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北京實習指導書1_第1頁
秦皇島-北京實習指導書1_第2頁
秦皇島-北京實習指導書1_第3頁
秦皇島-北京實習指導書1_第4頁
秦皇島-北京實習指導書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理科學與地理教育專業(yè)秦皇島北京地理綜合實習指導書泰山學院旅游與資源環(huán)境學院二九年八月31前言地理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地理野外實習是地理專業(yè)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野外實習,可以使學生把課堂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地理事物的能力,學習和掌握地理學野外工作方法,培養(yǎng)野外工作的技能。因此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秦皇島地區(qū)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0119°50,北緯39°5040°10,包括三區(qū)四縣,三區(qū)為海港區(qū)、北戴河區(qū)和山海關區(qū),四縣為昌

2、黎縣、撫寧縣、蘆龍縣和青龍縣(見下頁圖),總面積約7812.4km2。市區(qū)長50 km,寬6 km,是一個狹長帶狀濱海城市。北倚燕山,南臨渤海,東越長城與遼寧省綏中縣毗鄰,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燕山山脈東段,南部為華北平原北端的濱海沖積平原。實習的重點地區(qū)包括柳江盆地(石寨地區(qū))和秦皇島、山海關及北戴河一線。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島市區(qū)之北的撫寧縣境內,屬石門寨鄉(xiāng)管轄。南起黑山窯村,北至義院口長城腳下,長約15km;東起張崖子村,西至伍莊山羊寨一帶,寬約12km,總面積約180km2。柳江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島市23 km。柳江盆地是中國地質學的發(fā)祥地之一,它以地層出露比較齊全,化石豐富,界限劃分清楚,依

3、據充分,機構造顯現(xiàn)典型、直觀為突出優(yōu)點。地質活動構造強烈;各種應力作用全面,地貌現(xiàn)象豐富多樣,尤其是柳江國家地質公園完整且系統(tǒng)地保存了華北地區(qū)從元古至今20億年地殼演化、地理環(huán)境變遷和生物演化史,被譽為“華北地區(qū)地質演化的教科書”。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地學教學野外實習基地。2005年,國務院批準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跡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秦皇島、山海關及北戴河,三區(qū)呈北東南西向分布于渤海海濱。海洋地質作用強烈,各種海岸地貌發(fā)育,是地質認識實習的輔助工作區(qū)。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從1999年開始,我院就選擇秦皇島作為自然地理學野外實習基地。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效果良好。2008年在該線路的基

4、礎上增加了北京市人文地理學的內容。為了滿足教學需要,組織自然與區(qū)域地理教研室教師編寫了這本實習指導書。自然地理部分由趙敬民組織編寫,彭淑貞,張連兵、楊炯等老師參與。人文地理部分由趙春組織編寫,王衛(wèi)華、史衛(wèi)東等參與。希望材料能地理科學及其相關專業(yè)學生的實習提供一個基本參考。由于時間倉促,學識水平有限,錯誤在所難免,請給予批評指正。本書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兄弟院校的研究成果,在此沒有一并列出,請給予諒解。另外本書只是內部材料,供師生實習參考之用。第一章 秦皇島市概況秦皇島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名號而得名的城市。公元前215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第4次東巡,駐蹕于此,并派燕人盧生、方士韓終

5、入海求仙,刻“碣石門辭”,秦皇島厥有其名。此后,漢武帝、魏武帝等20多位帝王巡臨秦皇島。秦皇島是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地處東北、華北兩大經濟區(qū)的結合部和環(huán)渤海經濟區(qū)的中間地帶,是華北、東北、西北地區(qū)重要的出???。舉世聞名的秦皇島港是中國北方天然不凍不淤良港,以能源輸出為主,兼營雜貨和集裝箱,年吞吐量過億噸,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保持經常性貿易往來,躋身世界大港行列。 秦皇島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這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橫亙全境。山海關暨老龍頭、北戴河海濱被評為全國旅游勝地40佳。南戴河海濱、昌黎黃金海岸、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新澳海底世界、長壽山、祖山等景區(qū)獨具

6、魅力。每年吸引800多萬海內外游人慕名而至。 秦皇島是一個新興的工業(yè)城市,素有“玻璃城”之美稱。主要工業(yè)有建材、機電、化工、食品、金屬壓延五大支柱產業(yè),工業(yè)產品1000多種。中國耀華玻璃集團公司、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金海糧油工業(yè)有限公司、渤海鋁業(yè)有限公司、戴卡輪轂有限公司、中阿化肥有限公司、山海關船廠等企業(yè)的生產能力和規(guī)模居全國同行業(yè)前列。 秦皇島是中國首批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公路、鐵網絡密集,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國道和京沈、京秦、大秦鐵路及秦沈高速鐵路在此交匯。秦皇島機場已開通至北京、廣州、上海、昆明等國內航線。秦皇島是全國投資硬環(huán)

7、境“40優(yōu)”城市、“全國衛(wèi)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近年來,先后與美國的托利多市、日本的苫小牧市、意大利的佩扎羅市、科威特的科威特城等6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秦皇島是一個極具發(fā)展活力的城市。2002年,全市實現(xiàn)國內生產總值339億元。全市教育、科研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有全國重點大學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等10余所高等院校,在校學生5萬人。擁有玻璃設計研究院、黑色冶金礦山設計院、視聽機械研究所等國家部屬科研單位8家,民辦科研機構發(fā)展迅速。秦皇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足球賽協(xié)辦城市,具有區(qū)位、港口、旅游、資源等優(yōu)勢,蘊藏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秦皇島真誠希望并熱情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與秦皇島加

8、強合作,發(fā)展友誼,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第二章 秦皇島地區(qū)自然地理概述秦皇島實習地區(qū)主要包括柳江盆地和山海關-秦皇島-北戴河一線。實習指導書的內容側重于柳江盆地。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島市以北的燕山腳下,六平方公里的盆地內薈萃了數億年的各種地質現(xiàn)象,各地質時代、各種沉積環(huán)境的地層出露齊全、層次完整,地層單位界線清楚,化石豐富,是中國華北地區(qū)地質構造的縮影;地球上三大巖類在此出露齊全,巖石種類繁多,內外動力地質地貌景觀千姿百態(tài),區(qū)內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溶洞,含有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且鄰近海岸,受海陸交互作用,形成了微縮景觀式的地形地貌,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柳江盆地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

