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學總復習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1.gif)
![兒科護理學總復習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2.gif)
![兒科護理學總復習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3.gif)
![兒科護理學總復習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4.gif)
![兒科護理學總復習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9b97ade8-b5d8-49de-8c9f-5395d556497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科護理學總復習第1章 緒 論 第一節(jié) 兒科護理學概述(2) 兒科護理學的范疇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疾病譜的改變;兒童健康需求的增加兒科護理學的范疇有三方面改變由單純對疾病的護理轉變?yōu)椤耙孕杭捌浼彝橹行摹钡纳硇恼w護理由單純的患兒護理擴展為對所有小兒提供有關生長發(fā)育、疾病防治、保障和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全面服務由單純的醫(yī)療保健機構承擔任務逐漸發(fā)展為全社會都參與并承擔兒童保健和護理第2節(jié) 小兒年齡分期及特點小兒年齡分期及特點(1) 胎兒期:從受精卵形成胎兒娩出為胎兒期妊娠早期:從受精卵形成滿12周妊娠中期:自13周28周妊娠晚期:滿29周胎兒出生(二)新生兒期:從胎兒娩出臍帶結扎
2、生后28天之前稱新生兒期。實際包含在嬰兒期內(三)嬰兒期:從出生1周歲之前為嬰兒期,又稱乳兒期。此期是小兒生后生長發(fā)育最迅速的時期(四)幼兒期:1周歲以后滿3周歲之前為幼兒期(五)學齡前期:3周歲后至67周歲為學齡前期(六)學齡期:67周歲至青春發(fā)育前期為學齡期(七)青春期:年齡范圍一般1020歲,女孩的青春期開始和結束年齡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此期生長發(fā)育速度再次加快第三節(jié) 兒科護士的角色及素質要求一、兒科護士的角色:1、護理活動的計劃者和執(zhí)行者2、健康教育者 3、健康咨詢者 4、健康協(xié)調者5、患兒及其家庭的代言人6、護理研究者二、兒科護士的素質要求1、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素質:(1)熱愛護理事業(yè),
3、熱愛兒童,有愛心、同情心,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獻身兒童健康事業(yè)的精神(2)有高尚的道德品質,較高慎獨修養(yǎng),以真誠、友好、熱情、和藹的心態(tài)為小兒提供優(yōu)質服務(3)全心全意為小兒服務,能為小兒及家庭保守秘密和隱私2、綜合的科學文化素質:(1)具有較全面的基礎護理理論和專業(yè)護理知識、精湛的護理實踐技能,操作準確,動作規(guī)范(2)具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多學科知識,并運用于護理實踐(3)具有細致敏銳的觀察能力、綜合分析的判斷能力、快速敏捷的反應能力,準確、有效、及時地解決問題(4)具有熟練運用護理程序對患兒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3、健康的身體素質(1)具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是護士完成其工作職能的基
4、本保證(2)具有健康的心理: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心胸寬廣是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體現(3)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與兒童、家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同仁團結協(xié)作、互尊友愛第二章 生長發(fā)育第一節(jié) 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生長是指小兒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逐步形成、長大,屬于量的變化發(fā)育是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和成熟,為質的變化一、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一)生長發(fā)育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二)各系統(tǒng)器官的發(fā)育不平衡性(三)生長發(fā)育的一般規(guī)律(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有簡單到復雜)(四)生長發(fā)育的個體差異第二節(jié) 小兒體格生長發(fā)育及評估一、體格生長常用指標及測量的方法:體重、身高、頭圍、胸圍、上臂圍(一)體重 定義:
5、體重為各器官、組織和體液的總和 意義:是衡量兒童體格生長,尤其是營養(yǎng)狀況的重要指標 是兒科臨床給藥量、輸液量、熱量的計算依據 正常新生兒:平均出生體重3kg 體重推算公式 16月: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7(kg) 712月:體重(kg)6(kg)月齡×0.25(kg) 212歲:體重(kg)年齡×2 8(kg)(二) 身長(高) 定義:身長(高)指從頭頂到足底的垂直距離正常新生兒平均出生身高為50cm 1歲75cm 2歲85cm推算公式212歲 身高(cm)年齡×7 77(cm)(3) 頭圍 定義:指經眉弓上方、枕后結節(jié)繞頭一周的長度意義
