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高新分院工程二次砌體方案(21頁)_第1頁
醫(yī)院高新分院工程二次砌體方案(21頁)_第2頁
醫(yī)院高新分院工程二次砌體方案(21頁)_第3頁
醫(yī)院高新分院工程二次砌體方案(21頁)_第4頁
醫(yī)院高新分院工程二次砌體方案(21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yī)院高新分院工程二次砌體方案TOC o 1-3 h u 1 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383031516 h 11.1安醫(yī)附院高新分院醫(yī)療綜合樓(標段)施工圖 PAGEREF _Toc383031517 h 11.2工程應用主要規(guī)范、規(guī)程 PAGEREF _Toc383031518 h 11.3工程應用主要標準 PAGEREF _Toc383031519 h 11.4工程應用主要圖集 PAGEREF _Toc383031520 h 12 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383031521 h 12.1工程總體概況 PAGEREF _Toc383031522 h 12.2砌體工程概況

2、PAGEREF _Toc383031523 h 22.3砌體工程材料用量情況 PAGEREF _Toc383031524 h 23 施工安排 PAGEREF _Toc383031525 h 33.1人員安排 PAGEREF _Toc383031526 h 33.2機械設備計劃 PAGEREF _Toc383031527 h 34 施工準備 PAGEREF _Toc383031528 h 34.1技術準備 PAGEREF _Toc383031529 h 34.2施工機具準備 PAGEREF _Toc383031530 h 44.3材料準備 PAGEREF _Toc383031531 h 44.4

3、作業(yè)條件 PAGEREF _Toc383031532 h 45 材料要求及質量控制 PAGEREF _Toc383031533 h 45.1砌塊 PAGEREF _Toc383031534 h 45.1.1材料要求 PAGEREF _Toc383031535 h 45.1.2質量控制 PAGEREF _Toc383031536 h 55.2預拌砂漿 PAGEREF _Toc383031537 h 55.2.1材料要求 PAGEREF _Toc383031538 h 55.2.2質量控制 PAGEREF _Toc383031539 h 55.3混凝土 PAGEREF _Toc383031540

4、h 65.3.1材料要求 PAGEREF _Toc383031541 h 65.3.2質量控制 PAGEREF _Toc383031542 h 65.4鋼筋 PAGEREF _Toc383031543 h 65.4.1材料要求 PAGEREF _Toc383031544 h 65.4.2質量控制 PAGEREF _Toc383031545 h 75.5測量放線 PAGEREF _Toc383031546 h 75.5.1樓層內各位置線的引測 PAGEREF _Toc383031547 h 75.5.2高程控制線引測 PAGEREF _Toc383031548 h 76 施工方法 PAGEREF

5、 _Toc383031549 h 76.1施工工藝流程 PAGEREF _Toc383031550 h 76.1.1砌筑施工工藝: PAGEREF _Toc383031551 h 76.1.2砌體結構砼構件施工工藝: PAGEREF _Toc383031552 h 76.2施工要點 PAGEREF _Toc383031553 h 76.2.1制作皮數(shù)桿 PAGEREF _Toc383031554 h 76.2.2彈線 PAGEREF _Toc383031555 h 76.2.3抄平 PAGEREF _Toc383031556 h 86.2.4排磚 PAGEREF _Toc383031557 h

6、 86.2.5拉線 PAGEREF _Toc383031558 h 86.2.6砂漿拌制 PAGEREF _Toc383031559 h 86.2.7混凝土 PAGEREF _Toc383031560 h 86.2.8砌筑要點 PAGEREF _Toc383031561 h 96.2.9混凝土施工 PAGEREF _Toc383031562 h 106.2.10模板施工 PAGEREF _Toc383031563 h 106.2.11鋼筋施工 PAGEREF _Toc383031564 h 107 構造要求 PAGEREF _Toc383031565 h 117.1過梁 PAGEREF _To

7、c383031566 h 117.2構造柱、圈梁、拉結筋的設計 PAGEREF _Toc383031567 h 127.3門垛及其他構造 PAGEREF _Toc383031568 h 148 安裝洞口、管線處理 PAGEREF _Toc383031569 h 159 雨季施工技術措施 PAGEREF _Toc383031570 h 1510 驗收制度 PAGEREF _Toc383031571 h 1511 質量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383031572 h 1612、安全、文明施工及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383031573 h 161 編制依據1.1安醫(yī)附院高新分院醫(yī)

