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語言中植物文化含義差異淺析_第1頁
漢英語言中植物文化含義差異淺析_第2頁
漢英語言中植物文化含義差異淺析_第3頁
漢英語言中植物文化含義差異淺析_第4頁
漢英語言中植物文化含義差異淺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漢英語言中植物文化含義差異淺析外國語學院FW 摘要:漢英語言都具有豐富的植物詞匯,但由于文化傳統(tǒng)、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習俗等的不同,同一植物引起的聯(lián)想意義往往存在差別,因此形成了漢英不同的植物文化。本文主要闡述了漢英植物聯(lián)想意義的異同,探討漢英植物文化的差異及其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關(guān)鍵詞:漢英植物文化,植物詞匯,聯(lián)想意義,差異語言與文化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語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和表達思想的工具,但又受制于文化,它不能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和使用,也不能脫離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而流傳下來。在語言的各種要素中,詞匯是其最基本、最活躍的組成部分,因此文化差異在詞匯層面上必然有所體現(xiàn),對詞匯的解釋也必然能體現(xiàn)不同文化

2、之間的差異。詞匯具有概念意義也有聯(lián)想意義。概念意義是客觀對象本質(zhì)特征的反映,一般已被固定下來,也是文化交際中首先必須掌握的基本意義。聯(lián)想意義則是詞語被附加的或隱含的意義 ,它的產(chǎn)生是由于語言使用者受其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熏陶而產(chǎn)生的審美想象 ,脫離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 ,這種聯(lián)想可能就不復存在或產(chǎn)生變異。有些詞甚至由于其深刻的聯(lián)想意義而失去或淡化了其概念意義。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差異,不同的民族在表達同一概念的詞時,必然會產(chǎn)生受各自獨特民族文化影響的不同的聯(lián)想意義。在跨文化交際中,對于詞匯聯(lián)想意義的理解有助于人們更準確的了解和掌握所學語言的文化,從而真正達到交際的目的。植物與人

3、類生活環(huán)境休戚相關(guān),并且兩者日漸和諧。植物不僅對人類具有實用價值,還以其獨特的形態(tài)特點和習性引起人們的遐想,并進一步借植物來表達思想,寄托感情和抒發(fā)理想。于是,植物就具有了高度的文化內(nèi)涵和審美價值。人們對于植物的的看法態(tài)度和各種植物具有的特殊意義就構(gòu)成了該民族植物文化的基本內(nèi)容。因此,植物文化的差異就體現(xiàn)了民族文化中有關(guān)歷史文化、道德情操、審美觀念、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不同。要恰當確切地探究漢英植物詞匯的差異就有必要將兩種民族文化聯(lián)系起來,找出同一個植物在不同文化中所引起的聯(lián)想意義的異同及其形成根源,從而掌握其變化規(guī)律。為更好地了解具有特定文化內(nèi)涵的詞匯及其文化差異,在此可以把與植物有關(guān)的詞匯異

4、同概括為以下幾類。一、漢英聯(lián)想意義部分相同的植物詞匯馬克思說過,語言就其形態(tài)而言是意識的,而就其內(nèi)容而言卻是物質(zhì)的,歸根究底語言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因此,同一植物引起的漢英聯(lián)想意義相同或部分相同就并非偶然情況,而是由漢英文化的共通性以及人類生活的客觀環(huán)境的相似性和認知規(guī)律的趨同性決定的。古老的中華大地和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孕育出了以松、竹、梅、牡丹等為代表的植物文化,而英語民族以玫瑰、百合、櫟樹為代表的植物文化則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以及西方宗教文化影響的結(jié)果。在漢英兩種不同的文化中,有些植物詞匯在某些方面會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聯(lián)想,而在其他方面也會引起不同的聯(lián)想。桂樹(laurel),在漢英兩種語言

