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考研普通生物學知識點_第1頁
首都師范大學考研普通生物學知識點_第2頁
首都師范大學考研普通生物學知識點_第3頁
首都師范大學考研普通生物學知識點_第4頁
首都師范大學考研普通生物學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生物學1.1本章知識點串講1、生命的特征 化學成分的同一性,嚴整有序的結構,新陳代謝,應激性,穩(wěn)態(tài),生長發(fā)育,遺傳變異和進化,適應。2、生物學常用的研究方法科學觀察假說和實驗模型實驗1.2本章重難點總結生命的基本特征2.1本章知識點串講1、原子和分子(1) 背景知識:生命需要25種元素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都相同,但是中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稱為同位素。(2)水是細胞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見教材 p12)水在生命活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水有許多特性:A 水是極性分子B 水分子之間會形成氫鍵C 液態(tài)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內聚力D 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使水能緩和溫度的變化E 冰比水輕F 水是極好的溶劑G水能夠電離2

2、、組成細胞的大分子(1) 碳是組成細胞中各種大分子的基礎細胞所含有的幾乎所有大分子都含有碳,碳與碳或其他原子相連。碳原子能夠形成非常大的各種各樣的分子,活的生物體內含碳化合物的量僅次于水。參加化學反應的原子往往組成原子團,稱之為功能團。在組成細胞的分子中最為重要的功能團有4種:羥基,羰基,羧基和氨基。(詳述 見教材p15)(2)細胞利用少數(shù)種類小分子合成許多大分子在生命現(xiàn)象中起重要作用的都是極其巨大的分子,稱為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可以分為: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3、糖類(見教材 p16)(1)單糖和雙糖糖類是一大類化合物,糖的最基本化學式CH2O,最常見的單糖是葡萄糖和果糖,蜂蜜是這兩種糖的

3、混合物。葡萄糖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單糖,分子式為C6H12O6,果糖的分子式C6H12O6,但結構式不同。單糖分子的特點:有許多羥基,所以單糖屬于醇類;有羰基。雙糖在細胞中是由兩個單糖通過脫水作用合成的,兩個葡萄糖形成麥芽糖,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蔗糖。(2)多糖多糖是由數(shù)百至數(shù)千個單糖通過脫水合成而形成的多聚體。多糖的種類:淀粉、糖原和纖維素。4、脂質 (見教材 p19)(1)油脂是脂質中主要的貯能分子脂質包含多種分子,其特點是主要由碳和氫兩種元素以非極性的共價鍵組成,所以和水不能相容,因此是疏水的。脂質中最常見的是脂肪,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通過脫水合成而形成的。(2)磷脂、蠟和類固醇都

4、是脂質脂肪是脂質中的的一類,另外還有三類重要的脂質:磷脂、蠟和類固醇。5、蛋白質 (見教材p20)(1)蛋白質為生命活動所必需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多聚體,是重要的生物分子,生物體內的每一項活動都有蛋白質參與,根據(jù)蛋白質在機體內的功能,可將其分為7大類:結構蛋白、收縮蛋白、貯藏蛋白、防御蛋白、轉運蛋白、信號蛋白、酶。(2)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組成蛋白質是結構和功能都極為多樣的分子,所有蛋白質僅有20種氨基酸組成。氨基酸的命名及結構見生化部分。(3) 蛋白質結構決定其功能蛋白質變性:多肽鏈松開,失去了其專一的三維形狀,因而失去了其功能。6、核酸 (見教材 p23)核酸分為兩大類:核糖核酸和脫氧核

5、糖核酸。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及構成。(見生化部分)2.2本章重難點總結組成生命的大分子物質。3.1本章知識點串講1、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見教材 p27)單細胞生物,如衣藻、草履蟲,全身只有一個細胞,一般來說,多細胞生物的細胞數(shù)目和生物體的大小成正比。(1)細胞膜和細胞壁A、細胞膜又稱為質膜,是細胞表面的被膜。細胞膜最重要的質膜是半透性或選擇透過性。即有選擇地允許物質通過擴散、滲透和主動運輸?shù)确绞匠鋈爰毎?,從而保證細胞正常代謝的進行。此外,大多數(shù)質膜上還有激素的受體、抗原結合位點以及其他有關細胞的識別位點,所以質膜在激素作用、免疫反應和細胞通訊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B、真核細胞有一個復雜的膜系統(tǒng),

6、除表面質膜外,還有很多膜結構。C、植物細胞最初生長的細胞壁都是很薄的,稱為初生細胞壁。它是由纖維素的纖維埋在由多糖和蛋白質構成的基質中形成的。兩個相鄰細胞的初生細胞壁之間有胞間層,把兩個細胞膠粘在一起。胞間層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多糖,即果膠。相鄰細胞的細胞壁上有小孔,細胞質通過小孔彼此相通,這種細胞間的連接稱胞間連絲。(2) 細胞核的基本結構細胞核包括核膜、核基質、染色質和核仁四部分。A、核被膜與核纖層核被膜包在核的外面,結構很復雜,核膜下面存在由纖維蛋白組成的核纖層。核膜由兩層膜組成。核膜內面的核纖層,其薄厚因不同細胞而異。核膜上有小孔,稱為核孔。核孔復合體在核的有選擇性的物質運輸中起重要作用。

7、B、染色質真核生物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DNA和組蛋白,也含少量RNA和非組蛋白。常染色質是DNA長鏈分子展開的部分,染色也較淡。異染色質是DNA長鏈分子緊縮盤繞的部分,所以成較大的染色深的團塊。染色質中的蛋白質分堿性蛋白和非組蛋白兩大類。堿性蛋白即組蛋白,組蛋白富含賴氨酸和精氨酸,兩者都是堿性氨基酸,所以組蛋白是堿性的。組蛋白分H1、H2A、H2B、H3、H4共5種。C、核仁 核仁是細胞中圓形或橢圓形的顆粒狀結構。核仁是由一個或幾個特定染色體的一定片段形成的,這一片段稱為核仁組織者。核仁位于染色體的核仁組織者或其周圍區(qū)域。D、核基質核基質,又稱核液,是核的支架,并為染色質的代謝活動提供附著的場所

