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fù)習(xí)——古詩詞、文言文閱讀_第1頁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fù)習(xí)——古詩詞、文言文閱讀_第2頁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專項復(fù)習(xí)——古詩詞、文言文閱讀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期末專項復(fù)習(xí)古詩詞、文言文閱讀一、古詩詞閱讀(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1. 解釋下列詞語。 畢竟: 別樣: 2. 本詩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中描繪西湖美景的句子是哪兩句?請寫出來。3.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二)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問題。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1. 這首詩構(gòu)思精巧,歷來為人稱道。其精巧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2. 第二句詩用“入”“流”兩個動詞寫出了峨眉山月怎樣的一種“動”中之景?(三)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

2、燭,卻話巴山夜雨時。1. 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字詞。(1)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 ( 2)卻話巴山夜雨時 2. 對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君問歸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無法盡快與妻子相見的無奈。B. “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說自己處境的孤寂凄冷。C.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是指對與妻子促膝深談的深切期盼。D. 詩中最后兩句是實寫自己的經(jīng)歷。3. 夜雨寄北中寫思歸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詩句是 4.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一種怎樣的心情?二、文言文閱讀(一)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3、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眮侈o謝之。及事訖,諸兒復(fù)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dāng)還?”伋謂別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其為人若此。(選自后漢書郭伋傳,略有改動)【注釋】 始至行部: 剛擔(dān)任并州牧, 首次出巡。 行部, 出巡。 西河美稷: 地名。 別駕從事: 部下官吏。野亭:郊外的亭子。1. 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

4、一項是()A. 太丘舍去(舍棄,丟下)B. 則是無信(不講信用)C.及事訖(完畢)D.先期一日(約定的日期)2.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3. 文段理解。(1)甲、乙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 。但從選材角度看, 甲文選取的是友人“無信”“無禮”的反面例子, 乙文選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 從表達方式看, 甲文側(cè)重 ,乙文側(cè)重 ( 2)從甲、乙兩文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示?(至少答出兩點)(二)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5、。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dāng)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 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B. 閱十余歲(經(jīng)過,過了)D. 但知其一(只)1.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 一寺臨河干(靠近)C.

6、求石獸于水中,竟 不可得(畢竟)2.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所指代的內(nèi)容,分析正確的一項是()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沿河求之,不亦顛乎一老河兵聞之凡河中失石,當(dāng)求之 于上流A.相同,不同B.相同,不同C.相同,不同D.不同,相同3. 翻譯下面的句子。(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2)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4. 為什么“講學(xué)家” 的結(jié)論是荒謬的, 而“老河兵”的結(jié)論是正確的?請根據(jù)文義, 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三)論語 (節(jié)選)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

7、如斯 夫,不舍晝夜。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弊釉唬骸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注】識(zh ):記。厭:滿足。斯:這。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子曰 (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3)不舍晝夜 2. “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小人懂得的是私利”。請仿照該句,解釋“君子喻于義”。3. 說說第一章和第四章的主要意思。(四)觀月記張孝祥月極明于中秋,觀中秋之月,臨水勝;臨水之觀,宜獨往;獨往之地,去人遠者又勝也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與?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天無纖云,月白如晝。沙當(dāng)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環(huán)之水,近者猶數(shù)百 里。余系船其下,盡卻 童

8、隸而登焉。沙之色正黃 ,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 眩。閬風(fēng)、瑤臺、廣寒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dāng)亦如是而止耳。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于 是為備。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咀ⅰ拷鹕扯眩涸诙赐ズc青草湖之間,是由湖沙堆積而成的小島。盡卻:全部退去。童隸:書童仆 役。正黃;純黃。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宜獨往()( 2)當(dāng)亦如是而止耳()2. 翻譯下面的句子。 天無纖云,月白如晝。3. 作者所說的“四美”具體指什么?請用第2段中原句回答。4. 文中一個四字詞與“中秋”意思完全相同,請寫出這個詞。(五) 【甲】童寄者,郴州蕘牧兒也。行牧且蕘,二豪賊劫持,反接,布囊其口

9、,去逾四十里之虛所賣之。寄偽兒 啼,恐栗,為兒恒狀。賊易之,對飲,酒醉。一人去為市,一人臥,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縛背刃,力 上下,得絕,因取刃殺之。(童區(qū)寄傳節(jié)選) 【乙】 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 至八月朝, 便詣廟中坐, 懷劍將犬。 先將數(shù)石米餈, 用蜜麨灌之, 以置穴口。 蛇便出,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聞餈香氣,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嚙咋,寄從后斫得數(shù)創(chuàng)。瘡?fù)醇保?蛇因踴出,至庭而死。寄入視穴,得其九女髑髏,悉舉出,咤言曰:“汝曹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憨!” 于是寄女緩步而歸。(李寄節(jié)選)1. 對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布囊其口(口袋)B. 賊易之(輕視)C. 寄乃

10、告請好劍及咋蛇犬(訪求)D. 寄從后斫得數(shù)創(chuàng)(用刀斧砍)2.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為”與例句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汝曹怯弱,為 蛇所食A. 一人去為市(童區(qū)寄傳)C. 為坻、為嶼(小石潭記)3. 翻譯下面的句子。(1)童寄者,彬州蕘牧兒也。(2)便詣廟中坐,懷劍將犬。4. 用自己的話概括選文【甲】的主要內(nèi)容。B.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D. 賢能為之用(隆中對)5. 聯(lián)系全文可以看出, 區(qū)寄是偶遇豪賊,被動應(yīng)戰(zhàn),而李寄不同, 她是 。不過兩位少年英雄表現(xiàn)出了共同的性格特點,那就是 。(每空限填一至兩個四字短語)初中語文 七年級上冊 7 / 7期末專項復(fù)習(xí)古詩詞、文言文閱讀

11、答案(一)1. 【答案】到底 不一樣的2. 【答案】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3. 【答案】表達了作者對西湖景色的喜愛及贊賞之情。(二)1. 【答案】連用五個地名構(gòu)成一種清朗秀美的意境。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gòu)思精巧,不著痕跡,詩 人依次經(jīng)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江清溪渝州三峽,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 旅圖。2. 【答案】月影映入江水(三)1. 【答案】( 1)何時能夠(2)再2. 【答案】 D3. 【答案】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4. 【答案】表達了詩人渴望和妻子團聚的心情。(一) 1. 【答案】 A2. 【答案】那人問元方:“你爸爸在嗎?”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

12、不來,他已經(jīng)走了?!?. 【答案】( 1)做人要講信用郭伋守信 描寫 敘述(2)對人要有禮貌;要勇于改正錯誤;要容許別人改正錯誤;要為兒童做好表率;對兒童也要 說話算數(shù);做人要言行一致。(二) 1. 【答案】 C2. 【答案】 D3. 【答案】( 1)你們這些人不懂得探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會被暴漲的大水帶走呢?( 2)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個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怎么能拘泥于一 般事理主觀推斷呢?4. 【答案】 因為“講學(xué)家”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 而“老河兵”則根據(jù)石性、 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屬 性,以及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作出了正確的判斷。(三)1. 【答案】( 1)孔子( 2)喜愛,愛好( 3 )舍棄2. 【答案】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明白的是大義。3. 【答案】第一章談的是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方法和為師的道理。第四章談的是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