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十年來我國大學生自尊研究綜述包愛麗隴東學院教育學院,慶陽 745000摘要:通過文獻綜述法,從自尊的涵、特征、影響因素、研究現(xiàn)狀以及未來展望等方面,對十年來我國大學生自尊的研究回憶,以期引起人們對這一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與思考。關鍵詞:大學生;自尊;隱自尊中圖: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最早給自尊下定義的心理學家是W.james1,他在?心理學原理?中給自尊下定義用了著名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負,指出個人對于自我價值的感受取決于*實際成就與潛在能力之比。Coopersmith認為2,自尊是個體對自己做出的并經(jīng)常持有的評價,他表達了一種肯定與否認的態(tài)度,說明了個體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
2、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價值的。國外學者根本傾向于認為自尊屬于自我系統(tǒng)的情感成分,是對自我評價性和情感性的體驗3,,國學者普遍認同這一點。隨著21世紀人們對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關注,自尊的需要越來越成為人們追現(xiàn)自身價值的一種高層次需要。自尊也以其對人類社會生活和個體精神生活的獨特作用和奉獻而倍受心理學家的關注4。大學階段是個體迅速成長與成熟的關鍵時期,自我意識開展迅速,獨立意識大大增強,他們?nèi)找骊P注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表現(xiàn)出強烈的社會需要,其自尊水平與其心理安康狀況密切相關。因此,關注大學生自尊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安康水平的重要方面。國外對自尊的研究越來越重視,而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一
3、定差距,本文著重從我國10年來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自尊的研究入手,提醒現(xiàn)狀,探究影響因素,分析相關成果,并展望未來研究取向。一 、自尊概述 一國學者對自尊的定義自尊self-esteem也稱自尊心,是個體自我系統(tǒng)的核心成分之一,不僅與個體的心理安康直接有關,而且對個體的認知、動機、情感和行為有廣泛的影響。目前,由于缺乏普遍認同的操作定義,在我國不同學者對自尊有不同理解。朱智賢5認為自尊是社會評價和個人的自尊需要的關系的反映。顧明遠6認為自尊以自我意象和對自身社會價值的理解為根底,是對個人的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作出的評價。荊其誠7認為自尊是自我感覺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勝任愉快值得受人敬重的自我概
4、念。在林崇德8看來自尊是自我意識中的具有評價意義的成分,是與自尊需要相聯(lián)系的,對自我的態(tài)度體驗,也是心理安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運華9認為自尊是個體在比較過程中獲得的積極的情感經(jīng)歷。黃希庭10認為自尊即自我評價感,self-esteem即是self-worth,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認知和評價作為客體的自我對社會主體包括群體和他人以及作為主體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體驗。靜11提出自尊是個體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對自我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它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有自我效能或自我勝任和自我悅納或自愛兩局部構成。這些定義雖各有側(cè)重,但都說明:自尊是一種包含著個體自我認知的價格判斷,是個體對自身價值、重要性、意
5、義和成功的積極情感體驗12。二自尊的分類 自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展分類,不同的學者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自尊作了分類,下面介紹幾種有影響的自尊的分類。 1.沉著上可分為理想自尊ideal self-esteem和現(xiàn)實自尊real or autual self-esteem 。R.E.Bills和E.L.Mclean1951認為現(xiàn)實自尊來自個人期望到達的抱負局部。兩種自尊之間的差距越大越焦慮;差距越大,個人無法協(xié)調(diào)兩者之間的關系時,就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乃至產(chǎn)生心理疾病。 2. 從來源方式上可分為在自尊inner self-esteem和外在自尊outer self-esteem。Hales19