8、。(3)細胞質和細胞器(見教材p30)除細胞核外,細胞內的其余部分均屬細胞質。在質膜和細胞核之間是透明、黏稠并且很可能是高度有序且處于動態(tài)平衡的物質,即細胞溶膠,其中含有各種細胞器和細胞骨架,主要的細胞器簡單介紹如下:A、 內質網和核糖體內質網膜向內與核被膜的外膜相連,核周腔實際就是內質網腔的一部分。光面內質網是脂質合成的主要場所。糙面內質網膜上富有顆粒狀核糖體,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所以糙面內質網的功能是合成并轉運蛋白質。B、高爾基體高爾基體是內質網上合成的蛋白質的加工和包裝的場所。C、溶酶體由單層膜包裹且內含多種酸性水解酶的小泡,數(shù)目不等,大小不同。溶酶體不但能消化從外界攝入的食物,還

9、能分解細胞中失去功能的細胞結構碎片,使組成這些結構的物質重新被細胞所利用。D、線粒體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工廠”,它的主要功能是將貯存在糖類或脂質分子中的化學能,轉變成細胞代謝中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分子ATP。線粒體的結構相當復雜,它是雙層膜結構,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嵴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內膜的表面積,有利于化學反應得進行。線粒體是細胞呼吸及能量轉換得中心,含有細胞呼吸所需要的各種酶和電子傳遞體。細菌沒有線粒體,它的呼吸酶位于細胞膜上。E、質體質體是植物細胞的細胞器,分白色體和有色體。白色體主要存在于分生組織以及不見光的細胞中,白色體可含有淀粉,也可含有蛋白質或油類。有色體含有各種色素。 最重要的有色體

10、是光合作用的細胞器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主要功能是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葉綠體的表面和線粒體一樣,也有雙層膜。葉綠體內部含有類囊體。F 、微體細胞中還有一種和溶酶體很相似的小體,是單層膜包被的泡狀結構,含有的酶與溶酶體不同,這種小體稱為微體。一種微體稱為過氧化物酶體,是動、植物細胞都有的微體,過氧化物酶體中含有過氧化物酶。另一種微體稱乙醛酸循環(huán)體,只存在于植物細胞中,能將細胞中的脂肪轉化為糖。G 、液泡植物細胞中由單層膜包圍的充滿水的囊泡,普遍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一種細胞器。植物液泡中的液體稱為細胞液,其中溶有無機鹽、氨基酸、糖類以及各種色素。H、細胞骨架包圍在各種細胞器外面的細胞溶膠不

11、是簡單的均質液體,含有一個由三類蛋白質纖維構成的支架,即細胞骨架。這三類蛋白質纖維是:微管,肌動蛋白絲和中間絲。(見教材p34)I、鞭毛、纖毛和中心粒鞭毛和纖毛是細胞表面的附屬物,它們的功能是運動。鞭毛和纖毛的基本結構相同,二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長度和數(shù)量。鞭毛較長,一個細胞只有一根或少數(shù)幾根。中心粒是一類微管構成的細胞器。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細胞中,但種子植物和某些原生動物細胞中沒有中心粒。G、細胞溶膠包圍在細胞器外面的細胞質,或者說細胞質中除細胞器以外的液體部分,稱為細胞溶膠。微絲和中間纖維組成的細胞骨架就位于細胞溶膠之中。2、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見教材 p36)各種細胞器的膜、核膜、質膜在分子結

12、構上都是類似的,它們統(tǒng)稱為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分子共價組合而成。(1)脂雙層構成脂雙層的脂質包括:磷脂、膽固醇和糖脂。在水溶液中,磷脂分子能自發(fā)迅速形成脂雙層。膽固醇只存在于動物細胞。細菌、藍藻等原核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細胞膜中一般沒有膽固醇。(2) 膜蛋白 膜蛋白分為兩大類:整合蛋白(內在蛋白)和外在蛋白。膜蛋白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作為載體將物質轉運進出細胞;是激素或其他化學物質的專一受體;膜表面有各種酶;細胞的識別功能也取決于膜表面的蛋白質。膜蛋白是可以運動的。(3)糖和糖萼細胞膜表面的糖,部分以共價鍵與膜蛋白相結合而形成糖蛋白,少部分與脂質結合而形成糖脂。糖只存在于質膜的外側,即遠

13、離細胞質的一側。寡糖鏈和蛋白質共同構成細胞表面的一層糖萼或糖被。3、物質的跨膜運輸(見教材 p39)物質出入細胞都要穿過細胞膜,穿過細胞膜的方式分為:單純擴散、易化擴散(協(xié)助擴散)、主動轉運和胞吞胞吐等。(1)單純擴散和易化擴散物質分子從相對高濃度的區(qū)域移動到低濃度的區(qū)域,稱為擴散。有些物質不易通過單純擴散而進入細胞,但可與質膜上稱為載體的蛋白結合,這種擴散稱為易化擴散。易化擴散也是順濃度梯度擴散,不需要細胞代謝提供能量,但擴散的速度遠遠大于單純擴散。易化擴散的載體稱為載體蛋白或透性酶。滲透其實就是水的跨膜運輸,是水分子從高濃度一側穿過膜而進入低濃度一側的擴散。(2)主動運輸基本特征:需要載體

