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7課時_第1頁
第二章 第7課時_第2頁
第二章 第7課時_第3頁
第二章 第7課時_第4頁
第二章 第7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7課時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目標導讀1.閱讀教材P3031內容,結合教材P31圖211、212,總結糖類的種類和作用。2.結合教材P32內容和生活實例,說出脂質的種類和作用。3.閱讀教材P33內容,分析各類大分子物質和單體的關系,明白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重難點擊1.糖類的種類和作用。2.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1完成圖中內容2完成圖中內容3糖類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富含糖類的食物有大米、小麥、饅頭、馬鈴薯、紅薯等。4脂肪一般是備用的能源物質。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花生、動(植)物油、肥肉等。5淀粉在口腔分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麥芽糖,在小腸內進一步分解為葡萄糖后,被毛細血管吸收。6脂肪在膽汁和脂

2、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細淋巴管吸收。7淀粉碘液藍色。8可溶性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條件:5065 水浴加熱約2 min)。9脂肪可被蘇丹染液染成橘黃色,被蘇丹染液染成紅色。課堂導入肥胖被預測為21世紀的流行病和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肥胖會引起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因此,在日常飲食中,不少人對糖類和脂質唯恐避之不及,更有一些愛美人士因害怕變胖,而把糖類和脂質視為天敵。糖類和脂質有哪些種類?它們在生命活動中有哪些作用呢?探究點一細胞中的糖類糖類是生物體內主要的能源物質,生物體內含有很多種糖。請閱讀教材P3031內容,分析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觀察下面幾種常見的單糖

3、結構式,結合教材P30內容思考:(1)觀察上圖可以看出單糖分子都是由C、H、O三種元素構成的。(2)上圖中核糖和脫氧核糖含有5個碳原子,稱為五碳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含有6個碳原子,稱為六碳糖,五碳糖和六碳糖均是不能再水解的糖類,稱為單糖。單糖可直接被細胞吸收。(3)核糖和脫氧核糖是組成RNA和DNA的物質,它們在動植物細胞中都有分布。葡萄糖分布于動植物細胞中,是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常被稱為“生命的燃料”。果糖分布于植物細胞中,半乳糖分布于動物細胞中,果糖和半乳糖都可以被氧化分解提供能量。2觀察幾種二糖的組成示意圖,結合教材P3031內容思考:(1)由上圖可以看出,二糖均是由一分

4、子葡萄糖和另一分子單糖脫去一分子水組成的,分子式為C12H22O11。(2)發(fā)芽的小麥等谷粒中含量豐富的麥芽糖是由葡萄糖和葡萄糖聚合而成的。(3)在甜菜和甘蔗里含量豐富的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聚合而成的。(4)在人和動物乳汁里含量豐富的乳糖則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聚合而成的。3如圖是一個漢堡中的幾種多糖的組成(1)生物體內常見的多糖有淀粉、糖原和纖維素三種,它們均是由葡萄糖通過脫水縮合(反應)連接形成的。其中,儲存在植物體內的淀粉和分布在人和動物肝臟和肌肉中的糖原是生物的儲能物質;而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成分。(2)淀粉、糖原和纖維素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為什么它們在化學性質上有很大差異?答案三種

5、多糖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但葡萄糖連接的方式不同,使它們具有了不同的化學性質。4綜上分析,糖類為什么被稱為“碳水化合物”?答案糖類分子都是由 C、H、O三種元素構成的,多數(shù)糖類分子中H、O原子的比例是21,類似于水分子。 小貼士糖類物質的分類按其歸屬分類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核糖、脫氧核糖、葡萄糖動物細胞特有的糖乳糖、糖原植物細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纖維素按功能分類細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質葡萄糖細胞中的儲能物質淀粉、糖原細胞的結構物質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按是否具有還原性分類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半乳糖、乳糖非還原糖蔗糖、淀粉、纖維素、糖原歸納提煉活學活用1判斷下列關于糖類的敘述的

6、正誤。(1)構成纖維素的單體是葡萄糖和果糖()(2)葡萄糖和麥芽糖可被水解,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3)細胞中的糖類可以分為3類,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單糖,完全由葡萄糖縮合而成的二糖是麥芽糖,乳糖可以被小腸上皮細胞直接吸收()(4)糖原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5)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還原性()(6)淀粉可以用斐林試劑鑒定并呈現(xiàn)藍色。水浴加熱條件下,蔗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7)糖類都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能源物質()答案(1)(2)(3)(4)(5)(6)(7)解析(1)構成纖維素的單體是葡萄糖;(2)葡萄糖不能被水解,麥芽糖可被水解,蔗糖水解的產物是葡萄糖