6、79認為自的尊由源和外源兩個因素組成,其中源因素指能力感或效能感,外源因素指他人的贊揚。Tafaraodi和Swann(1995)也認為這兩個因素不僅是自尊的影響因素,而且實際上還被個體化為與之相對應的兩種成分而構成整體自尊。他們稱這兩種成分分別為自我勝任感self-petence和自我悅納self-liking13。自我勝任感是一種個人效能感a sense of personal efficacy,對應于到達成功的行為和能力,而自我悅納是一種社會價值感a sense of social worth,對應于來自他人和社會的贊同和承受。 3.從構造上可分為整體自尊(global self-est
7、eem)和具體自尊specific or differentiated self-esteem。整體自尊是對待自我的總的積極消極態(tài)度,而具體自尊則是整體自尊表現(xiàn)的局部或局部,如學業(yè)自尊、容貌自尊、社交自尊等14。三大學生自尊的影響因素影響大學生安康自尊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部人格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因素??v觀國外學者對大學生自尊的相關研究,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展論述。1.人格因素胡軍生15等對師類大學生人格特質(zhì)與自尊關系的調(diào)查研究說明,外向性和處事太低是影響師類大學生自尊水平的主要人格特質(zhì)。外向性反映人際情況中活潑、主動、積極和易溝通,輕松、溫和的特點,以及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高分者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活潑、積
8、極,擅長與人交往且容易與人溝通,受人歡迎,以及各方面的樂觀和積極情緒,他們有著較高的自尊水平。其中樂觀與自尊總分,自我肯定與自我否認之間都有顯著的相關。樂觀的人有著較高的自尊水平,較高的自我肯定和較低自我否認。白麗英16等對大學生自尊和人格特征影響因素分析說明,性格外向、活潑開朗、情緒穩(wěn)定、好強上進、有恒負責、自信敢為、富于想象、自律嚴謹?shù)拇髮W生更傾于有高的自尊水平;而個性悲觀、固執(zhí)己見、疑心戒備、緊焦慮等個性因素則容易導致低的自尊水平??梢?,人格是影響大學生自尊的重要因素。2.歸因方式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展分析,指出其性質(zhì)或推論其原因的過程。歸因影響個體對結果反響的情感反響,
9、對成績的期待及后來的成就動機和行為。不同的歸因方式對自尊有著不同的影響,積極的歸因方式有助于自尊的形成,而消極的歸因方式則會降低一個人的自尊。Abramson等人在研究抑郁和歸因方式之間的關系時發(fā)現(xiàn),一個人將消極事件歸因于自己的部原因,還是外部原因,決定了其自尊是否會被傷害。部歸因?qū)е赂嗟氖プ宰?。賀小華17等對大學生自尊與歸因方式的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自尊與正性事件的可控性、負性事件的整體性和可控性維度均存在顯著負相關,及自尊水平越高的大學生越傾向于將正性事件歸因為部的、穩(wěn)定的和全面的原因,而將負性事件歸因為外部的、暫時的和特殊的原因。 3.社會比較雖然自尊不必然是社會比較的產(chǎn)物,但是社會比較
10、對它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一般來說,“下向比較可以獲得高自尊,而“向上比較則容易導致低自尊抑或自卑,H.W.Marsh的“池塘蛙效應frog-pond effect就說明了社會比較對個人自尊的影響:即人人傾向于愿做“小池塘里德一條小魚18。于此相應有研究說明:低自尊者在社會比較過程中集中精力于自我保護,而不是力求提高其自尊。他們只是企圖防止失去,在得到成功反響后才尋求較大量的社會比較;而高自尊者則在失敗后才進展大量的比較以尋求失敗的補償,當社會比較對成功的低自尊者有利時,他會尋求盡可能多的社會比較,目的只是為了充分利用這個自我提升的有利時機??偠灾谏鐣容^過程中,低自尊者趨向于采取自我保護的
11、策略,并且低自尊者常采取間接自我提升方式,而高自尊者則相反19。 二 、自尊構造的研究 一一維構造James認為自尊就是指個體的成就感,它取決于個體在實現(xiàn)及其所設定目標過程中的成功活失敗的感受,因此重要的不是個體所獲得的實際結果,而是對所獲接過的認知過程,即個體對所獲結果重要性的主觀評價。 二二維構造 Pope和McHale認為自尊由“知覺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兩個維度構成20。知覺的自我就是指自我的概念,是個體對自己是否具有各種技能,特征和品質(zhì)的客觀認識。理想的自我是個體希望成為什么人的一種意象,這種意象并不是一種輕浮的愿望,而是一種想擁有*種特性的真誠愿望。 三三維構造 Steffenhag