6、:2歲以內與腦的發(fā)育關系緊密正常新生兒出生時頭圍為34cm1歲 :46cm 2歲 :48cm 5歲 :50cm 15歲:5458cm頭圍小:小頭畸形、腦發(fā)育不全 頭圍大:腦積水、佝僂?。?) 骨骼的發(fā)育1、顱骨的發(fā)育判斷指標(1)頭圍的大小 (2)骨縫 (3)前后囟閉合的遲早(1)骨縫:骨連接處的間隙前囟和后囟是嬰兒期主要的顱骨間隙出生時分離,34個月閉合(2)前囟頂骨和額骨邊緣形成的菱形間隙測量:對邊中點連線長度變化規(guī)律:出生時 1.52cm 06月 增大 >6月 變小 11.5歲 閉合前囟異常情況早閉或過小:小頭畸形遲閉、過大:佝僂病、腦積水、先天性甲低飽滿:顱內壓增高凹陷:脫水或極
7、度消瘦(3)后囟:頂骨和枕骨邊緣形成的三角間隙出生后2個月內閉合2、 脊柱的發(fā)育(1)生后第一年脊柱的增長快于四肢,>1歲,四肢增長快于脊柱(2)3個脊柱自然彎曲 新生兒 平臥 輕微后凸 3月 抬頭 頸椎前凸 第1個生理彎曲 6月 坐 胸椎后凸 2 1歲 走 腰椎前凸 3 67歲 韌帶固定脊柱彎曲(2) 牙齒的發(fā)育 乳牙20個 恒牙32個新生兒 未萌出410月 萌出2歲內 乳牙數月齡462歲半以前 出齊6歲 第一磨牙7歲后 逐個脫落 取而代之12歲 第二磨牙18歲 第三磨牙2030歲 出齊第3節(jié) 計劃免疫一、常用疫苗我國衛(wèi)生部規(guī)定,小兒在1歲內必須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乙
8、肝疫苗、百白破類毒素混合制劑、麻疹減毒活疫苗7種疫苗的接種除復種疫苗外,可根據流行地區(qū)和季節(jié),進行乙型腦炎疫苗、流行性腦膜炎疫苗、風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等接種計劃免疫程序表疾病預防 疫苗 性質 初種年齡與次數結核病 卡介苗 減毒活結核菌 生后23天脊髓灰質炎 三型混合糖丸 減毒活疫苗 2月3月4月麻疹 減毒活疫苗 >8月百日咳 百日咳菌液白喉 三種混合制劑 類毒素 3月4月5月破傷風 類毒素乙型肝炎 乙肝減毒活疫苗 出生1月6月疫苗接種方法及劑量疫苗種類 接種方法及部位 每次劑量卡介苗 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緣皮內注射0.1ml乙肝 右上臂三角肌內注射 5ug脊灰 口服
9、 1丸百白破 皮下注射、上臂外側 0.20.5ml麻疹 皮下注射、上臂外側 0.2ml二、預防接種的注意事項(一)接種前的準備1、環(huán)境準備:接種場所光線明亮,空氣流通,溫度適宜。接種及急救用品擺放有序2、心理準備:做好解釋和宣傳工作,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爭取家長和兒童的合作。接種最好在飯后進行,以免暈針(二)接種時護理1、嚴格查對:仔細核對兒童姓名、年齡及疫苗接種名稱,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接種2、生物制品的準備:檢查制品標簽,按照規(guī)定方法稀釋、溶解、搖勻后使用3、嚴格無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剩余藥液需用無菌干紗布覆蓋安瓿口,在空氣中放置不能超過2小時;接種后剩余藥液應廢棄,活菌苗應燒毀4、局部
10、消毒常規(guī)用0.5碘伏及75乙醇消毒皮膚,待干后注射接種活疫苗、菌苗時,只用75乙醇消毒,因活疫苗、活菌苗易被碘酊殺死,影響接種效果5、嚴格掌握禁忌證接種前認真詢問病史及傳染病接觸史,必要時先做體檢 (3) 接種后護理:1、告知接種后的注意事項及處理措施 2、接種后及時記錄,再次接種者需及時預約,以保證接種及時、全程足量,避免重種、漏種,未接種者應注明原因, 及時補種。三、接種反應及處理(一)一般反應1、局部反應接種后24小時左右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有時伴有淋巴結腫大或淋巴管炎紅腫直徑 2.5cm為弱反應,2.65cm為中等反應,>5cm為強反應局部反應持續(xù)23天不等接種活菌(疫)苗后
11、局部反應出現晚、持續(xù)時間長2、 全身反應接種后24小時內出現不同程度的體溫升高,持續(xù)12天,大多中低度發(fā)熱,接種活疫苗需經過一定潛伏期(57天)才有體溫上升體溫37.5左右為弱反應,37.538.5為中等反應,>38.6為強反應伴頭暈、惡心、嘔吐、腹瀉、全身不適等反應 個別兒童接種麻疹疫苗后57天出現散在皮疹處理:對癥處理,適當休息,多飲水(2) 異常反應:1、過敏性休克注射后數秒鐘或數分鐘內發(fā)生。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口周青紫、四肢濕冷、呼吸困難、脈細速、惡心嘔吐、驚厥、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不及時搶救,有生命危險患兒平臥,頭稍低,注意保暖,立即皮下或靜脈注射1:1000腎上腺素0.5
12、lml,必要時重復注射氧氣吸人,病情稍穩(wěn)定后,盡快轉至醫(yī)院搶救 2、 暈針:由于各種刺激引起反射性周圍血管擴張所致的一過性腦缺氧原因:空腹、疲勞、室內悶熱、緊張或恐懼癥狀:接種時或幾分鐘內出現頭暈、心慌、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冰涼、心跳加快等,重者心跳、呼吸減慢、血壓下降、知覺喪失處理:平臥,頭稍低,保持安靜,飲少量熱開水或糖水,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正常數分鐘后不恢復正常者,可針刺人中、合谷穴,或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每次0.51ml過敏性皮疹及全身感染3、過敏性皮疹以蕁麻疹最多見一般于接種后幾小時至幾天內出現服用抗組胺藥物后即可痊愈4、全身感染免疫系統(tǒng)有嚴重原發(fā)性缺陷或繼發(fā)性免疫防御機能
13、遭受破壞(如放射?。┱呓臃N活菌(疫)苗后可擴散為全身感染第5章 兒科護理技術操作第6節(jié) 溫箱使用法 P59目的:提供合適的環(huán)境,維持正常體溫。有利于危重患兒的病情觀察適應癥:出生體重<2000g,包括足月小樣兒及早產兒新生兒硬腫癥、體溫不升、窒息等病情危重的新生兒皮膚疾患需行暴露療法的患兒出暖箱的條件:體重2000g,體溫正常,病情穩(wěn)定,吃奶好,一般情況好 在室溫在2426時,患兒能保持正常體溫者 患兒在暖箱中生活了1個月以上,體重雖不到2000g,但一般情況良好注意事項:1、觀察箱溫及患兒體溫變化,及時記錄,嚴禁驟然提高或降低溫箱溫度,免患兒體溫驟升、驟降造成不良后果2、工作人員接觸患