9、秦皇島柳江盆地就逐漸成為中國有關地學院校和地學科研單位的實習基地和研究基地,因此,柳江盆地又被稱為“地質教育第二課堂”. 區(qū)內三大類巖類出露齊全,各時代沉積地層發(fā)育完好,地層單位界線清晰,化石豐富多樣。盆地內太古代-新生代地層“五代同堂”,有24 個組級地層單位,2個組級地層單位的建組剖面,以及集中反映區(qū)域性地質構造運動的“六大不整合面”,還有各種內外力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竹葉灰?guī)r、藻灰?guī)r,千姿百態(tài)的巖溶地貌景觀均為本區(qū)珍貴的地質遺跡資源。從功能區(qū)劃看,保護區(qū)總面積1395公頃。其中,核心區(qū)面積476公頃,緩沖區(qū)面積516公頃,實驗區(qū)面積403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標準地質剖面、典型

10、地質構造等地質遺跡。柳江盆地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范圍在東經119°30'-119°40',北緯40°02'-40°14之間,共由4個相對獨立的分區(qū)組成:(1)東部落-潮水峪-砂鍋店區(qū),總面積857公頃。東起張巖子村西坡腳,沿280°軸向至東部落村北500米處,南北寬500-900米;再向西,沿近東西走向至石嶺村南500米處,長3750米,南北寬750-2000米;隨后軸向轉為150°,延至砂鍋店村東800米處,長約2000米,寬770米。(2)亮甲山-歡喜嶺-瓦家山區(qū),總面積217公頃。東起亮甲山東坡陡崖處

11、,經歡喜嶺村東至瓦家山村西山梁上,呈“S”形帶狀分布,寬250-850米。(3)黑山窯-大洼山區(qū),總面積155公頃。東起自黑山窯后村西邊,沿295°軸向至大洼山西山坡,長約2500米,寬600-800米。(4)雞冠山區(qū),總面積166公頃。東起自八嶺溝村北西350米處坡腳,向北西向跨越湯河河谷至大平臺西側陡崖。第一節(jié) 秦皇島區(qū)域地質概況一、地層實習區(qū)柳江盆地地層屬于華北型,除普遍缺失上奧陶統(tǒng)、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tǒng)、中下三疊統(tǒng)、白堊系及第三系之外,其它時代地層發(fā)育較好,出露較全,各地層單位劃分標志清楚,化石較豐富,地層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區(qū)范圍內出露的地層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

12、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tǒng),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統(tǒng)和二疊系,中生界上三疊統(tǒng)和侏羅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表1-1)。各時代沉積地層分布占本區(qū)總面積的2/3左右,其中第四系分布最廣,中生界次之,其它時代地層零星分布。現(xiàn)自老而新分述如下。(一)元古界青白口系(Qb)青白口系(Qb)在實習區(qū)包括長龍山組和景兒峪組。形成于至今800 Ma1000 Ma。層型命名于北京西北約50km之青白口。1.長龍山組Qbc該組是本區(qū)內最老的沉積地層,沉積不整合覆于上太古界綏中花崗巖之上,主要分布在盆地的東部張巖子東部落和南部雞冠山等地,以張巖子村西剖面最好,厚度91m。下部為灰白色厚層狀粗粒長石石英砂巖,底部含礫石,海成波痕

13、和交錯層理發(fā)育,含海綠石。上部為紫紅色、褐黑色、黃綠色頁巖夾蛋青色、紫紅色泥巖。由兩個砂巖頁巖韻律構成。屬典型濱海相至淺海相沉積。2.景兒峪組Qbj景兒峪組最初命名地點在河北省薊縣城北景兒峪村,分布與長龍山組基本一致,在李莊村北出露較全,厚度38m。本組巖性由碎屑巖、粘土巖過渡到碳酸鹽沉積,具有海侵沉積特點,與長龍山組整合接觸。其分界標志層是以其底部黃褐色或帶鐵銹色的中細粒鐵質(含海綠石)石英砂巖。底部為黃綠色、黃褐色中細粒含海綠石石英砂巖。中部為紫紅色、黃綠色薄層狀泥巖夾鈣質泥巖,水平層理發(fā)育。上部為蛋青色中薄層泥灰?guī)r夾薄層紫紅色泥巖,泥灰?guī)r細膩性脆,易于辨認,是本組與上覆府君山組分界的標志

14、。其底部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具大型浪成波痕,海相特征明顯,因此本組屬濱海相至淺海相沉積。(二)下古生界Pz1本區(qū)古生界地層發(fā)育良好,與華北廣大地區(qū)極為相似。主要分布于柳江向斜盆地的東西兩翼。由于向斜東翼產狀較西翼平緩,其出露寬度約為西翼的五倍。向斜的南北兩端,由于向斜軸的翹起,也有古生界地層出露。1、寒武系1)下寒武統(tǒng)1(1)府君山組1f 府君山組系河北省區(qū)測二隊(1960)在薊縣北府君山建立的地層單位。相當于原景兒峪組上部“豹皮狀灰?guī)r”,從景兒峪組劃出的依據是本組在區(qū)域上以平行不整合分別覆蓋在長龍山組、鐵嶺組之上,并具有明顯的嵌入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圖21)。本組主要分布在東部落至沙河寨,西部

15、上平山一帶也有出露,東部落剖面出露較全,可作為本區(qū)標準剖面,厚度146m。本組巖石標志明顯,下部為暗灰色厚層狀結晶灰?guī)r,含較多的萊德利基蟲Redlichia;上部為暗灰色豹皮狀白云質灰?guī)r夾暗灰色薄層灰?guī)r,含核形石。與下伏景兒峪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分界標志是下部暗灰色厚層狀結晶灰?guī)r,底部薄層灰?guī)r中局部含角礫或礫巖。本組屬淺海相沉積。(2)饅頭組1m饅頭組最初命名地點在山東省長清縣張夏鎮(zhèn)南2.5km饅頭山,向北依次是毛莊組、徐莊組、張夏組和崮山組(崮山唐王寨)命名地點。本區(qū)饅頭組未發(fā)現(xiàn)可靠化石證據,其層位確定是依據區(qū)域層位對比。本組分布與府君山組一致,但由于抗風化能力弱而零星出露。東部落村北剖面較

16、好,厚表1-1 柳江盆地地層簡表界系統(tǒng)組厚度(m)巖 性 描 述新生界Kz第四系Q粘土、黃土及砂礫石層。與下伏地層角度不整合接觸。中生界Mz侏羅系J上統(tǒng)孫家梁組J3s>350流紋質、粗面質和粗安質火山熔巖、凝灰?guī)r、火山角礫巖與集塊巖。中統(tǒng)藍旗組J2l>1000流紋質、安山質、粗安質、玄武質火山熔巖、凝灰?guī)r、火山角礫巖和集塊巖。與下伏地層角度不整合接觸。下統(tǒng)北票組J1b493礫巖、含礫粗砂巖夾粉砂巖、黑色炭質頁巖,夾煤線,含植物化石及少量雙殼類化石。與下伏地層角度不整合接觸。三疊系T上統(tǒng)黑山窯組T3h162黃灰色含礫粗砂巖、粉砂巖、黑色炭質頁巖互層,夾煤線,含植物化石及雙殼類、昆蟲類

