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年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大綱(四)口腔頜面外科學、醫(yī)學免疫學、醫(yī)學微生物學、預防口腔醫(yī)學、預防醫(yī)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單 元細 目要 點一、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術1口腔頜面外科病史記錄(1)入院病史(2)入院志(3)門診病史(4)急診病史2臨床檢查(1)口腔檢查(2)頜面部檢查(3)頸部檢查(4)顳下頜關節(jié)檢查(5)唾液腺檢查3輔助檢查(1)病理檢查(2)影像學檢查(3)化驗檢查4消毒和滅菌(1)手術器械消毒和滅菌(2)手術者消毒和滅菌(3)手術區(qū)消毒和滅菌5手術基本操作(1)顯露(2)止血(3)解剖分離(4)打結(5)縫合(6)引流6創(chuàng)口處理(1)創(chuàng)口分類、愈合及處理原則(2)換藥的
2、基本原則、注意事項及換藥技術(3)繃帶包扎的目的(4)口腔頜面部常用繃帶類型及應用二、麻醉與鎮(zhèn)痛1常用局部麻醉藥物(1)普魯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的臨床藥理學特點(2)局麻藥液中加入血管收縮劑的作用及使用方法2常用局部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浸潤麻醉(2)上牙槽后神經、眶下神經、腭前神經、鼻腭神經、下牙槽神經、舌神經、頰神經的阻滯麻醉(3)各類牙拔除術的麻醉選擇3局部麻醉的并發(fā)癥及其防治(1)暈厥(2)中毒(3)過敏反應(4)感染(5)血腫(6)神經損傷(7)暫時性面癱(8)暫時性牙關緊閉4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全身麻醉(1)常用的全麻方法(2)全麻的特點及全麻后的處理(3)鎮(zhèn)靜與鎮(zhèn)痛(4
3、)重癥監(jiān)護要點三、牙及牙槽外科1牙拔除術的基本知識(1)拔牙的適應證和禁忌證(2)拔牙前的準備(3)拔牙器械及用法(4)心血管病患者的牙拔除術(5)拔牙創(chuàng)的愈合過程2牙拔除術(1)基本步驟(2)基本方法(3)各類恒牙及乳牙拔除術的特點3牙根拔除術(1)殘根和斷根的概念(2)牙根拔除術的手術原則及方法4阻生牙拔除術(1)阻生牙的概念(2)下頜阻生第三磨牙的臨床分類(3)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的適應證(4)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的手術設計和方法(5)上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的適應證5牙拔除術的并發(fā)癥及其防治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及其防治6牙槽外科手術(1)牙槽突修整術(2)系帶矯正術(3)口腔上頜竇瘺修補
4、術(4)牙移植術(5)牙再植術四、牙種植術1概論(1)概念(2)種植體分類(3)種植材料2生物學基礎(1)種植體與骨組織間的界面(2)種植體與牙齦軟組織間的界面(3)影響種植體骨結合的因素3牙種植手術(1)適應證(2)禁忌證(3)治療程序(4)種植體植入原則及并發(fā)癥4效果評估成功標準五、口腔頜面部感染1概論(1)解剖生理特點與感染的關系(2)常見致病菌(3)感染途徑(4)臨床表現(5)診斷(6)鑒別診斷(7)治療原則2下頜智牙冠周炎(1)概念(2)病因(3)臨床表現(4)治療3間隙感染(1)概念(2)眶下間隙感染(3)咬肌間隙感染(4)翼下頜間隙感染(5)顳下間隙感染(6)下頜下間隙感染(7)
5、頰間隙感染(8)顳間隙感染(9)咽旁間隙感染(10)口底多間隙感染4化膿性頜骨骨髓炎(1)概念(2)病因與分類(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五、口腔頜面部感染5新生兒頜骨骨髓炎(1)概念(2)病因(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放射性頜骨壞死(1)概念(2)病因(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防7面部癤癰(1)概念(2)臨床表現(3)并發(fā)癥(4)治療8面頸部淋巴結炎(1)感染來源(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9頜面部特異性感染(1)頜面骨結核(2)放線菌?。?)梅毒六、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1概論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的特點2急救(1)窒息(2)出血(3)休克(4)顱腦損傷(
6、5)感染防治(6)包扎運送3軟組織創(chuàng)傷(1)創(chuàng)傷類型(2)臨床表現(3)處理原則(4)各部位軟組織創(chuàng)傷清創(chuàng)術特點4硬組織創(chuàng)傷(1)牙槽突骨折(2)頜骨骨折(3)顴骨及顴弓骨折(4)眼眶骨折(5)骨折愈合過程七、口腔頜面部腫瘤及瘤樣病變1概論(1)概念(2)臨床流行病學(3)病因及發(fā)病因素(4)臨床表現(5)診斷(6)治療原則(7)預防2軟組織囊腫(1)分類(2)病因(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3頜骨囊腫(1)分類及病因、病理(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4色素痣(1)分類及病因病理(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5牙齦瘤(1)分類及病因病理(2)臨床表現(3)診斷(4)