14、、需要能量。(3)胞吞和胞吐吞噬和胞飲統(tǒng)稱為胞吞作用。通過胞吞作用,一些不能穿過細胞膜的物質,進入細胞當中。細胞本身合成的物質,從細胞表面排出,稱為胞吐作用。4、細胞連接(見教材p41)在緊密靠攏的組織中,細胞膜在相鄰細胞之間形成特定的連接,即細胞連接。動物的細胞連接主要有三種類型:橋粒、緊密連接和間隙連接。植物細胞中還存在一種稱為胞間連絲的細胞連接方式。(1)橋粒上皮細胞之間有一種非常牢固的連接,在電鏡下成鈕扣狀的斑塊結構,即是橋粒。橋粒的主要功能是機械性的。(2)緊密連接2個相鄰細胞之間的細胞膜緊密靠攏,兩膜之間不留空隙,使胞外物質不能通過,這種結構即是緊密連接。在上皮組織中,緊密連接環(huán)繞

15、各個細胞一周,完全封閉了細胞之間的通道,使細胞層成為一個完整的膜系統(tǒng),從而防止了物質從細胞之間通過。緊密連接又稱封閉連接。(3)間隙連接這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細胞連接,兩細胞之間有很窄的間隙,其寬度不過2-3nm,貫穿于間隙之間有一系列通道,使兩細胞的細胞質相通。間隙連接又稱通訊連接。(4)胞間連絲 植物細胞有堅固的細胞壁,沒有上述的各種胞間連接,植物細胞有一種溝通相鄰細胞的管道,即胞間連絲。細胞壁上有孔,相鄰細胞的細胞膜伸入孔中,彼此相連,兩細胞的光面內質網也彼此相通,即胞間連絲。植物細胞雖有細胞壁,但它們是彼此連成一片的,稱共質體,水分子及其他小分子可以從這里穿行。3.2本章重難點總結1、生物

16、膜簡介2、細胞連接4.1本章知識點串講1、能與細胞(1)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化學反應分為吸能和放能兩大類。每一個活細胞中都要發(fā)生千萬種放能反應和吸能反應,所有這些反應總稱細胞代謝。(2)ATP是一種核苷酸,其中有三個磷酸基團。ATP分子發(fā)生水解時,形成ADP和Pi,同時釋放能量。這些能量供生命活動所利用。2、酶(見教材 p46)(1)酶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酶是一種生物催化劑,它能加速生物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酶加速化學反應的原因:它能降低反應得活化能。酶具有專一性。(2)多種因素影響酶的活性A 、溫度:只有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性才能最高。B 、PH和鹽濃度:C 、酶的輔因子D 、酶的抑制劑:抑制劑的

17、作用是停止酶的作用或使之減慢。抑制劑的類型: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性抑制劑。競爭性抑制劑是與酶的正常底物相似的化學物質,它與底物分子競爭酶的活性部位。非競爭性抑制劑并不占據(jù)活性部位,它與酶分子結合的部位不是活性部位,但它的結合卻使酶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而使得活性部位不適于接納底物分子。3、細胞呼吸(1)細胞呼吸 細胞呼吸是指細胞在有氧條件下從食物分子中取得能量的過程。細胞呼吸分為三個階段:糖酵解、檸檬酸循環(huán)、電子傳遞鏈。A 、糖酵解:(見教材p49)糖酵解就是葡萄糖的分解,其最終產物是丙酮酸,一種三碳酸。葡萄糖轉變?yōu)楸徇^程中,產生2分子ATP和2分子NADH。糖酵解過程圖。(見教材 p49)B

18、 、檸檬酸循環(huán)糖酵解是在細胞質中發(fā)生的,其終產物丙酮酸會經過擴散作用進入線粒體。檸檬酸循環(huán)是在線粒體中發(fā)生的,丙酮酸不能直接參與檸檬酸循環(huán),必須在丙酮酸脫氫酶的作用下同時發(fā)生幾種變化形成乙酰輔酶A,乙酰輔酶A在檸檬酸循環(huán)中被氧化,產生兩分子CO2和許多NADH和FADH2。(檸檬酸循環(huán)過程圖見教材p50)C 、電子傳遞鏈和氧化磷酸化在電子傳遞中合成ATP的反應,稱為氧化磷酸化。ATP合酶就是ATP酶,它既催化ATP的水解反應,又催化ATP的合成反應。(2)發(fā)酵作用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只能進行糖酵解,這時丙酮酸轉變?yōu)镃O2和乙醇,這個過程稱為乙醇發(fā)酵。乳酸菌進行乳酸發(fā)酵。(3)各種生物分子的分解

19、和合成糖類,脂類,蛋白質等。(見教材 p54)4、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概述A、背景知識:所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是自養(yǎng)生物,所有依靠光合作用產物生活的生物都是異養(yǎng)生物。自養(yǎng)生物是生物圈的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僅有植物,藻類和光合細菌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它們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成者。B、光合作用分為兩個階段:光反應和暗反應。光反應: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產生氧;光反應在類囊體膜上進行。(見教材 p56)暗反應:Calvin循環(huán),產生糖,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2)光呼吸和C4植物(見教材 p60)Calvin循環(huán)中的rubisco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固定氧氣。在二氧化碳很少、氧氣很多的情況下

20、,這種氧氣的固定作用非常顯著,其結果是產生一種二碳化合物,然后植物細胞又將這種二碳化合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這種作用稱為光呼吸。光呼吸的結果不是產生糖,而是使細胞中已有的糖轉變成CO2。有一類植物有特殊的適應性,能夠節(jié)省水和防止光呼吸,這類植物稱C4植物。當氣溫高而干燥時,C4植物將氣孔關閉,減少水分的蒸發(fā),但同時卻能繼續(xù)利用日光進行光合作用。玉米、高粱、甘蔗等都是C4植物,適于在高溫、干燥和強光條件下生長。菠蘿、仙人掌和許多肉質植物統(tǒng)稱CAM植物,這類植物特別適于干旱地區(qū),其特點是氣孔夜間張開,白天關閉。CAM光合效率不高,利用這種途徑的植物可以在荒漠中,酷熱條件下存活,但生長很緩慢。(3)

