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學生審美力的培養(yǎng)》_第1頁
《論中學生審美力的培養(yǎng)》_第2頁
《論中學生審美力的培養(yǎng)》_第3頁
《論中學生審美力的培養(yǎng)》_第4頁
《論中學生審美力的培養(yǎng)》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5論中學生審美力的培養(yǎng)內容摘要:審美教育是教育的一個分支,并且滲透在眾多學科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于美育的理論研究固然重要,然而尤其重要的是審美之花是否能夠在現(xiàn)實的教育實踐中結果。反觀現(xiàn)在,中學生審美教育的口號依然高懸在空中,沒有落定,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從這一方面來說,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審美力是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時,只有在美育的具體實施中,美育的理論才可能得到檢驗和發(fā)展。本文擬在這一方面提供一些思考和實踐策略,以期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有效行動。關鍵詞: 審美力 情感體驗 直覺 聯(lián)想 想象美育雖然并不就是審美力的培養(yǎng),但是,審美力的培養(yǎng)無疑是實施美育的最重要的內容。

2、一個缺乏審美力的人,再好的審美對象也會被他錯過。馬克思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辟M爾巴哈也認為:“如果你對音樂沒有欣賞力,沒有感情,那么你聽到最美的音樂,也像是聽到耳邊吹過的風,或者腳下流過的水一樣。”事實上,審美重要的就在于審美主體的審美力,美育所要著重培養(yǎng)的也是受教育者的審美力。審美力的特點審美力盡管與認識力、意志力是相互關聯(lián)、影響和滲透的,但是,它們還是各有不同的內涵。譬如,運用審美力對祖國壯麗山河的欣賞,就不同于地質學家運用認識力對它的研究,也不同于政治家從愛國主義的角度對這片山河的處理。在這里

3、,地質學家的認識力旨在把握自然規(guī)律,政治家則更多地從功利的角度來考慮對象的功用,而審美主體從審美力對壯麗山河的欣賞和觀照,是通過這片山河的外在色彩、形式,把握其生動的風貌,再進一步領略其內在的旨趣,從而獲得一種情感上的滿足。當然,在這種審美觀照中也暗含著真理性和功利性內容,但它們已積淀和溶化在感性的形式和情感的愉悅之中,而以情感的滿足為特點。這種情感上的滿足反映了人與對象之間的一種特有的審美關系。反映這種審美關系的審美力,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藝術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這種審美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以情感為中介的。在審美的過程中,自然無不打上了鮮明的主觀印記,經(jīng)過了某種情感加工的變形的處理。審美力遵循的是

4、主觀體驗的情感規(guī)律,其中雖然有某種客觀的依據(jù),但起決定作用的是情感規(guī)律:如李白的詩句“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是認識力所難解釋的,這里是一種主觀的情感體驗的表現(xiàn),又如“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是一種合乎情感體驗的夸張。事實上,許多在審美中允許的事情在認識中就不允許。我國傳統(tǒng)的京劇中幾個小卒代表千軍萬馬,圍著舞臺轉幾圈表示行軍萬里,然而觀眾并未從認識的角度提出疑義。這表明,在審美中人們并不要求事實的逼真,而是要求某種情感的滿足。審美力表現(xiàn)為一種情感體驗的能力,然而卻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愉悅,既不同于生理快感,也不同于認識性的或道德性的情感體會。從客觀方面來說,這種審美的情感愉悅反映了人與對象之間的一種

5、無實質性的觀照的審美關系,具有超功利性。在生理欲求關系、認識關系和道德功利關系中,人對于對象都有著某種實質性的要求。而只有在審美關系中,人與對象才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采取純然觀照的態(tài)度。從主觀方面說,審美的情感愉悅表現(xiàn)了主體特有的情感體驗,并在情感體驗和審美想象本身,獲得一種滿足。審美的情感滿足在形態(tài)上還具有出神入化的特點,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就與對象融為一體了。魯迅就充分肯定了審美力的情感特征,他說:“詩歌不能憑仗了哲學和智力來認識,所以感情已經(jīng)冰結的思想家,即對于詩人往往有謬誤的判斷和隔膜的揶揄?!焙喲灾?,審美力是一種特殊的情感判斷能力,這種判斷能力是審美體驗與審美評價的直接統(tǒng)一,美育就是要著

