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界址點測量_第1頁
第7章界址點測量_第2頁
第7章界址點測量_第3頁
第7章界址點測量_第4頁
第7章界址點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第七章: :界址點測量界址點測量 一一. .界址點精度界址點精度界址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的點位中誤差:界址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的點位中誤差: 一級:一級:5cm5cm; 二級:二級:7.5cm7.5cm 三級:三級: 10cm 10cm相鄰界址點之間的允許誤差:相鄰界址點之間的允許誤差: 一級:一級:10cm10cm; 二級:二級:15cm15cm 三級:三級:20cm20cm界址點坐標的精度,可根據土地經濟價值和界址點的重要界址點坐標的精度,可根據土地經濟價值和界址點的重要程度加以選擇。程度加以選擇。界址點的精度指標及適用范圍界址點的精度指標及適用范圍類類別別對鄰近圖根點對鄰近圖根點界

2、址點界址點間距允間距允許誤差許誤差與鄰近地與鄰近地物點關系物點關系距離允許距離允許誤差誤差備注備注中誤差中誤差允許誤允許誤差差一一5cm5cm10cm10cm10cm10cm10cm10cm明顯明顯二二7.5cm7.5cm15cm15cm15cm15cm15cm15cm內部內部第七章:界址點測量 二.界址點測量方法1.解析法:極坐標法、前方交會、側方交會、后方交會、距離交會、內外分點法、直角坐標法等實地測量;(精度:5cm)2.圖解法:利用能反映現(xiàn)狀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圖解法常采用工具:格網尺、三角板、分規(guī)、復式比例尺;圖上量坐標主題:界址點測量主題:界址點測量姓名:趙寶鋒姓名:趙寶鋒單位:淮海

3、工學院單位:淮海工學院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一一 碎部點測定方法介碎部點測定方法介紹紹 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三三 極坐標法的應用舉例極坐標法的應用舉例一一 碎部點測定方法介紹碎部點測定方法介紹 1 1 極坐標法極坐標法(常用)(常用)DABP2 2 前方交會前方交會ABP3 3 距離交會距離交會APDBPD4 GPS-RTK4 GPS-RTK( (常用)常用)基基準準站站外外置置電電臺臺及及天天線線流動站流動站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D),(AAyxABPAPAPAPAPyyyxxx)sin()cos(APAP

4、APAPAPAPDyDxABAP),(BByx極坐標法計算碎部點坐標公式極坐標法計算碎部點坐標公式APxAPy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D),(AAyxABP?AB),(BByx)90,90(arctan)360,0(ABABABABABxyxxyyarctanABxABy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AyxAB?AB),(BByxABABABABABxxyyxyRarctanarctan)(ABABRfABRAB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B00) 1 (ABAB

5、yx,xyRABABRABABxxxABAByyy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xyR00) 2 (ABAByx,BABABR180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xyR00) 3 (ABAByx,BABABR180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xyR00) 4 (ABAByx,BABABR 360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xy00)5(ABAByx,B 0AB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xy

6、00) 6(ABAByx,B180AB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xy00) 7 (ABAByx,B 90AB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Axy00) 8 (ABAByx,B 270AB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D),(AAyxABPABAP),(BByx)sin()cos(ABAPAPABAPAPDyyDxx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D),(AAyxABP),(BByx極坐標法測定碎部點坐標程序編寫:極坐標法測定碎部點坐標程序編

7、寫:)/tan(ABABABdxdyAR0. 0ABABdyanddxABABR賦值賦值AxAyBxByAPDABABxxdxABAByydyifThen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極坐標法測定碎部點坐標程序編寫:極坐標法測定碎部點坐標程序編寫:. 0. 0ordyanddx0. 0ABABdyanddxABABR 180ElseifThenElseifThen0. 0ABABdyanddxABABR 360ElseifThen0. 0ABABdyanddx 0ABElseifThen0. 0ABABdyanddx180AB二二 極坐標法基本公式極坐標法