7、治療原則6血管瘤與脈管畸形(1)分類及命名(2)臨床特點(3)診斷(4)治療7成釉細胞瘤(1)病因病理(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8骨化纖維瘤(1)臨床表現(2)診斷(3)治療原則七、口腔頜面部腫瘤及瘤樣病變9口腔鱗狀細胞癌(1)概論(2)臨床病理(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后10惡性黑色素瘤(1)臨床病理(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5)預后11肉瘤(1)分類(2)臨床病理(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后12惡性淋巴瘤(1)分類(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八、唾液腺疾病1急性化膿性腮腺炎(1)病因(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2
8、慢性復發(fā)性腮腺炎(1)病因(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5)預后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1)病因(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5)預后4涎石病及下頜下腺炎(1)病因(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5)預后5涎瘺(1)病因(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6舍格倫綜合征(1)概念(2)病因(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后7舌下腺囊腫(1)病因(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8黏液囊腫(1)病因(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9多形性腺瘤(1)病因(2)臨床病理(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后10腺淋巴瘤(沃辛瘤)(1)病因(
9、2)臨床病理(3)1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后11腺樣囊性癌(1)病因(2)臨床病理(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后12黏液表皮樣癌(1)病因(2)臨床病理(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后九、顳下頜關節(jié)疾病1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概念(2)分類(3)病因(4)臨床表現(5)診斷(6)治療2顳下頜關節(jié)脫位(1)概念(2)病因(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3顳下頜關節(jié)強直(1)概念(2)分類(3)臨床表現(4)診斷(5)治療原則(6)預防4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1)概念(2)臨床表現(3)治療原則十、頜面部神經疾病1三叉神經痛(1)概念(
10、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5)預后十、頜面部神經疾病2周圍性面神經麻痹(1)概念(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5)預后3舌咽神經痛(1)概念(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原則十一、先天性唇裂和腭裂1概述(1)胚胎發(fā)育與唇腭裂的形成(2)發(fā)病因素(3)流行病學2唇裂(1)概述(2)臨床特點(3)手術治療3腭裂(1)概述(2)手術治療(3)術后并發(fā)癥4唇腭裂的序列治療(1)概念(2)治療程序十二、口腔頜面部影像學診斷1口腔頜面部X線投照技術(1)口內片(2)口外片(3)唾液腺造影技術2正常X線影像(1)牙(2)牙周組織(3)牙的發(fā)育和萌出(4)頜面骨解剖結構(5)顳下頜關
11、節(jié)(6)唾液腺造影3典型病變X線影像(1)牙體?。?)根尖周?。?)牙周?。?)頜骨骨髓炎(5)頜骨骨折(6)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顳下頜關節(jié)強直) (7)頜骨囊腫(8)頜骨骨纖維異常增殖癥(9)頜骨良性腫瘤(成釉細胞瘤、骨化纖維瘤)(10)頜骨惡性腫瘤(牙齦癌累及頜骨、骨肉瘤、原發(fā)性骨內鱗狀細胞癌)(11)涎石病(12)唾液腺炎(13)舍格倫綜合征4CT及MRI(1)概念(2)適應證十三、牙頜面畸形牙頜面畸形(1)概論(2)臨床分類(3)治療原則十四、口腔頜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損1概論(1)病因(2)整復手術的技術特點2組織移植(1)游離皮片移植(2)組織瓣移植(3)骨移植
