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合理用藥 -沈剛_第1頁
兒童合理用藥 -沈剛_第2頁
兒童合理用藥 -沈剛_第3頁
兒童合理用藥 -沈剛_第4頁
兒童合理用藥 -沈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兒 童 合 理 用 藥 復(fù)旦大學(xué)(f dn d xu)附屬兒科醫(yī)院沈 剛共一百零九頁一、合理(hl)用藥 兒童藥物 兒童藥物是指經(jīng)過有關(guān)國家藥品管理部門批準和注冊的用于預(yù)防、診斷、治療兒童的疾病,有目的地調(diào)節(jié)兒童的生理功能,有嚴格(yng)的藥理作用、適應(yīng)癥和用法用量等規(guī)定的物質(zhì)。 共一百零九頁一、合理(hl)用藥 目的: 安全 高效(o xio) 合適 便捷 經(jīng)濟共一百零九頁一、合理(hl)用藥 醫(yī)、護、藥人員必須掌握兒童相關(guān)用藥特點,熟悉藥物相關(guān)知識(zh shi),充分利用各自的特長,相互溝通,竭力合作,共同圓滿完成對患兒的預(yù)防、診斷、治療任務(wù)。共一百零九頁一、合理(hl)藥物掌握兒童(

2、r tng)用藥特點 生理特征、肝腎功能、現(xiàn)病史、 既往 病史、用藥 史(藥物過敏)、先天性 疾病、遺傳性疾病、家屬病史等。熟悉藥物知識 理化性質(zhì)、藥理作用、藥代動力學(xué)過 程、藥效學(xué)、適應(yīng)癥、不良反應(yīng)、藥 物相互作用及劑型、使用方法等。共一百零九頁一、合理(hl)用藥 藥師應(yīng)該主動深入臨床,充分發(fā)揮 自己的藥學(xué)條件,虛心向醫(yī)、護學(xué)習(xí)(xux),當(dāng)好醫(yī)、護的參謀,并向患者或家屬做好用藥指導(dǎo)工作。共一百零九頁一、合理(hl)用藥 正確(zhngqu)選擇藥物(醫(yī)師) 正確發(fā)放藥物(藥師) 正確使用藥物(護理) 共一百零九頁一、合理(hl)用藥藥物(yow)作用 藥物作用是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的形式和

3、過程。共一百零九頁一、合理(hl)用藥藥物作用(zuyng)的兩個基本元素: 機體 藥物 其核心是機體,即患者(兒童),藥物是為患者服務(wù)的。共一百零九頁 二、兒童用藥(yn yo)特點共一百零九頁二、兒童(r tng)用藥特點 兒童是處于迅猛(xnmng)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 成熟個體,具有獨特的生理特點和對藥 物特殊的反應(yīng)性。 兒童與成人之間、不同年齡階段的 兒童之間的藥動學(xué)、對藥物的反應(yīng)性均 不相同。共一百零九頁不同年齡期兒童和成人部分(b fen)藥物 t1/2 (h) 藥物(yow) 新生兒 嬰 兒 兒 童 成 人 青霉素G 3.0 1.0 1.0 0.7 苯唑西林 1.2 1.1 1.0

4、 0.5 氨芐西林 4.8 1.5 1.5 1.0 頭孢呋辛 4.5 1.0 1.3 氨茶堿 2336 2.5 1.2 23 地高辛 3569 1935 37 3548 苯妥英鈉 15105 27 1240 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胎兒生活在母親子宮內(nèi)溫暖羊水中,與外界隔絕(gju)。從母體娩出后,自臍帶結(jié)扎之時起,便失去了與母體的直接聯(lián)系,開始了自己獨立的適應(yīng)外界環(huán)境的新生活,即新生兒開始 。 為了適應(yīng)外界生存環(huán)境,新生兒生理功能需要進行有利于生存的一系列重大調(diào)整,約需一個月功能才漸趨完善,這段時期為新生兒期。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新生兒的生