8、療綜合樓(標段)施工圖1.2工程應用主要規(guī)范、規(guī)程類 別名 稱編 號國家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3-2011國家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3-2011 國家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4-2002國家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行業(yè)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T 104-2011行業(yè)蒸壓加氣混凝土建筑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T17-2008行業(y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筑技術規(guī)范JGJ/T14-2011行業(yè)預拌砂漿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T223-2010地方蒸汽加壓混凝土砌塊砌體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guī)程DB34/T766-2007地方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結構技術規(guī)范

9、CECS289:20111.3工程應用主要標準類 別標 準 名 稱編 號國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國家建筑用砂GB/T14684-2011國家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2007行業(y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4工程應用主要圖集類 別圖 集 名 稱編 號國家砌體填充墻結構構造圖11G101-1國家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建筑構造11G329-1國家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圖03J104地方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建筑構造DBJT11-1502 工程概況2.1工程總體概況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高新分院醫(yī)療綜合樓標段2工程地址合肥市

10、高新區(qū)創(chuàng)新大道與皖水路交口東北角3建設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4設計單位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5監(jiān)理單位合肥市南巽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6質量監(jiān)督單位合肥市高新區(qū)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7施工單位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8建設規(guī)模建筑面積154576.94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59685m2,地上建筑面積94891.94m2。9基礎類型樁承臺+筏板基礎10結構形式框架結構11工程類別施工總承包12檐 高23.90米13層 數(shù)地上為4層,地下為2層14合同工期工期720日歷天,合同工期2013年3月1日-2015年2月28日。15質量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合格標準,達到黃山杯,

11、爭創(chuàng)魯班獎。2.2砌體工程概況墻名用料厚度磚或砌塊強度(MU)砂漿強度(M)地下室與地面接觸外墻灰砂磚90/180A7.5Mb5.0地下室內隔墻蒸壓加氣砼砌塊200A5.0Mb5.0外墻蒸壓加氣砼砌塊200A5.0Mb7.5防火墻/樓梯間墻蒸壓加氣砼砌塊200A5.0Mb5.0內隔墻蒸壓加氣砼砌塊100/200A5.0Mb5.0電梯井道灰砂磚240A7.5Mb7.51、衛(wèi)生間及有水房間:距樓面200mm以下范圍為同墻厚C20細石混凝土墻基(門洞處除外)2、未注明的墻垛均為200mm或門居中布置,門墻垛采用混凝土實心砌塊。3、內墻除特殊注明出處均應砌至樓板底或梁底,頂用用實心斜立磚砌實。4、凡在

12、墻體上固定設備時,應在相應固定高度處加設200高C20混凝土帶,長度大于設備固定部件兩邊各100mm。砌筑施工前安裝專業(yè)與土建專業(yè)應就墻體預留、預埋的布置情況詳細溝通,過程中必須進行協(xié)調配合,以避免后期反復剔鑿。2.3砌體工程材料用量情況灰砂磚的數(shù)量為3000m,蒸壓加氣砼砌塊的數(shù)量為17650m3 施工安排本工程總體工期較緊,2014年4月中旬已進行地下結構驗收,驗收完畢及時插入砌體結構施工,砌體結構施工中所用的砌筑砂漿為預拌砂漿,所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3.1人員安排序號工種人數(shù)施工內容1瓦工160砌筑施工2混凝土工30澆筑構造柱、圈梁、過梁等部位混凝土3鋼筋工20綁扎構造柱、圈梁、過梁

13、、等部位鋼筋4模板工30支設構造柱、圈梁、過梁、等部位模板5架子工30負責現(xiàn)場腳手架的的搭設6壯工80配合各技術工種施工,保持施工現(xiàn)場清潔7測量4墻體軸線及標高放測、復核8安全員2監(jiān)督、糾正現(xiàn)場不安全狀態(tài)的行為,下達規(guī)范指令9電工1負責整個現(xiàn)場施工中用電行為,確保用電規(guī)范、安全3.2機械設備計劃序號機械名稱單位數(shù)量備 注1預拌砂漿儲藏罐臺2預拌砂漿廠家提供2施工電梯臺4安裝于門診醫(yī)技樓3鋼筋切割機臺2安裝于鋼筋加工場430插入式振搗棒臺3存放于倉庫5鋼筋調直機臺2安裝于鋼筋加工場4 施工準備4.1技術準備1、仔細閱讀圖紙會審、施工圖紙,復核設計做法是否符合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的要求。2、復核建筑物標高