12、醫(yī)學免疫學單 元細 目要 點一、緒論 (1)免疫的概念(2)免疫系統(tǒng)及其組成(3)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4)免疫系統(tǒng)的三大功能(5)克隆選擇學說二、抗原1基本概念(1)抗原和抗原的特性(2)抗原表位(3)T細胞抗原表位和B細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區(qū)別(4)抗原結合價(5)共同抗原(共有決定基)(6)交叉反應(7)耐受原與變應原2抗原的分類(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2)胸腺依賴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賴性抗原(TI:Ag)(3)異嗜性抗原、異種抗原、同種異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獨特型抗原3超抗原(1)概念(2)種類(3)與普通抗原的區(qū)別4佐劑(1)概念(2)種類(3)作用機制三、免疫器官1
13、中樞免疫器官(1)概念(2)組成(3)主要功能2外周免疫器官(1)概念與組成(2)主要結構(3)主要功能四、免疫細胞1T淋巴細胞(1)T淋巴細胞的表面標志(2)TCR基因及TCR:CD3復合物(3)T淋巴細胞亞群及其功能(4)調節(jié)性T細胞2B淋巴細胞(1)B淋巴細胞的表面標志(2)BCR復合物的組成(3)B淋巴細胞亞群及其功能3自然殺傷(NK)細胞(1)NK細胞的表面標志(2)NK細胞的受體(3)NK細胞的主要生物學功能4抗原遞呈細胞(1)抗原遞呈細胞的概念(2)抗原遞呈細胞的種類(3)外源性抗原遞呈過程(4)內源性抗原遞呈過程(5)抗原的交叉遞呈五、免疫球蛋白1基本概念(1)免疫球蛋白(Ig
14、)(2)抗體(Ab)2免疫球蛋白的結構(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及其編碼基因(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區(qū)(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4)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3免疫球蛋白的類型(1)免疫球蛋白的同種型:類、亞類、型和亞型(2)免疫球蛋白的同種異型(3)免疫球蛋白的獨特型、抗獨特型、獨特型網絡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免疫球蛋白V區(qū)的功能(2)免疫球蛋白C區(qū)的功能5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IgG的特性和功能(2)IgM的特性和功能(3)IgA的特性和功能(4)IgE的特性和功能(5)IgD的特性和功能6抗體的制備(1)多克隆抗體(2)單克隆抗體(3)人源化抗體六、補體系統(tǒng)1基本概念(1)補體系統(tǒng)
15、的概念(2)補體系統(tǒng)的組成2補體系統(tǒng)的激活(1)經典(傳統(tǒng))激活途徑(2)旁路(替代)激活途徑(3)甘露糖結合凝集素(MBL)激活途徑3補體激活的調節(jié)(1)補體的自身調控(2)補體調節(jié)因子的調控4補體的生物學功能(1)膜攻擊復合物介導的生物學作用(2)補體活性片段介導的生物學作用七、細胞因子1基本概念細胞因子2細胞因子的種類(1)白細胞介素(2)干擾素(3)腫瘤壞死因子(4)集落刺激因子(5)生長因子(6)趨化因子3細胞因子的共同特性(1)理化特征(2)產生和分泌特點(3)細胞因子受體的種類及特點(4)細胞因子網絡4細胞因子的生物學作用(1)調節(jié)固有免疫應答(2)調節(jié)適應性免疫應答(3)刺激造
16、血細胞生成(4)細胞毒效應(5)促進損傷修復5細胞因子與疾?。?)纖維化(2)傳染性疾病八、白細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1白細胞分化抗原(1)分化群(CD)概念(2)參與T細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3)參與B細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4)CD分子的應用2粘附分子(1)種類(2)共性(3)功能九、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分子1基本概念(1)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2)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2HLA復合體及其產物(1)HLA復合體的定位和結構(2)HLA復合體的分類(3)HLA復合體的遺傳特征(多基因性、多態(tài)性、單元型遺傳、共顯性遺傳、連鎖不平衡)(4)HLA編碼的產物3HLA:類抗原(1)結