8、基本公式(重點(重點+ +難點)難點)極坐標法測定碎部點坐標程序編寫:極坐標法測定碎部點坐標程序編寫:ElseifThenElseEnd If0. 0ABABdyanddx 90AB0. 0ABABdyanddx 270AB)sin()cos(ABAPAPABAPAPDyyDxx三三 極坐標法的應用舉例極坐標法的應用舉例后視點后視點測站點測站點123456AB第七章:界址點測量 三.界址點誤差的檢驗界址點坐標反算的邊長與地籍調查時實量邊長的之差。解析法施測要求解析法施測要求 (1)(1)距離測量距離測量 距離用鋼尺丈量或用光電測距儀測定。距離用鋼尺丈量或用光電測距儀測定。1 1測回,測回,2

9、2次讀數(shù),互差小于次讀數(shù),互差小于2cm,2cm,平均值平均值 墻角改正,反射片,棱鏡到點墻角改正,反射片,棱鏡到點 (2)(2)角度測量角度測量用不低于用不低于DJ6DJ6型光學經緯儀觀測半個測回,如距離大于型光學經緯儀觀測半個測回,如距離大于150 m150 m則應觀測一個測回。在觀測中,當界址點的方向則應觀測一個測回。在觀測中,當界址點的方向角超過角超過3 3個,或在一個測站上測量延續(xù)時間超過個,或在一個測站上測量延續(xù)時間超過20 min20 min時,應檢查歸零方向,歸零差不得超過時,應檢查歸零方向,歸零差不得超過4040。 (3) (3) 全站儀,全站儀,RTKRTK直接測坐標直接測

10、坐標 法律效力,地籍測量的成果不允許有粗差的法律效力,地籍測量的成果不允許有粗差的存在。根據地籍測量的這一特性要求,必須存在。根據地籍測量的這一特性要求,必須有足夠的多余觀測值,以對必要的觀測值進有足夠的多余觀測值,以對必要的觀測值進行校核。行校核。 A. A. 兩次重測一些點的坐標兩次重測一些點的坐標 dd2222m mj j (14cm,21cm) (14cm,21cm)B. d=LB. d=L丈丈-L-L反反22m mj j (10cm,15cm) (10cm,15cm)(2) 截距法(或插點法)(3) 直角坐標法(4) 距離交會法(5) GPS(5) GPS實時動態(tài)測量法實時動態(tài)測量法

11、 實時動態(tài)實時動態(tài)( (real time kinematicreal time kinematicRTK)RTK)測量系統(tǒng)是測量系統(tǒng)是GPSGPS測量技術與數(shù)據傳輸技術相結測量技術與數(shù)據傳輸技術相結合而構成的組合系統(tǒng)。合而構成的組合系統(tǒng)。 應用應用RTKRTK技術測量界址點的方法是,在測區(qū)內技術測量界址點的方法是,在測區(qū)內地勢較高、視野開闊的已知控制點上設置基地勢較高、視野開闊的已知控制點上設置基準點,安置一臺雙頻準點,安置一臺雙頻GPSGPS接收機,對所有可見接收機,對所有可見GPSGPS衛(wèi)星進行連續(xù)地觀測,并將其觀測數(shù)據,衛(wèi)星進行連續(xù)地觀測,并將其觀測數(shù)據,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時地發(fā)送

12、給各采樣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時地發(fā)送給各采樣點的點的GPSGPS接收機。接收機。 測量人員將另一臺測量人員將另一臺( (或幾臺或幾臺)GPS)GPS接收機安置接收機安置在一個在一個( (或幾個或幾個) )待測界址點上,在接收待測界址點上,在接收GPSGPS衛(wèi)星信號的同時,通過無線電接收設備,衛(wèi)星信號的同時,通過無線電接收設備,接收基準站傳輸?shù)挠^測數(shù)據,然后根據相接收基準站傳輸?shù)挠^測數(shù)據,然后根據相對定位的原理,實時地計算并顯示各界址對定位的原理,實時地計算并顯示各界址點的三維坐標及其精度。點的三維坐標及其精度。 目前,實時動態(tài)測量系統(tǒng),已在約目前,實時動態(tài)測量系統(tǒng),已在約20km20km的范