14、是否引自標準水準點或設計指定的水準點。3、施工前先做樣板,經業(yè)主及監(jiān)理單位認可后再展開大面積施工。4、仔細審閱圖紙,對于圖紙中的難點、重點進行提議、討論、決定,確定相應做法。5、砌筑施工前安裝專業(yè)與土建專業(yè)應就墻體預留、預埋的布置情況詳細溝通,過程中必須進行協(xié)調配合,以避免后期反復剔鑿。4.2施工機具準備1、應備有預拌砂漿儲藏罐、施工電梯、鋼筋切割機、鋼筋調直機、30插入式振搗棒等。2、測量、放線、檢驗:皮數(shù)桿、水準儀、經緯儀、2m靠尺、楔形塞尺、托線板、線墜、百格網、鋼卷尺、水平尺、小線、砂漿試模、磅秤、拖線板等。3、施工操作:應備有瓦刀、大鏟、灰槽、泥桶、磚夾子、篩子、運磚車、灰漿車、翻斗

15、車、掃帚。4.3材料準備序號材料名稱備注1蒸壓加氣砼砌塊用于門診醫(yī)技樓2Mb5.0、Mb7.5預拌干混砌筑砂漿砌筑3灰砂磚5C20混凝土用于砌體結構、圈梁、過梁、門檻及地壟6HPB300級、HRB400級鋼筋構造柱、圈梁的縱筋、箍筋及拉結筋4.4作業(yè)條件1、對進場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和灰砂磚,進行規(guī)格、數(shù)量、外觀質量等檢查合格。2、工程所需的機具已安裝就位。3、墻體基層已經清掃干凈,并在基層上彈出墻身線、門窗洞口位置線及其它尺寸線,墻身線、門窗洞口線等并經技術部與安裝單位核驗。4、皮數(shù)桿已制作完成并檢驗合格(根據不同墻體材料制作)。5、上道工序已經驗收合格,并辦理交接手續(xù)。5 材料要求及質量控制5

16、.1砌塊5.1.1材料要求1)100mm、200mm厚的內外墻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規(guī)格為600mm200mm300mm。2)地下室與地面接觸外墻、電梯井道采用蒸壓灰砂磚,規(guī)格240mm115mm53mm。5.1.2質量控制1)進場時,現(xiàn)場應對其外觀質量、齡期和規(guī)格尺寸進行檢查,同時檢查其合格證并取樣送試驗室檢驗。 2)檢驗內容:包括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強度檢驗、吸水率及相對含水率;3)抽樣規(guī)則:每一生產廠家的砌塊到現(xiàn)場后,每1萬塊為一驗收批,至少抽檢1組。 1組60塊。4)應分規(guī)格分等級堆放,堆垛上應設標志,堆放現(xiàn)場必須平整,并做好排水砌塊堆放時,注意堆放高度不宜超過1.6m,堆垛之間應

17、保持適當?shù)耐ǖ?。蒸氣加壓混凝土砌塊堆放時要有防雨措施;5.2預拌砂漿5.2.1材料要求1)砌體工程采用Mb5.0、Mb7.5預拌干混砌筑砂漿。2)加氣混凝土砌塊采用砂漿稠度要求為60mm80mm。5.2.2質量控制1)預拌砂漿所用原材料不應對人體、生物與環(huán)境造成有害的影響,并符合GB6566-2010的規(guī)定。進廠應按要求貯存和標識,且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規(guī)定進行復驗,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預拌砂漿廠應提供原材料實驗報告及材料廠家檢測報告3)供貨單位應提供地方、企業(yè)標準,或省級以上產品鑒定證明文件,以及出廠檢驗報告、合格證、使用說明書。4)供應單位應向施工單位提供可操作性的預拌砂漿產品使用說明書,有