17、構(2)分布(3)主要功能4HLA:類抗原(1)結構(2)分布(3)主要功能5HLA在醫(yī)學上的意義(1)HLA與同種器官移植的關系(2)HLA與輸血反應的關系(3)HLA與疾病的相關性(4)HLA的生理學意義十、免疫應答1基本概念(1)免疫應答(2)免疫應答的類型(3)免疫應答的過程2固有免疫應答(1)概念(2)固有免疫識別(3)組成(4)效應3適應性免疫應答(1)概念(2)分類(3)特點4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1)TD抗原誘導的體液免疫應答(2)TI抗原誘導的體液免疫應答(3)體液免疫應答的一般規(guī)律5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1)T細胞活化的雙識別、雙信號(2)Th1細胞的效應(3)Th
18、2細胞的效應(4)CTL的細胞毒效應十一、黏膜免疫系統(tǒng)1基本概念(1)黏膜免疫(2)黏膜相關淋巴組織2黏膜免疫系統(tǒng)的細胞和分子(1)細胞(2)分子3黏膜免疫的功能(1)誘導免疫耐受(2)抗感染十二、免疫耐受1基本概念(1)免疫耐受(2)中樞免疫耐受(3)外周免疫耐受(4)克隆缺失與克隆無能2免疫耐受的形成(1)影響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2)形成免疫耐受的機制(3)免疫耐受的維持與終止3免疫耐受與臨床(1)建立免疫耐受(2)打破免疫耐受十三、抗感染免疫1概述概述2效應機制(1)對細胞外病原體(2)對細胞內病原體3病原體的免疫逃逸機制(1)抗原性的變化(2)持續(xù)性感染(3)免疫抑制十四、超敏反應1基
19、本概念(1)超敏反應(2)超敏反應的分型2型超敏反應(1)型超敏反應的特點(2)型超敏反應的變應原、變應素和細胞(3)型超敏反應的發(fā)生機制(4)臨床常見的型超敏反應性疾?。?)型超敏反應的防治原則3型超敏反應(1)型超敏反應的發(fā)生機制(2)臨床常見的型超敏反應性疾病4型超敏反應(1) 型超敏反應的發(fā)生機制(2)臨床常見的型超敏反應性疾病5型超敏反應(1)型超敏反應的發(fā)生機制(2)臨床常見的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十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基本概念(1)自身免疫的概念(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2自身免疫的組織損傷機制(1)自身抗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自身反應性T細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3自身
20、免疫性疾病的誘因(1)自身反應性T細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自身抗原的改變(3)分子模擬(4)淋巴細胞的多克隆激活(5)表位擴展(6)免疫調節(jié)異常(7)遺傳因素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原則(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策略十六、免疫缺陷病1基本概念(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2)免疫缺陷病的分類2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1)B細胞缺陷(2)T細胞缺陷(3)聯(lián)合免疫缺陷(4)吞噬細胞缺陷(5)補體系統(tǒng)缺陷3獲得性免疫缺陷?。?)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2)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十七、腫瘤免疫1腫瘤抗原(1)腫瘤抗原的概念(2)腫瘤抗原的分類2機體抗腫瘤免疫的效應機制(
21、1)體液免疫機制(2)細胞免疫機制3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1)與腫瘤細胞有關的因素(2)與宿主免疫系統(tǒng)有關的因素4腫瘤的免疫治療(1)非特異性免疫治療(2)主動免疫治療(3)被動免疫治療十八、移植免疫1基本概念(1)自體移植、同種異基因移植、異種移植(2)直接識別、間接識別(3)宿主抗移植物反應、移植物抗宿主反應2同種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及機制(1)同種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2)同種移植排斥反應的機制3延長移植物存活的措施(1)組織配型(2)免疫抑制(3)誘導耐受十九、免疫學檢測技術1抗體的檢測及應用抗體進行的檢測(1)概念(2)沉淀反應(3)凝集反應和血型的鑒定(4)免疫熒光(5)放射免疫(6)酶
22、免疫(ELISA和免疫組化)(7)化學發(fā)光(8)免疫電鏡(9)免疫沉淀(10)免疫印跡(11)親和層析2免疫細胞的分離(1)Ficoll:Hypaque離心法(2)磁珠分離法(3)流式細胞術3免疫細胞的特異性、數量和功能檢測(1)流式細胞術(2)酶免疫斑點試驗(3)細胞因子的細胞內染色(4)四聚體法(5)增殖試驗(6)細胞毒試驗(7)細胞凋亡檢測(8)芯片技術(9)細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檢測二十、免疫學防治1免疫治療(1)免疫治療的概念(2)免疫治療的分類及應用2免疫預防(1)人工免疫的概念(2)人工免疫的分類(3)疫苗的種類及應用醫(yī)學微生物學單 元細 目要 點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定義與分類(1)