14、兒前,必須洗手,帶專用袖套,防止交叉感染3、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治療、護理盡可能集中進行,隨時關好箱門4、使用中隨時觀察溫箱使用效果,發(fā)出報警時應及時查找原因并處理,必要時更換溫箱。注意有無漏電現象,如有立即停止使用5、避免將溫箱放在陽光直射、有對流風或取暖設備附近,以免影響箱內溫度的控制6、溫箱應每月細菌培養(yǎng)1次7、對出生體重<1000g的早產兒,箱內一切用物需高壓滅菌維護及保養(yǎng)1、保持溫箱清潔,使用中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箱內外1次并更換水槽中的水2、長期使用時每周更換溫箱1次,機箱下空氣凈化墊每月清洗1次3、停止使用后的溫箱須內外徹底清潔后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清潔干燥備用4、定期檢查溫箱性能
15、,確保使用安全第七節(jié) 光照療法 P60目的:通過熒光照射患兒皮膚,使體內間接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膽紅素異構體,隨膽汁和尿液排出,以減輕黃疸操作程序:1、 光療前護理檢查并清潔光療床或光療箱,接通電源,開啟開關,調節(jié)溫濕,檢查光療箱燈管是否全亮、室溫低時光療箱要預熱評估患兒,了解患兒日齡、體重、黃疸程度和范圍、膽紅素檢查結果、生命體征、精神狀態(tài)等一般情況,估計光療過程中出現的護理問題等清潔患兒皮膚,減少感染,洗澡后不應撲粉,以免阻礙光線照射皮膚 給患兒佩帶黑眼罩;剪短指甲;尿布遮蓋會陰(尿布越小越好),保護陰囊;脫去衣褲,全身裸露放入光療箱記錄患兒入箱時情況于護理記錄單上,將藍光照射時間、箱溫及相
16、對濕度填寫在光療使用登記本上2、 光療中護理(1)觀察患兒皮膚黃染消退情況、體溫、呼吸、面色、吃奶及大小便情況并及時記錄(2)盡量使患兒全身皮膚均勻受光,禁止一切物品遮擋光線(3)保持玻璃板透明度,對患兒的嘔吐物、出汗、大小便等及時清除,以免影響療效(4)注意保暖,一切操作盡可能在箱內進行,如喂養(yǎng)、換尿布等(5)單光因照射不夠充分,為保證治療效果,要定時翻身,使各個部位得到照射(6)嚴密觀察體溫變化:由于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不完善,散熱快、產熱少,加上皮膚暴露面積大、光療等因素,均可使患兒體溫降低體溫過低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進而使膽紅素與白蛋白結合程度減弱同時在低溫下體內自由脂肪酸增多,與膽
17、紅素競爭白蛋白的結合,均不利于血清膽紅素的降低故要求勤測體溫,如體溫>38或<35,應停止照射,待體溫恢復正常再進行照射 根據季節(jié)變化、病情及T調節(jié)箱溫,夏季或患膿包疹、感染性疾病時,適當降低箱溫,早產兒或患硬腫癥時提高箱溫 12小時測T一次,使T維持在3637,箱溫維持在2833(7)保證水分和營養(yǎng)的供給,尤其哭鬧、出汗多及腹瀉的患兒應多喂水或增加喂奶的次數 (8)保持環(huán)境安靜,各種操作應集中進行,以免驚動患兒,對特別煩躁的患兒可予魯米那鎮(zhèn)靜(9)保持患兒眼罩遮蓋雙眼,作眼部護理時關閉藍光(10)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觀察一般狀況及生命體征注意黃疸部位、程度;尿、便顏色與性狀若呼吸急促
18、,煩躁不安,皮膚粘膜干燥,提示入量不足或箱內濕度過小若體溫過高,呼吸急促,煩躁,全身皮膚潮紅,頭部出汗或有汗泡,提示箱內溫度過高或通風不良若嗜睡,反應差,哭聲弱,拒奶,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提示病情危重,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做相應處理(11)滿足生理需要:當患兒哭鬧時,看是否尿濕、箱溫是否過高或過低、是否餓了、體溫有無過高等不適(12)安全和愛的需要:患兒剛放入藍光箱,一下覺得無依無靠,兩只小手拼命亂抓,我們可用體態(tài)語言通過聽覺和觸覺給予安慰,如輕輕撫摸患兒的頭部,握住小手和小腳,使其四肢有了依靠,獲得安全感,同時輕聲唱歌或說話,給予愛的提示,讓患兒安靜下來(13)記錄光照時間及患兒出入箱的時間(14
19、)光照時間按醫(yī)囑執(zhí)行,一般光照1224小時才能使血清膽紅素下降,當血清膽紅素10mg/dl時可停止光療3、光療后護理(1)停止光療后去除眼罩,測試患兒體溫、體重及血清膽紅素水平后,再次給患兒進行全身沐浴或揩身,并檢查皮膚有無破潰,及時給予對癥處理(2)注意保暖,酌情將患兒置于溫箱或小床中(3)繼續(xù)觀察黃疸有無反跳現象(4)做好藍光箱的清潔、消毒工作注意事項(1)監(jiān)測體溫和箱溫,每小時測體溫一次或根據病情、體溫情況隨時測量,使體溫維持在3637,根據體溫調節(jié)箱(2)嚴密觀察患兒皮膚黃染消退情況、體溫、呼吸、面色、吃奶及大小便情況并及時記錄。若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yī)生,以便檢查原因,及時進行處理(3
20、)定時翻身,若使用單面光療箱一般每2小時更換體位一次,使患兒皮膚均勻接受光療(4)勤巡視、及時清除患兒的嘔吐物、汗水、大小便,保持玻璃的透明度(5)按醫(yī)囑靜脈輸液,按需喂奶,保證水分及營養(yǎng)供給(6)光療易出現輕度腹瀉,排深綠色稀便,泡沫多,小便深黃色,一過性皮疹等副作用,可隨病情的好轉而消失(7)工作人員為患兒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時,應戴墨鏡,嚴格進行交接班藍光箱的維護與保養(yǎng)保持熒光床板、燈管及玻璃面清潔,每天用碘伏擦拭燈管使用300h后藍光能量輸出減弱,應經常監(jiān)測藍光燈管使用時間,用到1000后應及時給予更換燈管定期檢查有無故障,確保使用安全藍光箱用完后,倒盡濕化器水箱內的水,做好整機的清洗