17、化石。與下伏地層角度不整合接觸。上古生界Pz2二疊系P上統(tǒng)石千峰組P2sh150紫色粉砂巖、細砂巖、中粗砂巖和含礫粗砂巖。上石盒子組P2s72灰白色含礫粗粒長石砂巖夾少量紫色細砂巖和粉砂巖。下統(tǒng)下石盒子組P1x115黃褐色含礫粗粒雜砂巖、長石巖屑雜砂巖、泥質粉砂巖、粘土質粉砂巖構成三個韻律。山西組P1s62灰色、灰黑色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粉砂巖、炭質頁巖及粘土巖,具可采煤層。石炭系C上統(tǒng)太原組C3t51中細粒長石巖屑砂雜巖、粉砂巖、炭質頁巖夾泥質灰?guī)r透鏡體。中統(tǒng)本溪組C2b82青灰色細砂巖、粉砂巖、泥頁巖、鋁土質巖夾45層泥灰?guī)r透鏡體,含植物化石和又殼類、腕足類、蜓類等化石。與下伏地層平行不

18、整合接觸。下古生界Pz1奧陶系O中統(tǒng)馬家溝組O2m101白云質灰?guī)r、白云巖及少量灰?guī)r。下統(tǒng)亮甲山組O1l118灰色中厚層豹皮灰?guī)r夾礫屑灰?guī)r,含頭足類、腹足類、海綿類等化石。冶里組O1y126灰色泥晶灰?guī)r、礫屑灰?guī)r、泥質條帶灰?guī)r,上部夾黃綠色頁巖。寒武系上統(tǒng)鳳山組3f92泥質條帶灰?guī)r、礫屑灰?guī)r、泥灰?guī)r、鈣質頁巖互層。長山組3c18粉砂巖夾礫屑灰?guī)r、生物碎屑灰?guī)r,化石豐富。崮山組3g102紫色礫屑灰?guī)r、粉砂巖夾灰色藻灰?guī)r、鮞?;?guī)r和泥質條帶灰?guī)r。中統(tǒng)張夏組2z130灰色鮞粒灰?guī)r、藻灰?guī)r夾泥質條帶灰?guī)r、生物碎屑灰?guī)r。徐莊組2x101黃綠色頁巖、粉砂巖、暗紫色粉砂巖夾少量鮞?;?guī)r透鏡體。下統(tǒng)毛莊組1m

19、o112紫紅色頁巖、粉砂巖為主,夾少量灰?guī)r透鏡體。饅頭組1m71鮮紅色頁巖。與下伏地層平行不整合接觸。府君山組1f146暗灰色厚層豹皮灰?guī)r、細晶灰?guī)r,底部為角礫狀灰?guī)r。與下伏地層平行不整合接觸。上元古界Pt青白口系Qb景兒峪組Qbj28黃褐色細粒石英砂巖、紫色頁巖、雜色泥灰?guī)r和白色板狀灰?guī)r構成一個沉積韻律。長龍山組Qbc91灰白色含礫粗粒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海綠石砂巖夾紫色、黃綠色頁巖。與下伏地層不整合接觸。上太古界綏中花崗巖2度71m。巖性以鮮紅色(俗稱磚紅色)泥巖為主,往上過渡為粉砂質頁巖夾白云質灰?guī)r透鏡體。泥巖底部具角礫或礫巖,粉砂質頁巖中含石鹽假晶。與下伏府君山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

20、分界標志是其底部角礫狀薄層泥巖。本組屬干旱條件下濱海相或瀉湖相沉積。(3)毛莊組1mo毛莊組分布與饅頭組基本一致,出露較好的地方是沙河寨西山,化石較豐富,可作為本區(qū)標準剖面。厚度112m。本組巖性以紫紅色粉砂巖、頁巖為主,頁巖中含少量白云母片。其顏色要比饅頭組暗一些,俗稱為豬肝色;與徐莊組相比,則又新鮮一些(徐莊組的顏色為暗紫色)。底部以出現(xiàn)黃綠色鈣質頁巖與饅頭組分界,中部和上部夾兩層白云質灰?guī)r透鏡體?;?guī)r透鏡體中產遼西蟲Liaoxia、幕府山蟲Mufushania等。頂部為頁巖夾含核形石(葛萬藻Girvanella)的灰?guī)r透鏡體。與下伏饅頭組整合接觸,屬濱海相潮上帶沉積,其中白云質灰?guī)r為瀉湖

21、相沉積。2)中寒武統(tǒng)2(1)徐莊組2x徐莊組分布較毛莊組更為廣泛,在向斜兩翼均可見到,出露較全的地方是東翼的東部落、揣莊、上花野和下花野等地,西翼的吳莊至秋子峪、上平山一線也有山露。厚度101m。圖2-1 凌源東五官營子府君山組與景兒峪組呈嵌入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素描圖(據1/20萬山海關幅)1石灰?guī)r;2角礫狀泥灰?guī)r;3角礫狀砂質灰?guī)r;4灰質礫巖本組巖性以黃綠色含云母片粉砂巖、頁巖及暗紫色粉砂巖夾少量鮞狀灰?guī)r透鏡體或扁豆體為主。產豐富的三葉蟲化石:畢雷氏蟲Bailiella、遼陽蟲Liaoyangaspis、原附櫛蟲Proasaphiscus、孫氏盾殼蟲Sunaspis及腕足動物化石。與下伏毛莊

22、組呈整合接觸,其分界標志層是以其底部出現(xiàn)黃綠色頁巖與紫色頁巖互層,而毛莊組頂部則是比較單一的紫紅色頁巖。屬淺海相沉積。(2)張夏組2z張夏組受到破壞和覆蓋較少,是寒武紀地層在區(qū)內分布最廣的地層之一,幾乎盆地周圍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東部落、288高地、揣莊、張莊、趙家峪、上平山及吳莊等地。以288高地東山脊發(fā)育較好、較全(現(xiàn)已賣給日本采石灰礦,燒制淺野水泥)??勺鳛楸緟^(qū)標準剖面。厚度120130m。本組以底部厚層鮞狀灰?guī)r與下伏徐莊組整合接觸。巖性明顯分為三段,下部為鮞狀灰?guī)r夾黃綠色頁巖;中部為疊層石灰?guī)r及白云質灰?guī)r和薄層鮞狀灰?guī)r互層,夾泥質條帶灰?guī)r和生物碎屑灰?guī)r;上部為泥質條帶灰?guī)r、頁巖?;?guī)r中