5、理與代謝變化(binhu)迅速,其體內(nèi)藥物代謝動力學(xué)過程亦隨之迅速變化。新生兒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體內(nèi)藥物處理過程均有其特殊性。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1.吸收(xshu) 胃腸功能對口服藥物吸收的影響 胃 新生兒胃的生理容量較小,出生第1天 第10天胃的平均生理容量 (ml/kg) 分別為 2、4、10、16、19、21、23、24、25、27;1歲兒童為45;成人為60。 新生兒胃的幽門括約肌收縮較強,賁門括約肌收縮較弱,胃內(nèi)容物較易反流入食道,引起嘔吐。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胃僅表現(xiàn)為收縮,較少蠕動(rdng), 排空的時間長達

6、68h,因此主要在胃內(nèi)吸收的藥物,吸收較為完整。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胃液酸度 新生兒剛出生時,胃液pH6,24h迅速降為1,易在酸性環(huán)境中失活的藥物不宜口服。 隨著胃酸分泌明顯減少,出生后10天,基本(jbn)處于無酸狀態(tài),以后酸度又逐漸增加,到 3歲才達成人水平。 因此新生兒口服藥物的吸收較難預(yù)料,胃腸道吸收功能有較大的個體差異。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腸道 新生兒腸道長度約為身長的8倍;幼兒6倍;成人為45倍。 新生兒大小腸(xiochng)長度比為1:6;成人為1:4。 小腸主要表現(xiàn)為分節(jié)運動,且不規(guī)則。 主要在十二指腸吸收的藥物,吸收

7、推遲,出現(xiàn)作用較慢。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腸道微生物菌群較少, 且菌種特點不同,細菌代謝類型不同(b tn),個體差異大,影響藥物在腸道內(nèi)的轉(zhuǎn)化吸收。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鑒于新生兒上述胃腸道特點: 有些藥物口服后其吸收量和吸收速率較成人增加; 如 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等 有些藥物口服后其吸收量和吸收速率較成人減少(jinsho); 如 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核黃素、 慶大霉素、 對乙酰氨基鼢等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有些藥物口服后其吸收量和吸收速率 較成人(chng rn)相似; 如 地高辛、地西泮、磺胺類、 頭

8、孢氨芐等; 有些藥物口服后其吸收量和吸收速率 較不規(guī)則: 如 氯霉素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用藥部位的血流對注射給藥的影響 新生兒平均心率為116146次/min,心臟排血量為180240ml/( kg.min),比成人多 2 3倍; 血流速度快于成人,循環(huán)一周(y zhu),新生兒僅需12秒,而成人尚需22秒。 新生兒肌肉組織較少,皮下組織相對量較大,血循環(huán)較差。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新生兒肌內(nèi)注射(zhsh)或皮下注射(zhsh)的吸收主要取決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因此新生兒肌內(nèi)注射和皮下注射吸收較差,且不穩(wěn)定。 共一百零九頁(一

9、)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當(dāng)注射(zhsh)部位血流灌注減少時,藥物可滯留在該部位;反之當(dāng)血流灌注突然增加時,藥物吸收可意外驟增,導(dǎo)致血藥濃度升高引起中毒。 因此新生兒肌內(nèi)注射和皮下注射,其吸收變 得不規(guī)則,難以預(yù)料。特別氨基苷類抗生素、 強心苷、抗驚厥藥等尤為危險。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新生兒靜脈注射給藥吸收最快,吸收較完全,藥效(yo xio)也較可靠。 因此,新生兒注射給藥,最好給予靜脈注射,盡可能不用肌內(nèi)或皮下注射。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皮膚或黏膜給藥 新生兒皮膚、黏膜、肺泡等相對面積大于成人或年長兒,且皮膚、黏膜嬌嫩,皮膚角化

10、層薄,黏膜血管豐富,藥物外敷吸收較快 。有些藥物可以經(jīng)皮膚或黏膜給藥,例如口服(kuf)滴劑、口腔膜劑、噴霧劑、灌腸劑、栓劑。 但應(yīng)注意滴眼劑、滴鼻劑等可因透皮吸收過多引起不良反應(yīng)。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特殊給藥途徑 出生數(shù)日的新生兒,必要時有些藥物可通過臍帶血管內(nèi)給予,但由于臍靜脈(jngmi)給藥有可能引起肝壞死,故一般不用; 有些藥物可濃集于母乳中,母乳中的藥物濃度可高于母體的血漿中藥物濃度,這類藥物必要時還可通過乳汁給予。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給藥途徑的選擇 新生兒口服藥物吸收差異較大,不可靠,特別腸黏膜有炎癥時;平時不吸收的藥物也可