12、enren認為自尊是由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亞構造組成的,即物質(zhì)/情景模型、超然/建構模型、自我強度意識/整合模型。 在國,也有類似的三維模型出現(xiàn),如運華18提出了自尊的專家模型、兒童模型及其整合模型。黃希庭21教授1998認為自尊可以分為總體自尊、一般自尊和特殊自尊,其中特殊自尊是個體對自我*一方面的評價和承受程度,具有特殊性、情境性和不穩(wěn)定性;一般自尊和總體自尊是在特殊自尊的根底上抽象概括出來的自我評價和感受;總體自尊不具有情境性和特殊性,是對自我的綜合評價和整體體驗,在個體身上具有穩(wěn)定性22。 四思維構造及多維構造Coopersmith等人認為,自尊是由以下四個方面構成的:重要性,即一個人是否感
13、覺到自己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愛和贊賞;能力,即是否具有完成他人認為重要的任務的能力;品德,即是否到達倫理標準和道德標準的程度;權力,即影響自己生活和他人生活的程度。Mboya1995認為自尊是家庭關系、學校、生理能力、生理外貌、情緒穩(wěn)定性、音樂能力、同班關系和安康8個方面構成的。我國的心理學家蔡建紅卻通過對大學生的自尊構造進展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自尊構造一般由自我價值感、社交口才、學習能力、他人及社會認同、父母關系、歸屬群體、人際關系、演講、體育運動9個因素構成23。另外,東北師大心理系的林博士提出了關于自尊構造的“倒立金字塔模型24,其模型包括:潛在自尊、社會自尊和元自尊三局部。其中,隱
14、自尊、外顯自尊和元自尊成分是三種不同的心理特征。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驗證了三種自尊根本成分的構造維度是合理的,并證實了自尊層次構造模型的合理性。三 、大學生自尊的研究現(xiàn)狀通過對文獻的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已有研究主要涉及自尊與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學校、社會、個人的關系方面。一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自尊關系的研究在自尊研究中,與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一直是焦點,很多學者都對此問題進展了探討。文新、林崇德25研究發(fā)現(xiàn):1.從總體上看,青少年的自尊與其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懲罰嚴厲、拒絕否認,父親的過分干預、過分保護和母親的過分干預、過分保護有顯著的或極顯著的負相關。2.父母的教育方式對青少年的自尊有較好的預測作用。父母的
15、情感溫暖與理解對青少年的自尊有極顯著或顯著的積極影響,而父親的懲罰嚴厲、過分保護和母親過分干預、過分保護則對青少你的自尊由極顯著或顯著的消極影響。3.在不同青少年群體中,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父親的過分保護對女生的自尊有極顯著的消極影響,但對男生沒有顯著的影響;母親的過分干預和過分保護對男生的自尊由極顯著的消極影響,但對女生沒有顯著的影響。同時,不管父親的過分保護還是母親的過分干預、過放保護都對城市青少年的自尊有顯著的消極影響,而對農(nóng)村青少年沒有顯著的影響。根據(jù)答會明2002對大學生的自尊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發(fā)現(xiàn)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子女的自尊有重要作用。 程學超、谷傳華( 2001)
16、進展了“母親行為與小學兒童自尊的關系專項研究。他們選取三、四、五年級學生和他們的母親各694人, 采用小學兒童母親行為問卷、自尊問卷( SEI) 與小學兒童母親背景問卷進展施測, 對小學兒童自尊與其母親行為之間的關系進展了探討。該研究在此驗證了庫利和米德的早期自尊理論。該研究將對象集中在對母親行為方式的考察上, 對教養(yǎng)方式問題進展了更深入的探索。還有學者進展了富有特色的個案研究。燕玲、樊富珉在“家庭教育與中學生自尊個案研究的啟示這一研究中,利用自尊量表和普通精神安康量表調(diào)查了20所中學1920名中學生,遴選出50名自尊和精神安康水平較好的學生( SES20分或以下及GHQ45分或以下) 、33