21、、消毒工作,置于通風干燥處備用第6章 營養(yǎng)障礙性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二節(jié) 嬰兒喂養(yǎng)嬰兒喂養(yǎng)的方法母乳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是人類的一種天然喂養(yǎng)方式部分母乳喂養(yǎng)人工喂養(yǎng)人乳的成分1、初乳為產后45天內的乳汁 2、過渡乳:514天的乳汁3、成熟乳:14天9個月的乳汁 4、晚乳:10個月以后的乳汁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1、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吸收2、增強嬰兒免疫力3、促進情感交流4、喂哺方便5、利于母親恢復1、 牛乳的特點牛乳蛋白質含量高,以酪蛋白為主,在胃內形成的凝塊較大脂肪含量與人乳相似,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少,脂肪顆粒大,且缺乏脂肪酶,較難消化乳糖含量低,主要為甲型乳糖,有利大腸桿菌生長礦物質含量高,
22、增加了嬰兒腎臟的溶質負荷3、 乳量的估計以每日所需總能量和總液量計算每100ml全牛乳產能67kcal,8糖牛乳100ml供能100kcal,嬰兒每日需能量110kcal/kg,故每日需8糖牛乳110ml/kg,將全日牛乳量平均分次哺喂嬰兒每日需水量150ml/kg,應在兩次喂乳之間,補充牛乳以外的需水量,使每日總液量達到150ml/kg.d人工喂養(yǎng)的注意事項人工喂養(yǎng)與母乳喂養(yǎng)一樣,需要正確的哺喂姿勢及方法1、奶頭和乳液的溫度奶頭的軟硬度應適宜,奶頭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置時液體呈滴狀連續(xù)滴出為宜乳液溫度應與體溫相似,哺喂前先將乳汁滴在成人手腕掌側面,以不感到過熱為宜2、避免空氣吸入哺喂時持奶瓶呈斜
23、位,使奶頭及奶瓶的前半部充滿乳汁,防止空氣吸入哺乳完,抱起輕拍后背,使吞咽的空氣排出3、加強食具衛(wèi)生所用奶具每次用后應洗凈、消毒4、及時調整乳量初次配乳后,要觀察小兒食欲、體重及糞便的性狀嬰兒食量存在個體差異,要隨時調整乳量4、 輔食的添加一般>6個月的嬰兒,單純乳類喂養(yǎng)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fā)育的需要當每日攝入量達1000ml或每次達200ml以上時,應添加輔食,以保障嬰兒的健康添加輔食的原則1、循序漸進的原則: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有一種到多種的原則2、選擇添加時機:在小兒身體健康時添加,患病時暫停添加輔食3、注意觀察:每次添加新食品后,應密切觀察小兒是否能接受,大便有無異常等
24、情況4、添加輔食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小兒的進食技巧,逐漸由授食過渡到自食第五節(jié) 維生素缺乏病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簡稱佝僂病,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yōu)樘卣鞯娜砺誀I養(yǎng)性疾病主要見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為我國兒科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病因:1、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2、日照不足3、攝入不足4、生長過速5、疾病與藥物的影響臨床表現:多見于3月2歲的小兒,主要表現為生長中的骨骼改變、肌肉松弛和非特異性神經精神癥狀重癥佝僂病患兒有消化功能紊亂、心肺功能障礙,可影響智能發(fā)育及免疫功能等臨床分期: 1、初期(早期) 2、激期(活動期) 3、恢復期 4、后遺癥期1、 初期(早期)多見于
25、36個月的小嬰兒,主要表現為非特異性神經精神癥狀,如易激惹、煩噪、睡眠不安、夜間啼哭伴有枕禿,由于多汗刺激頭皮而搖頭擦枕所致2、 激期(活動期)初期患兒未適當治療,可發(fā)展為激期患兒除上述癥狀外,主要表現為:骨骼改變,運動功能發(fā)育遲緩,智力(神經、精神)發(fā)育遲緩(1)骨骼改變:頭部:36個月患兒見顱骨軟化 重者可出現乒乓感,即用手指輕壓枕骨或頂骨后部感覺顱骨內陷78個月患兒有方顱,即額骨和頂骨雙側骨樣組織增生呈對稱性隆起,嚴重時呈鞍狀或十字狀顱形前囟增寬及閉合延遲,重者延遲至23歲閉合出牙延遲、牙釉質缺乏易患齲齒胸部胸廓畸形多見于1歲左右小兒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骨骺端因骨樣組織堆積而膨大呈鈍圓形隆
26、起,上下排列如串珠狀,可觸及或看到,稱為佝僂病串珠,以兩側第710肋最明顯膈肌附著部位的肋骨長期受膈肌牽拉而內陷,形成一條沿肋骨走向的橫溝,稱為郝氏溝第7、8、9肋骨與胸骨相連處內陷,致胸骨柄前突,形成雞胸如胸骨劍突部向內凹陷,形成漏斗胸以上胸廓病變均會影響呼吸功能四肢:6月以上小兒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鈍圓形環(huán)狀隆起,稱佝僂病手鐲或腳鐲小兒開始行走后,由于骨質軟化,因負重可出現下肢彎曲,形成嚴重膝內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畸形長久坐位者有脊柱后突或側彎畸形6、 健康教育(1)向患兒家長介紹佝僂病的病因,指導家長有關佝僂病的護理知識,如多曬太陽,積極調整飲食,不能坐、站時間過久等
27、(2)給孕婦及患兒父母講述有關疾病的預防鼓勵孕婦接受日光照射,選擇富含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的食物宣傳母乳喂養(yǎng),盡早開始戶外活動新生兒出生2周后每日給予維生素D400800IU對于處于生長發(fā)育高峰的嬰幼兒更應加強戶外活動,給予預防量維生素D和鈣劑,并及時添加輔食在預防用藥的同時,告知家長避免過量服用,注意觀察有無維生素D中毒的表現,如食欲減退、倦怠、煩躁、嘔吐、腹瀉、體重下降等(3) 指導家長有關戶外活動、日光浴、服用維生素D及按摩肌肉畸形的方法護理措施1、戶外活動讓小兒直接接受陽光照射,冬季要注意保證每日1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夏季氣溫太高,應避免太陽直射,可在陰涼處活動,盡量多暴露皮膚冬季在