6、力培養(yǎng)人的這種情感判斷能力。審美力培養(yǎng)的幾個要素具體而言,審美體驗又可以分為審美直覺、審美聯(lián)想和審美想象,而它們在感性的情感體驗中又與審美評價相互滲透而合一。審美感知、審美直覺是審美體驗的開始審美體驗首先就是一種審美主體對于審美對象的感知和直覺。人對世界的感覺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由此形成了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而對于審美感知而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訴諸視覺和聽覺。黑格爾認為,審美主體“通過常在注意的聽覺和視覺,把現(xiàn)實世界豐富多彩的圖形印入心靈里”。當然,盡管審美感知以視覺與聽覺為主,但是也并不排斥其他感覺的參與。在“民以食為天”而以“吃文化”著稱的中國,對審美做了口唇的處理的現(xiàn)象是屢見不鮮的。

7、人們說某一作品好,會說有滋有味;說某一作品含蓄蘊藉,會說回味無窮?!捌贰弊钟扇诮M成,說明是反復咀嚼的結果,于是,藝術欣賞成了對作品的“品味”,有上品、中品、下品或神品、妙品。這種審美的“滋味說”,構成了中國特有的“味覺美學”。由審美感知而進入審美直覺,就由單純的視與聽而變成了心靈的活動,審美直覺會調動各種于審美有益的感覺,對審美對象進行深刻的體悟。人們在欣賞作品時,經(jīng)常會說“身臨其境”,就是一種審美直覺。審美聯(lián)想是審美體驗的發(fā)展聯(lián)想即追憶。審美聯(lián)想由感知和直覺而來,又進一步成為審美想象的基礎。審美聯(lián)想是審美直覺與過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只有這樣審美體驗才能在感知和直覺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從而使審美主

8、體與對象之間進一步超越生理快感,發(fā)生更高級的精神性的審美關系。所謂情感記憶,就是一種以情緒、情感為對象,通過人的情感體驗而實現(xiàn)的識記、保持及復呈的過程。而審美聯(lián)想的一個特點,就是審美直覺著重同情感記憶發(fā)生聯(lián)系,即在審美體驗中,情感記憶是諸記憶中最主要的。魯迅在故鄉(xiāng)中寫道,他回到闊別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由故鄉(xiāng)的一事一物勾起了他對少年時代的朋友閏土的回憶:“這時候,我的腦海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握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而從他的胯下逃走了?!边@里“深藍的天”

9、、“金黃的月”、“碧綠的瓜”以及項帶銀圈,手握鋼叉的生龍活虎的少年閏土等,是魯迅少兒時代情感體驗的印記,并一直保留在他的記憶中。而魯迅面對現(xiàn)在被生活折磨得不成樣子的成年閏土,不禁心潮澎湃,在情感的驅動下追憶當年活潑可愛的小閏土。這就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情感色彩的審美聯(lián)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時間是一個最好的過濾器,是一個回想和體驗過的情感的最好的過濾器。不僅如此,時間還是美妙的藝術家,它不僅洗干凈,并且還詩化了回憶。由于記憶的這種特性,甚至很悲慘的現(xiàn)實的以及很粗野的自然主義的體驗,過些時間,就變得更美麗、更藝術了。”審美想象是審美體驗的深化審美聯(lián)想只不過是審美感知中獲得的新信息與以往的審美經(jīng)驗中

10、的信息往復、交流,所起的作用只是對審美直覺在量上加以擴展,而審美想象則是在審美聯(lián)想的基礎上的一種有目的與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活動。這時候,審美主體已不局限于審美聯(lián)想對審美感知、審美直覺之量的擴展,而是經(jīng)過大腦的加工改造,以各種新信息為材料,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形象?!跋胂蟆币辉~源出于韓非子 解老:“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笨梢姡跋胂蟆钡谋疽饩褪窃谒老笾堑幕A上想其生時之象。作為審美想象則是在審美感知、審美直覺和審美聯(lián)想所提供的形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嶄新的、飽蘸著審美主體情感印記的形象的過程。審美想象與一般想象之不同,就表現(xiàn)在想象的過程中始終

