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秋詞古詩配畫這是秋詞古詩配畫,是優(yōu)秀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秋詞古詩配畫第1篇教學目標:1、掌握有關(guān)文學常識。2、感受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學習作者不怕困難,高昂進取的精神。4、背誦默寫全詩。教學重點及難點:詩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钡睦斫?。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課:同學們:自古以來,文壇諸多人物每每見秋,或聊發(fā)贊美之情,“霜葉紅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實的寫照;或悲嘆蕭涼悲傷之感,“斷腸人在天涯”印證了他們的心跡,等等。今天我們再次領(lǐng)略一下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賦秋之作秋詞(板書題目及作者)。二、作者作品介紹:(請同學們把從網(wǎng)上搜集到的有關(guān)知識述說出
2、來然后總結(jié))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自稱中山人。貞元七年中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曾和柳宗元等參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團。失敗后,被貶官。后又入朝為官,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因此,世稱劉賓客。晚年在洛陽,和白居易為詩友,并稱“劉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詞,別開生面,對后世影響很大。有劉夢得文集40卷。三、課文分析: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請同學們朗讀,體會詩的韻味和節(jié)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壯志。問題1、:詩的前兩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對比手法。作者首先寫了古代文人每當受挫,身陷逆境時,總是悲嘆秋天的寂寞凄涼。戰(zhàn)國時楚人宋玉曾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可以說開創(chuàng)了“悲秋”之先河。接著道出了自己對秋天的感受:秋天勝過春
3、朝。問題2:為什么“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白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問題3:作者認為“秋日勝春朝”,本單元中學過的課文還有哪首詩中的內(nèi)容表現(xiàn)了相同的觀點?山行?!巴\囎鴲蹢髁滞?,霜葉紅于二月花”問題4:本單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證“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凈沙秋思。作者在寫景的基礎(chǔ)上,發(fā)出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感嘆、問題5:怎樣理解“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晴空”寫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耙机Q”是孤單的,但也是獨特的,正是這只鶴頑強奮斗,沖向云霄,才沖破了秋天的肅殺的氛圍。使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擻。它是頑強不屈的志士的寫照,奮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霸娗椤敝负狼?,也是壯志,
4、有了這種豪情壯志,秋日的寂寥自然會一掃而空的。問題6:比較山行與秋詞同:二者都描寫秋景,都借秋景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異:山行全篇表現(xiàn)的都是生氣盎然的畫面和景致,形象鮮明,色彩絢麗;而本詩側(cè)重抒寫感受,以說理為主。四、背誦活動:1、集體背誦本詩2、接龍”背誦本詩五、作業(yè):1、外背誦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秋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3、每人查找一篇描寫秋天之景的文章,相互交流欣賞。秋詞古詩配畫第2篇教學目標:1、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色。2、背誦古詩,默寫古詩。3、培養(yǎng)朗讀能力、品詩析句能力,體會詩人孤寂憂愁之情。4、感受詩的自然美和語言藝術(shù)美。教學重點:體會詩人孤寂憂愁之情教學難點:詩人為何而憂
5、愁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理解題目1、你失眠過嗎?什么情況下失眠的?老師也失眠過,晚上睡覺時當我們某種情緒特別強烈時就容易失眠。2、出示課件,在1300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唐朝有一位叫張繼的詩人(板書)他也失眠了,就在他失眠的那個晚上,他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竟然讓他名垂千古,讓一座城市名揚天下,讓一座橋梁成為當?shù)乇姸嗝麡蛑祝屢蛔聫R成了古今中外游人向往的勝地。他的失眠還被后人譽為“不朽的失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這首失眠之作楓橋夜泊(板題)3、學習多音字:泊。這個“泊”字還有一個讀音, 出示:再來讀一個詞“水泊梁山”,還可以組“血泊”“湖泊”“楓橋夜泊”的“泊”是“停泊”的意思,誰能用自己
6、的話把題目的意思說說?(夜晚,張繼把船停泊在楓橋旁邊。)那是一個古老的石橋,那是一個寧靜的夜晚。來,咱們再讀課題!二、簡介詩人,讀通詩句。 1、張繼,(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2、千百年來,楓橋夜泊究竟散發(fā)著怎樣的魅力呢?就讓我們走進那個古老的楓橋,走進那個寧靜的夜晚。3、播放課件,師配樂范讀。4、請你們試著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從大家剛才瑯瑯的讀書聲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學習古詩的熱情!誰來第一個讀古詩?正音,注意平翹舌音。(師鼓勵表揚:謝謝你給大家開了個好頭!