28、室內活動時應開窗,讓紫外線透過第7章 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患兒的護理 第一節(jié) 新生兒分類新生兒定義:新生兒是指胎兒娩出臍帶結扎到生后滿28天的活產嬰兒新生兒娩出后機體內外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一系列巨大變化,小兒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善,所以新生兒期是兒童發(fā)病率(一)根據胎齡分類1、足月兒:指胎齡滿37周至未滿42周(260293d)娩出的新生兒2、早產兒:指胎齡大于28周至未滿37周(196259d)娩出的新生兒胎齡<32周(224d)的早產兒又稱早早產兒第37周早產兒成熟度已接近足月兒又稱過渡兒3、 過期產兒:指胎齡超過42周(294d)以上娩出的新生兒和死亡率最高的時期(2) 根據出生體重分類
29、出生體重是指出生小時內的體重1、正常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為25003999g的新生兒2、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2500g者出生體重<1500g者,稱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1000g者,稱超低出生體重兒3、巨大兒:出生體重 4000g者(三)根據出生體重與胎齡關系分類1、小于胎齡兒: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體重的第10百分位數以下的新生兒有早產兒、足月兒、過期產兒小于胎齡兒之分足月兒體重不足2500g者稱為足月小樣兒2、適于胎齡兒: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體重的第1090百分位數者3、大于胎齡兒: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體重的第90百分位數以上者(四)根據出生后周齡分類1、早期新
30、生兒:指出生后1周內的新生兒,屬于圍產兒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整個新生兒期最高,需要加強監(jiān)護和護理 2、晚期新生兒:出生后第2周開始至第4周末的新生兒(5) 高危新生兒:指已發(fā)生或有可能發(fā)生危重情況而需要特殊監(jiān)護的新生兒包括幾種情況:(1)母親有疾病或異常妊娠史的新生兒(2)異常分娩的新生兒(3)出生時異常的新生兒(4)其他 第二節(jié) 正常新生兒和早產兒的特點正常新生兒和早產兒的概念正常新生兒:胎齡37周至<42周,出生體重2500g和<4000g,身長在47cm以上(平均50cm),無畸形或疾病的活產嬰兒。早產兒 又稱未成熟兒,胎齡28周至<37足周,體重<2500g,身長
31、不足47cm的活產嬰兒。胎齡愈小,體重愈輕,死亡率愈高足月兒與早產兒外觀特點比較 早產兒 足月兒皮 膚 絳紅、水腫和毳毛多 紅潤、皮下脂肪豐滿毳毛少頭 頭更大,占全身比例13 頭大,占全身比例14 頭 發(fā) 細而亂 分條清楚耳 殼 軟、缺乏軟骨、耳舟不清楚 軟骨發(fā)育好、耳舟成形、直挺乳 腺 無結節(jié)或結節(jié)<4mm 結節(jié)>4mm,平均7mm外生殖器 男嬰 睪丸未降或未全降, 睪丸已降至陰囊, 女嬰 大陰唇不能遮蓋小陰唇 大陰唇遮蓋小陰唇 指、趾甲 未達指、趾端 達到或超過指、趾端跖 紋 足底紋理少 足紋遍及整個足底(二)解剖生理特點1、呼吸系統(tǒng) 2、循環(huán)系統(tǒng)3、消化系統(tǒng) 4、泌尿系統(tǒng)5、
32、免疫系統(tǒng) 6、血液系統(tǒng)7、神經系統(tǒng) 8、體溫調節(jié)9、臍帶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頻率 安靜 4045次/分 呼吸急促6070次/分 呼吸暫停: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減慢,<100次/分,并出現青紫心率100160次/分鐘,睡眠時平均120次/分鐘血壓平均9.3/6.7kPa(70/50mmHg)早產兒消化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哺乳困難 更易溢乳、嗆奶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各種消化酶不足,膽酸分泌少,對脂肪的消化吸收較差,在缺氧、缺血、喂養(yǎng)不當時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不完善,胎齡小,來自母體的IgG含量低皮膚的屏障功能弱,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且病情重,
33、預后差,容易發(fā)生敗血癥血液系統(tǒng)早產兒血小板數量較足月兒低,貧血常見血細胞計數低,為(68)×109/L維生素K儲存不足凝血因子缺乏易出血,特別是肺出血和顱內出血神經系統(tǒng)足月兒新生兒腦相對較大,約重300400g,占體重1020脊髓相對較長,脊髓末端約在第3、4腰椎下緣(腰穿在L4、5椎間隙進針),大腦皮質興奮性低,睡眠時間長出生時具有的原始反射: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正常情況下,生后34個月自然消失神經系統(tǒng)早產兒神經系統(tǒng)功能與胎齡關系胎齡越小,功能越差,各種反射愈差,原始反射難以引出或反射不完全早產兒腦室管膜下有豐富的胚胎生發(fā)層組織,易發(fā)生顱內出血體溫調節(jié)室溫過高時