17、名自尊和精神安康水平較差的學生( SES28分或以上及GHQ76分或以上) , 并隨機對其中的12名學生以及對他們影響較大的同伴、教師、家長進展了深入的訪談。結果說明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分數(shù)高的學生在訪談中表現(xiàn)出更多的焦慮和不自信, 而分數(shù)低的學生則顯出有更多樂觀情緒和自信。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 初中、高中是一個人心理成長的重要階段, 而在這一階段中對人的成長起最重要作用的是家庭。訪談中, 自尊水平和精神安康程度較好的個案,盡管他們的年級、性別以及心理開展狀況不一樣,但他們在心理上都對自己的家庭和父母有較高程度的認可, 并把父母作為自己遇到困難后的第一求助對象。 二學校因素與自尊關系的研究
18、勉媛26研究發(fā)現(xiàn)在校師生關系滿意度總分及各因子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回歸分析說明:師生關系滿意度和初中生自尊開展狀況之間可以互相以對方的因子來預測。而且學業(yè)成績顯著影響初中生自尊開展。反過來,學生的自尊水平也會影響其學業(yè)成績。宇然27研究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學習倦怠與自尊存在聯(lián)系,外顯自尊和學習倦怠感有著嚴密的聯(lián)系,二者之間呈現(xiàn)出相互作用的關系。倦怠感高的學生隱自尊水平低,而低倦怠的學生隱自尊水平高。江耀強28研究說明:1.自尊感水平與學業(yè)成就和行為表現(xiàn)存在高相關。對自己整體感到滿意、自信的,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覺得自己是一個處于平安的、支持的環(huán)境,有家庭溫暖,可與親友自由交往,體格健全安康,有生活
19、目標,并對自己的學業(yè)有滿足感、成功感的學生,他們的學業(yè)成就普遍都較高。2.自尊感與學業(yè)成就的相關存在互為因果的關系。自尊感低落導致學業(yè)成就地下和導致行為偏差,學習受挫或?qū)W習困難也是導致自尊感低落的原因。三社會支持與自尊關系的研究社會支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聯(lián)系,當個人在面臨困難或威脅時,這種聯(lián)系可以為個體提供精神或物質(zhì)上的幫助,是心理社會壓力與心理障礙之間的中介因素之一。欣29等人對大學生的自尊研究發(fā)現(xiàn),自尊與社會支持中的利用度有顯著正相關,大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存在關系。通過以上研究發(fā)現(xiàn),自尊與社會支持具有*種程度上的正相關關系。一般來說,提供和承受的社會支持越高,自尊水平也會越高。四個人因素
20、與自尊關系的研究春妹30等通過對中學生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學生在人格各維度上都具有顯著差異,高自尊的學生更外向、宜人、慎重、情緒更穩(wěn)定,對經(jīng)濟更開放。情緒性、開放性和外向性與自尊的相關都比較高,宜人性和慎重性與自尊有較弱的正相關。男女中學生、中學各年級學生的自尊都主要受到情緒穩(wěn)定性和開放性的影響,但是在影響中學生自尊的其他人格特點上男女生之間和不同年級之間稍有不同。蔡溢、許明智31等通過對大學生的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質(zhì)是影響大學生自尊狀況的首要因素,外向、積極應對與自尊總分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而神經(jīng)質(zhì)、焦慮、抑郁與自尊總分之間呈顯著負相關,這與國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一致。抑郁是一種消極的心境,對自
21、我形成一種負性的評價,它的認知傾向與低自尊十分相似。四、 隱自尊的研究Greenwald與Banaji于1995年在?隱社會認知:態(tài)度、自尊與刻板印象?一文中正式提出了隱自尊( Imp licit self - esteem)的概念,他們將隱自尊作為重要的隱社會認知概念加以闡述。所謂隱社會認知是指在社會認知過程中個體雖然不能回憶*一過去經(jīng)歷(如用自我報告法和省法) ,但這一經(jīng)歷潛在地對個體的行為和判斷產(chǎn)生了影響 32。而隱自尊一般被認為是個體對自我相關或不相關的事物作出評價時,通過省獲得的一種過去自我態(tài)度的無意識效應。因此,研究者通常采用自我報告的方式對自尊加以測量,相對于隱自尊而言,經(jīng)過大腦
22、意識思考的、相對受控制的、以自我報告方式所測出的自尊就是外顯自尊。隱自尊對人的自我認知起著關鍵性的影響作用,如有的人自卑、有的人自信,主要就是由其在的自我圖式?jīng)Q定的 33。隱自尊的提出使人們對自尊的理解由意識層面深入到無意識層面。隱自尊的概念一經(jīng)提出,便受到國外心理學者的共同關注,成為社會認知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近幾年,國關于隱自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隱自尊與外顯自尊的關系、隱自尊的穩(wěn)定性、隱自尊與心理安康的關系、隱自尊與人格特質(zhì)的關系以及隱自尊的ERP研究等方面。 一隱自尊與外顯自尊關系的研究隨著隱自尊的提出,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場關注與其外顯自尊的關系。Greenwald和Famham運用構造方程
