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篇第四_第1頁
論語-里仁篇第四_第2頁
論語-里仁篇第四_第3頁
論語-里仁篇第四_第4頁
論語-里仁篇第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論語論語-里仁篇第四里仁篇第四【本篇引語本篇引語】里仁篇里仁篇主要內(nèi)容主要內(nèi)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guān)系問題、個人的涉及到義與利的關(guān)系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道德修養(yǎng)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這一篇包括及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疇、原則和理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疇、原則和理論,對后世都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論,對后世都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一一、【原文原文】子曰: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仁,焉得知?”【譯文譯文】(1)里仁為美:里,住處,借作動詞用。?。├锶蕿槊溃豪?,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2)

2、處:居住。()處:居住。(3):知:同):知:同智。智?!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跟有道德的人住跟有道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道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處不是跟有道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說你是明智的呢?說你是明智的呢?”二、二、【原文原文】子曰: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薄咀g文譯文】(1)約:窮困,困窘。()約:窮困,困窘。(2)安仁、利仁:安)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認(rèn)為仁有利于自己才去行仁。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認(rèn)為仁有利于自己才去行仁

3、?!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于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能長久地處于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行仁的?!薄举p析賞析】一個人有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他一個人有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他才能做到才能做到“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五柳五柳先生傳先生傳)。)。”他將做到他將做到“仁以為己任仁以為己任”,進而做到舍己,進而做到舍己為人,也就是為人,也就是“智者利仁智者利仁”。三、

4、三、【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惡人?!薄咀g文譯文】(1)好:喜愛的意思。()好:喜愛的意思。(2)惡:憎惡、討厭。)惡:憎惡、討厭。作動詞。作動詞?!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恰當(dāng)?shù)兀┫矏勰橙?,憎的人,才能(恰?dāng)?shù)兀┫矏勰橙耍骱弈橙?。恨某人?!薄举p析賞析】人都有好惡之心,有喜歡的人,有所不喜歡的人;人都有好惡之心,有喜歡的人,有所不喜歡的人;惟有大公無私的仁者,有能好惡得其當(dāng),不會有偏愛的差惟有大公無私的仁者,有能好惡得其當(dāng),不會有偏愛的差錯:對身邊的好人好事,表示敬重,向他們看齊。向身邊錯:對身邊的好人好事,表

5、示敬重,向他們看齊。向身邊的壞人壞事,表示憎惡,真心反對,并進行規(guī)勸,使之改的壞人壞事,表示憎惡,真心反對,并進行規(guī)勸,使之改過,這也是一種對有過惡的人的一種真正的愛護。愛憎分過,這也是一種對有過惡的人的一種真正的愛護。愛憎分明,是仁者的風(fēng)范,也是仁者切己的功課。明,是仁者的風(fēng)范,也是仁者切己的功課。四、四、【原文原文】子曰: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茍志于仁矣,無惡也也”【譯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如果立志于仁,如果立志于仁,就不會做壞事了。就不會做壞事了?!薄举p析賞析】孔子認(rèn)為立志于仁德的人,他便有一個思想支持孔子認(rèn)為立志于仁德的人,他便有一個思想支持力量,積極地面向人生世相,逐漸樹立起正

6、確的人生觀、力量,積極地面向人生世相,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他卻不會去干壞事。世界觀和價值觀,他卻不會去干壞事。五、五、【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薄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ǖ玫剿?,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

7、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ǖ玫剿筒粫ハ硎艿?;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ㄈ[脫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ㄈ[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么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候背離仁德,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候背離仁德,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賞析賞析】孔子極言一個人只要有了仁民愛物的崇高思想,孔子極言一個人只要有了仁民愛物的崇高思想,就能正確對待富貴貧賤以及其他一

8、切遭遇。沒有仁德思想,就能正確對待富貴貧賤以及其他一切遭遇。沒有仁德思想,就不能成為君子。就不能成為君子。六、六、【原文原文】子曰: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黨。觀過,斯知仁矣?!薄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人的錯誤,總是與他同一類的人的錯誤,總是與他同一類的人所犯錯誤性質(zhì)一樣,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人所犯錯誤性質(zhì)一樣,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一類人了。誤,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一類人了?!薄举p析賞析】孔子這席話符合現(xiàn)代流行觀念:孔子這席話符合現(xiàn)代流行觀念:“物以類聚,人物以類聚,人乃群分乃群分”,“欲知其塔測其影,欲知其人,觀其所與。欲知其