23、含大量三葉蟲化石:德氏蟲Damesella、雙耳蟲Amphoton、叉尾蟲Dorypyge、溝頰蟲Solenoparia等。本組屬淺海相沉積。3)上寒武統(tǒng)3(1)崮山組3g崮山組分布與張夏組一致,以王家峪南山牛圈至288高地出露最全。厚度102m。巖性特征十分明顯,以紫色色調為主。下部紫色頁巖、粉砂巖夾礫屑灰?guī)r;中部灰色灰?guī)r(藻灰?guī)r、鮞狀灰?guī)r、泥質條帶灰?guī)r);上部紫色礫屑灰?guī)r與紫色粉砂巖互層,頂部為灰色厚層藻灰?guī)r。含三葉蟲化石:蝴蝶蟲Blackwelderia、蝙蝠蟲Drepanura、光殼蟲Liostracina、圓勞倫斯蟲Cycolorenzella等。底部以紫色礫屑灰?guī)r與下伏張夏組泥質條

24、帶灰?guī)r整合接觸,似有水下沖刷面存在。本組屬濱海相至淺海相沉積。(2)長山組3c長山組最初命名地點在河北開平盆地趙各莊北1km的長山溝及冶里附近的馬家溝(鳳山組、冶里組、馬家溝組均在此命名)。由孫云鑄(1924)創(chuàng)建,1935年正式命名。本組分布與崮山組相似,出露最好的地方是288高地東山脊上,厚度18m。本組巖性底部以生物碎屑灰?guī)r為主,含海綠石。向上為粉砂巖、礫屑灰?guī)r和頁巖互層,夾藻灰?guī)r。頂部為厚層藻灰?guī)r。產三葉蟲化石:長山蟲Changshania、莊氏蟲Chuangia、蒿里山蟲Kaolishania以及原始的腕足動物化石。與崮山組整合接觸,屬淺海相沉積。(3)鳳山組3f鳳山組分布除與崮山組

25、、長山組一致外,在實習區(qū)北側、西側均有出露。288 高地東側出露較好,厚度92m。本組巖性下部為薄層泥質條帶灰?guī)r,往上為生物碎屑灰?guī)r、鈣質頁巖、鮞狀灰?guī)r互層。底部以青灰色礫屑灰?guī)r直接與長山組巖層接觸,長山組頂部的紫色粉砂巖緊伏于其下。含三葉蟲化石:褶盾蟲Ptychaspis、濟南蟲Tsinania canens、方頭蟲Quadraticephalus、雜索克氏蟲Mictosaukis。與下伏長山組整合接觸,屬淺海相沉積。2、奧陶系O1)下奧陶統(tǒng)O1(1)冶里組O1y冶里組分布與鳳山組一致,分布在288高地至小王山及石門寨北亮甲山。288高地可作為本區(qū)標準剖面,厚度125m。本組巖性下部為質純的

26、泥晶灰?guī)r夾礫屑灰?guī)r及蟲孔灰?guī)r,在地形上常形成陡砬子;上部為灰色礫屑灰?guī)r夾黃綠色頁巖,與下伏地層整合接觸,以灰色薄層礫屑灰?guī)r與鳳山組分界?;?guī)r中產三葉蟲化石:小櫛蟲Asaphellus、田師府蟲Tienshihfuia;頁巖中產無羽筆石Callograptus以及古介形蟲,還有正形貝0rthis和腹足類化石:蛇卷螺Ophileta。本組屬淺海相較深水環(huán)境沉積。(2)亮甲山組O1l亮甲山組最初命名地點在本區(qū)石門寨北亮甲山。由劉季辰、葉良輔(1919)創(chuàng)建。主要分布在亮甲山、小王山、潮水峪等地。亮甲山可作為本區(qū)標準剖面,厚度118m。本組以中、厚層豹皮狀灰?guī)r為主,下部夾少量礫屑灰?guī)r和鈣質頁巖。是本區(qū)

27、燒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上部有少量白云質灰?guī)r及含隧石結核、隧石條帶灰?guī)r。產豐富的頭足動物化石:滿洲角石Manchuroceras、房角石Camerocoras。腹足動物化石:蛇卷螺Ophileta以及海綿動物化石:古杯海綿Archaeoscyphia等。與冶里組整合接觸。其分界標志層是亮甲山組底部出現(xiàn)的中厚層豹皮狀灰?guī)r。屬淺海相沉積。2)中奧陶統(tǒng)O2(1)馬家溝組O2m馬家溝組分布同亮甲山組,以亮甲山及北部茶莊北山發(fā)育較好、厚度在亮甲山剖面為101m。本組巖性主要為暗灰色白云質灰?guī)r夾部分白云巖、含燧石結核豹皮狀白云質灰?guī)r。底部以具微層理、含角礫、燧石結核黃灰色白云質灰?guī)r與亮甲山組分界。白云巖

28、具“刀砍紋”,有的具礫屑、燧石條帶,頂部為含泥質灰?guī)r、風化后呈黃色,俗稱黃皮子灰?guī)r,在華北其它地區(qū)多存在此層,標志明顯。產頭足動物化石:阿門角石Armenoceras、鏈角石Ormoceras、灰角石Stereoplasmoceras、多泡角石Polydesmia。腹足動物化石:馬氏螺Maclurites。三葉蟲:古等稱蟲Eoisotelus。與亮甲山組整合接觸。屬淺海相較深水環(huán)境沉積。晚期海退、水淺。華北地區(qū)在奧陶紀晚期普遍上升為陸地,直到中石炭世才下降接受沉積,因而缺失了上奧陶統(tǒng)、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統(tǒng)等地層。(三)上古生界Pz21、石炭系C1)中石炭統(tǒng)C2本溪組C2b本溪組最初命名地點

29、在遼寧省本溪市西6km的新洞溝與螞蟻溝村之間的牛毛嶺。趙亞曾(1926)創(chuàng)建。本區(qū)東翼區(qū)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山一帶發(fā)育較好。小王山剖面可作為本區(qū)標準剖面,厚度為82m。石門寨西門至瓦家山剖面厚度為70.7m。本組巖性下部為陸相鐵質砂巖或褐鐵礦(山西式鐵礦)、粘土巖(G層耐火粘土),平行不整合于馬家溝組之上;上部為細砂巖、粉砂巖再到湖泊、沼澤相粘土巖,夾35層海相泥灰?guī)r透鏡體,含F(xiàn)層耐火粘土。陸相粉砂巖中含植物化石:鱗木Lepidodendron、科達Cordaites、蘆木Calamites、輪葉Annularia、脈羊齒Neuropteris。石灰?guī)r中含蜒類:小紡錘蜓Fusulinella

