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績談詩歌鑒賞_第1頁
王大績談詩歌鑒賞_第2頁
王大績談詩歌鑒賞_第3頁
王大績談詩歌鑒賞_第4頁
王大績談詩歌鑒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淡化題目,重視詩歌高考詩歌鑒賞題目例說高考語文試題的內容必須涉及古代詩歌,因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就是詩歌;而試題涉及古代詩歌也只能以“鑒賞”的名目出現(xiàn),以區(qū)別于古文閱讀及其他理解型題目。但是,一般所謂古代詩歌鑒賞往往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的,按謝冕教授的說法,詩歌鑒賞是鑒賞者在詩作者藝術創(chuàng)造基礎上的再創(chuàng)造。這與高考特定的環(huán)境、形式難以相容。高考是大規(guī)模的、筆答的、以選拔為目的的考試,這種考試必須有明確的、便于評閱的答案和標準。因此,高考考查的古代詩歌鑒賞,實際是“前鑒賞”,是鑒賞的準備與基礎。一般性的理解詩歌是回答問題的基礎。用謝冕教授的說法,就是“泡”“泡”成散文、故事,“泡”成同學們

2、容易理解的語言形式。從同學這面看,真正的困難,也正在于一般性理解。同學們學習緊張,一般沒有許多時間大量閱讀古代詩歌,我們不熟悉古代的生活和文化,不熟悉古代詩人的思想感情,不熟悉古代詩歌那種含蓄、委婉的表達,尤其不熟悉古代詩歌那種跳躍、錯綜的語句樣式。我們不妨借鑒謝冕教授倡導的方法:“泡”,“泡”開“不厭其煩、不怕羅嗦”地“泡”開!大凡濃縮的精品,都需要“泡”,古代詩歌也在其列吧。但是,在慣常的語文備考中,在模擬考試中,同學們往往重視題目,忽視詩歌。因為題目上打著分數(shù),而分數(shù)決定著同學一時的臉面榮辱,是大家的關注點、興奮點。其實,任何題目都是為了考查解讀詩歌而設置的,詩歌讀懂了,一切全有了。因此

3、,在高考詩歌鑒賞題目的備考中,我們特別強調“淡化題目,重視詩歌”。那么,怎么理解古詩,“泡”開古詩呢?方法仍然是“確認、整合、發(fā)散”,仍然是關注古代詩歌中的“一詞一句”:關注古代詩歌的題目、詩序、注釋、作者和標點,確切把握詩歌中的重要意象,將詩句意思連綴整合。遇到不甚明了的意象,要根據(jù)相關意象、相關詩句推斷。從而把含蓄、跳躍的詩句“泡”開,泡成散文、故事,變成詩人的一篇日記。這里且舉一例用上面提出的方式,“泡”開下面這首唐代詩人李賀的蘇小小墓。幽蘭露,如啼痕。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注蘇小小,南齊錢塘名妓,鐘情于建

4、康才子阮郁,但為阮家所阻,遂與憂傷中咯血而死,時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塢。模擬一下泡開的思維過程:幽蘭露幽暗蘭草上的露水。哪里的幽蘭?自然是蘇小小墓旁的幽蘭。如啼痕好像還留有眼淚的痕跡。誰的眼淚?詩人李賀的嗎,路人或拜謁者的嗎?當然是蘇小小的。由南齊到唐,四百年了,淚痕還沒有干啊!無物結同心沒有什么物件可以用來連接同心結。誰和誰的同心結?自然是蘇小小和阮郁的同心結。煙花不堪剪為什么?因為煙霧籠罩的花朵,是無法剪下來編織同心結的。草如茵,松如蓋青草像地毯一樣,松樹像車蓋一樣。哪里的草與松?自然是蘇小小墓旁的草與松。周邊環(huán)境漸次清晰。風為裳,水為佩風做的衣裳,水做的佩玉。誰的裳與佩?自然是蘇小小