9、塔測其影,欲知其人,觀其所與。”孔子認(rèn)為人的過失、過錯,乃至過惡,跟他的社會關(guān)系密孔子認(rèn)為人的過失、過錯,乃至過惡,跟他的社會關(guān)系密切相關(guān)。追究其過錯之由,可以從社會根源入手(當(dāng)然還切相關(guān)。追究其過錯之由,可以從社會根源入手(當(dāng)然還有思想根源和歷史根源)。有思想根源和歷史根源)。七、七、【原文原文】子曰:子曰:“朝聞道,夕死可朝聞道,夕死可矣。矣?!薄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早晨明白了真理,就是當(dāng)天晚早晨明白了真理,就是當(dāng)天晚上死去也心甘。上死去也心甘。”【賞析賞析】孔子在這里所指的道,用孔子在這里所指的道,用“真理真理”來詮釋是再恰來詮釋是再恰當(dāng)不過的。所謂真理,即真實的道理,也就是客觀

10、事物及當(dāng)不過的。所謂真理,即真實的道理,也就是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的思想意識中的正確反映。道有天道、地道、其規(guī)律在人的思想意識中的正確反映。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之分,在這一章,孔子具體講的是人道,既人生的真人道之分,在這一章,孔子具體講的是人道,既人生的真諦??鬃赢吷鷸|顛西躓、朝斯夕斯,他把追求人生的真諦諦??鬃赢吷鷸|顛西躓、朝斯夕斯,他把追求人生的真諦作為他終生的理想。作為他終生的理想。八、八、【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薄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士有志于(學(xué)習(xí)和實行圣人的)士有志于(學(xué)習(xí)和實行圣人的)道理,但又

11、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wù)摰赖摹J遣恢档门c他談?wù)摰赖?。”【賞析賞析】孔子認(rèn)為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應(yīng)當(dāng)具有安貧樂道孔子認(rèn)為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應(yīng)當(dāng)具有安貧樂道的自覺性,如果講究口體之奉,不能過平淡甚至刻苦的生的自覺性,如果講究口體之奉,不能過平淡甚至刻苦的生活。以粗食布衣為苦,這種人不會為真理而奉獻自己的精活。以粗食布衣為苦,這種人不會為真理而奉獻自己的精力、才能和智慧。對這種人,很難和他切磋學(xué)行,互相探力、才能和智慧。對這種人,很難和他切磋學(xué)行,互相探索人生的真諦。索人生的真諦。九、九、【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君

12、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薄咀⑨屪⑨尅浚?)適:意為親近,厚待。()適:意為親近,厚待。(2)莫:疏遠、)莫:疏遠、冷淡。(冷淡。(3)義:適宜,妥當(dāng)。()義:適宜,妥當(dāng)。(4)比:親近,相近,)比:親近,相近,靠近??拷?。【譯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君子對于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合理的去做。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合理的去做。”【賞析賞析】講到仁的用世,一個大政治家處理國家的事情,講到仁的用世,一個大政治家處理國家的事情,沒有自己固執(zhí)的成見。沒有自己固執(zhí)的成見?!盁o適也無適也”是說并不希望自己一定是說并

13、不希望自己一定要發(fā)多大的財,做多大的官。雖然這樣沒有成見,也不是要發(fā)多大的財,做多大的官。雖然這樣沒有成見,也不是樣樣都可以。樣樣都可以。“義之與比義之與比”,義就是仁的用,只問應(yīng)不應(yīng),義就是仁的用,只問應(yīng)不應(yīng)該做,為道德應(yīng)該做的就做了,不應(yīng)該做的就不做,以義該做,為道德應(yīng)該做的就做了,不應(yīng)該做的就不做,以義對比,推之個人的立身處世,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講人對比,推之個人的立身處世,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講人的修養(yǎng)條件。的修養(yǎng)條件。十、十、【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恵。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恵?!薄咀⑨屪⑨尅浚?)懷:關(guān)心。()懷:關(guān)心。(2)土