7、誰再來?有模有樣,不錯,你來!你的聲音真是太美了,太好聽了!你讀的很有味道!讀得一絲不茍!誰再來讀一讀,讀的有板有眼。)5、我們來合作讀一讀!每句詩的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我來讀?,F(xiàn)在,前后順序調(diào)換一下,我讀前四字,你們讀后三字。三、賞析品味,體會意境1、讀詩,不僅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你再自己讀一讀,你感覺到這是一首寫什么的詩?(板書“景”)2、詩中都描寫了哪些景物呢?出示自學提示: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并用“” 畫出詩人看到的景物,用“”畫出詩人聽到的聲音。3、同桌交流,師巡視指導。4、全班匯報交流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生說(板書:
8、月落)月亮漸漸地落下,天地之間,一片幽暗,一片朦朧。在一片幽暗和朦朧中,詩人在江邊還看到了什么?(板書:江楓)師描述,生閉眼想像:一陣陣秋風吹過,你看那江邊的經(jīng)霜的楓樹火紅火紅的,楓葉在瑟瑟的秋風中搖晃,一片一片飄落下來。師:江楓瑟瑟,落葉飄零,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畫面??!那么,詩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板書:漁火)出示畫面找一個詞來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見的漁火。(忽明忽暗、若隱若現(xiàn)、星星點點、閃閃爍爍等)“霜滿天”(板書)給“霜”組詞嗎?“秋處露秋寒霜降”霜只有在寒冷的季節(jié)里才會出現(xiàn),說明此時天氣已經(jīng)很冷了。李白有句詩“床前明月光生:(接答)疑是地上?!睆脑娭锌闯鏊ǔ鍪荆┧獞?yīng)該是覆蓋在地上
9、的,張繼怎么會感到滿天都是寒霜?說明什么呢?(這是因為他感覺特別的冷,寒氣從四面八方襲來,他的心里也是像寒霜一樣非常冷)張繼又聽到了什么?(板書:烏啼)我國民間流傳烏鴉啼叫是災(zāi)禍發(fā)生的預(yù)兆,幾聲凄厲的烏啼,打破了夜的沉寂,反而使得茫茫秋夜更加沉寂。詩人還聽到了什么?(鐘聲)哪里的鐘聲?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鐘聲是什么時候傳來的?詩人半夜聽到寒山寺傳來的鐘聲5、這些景物組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生描述畫面,師引導學生說具體生動)6、這樣的詩句,這樣的畫面(出示畫面)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凄涼、孤寂、愁緒、滿懷。)黑: 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怎能不黑呢?冷:從哪感受到的?“霜滿天”,秋末冬初的
10、半夜怎能不冷呢靜:半夜三更,應(yīng)該是人們酣睡的時刻,為什么又要寫烏啼、鐘聲,豈不吵嗎?(以動襯靜,比如:教室里很安靜。 教室里很安靜,只能聽到同學們沙沙的寫字聲。這兩個句子你感覺哪一種更靜?)四、探知“愁”因、感情誦讀。1、孩子們,讀楓橋夜泊,有人讀出的是憂愁,有人讀出的是寂寞,有人讀出的是凄涼,也有人讀出的是寂靜。對比:在讀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你會有憂愁的感覺嗎?讀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你會有寂寞的感覺嗎?讀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你會有寂靜的感覺嗎?2、都不會,而我們讀楓橋夜泊,感到的卻是憂愁、是孤獨、是寂靜、是凄涼。這些感覺正是
11、詩中所描繪的這些景物所傳遞給我們的。那么面對此情此景,身臨其境的張繼又有什么感覺呢?再讀,找出一個能表現(xiàn)詩人此時此刻心情的字愁。詩人此時此刻正在對愁眠(板書):詩人有多愁呢?面對這些景物,詩人愁得都以至于整整一個晚上都睡不著,失眠3、為什么他的心會是那么愁呢?請大家再讀讀古詩,從詩中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猜猜他為什么愁眠? “客船”,并不是和現(xiàn)在我們說的“客車”一個意思它在古詩中表示客居他鄉(xiāng),王維有一句詩寫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里的客也是表示客居他鄉(xiāng)。補充:張繼是湖北襄陽人,此時此刻他正在姑蘇,也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蘇州,相隔1400多公里。也就是他現(xiàn)在遠離自己的家鄉(xiāng)。那天晚上,他的妻子