23、建模對隱自尊與外顯自尊的關系進展了研究,結果證實了二者是相對獨立的,同時又存在低的正相關34。但是我們知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對自我的評價存在差異,有研究說明:由于受到文化的影響,個體對自我的評價低于西方個體的自我評價35。但是我們知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對自我的評價存在著差異,有研究說明:由于受文化的影響,個體對自我的評價低于西方個體的自我評價。則,文化背景下個體的隱自尊和外顯自尊的關系又如何呢? 國學者蔡華儉36 在2003年運用隱聯(lián)想測驗對隱自尊進展了研究和測量,同時還運用構造方程建模對外顯自尊和隱自尊的構造關系進展了研究,結果說明:文化下隱自尊是存在的,個體無意識中對自我持
24、有一種積極的評價,但強度不如西方個體。這可能是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同時,研究還得出:隱自尊與外顯自尊是相對獨立的兩個不同構造,二者間僅存在低的正相關。同樣,王登峰等國其他學者37 以我國大學生為被試,也得出一樣的結論,結果傾向于支持隱自尊和外顯自尊相對獨立構造的假說。常麗和杜建政在2007年的研究中 38 ,對自尊的隱性進展了再證明。研究采用隱聯(lián)想測驗測量了被試的隱自尊,并通過操縱被試在不同的認知負荷條件下進展外顯自我評價來考察外顯自我評價和隱自尊之間的關系。研究說明,在低認知負荷條件下進展外顯自我評價時,外顯自我評價和隱自尊沒有表現(xiàn)出一致性;在高認知負荷條件下進展外顯自我評價時,外顯
25、自我評價和隱自尊表現(xiàn)出一致性。研究再次驗證了隱自尊和外顯自尊的別離。福義和梁寧建 39從多重隱測量的視角對隱自尊與外顯自尊的關系進展了研究。該研究以102名大學生為被試,從多重隱測量的視角出發(fā),運用隱聯(lián)想測驗( IAT) 、Go /No - go聯(lián)想任務(GNAT)和外部情緒性Simon任務(EAST)三種實驗程序?qū)﹄[自尊及其特性進展了測量和研究,同時運用構造方程建模對隱自尊和外顯自尊的構造關系進展了探討。結果說明,隱自尊與外顯自尊是別離的構造,兩者是相對獨立的兩個自我評價系統(tǒng),支持隱自尊和外顯自尊的兩維構造說。并且研究認為雙重態(tài)度模型和信息加工雙過程模型兩種理論模型都可以解釋隱自尊和外顯自尊
26、的別離現(xiàn)象。二隱自尊的穩(wěn)定性研究一般而言,隱自尊作為一種隱態(tài)度,一經(jīng)形成便相對穩(wěn)定。但國外的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41- 42 :隱自尊具有不穩(wěn)定性且與情緒相關。國學者蔡華儉、治良 43 以瑞文智力測驗為成敗操縱任務,對成敗操縱前后、承受成功反響和失敗反響的個體在隱聯(lián)想測驗中的反響以及其隱自尊情況進展了分析,得出了與國外一樣的研究結論,即隱自尊易受即時的關于自我的情緒體驗的影響,具有不穩(wěn)定性,當個體興奮水平、情緒喚醒水平較高,動機較為強烈時,隱自尊作用將受到抑制。席明靜 44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通過失敗反響任務探討抑郁癥患者隱自尊的穩(wěn)定性。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患者的隱自尊不穩(wěn)定,容易受失敗反響的影響,而
27、正常人的隱自尊比較穩(wěn)定。研究認為,隱自尊高于外顯自尊的傾向和不穩(wěn)定的自尊是抑郁癥患者的特征,也可能是抑郁癥發(fā)作的易感因素。三隱自尊與心理安康的關系大量研究說明,影響心理安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自尊。一般認為,自尊水平較高的個體表現(xiàn)出較低的焦慮水平、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個體的外顯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安康水平就越好。一些研究者認為45 ,自尊是個體適應社會文化情景的重要心理機制,它能夠調(diào)節(jié)個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在一定情景下起到緩沖焦慮的作用。國的一些研究也發(fā)現(xiàn),青少年較高的自尊水平有利于他們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與心境,減少挫折后的軀體化傾向、神經(jīng)癥性和精神病性等反響。為了完整地考察自尊與心理安康之間的