7、和果糖,乳糖水解的產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3)乳糖是二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可以被小腸上皮細胞直接吸收;(4)糖原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而代謝的最終產物是CO2和H2O;(6)淀粉和蔗糖為非還原糖,不能用斐林試劑鑒定,淀粉只能用碘液鑒定呈現(xiàn)藍色。(7)并非所有的糖都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能源物質,如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是結構物質。探究點二細胞中的脂質脂質是指一類在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上差異很大,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等脂溶性有機溶劑的有機物。結合教材P32內容,分析下面材料并回答問題。1脂肪材料一與糖類類似,脂肪也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所不同的是脂肪含氧量遠遠少于糖類,而H的含量更

8、多。據(jù)分析,1 g脂肪氧化分解可釋放出約39 kJ的能量,1 g糖原氧化分解可釋放出約17 kJ的能量,但1 g脂肪在體內儲存所占的體積是1 g糖原的1/5。材料二生活在海洋中的鯨、海豹等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層,起保溫作用。另外,脂肪還廣泛分布在腸系膜、腹腔大網膜等處,對內臟器官起保護作用。(1)由材料一可知脂肪的元素組成是C、H、O。(2)由材料一可知脂肪是良好的儲能物質,與糖類相比,脂肪中氧和氫的含量有什么特點?在氧化分解時的耗氧量、釋放能量、產水量如何?答案脂肪中氧的含量遠少于糖類,而氫的含量更多,因此脂肪在氧化分解時的耗氧量要比糖類多,釋放出來的能量也多,產生的水也多。(3)由材料二可知脂

9、肪還具有保溫、緩沖和減壓作用。2磷脂和固醇材料一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質、蛋白質和糖類組成。各成分含量分別約為50%、40%、210%。膜脂質主要由磷脂、膽固醇構成。在大多數(shù)細胞的膜脂質中,磷脂占總量的70%以上,膽固醇不超過30%。膽固醇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但過多攝入會在血管壁上沉積,造成血管阻塞,危及生命。材料二佝僂病,又叫骨軟化癥,是以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和臨床以骨骼的鈣化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疾病,預防和治療佝僂病均需補充維生素D并輔以鈣劑,防止骨骼畸形和復發(fā)。(1)據(jù)材料一和教材P32內容可知磷脂是構成細胞膜和多種細胞器膜的主要成分,膽固醇也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

10、成分,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2)由材料二可知,維生素D能有效地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它與膽固醇和性激素同屬于脂質中的固醇類物質。歸納提煉活學活用2連一連探究點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科學家說“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沒有碳,就沒有生命”。閱讀教材P33內容,結合給出的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像多糖、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許多基本的組成單位連接而成的,這些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又稱為單體的多聚體。2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歸納提煉常見的幾種多聚體的單體多聚體(生物大分子)單體(基本單位)多糖、纖維素葡萄糖蛋白質氨

11、基酸核酸核苷酸活學活用3唾液淀粉酶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再在麥芽糖酶的作用下進一步分解為葡萄糖,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麥芽糖是淀粉的單體 B葡萄糖是淀粉的單體C該過程是水解反應 D淀粉是一種多聚體答案A解析淀粉是一種多聚體,其單體是葡萄糖,麥芽糖可以進一步水解,不是基本單位,也就不是單體;多聚體可以水解成單體。1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質,水解終產物不都是葡萄糖的是()淀粉蔗糖乳糖麥芽糖A B C D答案B解析淀粉、麥芽糖、纖維素和糖原的單體都是葡萄糖,水解終產物均只有葡萄糖一種;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形成的二糖,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形成的二糖。2媒體報道的“地溝油”事件,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12、地溝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質,但還有許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地溝油”的主要成分的組成元素一定是C、H、O、NB“地溝油”的主要成分是生物體內主要的能源物質C“地溝油”的主要成分遇蘇丹染液可能呈現(xiàn)橘黃色D“地溝油”的主要成分在細胞中的含量多于蛋白質答案C解析“地溝油”的主要成分為脂質,主要由C、H、O三種元素構成,其主要功能是作為儲能物質,A、B錯誤;脂質在細胞中的含量少于蛋白質,D錯誤。3淀粉、纖維素、RNA和脂質都含有的元素是()AC、H、O BC、H、O、NCC、H、O、N、P DC、O、N、P、S答案A解析淀粉、纖維素的組成元素為C、H、O,核酸含有C、H、O、