12、在嗎?孩子在嗎?朋友在嗎?一個人漂泊在外在愁什么?所以,他愁啊,他只好一個人靜靜地在船頭輕輕地吟誦著這憂傷的詩句,來表達他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師生合作讀詩人此時還有可能因為什么而發(fā)愁呢?古代讀書人,十年寒窗苦,一舉成名天下知??嘧x十年寒窗只是為了有朝一日榜上有名中狀元,騎著高頭大馬插花游街,衣錦還鄉(xiāng)。孟郊就在金榜題名后寫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比欢?,寒窗十年,雖有他的懸梁刺股,瓊林宴上,卻并沒有他的一角席次。榜紙那么大那么長,然而,就是沒有他的名字。在他的感覺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落榜這件事,令他羞慚沮喪。所以,他愁啊,他只好一個人靜靜地在船頭輕輕地吟誦著這憂傷的詩句:“”
13、師生合作讀還有可能因為什么愁眠呢?出示資料:張繼生活唐朝,唐朝是中國最偉大的一個朝代,它曾經(jīng)興盛過強大過,可不幸的是張繼卻生活在安史之亂后走向衰敗的中唐,張繼曾經(jīng)在這首詩中寫到聽了老師的介紹,你猜到張繼可能會因為什么失眠?所以,他愁啊,他只好一個人靜靜地在船頭輕輕地吟誦著這憂傷的詩句,來表達他的憂國憂民之情:“”師生合作讀4、這首詩寫的是景,月落是景烏啼是景句句寫景,句句卻又抒情,表達著他強烈的哀愁,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于是,情動于中而辭發(fā)于外,楓橋夜泊就這樣誕生了!(音樂響起,教師范讀全詩)隨著音樂,學生齊讀全詩。(隨著音樂)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月亮西沉,烏啼聲聲,霜
14、氣布滿了整個天地;江楓凋零,漁火點點,鐘聲劃破了凄清的夜空。在這個孤獨而寂寞的晚上,詩人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眠,他在心里輕輕地念道隨著音樂,學生再次齊讀全詩。五 、借“月”詠愁,升華拓展。1、孩子們,其實“愁眠”是人人會有的一種心情。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寫愁眠的,尤其是寫思鄉(xiāng)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出示課件)因為愁眠,大詩人李白曾經(jīng)這樣吟唱道(齊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因為愁眠,大詩人杜甫曾經(jīng)這樣訴說道(齊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因為愁眠,詩人張九齡曾經(jīng)這樣祝愿道(齊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也是因為愁眠,王安石曾經(jīng)這樣感慨道(齊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還是因為愁眠,蘇軾
15、蘇東坡曾經(jīng)這樣質(zhì)疑道(齊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大家一定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種景物連在了一起,這個景物就是(明月)。正所謂,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愁、失意之悲,憂國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輪皎皎的明月上??墒菑埨^失眠的那個晚上竟連月亮也落下去了。在這個孤獨愁苦的夜晚,詩人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眠,他在心里輕輕地吟道(齊誦)師:(隨著音樂,高聲朗誦)姑蘇城外寒山寺生:(隨著音樂,高聲齊讀)夜半鐘聲到客船。師:(隨著音樂,低聲朗誦)姑蘇城外寒山寺生:(隨著音樂,低聲齊讀)夜半鐘聲到客船。2、同學們千百年來。楓橋夜泊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吸引力無數(shù)文人墨客前去蘇州的楓橋和寒山