21、環(huán)境因素影響光合作用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見教材 p61)4.2本章重難點總結1、呼吸作用的全過程2、光合作用的全過程5.1本章知識點串講1 、細胞分裂和細胞周期細胞從一次分裂開始到第二次分裂開始所經歷的全過程稱為一個細胞周期。細胞周期包括一個有絲分裂期和一個分裂間期。后者又包括DNA合成期(S期)以及S期與M期之間的兩個間隙期(G1、G2)期。離開細胞周期不再進行分裂的細胞稱為G0期細胞。不同物種、不同組織的細胞周期所經歷的時間不同。(1)有絲分裂期 (見教材p64)有絲分裂全過程分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等階段。A 、前期:兩失兩現(xiàn)一散亂B、前中期:雙

22、層的核膜開始破碎C 、中期:著絲粒位于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即赤道面上。D 、后期:各對染色單體彼此分開成兩個獨立的染色體。E 、末期:核膜重新形成,染色體變成染色質。核仁也開始出現(xiàn),細胞核恢復了間期形態(tài)。F 、細胞質分裂:動物細胞向內凹陷,成為兩個子細胞;植物細胞在細胞內部形成新的細胞壁,將兩個細胞分隔開來。(2)有些分裂過程的某些重要事件(見教材p65)A 、核被膜的裂解與再生核被膜是由雙層膜構成,它們和內質網構成一個連續(xù)的整體。核被膜內面有一纖維狀的電子致密層,即核纖層,其厚度因細胞而異。構成核纖層的蛋白分子稱為核纖層蛋白,屬中間纖維蛋白類。在細胞分裂的前期,核纖層蛋白高度磷酸化而解體。在

23、有絲分裂進入末期,去磷酸化的作用發(fā)生,使核纖層蛋白重新聚合并與膜泡結合而成核被膜。B 、紡錘體的形成構成紡錘體的纖維是由成束的微管與微管相結合的蛋白質組成的。C、 染色體行為前期:染色單體可見中期:染色體排列在赤道面上,表面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實際上是兩個方向的向極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致。后期:染色體的運動是由于紡錘體中發(fā)生了兩個獨立的事件:a動粒纖維的向極運動推動了與此相連的 染色體越來越靠近兩極。b稍后,紡錘體之間的極纖維的延伸和滑動,使兩極距離越來越遠。D 、細胞器的分配細胞分裂不但要使兩個子細胞獲得和原來細胞相同的成套染色體,也必須保證它們能獲得細胞中的各種細胞器。(3)分裂間期與細胞周期的調

24、控機制(見教材p68)細胞周期的調控是通過一系列的檢驗點形成的調控網絡實現(xiàn)的。(4)染色體真核生物的染色體都是線形的,其末端有一特定結構稱為端粒。染色體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各種生物染色體的數(shù)目:人 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果蠅 4對染色體,玉米10對染色體。不同生物有不同數(shù)目、不同形態(tài)和不同大小的染色體,即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染色體組型或稱核型。染色體帶型(了解,見教材 p69)2、細胞分化(見教材 p70)多細胞有機體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由同一種相同的細胞類型經細胞分裂后逐漸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形成穩(wěn)定性差異,產生不同的細胞類群的過程稱為細胞分化。(1)管家基因與組織特異性基因分化細胞所

25、表達的基因大致分兩種類型,一類稱管家基因,另一類稱組織特異性基因或奢侈基因。管家基因是指在所有細胞中均需要表達的一類基因,其產物對維持細胞的基本結構和代謝活動所必需。組織特異性基因是指不同的細胞類型中特異表達的基因,其產物賦予各種類型細胞不同的形態(tài)和特異的生理機能。(2)組合調控是組織特異性基因表達的主要調控方式。組合調控方式即每種類型的細胞分化是由多種調控因子共同完成的,這樣如果調控因子數(shù)是n,則可調控的細胞分化類型在理論上就是2n。(3)干細胞與細胞全能性細胞全能性是指細胞經分裂和分化,能發(fā)育成完整有機體的潛能或特性。受精卵和早期的胚胎細胞都具有全能性。少數(shù)細胞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仍然具有分

26、化成其他細胞類型和構建組織與器官的能力,這類細胞稱之為干細胞。干細胞的基本特征:分化潛能和自我更新。3、細胞衰老與細胞凋亡(1)細胞衰老細胞衰老一般指復制性地細胞衰老,即細胞經過有限次數(shù)的分裂后,進入不可逆轉的增殖抑制狀態(tài),其結構與功能發(fā)生衰老性的改變。衰老細胞的特征:核膜內折,染色質固縮,線粒體和內質網減少,膜流動性降低,致密體增多。人們對細胞衰老機制有多種解釋,主要介紹兩個方面:A 端粒與細胞衰老(見教材 p73)B 氧化性損傷與細胞衰老(2)細胞凋亡細胞凋亡是指由細胞自身基因編程的一種主動的死亡過程,又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細胞凋亡有典型的形態(tài)學和生物化學特征,其中包括染色質凝集與邊緣化,

27、DNA在核小體間發(fā)生降解,細胞裂解成由完整核膜和完整的細胞質膜包被的凋亡小體。細胞壞死:細胞質膜及膜系統(tǒng)破裂,DNA隨機降解,常引起炎癥反應。5.2本章重難點總結1、細胞周期的相關概念及有絲分裂的全過程。2、細胞分化及主要調控機制。3、細胞衰老及細胞凋亡的比較。6.1本章知識點串講1、動物是由多層次的結構所組成的(1)組織是由一種或多種細胞組合而成的細胞群體(見教材p79)脊椎動物體內有4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A、上皮組織覆蓋在身體及其各部分表面上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上皮細胞與上皮細胞之間緊密相連,形成連續(xù)的片狀結構,覆蓋在與外界接觸的表面上。上皮租住具有保護