18、效期內的型式檢驗報告(復印件),產品合格證。5)干混砂漿交貨檢驗以抽取實物試樣檢驗結果為依據,供需雙方應在交貨地點共同取樣和簽封。每一單位工程使用同生產廠家、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生產批號,每400t檢驗一次。6)施工單位應認真按標準規(guī)定做好進場檢驗,嚴禁不合格砂漿用于工程,嚴格按標準規(guī)范和產品說明書要求施工操作。7)使用機械攪拌,料漿在尚未凝結時用完,凝結后不得再加水使用。8)預拌砂漿進場后應按規(guī)定復驗,同一單位工程使用同生產廠家、同品種、同強度等級的干混砌筑砂漿35t檢驗不少于一次,且每一樓層檢驗不少于一次;施工中取樣進行砂漿試驗時,應在使用地點的砂漿槽、砂漿運送車,至少從三個不同部位集取

19、。砂漿試件制作后應在205溫度環(huán)境下停置一晝夜(242h),當氣溫較低時,可適當延長時間,但不應超過兩晝夜,然后對試件進行編號并拆模。試件拆模后,應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繼續(xù)養(yǎng)護至28d,然后進行試壓。砂漿試塊強度以標準試塊強度為準。9)砂漿試塊在砂漿專用養(yǎng)護箱內進行,標準養(yǎng)護條件:水泥混合砂漿應為溫度203,相對濕度6080;水泥砂漿和微沫砂漿應為溫度203,相對濕度90以上 養(yǎng)護期間,試件彼此間隔不少于10mm。10)使用時應隨拌隨用,攪拌時間自加水起不少于3min,直至攪拌均勻,確保稠度滿足6080要求。11)施工過程應認真按規(guī)定操作和進行質量控制,并按規(guī)范驗收,確保施工質量。12)及時收集

20、、檢查預拌砂漿產品合格證、型式檢驗報告(復印件)、交貨檢驗報告,并歸入工程資料。5.3混凝土5.3.1材料要求 1)構造柱、板帶、墻垛、圈梁等部位采用C25混凝土澆筑,具體尺寸詳設計; 2)衛(wèi)生間及有防水要求的房間:距樓面200以下范圍為同墻厚C20細石混凝土墻基。5.3.2質量控制1)所用攪拌原材均有合格證等質保資料,并且復試合格。2)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砌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留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混凝土澆筑時由專職試驗工取樣,每100m混凝土留置一組28d標養(yǎng)試塊,不超過100 m的按100 m留置。3)采用標準養(yǎng)護的試件,應在溫度為2

21、05的環(huán)境中靜置一晝夜至二晝夜,然后編號、拆模。拆模后應立即放入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yǎng)護室中養(yǎng)護。標準養(yǎng)護室內的試件應放在支架上,彼此間隔1020mm,試件表面應保持潮濕,并不得被水直接沖淋。5.4鋼筋5.4.1材料要求構造柱、圈梁、抱框、板帶等構件縱向受力鋼筋采用C10鋼筋,墻體拉結筋、箍筋均采用6鋼筋,門窗過梁根據墻體厚度、洞口寬度過梁,過梁鋼筋與結構連接采用植筋方式,過梁鋼筋錨入柱或剪力墻滿足植筋錨固長度要求。5.4.2質量控制1)產品合格證、出場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均符合要求。2)當發(fā)現(xiàn)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xiàn)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

22、測或其他專項檢驗。3)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5.5測量放線5.5.1樓層內各位置線的引測依據建筑圖中的尺寸要求,自控制軸線引測出隔墻等位置控制線,門窗洞口、水電設備預留洞口的位置線,并經復核無誤后用紅色油漆在留洞等位置斜對角描出三角控制標志,以防破壞。水電設備的預留洞口,控制線測設完成后經報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施工。5.5.2高程控制線引測依據結構施工時留設的標高控制點,并校核合格后,采用50米鋼卷尺豎向傳遞,每層必須經交圈閉合檢查,誤差不超過5mm。交圈利用水準儀測放出建筑50cm線,作為各樓層的標高控制線。6 施工方法6.1施工工藝流程6.1.1砌筑施