5、中人們都把它和出類拔萃與榮譽聯(lián)系在一起。桂樹四季常青,又因其香氣清可蕩滌、濃可致遠,有“九里香”的美稱,一直深得人們喜愛,詩人劉禹錫曾說“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還有李清照也在鷓鴣天桂花中贊嘆“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另外,古人用桂枝編冠戴飾,叫“桂冠”。在中國封建社會舉人若考中狀元,便被人們形容為“蟾宮折桂”,喻指奪得第一名。在現(xiàn)代漢語中,“折桂”一詞仍在使用,表示在考試或比賽中奪得冠軍。古希臘人用月桂樹枝編成冠冕,授予競賽的優(yōu)勝者,稱為桂冠(laureate) 。英美人也喜歡用桂枝編成花環(huán)(laurel wreath)戴在勇士和詩人的頭上,后來桂樹漸漸成了榮譽和成功的象

6、征。英文中win ones laurels表示贏到榮譽,look to ones laurels 表示小心翼翼地保持榮譽,rest on ones laurels則指滿足已有的成績。這種聯(lián)想意義相同的詞語不會影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不同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不會影響跨文化交際。玫瑰(rose)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象征著愛情,在中國人們還常用“帶刺的玫瑰”形容容貌美但不易接近的姑娘。但英語中有關(guān)rose的成語如under the rose 則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在西方會議桌上方懸掛玫瑰花就意味著與會人員都必須保守秘密。這一習慣源于希臘神話:Cupid 給了沉默之神Harpocrates一枝玫瑰以防

7、止他泄露Venus的不檢點行為。所以,兩種文化賦予了玫瑰(rose)部分相同的聯(lián)想意義。桃子(peach)是一種常見的水果,白里透紅,柔嫩多汁,人們很容易透過它聯(lián)想到粉面桃腮的少女,于是漢英文化中都有用桃花來指代皮膚細潔、白里透紅的妙齡少女的現(xiàn)象。例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紅花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痹娭小疤一ā币徽Z雙關(guān),桃花春意,美人姿色。又如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中“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贝颂幍摹疤一ā币灿髦敢馔忮忮说拿烂才?。無獨有偶,在英語中,She is really a peach也常常用

8、來形容漂亮有魅力的女子。另外桃花(peach)也可用來形容女性白里透紅的膚色,尤指少女。例如在中國古典小說中,作家刻畫少女飲酒后臉上出現(xiàn)的紅暈時常用“一杯竹葉穿腸過,兩朵桃花臉上來”。漢語中把女子的臉龐成為“桃腮”,英文中對應的說法是peachy cheeks。正因為桃花在漢語中常常與女性聯(lián)想起來,所以桃花有愛情的聯(lián)想。中國人常把艷遇稱為“桃花運”,把風流韻事稱為“桃色事件”。宋代詩人陸游曾在沈園墻上題詞釵頭鳳,下闋為“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敘述自己與表妹唐婉愛情無果的離愁別緒。詩中用桃花象征他們之間過去的夫妻恩愛之情,只是在封建禮教

9、的摧殘壓迫下,勞燕分飛一場空。而英語文化中只是將桃色新聞稱為love affair,沒有漢語中的聯(lián)想意義。所以,桃花與peach在聯(lián)想意義上也只是部分相同。二、漢英聯(lián)想意義不同或截然相反的植物詞匯某些植物在漢英文化中都可能引起聯(lián)想,但是其聯(lián)想意義可能不同或者截然相反。在中國古代及現(xiàn)在由柳樹(willow)引起的聯(lián)想意義就有許多。例如柳樹因通“留”,通常被賦予“離別、挽留、思念”的聯(lián)想意義;傳說柳樹為古代四大鬼樹之一,有聚集陰魂的迷信之說;柳樹有對女子陰柔贊美之說;柳樹為陽性樹種,民間多用于避邪及招風水;柳樹在泉城,樹、泉、人和諧相伴,素有“家家清泉,戶戶垂柳”之勝境。文學作品中也常常有兼具獨特