28、關系,王登峰等 46 以49名大學生被試,參加實驗和問卷研究。所有被試填答了Rosenberg自尊量表和SCL - 90病癥自評量表,同時使用隱聯(lián)結測驗測量被試的隱自尊。結果顯示,外顯自尊水平與SCL - 90各項指標以及總分呈顯著負相關,而隱自尊指標與SCL - 90各單項以及總分無顯著相關??梢?個體的外顯自尊水平與心理安康狀態(tài)嚴密相關,而隱自尊水平與心理安康狀態(tài)的關系不顯著,結果再次證實了外顯自尊對心理安康的影響是積極的。蔡華儉 47 在研究中考察了隱自尊與抑郁之間的關系。研究先通過大規(guī)模測試篩選出抑郁狀態(tài)組,再把抑郁狀態(tài)組和正常組被試的外顯自尊、隱自尊分別進展測量,并對二者及其關系進展
29、比照。研究結果說明:抑郁狀態(tài)下個體外顯自尊水平顯著地低于正常個體,對處于抑郁狀態(tài)的個體而言,有隱自尊高于外顯自尊的傾向,對于正常個體而言,外顯自尊高于隱自尊的傾向。抑郁狀態(tài)的個體外顯自尊水平低于正常個體,在隱自尊上二者差異不顯著,但隱自尊和外顯自尊的別離狀況顯著不同。四隱自尊與人格特質(zhì)的關系自尊被認為與人格特質(zhì)存在嚴密的聯(lián)系, Rob2ins等 48 通過大樣本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自尊水平與情緒穩(wěn)定性( Emotional stability)高相關,與外向( E*tro2version)和公正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 與愉悅性(Agreeableness) 和
30、開放性(Openness)存在較低的相關。由于隱自尊的提出,許多學者開場探討人格特質(zhì)與外顯自尊和隱自尊的關系。國學者周帆與王登峰 49在2005年的研究中,探討了中國文化下個體人格特質(zhì)與外顯自尊和隱自尊的關系,研究采用王登峰等編制的“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對被試的人格特質(zhì)進展測量,該量表是依照詞匯學假設編制的、完整的測量中國文化下個體人格特質(zhì)的人格測量工具。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外顯自尊主要與中國人人格構造中的“自我指向的人格特點關系嚴密;隱自尊作為一個獨立于外顯自尊的隱態(tài)度構造,與各個人格特質(zhì)不存在顯著的相關。建平、本軍 50 采用隱聯(lián)想測驗,通過結合一般自我效能感、外顯自尊量表研究了外顯自尊、
31、隱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外顯自尊與自我效能感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外顯自尊與自我效能感有顯著相關,但隱自尊與自我效能感和外顯自尊無顯著相關。五隱自尊的ERP研究隨著社會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興起,研究者開場對隱自尊的生理機制進展探索。國外學者Gray等人51在2004 年評定了P300 這個ERP成分,認為P300反映了對自我相關刺激的注意,用自傳體性自我相關刺激,例如自己的名字來激活P300,發(fā)現(xiàn)自我相關刺激誘發(fā)的P300比非我刺激誘發(fā)的振幅大?;趪獾南嚓P研究,我國學者許靜、梁寧建等人在2005年對隱自尊的腦機制進展了初步的探索 52 。研究采用GNAT實驗式搜集ERP相關數(shù)據(jù)和G
32、NAT的行為數(shù)據(jù),考察自我積極與自我消極之間、他人積極與他人消極之間的d和反響時差異。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自我積極與自我消極的感受性指標d和反響時上存在顯著差異,他人積極與他人消極的差異僅在d上;自我積極與自我消極的P3在潛伏期和振幅上存在顯著差異;他人積極與他人消極的P3之間的差異僅表現(xiàn)在潛伏期上。研究證實:隱自尊效應以腦機制對自我積極信息進展深度加工為根底,表現(xiàn)為自我與積極概念間的自動化聯(lián)結,對他人的態(tài)度在腦機制上有一定傾向性。五 研究展望綜上所述,自尊心理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學的各個方面,并產(chǎn)生了重大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一方面,自尊的研究對人格心理學的開展和完善有著重要意義,因為自尊是自我開展的一
33、個重要方面,是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局部。另一方面,自尊涉及到每個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自尊的研究,將對每一個人正確的認識自己和他人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同時,對于提高我們對自尊的認識,加強自尊的保護,通過科學的管理自尊,建立與他人良好的社會關系,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著重要作用。就當前而言,自尊研究的容只涉及到概念、構造以及影響隱私和相關研究,而社會方法主要局限于問卷調(diào)查和哲學思辨,因此,如果要加強對自尊的深入研究,我們必須從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兩個方面入手。在研究方法方面,現(xiàn)有的測量自尊的許多量表和問卷都是自量表,由于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和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傳統(tǒng)社會的期望和理論要求勢必會影響被問