34、,嬰兒通過皮膚蒸發(fā)散熱,如水分供給不足時即可發(fā)生脫水熱中性溫度又稱適中溫度,是指能維持新生兒正常體溫,使機體耗氧量最少、新陳代謝率最低、蒸發(fā)散熱也少的一種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更加不完善,產熱的棕色脂肪少,基礎代謝低,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少產熱<散熱體溫過低寒冷損傷綜合征(三)新生兒常見的特殊生理狀態(tài)1、生理性體重下降出生后由于攝入少、水分丟失多、胎糞排出,出現體重下降,到第34天下降出生體重的69,一般不超過10,10d左右恢復到出生時體重早產兒 體重下降程度重(BW的1020% 恢復速度較足月兒慢 2、生理性黃疸3、新生兒脫水熱4、上皮珠和脂肪墊5、假月經6、乳腺腫大
35、第三節(jié) 正常新生兒和早產兒的護理正常新生兒的護理2、保持呼吸道通暢1)新生兒娩出后、開始呼吸前,迅速清除口、鼻、咽腔內粘液,使呼吸道保持通暢,建立正常呼吸,防止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發(fā)生(2)保持嬰兒適當的體位,仰臥時避免頸部屈曲喂奶后取右側臥位,頭偏向一側,防吐奶誤入呼吸道而窒息。嘔吐患兒予頭高腳低位經常檢查呼吸道是否通暢,及時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避免隨意將物品阻擋新生兒口鼻腔或壓迫胸部3、預防感染(1)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建立消毒隔離制度和完善清洗設施,接觸新生兒前后要洗手或涂抹消毒劑,避免交叉感染室內采用濕式清掃,以免灰塵飛揚,最好給予空氣凈化每月對空氣、物品及工作人員的手進行監(jiān)測(2) 工作人員:注
36、意個人衛(wèi)生,嚴格無菌操作,患病或帶菌者暫時調離新生兒室工作時勿用手接觸自己的鼻孔、面部及口腔,勿將身體依靠在新生兒睡床或檢查臺上,勿將檢查用具、病歷等放在新生兒床上(3)個人衛(wèi)生:新生兒衣服應柔軟,棉布制作,寬松舒適,易穿易脫尿布用清潔、吸水性強的軟棉布,防皮膚擦傷而感染注意眼睛、鼻腔、外耳道、口腔的清潔護理新生兒初生時皮膚胎脂有保護皮膚的作用,不必擦去,皮膚皺褶處胎脂用消毒植物油或溫開水輕輕拭去體溫穩(wěn)定后,每日沐浴,達到清潔皮膚和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目的,檢查臍帶、皮膚完整性及有無感染每次大便后及時換尿布,用溫水清洗,拭干,涂消毒植物油或護臀霜保護,防止發(fā)生尿布皮炎(4) 臍帶護理:新生兒生后無菌
37、結扎臍帶,臍帶脫落前注意臍部紗布有無滲血,保持敷料干燥避免被尿液污染臍帶脫落后注意臍窩有無滲出物,可涂95酒精保持干燥局部有膿性、血性分泌物者用3%雙氧水清洗后碘伏消毒,保持干燥有肉芽者用510硝酸銀燒灼6、 健康教育(1)提倡母嬰同室和母乳喂養(yǎng)盡早將嬰兒放在母親身邊,鼓勵早吸吮通過撫摸嬰兒皮膚、喂哺、眼神交流、說話等,增進母子感情,使嬰兒得到良好的身心照顧(2)宣傳有關育兒保健知識采取示范或錄像的方式,介紹保暖、喂養(yǎng)、換尿布、穿衣、沐浴、預防接種、皮膚護理等知識介紹新生兒日常觀察內容及方法,使家長能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就診,為治療疾病贏得時間(3)新生兒篩查護理人員應了解對新生兒進行篩查的
38、項目,以便對可疑患兒進行篩查聽力篩查疾病篩查: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苯丙酮尿癥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二) 早產兒護理診斷1、體溫過低 與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有關 2、自主呼吸受損 與呼吸中樞和呼吸器官發(fā)育不成熟有關3、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差有關4、有感染的危險 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5、有出血的危險 與凝血因子不足、血管脆性高有關 2、維持有效的呼吸 (1)早產兒咳嗽反射弱,粘液在氣管內不宜咳出,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出生后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隨時保持呼吸道的通暢。仰臥時肩下墊一小軟枕,避免頸部屈曲、呼吸道梗阻(2) 早產兒易發(fā)生呼吸暫停,發(fā)作時拍打足底、托背、刺激
39、皮膚等方法來刺激呼吸,無效時靜脈給氨茶堿,必要時予機械正壓通氣(3) 有缺氧癥狀時給氧,吸氧濃度不宜過高且吸氧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主張間斷低流量供氧,維持氧分壓在6.710.6kPa(5080mmHg),一旦缺氧癥狀得到改善立即停用高濃度、長時間給氧會致氧療并發(fā)癥:視網膜病變晶體后纖維增生而失明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 3、合理喂養(yǎng)(1)盡早開奶,以防低血糖。開始先試喂5%糖水12ml,無異??稍囄鼓蹋詈媚溉槲桂B(yǎng),無法母乳喂養(yǎng)者使用早產兒配方乳,從1:1(牛奶:水)稀釋乳漸增至2:1、3:1、4:1、全奶每次喂乳量及間隔時間根據早產兒的出生體重、日齡及耐受力而定,以不發(fā)生胃潴留和嘔吐為度對吸吮力差者,
40、可用滴管或小勺喂奶,不會吞咽的早產兒予鼻飼喂養(yǎng)或靜脈高營養(yǎng)詳細記錄24小時出入量,每日準確測體重1次,判斷早產兒營養(yǎng)狀況,調整喂養(yǎng)方案(2)早產兒出生后4天添加維生素C 2周后予維生素D4001000IU/d、維生素A5001000IU/d 4周后補充維生素E、葉酸及鐵劑第四節(jié) 新生兒窒息概念: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出生后無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導致機體發(fā)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是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表現:1.胎兒宮內窒息2.新生兒缺氧3.各器官受損的表現Apgar評分法體征 評 分 0 1 2皮膚顏色 青紫和蒼白身體紅、四肢青紫 全身紅心率(次/分) 無 <100 >
