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_第1頁
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_第2頁
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_第3頁
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_第4頁
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家庭社會學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借鑒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內部的基本關系,闡述家庭的結構、功能及其演化的客觀規(guī)律, 揭示家庭和社會的相互關系以及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家庭社會學研究的必要性1、從家庭與人的關系來看,家庭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是人類社 會生活的組織形式之一。2、從家庭與社會的關系來看,社會是由家庭組成的,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社會的細胞”。3、現實的家庭狀況也迫切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家庭社會學的基本內容1家庭的性質:對家庭的概念、家庭的生物屬性和家庭的社會屬性的認識,并從中抽象出家 庭的本質屬性。2家庭結構:

2、家庭社會學需要研究各種類型家庭的結構特點,研究家庭結構的演變及其影響,制約結構變動的各種因素。3家庭功能:家庭社會學不僅要對家庭的多種功能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而且尤其要關注家 庭功能的變遷。4家庭關系:家庭社會學要研究家庭中各種不同關系的持點、影響家庭關系質量的主觀、客觀因素,研究家庭中各成員的角色和作用。5家庭管理:家庭社會學研究家庭管理的一般方法,為人們提供管理家庭生活的技巧和藝術,推動家庭的健康發(fā)展。6家庭倫理:研究家庭倫理觀念的類型及變遷7家庭習俗:家庭習俗的類型及其變遷8家庭的起源、演化和家庭的未來9家庭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是調整和控制有關家庭行為的手段之一10家

3、庭學史:縱橫一起家庭社會學研究的基本原則(一)科學性原則科學性主要是指研究及研究結論的實證性和邏輯性。家庭社會學研究應建立在系統(tǒng)的經驗觀察和正確的邏輯推理之上??茖W性還包括對研究對象的精確測量。對家庭的研究,同樣需要使用精確、可靠和有效的度量方法。科學性還要求將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等相結合,使其相互補充。(二)客觀性客觀性是指研究者對客觀事實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在解釋事物和有關研究結果時要避免受個人偏見和價值觀的影響??陀^性原則首先要求研究人員將自己置于一個客觀研究者而并非積極參與者的角色位置上??陀^性是研究者在認識過程中需要把握的原則,它要求研究者在認識

4、領域保持訪值中立”。(三)系統(tǒng)性系統(tǒng)性原則的基本假定是,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其內在聯系表現為一定 的因果關系。把家庭放到社會大環(huán)境中去研究。把家庭看成是一種綜合的總體。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因而家庭社會學的研究還應當綜合考察人類學、歷史學、心理學、法學、醫(yī)學、生物學、經濟學、教育學等多種學科在這一領域中的研究成果。家庭的概念:是以婚姻、血緣關系為主要紐帶的人類社會生活基本單位。(一)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家庭的概念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家庭是一個群體 2、家庭是一個親屬群體,具有親屬關系3、家庭是以親屬和居住兩個原則組織起來的同時需要把握的是:第一,家庭也可以是以法律領養(yǎng)關系為基礎的

5、共同生活體;第二,共同生活、具有密切的經濟交往、情感交流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必要關系;第三.家“與“戶”是兩個有區(qū)別的概念,戶是以共同居住為標志的群體。家”則是主要以婚姻、血緣關系為標志的群體;第四.有婚姻關系但無血緣延續(xù)的自愿不育夫婦和有血緣關系但無婚姻形式的未婚父母及其子女組成的共同生活群體也應列入家庭的范疇;第五,某些個別和例外事例并不影響對家庭的普遍和一般含義的表述家庭的特征1、形態(tài)方面的特征(1)至少有一組異性處于婚姻關系之中(2)不僅包括不同代際、不同年齡層,而且是以核心成員是親子、兄弟姐妹關系的結合為條件的群體2、成員結合方面的特征(1)感情上的融合,人格上的一致(2)人類的任何地方

6、都有家庭,且有家庭的地方都有亂倫禁忌的規(guī)則3、功能方面的特征(1)功能的多樣性(2)為家庭成員謀求福利,是家庭的基本功能家庭的性質:1家庭是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統(tǒng)一2家庭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3家庭是社會群體4家庭是社會制度家庭的成立一、婚姻的本質 1、關于婚姻的爭論 上天決定論 社會決定論 自我決定論2、婚姻的生物基礎是其自然起源,而婚姻的社會基礎則體現了婚姻的本質。從本質上講,婚姻是男女之間在特定條件下的社會結合?;橐龅纳鐣允瞧浔举|的屬性,婚姻不僅是道德倫理、習俗和法律所規(guī)定的產物,同時也與特定的社會結構相聯系。二、婚姻的基礎。婚姻基礎是男女兩性結合時選擇配偶的條件或因素,也是婚姻關系建立、