14、:鄉(xiāng)土。()土:鄉(xiāng)土。(3)刑:)刑:法度典范。法度典范。【譯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君子關(guān)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君子關(guān)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關(guān)心的是鄉(xiāng)土田宅;君子關(guān)心的是法度,小人關(guān)心關(guān)心的是鄉(xiāng)土田宅;君子關(guān)心的是法度,小人關(guān)心的是實惠。的是實惠?!薄举p析賞析】孔子認(rèn)為君子和小人的內(nèi)心活動和行為操守是兩孔子認(rèn)為君子和小人的內(nèi)心活動和行為操守是兩樣的,不可同日而語、等量齊觀。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樣的,不可同日而語、等量齊觀。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德,違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則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德,違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則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土地就看了。小人想念的都是財富、利益。這里孔子是說土地就看

15、了。小人想念的都是財富、利益。這里孔子是說明仁義之道。但說起來很容易,真正的修養(yǎng)卻很難做到。明仁義之道。但說起來很容易,真正的修養(yǎng)卻很難做到。十一、十一、【原文原文】子曰: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放于利而行,多怨。怨?!薄咀⑨屪⑨尅浚?)放: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放: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2)怨:)怨:別人的怨恨。別人的怨恨?!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更多的怨恨。”【賞析賞析】孔子認(rèn)為,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孔子認(rèn)為,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認(rèn)是考慮個人

16、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認(rèn)為功利思想嚴(yán)重的人,見利忘義,結(jié)果敗事招怨。為功利思想嚴(yán)重的人,見利忘義,結(jié)果敗事招怨。十二、十二、【原文原文】子曰: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注釋注釋】(1)何有:全意為)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思。(2)如禮何:把禮怎樣辦?)如禮何:把禮怎樣辦?【譯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么困難呢?不能用禮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那還有什么困難呢?不能用禮原則來治理國家,怎樣能實行禮呢?樣能實行禮呢

17、?”【賞析賞析】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于國與國之間的交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于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nèi)的兄弟國家。處于動亂的春秋末季,對唐堯、均屬中國境內(nèi)的兄弟國家。處于動亂的春秋末季,對唐堯、虞舜時代的政權(quán)轉(zhuǎn)移的一種虞舜時代的政權(quán)轉(zhuǎn)移的一種“禪讓禪讓”方式十分向往。孔子方式十分向往??鬃诱J(rèn)為,以禮為國,必須具有謙讓的思想基礎(chǔ),這就是禮讓認(rèn)為,以禮為國,必須具有謙讓的思想基礎(chǔ),這就是禮讓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實行禮治就不難了。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實行禮治就不難了。十三、十三、【原文原

18、文】子曰: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譯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xué)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學(xué)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真才實學(xué)值得成為人們知道的人。只求自己成為真才實學(xué)值得成為人們知道的人?!薄举p析賞析】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xué)生經(jīng)常談?wù)摰膯栴},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xué)生經(jīng)常談?wù)摰膯栴},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tài)度。在栗子看來,一個立志從政的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tài)度。在栗子看來,一個立志從政的人,不要眼睛盯在職位上,擔(dān)心自己撈不到一

19、官半職,而人,不要眼睛盯在職位上,擔(dān)心自己撈不到一官半職,而是要認(rèn)真掂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和勝任的才具。是要認(rèn)真掂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和勝任的才具。掇十四、十四、【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參乎,吾道一以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貫之?!痹釉唬涸釉唬骸拔?。唯?!弊映?,門人問子出,門人問曰:曰:“何謂也?何謂也?”曾子曰:曾子曰:“夫子之道,夫子之道,中恕而己矣。中恕而己矣?!薄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的思想貫徹始終的?!痹诱f:曾子說:“是。是?!笨鬃映鋈タ鬃映鋈ブ?,同學(xué)便問曾子:之后,同學(xué)便問曾子:“這是什么意思?這是什

20、么意思?”曾子說:曾子說:“老師的意思,就是忠恕罷了。老師的意思,就是忠恕罷了?!薄举p析賞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待人忠恕,這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于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于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十五、十五、【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君子喻于義,小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人喻于利?!薄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利?!薄举p析賞析】“喻于義喻于義”和和“喻于利喻于利”,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線。喻于義就會他人著想,就會見得思義;喻于利只有自線。喻于義就會他人著