23、微生物和醫(yī)學微生物的定義(2)三大類微生物及其特點二、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1細菌的形態(tài)細菌的三種形態(tài)及測量單位2細菌的基本結構(1)細菌基本結構的構成(2)肽聚糖的結構(3)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細胞壁的結構和醫(yī)學意義(4)細菌胞質內與醫(yī)學有關的重要結構與意義3細菌特殊結構(1)莢膜及其與細菌致病性的關系(2)鞭毛及其與醫(yī)學的關系(3)菌毛的定義、分類及其與醫(yī)學的關系(4)芽孢及其與醫(yī)學的關系4細菌形態(tài)與結構的檢查法革蘭氏染色的步驟、結果判定和醫(yī)學意義三、細菌的生理1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1)細菌生長繁殖的基本條件與方式(2)根據對氧需求進行細菌分類2細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謝(1)細菌生化反應的原理(2)
24、由細菌產生并與醫(yī)學有關的主要合成代謝產物3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1)培養(yǎng)基的概念(2)細菌在液體和固體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現象(3)細菌人工培養(yǎng)在醫(yī)學中的應用四、消毒與滅菌1基本概念消毒、滅菌、無菌、抑菌和防腐的概念2物理滅菌法(1)熱力滅菌法的種類及其應用(2)射線滅菌法的原理和應用3化學消毒滅菌法常用化學消毒劑的種類、濃度和應用五、噬菌體1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噬菌體的概念、形態(tài)、化學組成及主要應用2毒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體(1)毒性噬菌體的概念(2)溫和噬菌體的概念及其與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關系六、細菌的遺傳與變異1細菌遺傳與變異的物質基礎細菌遺傳物質的種類2細菌遺傳與變異的機制(1)轉化、接合、轉導、溶原
25、性轉換的概念(2)耐藥質粒及其與耐藥性的關系七、細菌的感染與免疫1正常菌群與機會性致病菌(1)正常菌群、機會性致病菌、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癥的概念(2)機會性致病菌的致病條件2醫(yī)院感染(1)醫(yī)院感染的來源(2)醫(yī)院感染的控制3細菌的致病性(1)細菌的毒力(2)細菌內、外毒素的主要區(qū)別4宿主的非特異性免疫力(1)固有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的組成(2)吞噬細胞吞噬作用的后果(3)胞外菌感染、胞內菌感染及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點5感染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細菌感染的來源(2)菌血癥、毒血癥、敗血癥、膿毒血癥的概念八、細菌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1細菌學診斷(1)標本的采集原則(2)檢驗程序2血清學診斷常用的血清
26、學診斷方法3人工主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1)適應性免疫(特異性免疫)的獲得方式(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劑九、病原性球菌1葡萄球菌屬(1)形態(tài)、染色和分類(2)致病物質的種類和所致疾?。?)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鑒別要點2鏈球菌屬(1)形態(tài)、染色和分類(2)致病物質的種類和所致疾?。?)鏈球菌溶血素和臨床檢測的關系3肺炎鏈球菌(1)形態(tài)和染色(2)主要致病物質與所致疾病4腦膜炎奈瑟氏菌(1)生物學性狀(2)主要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3)標本采集和分離鑒定5淋病奈瑟氏菌(1)形態(tài)、染色、致病物質及所致疾?。?)防治原則十、腸道桿菌1腸道桿菌的共同特征(1)形態(tài)、染色和結構(2)生化反應的特點2埃
27、希氏菌屬(1)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的種類(2)腸出血型大腸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3)大腸埃希氏菌在衛(wèi)生細菌學檢查中的應用十、腸道桿菌3志賀氏菌屬(1)種類、致病物質及所致疾?。?)標本采集、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4沙門氏菌屬(1)主要致病菌種類、致病物質、所致疾?。?)腸熱癥的標本采集及分離鑒定(3)肥達氏試驗和結果判斷十一、孤菌屬1霍亂孤菌(1)生物學性狀(2)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2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十二、厭氧性桿菌1厭氧芽孢梭菌(1)破傷風梭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2)產氣莢膜梭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3)肉毒梭菌形態(tài)、致病物質及所致疾