7、 存續(xù)、發(fā)展或解除的基本依據?;橐鲑|量的定義1、從混合性角度,婚姻質量的定義為夫妻的感情生活、物質生活、余暇生活、性生活及其雙方的凝聚力在某一時期的綜合狀況。它以當事人的主觀評價為主要尺度,并以夫妻調適方式和結果的客觀事實來描述。高質量的婚姻表現為當事人對配偶及其相互關系的高滿意度, 具有充分的感情和性的交流,夫妻沖突少及無離異意向。2、從概括性角度,婚姻質量定義主要側重于已婚夫婦對自己婚姻關系的總體性的、綜合性 的評價。家庭結構的概念:1家庭結構是家庭的構成,特指家庭中成員的構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tài),以及由于家庭成員不同配合和組織的關系而形成的聯系模式。2家庭結構包括橫向關系、縱向關

8、系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家庭結構的要素1是家庭人口要素2是家庭代際要素3家庭結構是在婚姻關系和血緣關系的 基礎上形成的共同生活關系的統(tǒng)一體,既包括代際結構,也包括人口結構,并且是二者組合起來的統(tǒng)一形式家庭的分類(一)按家庭的規(guī)模可將家庭分為大家庭和小家庭。 這里所說的大家庭和小家庭, 是按照家庭人口的數量來劃分 的。大家庭和小家庭是相對而言的。 家庭中有多少成員算大家庭, 有多少成員算小家庭,從 來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界限。只能在比較中加以確定。(二)按家庭成員配偶的人數和對數劃分多夫多妻制家庭;一夫多妻制家庭;一妻多夫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三)按家庭的代際層次和親屬關系劃分1、核心家庭由夫婦及其未

9、婚子女組成核心家庭的兩重性:生育家庭、定位家庭任何一個生育家庭背后都有兩個定位家庭,形成“T字型的核心家庭結合夫婦家庭制2、主干家庭由兩代或兩代以上夫妻組成,每代最多不超過一對夫妻,且中間無斷代的家庭。即父母(或一方)與一對已婚子女(或者再加上其他親屬)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直系家庭制3、聯合家庭:指家庭中任何一代含有兩對以上夫妻的家庭;復合家庭制4、擴展家庭:主干家庭與聯合家庭又稱為擴展家庭;即一個家庭包括了三代及三代以上的 成員。(四)按參與和決定家庭事務的權力劃分1、父權家庭大部分權威由最年長的男性擁有的一種家庭結構2、母權家庭大部分權威掌握在最年長的女性手中的一種家庭結構3、平權家庭丈夫

10、和妻子在權力和特權上大致平等平權家庭的增多和工業(yè)化相聯系(五)按婚姻居所分類1、從夫居2、從妻居3、單居制(六)按世襲與繼承分類1、父系繼嗣2、母系繼嗣3、雙系繼嗣變異家庭:在一個家庭之中,至少應該有兩個由婚姻聯結的不同性別的成年人,他們與其子女間又有著由血緣關系聯結起來的親子關系。 單身家庭、同性戀家庭、非婚同居家庭、單親 家庭、丁克家庭等家庭結構的變遷結構變遷:傳統(tǒng)的中國家庭1、大家庭組織2、以孝為支撐的父系父權的家庭3、縱向的父子關系為主軸4、包辦的穩(wěn)定婚姻當代中國家庭結構的變遷 1、家庭小型化2、家庭核心化3、直系主干家庭穩(wěn)中有降 4、聯合 家庭迅速減少5、夫妻家庭比例有所上升 6、單

11、身家庭降中有升(原因:經濟和觀念的變化)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家庭關系變遷:1、夫妻關系的變化(1)婚姻自主權有利于夫妻平權(2)夫妻共同決定生育(3)家庭經濟收入的共同管理和平等的支配(4)、家庭消費的共同決定(5)婦女獲得了自我發(fā)展的相當大的抉擇權和對子女發(fā)展的發(fā)言權2、家庭代際關系變化的特點(1)家庭代際層次減少,代際關系簡化(2)家庭兩代人之間的依賴性減弱,文化差異擴大家庭功能:指家庭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即家庭對于人類的功用和效能家庭功能的分類:經濟功能生育功能性生活功能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功能教育和社會化功能情感交往功能休息和娛樂功能宗教功能政治功能影響家庭功能的諸因素分析(一

12、)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這是影響家庭整體變遷的決定因素,因而也決定家庭功能的改變。(二)社會制度1社會制度的改變不能不對家庭功能產生影響。在封建宗法社會,個人的階層地位是由家庭(家族)先賦的,家庭是維系和傳遞權力、地位的系統(tǒng),家庭的政治功能很強。2一旦走出這一宗法社會,進入一個開放的社會系統(tǒng)中,個人的階層地位和流動就更多地倚靠自致的能力和成就,家庭的政治職能相對弱化(三)社會規(guī)范 這里的社會規(guī)范包括倫理道德、習俗和法律規(guī)定,社會規(guī)范對性生活的限制、對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義務的規(guī)定,都直接影響家庭在這些功能領域的作用的發(fā)揮。(四)文化制度和價值觀念不同社會的生育制度、宗教環(huán)境和人們的思想觀念,影響著家庭各種