16、寺參觀游覽。出示:宋朝陸游曾寫道: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鐘。明朝高啟曾寫道:幾度經(jīng)過憶張繼,月落烏啼又鐘聲。清朝王士曾寫道:禎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鐘。21世紀的今天,新時代的我們讀了楓橋夜泊,相信你的心里也有了一種感觸、一種感受、甚至一種感動。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機會去蘇州,你一定會去看一座橋(生齊答楓橋)。來到楓橋,你一定會想到一個人,誰?(張繼)想到張繼,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充滿深情地背誦一首詩,那就是(生齊答)楓橋夜泊。來,我們一起邊走邊吟(集體背誦楓橋夜泊)從此,你對張繼不再陌生,盡管你和張繼相隔千年;從此,你對楓橋夜泊、你對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不再陌生,盡管你和楓橋相隔百
17、里、千里、甚至萬里。孩子們,這就是經(jīng)典的魅力!這就是文化的力量!秋詞古詩配畫第3篇教學目的1感受古代詩詞的藝術(shù)魅力,培養(yǎng)學生誦讀和鑒賞古詩詞的能力。2、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情懷,領(lǐng)悟詩詞中雋永的意蘊。教學重難點1感受詩詞中的語言美和意境美。2培養(yǎng)學生對蘊涵在詩詞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領(lǐng)悟。教學方法1反復(fù)誦讀吟詠,要求當堂背誦這首詩。2在學生質(zhì)疑的基礎(chǔ)上賞析品味,加深理解,不宜面面俱到??山Y(jié)合運用比較法(換詞、移位等)理解課文。教學時數(shù)1課時教學步驟(一)解題秋詞原有二首,此為第一首。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悲秋的傳統(tǒng),大多數(shù)詩人每逢秋天便要慨嘆寂寥和凄涼,而劉禹錫這首詩卻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筆調(diào),抒寫了一種
18、對秋天的全新的體驗。(二)研習課文1指名試讀課文,教師指點:前一句可讀得低沉,后三句應(yīng)一句比一句高昂。學生再讀。2學生對照注釋初步理解詩意,提出質(zhì)疑。3學生質(zhì)疑,掃清詞語障礙。春朝(zho):春日,春天,與“秋日”相對應(yīng)。引:引發(fā)。4晶析鑒賞。問:詩人表現(xiàn)“秋日勝春朝”,不寫秋天如何秋高氣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寫萬里晴空孤單的一鶴排云沖霄的景象,這與“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使學生領(lǐng)悟:萬里晴空展現(xiàn)出一幅開闊景象,更顯出“一鶴”矯健凌厲、奮發(fā)向上的氣勢。顯然,這只鶴是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使人精神為之抖擻。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詩情到碧霄”。體會“便引詩情到碧霄
19、”的意蘊,古人云: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就會奮斗不息,便不會感到寂寥。“一鶴排云上”所體現(xiàn)的奮斗之志與詩人的情志已融為一體,畫意與詩情相互映襯,相得益彰,讓人覺得其詩情好像與鶴一起直沖云霄。此可謂詩情畫意的完美結(jié)合。5朗讀并背誦這首詩。布置作業(yè)讀劉禹錫秋詞之二,想想與課文所選秋詞有何異同,寫一篇閱讀筆記。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注:嗾(su)人狂:使人發(fā)狂。嗾:數(shù),使。秋詞古詩配畫第4篇教學目標:1.感受古代詩歌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誦讀和鑒賞古詩詞的能力。2.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感情。教學重點:1.借助賞析詩歌中的重點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誦讀和鑒賞古詩詞的能