5、的。人物形象初具輪廓。油壁車,夕相待一乘小小的油壁車,夜幕中久久的等待。誰的油壁車?誰在等待誰?自然是蘇小小在等待阮郁啊,四百年了,癡心不改,還在期待心上人前來迎娶。感情與寄托已經清晰地滲透出來。冷翠燭,勞光彩寒氣逼壓著小小的綠色蠟燭,它的光彩很難發(fā)散出去。這翠燭,可能是詩人點燃的,也可能是詩人想象的。詩歌由主體特寫形象浸潤開去,詩人的心境滲透出來。西陵下,風吹雨西陵的墳墓間,寒風吹著冷雨。詩人在憑吊沉思中,回到現(xiàn)實,進一步感觸到周邊凄苦的氛圍。在西陵墳墓間,幽蘭上每一滴露水,都如一只沾淚的眼睛。沒有可以用作同心絲帶的物件,而裊裊青煙里綻放的花朵,又總是隱沒在無邊的黑暗。綠茵茵的青草如毯,碧森

6、森的松樹似蓋,風一樣清冷的衣裳,水一般幽涼的佩玉。一乘小小的油壁車,夜色中一個凄清的身影靜靜守候。那翠色的燭光如豆,光影黯淡,幽幽閃爍。西陵墳墓下啊,寒風吹著冷雨這樣我們就大致讀懂了這首唐詩。唐代詩人李賀來拜謁情死的南齊錢塘名妓蘇小小的墳墓。在墓前,詩人觸發(fā)想象,描摹了一場鬼魂的婚娶這是一場現(xiàn)實中被阻隔,只能在詩歌想象中展示的婚娶。詩人除了表達對墓主人無限同情,對堅貞愛情由衷贊許的感情之外,還傳達出自己內心守候與凄迷的一份情愫。既然名為“泡”,當然可以更“開”些。要“開”,就要加入更多的聯(lián)想和想象,只要它合理。讓我們舉王維山居秋暝為例,進一步“泡”開來??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

7、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秋夜,雨后初晴。一輪皓月當空,灑下清涼的月光,照著遠近一帶的松崗。崗上遠眺,但見周圍群山環(huán)立,在淡青色的屏幕上疊出黑色圍屏。崗下,平湖如鏡。清風徐來,湖上波光閃爍;月光下澈,林間枝影橫斜。雨后濕潤的空氣中,彌散著松脂、青草、荷葉的清香。耳邊忽傳來潺潺水聲,循聲望去,巖邊一幅素練,凌空抖動銀光,淙淙作響原來是山泉映著月光,在青石上流淌,歡呼雀躍地向崗下湖中一瀉而去。驀然間,山下依稀傳來少女們輕快婉轉的歌聲,那是勤勞的浣紗姑娘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穿過湖邊竹林走回村來。竹葉沙沙,伴著女孩子們一路的歡歌笑語,似是彼此應答。湖上也唱起旋律悠揚的漁

8、歌。歌聲起處,一只只漁舟穿出湖邊荷塘,徐徐駛向湖心。迎著月光,魚貫而行,撐船人和漁舟的剪影在銀光閃閃的湖面上緩緩前移。真令人陶醉啊,人們可以這樣自由自在地欣賞、享受春天的美好景色,為什么我不長期的、永久的留在這里呢?這樣的“泡”,對于提升用于作文寫作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都可以說意義非凡。正因為在古詩鑒賞的備考中,很多教師和學生的習慣是只重視題目而忽視詩歌,因此,我們特別強調“重視詩歌,淡化題目”。因為任何題目,都是在考查對詩歌的一般性理解。有了對詩歌一般性理解,有了“泡”開的基礎,回答問題只需扣住三個層次的要點思想、感情,形象、意境和語言、技巧,即可實現(xiàn)題目要求。如圖所示:起點重點終點語言、技巧