30、;腕足動物:馬丁貝Martinia、帥爾文貝Schellwienella;雙殼類:古尼羅蛤Paleoneilo、小花蛤Astarlella、燕海扇Aviculopecten等。本組屬海陸交互相沉積。2)上石炭統(tǒng)C3太原組C3t太原組最初命名地點在山西省太原西山月門溝,由翁文灝、葛利浦(Grabau)1907年創(chuàng)建。經與本區(qū)傅水寨老柳江云山砂巖對比,統(tǒng)稱太原組。本區(qū)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帶發(fā)育較好,厚度在小王山剖面為51m。石門寨西門至瓦家山剖面為48m。本組有兩個沉積韻律。下韻律底部青灰色含鐵質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風化后成黃褐色,具大型球狀風化。向上過渡為青灰色頁巖夾D層粘土或泥質灰?guī)r透鏡體。上

31、韻律底部薄層細粒巖屑雜砂巖,具小型球狀風化。往上為青灰色細粒砂巖夾泥灰?guī)r透鏡體及少量煤線。本組產大量植物化石:脈羊齒Neuropteris、櫛羊齒Pecopteris、楔葉Sphenophyllum、鱗木Lepidoderdron。動物化石腕足類:網格長身貝Dictyoclostus、戟貝Choneter。雙殼類:古尼羅蛤Paleoneilo、裂齒蛤Schizodus。本組與下伏本溪組整合接觸。分界標志明顯,標志層是底部的具大型球狀風化青灰色含鐵質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風化后具小孔,分布穩(wěn)定,過去稱云山砂巖,在遼寧太子河區(qū)則稱黃旗砂巖或小孔砂巖。屬海陸交互相沉積。2、二疊系P1)下二疊統(tǒng)P1(

32、1.)山西組P1s山西組最初命名地點在山西省中部太原一帶,1907年由維利斯(B.willis)、布拉克維爾德(EB1ackwelder)創(chuàng)建。與本區(qū)柳江組對比后,統(tǒng)稱山西組。主要分布在石門寨西門、小王山、黑山窯等地。以石門寨西門至瓦家山剖面最好,是本區(qū)重要的含煤、粘土礦層位。厚度61.8m。山西組巖性由灰色、灰黑色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粉砂巖、炭質頁巖及粘土巖構成兩個沉積韻律。韻律底部含長石多、含礫,單層厚度大,頂部為粘土礦或煤層(可采煤層),上韻律頂部為B層粘土層位。與下伏太原組整合接觸。其分層標志是其底部灰色、灰白色長石巖屑雜砂巖,但在橫向上有時變?yōu)楹[中粗粒、或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顏

33、色由灰白色變?yōu)辄S灰色,但層位穩(wěn)定。本組含植物化石種屬較多,如輪葉Annularia、楔葉Sphenophyllum、櫛羊齒Pecopteris、蘆木Calamites、帶羊齒Taeniopteris。本組屬大陸近海沼澤相沉積。(2)下石盒子組P1x石盒子組最初命名地點在山西省太原市東5km石盒子溝,太原市西25km石千峰為石千峰組建組地點,由那琳(E.Norin,1922)創(chuàng)建。本區(qū)下石盒子組在黑山窯、石門寨西門、石嶺等地較為發(fā)育,厚度115m。本組巖性主要為灰色中粒長石巖屑雜砂巖、細粒巖屑雜砂巖、泥質粉砂巖、粘土質粉砂巖構成三個沉積韻律。第一韻律頂部為灰綠色含云母泥質粉砂巖,第二、三韻律頂部

34、分別是A2和A1層粘土,顏色為紫色、紫灰色。粉砂巖中產植物化石:帶科達Cordaites pricipalis、中蘆木Mesocalamites、多脈帶羊齒Taeniopteris multinervis。本組與山西組分界清楚:山西組頂部為B層粘土礦;下石盒子組底部為黃褐色含礫粗粒巖屑長石雜砂巖(巖貌特殊、俗稱小豆砂巖),與山西組整合接觸,屬河流相、湖泊沼澤相沉積。2)上二疊統(tǒng)P2(1)上石盒子組P2s上石盒子組出露局限性較大。以盆地東翼石門寨西門歡喜嶺至瓦家山一帶較好,厚度72m。本組巖性為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粗粒長石砂巖夾紫色細粒砂巖及粉砂巖。由12個沉積韻律構成。第一韻律底部是在A1層鋁土

35、礦之上(另一個韻律的開始)的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粗粒長石砂巖,具大型斜層理,與下石盒子組整合接觸。此層厚度大,分布穩(wěn)定,稱南山砂巖。本組屬河流相沉積。(2)石千峰組P2sh本組是本區(qū)古生界最高層位,因上覆地層覆蓋,出露十分局限,僅在黑山窯、歡喜嶺一帶出露較好,厚度150m。本組是一套河流相紫色巖石,底部為含礫砂巖和礫巖(膠結松散,風化后礫石脫落布滿山坡),往上為細粒砂巖、粉砂巖及部分黃綠色泥巖。與下伏上石盒子組整合接觸,分界標志是上石盒子組頂部為黃白色含礫巖屑長石砂巖,其上為石千峰組紫色含礫巖屑雜砂巖(結構松散)。粉砂巖中產櫛羊齒Pecopteris、輪葉Annularia、楔葉Sphenop

36、hyllum、丁氏蕨Tingia及腹足動物化石,多代表干旱條件下的陸相沉積,但在黃綠色頁巖中曾發(fā)現(xiàn)海生動物化石:舌形貝Lingula,說明晚二疊世晚期本區(qū)曾一度海侵,氣候轉為溫暖、潮濕。(四)中生界Mz1、三疊系T本區(qū)只發(fā)育上三疊統(tǒng)黑山窯組地層。黑山窯組T3h層型剖面位于本區(qū)西南部的黑山窯后村西側,巖性以灰白色中、粗粒長石石英雜砂巖、黑色炭質頁巖、粉砂巖及煤線為特征。其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和少量昆蟲及雙殼類等化石,屬湖泊相沉積環(huán)境,其中發(fā)育有湖相三角洲和湖泊濱岸沼澤,厚度為161.8m,角度不整合于石千峰組之上。以本組底部的底礫巖同石千峰組分界,上、下巖層產狀差別很大。與上覆地層北票組為不整合接觸

37、,雖然二者產狀差別不大,但界線十分清楚,北票組底部以礫巖與本組分界。本組常見的植物化石有:卡勒萊新蘆木(Neoclamites carrerei)、西伯利亞似銀杏(cf.Ginkgoites sibiricus)及付蘭林舌葉(cf.Glossophyllum florini)等。2、侏羅系J1)下侏羅統(tǒng)(J1)北票組J1b 可與楊志堅(1950)命名的華北地區(qū)下花園組(J1x)對比,為侏羅系底部地層,層序完整,分布較廣泛,黑山窯后村至大嶺一帶可作為北票組之標準剖面,分上、下兩段。下段以礫巖及含礫粗砂巖為主,夾少量粉砂巖和頁巖,厚278m。上段由黃色大礫巖、含礫粗砂巖、粉砂巖、黑色炭質頁巖組成,