28、病2無芽孢厭氧菌致病條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種類十三、棒狀桿菌屬白喉棒狀桿菌(1)形態(tài)、染色、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2)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十四、分枝桿菌屬1結核分枝桿菌(1)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特性和抵抗力(2)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免疫特點(3)結核菌素試驗的原理、結果判斷和應用(4)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2麻風分枝桿菌形態(tài)、染色和致病性十五、放線菌屬和奴卡氏菌屬放線菌屬和奴卡氏菌屬主要致病性放線菌及其致病性十六、動物源性1布魯氏菌屬形態(tài)、染色、種類和所致疾病細菌2耶爾森氏菌屬鼠疫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3炭疽芽孢桿菌形態(tài)、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十七、其他細菌1流感嗜血桿菌形
29、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特性及所致疾病2百日咳鮑特氏菌形態(tài)、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3幽門螺桿菌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特點及所致疾病4軍團菌傳播途徑及其所致疾病5銅綠假單胞菌形態(tài)、染色、色素及所致疾病6彎曲菌屬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及其防治原則十八、枝原體(支原體)1生物學性狀枝原體的概念、培養(yǎng)特性及其與細菌L型的區(qū)別2主要病原性枝原體(1)肺炎枝原體所致疾?。?)溶脲脲原體所致疾病十九、立克次氏體1生物學性狀概念、形態(tài)、染色及其培養(yǎng)特性2主要病原性立克次體普氏立克次氏體、斑疹傷寒立克次氏體、恙蟲病立克次氏體和伯氏考克斯氏體(Q熱柯克斯體)的傳染源、傳播媒介和所致疾病二十、衣原體1生物學性狀概念、形態(tài)、染色及培養(yǎng)
30、特性2主要病原性衣原體(1)沙眼衣原體的亞種和所致疾?。?)肺炎衣原體所致疾病二十一、螺旋體1鉤端螺旋體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特性、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2密螺旋體梅毒螺旋體的形態(tài)、染色、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則3疏螺旋體伯氏疏螺旋體的形態(tài)、染色及所致疾病二十二、真菌1概述真菌及其分類、形態(tài)與結構、培養(yǎng)特性及致病性2主要病原性真菌(1)皮膚癬真菌常見的種類和致病性(2)白假絲酵母菌(白念珠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3)新生(型)隱球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二十三、病毒的1病毒的形態(tài)病毒體的概念和測量單位基本性狀2病毒的結構和化學組成(1)病毒的結構和對稱性(2)病毒的化學組成與功能
31、3病毒的增殖病毒增殖的過程4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1)物理因素(2)化學因素二十四、病毒的1病毒的傳播方式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感染和免疫2病毒的感染類型慢性感染、潛伏感染和慢發(fā)病毒感染3致病機制(1)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4病毒的感染與免疫(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2)干擾素的概念、抗病毒機制及應用(3)中和抗體的概念及作用機制二十五、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1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1)標本的采集和送檢(2)病毒分離培養(yǎng)方法(3)病毒感染的血清學診斷方法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則人工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及其常用制劑二十六、呼吸道病毒1正黏病毒(1)人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生物