41、;100彈足底或插鼻管反應 無反應 有些動作,如:皺眉 哭,噴嚏肌張力 松弛 四肢略屈曲 四肢活動呼 吸 無 有、不規(guī)則 正常,哭聲響護理措施1、維持自主呼吸,改善通氣及換氣功能,配合醫(yī)生按ABCDE方案進行搶救治療(1)A (暢通氣道)1)清除分泌物: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氣道內分泌物和粘液。采用負壓吸痰,負壓13.3kPa(100mmHg),吸痰時間每次不超過1015s2)減少散熱:嬰兒娩出后置于預熱的保暖臺上,用溫熱毛巾擦干全身并實施搶救,待病情穩(wěn)定后再移至保暖箱或有其他保暖措施的床上3)體位:仰臥肩部墊高23cm,頸部稍后伸至中枕位(2)B (建立呼吸)1)觸覺刺激:拍打足底或摩擦背部促
42、使呼吸出現2)復蘇器加壓給氧指征:無自主呼吸或有呼吸但心率<100次/分方法:面罩密閉口鼻,通氣頻率3040次/分,手指壓與放的時間比1:1.5胸廓起伏證明通氣有效氧流量>5升/分 3)氣管插管:指征:復蘇囊加壓給氧效果不好;心率<80次/分;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無好轉立即氣管插管(3) C(建立有效循環(huán)):心率<80次/分、心音低弱,應行心臟按壓并注射腎上腺素心臟按壓方法:雙拇指或中食指按壓胸骨體下13處,頻率為120次分(每按壓3次,正壓通氣1次),按壓深度為胸廓前后徑的13(胸廓下陷約12cm為宜)按壓有效時可摸到大動脈(頸動脈和股動脈)博動藥物治療及評價(4)
43、D(藥物治療):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保證藥物應用胸外按壓心臟不能恢復正常循環(huán)時,遵醫(yī)囑予靜脈和(或)氣管內注入1:10000腎上腺素糾正酸中毒、低血糖、低血壓(5)E(評價):每復蘇一步的同時,均要評價患兒的情況,再決定下一步的操作第5節(jié)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IE)是由于各種圍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腦血流減少或暫停而導致的胎兒或新生兒的腦損傷病情重,病死率高,可產生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如智力低下、癲癇、腦性癱瘓、痙攣和共濟失調。護理措施1、 維持有效呼吸1)及時清除患兒呼吸道內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保持輸氧管通暢,保證有效給氧。2)根據缺氧和
44、呼吸困難程度,選擇鼻導管吸氧或頭罩吸氧,嚴重缺氧,給予氣管插管或機械輔助通氣,保持PaO2>7.9810.64kPa(6080mmHg)、PaCO2<5.32kPa(40mmHg)3)密切監(jiān)護患兒的神志、呼吸、心率、血壓、血氣等,觀察前囟張力、瞳孔大小、肌張力和抽搐等。注意有無呼吸暫停,一旦發(fā)生呼吸暫停,予適當刺激以恢復正常呼吸,如彈足底、托背或輕輕搖動身體等。無效時用復蘇囊面罩加壓給氧4)遵醫(yī)囑予氨茶堿及呼吸興奮劑5)將患兒置于適中溫度環(huán)境中,使患兒保持在3637之間,以減少氧氣的消耗 第六節(jié)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又稱肺透明膜病(HMD)是由于缺乏
45、肺泡表面活性物質(PS)所致的一種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多見于早產兒,臨床上以出生后不久(46小時內)即出現的進行性呼吸困難、發(fā)紺及呼吸衰竭為特征一、病因:本病是由于缺乏PS引起PS是由肺泡型上皮細胞產生,主要成分為磷脂,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張力、使呼氣時肺泡張開的作用1、早產兒 胎齡愈小,發(fā)病率愈高2、剖宮產 剖宮產兒可發(fā)生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3、糖尿病孕母 胎兒受母親的影響,肺發(fā)育不成熟,其發(fā)生率可增加56倍4、其他 缺氧、肺部嚴重感染情況下,本病的發(fā)病率顯著增高護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自主呼吸(1)及時清除口鼻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采用濕化或霧化吸入。每2小時翻身一次(2)供氧及輔助呼
46、吸:根據病情及血氣分析的結果,選擇供氧方法,使PaO2維持在6.79.3kPa(5070mmHg)、經皮血氧飽和度(TcSO2)維持在85931)輕癥者選用鼻導管、面罩、鼻塞或頭罩吸氧。頭罩吸氧時頭罩大小要適合患兒的頭顱,防止降低實際吸入的氧氣濃度;調節(jié)氧流量>5L/min ,吸入的氧氣要濕化到36左右,并通過盛有蒸餾水的霧化器2)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CPAP能使肺在呼氣末保持一定的正壓,防止肺泡萎陷,增加肺泡氣體交換面積,改善缺氧3)氣管插管給氧:當CPAP治療無效,PaO2仍< 6.65kPa(50mmHg)或PaCO2仍>7.9kPa (60mmHg)、頻發(fā)呼
47、吸暫停時,應予氣管插管給氧,采用間隙正壓通氣(IPPV)加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3)使用呼吸機的護理:根據病情準確設置呼吸機參數,保持各管道通暢使用CMV時最好選擇持續(xù)氣流、時間轉換、壓力限制型呼吸機監(jiān)測體溫、呼吸、心率、經皮血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密切觀察病情,防止發(fā)生肺氣漏、慢性肺疾病、早產兒視網膜病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第七節(jié) 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腦損傷疾病,主要因缺氧和產傷引起預后差,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幸存者常有后遺癥臨床上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或抑制和呼吸改變?yōu)樘卣髦饕牟∫蚴侨毖鹾彤a傷護理措施1、降低顱內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1)絕對靜臥,頭