28、、吸收和分泌的作用。有的上皮細胞特化,具有分泌功能。由上皮細胞形成的腺體分為兩類:有管腺,細胞分泌物可由管道排到體外;無管腺,細胞分泌物擴散進入血管。B、結締組織聯(lián)結與支持其他的組織結締組織由多種細胞、3種蛋白質纖維和無定型的基質構成。結締組織的細胞有固定的和游走的兩類。3種蛋白質纖維為有彈性的彈性纖維和有韌性的膠原纖維以及分支成網狀的網狀纖維。結締組織分為疏松結締組織和致密結締組織等幾類。(見教材 p79)結締組織的典型例子:軟骨、骨、脂肪組織、血液等。C、肌肉組織肌肉組織由肌肉細胞組成,肌細胞的特點:可以收縮,因此肌肉組織是動物體內有收縮力的組織。脊椎動物的肌細胞分三類:橫紋肌、心肌、平滑

29、肌。D、神經組織神經組織是由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包括胞體和突起。突起分軸突和樹突兩部分。神經膠質細胞的數(shù)量多于神經元,廣泛存在于神經組織之中。(2)多種組織構成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幾種組織可結合形成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胃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構成的。(3)若干相關的器官又組成一個能完成特定功能任務的系統(tǒng)(見教材 p81)人體至少可以分為11個系統(tǒng),包括:皮膚系統(tǒng)、骨骼系統(tǒng)、肌肉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2、動物的結構與功能對生存環(huán)境的適應動物的外部形態(tài)以及內部結構與功能都適應于它所生存的環(huán)境。3、動物的外部環(huán)境與內部環(huán)境(1)動物必須與周圍環(huán)境

30、交換物質與能量動物生命活動的過程就是不斷從周圍環(huán)境中攝取能量和有機物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地從體內向周圍環(huán)境排放代謝廢物并釋放能量的過程。(2)動物必須維持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細胞代謝基本上都是酶促反應,要求合適的溫度、PH、一定的離子濃度、底物濃度等。(3)反饋調節(jié)在穩(wěn)態(tài)中起重要作用(見教材 p85)反饋有兩種:正反饋和負反饋。在動物體內,兩種反饋方式都存在。6.2本章重難點總結1、動物的層次結構。2、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7.1本章知識點串講1、營養(yǎng) (簡單了解)(1)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素:水、糖類、蛋白質、脂質、維生素和礦物質。(2)人和動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來自食物中的化學能。(3)糖和脂肪是構建身

31、體所必需的(4)蛋白質是建造和修復人體的原料,蛋白質中有10種氨基酸是必需的營養(yǎng)素。(5)維持身體健康的飲食必須包含多種維生素,維生素都是一些小分子有機化合物。(6)多種礦物質也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必需的常量元素:Ca、P、K、S、Na、Cl和Mg。必需的微量元素:Fe、Zn、Mn、I等。(7)營養(yǎng)過剩(過度肥胖)是現(xiàn)在常見的病態(tài)過度肥胖,又稱肥胖癥,是身體過度蓄積脂肪的一種病態(tài),通常是由于身體攝入食物所含的能量超過所消耗的能量,過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貯存起來而引起的。2、動物處理食物的過程把攝入的食物經過機械作用粉碎和化學作用分解,最后成為簡單的小分子化合物的過程稱為消化。簡單的小分子穿

32、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的過程稱為吸收。整個攝食過程,包括攝入、消化、吸收和排出都是在一個細胞內進行的。這種消化食物的過程叫做胞內消化,單細胞原生動物都進行胞內消化。多細胞動物逐步形成了消化腔或消化管,食物的消化過程是在細胞外的消化腔或消化管中進行的,稱為胞外消化。3、人的消化系統(tǒng)及其功能(1)消化從口腔開始人的消化系統(tǒng)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及直腸等部分??谇恢兄饕M行機械性消化。反射是動物體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對一定的刺激的規(guī)律性反應。它是神經系統(tǒng)最基本的活動形式。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是反射弧,主要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2)食物通道與呼吸通道在咽部

33、交叉(3)食管蠕動將食物擠入胃口腔中的食團通過吞咽活動被擠進食管,便會引起食管的一種有特點的運動,即蠕動。(4)胃貯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唾液淀粉酶在胃中發(fā)揮作用,將淀粉分解為雙糖。胃蛋白酶將蛋白質分解成多肽。(5)消化性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直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6)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素的主要器官 (見教材 p95)A、肝、胰都向小腸分泌消化液肝臟分泌膽汁,膽汁中的膽鹽參與脂肪的水解,胰腺分泌胰液。B、小腸的多種運動形式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小腸特有一種混合性運動,稱為分節(jié)運動。分節(jié)運動是在同一時間內腸管的多處環(huán)形肌收縮,將腸管中的食糜

34、分成許多小段。小腸也有蠕動,蠕動波推動食糜經過小腸。C、小腸具有特殊的結構有利于吸收小腸是消化管中擔負著主要吸收任務的器官,適應于它的功能,小腸在結構上也很有特色。小腸的結構特點是通過三種方式增大吸收的表面積。一、小腸黏膜的環(huán)形褶皺;二、黏膜形成的指狀突起,稱為絨毛;三、絨毛上的柱狀上皮細胞面向腸腔的一端細胞膜突起,形成很多微絨毛。D、各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多糖和雙糖被胰淀粉酶水解稱為單糖,在小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微絨毛上被吸收。單糖分子依靠微絨毛膜上的載體主動轉運進入上皮細胞。食物中的脂肪只要是在小腸經胰脂肪酶的作用而水解的。(7)大腸吸收水和電解質并排除糞便4、脊椎動物消化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

35、能對食物的適應脊椎動物消化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是相似的,但由于動物的食物的同,它們的消化系統(tǒng)也有很多變異。一般地說,消化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都適應于動物的食物。哺乳動物不能消化纖維素。7.2本章重難點總結1、小腸在消化吸收中的重要作用。2、與小腸重要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8.1本章知識點串講1、人和動物體內含有大量的水成年男人體內含水量是體重的60%左右。成年女人體重含水量為體重的50%左右。體內以水作為基礎的液體稱為體液。體液內含有多種對身體不可缺少的離子和化合物以及代謝產物。體液按所在的位置分為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細胞內液是指細胞內的體液。細胞外液包括存在于組織間隙中的組織液和存在于血管、淋巴管等管