32、學性狀和變異(2)致病性和免疫性2副黏病毒(1)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2)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3冠狀病毒(1)冠狀病毒生物學性狀(2)SARS冠狀病毒致病性及防治原則4其他病毒(1)腺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和致病性(2)風疹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則二十七、腸道病毒1概述人類腸道病毒的種類和共性2脊髓灰質炎病毒型別、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3柯薩奇病毒和??刹《局虏⌒?急性胃腸炎病毒輪狀病毒的形態(tài)、致病性二十八、肝炎病毒1甲型肝炎病毒(1)生物學性狀(2)致病性與免疫性(3)微生物學檢查和預防措施2乙型肝炎病毒(1)生物學性狀(2)致病性與免疫性(3)微生物學檢查和預防措施3丙型肝炎病毒(1
33、)生物學性狀(2)致病性與免疫性(3)微生物學檢查和預防原則4丁型肝炎病毒生物學特點和致病性5戊型肝炎病毒(1)生物學性狀(2)致病性(3)微生物學檢查二十九、蟲媒病毒1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傳播途徑、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2登革病毒致病性三十、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形態(tài)、結構、培養(yǎng)特性、主要型別、流行環(huán)節(jié)、致病性及免疫性三十一、皰疹病毒1單純皰疹病毒致病性2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致病性3巨細胞病毒致病性4EB病毒致病性三十二、逆轉錄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形態(tài)、結構、復制和變異(2)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感染過程和致病機制(3)微生物學檢查(4)防治原則三十三、其他病毒1狂犬病病毒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
34、治原則2人乳頭瘤病毒致病性三十四、亞病毒朊粒(1)生物學性狀(2)致病性預防口腔醫(yī)學單 元細 目要 點一、緒論預防口腔醫(yī)學的科學基礎(1)預防口腔醫(yī)學(2)口腔公共衛(wèi)生的定義與任務(3)社會口腔醫(yī)學的發(fā)展二、口腔流行病學1口腔流行病學定義及其發(fā)展口腔流行病學定義及其作用2口腔流行病學的方法(1)描述性流行病學(2)分析性流行病學(3)實驗流行病學3幾種口腔疾病的流行概況(1)牙頜異常(2)氟牙癥(3)唇腭裂(4)口腔黏膜疾病4口腔健康狀況調查(1)調查目的(2)調查項目(3)調查表格設計(4)指數和標準(5)調查方法(6)樣本含量(7)誤差及預防方法5口腔臨床試驗方法(1)定義和用途(2)基本
35、分類(3)臨床試驗設計(4)臨床試驗結果評價6數據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1)數據整理和統(tǒng)計指標(2)統(tǒng)計分析三、齲病1齲病流行病學(1)齲病常用指數(2)流行特征及其有關因素2齲病預測與早期診斷(1)齲病預測(2)齲病早期診斷3齲病的預防措施與方法(1)齲病的三級預防(2)齲病的預防方法4氟化物與牙健康(1)人體氟來源(2)人體氟代謝(3)氟的生理作用(4)氟化物防齲機制(5)氟的毒性作用(6)氟化物防齲的全身應用(7)氟化物防齲的局部應用5窩溝封閉(1)定義(2)窩溝解剖形態(tài)及齲患特點(3)窩溝封閉劑組成、類型及特點(4)酸蝕的作用(5)適應證和非適應證(6)操作方法及步驟(7)臨床效果評價6預防
36、性樹脂充填(1)適應證(2)分類(3)操作步驟7非創(chuàng)傷性修復治療(1)定義(2)適應證(3)材料和器械(4)臨床操作步驟(5)優(yōu)缺點四、牙周病1牙周病流行病學(1)牙周健康指數(2)流行特征及其有關因素2牙周病的分級預防(1)一級預防(2)二級預防(3)三級預防(4)社區(qū)牙周保健3控制菌斑及其他局部因素(1)機械性控制菌斑方法(2)化學性控制菌斑方法(3)其他局部因素控制方法4提高宿主抵抗力(1)合理的營養(yǎng)(2)控制全身疾病5自我口腔保健方法(1)漱口(2)刷牙(3)牙間隙清潔(4)咀嚼和牙齦按摩五、口腔癌1口腔癌流行病學流行情況2口腔癌的危險因素(1)不良生活方式(2)環(huán)境因素(3)生物因素