13、N、P,可見三者共有的元素為C、H、O,組成脂質的主要元素是C、H、O。4糖類和脂質是細胞中兩種重要的有機物,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組成脂質的化學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質還含有P和NB糖類中的淀粉、纖維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縮合而成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質量相同的糖類和脂肪被徹底分解時,糖類耗氧少答案C解析組成脂質的化學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質如磷脂還含有P和N;葡萄糖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單體;淀粉水解的終產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終產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因脂肪中C、H的比例比糖類中的高,故質量相同的糖類和脂肪徹底氧化分解時脂肪的耗氧量多,產能也多。5回答下列問題

14、:(1)組成細胞的幾種生物大分子,其主要功能依次是:能源物質、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遺傳物質,則組成它們的單體分別是_、_、_。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_原子構成的_為基本骨架。有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所以說_是生命的核心元素。(2)從科學角度講,一日三餐應以_為主食,理由是_。(3)對于經常參加長跑等運動的人來說,運動前常大量進食面條、土豆和米飯等食品,這樣就能使體內的_得到充分儲備,有利于延長耐久力。(4)請分析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的原因:_。答案(1)單糖氨基酸核苷酸碳碳鏈碳(2)淀粉類食物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3)糖原(4)糖尿病患者由于大量的糖從尿液中排出,能量供應不足,就從儲備的蛋

15、白質和脂肪中獲得能量,因而體重下降基礎過關知識點一細胞中的糖類1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常被形容為“生命的燃料”的是()A麥芽糖 B核糖 C葡萄糖 D淀粉答案C解析葡萄糖是細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質。2下列有關糖類的化學組成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基本單體均為葡萄糖麥芽糖、乳糖、蔗糖的組成中均有葡萄糖葡萄糖、果糖均為還原糖,由二者縮合而成的蔗糖也具有還原性多糖都是動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A B C D答案A解析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等多糖的基本單體是葡萄糖,故正確。麥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脫水縮合而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脫水縮合而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

16、糖脫水縮合而成,故正確。蔗糖不具有還原性,故錯誤;多糖中的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不屬于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故錯誤。3下列關于糖類及其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糖類是生命活動的唯一能源物質B核糖存在于細菌中而不存在于病毒中C肝糖原只含有C、H、O三種元素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答案C解析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但不是唯一的能源物質;核糖是構成RNA的重要成分,某些RNA病毒也含有核糖;肝糖原屬于多糖,糖類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蔗糖水解的產物是果糖和葡萄糖,乳糖水解的產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4下列對多糖功能的分類正確的是()答案C解析糖原是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淀粉

17、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二者功能一致。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是結構物質。知識點二細胞中的脂質5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是有關脂質的生物學功能,其中屬于磷脂的生物學功能的是()A是細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B是儲能分子,具有保溫作用C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D具有生物活性,對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答案A解析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等生物膜的成分,脂肪具有儲能和保溫等作用,固醇類物質對生命活動具有調節(jié)作用,構成植物體表面保護層的是蠟質,屬于脂質但不是磷脂,如植物體的果實、葉片等的表面。6.一頭豬在“5.12”大地震中被埋36天后獲救,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命奇跡,網友們?yōu)樗柏i堅強”,這頭豬被困期間

18、體重減輕了2/3。那么,減輕的體重主要是哪種物質()A糖類 B脂肪 C蛋白質 D核酸答案B解析脂肪是主要的儲能物質,長時間不能進食時,主要靠分解脂肪來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7下面是關于脂質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A磷脂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是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B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對維持生物體的生殖過程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動物的脂肪細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細胞中沒有D企鵝體內的脂肪有減少熱量散失、維持體溫恒定的作用答案D解析磷脂應含有P;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固醇;在動物的一般組織中都有脂肪的分布,此外,脂肪也可以分布在植物中;脂肪是生物體的儲能物質,同時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19、。8生物體內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儲能物質緩沖和減壓、保護內臟器官具有生物學活性,對生命活動具有調節(jié)作用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絕熱體,保溫作用A BC D答案B解析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具有生物學活性,對生命活動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是激素;能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吸收的是維生素D,屬于固醇類。知識點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9下列哪組物質是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A纖維素、脫氧核糖核酸B蛋白質、核糖核苷酸C葡萄糖、核糖核酸D氨基酸、糖原答案A解析葡萄糖是多糖的單體,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單體,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酸的單體,纖維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連接而成的多聚體,脫氧核糖核酸是