11、吸收,難以預(yù)料。肌內(nèi)或皮下注射吸收不恒定(hngdng);靜脈注射吸收最快,藥效最可靠。因此,應(yīng)視具體藥物選擇給藥途徑。例如:地高辛口服吸收充分,肌注吸收很慢;苯巴比妥口服吸收差,而肌注吸收快;地西泮口服、肌注吸收均較好。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分布 藥物的作用主要取決于靶器官中游離藥物濃度和維持時間長短。藥物的分布與體液、組織血流量、藥物蛋白結(jié)合率、體內(nèi)脂肪含量、膜通透性等有關(guān)。特別是生理性水分分布和蛋白結(jié)合率對藥物分布關(guān)系更大。 這些因素(yn s)新生兒與年長兒、成人均有很大差異。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體液 新生兒體液總量約為體重的 80

12、%,未成熟兒為 85 %;新生兒細胞外液占體重的45%,約為成人的2倍,其間質(zhì)液中藥物(yow)濃度將被稀釋為成人的1/2;細胞內(nèi)液占體重的 35%,低于其他年齡,其細胞內(nèi)液藥物濃度相對較高,最高時可較成人高 25%。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體內(nèi)脂肪 新生兒體內(nèi)脂肪含量(hnling)比例較小,早產(chǎn)兒脂肪含量更低,僅占體重的 1 %,脂溶性藥物不能與其充分結(jié)合,血中游離藥物濃度往往較高。 膜通透性 新生兒膜通透性較高,血腦屏障功能較低,有些藥物在腦組織和腦脊液中分布較多。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藥物與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 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jié)合率取決于藥

13、物與血漿蛋白間的親和力及血漿蛋白的量,白蛋白是結(jié)合容量最大的血漿蛋白。一般(ybn)新生兒的血漿蛋白含量和與藥物的親和力均較低,與藥物的結(jié)合能力較弱,血漿中游離藥物濃度較高。 因此,有時新生兒的血漿藥物濃度正常,甚至偏低,但仍能導(dǎo)致較強的藥理作用,甚至中毒。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其他 新生兒易出現(xiàn)生理性血清膽紅素升高和游離脂肪酸濃度增高,它們均能置換與血漿蛋白結(jié)合的藥物,使游離的藥物濃度明顯增高,導(dǎo)致藥理作用增強,甚至出現(xiàn)毒性。有些藥物可與血清膽紅素競爭白蛋白的結(jié)合部位,將膽紅素置換出來(ch li),成為游離膽紅素。新生兒血腦屏障功能不成熟,大量膽紅素極易進入腦組織

14、中,引起核黃疸。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可引起(ynq)高膽紅素血癥藥物: 吲哚美辛、維生素K、毛花苷C、地西泮、磺胺、紅霉素、腎上腺素等。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代謝 藥物代謝最重要的器官是肝臟,大多數(shù)藥物需要肝臟經(jīng)過藥物代謝酶的作用,進行一系列氧化、還原、分解、結(jié)合等代謝變化,成為代謝產(chǎn)物排出體外。其代謝速率取決于肝臟的相對大小(dxio)和酶系統(tǒng)的活性。 新生兒肝臟重量約占體重3.6%,相對較大,對藥物代謝有利;但藥物代謝酶系統(tǒng)尚不成熟和完善,某些酶分泌不足或完全缺如,酶的活性也相對較低。共一百零九頁 (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新生兒

15、體內(nèi)的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很低,大部分須和其結(jié)合后失活的藥物代謝減慢,效應(yīng)增強。 氯霉素成人口服后迅速轉(zhuǎn)化為氯霉素葡萄糖醛酸酯,約 90% 于 24 h內(nèi)由尿排出;新生兒的結(jié)合和排出(pi ch)僅為不到 50%,腎功能低下,排出的游離型和結(jié)合型氯霉素量少,導(dǎo)致血中氯霉素濃度增高,可引起心血管循環(huán)衰竭(灰嬰綜合征)死亡。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新生兒高鐵血紅蛋白(xuhng dnbi)還原酶活性較低,某些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可能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磺胺、氯丙嗪、非那西丁等; 共一百零九頁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新生兒先天性6- 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乏,可在某些(mu