9、(形而下)形象、意境(核心)思想、感情(形而上)淡化題目,重視詩歌高考詩歌鑒賞題目例說【古代詩歌鑒賞要點】高考考查的詩歌鑒賞是鑒賞的準備與基礎;理解詩歌并且泡開詩歌是回答問題的基礎;答題時要扣住語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實;泡詩和答題都是“讀”、“寫”的綜合訓練?!纠?·2009年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注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

10、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理解泡開詩歌次石湖書扇韻由注釋可知,石湖代指范成大?!按雾崱?,按照某韻寫詩。詩歌題目的意思是:按照石湖居士范成大題寫在扇子上的一首詩的原韻作。橋西一曲水通村由注釋可知,這里的小橋、曲水、村落應是范成大隱居處蘇州石湖的景物。這一句寫的是詩人“往石湖”。岸閣浮萍綠有痕漸行漸近,連綴形象,綠色“浮萍”環(huán)繞著“岸閣”,這一句寫的是詩人“到石湖”。家住石湖人不到到石湖之后,和范成大接談,所見所聞歸結為“人不到”,這正是歸隱本色。這一句寫的是詩人“在石湖”。藕花多處別開門藕花即荷花、蓮花。蓮,花

11、中君子。范成大在“藕花多處”另辟門徑,可以看出這位石湖主人“亭亭凈植”的君子情懷。這一句寫的是詩人“贊石湖”。                     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從石橋向湖西望去,曲折的溪水通往村落,岸邊閣樓浮萍環(huán)繞,呈現(xiàn)一線綠色的痕跡。詩人家住石湖深處,沒有世俗人等來打擾,喜歡荷花亭亭繁盛,專在這里另開一門戶?!竞喆痤}目

12、要點】題目從“語言”“形象”“感情”三個層面考查,有些是顯性題目,有些是隱性題目;回答問題要在解讀詩歌的基礎上準確答出要點,不要糾纏在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術語上;備考中,不要盲目以“參考答案”為目標,解讀盡量確切,作答要盡量流暢、完美;考試中要從“語言”入手,以“形象”為核心,歸結到“感情”,快速落實題目要求。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題目解析題目所問“畫面”是總體形象,所問“景物”是細節(jié)形象。把握“細節(jié)形象”,需要關注詩中體現(xiàn)這些形象的詞語。把握“總體形象”,需要連綴“細節(jié)形象”,結合注釋要點歸納得來。評分答案詩歌

13、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備考答案這首七言絕句次石湖書扇韻描繪了范成大的石湖別墅周邊一幅綠水環(huán)繞,清幽靜雅的畫面。這幅畫面是由小橋、曲水、村落、岸閣、綠萍、荷花、人家、院門等景物,有機組合構成的。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題目解析這一道題目,是就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層面提問,涉及到對“人”這一形象的理解。說明看法,就是談對詩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而詩歌的“思想感情”,需要體會詩中的“形象意境”,轉化得來。評分答案示例觀點一:這種說法有道理。此詩贊譽石湖

14、美景,也包含對石湖主人的歌頌。“人”是指勢利小人,這些人在范氏去職歸隱后不再與他來往,范氏卻不以為意,反而享受田園之樂,這與作者終生不仕的人生態(tài)度相契合。觀點二:這種說法不確切。此詩描寫了石湖清幽恬靜的美景,表現(xiàn)的是作者對石湖主人歸隱田園生活的贊賞之情?!叭恕笔侵环褐?,無人相煩正是幽靜的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勢后的世態(tài)炎涼。備考答案示例我同意這種說法。這首詩描繪石湖綠水環(huán)繞、清幽靜雅的景色,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既包含對村閣主人人生選擇的贊許,也表達出自己同氣相求、惺惺相惜的感情和價值觀的褒貶取舍。范成大去職歸隱,姜夔也終生不仕,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姜夔造訪這里,那類“不到”這里的“人”,當