23、工工藝:放線驗線立皮數(shù)桿基層清理、濕潤排列砌塊拉線砌筑預留洞施工質量驗收6.1.2砌體結構砼構件施工工藝: 鋼筋加工鋼筋安裝隱蔽驗收模板支設基層清理、濕潤混凝土澆筑質量驗收。6.2施工要點6.2.1制作皮數(shù)桿用30mm40mm木料制作,皮數(shù)桿上標明門窗洞口、拉結筋、圈梁、過梁的尺寸標高。按標高立好皮數(shù)桿,皮數(shù)桿的間距15m,轉角處距墻皮或墻角50mm設置皮數(shù)桿。皮數(shù)桿應垂直、牢固、標高一致,經復核,辦理預檢手續(xù)。6.2.2彈線施工前應彈好建筑物的主要軸線及砌體的砌筑控制邊線,并經檢查合格,方可施工(包括基礎砌磚應彈出墻邊線、水平標高;磚墻、柱砌筑應彈出墻、柱邊線、軸線、門洞口平面位置線)。6.

24、2.3抄平根據皮數(shù)桿最下面一層磚的標高,拉線進行抄平檢查,如砌筑第一層磚的水平灰縫厚度超過20mm時,應先用細石混凝土找平,不超過20 mm時,用砌筑砂漿找平。6.2.4排磚按砌塊排列圖在砌體線范圍內分塊定尺、劃線,排列砌塊的方法和要求如下:1)砌塊砌體在砌筑前,應根據工程設計施工圖,結合砌塊的品種、規(guī)格、繪制砌體砌塊的排列圖,按圖排列砌塊,盡量使用主規(guī)格砌塊。2)蒸壓灰砂磚a、灰砂磚墻體的組砌應內外搭砌,上、下錯縫,厚度240mm的墻一般采用一順一?。M丁滿條)、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砌法,180mm的墻采用一平二順砌法。b、縱橫墻交接處,應將砌塊分皮咬槎,交錯搭砌。3)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a、蒸壓

25、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砌塊間相互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1/3。不應小于150mm,豎向通縫不應大于兩皮砌塊。b、蒸壓加氣砌塊墻體與承重主體結構空(縫)隙部位施工時,應在填充墻14d后進行。c、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的轉角處,應使縱橫墻的砌塊相互搭接,隔皮砌塊露端面。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的T字交接處,應使橫墻砌塊隔皮露端面,并坐中于縱墻砌塊。6.2.5拉線在皮數(shù)桿上相對砌塊上邊線之間拉準線,砌塊以準線砌筑。6.2.6砂漿拌制1)砌筑所用預拌干混砂漿必須經現(xiàn)場檢驗合格方準使用。2)砂漿應采用機械拌合,投料順序應先投預拌砂漿后加水。水泥砂漿拌合時間自投料完畢算起,攪拌時間不少于2min。

26、砂漿應隨拌隨用。6.2.7混凝土本工程所采用的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由攪拌站配合好并送到施工現(xiàn)場。6.2.8砌筑要點1)填充墻砌體砌筑前蒸壓加氣砼砌塊及蒸壓灰砂磚應提前2d澆水濕潤。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砌筑當天再澆一次,以含水率不超過30%,水浸入加氣砌塊面內深度8mm左右為宜。2)砌塊就位與較正:砌筑前清除砌塊表面的雜物后方可吊運就位。砌筑就位應先遠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內;每層開始時,應從轉角處或定位砌塊處開始;應吊砌一皮、校正一皮,皮拉線控制砌體標高和墻面平整度。3)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

27、筑成斜槎,普通磚砌體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2/3。接槎時,應先清理槎口,再鋪專用砌筑砂漿接砌。斜槎高度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的高度。3)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從墻面伸出120mm砌成直槎,并沿墻高600mm高度放置26墻體拉筋,埋入長度從墻的留槎處算起,每邊不應小于700mm,末端應有90彎鉤。但直槎必須做成凹槎,且應加設拉結鋼筋,禁止隨意將斜槎改為直槎。4) 砌體與構造柱(混凝土墻柱)交接處,應每隔600mm配置26墻體拉筋,地面以上的砌體拉筋長度應全長貫通;地面以下的砌體拉筋除樓梯間和疏散通道的砌體拉筋沿墻全長貫通外,其他墻體拉筋應不小于墻長的1/5且不小于1000。 5)砌體灰

