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技 術 交 底 記 錄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節(jié)能大廈分部工程基礎工程分項工程名稱: 人工回填土工程交底內(nèi)容:一、施工準備:材料及主要機具:1)土:宜優(yōu)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zhì)。使用前應過篩,其粒徑不大于50,含水率符合規(guī)定。主要機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機、手推車、篩子(孔徑4060)、木耙、鐵鍬(尖頭與平頭)、2米靠尺、膠皮管、小線和木折尺等。作業(yè)條件:1)施工前應根據(jù)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合理的確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shù)等參數(shù);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參數(shù)應通過壓實實驗來確定。2)前應對基礎、箱形基礎墻或地下防水層、保護層等進行檢查驗收,
2、并且要辦好隱檢手續(xù)。其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方可進行回填土。3)房心和管溝的回填,應在完成上下水、煤氣的管道安裝和管溝墻間加固后,再進行。并將溝槽、地平上的積水和有機物等清理干凈。施工前,應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溝邊坡上,每隔3米釘上水平橛;室內(nèi)和散水的邊墻上彈上水平線或在地坪上釘上標高控制木樁。2、操作工藝1)、工藝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檢驗土質(zhì) 分層鋪土、耙平 夯打密實 檢驗密實度 修整找平驗收2)、填土前應將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雜物清理干凈;肥槽回填前,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驗回填土的
3、質(zhì)量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guī)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nèi);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濕潤等措施。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jù)土質(zhì)、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人工打夯不大于200。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靥钔撩繉又辽俸淮蛉?。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且嚴禁采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 技 術 交 底 記 錄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節(jié)能大廈分部工程基礎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人工回填土工程交底內(nèi)容深淺兩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夯
4、深基礎;填至淺基坑相同的標高時,再與淺基礎一起填夯。如必須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梯形的高寬比一般為1:2。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米。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A墻兩側標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墻擠歪;較長的管溝墻,應采用內(nèi)部加支撐的措施,然后再在外側回填土方。回填房心及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并應由管道兩側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米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及夯實。在抹帶接口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回填細粒料?;靥钔撩繉犹钔梁粚嵑?,應按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環(huán)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zhì)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在進行
5、上一層的鋪土。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雨、冬期施工:基坑(槽)或管溝的回填土應連續(xù)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應及時夯完已填土層或?qū)⒈砻鎵汗猓⒆龀梢欢ㄆ聞?,以利排除雨水。施工時應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內(nèi),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壞。冬期回填土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50%;其中凍土塊體積不得超過填土總體積的15%;其粒徑不得大于150。鋪填時,凍土塊應均勻分布,逐層壓實。填土前,應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溫材料;填土的上層應用末凍土填鋪,其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管溝底至管頂0.5米范圍內(nèi)不得含有凍土塊的土回
6、填;室內(nèi)房心、基坑(槽)或 管溝不得用含凍土塊的土回填?;靥钔潦┕B續(xù)進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層受凍,應及時采取防凍措施。二、質(zhì)量標準:保證項目:基底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回填的土料,必須符合設計或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靥钔帘仨毎匆?guī)定分層夯實。取樣測定夯實后土的干土質(zhì)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大于0.08g,且不應集中。環(huán)刀取樣的方法及數(shù)量應符合規(guī)定。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 技 術 交 底 記 錄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節(jié)能大廈分部工程基礎工程分項工程名稱: 人工回填土工程交底內(nèi)容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1-7。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 檢驗方法 頂面標高 +0,50 用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表
7、面平整度 20 用2米靠尺和楔形尺量檢查三、成品保護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龍門板等,填運土時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龍門板上休息。并應定期復測和檢查標準樁點是否正確。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厚,嚴禁汽車直接倒土入槽?;A或管溝的現(xiàn)澆混凝土應達到一定強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損壞時,方可回填。管溝中的管線,肥槽內(nèi)從建筑物伸出的各種管線,均應妥善保護后,再按規(guī)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壞。四、應注意的質(zhì)量問題未按要求測定土的干土質(zhì)量密度: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夯實后的干土質(zhì)量密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實驗日期、實驗結論及實驗人員簽字。末達到設計要求部位,應有處理方法和復驗結果?;靥钔料鲁粒阂蛱撲佂脸^規(guī)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時有較大的凍土塊,或夯實不夠遍數(shù),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機雜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凈,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滲入墊層中,受凍膨脹等造成。這些問題均應在施工中認真執(zhí)行規(guī)范的有關各項規(guī)定,并要嚴格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管道下部夯填不實:管道下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古詩詞誦讀《鵲橋仙》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同步教學教學設計專輯(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
- 2025年O型圈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范
- 第五單元《數(shù)據(jù)分析與人工智能》單元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術必修1
- 2025年板材卷材:普中板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
- 2025年高效蒸汽管網(wǎng)設備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重組水蛭素單克隆抗體項目提案報告模范
- 2025年輕骨料砼砌塊(非承重型)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范文
- 2024廣西跨合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招聘越南語翻譯人員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Starter Unit 3 Welcome Section A 1a-2d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Unit4《 Life on Mars》-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冊英語單元測試卷(譯林版)
- 鋼結構防塵網(wǎng)拆除施工方案
- 2023年貴州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AQ 6111-2023個體防護裝備安全管理規(guī)范知識培訓
- 水滸傳讀書分享會
- 柴油機維修施工方案
- GB/T 44744-2024糧食儲藏低溫儲糧技術規(guī)程
- 房地產(chǎn)市場報告 -【成都】【銳理】2024年10月丨房地產(chǎn)市場月報
- 《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第五章
- 《電工儀表與測量》課程教學大綱
- 危急值的考試題及答案
- 《算法設計與分析基礎》(Python語言描述) 課件 第1章 緒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