16、xi)藥物(氧化劑)作用下引起溶血: 氯霉素、磺胺、呋喃類、阿司匹林等;共一百零九頁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其他: 氫氯噻嗪能抑制(yzh)碳酸酐酶活性,影響呼吸暫停的恢復(fù)并能使游離膽紅素增加,還有光敏作用。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排泄 腎是藥物排泄的主要(zhyo)渠道。新生兒腎臟重量僅約體重的1/125,腎小球數(shù)目雖與成人相似,單其直徑僅為成人的1/2,腎小管長度僅為成人的 1/10,腎小管發(fā)育差,毛細血管小,且分支少, 腎的有效血流量也只有成人的 20% 40%,腎小球濾過率也僅為成人的 1/4 1/3,腎小管排泌功能僅為成人的 1/5 1/3,故腎功能差,其清

17、除率遠較成人低。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一些以腎臟排泄為主要消除(xioch)渠道的藥物,其t1/2延長,血藥濃度升高,藥物有效作用時間延長,甚至可能引起蓄積中毒。 這類藥物有地高辛、毒毛花苷K、磺胺類、氨基苷類、林可霉素類等。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對藥物的反應(yīng)性 新生兒對藥物的敏感性較成人強,耐受性差。不少藥物新生兒的不良反應(yīng)較成人多而重。新生兒對嗎啡耐受性差,易引起呼吸(hx)抑制;對地高辛耐受性差,易致洋地黃中毒;過量的水楊酸可致代謝性酸中毒。 共一百零九頁(一)新生兒用藥(yn yo)特點 總之,新生兒選用任何(rnh)藥物,必須考慮其生

18、理變化,慎之又慎。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 嬰幼兒期兒童是指1個月3歲的兒童。 其生理特點: 體格發(fā)育顯著加快,體重增長迅速,各器官功能漸趨完善,抵御外界的侵襲能力較弱,表達能力較差,特別注意嬰幼兒時期(shq)兒童極易發(fā)生消化功能紊亂。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用藥特點: 1.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消除不同于新生兒,也不同于年長兒和成人; 2.應(yīng)密切注意有些藥物通過不同的機制影響兒童(r tng)的生長發(fā)育; 3.警惕某些藥物,特別是中樞抑制性藥物對智力、聽力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 4.特別要關(guān)注某些嬰幼兒很難表達或反映出來的藥物早期不良反應(yīng); 5.

19、要關(guān)切乳母用藥對乳兒的影響。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吸收 胃內(nèi)酸度仍低于年長兒和成人(chng rn);胃容積雖已達40ml/kg左右,仍小于成人;6 8個月胃開始有蠕動,胃排空時間較新生兒縮短。 酸性環(huán)境中易失活的藥物不宜口服;在十二指腸吸收的藥物吸收時間快于新生兒;吞咽藥片有一定困難,大多都不愿服藥。 給藥宜用液體制劑,注意色、香、味和給藥方式;對危重患兒宜用注射給藥。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分布 嬰幼兒體液總量較新生兒時降低,約為 70%,但仍高于年長兒和成人,嬰幼兒細胞外液 6 個月時降為 42%,1 周歲時降為 35%,也高于年長兒和成人,

20、脂肪含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水溶性藥物在細胞外液中濃度被稀釋,脂溶性藥物分布容積(rngj)較新生兒大;體液調(diào)節(jié)功能較差,水和電解質(zhì)易受疾病及外界因素影響,特別要注意脫水時藥物分布和血藥濃度的變化;血腦屏障功能較弱,有些藥物易進入腦脊液。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代謝 嬰幼兒時期肝臟的相對重量增大,6 個月嬰兒為3.9%,1周歲為4%,約為成人的2倍;藥物代謝的主要酶系肝線粒體酶、葡萄糖醛酸轉(zhuǎn)移酶的活性已成熟,特別是藥物和葡萄糖醛酸結(jié)合酶的活性已達成人水平。 嬰幼兒藥物代謝速率高于新生兒,亦高于成人許多(xdu)主要在肝內(nèi)代謝的藥物,其t1/2短于新生兒和年長兒,也短于成人。