34、報告的真實性,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強對隱研究方法的應用。問卷調(diào)查的結果只能得出各個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不能直接解釋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而要把握影響自尊心理的深刻因素以及對其他心理現(xiàn)象的影響,還需要用實驗設計的方法,從而得出因果方面的結論,這就要求引入實驗的研究方法。從研究對象方面,以往自尊心理的研究對象大都以學生為對象,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對研究對象進展擴展,自尊心理的研究應該走出校園,更多的關注到中老年人、企事業(yè)領導、殘疾人、下崗職工和農(nóng)民等眾多群體。同時,當前在關于自尊應用領域的研究也少有涉及,然自尊心理的理論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實證研究也非常豐富,但是其應用研究還比較落后,今
35、后應該加強對理論成果的推廣和轉(zhuǎn)化,讓心理學的成果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起到切實的作用。 此外,當前關于自尊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單一的文化背景,要形成對自尊全面而更深的認識,跨文化的研究尤為重要。因為自尊心理的形成和開展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制約,通過對不同文化背景中自尊涵的理解,有利于形成關于自尊的普適性認識,對于完善自尊理論,推動人格心理學的開展有著重要意義。參考文獻1 James W.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M.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296.2 Coopersmith S.The Anteleden
36、ts of Self-esteemJ.San Francisco W.h.Freeman,1967:4-5.3Wang Y,Ollendick T.A Cross.cultur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aysis of self-estee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hildrenJ.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2001,4(3):253-2714麗珠,麗華論自尊的心理意義J心理學探新,2003,234;10-125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M師大學,19896顧明遠教育大辭典第五卷M教育,1
37、9907荊其誠簡明心理學百科全書M19918林崇德.開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19959運華自尊的概念、構造及其測評J社會心理研究,1997,310黃希庭,雄青年學生自我價值感量表的編制J心理科學,1998411靜自尊問題研究綜述J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12王建平男女大學生自尊的比較研究J山師學院學報,1998,1213運華自尊的構造模型及兒童自尊量表的編制J心理開展與教育,19973)14麗自我價值感初探J社會心理研究,1993,415胡軍生,光亮師大學生人格特質(zhì)與自尊關系的調(diào)查研究J教育科研,2006,9:47-4916白麗英,陵波,何少穎等. 大學生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影響因素
38、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5:459-460.17賀小華,建育大學生自尊、自我效能感與歸因方式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1:71-7218運華自尊的構造模型及其兒童自尊量表的編制J心理開展與教育,1997,133:29-3619黃敏兒.自尊與社會適應性J社會心理研究,1995,320PopeA, McAaleS, Craighead E. 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Pergamon Pergamon Press, Inc.1998:21-23.21黃希庭,雄青年學生自我價值感量表的編制J心理科學
