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的標準理論_第1頁
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的標準理論_第2頁
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的標準理論_第3頁
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的標準理論_第4頁
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的標準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國際貿易的標準理論本章要點 理解成本遞增條件商品相對價格與比較優(yōu)勢的決定; 成本遞增條件下的貿易基礎與貿易所得第一節(jié) 成本遞增條件下的貿易 一、成本遞增條件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 二、社會無差異曲線 三、封閉經濟條件下的均衡 四、成本遞增條件下的貿易基礎與所得 五、交易所得與分工所得一、成本遞增條件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 生產可能性邊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一國使用所有資源和最佳技術是所能生產的兩種商品的各種組合。 機會成本遞增(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 邊際轉換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

2、rmation.MRT)機會成本遞增條件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 YX O機會成本遞增條件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形狀 OX Y 二、社會無差異曲線 社會無差異曲線(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 : 反映了能使社會或國家獲得同等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不同組合。 邊際替代率(marginalrate of substitution, MRS)三、封閉條件下的均衡AIYXNation 1AIXYOONation 2BBX0YXXYOAIBCEIIYXAIOBECNATION 1NATION2P2P1 四四 成本遞增條件下的貿易基礎與所得成本遞增條件下的貿易基礎與所得XYABTIII

3、IIIEO五五 交易所得與分工所得交易所得與分工所得第二節(jié) 提供曲線與貿易條件 一、國際貿易價格的決定 二、提供曲線 三、貿易條件一、國際貿易價格的確定 單位勞動生產的產品數(shù)量A國X產品 B國 10 1015 20Y產品10單位X產品交換15單位Y產品16單位Y17單位Y18單位Y19單位Y20單位Y 15Y 10X20YB過國內交換比率A國國內交換比率兩國交換區(qū)域A國不交換區(qū)域B國不交換區(qū)域 X Y 相互需求方程式圖形說明相互需求方程式圖形說明XXXSxPx/PyPx/PyPx/PyDxDSSxDxAEAPwPbPaBCBCExportImport一一 貿易均衡相對商品價格的局部均衡分析貿易

4、均衡相對商品價格的局部均衡分析二 提供曲線 一、Offer curve :又稱相互需求曲線(reciprocal demand curve) 。 反映一國為進口其所需要的某一數(shù)量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數(shù)量 二、推導與形狀 1、貿易無差異曲線及推導 2、提供曲線的形狀貿易無差異曲線 Trade indifference curve 反映的是使一國保持相同社會福利水平的不同貿易狀況。ABABTIXXYYCDimportGG貿易無差異曲線的形狀貿易無差異曲線的形狀ABITIABXXYYJEIIJETIIOCXXYY提供曲線的形狀提供曲線的形狀IIINation1 offer curveIIiXXYYNation2s offer curve提供曲線的形狀E*EPb=Pb=1Pb=1EPb=1ACACGGXXYHH三、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指一國出口商品價格和該國進口商品價格的比值。 A 國出口商品X進口商品Y,則A國的貿易條件表示為Px/Py。 B國出口商品Y,進口商品X,則B國的貿易條件表示為Py/Px 貿易條件與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