28、縫應橫平豎直;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10mm,但不應大于12mm,也不宜小于8mm;水平灰縫的砂漿飽和滿度不得低于90%,豎向灰縫的砂漿把滿度不得低于80%;不得出現(xiàn)瞎縫、透縫、假縫。6)砌筑采用鋪漿法,一次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當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鋪漿應滿鋪,厚薄均勻,鋪漿后立即將已鋪有端頭砂漿的砌塊上墻,一次擺正找平、擠縫并保證灰縫厚度。豎縫可采用擋板堵縫法施工,豎縫應填滿,搗頭刮平,且不得用水沖漿灌縫。應隨砌筑隨將灰縫勾成深3mm5mm凹縫。7)砌體砌筑到離頂板或梁時,應留一定空隙(約30mm50mm高),待填充墻砌筑完并應間隔7天后,再

29、采用C20細石塞緊即可,混凝土應飽滿密實8)墻體底部先砌筑3皮灰砂磚,以上部位砌筑加氣混凝土砌塊。當如衛(wèi)生間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時,砌筑前需在墻根部澆筑200mm高C20素混凝土地壟代替3皮灰砂磚。9)正常施工條件下,砌體的每日砌筑高度以控制在1.8m或一步腳手架高度內。砌體完成后次日進行澆水養(yǎng)護3天,保證墻面濕潤。10)砌塊墻上嚴禁與腳手架進行拉接。對設計規(guī)定或施工所需的孔洞、管道、溝槽和預埋件等,應在砌筑時進行預留或預埋,不得在已砌筑的墻體上打洞和鑿槽。11)不同砌體材料砌筑時應相互搭接,不能留通縫,相接處抹灰前應加設搭接300寬的鍍鋅鋼絲網,并繃緊牢固。12)每樓層砌筑完畢后,必須校核墻體

30、的尺寸、位置和標高。13)砌體完成后次日進行澆水養(yǎng)護3天,保證墻面濕潤。14)砌體工程應緊密配合安裝各專業(yè)預留預埋進行,在總包單位統(tǒng)籌管理下,合理組織施工,減少不必要的返工、損失和浪費。15)砌體砌筑完成后,未經有關人員的檢查驗收,皮數(shù)桿應加以保護,不得碰壞拆除。6.2.9混凝土施工除結構圖紙設計注明外,所有構造柱、連梁、圈梁、板帶等部位混凝土標號為C25,衛(wèi)生間等防水功能房間四周200地壟砼標號為C20。1)混凝土澆筑前,模板要牢固、穩(wěn)定,標高尺寸要符合要求,鋼筋要經過隱蔽檢查。構造柱、圈梁等構件支設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2)混凝土運輸:由攪拌機卸出后,及時用手推車運至澆筑地點,運送時,

31、應防止水泥漿流失。 3)混凝土澆筑、振搗:澆筑前,必須查實一次澆筑的工程材料,以免停工待料。施工時,要保證振搗密實,防止出現(xiàn)蜂窩、麻面。澆筑圈梁等水平構件后,表面要用抹子壓實、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F(xiàn)澆混凝土不許污染磚墻面。在澆筑混凝土時,不許踏鋼筋,散落下來的混凝土及時清理。4)構造柱混凝土可以采用分段進行,若采用分段施工時,每段高度不可大于2.0m。5)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文明施工,嚴禁隨地傾到和遍地灑落,同時要防止砼澆筑時對墻體的污染。6.2.10模板施工1)構造柱、門跺、板帶、圈梁等模板支設采用12mm厚竹膠板、4090木方、483.0mm鋼管,要求拼接嚴密,支撐剛度、強度

32、滿足要求。2)砌塊墻體施工應采用雙排腳手架,內部宜采用移動式腳手架。6.2.11鋼筋施工1)結構內預留的鋼筋,均采用植筋技術,植筋深度由廠家提供植筋膠的參數(shù)進行植入,但必須大于15d。2)植筋施工步驟如下:a 鉆孔:使用電錘鉆孔;b清孔:在植入鋼筋前用鋼刷清孔至少3次;c除塵:吹出灰塵和積水;d注膠:將膠嘴插入孔底后開始注膠,緩慢將膠嘴外移,確??變葻o氣泡或孔隙注膠至填滿孔深的2/3;e植筋:以連續(xù)旋轉方式植入至膠體流出;3)構造柱、圈梁、板帶縱向受力鋼筋及拉結筋與混凝土結構采用預埋筋,首先構件縱向受力鋼筋與植入鋼筋外漏部位進行綁扎搭接,搭接部位確保綁扎絲扣不少于三道。然后在縱筋上畫出箍筋間距