15、然暗指趨炎附勢的利祿之徒。范成大將別墅建在石湖,用意就在于疏遠這些人,這些人自然也與范成大形同陌路。詩歌選擇的意象,也別有寄托。水是自然的“曲水”,“浮萍”排開天然的“綠痕”。尤其是“藕花”,從來被文人用作高潔的象征。同為南宋文學家的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就贊美蓮花“亭亭凈植,不蔓不枝”的品性。而石湖別墅的門與眾不同地恰恰開在“藕花多處”。石湖門向藕花開姜夔別具慧眼,對別墅主人的用意心領神會,特別在結句中以此點睛。其歌頌(更準確些應該是贊許)范成大品格,鄙夷第三句中趨炎附勢之徒的用意委婉有致、含蓄鮮明。  淡化題目,重視詩歌高考詩歌鑒賞題目例說 【例2·200

16、9年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軍城早秋    嚴武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理解泡開詩歌軍城早秋軍事要地的城池,早秋的季節(jié)。根據(jù)注釋和詩句可知,“軍城”應該是唐代西部的邊城,詩歌題目交代了時間地點。昨夜秋風入漢關秋風從昨天夜里自西北方向吹來,漢關,是一種泛指,就是詩人戍守的唐朝邊隘。朔云邊月滿西山朔,北方;邊,邊塞;滿,籠罩。隨著秋風夜來,寒云冷月,籠罩邊塞關山。兩句寫自然景

17、色突變,寓示著環(huán)境肅殺,軍情緊急。更催飛將追驕虜在前兩句環(huán)境描摹的基礎上,詩歌后兩句寫局勢行動。飛將軍,原指漢代名將李廣,這里代指迅捷勇猛的得力將領。追驕虜,表明驕橫一時的敵軍已經敗退。莫遣沙場匹馬還沙場,戰(zhàn)場;匹馬,代指一兵一卒,敗兵殘部。詩歌末句大有“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氣概,顯示出詩人勇毅豪邁的衛(wèi)國氣概。軍城早秋     嚴武昨天夜里秋風勁吹,襲入了大漢的關隘,寒云低壓,邊月清冷,籠罩著西山嶺豁。更督催部屬飛將軍進軍,追擊驕橫敵虜,搏殺戰(zhàn)場,不要讓敵人的一馬一卒跑掉?!竞喆痤}目要點】題目從“語言”“形象”“感情”三個層面考查,有些是顯性題目

18、,有些是隱性題目;回答問題時要在解讀詩歌的基礎上準確答出要點,不要糾纏在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術語上;備考中,不要盲目地以“參考答案”為目標,解讀盡量確切,作答要盡量流暢、完美;考試中要從“語言”入手,以“形象”為核心,歸結到“感情”,快速落實題目要求。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題目解析題目所問“畫面”是總體形象,所問“景物”是細節(jié)形象。把握“細節(jié)形象”,需要關注詩中體現(xiàn)這些形象的詞語。把握“總體形象”,需要連綴“細節(jié)形象”,結合注釋要點歸納得來。評分答案夜晚、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備考答案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

19、由夜色、秋風、漢關、朔云、邊月和西山等景物連綴構成的初秋時節(jié)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畫面,寓含著邊境軍情緊急、局勢緊張的信息,也傳達出軍城統(tǒng)帥與將士緊張與警惕的心情。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題目解析這一道題目所問“情懷”,是就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層面提問。詩歌沒有直抒胸臆,“思想感情”,需要體會詩中的“形象意境”,轉化得來。評分答案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作為鎮(zhèn)守邊疆的將領,斗志昂揚,堅信必勝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斗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心,顯示必勝的信心。備考答案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作為鎮(zhèn)守邊關的統(tǒng)帥,那種高度警惕,剛毅果斷,勝券在握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