38、含煤線,厚215m,底部大礫巖與下段分界明顯。根據巖性和生物化石特征分析,本組屬于沖積扇、湖泊、河流及沼澤相沉積。北票組含有豐富的植物化石,其次是雙殼類和昆蟲類等。常見的有:長葉松形葉(Pityophyllum longifolium)、華麗似刺葵(Phoenicopsis speciosa)及纖細拜拉銀杏(Baiera gracilis)等。2)中侏羅統(tǒng)(J2)藍旗組J2l藍旗組經層位對比相當于髫髻山組(葉良輔,1920),1965年由凌源幅(120萬)延入本區(qū)使用。本組以一套火山巖系分布在盆地中部老君頂至大洼山一線(柳江盆地的核部)。在上莊坨、傍水崖一帶出露較好。厚度在1000m以上。與北

39、票組等老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根據巖性組合及噴發(fā)旋回,分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為偏酸性的安山質火山角礫巖及集塊巖、流紋質集塊巖夾凝灰?guī)r及火山熔巖,厚度在300m以上。中部以中性火山熔巖為主,灰綠色安山質、角閃安山質、粗安質火山熔巖夾集塊巖、火山角礫巖。厚度400m左右。上部為中基性火山熔巖(黑綠色、紫紅色、青灰色堿性玄武巖、玄武安山質、輝石安山質火山熔巖)和熔結集塊巖、集塊巖互層,夾少量火山角礫巖及凝灰?guī)r。厚度在600m以上。3) 上侏羅統(tǒng)(J3)孫家梁組J3s孫家梁組最初命名地點在遼寧省北票北面的孫家梁,由趙宗溥(1959)創(chuàng)建。本組分布局限于實習區(qū)東南隅蟠桃峪一帶,未見與其它地層的直接接

40、觸關系。從區(qū)域資料上看,本組與藍旗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厚度在350m以上,是一套灰色酸性、中堿性火山熔巖和火山碎屑巖,包括流紋質、粗面質和粗安質火山熔巖、凝灰?guī)r、火山角礫巖與集塊巖。(五)新生界Kz石門寨地區(qū)新生界僅有第四系零量分布,且主要為河流階地松散堆積物,沒有膠結成巖,主要為河流沖積、洪積物,其次為坡積物、殘積物。見有少量洞穴堆積,分布在黃土營、山羊寨、李莊、茶莊等地石灰?guī)r溶洞中,為砂礫、粘土堆積物,已開始固結變硬。根據洞穴中脊椎動物化石:狼、熊、鹿、野豬等,鑒定其形成時代為第四紀中更新世。山海關、秦皇島及北戴河海濱區(qū)以海岸沉積物及三角洲沉積物為主,部分地區(qū)可見風成沙丘和沙地堆積。二、巖

41、漿巖和變質巖柳江盆地的巖漿巖分為噴出巖和侵入巖兩大類。(一)噴出巖:該區(qū)的噴出巖分布廣,厚度大,超過850米。噴出活動主要可分兩期:較早一期在侏羅世,巖性為安山巖,分布于向斜的核部;較晚一期在晚侏羅世,巖性為酸性噴出巖,僅局部分布于向斜的北端和東南邊緣。(二)侵入巖1.燕山花崗巖:呈巖基產生。主要分布于盆地的整個西部邊緣和東南外援。西部巖基稱為“溫泉堡花崗巖體”.直接與向斜兩翼呈侵入接觸關系,巖體中心相為灰白色中一粗粒堿性花崗巖。邊緣相為肉紅色中一細粒斑狀花崗巖。東南巖基中心相巖性與西部巖基相同,邊緣相為斑狀細粒石英正長巖。本區(qū)所見燕山花崗巖,皆為這兩大巖基的邊緣相。這兩大巖基侵入于侏羅系及其

42、以前的所有地層,同位素年令測定為一億年。形成時代相當于晚白堊世。2.東翼淺成侵入巖:主要有牛鼻子山正長一二長斑巖巖體及張崖子西南山正長斑巖-閃長珍巖巖體等。這些小巖體產狀為巖株。形成時代的侏羅紀-白堊紀。其次,本區(qū)各種巖性如輝緣巖、閃長珍巖、煌板巖?;◢彴邘r等的侵入巖脈。巖床為數眾多,均受構造裂隙控制。大致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西-南東走向及南北走向。三、構造(一)柳江向斜構造盆地:柳江盆地所在地區(qū)是一個由古老變質巖系所組成(并有廣泛出露)的薊縣山海關隆起區(qū)的邊緣部分發(fā)育起來的向斜盆地。晚元古代青白口紀地殼下沉,接受沉積。因此它是晚元古代清白口紀古生代,中生代地層所組成的向斜構造盆地。柳江向斜盆

43、地基本上為-南北向延伸的不對稱甚至局部倒轉的向斜,西翼的產狀陡峻,西翼南部秋子峪-山羊寨一帶產狀發(fā)生倒轉,而東翼產狀平緩穩(wěn)定。該不對稱的向斜軸部緊靠西翼。因此出露的地層寬度東翼是西翼的五倍或更多。柳江向斜的基底為太古代古老的混合巖?;旌匣◢弾r等變質巖出露于向斜盆地的北部,東部及南部邊緣。在古老變質巖系之上有一不整合面(呂梁運動造成的).其上為晚元古代青白口紀巖系及以后各代地層。在向斜的西部及東南外緣為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崗巖侵入,構成了險要的山地。柳江向斜分成三個構造分區(qū):1.柳江向斜東翼區(qū)東翼占據面積很大,約為整個向斜面積的2/3強。東翼區(qū)的構造特征是巖層產狀平緩穩(wěn)定(產狀向西傾角在10度30度

44、之間).次生厚度變化小對煤及耐火粘土的開采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東翼小巖株。巖床和巖墻為數很多。多處侵入相對柔軟的煤層。以致使煤層受變質和擾亂,是開采的一個不利因素。斷層多為北西和北東向。以正斷層為主,多是小斷層。2.柳江向斜西翼區(qū)由于西部花崗巖侵入造成擠壓,所以西翼地層出露較窄,次生厚度變化大。西翼區(qū)的主要構造特征是:巖層近南北走向,巖層產狀變化急劇,傾向東,傾角可達70°,甚至直立,倒轉。另一個主要特征是有幾條南北走向高度角的逆斷層,自西向東上推,延伸很遠。由于受到強烈的擠壓,巖層厚度變薄,甚至缺失,加上斷層發(fā)育。因此,該區(qū)少有開采價值的沉積礦床。 3.柳江向斜核部為燕山期,噴發(fā)的