37、3口腔癌預防方法(1)口腔健康教育(2)定期口腔檢查六、口腔健康教育與口腔健康促進1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進概念(1)健康與口腔健康(2)口腔健康教育與口腔健康促進2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進的策略(1)口腔健康教育的策略(2)口腔健康促進的策略3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進的任務(1)口腔健康教育的任務(2)口腔健康促進的任務4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進的計劃、實施與評價(1)確立口腔健康目標(2)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進的計劃(3)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進的實施(4)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進的評價七、社區(qū)口腔保健1社區(qū)口腔保?。?)社區(qū)與社區(qū)口腔醫(yī)學(2)社區(qū)口腔保健模式(3)WH0
38、倡導的基本口腔保健2初級口腔衛(wèi)生保?。?)初級衛(wèi)生保健與目標(2)初級口腔衛(wèi)生保健八、口腔保健中的感染與控制1口腔醫(yī)源性感染及傳播(1)口腔醫(yī)療保健中的感染(2)感染傳播方式與途徑2感染控制的方法(1)檢查與評價(2)個人保護(3)無菌技術(4)消毒及消毒劑(5)器械滅菌(6)牙科設備消毒(7)臨床廢物處理預防醫(yī)學單 元細 目要 點一、緒論 (1)預防醫(yī)學的概述:定義、內容、特點(2)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當代健康觀、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健康決定因素生態(tài)學模型(3)循證醫(yī)學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預防決策中的運用(4)三級預防策略:疾病自然史與預防機會;三級預防策略:第一級預防、第二級預防、第三
39、級預防二、醫(yī)學統(tǒng)計學方法1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驟(1)統(tǒng)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2)統(tǒng)計工作的基本步驟2數值變量數據的統(tǒng)計描述(1)集中趨勢指標(2)離散趨勢指標(3)正態(tài)分布的特點與面積分布規(guī)律3數值變量數據的統(tǒng)計推斷(1)均數的抽樣誤差(2)總體均數可信區(qū)間及其估計方法(3)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4)u檢驗和t檢驗(5)假設檢驗的兩類錯誤及注意事項4分類變量資料的統(tǒng)計描述(1)相對數常用指標及其意義(2)相對數應用注意事項5分類變量資料的統(tǒng)計推斷(1)率的抽樣誤差、總體率的可信區(qū)間及其估計方法(2)檢驗和x檢驗6直線相關和回歸(1)直線相關分析的用途,相關系數及其意義(2)直線回歸分析的作用,回歸系數及其意義三、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1流行病學概論(1)流行病學定義(2)流行病學的原理、基本原則及方法(3)流行病學的用途2疾病的分布與影響因素(1)疾病分布的常用測量指標(2)疾病流行強度:散發(fā)、暴發(fā)、流行、大流行(3)疾病三間分布的特征(4)疾病三間分布的綜合描述3常用流行病學研究方法(1)概述:流行病學方法的分類、流行病學研究設計的基本內容(2)描述流行病學:描述流行病學的概念;現況研究的概念、普查與抽樣調查的概念、抽樣方法及樣本含量的估計(3)分析流行病學:分析流行病學的概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上海廠長經理人才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太平洋保險產險廣東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林業(yè)資源調查與測繪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粵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崇明島危險化學品物流配送合同標準文本3篇
- 2025年度消防工程設計咨詢與施工監(jiān)理合同4篇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營養(yǎng)師之二級營養(yǎng)師自我檢測試卷A卷附答案
- 2024年度陜西省公共營養(yǎng)師之四級營養(yǎng)師押題練習試卷A卷附答案
- 酒店會議室布局與會議效率的關聯(lián)分析
- 教育科技在小學教育資源均衡分配中的作用
- 2024中考復習必背初中英語單詞詞匯表(蘇教譯林版)
- 海員的營養(yǎng)-1315醫(yī)學營養(yǎng)霍建穎等講解
- 《現代根管治療術》課件
- 肩袖損傷的護理查房課件
- 2023屆北京市順義區(qū)高三二模數學試卷
- 公司差旅費報銷單
- 我國全科醫(yī)生培訓模式
- 2021年上海市楊浦區(qū)初三一模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精校word打印版)
- 八年級上冊英語完形填空、閱讀理解100題含參考答案
- 八年級物理下冊功率課件
- DBJ51-T 188-2022 預拌流態(tài)固化土工程應用技術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