20、由脫氧核糖核苷酸連接而成的多聚體。因此,B、C、D項不全是多聚體。能力提升10下列圖中動植物糖類、脂質的種類與比較正確的是()答案A解析葡萄糖和果糖是單糖,蔗糖是非還原糖;固醇和脂肪都屬于脂質,而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固醇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是生物大分子;乳糖和糖原都是動物細胞中的糖類,淀粉、麥芽糖和纖維素是植物細胞中的糖類,核糖、脫氧核糖和葡萄糖是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11根據(jù)表中分析,同質量的脂肪和糖類在氧化分解時的差異,以下說法錯誤的是()物質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時CO耗氧量釋放能量產生的水脂肪75%13%較多較多X糖類44%50%較少較少YA.相同質量條件下,脂肪比糖類在氧化分解時耗氧

21、量多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C相同質量的脂肪和糖類氧化分解時產生的水量XY。糖類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脂肪中H的比例是175%13%12%,糖類中H的比例是144%50%6%。12下列哪些糖類物質能分別對應:屬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試劑鑒定的糖類;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RNA中的糖類;存在于植物細胞中而不存在于動物細胞中的糖類()A乳糖、核糖、纖維素 B麥芽糖、脫氧核糖、淀粉C麥芽糖、核糖、淀粉 D葡萄糖、脫氧核糖、糖原答案B解析二糖有麥芽糖、乳糖、蔗糖等,可溶性還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DNA中含有脫氧核糖,而RNA中含有核糖。僅存在于植物細胞內的糖:單糖

22、有果糖,二糖有蔗糖、麥芽糖,多糖有淀粉、纖維素等。13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試紙化驗自己的尿糖情況。尿糖試紙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可以將試紙中一種無色化合物氧化成為有色化合物。試紙顏色的變化情況就可以顯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為上述作用機理的表達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葡萄糖bccdeA表達式中,a的基本組成單位為氨基酸B表達式中,b為葡萄糖酸C表達式中,c為無色化合物D表達式中,e為有色化合物答案C解析由題意知:a為葡萄糖氧化酶,b為葡萄糖酸,c為過氧化氫,d為無色化合物,e為有色化合物。所以C項錯誤。14下列對組成細胞的有機物的描述中,正

23、確的是()A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B細胞膜上的脂質主要包括磷脂、膽固醇等C細胞核內的核酸只含脫氧核糖,細胞質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質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質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屬于多糖,乳糖是動物細胞中的二糖;細胞膜上的脂質主要包括磷脂、膽固醇,占細胞膜的 50%;細胞核和細胞質都含有DNA和RNA,都含脫氧核糖和核糖;由于 C、H含量不同,質量相同的不同有機物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不同。15下圖表示細胞中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某種化合物的形成過程,據(jù)圖完成問題:(1)A是指_,組成核酸的是_和_。除了上述兩種外,還有_、_和_。(2)

24、若B是由兩個單體A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則B稱為_。植物細胞中最重要的是_和_,人和動物乳汁中含量最豐富的是_。(3)若B是由大量單體A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則B稱為_。在人和動物的肝臟中是指_,在馬鈴薯塊莖中主要是指_,能形成高等植物細胞壁的是_。答案(1)單糖脫氧核糖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2)二糖蔗糖麥芽糖乳糖(3)多糖肝糖原淀粉纖維素解析由于單體A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并且可以繼續(xù)縮合可知,A是單糖。若B由兩個單體A組成,即為二糖;若B由大量單體A組成,即為多糖。16根據(jù)下列生物學事實回答問題:材料一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冬眠時,進行分解利用,維持生命活動。材料二生活在南極寒冷環(huán)境中的企鵝,體內脂肪可厚達4 cm。材料三幼兒常曬太陽,可以使皮膚表皮細胞內的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1)材料一說明脂肪是_。分布在動物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還具有_和_的作用。(2)材料二說明脂肪具有_作用。(3)材料三說明維生素D能夠_。該物質屬于脂質中的_類物質,該類型物質除維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