21、共一百零九頁 (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消除 嬰幼兒腎臟(shnzng)重量占體重的 0.7%,12 歲時為 0.74%,高于成人;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流量迅速增加,612 個月時可超過成人水平;腎小管排泌功能在 7個月 1歲時可接近成人水平。 嬰幼兒排泄速率快,一些以肝臟代謝為主的藥物總消除速率快于成人其t1/2 短于新生兒和年長兒,也短于成人。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藥物與哺乳 新生兒和嬰兒均要經(jīng)過一個哺乳(母乳喂養(yǎng))期,一般認為母親(m qn)用藥,其母乳中藥物濃度不會很高,但新生兒和嬰幼兒肝腎功能相對不健全,有時可能發(fā)生藥物蓄積。 因此,給哺乳母親用藥,必須

22、考慮該藥物對乳兒的影響。一般認為可以直接給嬰兒用的藥也可給母親用;而給母親用的藥,嬰兒往往不用。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 母親用藥期間(qjin)需注意的事項: 1. 最好暫停母乳,改用人工喂養(yǎng); 2. 避免在血藥濃度高峰期哺乳; 3. 用單劑量療法代替多劑量療法; 4. 選用短效藥物或比較安全的藥 物; 5. 密切觀察嬰兒的藥物反應(yīng)。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常用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 1.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低于母親血漿中的 濃度 大多數(shù)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低于母親 血漿中的濃度,藥物通過(tnggu)哺乳進入嬰兒體 內(nèi)的量少,較少發(fā)揮藥理作用; 如 青霉

23、素G、頭孢唑林、維生素K、 維生素B12 、阿托品等。共一百零九頁 (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常用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 2.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近似于母親血漿中 的濃度 有些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近似于母親血漿中的濃度,藥物通過母乳進入(jnr)嬰兒體內(nèi)的量,可能發(fā)揮藥理作用或不良反應(yīng); 如 地西泮、地高辛、茶堿、四環(huán)素、 氯霉素、磺胺嘧啶、苯巴比妥、苯 妥英鈉等。共一百零九頁 (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常用(chn yn)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 3.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高于母親血漿中的 濃度 有些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高于母親血 漿中的濃度,藥物通過母乳進入嬰兒體內(nèi) 的量,可發(fā)揮藥理作用或不良

24、反應(yīng); 如 紅霉素、 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鈣、 銅等。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哺乳期乳母宜忌用或避免使用的藥物: 四環(huán)素類、甲硝唑、吲哚美辛、氯霉素、克林霉素、喹諾酮類、磺胺類、異煙肼、巴比妥類、水合氯醛、茶堿、苯妥英鈉、苯二氮卓類、他巴唑、西咪替丁、抗腫瘤(zhngli)藥、抗精神病藥、抗組胺藥、口服避孕藥、造影劑、氟烷、美沙酮、乙醇等;共一百零九頁(二)嬰幼兒用藥(yn yo)特點 哺乳期乳母宜慎用的藥物(yow): 阿司匹林、甲狀腺素、潑尼松、 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等。共一百零九頁(三)學(xué)齡前和學(xué)齡期兒童 生理與用藥(yn yo)特點 學(xué)齡前和學(xué)齡期兒童指313

25、歲兒童。 其生理特點是10歲前生長發(fā)育速度較前緩慢,各組織器官(qgun)日趨成熟,各生理功能日趨完善,但對水、電解質(zhì)調(diào)節(jié)能力差,易受外界或疾病影響而引起平衡失調(diào);到后期由于激素分泌改變,生長發(fā)育特別快,第二性征開始出現(xiàn),步入兒童青春發(fā)育早期,逐漸向成人期過渡。共一百零九頁 (三)學(xué)齡前和學(xué)齡期兒童 用藥(yn yo)特點用藥特點: 1. 可說服兒童主動服藥,對一般病癥能用口服藥達到治療目的的盡量避免注射給藥,但應(yīng)注意(zh y)給藥劑量的準確性和給藥的安全性。共一百零九頁 (三)學(xué)齡前和學(xué)齡期兒童(r tng)用藥特點用藥特點: 2. 兒童新陳代謝旺盛(wngshng),代謝物排泄快,應(yīng)注意