33、,按要求綁扎箍筋。在柱頂、柱腳與圈梁鋼筋交接部位、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部位按設計要求箍筋進行加密。為固定構造柱的位置,在砌磚墻時留置馬牙槎,沿墻高度每600mm按設計要求設置拉結筋。砌完墻后,應對構造柱鋼筋進行修整,以保證鋼筋位置及間距的準確。 4)按設計要求對圈梁進行綁扎。圈梁和構造柱鋼筋交叉處,圈梁鋼筋宜放在構造柱受力鋼筋內側。圈梁鋼筋綁扎時應互相交圈,在內外墻交接處,轉角處的錨固長度及搭接長度均應符合施工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部分預留筋位置不當時,采用植筋方式與混凝土結構連接。 5)鋼筋施工過程中每道工序完成后均應經監(jiān)理單位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同時要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6)混凝

34、土保護層厚度:構造柱、圈梁鋼筋保護層為25mm。7 構造要求7.1過梁1、門窗洞口頂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圖1)。2、過梁面距離梁(板)底不小于150mm時,采用過梁。 3、門窗過梁根據墻體厚度、洞口寬度按過梁表選用鋼筋,洞口緊靠柱墻結構時,做成現(xiàn)澆過梁,過梁鋼筋與結構連接采用植筋方式,過梁鋼筋錨入柱或剪力墻滿足植筋錨固長度要求。4、水平系梁遇過梁時,分別按截面、配筋較大者設置。5、過梁表:洞口凈跨lolo10001000 lo15001500 lo20002000 lo25002500 lo30003000 lo35003500 lo50005000 lo8500梁高12012015018

35、0240300400600支承長度a240240240370370370450450面筋2C102C102C102C122C122C122C142C16底筋2C102C122C142C142C162C162C202C20圖一7.2構造柱、圈梁、拉結筋的設計1、本工程除注明者外,構造柱截面取墻厚200,縱筋4C10,箍筋6200。2、施工時先砌墻后澆構造柱,在上下樓層相應位置縱筋與構造柱縱筋鏈接。3、砌體與構造柱(混凝土墻柱)交接處,應每隔600mm配置26墻體拉筋,地面以上的砌體拉筋長度應全長貫通;地面以下的砌體拉筋除樓梯間和疏散通道的砌體拉筋沿墻全長貫通外,其他墻體拉筋應不小于墻長的1/5且

36、不小于1000mm(圖二)。圖二4、墻長大于5m時,墻頂與梁(板)應有拉結筋。(圖三)圖三5、墻長大于8m或超過層高2倍時,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構造柱間距不超過4m。6、墻高度超過4m(厚度小于等于120的墻高度超過3m)時,墻體半高處(一般結合門窗洞口)應設置與柱(剪力墻)鏈接且沿墻全場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圈梁),梁截面為墻厚b150,縱筋4C10,箍筋6200。施工時預埋4C10與水平系梁縱筋鏈接。7、支撐在懸臂梁或懸臂板上的墻體,墻端及外墻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的間距不大于3m。當墻體與框架貼近時,框架柱位置應設構造柱,并在框架柱(梁)內沿構造柱高度方向設置6200,與構造柱牢靠

37、拉結。8、在寬度大于2m的洞口兩側、重型門(廠房門、庫房門、人防門、及門洞寬度大于1.5m的安全門和防火門等)的兩側、長度超過2.5m的獨立墻體的端部,應設置構造柱。9、窗洞高度超過2.4m且其后無橫墻支撐的窗間墻,應在窗間墻兩側設置構造柱;當后面無橫墻支撐的窗間墻寬度小于600時,應按混凝土窗間墻施工。窗間墻混凝土強度等級取C20,縱筋C10200雙排布置,封閉箍筋6200。10、高層建筑的樓梯間填充墻構造柱間距不應大于層高且不大于4m。11、當門洞墻垛的寬度小于200時,應按構造柱施工。12、填充墻砌筑的電梯井筒,死角無框架(剪力墻)處應設置構造柱,截面取墻厚240,縱筋4C12箍筋620