20、署得力將領奮力出擊,顯示出胸有成竹的統(tǒng)帥氣概和一往無前的昂揚斗志;第四句寫務求全殲進犯敵軍的決斷,“宜將剩勇追窮寇”,顯示著必勝信念和御敵衛(wèi)國的戰(zhàn)略遠見。 淡化題目,重視詩歌 高考詩歌鑒賞題目例說【例3·2009年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目。西江月·黃陵廟(又題阻風三峰下)     張孝祥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注:張孝祥:南宋初詞人。這首詞,因船行洞庭湖畔黃陵廟下為風浪所阻而作。作者與友人信中提到:“某離

21、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伯亦善戲矣?!?#160;   波神:水神。    準擬:準定。 理解泡開詩歌西江月·黃陵廟(又題阻風三峰下)“西江月”,詞牌,表明詞的形式;“黃陵廟”,詞題,表明詞的內容;“又題阻風三峰下”,詞的別題。結合注釋,可知詞題簡括了詞的背景。張孝祥注釋,南宋初詞人。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根據(jù)注釋可知,時值秋日,詩人大約十天前乘船沿湘江北行,沿途好像裝滿了秋光。剛到洞庭湖時,風平浪靜,廣闊的湖面上,水光燦爛。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根據(jù)注釋可知,詩人行至黃陵廟下,船為風

22、浪所阻。但是詩人并沒有沮喪、憂郁,而是把這種阻隔當做波神的挽留,波神為了留“我”欣賞斜陽,還特意召喚來粼粼細浪。明明是狂風巨浪,在詩人眼里,卻成了粼粼細浪。這是心胸的寫照,而且也不僅指自然風浪。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明天風向轉換,可以繼續(xù)航行了就會更好,今天夜里就露宿在這船上又有什么關系?一種豪邁和信念,自在其中。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明明耳邊驚濤駭浪咆哮,在詩人的心中筆下,卻幻化成了水晶宮里演奏的霓裳樂曲。明天我一準登上岳陽樓,從那里再一覽洞庭湖光。譯詞          

23、0; 西江月 黃陵廟(又題阻風三峰下)         張孝祥滿載著一船秋天的景色航行,開闊的水面平鋪開明澈湖光。是洞庭水神挽留我觀賞斜陽,平湖上有意召喚起粼粼細浪。明天風向改換將更利于航行,今夜何妨就露宿在湖面之上?且聽水晶宮里演奏霓裳樂曲,明天我準定能登到岳陽樓上。【簡答題目要點】題目從“語言”“形象”“感情”三個層面考查,有些是顯性題目,有些是隱性題目;回答問題時要在解讀詩歌的基礎上準確答出要點,不要糾纏在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術語上;備考中,不要盲目地以“參考答案”為目標,解讀盡量確切,作答要盡

24、量流暢、完美;考試中要從“語言”入手,以“形象”為核心,歸結到“感情”,快速落實題目要求。    在這首詞中,作者是以怎樣的胸懷對待風波險阻的?舉出兩處具體描寫,略作分析。                               題目解析題目中的

25、“胸懷”是就思想感情的層面提問,“兩處具體描寫”指的就是具體形象,“略作分析”則要求分析出是哪處具體描寫(形象)怎樣展示出的某種胸懷(感情)。評分答案第一問:達觀、豪邁的胸懷;第二問:略。備考答案在這首詞中,作者是以從容面對世事人生的曠達寬廣的仁人胸懷對待風波險阻的。例如詞的上闋,詩人乘舟北行,原本陶醉于秋色湖光。忽然風起浪涌,船不能行,被迫滯留在黃陵廟下,但詩人沒有焦躁牢騷,更沒有“滿目蕭然,感極而悲”;反而吟唱道:“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痹谠娙藭邕_的胸懷里,險惡的風浪只不過是水神為挽留而召喚來的粼粼細浪,他仍然矚目爛漫斜陽。把風波險阻當作感受世事人生的機遇,這與“穿林打葉,吟嘯徐