45、中性安山巖所占據。往往構成山地,如老君頂,海拔493.7米,形成了地形例置現(xiàn)象。 (二)斷裂構造本區(qū)斷層較發(fā)育,類型較多,主要為正斷層與逆斷層,分布于向斜各處。主要斷層有:1.雞冠山-湯河地塹位于雞冠山-上平山之間的湯河河谷中,由幾條近南北向的正斷層組合而成。斷層面傾角大,河谷東側斷層面向西傾,西側斷層西向東傾,湯河河谷就是沿地塹構造中心部位發(fā)育的。2.伍莊-傍水崖斷裂帶該斷裂帶發(fā)育在柳江向西斜的西翼,西起伍莊,東至傍水崖。有平行的數條斷層出現(xiàn),形成迭瓦式構造。斷層面多向西傾斜。少數向東傾斜。傾角70°-80°.斷層面呈舒緩波狀,見有擠壓構造透鏡鏡體,構造角礫巖和片理化帶,

46、牽引褶皺斷層和糜棱巖化等現(xiàn)象也較明顯。3.蘇莊-伍莊-山羊寨逆斷層該斷層發(fā)育在柳江向斜的西翼,走向NE20°,大致平行于向斜軸,是一條走向斷層,沿走向延伸近10公里。斷層東側為下盤,其亮甲山組豹皮灰?guī)r,斷層兩側為上盤,其張夏組厚層狀灰?guī)r。斷帶寬1米左右,中間有細晶閃長巖脈侵入。斷帶中有構造角礫巖發(fā)育和片理化現(xiàn)象,旁側牽引,褶皺也較明顯。4.牌坊砬子逆斷層該斷層觀察點位于伍莊東北500米牌坊砬子之廢棄舊礦坑處,斷層北北東向延伸,長達3公里。斷層發(fā)育于二迭系地層中,斷層東側為上盤,西側為下盤。上盤為下二迭統(tǒng),頂部B層耐火粘土和上二迭統(tǒng)含礫粗砂巖,具有明顯的牽引褶皺。下盤為 下二迭統(tǒng)粉砂質

47、頁巖。沿斷層面觀察,見有構造透鏡體及片理化現(xiàn)象。上盤巖層兩組節(jié)理發(fā)育。5.石門寨126.6高地北采坑正斷層該斷層出露在柳江向斜的東翼,位于石門寨東南126.6高地北廢采坑處。斷層走向NE15度,斷層在平面上呈鋸齒狀延伸,在剖面上向東傾,傾角61°.整個斷裂寬帶15米,其中有正長斑巖巖脈侵入。寬約3.5米。斷裂帶中有斷層角礫巖,角礫大小不等,以東巖為主。后期被二氧化硅所膠結形成硅化帶。實出地表面呈鋸齒狀近南北向延伸。斷層延伸有1.5公里。斷層東側為亮甲山組的薄層泥質條帶灰?guī)r夾薄層竹葉狀灰?guī)r,西側為寒武系張夏組的厚層 狀灰?guī)r。6.石門寨126.6高地南采坑逆斷層斷層發(fā)育在亮甲山組灰?guī)r中,

48、斷裂面在剖面上呈舒緩波狀。斷層面在剖面上見有大片擦痕、階步,斷層面附近有構造透鏡體和斷層泥發(fā)育。斷層的上盤(北西盤)產生次一級的牽引褶皺。該斷層延伸不遠,斷距不大。四、礦產 本區(qū)礦產主要為沉積礦產,如煤、耐火粘土、燒制玻璃原料石英砂巖、冶煉熔劑白云石和螢石,建筑材料及燒制石灰的石灰?guī)r。其中以煤、耐火粘土及石灰?guī)r為主,開采歷史悠久,具有相當的規(guī)模。金屬礦產較為分散,僅在柳江盆地周圍接觸帶附近曾發(fā)現(xiàn)鐵、銅、鉛、鋅礦點或礦化點十余處,具工業(yè)價值者較小。如上平山重晶石、螢石、鉛鋅礦點,杜莊矽卡巖型銅鐵礦點。其主要礦種有: 1、煤礦 柳江盆地主要含煤地層是上石炭統(tǒng)太原組、下二疊統(tǒng)山西組以及下侏羅統(tǒng)北票組

49、,它們均分布在柳江向斜兩翼。由于東翼巖層傾角平緩,石炭系、二疊系的煤層分布較西翼區(qū)廣。侏羅系可采煤層僅分布在義院口一帶。本區(qū)石炭系二疊系中含煤層位共有6層。當地開采時,習慣采用自上而下編號,編為煤1煤6,其中煤l煤4產于二疊系山西組;煤5煤6產于石炭系太原組。侏羅系含煤層位共10層,編號自上而下為煤1煤10。煤層中具有工業(yè)開采價值的有二疊系的煤2和煤3,石炭系的煤5,以及侏羅系的煤8、煤9、煤l0。各煤層中厚度變化在14m之間,以石炭二疊系煤2和煤5及侏羅系煤10最為穩(wěn)定。本區(qū)煤質由于受巖漿侵入熱力作用產生不同程度的變質作用。局部為劣質煤,西翼由于斷裂構造的破壞,給煤礦的找礦勘探帶來了困難。煤

50、層中有害組分較低(硫含量小于1%、磷含量小于0.090.02%),屬低硫型煤質。本區(qū)煤田屬小型煤田,年產量約60萬t。一般為無煙煤,可作一般工業(yè)用煤和民用煤,以及用于制作化肥的原料。根據撫寧縣化肥廠對煤質要求,含炭量要求大于84%,揮發(fā)成分越少越好。因目前除硫設備的限制,僅能除去硫量的50%,所以一般要求含硫量為1%較為適宜。 本區(qū)上石炭統(tǒng)太原組頂部煤5較為穩(wěn)定,為可采煤層,頂板為黑色粉砂質粘土巖,并含腕足類(如戟貝)、海百合莖、珊瑚等海相化石。底板為粘土質頁巖及灰黑色粉砂巖,富含植物根莖化石碎屑。屬海陸交互相由陸相向海相過渡沉積的煤層。本區(qū)二疊系山西組為一套陸相沉積,受氣候影響,早二疊世氣候