39、,19984:289-29222 苑凌,朝暉自尊心理研究綜述J工學院學報,2006,203:120-12423 蔡建紅大學生自尊構造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19:299-30124林.自尊:構造與開展M.第1版.:中國社會科學,2006:54-56.25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不同群體間的一致性與差異性J心理科學,1998,216:489-493.26勉媛.初中生自尊的開展及其與師生關系、學業(yè)成績的關系.*師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3:52.27宇然.中學生學習倦怠與自尊關系研究華東師大學碩士研究學位論文,2006:40-45.28江耀強中學生自尊感水平與學業(yè)
40、成就的相關研究J教育導刊,2,3:65-6629欣,馬紹斌等大學生大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安康心理學雜志,2003,111:40-41.30鄒泓,春妹中學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會支持與自尊的關系J師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44-5231蔡溢,許明智等大學生自尊狀況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行為科學醫(yī)學,2006,155:392-39332治良,高樺,郭力平. 社會認知具有更強的隱性兼論隱和外顯的“鋼筋水泥關系J. 心理學報,1998, 30 (1) : 1 - 6.33GREENWALD A G,BANAJIM 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
41、tude, self-esteen 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4-27.34GREENWALD A G, FARHAM S D. Using the imp licit as2sociation test to measure self esteemand self - concep t J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6) : 1022 - 1038.35 HEINE S J , LEHMAN D R, MARKUSH R, SH INOBUKITAYAMA. In there an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 -regard J .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9, 106 ( 4 ) : 766- 794.36蔡華儉. 隱自尊效應及隱自尊與外顯自尊的關系 J . 心理學報, 2003, 35 (6) : 796 - 801.37周帆,王登峰. 外顯和隱自尊與心理安康的關系 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5, 19 (3) : 197 -199.38 常麗,杜建政. IAT式下自尊隱性的再證明 J . 心理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chǎn)品度合同范例
- 單位租憑員工車輛合同范本
- 中糧銷售合同范本
- 化工散水出售合同范本
- seb采購合同范本
- 華為銷售合同范本
- 農(nóng)業(yè)采購合同范本格式
- 伐樹施工合同范本
- 代理業(yè)主房屋合同范本
- 寫作委托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地理-天一大聯(lián)考2025屆高三四省聯(lián)考(陜晉青寧)試題和解析
- 初中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2024年版)
- GB/T 19342-2024手動牙刷一般要求和檢測方法
- 2024年山東鐵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8款-組織架構圖(可編輯)
- 青果巷歷史街區(qū)改造案例分析
- 樁身強度自動驗算表格Excel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報告
- 中學生班干部培訓方案(共4頁)
- 凈土資糧——信愿行(11)第六講凈業(yè)三福變化氣質(zhì)
- 美的集團公司分權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