36、內的管內液,血漿和淋巴等。2、血液的結構與功能(1)血液是由血細胞懸浮在血漿中構成的A、血漿人的血漿是淡黃色液體,水分約占92%,還有溶于水的晶體物質、膠體物質等。血漿中的晶體物質主要是鹽類,血漿中的膠體物質是血漿蛋白。血漿蛋白主要有三種蛋白質:清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B、血液的細胞成分血液分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是一個雙凹的圓餅狀,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和二氧化碳。白細胞分為顆粒細胞和無顆粒細胞。血小板沒有細胞核,不是完整的細胞,在凝血中發(fā)生作用。(2)血液有運載物質和聯(lián)系機體各部分的作用血液運送的各物質分為2大類:一類是從體外吸收到體內的物質,

37、另一類是體內細胞代謝產物。(見教材p102)(3)白細胞是保衛(wèi)身體的衛(wèi)士白細胞的免疫作用在11章介紹。(4)一次獻血200300ml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原因:首先引起心臟活動加快加強,血管普遍收縮,肝、肺、腹腔靜脈和皮下靜脈從中的大量血液加速回流,因此對循環(huán)中的血量沒有明顯的影響。其次,由于失血造成缺氧,引起腎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多,加速紅細胞生成。(5)血管破損時血液凝固可以堵塞漏洞當組織受到損傷,血液從血管流出后幾分鐘就由液體變成凝膠狀體,這便是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與許多因素有關,具體過程簡要了解。(見教材 p103)(6)輸血時必須血型相符紅細胞上有凝集元原,血清中有凝集素

38、。(7)Rh因子是輸血和妊娠的重要因素胎兒溶血性貧血癥的發(fā)生。(見教材 p104)3、哺乳動物的心臟、血管系統(tǒng)(1)血液在人的心臟血管系統(tǒng)中循環(huán)流動血液從右心室流出經過肺回到左心房,這是肺循環(huán)。血液由左心房進入左心室,再有左心室流出,經過各種器官組織回到右心房,這是體循環(huán)。從心臟輸送血液出去的管道稱為動脈,從肺或其他組織輸送血液回心臟的管道稱為靜脈。(2)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來自心臟的搏動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來自心臟的收縮。每次心臟搏動,由收縮到舒張的過程稱為心動周期。(3)起搏點決定心臟搏動的節(jié)奏心臟能維持長久的有節(jié)奏的搏動是由于心臟所具有的結構和功能上的特性。A 心臟由心肌構成,心肌細胞較短,單核,細

39、胞與細胞之間有多種形式的密切聯(lián)系。B 心臟有充足的血液供給。C 心肌的收縮有自動節(jié)律性,即心肌細胞能通過自身內在的變化而有節(jié)律的興奮并引起有節(jié)律的收縮。心臟的自動性節(jié)律起源于心臟的一定部位,這個部位稱為起搏點。(4)血管的結構與它們的功能相適應A、動脈有兩方面的功能:把血液從心臟引導到機體的各部分;動脈的管徑較粗,對血流的阻力很小。作為有彈性的血庫調節(jié)血量和血壓。B、靜脈的管壁比動脈薄得多,彈性也較低。靜脈系統(tǒng)還起著貯血庫的作用。(5)毛細血管網是物質交換的場所微循環(huán)是指在封閉式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介于微動脈與微靜脈之間的一套微細的血管系統(tǒng)中的血液循環(huán)。毛細血管的數(shù)量很大,血流速度很慢,給物質交換提

40、供了足夠的時間。8.2本章重難點總結1、血液的組成2、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9.1本章知識點串講1、人的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見教材 p112)(1)人的呼吸系統(tǒng)包括口、鼻、喉、氣管、肺肺泡是真正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地方。(2)肺的換氣活動依靠骨骼肌的收縮與舒張整個肺除了有氣管與外界相同外,是封閉在胸廓中的。由于呼吸時不同的肌肉活動,可以將呼吸運動分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最大吸氣后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稱為肺活量。(3)血液運送呼吸氣體A、氣體在肺泡中與組織中的交換體內外的氣體交換、大氣與肺泡之間的氣體交換是呼吸過程的第一步。細胞的新陳代謝不斷地消耗氧,呼吸活動經常給肺泡供給新鮮的含氧的空氣,這便形成

41、了氧分壓的梯度,這種梯度造成氧從肺泡到肺中血液、從血液到身體各部分細胞的凈擴散。B、氧在血液中的運輸氧與血紅蛋白結合完成氧的運輸。C、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運輸血液流經組織毛細血管,氧合血紅蛋白釋放氧供給組織,二氧化碳則從細胞中擴散出來經過組織液,進入血漿。(4)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調節(jié)呼吸運動的神經機制有2類:隨意控制、自動控制。隨意控制系統(tǒng)位于大腦皮層,它通過皮層脊髓束將沖動傳送到呼吸運動神經元。自動控制系統(tǒng)位于延髓。延髓是最基本的呼吸中樞。延髓有吸氣神經元,還有呼氣神經元。2、人體對高山的適應呼吸頻率增加,將更多的空氣吸入肺;心搏率和心腧出量增加以加大經過肺和身體的動脈血流量;身體逐步增加紅細胞和