20、力。教學難點:1.學生對于詩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理解。教學方法:啟發(fā)法、比較品讀法。一、談秋:作者導入,展示古詩,小結(jié)情感導入:同學們好!唐代是很多文人墨客引吭高歌的一個時代。有一位詩人,他并不是頂尖的詩人。但他卻在遭受貶謫二十三年的時候,仍然能夠吟誦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的詩句。當他被當?shù)氐目h官排擠,只分給他一個臨江的住處時,仍然能夠吟出“坐看大江觀白帆”的詩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劉禹錫的秋詞。談秋:請朗讀自己搜集的相關(guān)古詩。天凈沙秋思、夜雨寄北、觀滄海、潼關(guān)二、賞秋:顏色設(shè)題,整體感知,感情基調(diào)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這首詩,你覺得應(yīng)該是什么顏色?請結(jié)合詩中的具體詞語談?wù)劺碛?。?/p>
21、答摘錄:紫色,因為作者因為支持變法而遭到貶謫,但他沒有像其他寫秋的作者那樣悲傷,卻有豪情壯志,我覺得紫色最能表達他心中的感情。藍色,詩歌寫出了白鶴在晴空,就是在藍天上勇敢地飛翔,我覺得秋天非常晴朗。紅色,首先,紅色給人一種熱情、勇敢的感覺。劉禹錫當時是被卷入了八司馬事件,依然沒有消沉,他不隨波逐流,不服輸,仍然繼續(xù)堅持下去。三、品秋:選擇意象,結(jié)合語境,深入賞析如果把這種顏色作為背景畫一幅畫,結(jié)合課文,你最想畫好什么?生答摘錄:藍天,因為我認為這個藍天在這個詩里指的是主人公遭到貶謫,體現(xiàn)劉禹錫的樂觀。白鶴,因為我覺得白鶴暗喻的是作者自己。白云應(yīng)該指的就是劉禹錫是變法所遭受的困難。所以說是排云,
22、就是在劉禹錫是打算打破這些困難。白鶴,因為他被貶謫后,并沒有因此而墮落,很積極樂觀,一直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芭拧弊?,在文中是推開的意思,為我們展示了一種非凡的氣勢。這句詩的作者具體生動地勾勒了一副壯美的畫面。解讀鶴這一意象的文化在作品中的運用:詩經(jīng)、宋徽宗畫的仙鶴圖、代鶴。四、解秋:知人論世,對比賞析,感受情懷二王八司馬事件的時候,柳宗元呢?他被降職為永州司馬。我們比較他們兩個人的作品。從江雪中我們讀懂了,柳宗元并沒有從被貶謫的事情中在走出來,劉禹錫的胸懷就更加難得,我們感受到了他在厄運面前決不低頭,奮發(fā)向上的積極精神。五、伴秋:滿懷豪情,走進情境,遷移運用小飛是個語文基礎(chǔ)不錯的學生,對初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試非常重視。但是,他在考試時前面閱讀題思考時間過長,導致作文僅僅得了26分,閱讀雖然考了52分,總分卻仍然沒有上優(yōu)秀。小飛覺得語文太難了,從此一蹶不振,請你聯(lián)系本課所學,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文化活動組織策劃培訓
- 探索電影中的教育意義
- 小淘氣的安全教育
- 成本管理部工作總結(jié)
- 大學物理學 第一卷 經(jīng)典物理基礎(chǔ) 第6版 課件 11 光的偏振
- 施工合同的法律責任協(xié)議
- 商品質(zhì)量測試協(xié)議(2篇)
- 《有意味的形》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術(shù)七年級下冊
- 控煙教育主題班會
- 手工焊錫技能培訓
- 2024年度網(wǎng)絡(luò)安全技術(s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密協(xié)議合同3篇
-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的護理
- 《《城市社會學-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文集》》
- DB11T 1200-2015 超長大體積混凝土結(jié)構(gòu)跳倉法技術(shù)規(guī)程
- 【北京】八上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 燃料電池完整版本
- 人教鄂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
-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小說標題的含意及作用+課件
- 《數(shù)字經(jīng)濟概論:理論、實踐與戰(zhàn)略》札記
- 2024年貴州省黔西南州中考歷史真題【附參考答案】
- DB11T 774-2010 新建物業(yè)項目交接查驗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