26、行”的景象異曲同工,正是詩人寬廣思想境界的寫照。   又例如詞的下闋?!懊魅诊L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險惡的風浪中充滿著對來日“風回”的信念,有著這“更好”的信念,那么今夜在風浪中“露宿”又算得了什么?這真是達人快語,廣闊胸襟。在詩人耳內心中,風浪咆哮的聲音竟如同水晶宮殿里傳來的輕曼的霓裳羽衣曲,這分明是一種“勝似閑庭信步”的胸懷?!皢柧文軤??”因為詩人有堅定的信念:明天準定登上岳陽樓。這種傾慕和信念表明,詩人已經具備了寬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情懷。  淡化題目,重視詩歌高考詩歌鑒賞題目例說  【古代詩歌鑒賞要點

27、】高考考查的詩歌鑒賞是鑒賞的準備與基礎;理解詩歌并且泡開詩歌是回答問題的基礎;答題時要扣住語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實;泡詩和答題都是“讀”“寫”的綜合訓練?!纠?·2009年海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鷓鴣天·代人賦       辛棄疾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注: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理解泡開詩歌鷓鴣天&

28、#183;代人賦“鷓鴣天”,詞牌,表明詞的形式;“代人賦”,詞題,表明詞的內容。題為“代人賦”,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真的是代他人所寫;另一種可能是假托代他人所寫。無路那種情況,都是在表達詩人自己的思想感情。辛棄疾南宋著名詞人。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陌上,村頭(同學們學過“陌上?!保?,村頭桑樹柔軟的枝條剛剛綻放嫩芽,透露出早春的訊息。東面鄰居家養(yǎng)的蠶種已經有一些蛻變成了蠶兒。江南鄉(xiāng)村充滿早春特有的生機。桑葉吐芽,蠶種生化,多么和諧適時。詩人選擇典型事物,兩句寫出早春農事。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視野由村內擴展向村外。平岡,矮矮的丘岡;細草,岡上剛剛萌生細細的青草;鳴黃犢,黃色的小牛

29、犢在平岡細草間“哞哞”鳴叫。我們可以想象,陽光暖洋洋地籠罩著平岡細草,牛犢告別寒冷,沐浴陽光,鳴叫格外生機勃勃。一天將要過去,太陽西斜,照向帶著寒意的樹林;還沒有長出葉子的枝椏間,暮色里,棲息的烏鴉就像墨點點在那里,特別顯眼。它們作別了白天的暖意,此刻肅穆起來。詩人用國畫寫意的筆法,兩句,選擇典型形象,勾勒出早春鄉(xiāng)間的自然風光,由晨到暮,亦聲亦畫,有暖有寒,正是早春特有的料峭與生機。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山,有遠有近,層次分明;路,有橫有斜,錯落有致。青色布旗上面張出一個“酒”字,這里顯見是一家小小酒館。這兩句寫早春人的活動。遠遠近近山上,人的身影可能看不大清楚;橫橫斜斜路上,奔走農事

30、的身影清晰可見。那面酒家青旗,更是讓我們想起“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意境。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在前六句著意描繪早春景象的基礎上,詞結末兩句異峰突起,點評春色,吐訴胸臆:城中生長的桃花李花,正為連綿的風雨憂愁不盡;而溪邊大片嬌黃的薺菜花,正展示、享受著爛漫的春光。譯詞                 鷓鴣天·代人賦        &#

31、160;辛棄疾村頭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枝條,剛剛綻放嫩芽,東面鄰居家的蠶寶寶,已經有一些鉆出蛹繭。一脈平緩山崗上,細草間小黃牛犢兒在鳴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樹林,枝椏間歸棲暮鴉點點。 山有的遠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橫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邊有家小酒鋪,可以打一些酒來。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風雨當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頭一片薺菜花中盛開。【簡答題目要點】題目從“語言”“形象”“感情”三個層面考查,有些是顯性題目,有些是隱性題目;回答問題時要在解讀詩歌的基礎上準確答出要點,不要糾纏在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術語上;備考中,不要盲目地以“參考答案”為目標,解讀盡量確切,作答要盡量流暢、完美;考試中要從