21、想,就會見得思義;喻于利只有自己,不知有人,利字當(dāng)頭,不惜損人利己,可見兩者之間己,不知有人,利字當(dāng)頭,不惜損人利己,可見兩者之間做人的境界真是天壤之別。做人的境界真是天壤之別。十六、十六、【原文原文】子曰:子曰:“見賢思齊焉,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薄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yīng)該向他學(xué)習(xí)、見到賢人,就應(yīng)該向他學(xué)習(xí)、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yīng)該自我反?。ㄗ约河袥]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yīng)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似的錯誤。)。有與他相似的錯誤。)?!薄举p析賞析】作為一名成德君子,孔子認(rèn)為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一名成德君子,孔子認(rèn)為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遷善改

22、過的決心和毅力。在思想上要時刻提醒自己:具有遷善改過的決心和毅力。在思想上要時刻提醒自己:“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善不可失,惡不可長。”生活中每個人看問題的方法不生活中每個人看問題的方法不一樣,站的角度不一樣,得的結(jié)論自不相同;刺激相同,一樣,站的角度不一樣,得的結(jié)論自不相同;刺激相同,反應(yīng)各不相同。所以一個人肯多作自我檢討,萬事都可變反應(yīng)各不相同。所以一個人肯多作自我檢討,萬事都可變成自己的借鑒。成自己的借鑒。十七、十七、【原文原文】子曰:子曰:“事父母幾諫。見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薄咀⑨屪⑨尅浚?)幾:輕微、婉轉(zhuǎn)的意思。()幾:輕微、婉轉(zhuǎn)的意

23、思。(2)勞:憂愁、)勞:憂愁、勞煩的意思。勞煩的意思?!咀g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中不愿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并見父母心中不愿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并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薄举p析賞析】這一段是講敬父母的問題,侍奉父母,這是應(yīng)該這一段是講敬父母的問題,侍奉父母,這是應(yīng)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甚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甚至父母不聽勸說時,子女仍要對

24、他們畢恭畢敬,毫無怨言,至父母不聽勸說時,子女仍要對他們畢恭畢敬,毫無怨言,這就成了封建專制主義,是維護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這就成了封建專制主義,是維護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綱常名教。綱常名教。十八、十八、【原文原文】子曰:子曰:“父母之年,不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譯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父母的年紀(jì),不可不知道,并父母的年紀(jì),不可不知道,并且要常常記在心里。一方面為他們的且要常常記在心里。一方面為他們的 長壽而高興,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薄举p析賞析】春秋末年,社會動蕩不安,臣弒君,子弒父

25、的犯春秋末年,社會動蕩不安,臣弒君,子弒父的犯上作亂之事時有發(fā)生。為了維護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強上作亂之事時有發(fā)生。為了維護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強調(diào)孝??鬃诱f叮囑為人子者,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記在心。調(diào)孝??鬃诱f叮囑為人子者,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記在心。并且抱以喜憂參半心理。喜的是父母健在,享受了人生的并且抱以喜憂參半心理。喜的是父母健在,享受了人生的壽考;憂的是人生的大限總是無情的,隨著歲月的流逝,壽考;憂的是人生的大限總是無情的,隨著歲月的流逝,兒女報答父母的深恩日少一日。兒女報答父母的深恩日少一日。十九、十九、【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古者言之不出,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恥躬之不逮也。”【譯文譯文】孔子說: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認(rèn)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認(rèn)為說出卻做不到是可恥的。為說出卻做不到是可恥的?!薄举p析賞析】這是講到用仁之重要。生活中往往有兩種類型的這是講到用仁之重要。生活中往往有兩種類型的人,一種是做了才說,另一種是只說不做。只說不做的,人,一種是做了才說,另一種是只說不做。只說不做的,是又有其言而無其實;做了才說的不是因講話困難,而是是又有其言而無其實;做了才說的不是因講話困難,而是要去實行起來很艱難,所以孔子說古代的人不肯亂講話,要去實行起來很艱難,所以孔子說古代的人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