13、圍內得的范圍內得到了成功的應用。接收機在每一觀測站上,只需靜到了成功的應用。接收機在每一觀測站上,只需靜止觀測數(shù)歷元,精度可達厘米級。止觀測數(shù)歷元,精度可達厘米級。 RTKRTK技術的關鍵在于使用了技術的關鍵在于使用了GPSGPS的載波相位觀測量,的載波相位觀測量,并利用了參考站和移動站之間觀測誤差的空間相關并利用了參考站和移動站之間觀測誤差的空間相關性,通過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動站觀測數(shù)據中的大部性,通過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動站觀測數(shù)據中的大部分誤差,從而實現(xiàn)高精度分誤差,從而實現(xiàn)高精度( (分米甚至厘米級分米甚至厘米級) )的定位。的定位。 RTKRTK技術在應用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參考站校正技術

14、在應用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參考站校正數(shù)據的有效作用距離。數(shù)據的有效作用距離。GPSGPS誤差的空間相關性隨參誤差的空間相關性隨參考站和移動站距離的增加而逐漸失去線性,因此考站和移動站距離的增加而逐漸失去線性,因此在較長距離下在較長距離下( (單頻單頻10km10km,雙頻,雙頻30km)30km),經過差,經過差分處理后的用戶數(shù)據仍然含有很大的觀測誤差,分處理后的用戶數(shù)據仍然含有很大的觀測誤差,從而導致定位精度的降低和無法解算載波相位的從而導致定位精度的降低和無法解算載波相位的整周未知數(shù)。所以,為了保證得到滿意的定位精整周未知數(shù)。所以,為了保證得到滿意的定位精度,傳統(tǒng)的單機度,傳統(tǒng)的單機RTK

15、RTK的作業(yè)距離都非常有限。的作業(yè)距離都非常有限。 為了克服傳統(tǒng)為了克服傳統(tǒng)RTKRTK技術的缺陷,在技術的缺陷,在2020世紀世紀9090年代中期,人們提出了網絡年代中期,人們提出了網絡RTKRTK技術。在網技術。在網絡絡RTKRTK技術中,線性衰減的單點技術中,線性衰減的單點GPSGPS誤差模誤差模型被區(qū)域型的型被區(qū)域型的GPSGPS網絡誤差模型所取代,即網絡誤差模型所取代,即用多個參考站組成的用多個參考站組成的GPSGPS網絡來估計一個地網絡來估計一個地區(qū)的區(qū)的GPSGPS誤差模型,并為網絡覆蓋地區(qū)的用誤差模型,并為網絡覆蓋地區(qū)的用戶提供校正數(shù)據。而用戶收到的也不是某戶提供校正數(shù)據。而用

16、戶收到的也不是某個實際參考站的觀測數(shù)據,而是一個虛擬個實際參考站的觀測數(shù)據,而是一個虛擬參考站的數(shù)據,和距離自己位置較近的某參考站的數(shù)據,和距離自己位置較近的某個參考網格的校正數(shù)據。個參考網格的校正數(shù)據。武漢市連續(xù)運行武漢市連續(xù)運行GPS基準站基準站系統(tǒng)系統(tǒng)成功鄉(xiāng)賀勝橋鎮(zhèn) 漢南區(qū)土地分局外環(huán)線外環(huán)線中環(huán)線一期站網4站黃陂區(qū)姚集鎮(zhèn)新洲區(qū)勘測院56KM76KM41KM46KM55KM41KM35KM34KM41KM50KM37KM38KM30KM37KM二期站網站市域范圍線勘測院(數(shù)據處理中心)中環(huán)線東湖分院規(guī)劃分局 蔡甸區(qū)規(guī)劃分局 精度精度 動態(tài)參考基準:地心坐標的坐標分量其絕對精度不低于0.1米,基線向量的坐標分量其相對精度不低于310-7; 快速或實時定位:水平3cm,垂直 8cm; 事后相對精密定位:水平5mm,垂直10mm; 變形監(jiān)測:水平5mm,垂直10mm; 導航:水平5 m,垂直 7m; 定時:單機精度100ns,多機同步10ns。界址點成果表界址點成果表點號點號xy邊長邊長備注備注301301 87370.50 87370.5021149.9121149.9155.5155.51302 87325.34 87325.34 21182.0921182.0925.5325.53303 87310.4287310.4221161.36211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