42、血紅蛋白的生成,改善血液輸送氧的能力。3、危害身體健康的呼吸系統(tǒng)疾?。?)由吸煙引起的慢性肺氣腫(2)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是開始于上呼吸道的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3)硅肺9.2本章重難點總結人的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10.1本章知識點串講1、體溫調節(jié)(1)按照體溫調節(jié)能力的不同動物可以分為3類按照體溫調節(jié)能力的不同動物可以分為:變溫動物、異溫動物和恒溫動物3類。變溫動物又稱冷血動物,在一個小的溫度范圍內,體溫隨環(huán)境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恒溫動物主要是通過調節(jié)體內生理過程來維持比較穩(wěn)定的體溫,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生理性體溫調節(jié)。恒溫動物是進化的產物。(2)恒溫動物通過調節(jié)產熱與散熱來維持穩(wěn)定的體溫 (見教材

43、p118)A、人體的體溫:人是恒溫動物,體溫平均值36.8C。B、人體的產熱機制人體在安靜時主要由內臟、肌肉、腦等組織的代謝過程提供熱量。人體增加產熱量有幾個途徑,最主要的是增加肌肉活動,骨骼肌收縮時產生大量的熱。在體溫調節(jié)中,骨骼肌是主要的產熱器官。C、人體的散熱機制恒溫動物在低溫中要及時減少散熱增加產熱才能維持體溫相對的穩(wěn)定,在高溫中要減少產熱增加散熱才能維持體溫相對穩(wěn)定。人體通過傳導、對流、蒸發(fā)、輻射等物理方法散熱。另外出汗是有效的散熱機制。(3)發(fā)熱是一種病理反應發(fā)熱對人體的影響:發(fā)熱時白細胞增多,抗體生成加快,肝的解毒功能增強,能使機體的抵抗力有所提高;長期過高的發(fā)熱會使人體各種調節(jié)

44、功能紊亂,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2、滲透調節(jié)和排泄(1)滲透調節(jié)的必要性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首先要保證體內有適量的水分,還要保證體液中含有適量的鹽類和營養(yǎng)物質。如果體內水和鹽類不能維持穩(wěn)定,整個內環(huán)境也不能保持穩(wěn)定,這就會危及生命。(2)必須排除體內的含氮廢物在代謝過程中,氨基酸分解產生氨基。機體必須利用氨基重新合成氨基酸,或者排出體外以免體內含氮廢物濃度過高而中毒。氨基以氨、尿素、尿酸3種形式排出體外。(3)排泄系統(tǒng)在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見教材 p120)人體參與排泄的器官: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皮膚、腎。腎作為排泄器官的功能(5點)(4)腎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構成了人體的泌尿系統(tǒng)

45、。腎是人體最重要的滲透調節(jié)和排泄器官。腎由腎單位組成。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兩部分。腎小體又分腎小球和腎小囊兩部分。(5)尿是怎樣形成的?(見教材 p122)尿的生成過程:超濾、重吸收、分泌。在腎小球中進行超濾,濾液經過腎小管時被重吸收掉一些溶質和水分,再由腎小管分泌一些溶質,使濾液的成分和體積都發(fā)生改變,最后生成尿。(6)尿滲透壓的調節(jié)尿必須根據(jù)體內水分情況調節(jié)其滲透壓,以維持體內水量的穩(wěn)定。(7)水重吸收的控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抗利尿激素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3、肝在穩(wěn)態(tài)中的重要作用(4點)(見教材p124)10.2本章重難點總結1、高等動物的體溫調節(jié)機制。2、尿的形成過程。1

46、1.1本章知識點串講1、人體對抗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wèi)(1)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是體表的屏障第一道防線包括身體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學防御。通常病原體不能穿過皮膚以及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統(tǒng)的黏膜。(2)體內的非特異性反應是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二道防線如果病原體突破體表屏障,某些白細胞和血漿蛋白便會產生反應以對付任何侵犯人體的病原體。由于這種反應不是專門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因此被稱為非特異性反應。A、局灶性炎癥反應當皮膚破損后引起局灶性炎癥反應,它有四種癥狀:疼痛、發(fā)紅、腫脹和發(fā)熱。B、補體系統(tǒng)在人體血液中有一個復雜的具有酶活性的血漿蛋白系統(tǒng),大約含20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稱為補體蛋白質,這個蛋白

47、質系統(tǒng)稱為補體系統(tǒng),簡稱補體。通過兩種方式可以激活補體:一種方式是有的補體與已經結合在病原體上的抗體結合,另一種方式是有的補體與病原體表面的糖分子結合。C、干擾素干擾素是受病原體感染的細胞所產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組蛋白質。(3)淋巴系統(tǒng)在抗感染時的決定性作用淋巴器官包括骨髓、淋巴結、脾和胸腺。(作用 見教材 p128)淋巴系統(tǒng)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密切結合,具有三方面功能:首先,淋巴管將細胞間隙中多余的組織液轉運回血液循環(huán)中;其次,在腸絨毛中的毛細淋巴管吸收脂肪,并將它們轉運到血液循環(huán)中;其三,淋巴中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物質,在身體對抗感染中起決定性作用。2、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見教材 p129)(1)

48、特異性免疫的作用特異性免疫的作用是針對特定病原體發(fā)生的特異性反應。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物質稱為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分兩大類: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免疫應答有兩個特點:免疫學上的特殊性,免疫學上的記憶。(2)淋巴細胞如何識別入侵者免疫應答的特殊性與記憶包括三個事件:a 對一個入侵者的標志的特異識別;b細胞反復分裂以產生巨大數(shù)量的淋巴細胞群體;c 淋巴細胞分化成特化的效應細胞群和記憶細胞群。(3)人體內數(shù)以百萬計的抗原受體是怎么產生的?一個人的全部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基因都是相同的,其中包括為抗原受體編碼的基因。但是在細胞成熟過程中,由于抗原受體編碼的基因中的不同部分隨機地移動,可以造成數(shù)