38、0.圈梁與圈梁、樓層梁之間的距離不大于2500(客梯)、2000(貨梯),且井道最上端圈梁中心距井道頂板500(有機房電梯)、1000(無機房電梯)。13、構造柱與砌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馬牙槎凹凸尺寸為100mm,高度不應超過300mm,馬牙槎應先退后進,對稱砌筑。(圖四)圖四14、拉結鋼筋必須放在灰縫內,不得漏放,其外漏部位不得隨意彎折。 15、電梯門洞上方過梁應與相鄰框架、剪力墻或構造柱拉結,過梁截面取墻厚300,配筋按過梁表跨度分級確定。電梯井筒圈梁、門頂過梁的設置,應以電梯深化圖為準進行施工。 7.3門垛及其他構造1、當門洞邊距柱、剪力墻水平距離小于等于100mm時,則后澆帶鋼筋混

39、凝土構造柱(門垛),其頂部高度與洞口高度相平。做法詳見(圖五)圖五2、當外墻為砌塊填充墻且洞口寬度不小于900時,應在窗臺部位設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壓頂,截面為墻厚100,內配2C10,水平拉筋(單肢)6200,壓頂兩端各伸入砌體內小于400。3、當外墻設置通長窗時,窗下應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壓頂,截面為墻厚200,內縱配筋面、底筋均為2C10,箍筋6200。壓頂下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間距不大于3m,構造柱尺寸為墻厚200,配筋4C12,箍筋6200,構造柱主筋采用植筋技術。8 安裝洞口、管線處理1、砌筑墻管道設備安裝完畢后,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實。2、在門窗洞口邊300內砌體選用實心砌塊或C20細石混凝

40、土填實。3、門窗框兩側小于200mm的砌塊嚴禁補砌。4、立管井處臨走道一側墻體先不砌筑,待立管安裝后再砌墻、安裝門窗。立管安裝后應按結構圖紙把樓板封堵嚴密。5、各種機房除注明留有設備安裝孔以外,臨走道一側墻體先不砌筑,待設備安裝后再砌墻、安裝門窗。6、防火墻處按防火規(guī)范封堵。7、吊頂以上留洞,可將隔墻先砌至吊頂標高以上100處,待設備安裝后再施工吊頂高度以上的墻體。8、變形縫處雙墻留洞封堵,應在雙墻分別增設套管。9、凡墻上預留有設備箱、柜等于墻體等寬時,粉刷前在箱體背面加鋪一層鍍鋅鋼絲網,網寬300;絲經1.0,孔徑1212,用射釘與基層錨固。9 雨季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電梯、物料提升機、攪

41、拌機等設備所在場地要適當高于其它地坪,以免積水影響正常工作。 2、澆筑砼時要備有足夠的覆蓋用防雨材料(可采用彩條布、草袋子等)在突然遇雨時,應將未達到終凝的砼蓋好,防止雨水沖刷砼而造成水泥漿流失。 3、雨季砂、石含水量較大,砂漿、砼配合比要考慮其用水量,計量時要調整好配合比,做好預拌砂漿生產廠家與實驗室間溝通協(xié)調工作。運送砂漿的車子遇雨時要采取遮蓋,防止水泥漿流失。10 驗收制度1、嚴格執(zhí)行“三檢”驗收制度。2、施工分包單位自檢合格后向我項目部報驗,并報自檢記錄;項目部由專業(yè)工長、質檢員、分包單位技術工長共同檢查,合格后報驗項目監(jiān)理單位;項目部由技術負責人組織,專業(yè)工長、質檢員、分包單位技術人員參與,與監(jiān)理單位驗收人員共同進行現(xiàn)場驗收,合格后完善相關資料,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11 質量保證措施1、磚、砌塊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2、鋼筋的品種、規(guī)格和數(shù)量應符合設計要求。3、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馬牙槎應先退后進,預留的拉結鋼筋應位置正確,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4、墻體組砌正確,棱角整齊,墻面清潔美觀。5、灰砂磚砌體尺寸、位置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應符合下表:項次項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