11、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活動,以求美為目的。這一過程,就是以情感為動力,結合以往的審美經(jīng)驗對審美對象進行加工、制作、改造,最終在創(chuàng)造性中實現(xiàn)了自我。這一審美想象的過程,也往往伴隨著“移情”活動,因而人們說“情人眼里出西施”(中國),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西方)。審美想象中的“移情”活動,使審美主體進入一種對于審美對象感同身受的特有狀態(tài),也就是與審美對象同命運、共悲歡,不知不覺地加入到對象的行列之中,于是,由審美移情而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的高峰狀態(tài)審美共鳴,就出現(xiàn)了。借用“共鳴”這個物理學概念,就可以說明在審美想象的移情過程中,一種極其強烈的感情共振活動。審美主體完全站到了審美對象的角度去感受,去體

12、驗,而似乎是忘記了自我的存在,用陶淵明的詩句來形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巴金也曾說他在寫家春秋時,完全站到了書中人物的立場上:“就是把自己的感情放在書上,跟書中人一同受苦,一起受考驗,一塊兒奮斗?!币蚨趯徝老胂笾校瑢徝乐黧w經(jīng)常將自己想象為對象,并且與之同樂共哀,這樣就能感同身受,發(fā)生共鳴,獲得強烈的審美體驗。審美評價是寓于審美體驗中的判斷力審美評價是一種寓理于情的評價。審美主體在特有的文化歷史背景和長期的生活經(jīng)歷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而在以概念的形式貯存于大腦皮層之中時,也滲透于感性的形象記憶中。這些理性觀念在審美體驗中,總是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發(fā)揮作用。例如在等待戈多中,在狄狄

13、和多多的胡言亂語中,所有的關聯(lián)詞都去掉了,然而,貝克特如此處理,正是要表現(xiàn)那個上帝死掉,價值之源被切斷之后,西方人彼此之間無法溝通的荒誕境地。因此,在現(xiàn)代主義藝術的非理性背后,往往潛藏著深刻的理性內涵。不難看出,在審美體驗中理性就滲透在律動著感情的形象中,使情感、形象、理性三者合一,而形成特有的審美意蘊。這就是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事實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正是審美的一個重要特征,審美評價自然也不例外。人們在欣賞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之后,對其美妙而神秘的微笑總是難以忘懷,覺得其中有深奧的寓意,卻難以言述。紅樓夢第九十八回,寫黛玉臨死之際悲哀的呼喊:“寶玉!寶玉!你好”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14、的范例。中學生審美力培養(yǎng)的措施對于審美力的特點搞清楚了,對于中學生審美力的培養(yǎng)也就一目了然了。審美體驗既然是一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體驗,那么就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趣味和審美感受力入手。讓他們多朗誦一些詩歌,多讀一些小說、劇本,多聽一些音樂,讓他們到藝術的畫廊中去,同時,細細咀嚼也是非常必要的。到美的大自然中去純粹的理論說明是收效甚微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要學會游泳,就要在水里多練習。正如劉勰所說:“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比藗兂Uf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溜”,指的也是這個意思。在這種多讀、多看、多聽、多寫和多練之中,學生的審美體驗就會豐富起來,在不知

15、不覺中他們的審美力就會隨之提高。藝術教育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力的最重要的途徑。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像做游戲一般在藝術的大海中游泳,又何愁學生的審美力不能提高呢?而藝術作品具有動人心魄的神奇魔力和巨大的感染力量,正是在這種迷人的“魔術”(而非強迫,藝術教育最忌強迫)中,學生就獲得了豐富的審美體驗,提升了自己的審美力。要欣賞文學作品,首先要過語言關,語言關過不去,再好的作品也不會讀懂。而節(jié)奏、旋律、和聲等之于音樂,色彩、線條、構圖等之于繪畫等等,也正如語言之于文學。如果沒有語文、繪畫、音樂等專門教師的教學,學生連這些藝術之宮的門也進不去,就更甭說欣賞宮殿里的藝術瑰寶了。在對學生審美力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應對藝術品進行必要的選擇,而不能來者不拒。對藝術品進行選擇,以經(jīng)典名著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力是容易做到的。另一方面,自然美的教育一般說來可以直接訓練人們的感官對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誕生于萊茵河畔的波恩,萊茵河畔的美麗風光在貝多芬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