10、聯(lián)想意義的柳的各種形象,像斜柳、垂柳、翠柳、煙柳、高柳、古柳等。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柳樹多被用來抒發(fā)離別思念之情,折柳贈別的習慣更是廣為流傳。其中以柳刻畫離別的莫過于王維的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和送沈子福之江東“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詩句“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和“唯有相思似春色”把依依惜別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柳樹之所以有這樣的文化內(nèi)涵,是由中國漢字文化中的諧音造成的。在長期的文字使用過程中,將“挽留、離別、思念”的含義賦予柳樹也是自然的,這與中國人喜歡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崇尚自然的文化心理是密切相關(guān)的。然而

11、在英語中,willow常常引起悲哀和憂愁的聯(lián)想,具有失落和死亡的象征意義,比如wear the willow就表示“失戀”或“悼念心愛的人”。莎士比亞在悲劇奧賽羅中,描寫苔絲德蒙娜遭到丈夫懷疑與人私通時憂傷得唱了一首歌:可憐的她坐在楓樹下哭泣 / 歌唱那青青楊柳/她手扶胸膛,她低頭靠膝 / 唱楊柳,楊柳,楊柳 / 她的熱淚融化了頑石的心唱柳樹,柳樹,柳樹。另外在威尼斯商人中,Lorenzo提到女王Dido所愛的人Aeneas遺棄了她時,莎士比亞用柳樹象征悲哀,女王因過度悲哀而自殺。所以柳樹在漢英文化中的聯(lián)想意義是不同的。紅豆(read bean)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討喜的植物,又叫相思豆,象征著

12、愛情和思念,最為典型的便是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绷硗?,紅樓夢中“紅豆詞”云:“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花春柳滿畫樓”,以紅豆比喻別離情人相思之淚。但是在英語文化中,red bean是貶義的,象征著為了眼前微小的利益犧牲重大利益,圣經(jīng)中Esau為了一碗紅豆湯出賣長子的故事便是佐證。在中國,荷花(lotus flower)是清廉正直、超凡脫俗、高潔的君子形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對它最高的贊賞。但是在西方,lotus 卻是忘憂果的意思。這點源于歐亨利的忘憂果與玻璃瓶:在從特洛伊返回路途中,奧德修斯和他的隨從來到一個島上,島上的居民只以忘憂

13、樹的果實和花為食物,這種神奇的植物擁有魔力,誰只要吃了它就會忘記往事,而陷入恍恍惚惚的昏睡狀態(tài),然后失去回家的動力。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不能把一種文化所接受的植物詞的聯(lián)想意義簡單移植到另一種文化環(huán)境,而應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掌握其內(nèi)涵,準確把握含義,合理運用達到成功交際的目的。三、漢英文化中彼此存在聯(lián)想意義空缺的植物詞匯所謂聯(lián)想意義空缺就是一個詞匯在漢語中有其獨特的聯(lián)想意義,但在英語中不具有,而只是單純的作為了一個語言符號,反之亦然。這種現(xiàn)象就是漢英社會文化的差異在文化空缺上的直接反映。漢英民族重視的花木不同,這便是漢英植物文化最基本的區(qū)別。眾所周知,在漢語文化里,松、竹、梅、牡丹、荷花

14、、菊花、蘭花、柳樹等都具有很高的文學欣賞價值,關(guān)于他們的比喻和象征等聯(lián)想意義也很豐富。例如牡丹,憑借雍容華貴和千嬌百媚的姿態(tài)在眾多花木中脫穎而出,成為從唐代到清代的“國花”,至今仍有很高的評價,其中,洛陽牡丹更是聞名中外。被成為“世外佳人”的梅花,也因其耐寒,不趨時附勢,開在百花之先的特性有“花魁”之美譽。在中國文化中,“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其中菊花是供觀賞的花卉,因重陽節(jié)賞菊花、喝花茶是重要的風俗,所以菊花又成為“友誼”的象征和“君子”的典范。我國古代詩歌更是不乏對菊花的贊美,陶淵明曾贊它“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也因此菊花被稱為“霜杰”。黃巢不第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