51、潮濕、溫暖,植物生長茂盛,成為主要成煤時期。本區(qū)侏羅系北票組為一套陸相河流三角洲沉積。從沉積旋回和巖性特征看,煤層分布在小旋回的頂部,是由正常的河流相沉積向三角洲沉積的過渡產物。2、耐火粘土本區(qū)東翼石炭二疊系地層中發(fā)育有耐火粘土多層。在層位和巖相等方面均能與唐山開平盆地、本溪太子河流域對比。本區(qū)耐火粘土受沉積時期古地理影響,沿走向或傾向常發(fā)生相變,故可采層常為大小不等的透鏡體狀、扁豆體狀。主要采區(qū)分布在半壁店、石門寨、歡喜嶺一帶。由于礦層相變,規(guī)模沿走向和傾向變化較大,近幾年國家開采的礦山大多數已經停止生產,目前僅有鄉(xiāng)鎮(zhèn)、村和個體企業(yè)進行小規(guī)模開采。耐火粘土在石炭二疊系的層位自上而下編號為A、

52、B、C、D、E、F、G七層。在我國華北、東北地區(qū)上述七層耐火粘土的具體層位是:A層位于上石盒子組(P2s),B層和C層位于下石盒子組(P1x),D層位于太原組,E、F、G層位于本溪組(C2b)。本區(qū)耐火粘土的可采層位是G、F、D及B層?,F(xiàn)將各可采層耐火粘土的簡況作一介紹。G層 礦體賦存在本溪組底部,靠近馬家溝組白云質灰?guī)r頂部假整合面上。屬濱海相瀉湖沉積,產于海侵層序中。F層 位于本溪組下部層位,在G層之上312m左右為青灰色半軟質粘土巖,沉積環(huán)境與G層相似,產于海侵層序中。D層 位于太原組下部,底板為粘土質粉砂巖。為青灰色粘土巖,層位穩(wěn)定,屬陸相湖泊沉積,夾于陸相地層中。B層 礦體賦存于山西組

53、頂部。僅在半壁店北西至石嶺車站南,北約1km地段為可采層位,厚度05m左右,屬硬質耐火粘土。沉積環(huán)境屬陸相沼澤沉積,礦層中甚至夾有煤線。3、金屬礦產柳江向斜西翼與響山花崗巖體(53)的接觸帶附近,已發(fā)現(xiàn)接觸交代型和熱液型金屬礦點,如鐵、銅、鋁、鋅等十余處。在花場峪、車廠、王莊、城莊等地發(fā)現(xiàn)矽卡巖型磁鐵礦點,上平山重晶石鉛鋅礦點,以及朱清峪銅礦點。其地質簡況如下:(1)戴莊王莊鐵礦點該礦點位于杜莊車站西約4.5km,小王莊西山坡上,礦體產于響山巖體與下、中寒武統(tǒng)碳酸鹽接觸帶,礦體的延伸方向與接觸帶一致,呈透鏡狀、脈狀賦存于矽卡巖體內。礦石中的金屬礦物有磁鐵礦、黃銅礦、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赤鐵

54、礦、褐鐵礦、孔雀石。脈石礦物有石榴石、透輝石鈣鐵輝石、透閃石陽起石、綠泥石、綠簾石、石英、方解石、螢石等。礦石呈浸染狀、角礫狀構造。該礦點圍巖蝕變發(fā)育,在平面上或剖面上均具有較明顯的分帶現(xiàn)象,各蝕變帶強弱、寬窄不一,并有疊加現(xiàn)象。由內接觸帶向外依次出現(xiàn)硅化(內接觸帶)(石榴石透輝石)矽卡巖化透閃石化大理巖化。根據礦物組合及它們之間彼此穿切關系,分為兩個成礦期六個成礦階段。矽卡巖期分三個成礦階段: 早期矽卡巖階段 鈣鐵鈣鋁石榴石、透輝石鈣鐵輝石、硅灰石等矽卡巖礦物形成。 晚期矽卡巖階段 透閃石陽起石、綠簾石、磁鐵礦形成。 氧化物階段 主要形成綠簾石、長石、云母及少量石英,金屬礦物有磁鐵礦及少量赤

55、鐵礦。石英硫化物期分三個階段: 早期硫化物階段 主要有綠泥石、綠簾石、石英、螢石等脈石礦物和黃銅礦,少許黃鐵礦等礦石礦物形成。 晚期硫化物階段 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綠泥石等脈石礦物和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礦石礦物形成。 石英碳酸鹽階段 主要形成方解石、石英等細脈。在地表經風化后出現(xiàn)的次生礦物有孔雀石、褐鐵礦、絹云母、石英等。該礦點礦化強度高,但規(guī)模小,F(xiàn)e含量為4565%、Cu含量為0.49-1.54%。鐵可供地方開采;銅品位低,可綜合利用。(2)上平山重晶石、螢石、鉛鋅礦礦點 礦點位于柳江向斜西翼上平山傾伏背斜核部,該背斜核部為下寒武統(tǒng)府君山組豹皮狀石灰?guī)r。背斜兩翼依次為饅頭組、毛莊組和徐

56、莊組,背斜軸走向N25°E,背斜核部各有幾條北北東向的縱斷層,使背斜成為地壘式構造,東側為逆斷層,傾向北西,傾角5580°;西側為正斷層,傾向北西,傾角6070°。重晶石鉛鋅礦脈沿背斜軸分布。礦體為脈狀,出露寬度為23m,少數達1020m,水平延伸達40400m。沿背斜軸形成礦化帶,礦石為角礫狀、晶洞狀、脈狀構造。 圍巖蝕變主要為硅化和螢石化。該礦點的形成與西部響山巖體侵入有關,距響山巖體與灰?guī)r接觸帶僅2km,屬遠離接觸帶低溫熱掖礦床,形成于燕山運動的晚期。該礦采礦坑大多已廢棄,現(xiàn)由上平山村或個體開采。4、其他礦產(1)石英砂巖此類石英砂巖產于雞冠山青白口系長龍山

57、組。厚層狀、質純,含SiO2達90%以上,早年露天開采,是秦皇島玻璃廠制作玻璃的原料,現(xiàn)已停產。此外,該層位的石英砂巖在本區(qū)的東北部張巖子一帶亦有出露。(2)石灰?guī)r本區(qū)下寒武統(tǒng)府君山組厚層石灰?guī)r,下奧陶統(tǒng)亮甲山組的厚層石灰?guī)r是燒制石灰的原料及建筑石料,現(xiàn)多為民間開采。五、區(qū)域地質發(fā)展簡史柳江盆地于晚元古代發(fā)生海進。在長期風化侵蝕的古老變質巖系上開始接受沉積。直至古生代,沉積了厚度較大的地層。與華北廣大地區(qū)一樣,在這段時期內曾有過長短不等的上升侵蝕期。如在清白口紀和下寒武世之,中奧陶世和中石碳世之間都曾發(fā)生過沉積間斷。上述時期柳江盆地古地理環(huán)境雖有過海、陸地明顯變遷。但地殼運動主要表現(xiàn)為平穩(wěn)的升降運動。所以該時期的地層之間的接觸關系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自中生代初期起,經歷的構造變動性質與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