13、功能的發(fā)揮程度.當代中國家庭功能的變遷1、家庭生產職能的喪失和恢復(1)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國家庭基本喪失了生產功能 (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家庭功能恢復2、家庭生育職能的減弱3、家庭消費職能的加強4、家庭教育功能和保障功能的社會化家庭習俗的概念和理解:家庭習俗屬于社會習俗中的一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形成和積累起來的有關婚姻、家庭生活的風俗和習慣, 它以有規(guī)律的活動指導、 約束人們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和意識。1、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家庭習俗約定2、同一社會中不同社會集團的家庭風俗有所區(qū)別3、家庭習俗更具有普遍性和實用性家庭習俗的內容 :從橫向看,家庭習俗的內容包括物質的(飲食、服飾)

14、 、行為禮儀的(人 際關系模式)、觀念的(對社會的認識)三個方面。從縱向看,家庭習俗集中反映了擇偶、 婚禮、性、喪葬、生辰紀念等各種活動中。家庭習俗變革的動因(一)家庭習俗與文化習俗是一種文化現象。家庭習俗與人類文化發(fā)展有著緊密的關系。1、文化對家庭習俗具有制約力。2、歷史傳統(tǒng)、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形成各種文化模式,而不同的文化產生不同的家庭習俗。(二)家庭習俗與社會1政治聯姻2某些家庭習俗可以轉化為家庭法3家庭習俗是民間社會通行的行為準則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中國傳統(tǒng)婚婚姻家庭習俗的文化內涵1婚姻依禮而行2婚姻重禮輕愛3婚姻中滲透買賣關系4婚姻體現出等級差別和階級限制擇偶心理:擇偶心理指的是男女雙方在

15、選擇自己的戀愛對象時的心理現象和心理活動規(guī)律擇偶的機制1內婚與外婚的原則 2、同類婚與異類婚 3、居住鄰近性與生活領域 4、需求互補性擇偶過程的理論解釋:1本能的、遺傳的和生物學的解釋 2父母偶像論3互補需要說4角色理論5價值理論6交換理論7過濾理論8默斯泰恩 刺激-價值-角色婚姻的功能滿足個人欲求和響應社會期待兩方面的功能對個人的功能:性欲求的滿足養(yǎng)育子女欲求的滿足 社會地位的獲得對社會的功能性秩序的穩(wěn)定社會成員的補充社會關系的擴充離婚的類型:1、協(xié)議離婚2、訴訟離婚離婚的原因:1、離婚的社會背景 產業(yè)化的發(fā)展 女性經濟的自立 家庭形態(tài)的變化 價值觀 的多元化戀愛結婚的增加2、離婚的個人原因

16、 性格志趣不同 家務矛盾 草率結婚 第三者插足 性生活不協(xié)調 個人 主義觀念家庭的生命周期:就是指家庭生活在時間推移的過程中,是經過什么樣的階段來進行的生活路線:就是指各個個人經歷與其年齡相應的事件,并完成其任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航程。"(美埃爾達)家庭計劃(生育計劃)指一對男女(夫婦)結婚之后,在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經濟、社會條件的同時,根據自己的人生觀和家庭觀等進行計劃性的生養(yǎng)子女制定計劃時,要考慮家庭收支、教育基金、住房、妻子就業(yè)、經濟、看孩子的人員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計劃的要點:頭胎的時期;子女的數量;兩個以上的孩子出生的時間間隔;結束生育孩子的終產期問題家庭關系的特點1、家庭是

17、由處于親屬關系的人們構成的親屬集團2、家庭成員之間具有強烈的感情聯系,是一種基本的和初級的關系3、家庭關系體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特殊的相互行為4、家庭關系有水平關系,也有代際垂直關系,在交往方向與選擇上有雙重趨向5、家庭關系是具有較高的規(guī)范化程度的正式社會關系代際關系代際關系是指兩代人之間的關系,即家庭中的父母輩或祖父母輩與子女、孫子女輩的關系不同代的人在行為和認知上必然存在差異,即代差”社會變遷時,社會意識新舊更替,不同代人的價值觀不同,容易產生隔閡傳統(tǒng)中國家庭,縱向的代際關系重于橫向的夫妻關系現代社會,家庭的中心逐漸向橫向轉移但是,中國人仍然比西方人更注重與子女的關系,對子女的養(yǎng)育投入很大。 存在著不平衡的代際交換現象家庭網的概念1、家庭網是由具有親屬關系的許多家庭組成的社會網絡2、通常是在幾個核心家庭基礎上形成的擴大的婚姻家庭關系3、家庭網是社會網”的一種家庭社會學復習重點4、家庭網不同于封建的家族家庭網的特征1、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