49、以百萬計的重排。(4)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效應T細胞作用于靶細胞,使靶細胞裂解死亡。(5)抗體介導的免疫應答抗體與特異性抗原結合。(6)抗體的形式(了解)(見教材 p132)(7)免疫應答在身體的哪些部位進行病原體入侵體內后,免疫應答首先在免疫器官中進行。這些器官包括扁桃體和廣泛分布的淋巴結。(8)免疫接種幫助人類戰(zhàn)勝很多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免疫接種或疫苗:被動免疫:(9)單克隆抗體是實驗室和臨床中的強有力的工具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見教材 p133)3、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異常(1)免疫系統(tǒng)的過度反應過敏反應:一些人對無害的物質產生強烈的免疫應答。自身免疫?。浩鞴偬禺愋宰陨砻庖卟『拖到y(tǒng)性自身免疫病.(2

50、)免疫功能減退先天性免疫缺陷?。汉筇飓@得的免疫缺陷?。篐IV11.2本章重難點總結1、非特異性免疫反應2、特異性免疫反應12.1本章知識點串講1、化學調節(jié)的性質(1)激素的作用(見教材 p135)A、維持穩(wěn)態(tài) B、促進生長與發(fā)育 C、促進生殖活動 D、調節(jié)能量轉換 E調節(jié)行為(2)激素作用的機制(見教材 p136)A、激素的分類:蛋白質類;多肽類;氨基酸衍生物;類固醇。B、含氮激素的作用機制:第二信使假說C、類固醇激素的作用機制:2、脊椎動物的化學調節(jié)(1)脊椎動物的內分泌系統(tǒng)人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包括多種腺體和組織,如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等。(2)內分泌系統(tǒng)與神經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神經體液學說(見教材 p

51、137)(3)垂體的內分泌功能垂體分腺垂體和神經垂體。A、神經垂體的作用: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抗利尿激素:調節(jié)人體內的水平衡,它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催產素:B、腺垂體的作用:促激素、生長激素、催乳素促激素:是它們所作用的靶腺體的形態(tài)發(fā)育和維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而且還刺激這些腺體的激素形成和分泌。生長激素:促進蛋白質合成,刺激細胞生長等。催乳素:催乳3、激素與穩(wěn)態(tài)(1)甲狀腺調節(jié)發(fā)育與代謝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物質代謝與能量轉換,促進生長發(fā)育過程。促進骨骼成熟。(2)維持鈣穩(wěn)態(tài)的激素甲狀旁腺素與降鈣素甲狀旁腺素:促進骨鈣溶解,促進小腸從食物中吸收鈣以及腎小管對鈣離子的

52、重吸收,減少磷酸根在腎小管中的重吸收,結果使血鈣水平上升,血磷含量下降。降鈣素直接抑制骨質溶解,還抑制腎小管對鈣、磷、鈉、氯的重吸收,降低血鈣的水平。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的作用相反。(3)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調節(jié)血糖水平的調節(jié)A、胰島素的作用a、胰島素的作用:降低血糖b、胰島素降血糖的原因(4點)(見教材p142)c 、人類糖尿病的類型:I型和II型(見教材 p142)B、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升血糖。(4)腎上腺髓質的內分泌動員應急反應 (見教材 p142)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引起皮膚血管收縮,骨骼肌血管舒張。加速肝和肌肉中糖原的分解,提高血糖水平和血液中乳酸的含量。(5)腎上腺皮質的內

53、分泌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 (見教材 p143)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激素分為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A 鹽皮質激素的作用:調節(jié)體內的電解質和水分,以維持其穩(wěn)態(tài)。B糖皮質激素的作用:促進糖原異生,促進脂肪分解。(6)性腺分泌性激素 (了解)(見教材 p143)12.2本章重難點總結1、內分泌系統(tǒng)與神經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2、各種激素的作用。13.1本章知識點串講1、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1)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與功能單位神經元一般包含胞體、樹突、軸突三部分。(2)靜息跨膜電位與動作電位(見教材 p147) 靜息狀態(tài)時,膜內電位低于膜外電位,即膜有有負電荷聚集。膜處于極化狀態(tài)。在膜上給予刺激后,該處極化狀態(tài)被

54、破壞,而且短時間膜內電位又會高于膜外電位,即內正外負形成反極化狀態(tài)。在極短時間內,神經纖維又恢復原來的內負外正狀態(tài),處于極化狀態(tài)。去極化、反極化和復極化的過程就是動作電位形成和恢復的過程,此過程只需要數(shù)毫秒的時間。(3)突觸的信號傳遞(見教材 p149)突觸小泡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影響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形成電位差,完成信號傳遞。2、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 (1)神經系統(tǒng)的演變(見教材 p149)神經網神經節(jié)神經索腦神經系統(tǒng)(2)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進化(見教材 p150)在進化過程中,小腦逐漸發(fā)展,大腦大為發(fā)達成為進化的主流,中腦變化不大,相對體積減小,重要性降低。高等爬行及哺乳動物出現(xiàn)

55、了新腦皮。(3)人的神經系統(tǒng)(見教材 p151)人的神經系統(tǒng)分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tǒng)包括與腦相連的腦神經和與脊髓相連的脊神經。A、脊髓:由灰質與白質組成,灰質主要由神經元的胞體與樹突構成;白質由神經纖維聚集而成,主要為上下縱行的神經纖維。B、腦脊髓與延腦相連,自延腦向上,延腦、腦橋、中腦與間腦幾部分合稱腦干。C、腦神經人共有12對腦神經,分為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和混合神經三類。D、脊神經:共31對。3、脊椎動物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1)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基本形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機體對刺激感受器所發(fā)生的規(guī)律性反應。反射是神經系統(tǒng)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2)神經系統(tǒng)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在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中,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網狀結構、基底神經節(jié)、小腦和大腦皮層都起著重要作用。小腦是腦的第二大部分,主要功能包括維持身體平衡,調整軀體不同部分的肌緊張以及對隨意運動的協(xié)調作用。(3)神經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見教材 p154)A、內臟神經系統(tǒng)與軀體神經系統(tǒng)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軀體傳出的神經纖維從中樞發(fā)出后直接達到效應器骨骼肌。中樞發(fā)出的內臟傳出神經纖維必須在中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