26、藥物引起的低鈉、低鉀、酸中毒等現(xiàn)象。特別酸中毒時會增加異丙腎上腺素的毒性反應(yīng),發(fā)生室性心動過速;有些藥物可能影響兒童的聽力、肝腎功能、營養(yǎng)吸收等;有些藥物長期應(yīng)用可影響生長發(fā)育等。共一百零九頁 三、熟悉(shx)藥物特點共一百零九頁三、熟悉(shx)藥物特點 熟悉藥物的理化性質(zhì)(xngzh) . 熟悉藥物的酸堿度 ( pH ) . 熟悉藥物的溶解度 . 熟悉適當(dāng)?shù)娜苊?. 熟悉藥物間的相互作用 共一百零九頁三、熟悉(shx)藥物特點 熟悉藥物的使用方法 配制(pizh)適當(dāng)?shù)慕o藥濃度 應(yīng)用適當(dāng)?shù)慕o藥速度 選擇適當(dāng)?shù)慕o藥途徑 使用適當(dāng)?shù)拈g隔時間共一百零九頁三、熟悉藥物(yow)特點 熟悉藥物的使

27、用方法(fngf) 用藥方式: 口服 吞服 含服 咀嚼共一百零九頁三、熟悉藥物(yow)特點 熟悉藥物(yow)的使用方法 用藥方式: 肌內(nèi)注射 溶媒 濃度共一百零九頁三、熟悉藥物(yow)特點 熟悉藥物的使用方法 用藥(yn yo)方式 靜脈注射 溶媒 濃度 速度共一百零九頁三、熟悉藥物(yow)特點 了解藥物(yow)的相互作用 定義 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多種藥物以相同或不同途徑,同時或先后給予時所引起的藥物作用或效應(yīng)上的變化,即單獨使用時一般不發(fā)生的聯(lián)合效應(yīng)。共一百零九頁三、熟悉藥物(yow)特點 了解藥物的相互作用 分類: 體外化學(xué)(huxu)物理變化 (配伍禁忌) 體內(nèi)藥動學(xué)變化 藥

28、效學(xué)變化 共一百零九頁 四、藥物的使用(shyng)方法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藥代動力學(xué): 本品吸收(xshu)后廣泛分布于組織和體液中,胸腹腔和關(guān)節(jié)腔中濃度約為血清濃度的50%,易進入有炎癥組織,難以進入血腦屏障。主要經(jīng)腎從尿中排泄。 新生兒t1/225h,兒童t1/2約1h。 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劑量: 肌內(nèi)注射(zhsh) 新生兒 每次2.55萬u/kg 兒童 每日510萬u/kg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 肌內(nèi)注射(zhsh) 溶媒:注射用水、0.2%利多卡因注射液。 間隔時間: 新生兒 每12h 1次 兒童 分23 次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 靜脈注射 劑量(jling): 新生兒 一般感染 每

29、次2.55萬u/kg 重癥感染 每次7.510萬u/kg 先天性梅毒 每次5萬u/kg 兒童 一般感染 每日1525萬u/kg 重癥感染 每日6080萬u/kg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靜脈注射(jn mi zh sh) 溶媒:5% GS、10% GS、NS、 5% GNS 濃度:推注 10萬u/ml 靜滴 1萬5萬u/ml 速度:推注 15 min 以上 靜滴 20 60 min 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 間隔時間: 新生兒 7日 每12h 1次 8日 每8h 1次 12周 每6h 1次 兒童(r tng) 每68h 1次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 相互作用 與丙磺舒、阿斯匹林、消炎痛合用(hyng),可使