15、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编嵥弦苍鳌皩幙芍︻^抱香殺,何曾吹落北風中?!边@些詩都稱贊了菊花毅然挺立、忠貞不屈的傲骨。而英語民族對漢民族所重視的花木卻不見得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漢語文化中有特殊聯(lián)系意義的植物詞匯,在英語文化中卻無任何附加意義。例如,被稱為“歲寒三友”的松、竹、梅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特質(zhì)亦被用來象征人的高貴品質(zhì):松樹象征堅定,竹象征正直、堅貞的氣節(jié),梅花象征堅毅、容忍、不屈的精神。這在古詩詞中也有明顯體現(xiàn),李白曾在贈韋御黃裳二首中說“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表露對松樹的贊賞之情。另外,“松”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也象征長壽,并常與“鶴”連用,“松鶴延年

16、”尤為典型。竹,因其高直挺拔、四季常青、中空有節(jié)、質(zhì)地堅硬等特點,也頗被文人雅士喜愛,賞竹、畫竹、詠竹的現(xiàn)象更是常見,因此流傳下來許多關(guān)于竹的字畫。清朝鄭板橋題畫竹:“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彼脑佒衩錇椋骸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你東西南北風?!庇嘘P(guān)竹子作為喻體的成語也有很多:勢如破竹、罄竹難書、竹籃打水一場空等。李白有首詩說:“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逼渲小扒嗝分耨R”比喻男孩女孩天真無邪,在一起玩耍。如果翻譯為英語the game of childhood則索然無味,完全喪失了漢語喻意的美好。關(guān)于梅花的名句有宋

17、朝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以此來贊嘆梅花不畏嚴寒的品質(zhì)。另有“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來告訴世人發(fā)憤圖強方能成就大業(yè)。在漢語文化里,花木已被人格化,借花木以詠人亦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而對英語文化來講,松、竹、梅僅僅是三種普通的植物,沒有特殊的文化內(nèi)涵。反觀英語中,也有許多植物詞有獨特的聯(lián)想意義,而漢語中卻沒有。例如,常見的clover(苜蓿)長有三片葉子,不過也有些是由四片、六片或更多組成,但并不常見。于是英美人相信四葉苜蓿能給人好運,live in clover就表示生活舒適。Daffodil在漢語里是水仙花,但也僅僅是一種花,但在英語里它

18、是春天、歡樂的象征。這在英國一些文學作品中也有所體現(xiàn),莎翁在冬之歌中寫到:“When daffodils begin to peer / with height , the doxy over the dale ! ”詩人華茲華斯在“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中對這種花的最典型的描寫,反映了詩人當時愉悅的心情。Apple也是備受西方人青睞的植物,比較有代表性的是“An apple a day keeps a doctor away”這句話,圣經(jīng)中也有有關(guān)蘋果的成語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出現(xiàn)。the Big Apple則是美國最大的

19、城市紐約的別名。還有palm(棕樹)在英語文化中也是頗有含義的,復活節(jié)前的星期日就被稱為Palm Sunday,是為紀念耶穌受難前進入耶路撒冷時人們手持棕櫚樹歡迎他而命名的。在英美人心目中,palm是榮譽、勝利、優(yōu)越的象征,例如習語bear the palm漢語意義便是“獲勝、奪冠、居首位”。此外還有cabbage(卷心菜)象征胸無大志、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的人,tomato(西紅柿)表示漂亮的女人,而onion(洋蔥)、lemon(檸檬)則可喻指令人討厭的家伙。除上述之外,有必要提及的還有漢語中植物詞還可構(gòu)成并列式的復合名詞并具有比喻意義,而這在英語中里并不多見。例如,“松竹”“松菊”都可象征堅貞的節(jié)操,“椿松”以及前文提及的“松鶴”則象征長壽,“桑梓”可代表故鄉(xiāng)或父老鄉(xiāng)親,而“桑榆”則表示日暮、事情發(fā)展的最后階段、晚年或隱居的田園。4、 植物詞的聯(lián)想意義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漢英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思維方式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