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物理因子療法_第1頁
常用的物理因子療法_第2頁
常用的物理因子療法_第3頁
常用的物理因子療法_第4頁
常用的物理因子療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常用的物理因子療法馮予佳物理因子療法 物理因子治療應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的物理能,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等生理調節(jié)機制作用于人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物理因子分類自然物理因子自然物理因子日光空氣海水礦泉泥土熱沙香花高山洞穴森林人工物理因子電直流電低頻脈沖中頻高頻光紅外線紫外線激光聲超聲波磁靜磁場磁震蕩熱石蠟沙冷冰敷水水療電療法分類 ( 根據(jù)頻率不同) 低頻電療法(01000Hz) 中頻電療法(1000Hz100kHz) 高頻電療法(100kHz300GHz) 其他電療法:直流電療法、靜電療法等計量單位 赫或赫茲(Hz) 千赫(kHz) 兆赫(MHz) 吉赫(GHz) 按千進位換

2、算: 1kHz=1000Hz 1MHz=1000kHz 1GHz=1000MHz光療法 定義 應用人工光源或自然光源治療疾病的方法 光波的波長: 180nm 1 000m 種類 紅外線療法、藍紫光療法、紫外線療法、激光療法超聲波療法 定義 超聲波是指頻率高于20kHz的聲波,是一種機械振動波( 20KHz,800-1000KHz) 應用超聲波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 超聲波療法 治療操作方法 接觸法、藥物透入法、水囊法、水下法磁療法 定義 將磁場作用于人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種類 靜磁場法(屬于恒定磁場) 動磁場法:旋磁療法、電磁療法 臨床上多用脈沖磁場 用脈沖電流通入電磁鐵線圈所產生各種形狀的脈沖磁

3、場石蠟療法 定義 用加熱后的石蠟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石蠟療法(paraffin therapy),屬于傳導熱療法范疇 種類 蠟餅法、浸蠟法、刷蠟法等水療法 應用水治療疾病、促進功能恢復的方法稱為水療法 種類 沖浴、擦浴、浸浴、淋浴、氣泡浴、藥物浴、濕包裹、蒸汽浴、漩渦浴、蝶形槽浴、步行浴、水中運動等生物反饋療法 定義 是應用電子儀器將人體內正常的或異常的生理活動信息轉換為可識別的光、聲、圖像、曲線等信號,以此訓練患者學會通過控制這些現(xiàn)實的信號來調控那些不隨意(或不完全隨意的)、通常不能接受到的生理活動,以達到調節(jié)生理功能及治療某些身心性疾病的目的方法稱為生物反饋療法,又稱電子生物反饋療法。壓力療

4、法定義 是指改變機體局部的壓力,以治療某些疾病的一種療法。 種類肢體壓力療法,氣囊袖套式或腿套式正壓治療局部壓力療法,壓力繃帶、壓力套、壓力衣等理療作用一、物理因子對人體作用的特點(一)共同性主要表現(xiàn)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體后所產生的生理學作用和治療作用。1物理因子的共同性生理學作用(1)改變組織細胞和體液內離子的比例和微量元素的含量。(2)引起體內某些物質分子(如蛋白質分子、水分子等)結構變化。(3)影響各種酶的生物活性。(4)調節(jié)物質代謝。(5)使體內產生生物學高活性物質。(6)增強血液和淋巴液循環(huán)。(7)改變生物膜、血管、皮膚、黏膜和其他組織通透性。(8)引起組織溫度改變。(9)調節(jié)神經-內

5、分泌信息控制系統(tǒng)功能。(10)加強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等。2物理因子的共同性治療作用(1)改善神經-內分泌功能障礙 。(2)提高機體或某些系統(tǒng)、器官的功能水平。(3)改善組織器官的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4)提高局部或全身的抵抗力。(5)鎮(zhèn)痛作用。(6)消炎、消腫作用。(7)緩解痙攣。(8)脫敏作用。(9)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10)提高藥物向組織器官滲透等。二)特異性二)特異性 由不同物理因子選擇性的作用于不同細胞、組織和器官而產生由不同物理因子選擇性的作用于不同細胞、組織和器官而產生 紫外線優(yōu)先作用于外胚層組織及表皮、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紫外線優(yōu)先作用于外胚層組織及表皮、皮膚

6、神經末梢感受器 超短波優(yōu)先作用于結締組織、巨噬細胞系統(tǒng),并可較明顯地作用超短波優(yōu)先作用于結締組織、巨噬細胞系統(tǒng),并可較明顯地作用 于血管系統(tǒng)、自主神經于血管系統(tǒng)、自主神經內分泌信息控制系統(tǒng)、骨組織內分泌信息控制系統(tǒng)、骨組織 直流電優(yōu)先作用于周圍末梢神經感受器和周圍神經纖維直流電優(yōu)先作用于周圍末梢神經感受器和周圍神經纖維 正弦調制中頻電流使疲勞肌肉中正弦調制中頻電流使疲勞肌肉中RNARNA含量升高,并能增強大腦皮質、錐體含量升高,并能增強大腦皮質、錐體神經細胞、核內脫氧核糖核酸蛋白的熒光強度神經細胞、核內脫氧核糖核酸蛋白的熒光強度二、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療作用 消炎作用 鎮(zhèn)痛作用 抗菌作用 鎮(zhèn)靜與催眠 興奮神經肌肉 緩解痙攣 軟化瘢痕、松解粘連 加速傷口愈合 加速骨痂形成 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理療的作用方式溫度刺激機械刺激化學刺激電磁刺激溫度刺激 傳導熱、輻射熱、深部透熱、還有熱外作用即電磁震蕩作用。 熱的生理作用:增強血液循環(huán)加強代謝降低興奮性,降低肌張力增強免疫力。 熱的治療作用:鎮(zhèn)靜、止痛、消炎、解痙。 冷的治療作用:鎮(zhèn)痛、抗炎、控制痙攣機械刺激 超聲波、針刺、 按摩、擦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