (3)介鱗之屬: (4)延頸而笑: (5)臣嘗之東海矣 (6)言吳王夫差之亡也以殺子胥故 2、翻譯句子(4)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顧,越無人矣。3韓愈諷刺了

17、假伯樂一類的統(tǒng)治者,你覺得勾踐屬于這一類人嗎?請依據選文和補充注釋加以辯證分析。(4分) 三、.【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記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節(jié)選自袁宏道西湖游記晚游六橋待月記)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2分)月色入戶。 蓋竹柏影

18、也。 止午、未、申三時。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 工:美妙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安可為俗士道哉?3.【甲】【乙】兩文中描寫月色的句子分別是什么同是描寫月色,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四、【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乙】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zhuàn)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遍g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

19、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選自明史宋濂傳)【注釋】帝:指明太祖朱元璋。朕:皇帝自稱。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標兩處)(2分)錄 畢 走 送 之 不 敢 稍 逾 約。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余幼時即嗜學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嘗與客飲 嘗: (4)間問群臣臧否 臧: 3翻譯下列句子。(3分)(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2) 誠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讀書方面給我們的啟示是_;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給我們的啟示是_(3分)。.五、【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

20、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選自墨子)【注釋

21、】予:給,送。子:你,代詞。履:鞋子。一言:一句話,即關系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3)今謂人曰 (4)何故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 3.【甲】文運用( )(填論證方法)來闡明觀點,具體用舍魚而取熊掌這個比喻來闡述( )的觀點;【乙】文論證層層深入,首先論證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腳珍貴 ,其次論證了天下不如生命珍貴 ,然后論證了生命不如義珍貴,最后強調了( )的中心論點。(4分)32.【甲】【乙】兩文都闡明了“義”的重要性,

22、您認為“義”的內涵是什么今天還有堅持的必要嗎為什么六、【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

23、者,怨歸之。此之謂也?!睂O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吾祿益厚,吾施益博??梢悦庥诨己??”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堯,舜其尤病諸?!?(孫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仆:對自己的謙稱。蹴然:吃驚不安的樣子。怨歸之:怨恨會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層。堯,舜其尤病諸:這種事連堯、舜他們都特別擔心做不到呢。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1)必先苦其心志 (2)入則無法家拂士 (3)仆聞之 (4)官大者,主惡之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3分)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蘭是女郎 B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此之謂也C所以動心忍性 此先漢所以興隆

24、也 D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孫叔敖曰:不然。 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人恒過然后能改。(2) 可以免于患乎?(3)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4閱讀甲乙兩文后,回答下面問題。(4分)(1)甲文中,列舉舜、孫叔敖等人的事例是為了論證什么觀點?(2) 乙文中,孫叔敖所持的觀點與甲文中哪句話意思相近。七、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完成文后題?!炯住苦捣?!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噫!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乙】凡

25、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xiāng)重家,安鄉(xiāng)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危鄉(xiāng)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國)注釋:奚:疑問代詞,何。1、用/線斷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虍惗咧疄椋?微斯人:必先富民 : 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 3、下列文言句式與“奚以知其然也”不同的一句是( )A宋何罪之有 B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C吾誰與歸 D何陋之有4、翻譯下列句子。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5、【甲】文中表明范仲淹遠大政治抱負的句子是 ,【乙】文從 和 兩方面論述“ ”。6、【甲】【乙】兩文在內容上的相同點是什么 八、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5題。(17分)【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