32、“語言”入手,以“形象”為核心,歸結到“感情”,快速落實題目要求。8詞的上闕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 題目解析題目所問的“景象”是就形象意境的層面提問,“請簡要敘述”則要求關注詞的語言,并運用恰當?shù)恼Z言,將形象勾勒出來。評分答案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xiāng)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fā)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備考答案詞的上闋描繪了早春時節(jié)江南農村景象,和平寧靜,充滿著盎然生機、生活情趣和詩情畫意:村頭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枝條,剛剛綻放嫩芽,東面鄰居家的蠶寶寶,已經有一些鉆出蛹繭

33、。一脈平緩山崗上,細草間小黃牛犢兒在鳴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樹林,枝椏間歸棲暮鴉點點。9詞的最后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詞題為“代人賦”,作者為什么要以此為題?請簡要說明。題目解析題目所問的“寫作手法”,是就“語言技巧”的層面考查??梢杂米约旱恼Z言回答;也可以用某些術語回答,而這些術語,無非是常識。題目所問的“感情”,是就“思想感情”的層面考查。兩問都和“形象意境”緊密相關:語言技巧,用來營造形象意境;思想感情由形象意境表達。至于作者為什么要以“代人賦”為題?說明原因,也需要由“語言”“形象”“感情”三個層面探究。評分答案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里愁風畏雨的桃

34、李,與鄉(xiāng)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題為“代人賦”,實則為己賦,采用代人填詞的形式,以薺菜花自況,效果獨特。備考答案詞的最后兩句作者用了虛實反襯的寫作手法。城里那些把風雨當做折磨,一派愁苦的桃花李花,是虛寫;在村邊溪頭盛開,展現(xiàn)明媚春色的那些薺菜花,是實寫。詩人以想象的虛景反襯眼前的實景,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雖遭彈劾解官,卻沒有半點失落的豁達情懷;他嘲笑、鄙棄蠅營狗茍的官場,贊美田園生活,充滿著自信和自豪。題為“代人賦”,有兩種可能:可能的確是代他人填詞;也可能是假托代他人填詞。無論那種情形,作者都是在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薺菜花是詩人

35、自況,經“城中桃李”的反面襯托,更顯得形象鮮明,色彩亮麗,具有特別動人的藝術效果。淡化題目,重視詩歌 高考詩歌鑒賞題目例說  【古代詩歌鑒賞要點】高考考查的詩歌鑒賞是鑒賞的準備與基礎;理解詩歌并且泡開詩歌是回答問題的基礎;答題時要扣住語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實;泡詩和答題都是“讀”“寫”的綜合訓練?!纠?·2009年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晚泊岳陽      歐陽修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

36、路。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理解泡開詩歌晚泊岳陽夜晚,詩人乘坐的客船,停泊在岳陽城邊的長江岸旁。歐陽修北宋著名詩人。臥聞岳陽城里鐘船泊岳陽城邊,夜晚躺臥在客船中,聽到岳陽城頭晚鐘的聲音。系舟岳陽城下樹客船??吭谠狸柍窍?,纜繩就系在長江邊的樹上。正見空江明月來恰好看見空闊的江面上空,一輪明月升起來。云水蒼茫失江路晚云夜霧連接著江水,鋪開一片蒼茫,迷失了航道。夜深江月弄清輝夜越來越深了,只有江面上的月亮散發(fā)出清澈的光輝。水上人歌月下歸忽然聽見江面上有人唱起歌子,他們正在月下?lián)未丶摇R婚犅曢L聽不盡那歌聲婉轉悠長,余音拖得很長很長,簡直聽不到盡頭。輕舟短楫去如飛輕快的船兒,搖著短楫,飛一般地從江面上向遠方駛去。譯詩                       晚泊岳陽      歐陽修躺臥客舟,傾聽到岳陽城里傳來的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