48、肩部抬高1530°,盡量減少對患兒的移動和刺激,所有的護理操作集中進行,動作應做到輕、穩(wěn)、準,靜脈穿刺最好選用留置針保留,避免反復穿刺,以防出血加重。需頭側位時,整個身體應取同向側位,使頭保持在正中位,以免頸動脈受壓(2)觀察嚴密觀察神志、瞳孔、呼吸、脈搏、體溫、肌張力及前囟等變化定期測量頭圍大小若有腦疝征兆,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做好搶救準備第8節(jié) 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因膽紅素在體內積聚引起的皮膚、粘膜被黃染的現象部分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可引起膽紅素腦?。ㄓ址Q核黃疸),嚴重者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遺癥第八節(jié) 新生兒黃疸膽紅素代謝特點及黃疸分類一、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1、
49、膽紅素生成過多2、轉運膽紅素的能力不足3、肝細胞處理膽紅素的年齡差4、腸肝循環(huán)增加二、新生兒黃疸分類:1、生理性黃疸2、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分類特點 生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黃疸 足月兒 早產兒 足月兒 早產兒出現時間 23天 35天 生后24小時內(早) 高峰時間 45天 57天 消退時間 714天 34周 黃疸退而復現 持續(xù)時間 2周 4周 >2周 >4周(長)血清膽紅素mol/L 221 257 > 221 >257(高) mg/dl 12.9 15 >12.9 >15每日膽紅素升高 85mol/L(5mg/dl) >85mol/L(5mg/dl)
50、血清結合膽紅素 34mol/L(2mg/dl)(快) 一般情況 良好 相應表現 原發(fā)病 無 有第8節(jié) 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溶血病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同種免疫性溶血目前發(fā)現的血型抗原有160種,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見,其次是Rh血型不合膽紅素腦病為新生兒溶血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1、ABO血型不合2、Rh血型不合臨床表現癥狀的輕重與溶血病一致ABO溶血病多為輕癥, Rh溶血病較重1、黃疸:ABO溶血病多在生后第23天出現 ,血清膽紅素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但也有因膽汁淤積在恢復期出現結合膽紅素升高者Rh溶血病患兒多在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并迅速加重 2、貧血:程度不一,ABO溶血病較輕, Rh溶血病貧血嚴重,常伴有水腫、皮膚蒼白,可發(fā)生心力衰竭由于血型抗體在體內持續(xù)存在,繼續(xù)溶血所致3、肝脾大:由于髓外造血所致,多見于Rh溶血病輕癥無明顯腫大,重癥胎兒水腫時有明顯肝脾大4、膽紅素腦?。阂话惆l(fā)生在生后27天,早產兒多見病理性黃疸嚴重者膽紅素腦病,是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過高或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強,未結合膽紅素腦組織腦組織病理性損害,又稱核黃疸當血清總膽紅素> 342.0mol/L(20mg/dl)或早產兒> 257mol/L(15mg/dl)時可發(fā)生核黃疸護理措施:1、密切觀察注意檢測患兒的血清膽紅素,當膽紅素大于171mo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課時分層作業(yè)9訂立合同有學問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5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學課時分層作業(yè)4平面的基本性質含解析蘇教版必修2
- 2024年高中政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第1課第1框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高考化學精準押題練第13題化學實驗基礎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第五章6向心力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檢驗工作人員年終總結
- 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個人總結
- 外科護士工作計劃報告
- 魯人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5.2《生命最寶貴》聽課評課記錄
- 東入合作協(xié)議書
- 護工(陪護)培訓教材(完整版)資料
- absciex lc ms qtrapanalyst軟件定量操作Analyst在如右圖的彈出窗口
- 骨科的疼痛管理
- 前列腺癌診斷治療指南
- 中國銀行招聘筆試真題「英語」
- 江蘇省2023年對口單招英語試卷及答案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書填寫規(guī)范(特種設備安全法)參考范本
- 硬筆書法全冊教案共20課時
- 《長方形的面積》-完整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