30、青霉素血藥濃度升高; 與氨基糖苷類藥物合用有協(xié)同抗菌作用。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相互作用 不宜與慶大霉素、阿米卡星、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紅霉素、氯霉素、萬古霉素、鈣劑、氨基酸、右旋糖酐、氫化可的松、腎上腺素、阿托品、維生素B、維生素 C、肝素(n s)等配伍。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穩(wěn)定性 干燥(gnzo)粉在室溫穩(wěn)定; 水溶液不穩(wěn)定; pH8 降解或失活 溶液中有鐵、銅、鋅、鉻等離子可加快青霉素分解。共一百零九頁青霉素鈉注意點 注射前必須作皮內(nèi)藥敏試驗; 大劑量可出現(xiàn)中樞神經(jīng)毒性,并可干擾凝血功能; 新生兒血腦屏障比較薄弱(b ru),較易透過血腦屏障。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鈉藥代動力學(xué): 廣泛分布

31、于人體組織和體液中,可在腦膜、膿痰液、胸水、滑膜液、骨等組織中達到(d do)抑菌濃度。在膽汁中能達到(d do)較高濃度。主要經(jīng)腎從尿中排泄。 新生兒t1/2 516h,兒童t1/2 69 h。 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鈉肌內(nèi)注射(zhsh) 劑量: 新生兒 每日2050mg/kg 兒童 每日5080mg/kg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 肌內(nèi)注射(zhsh) 溶媒:注射用水、生理鹽水 濃度:250mg/ml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鈉靜脈注射 劑量(jling): 一般嚴重感染 新生兒 每日2050mg/kg 兒童 每日5080mg/kg 腦膜炎 新生兒 每日100mg/kg 兒童 每次5070mg/kg

32、每日4g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鈉靜脈注射(jn mi zh sh) 溶媒:注射用水、生理鹽水、葡萄糖 濃度:推注 50100 mg/ml 靜滴 1040 mg/ml 速度:推注 24 min 靜滴 3060 min 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鈉 靜脈注射 間隔時間: 一般嚴重感染(gnrn) 新生兒 每24h 1次 兒童 每日 1次 腦膜炎 新生兒 每24h 1次 兒童 每12h 1次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相互作用 不可用5%GNS、乳酸鈉林格液、乳酸鈉林格液配制或加入其他抗菌藥物溶液中。 不得與含鈣溶液、氨基苷類抗生素、克林霉素、氯霉素、氟康唑、氨苯蝶啶、非格司亭、安吖啶等配伍; 頭孢曲松與甲硝唑混合

33、(hnh)使用時,甲硝唑濃度不得超過57.5mg/ml,并必須溶解在NS和5%GS中。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鈉 穩(wěn)定性 注射劑應(yīng)避光于25oC以下保存,溶 液呈黃色至琥珀色; 溶液室溫(sh wn)下保存6小時,5oC下保存 24小時。共一百零九頁頭孢曲松鈉注意點 外科手術(shù)預(yù)防 手術(shù)前30min2h單劑量靜脈(jngmi)給藥0.51g; 預(yù)防繼發(fā)性腦膜炎球菌腦膜炎單劑量肌內(nèi)注射125mg。共一百零九頁 五、兒童(r tng)合理用藥的注意事項共一百零九頁(一)嚴格掌握適應(yīng)癥,精心(jngxn)挑選藥物 由于兒童的用藥特點,臨床選擇藥物時,應(yīng) 嚴格掌握適應(yīng)癥,精心挑選療效確切、不良反應(yīng)小、取之方

34、便、價格低廉的藥物。 特別要注意兒童、尤其新生兒不宜應(yīng)用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年長兒也盡量不用或少用。 藥物應(yīng)實行分類管理,對一些可能給兒童造成嚴重(ynzhng)影響的藥物,應(yīng)嚴格控制。共一百零九頁(一)嚴格掌握適應(yīng)癥,精心(jngxn)挑選藥物 選用抗菌藥物,原則上應(yīng)根據(jù)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或耐藥試驗結(jié)果而定。急需治療的患兒在未獲得病原菌及藥敏試驗前可根據(jù)患兒的臨床癥狀、感染部位、發(fā)病場所、發(fā)病季節(jié)、原發(fā)病灶、基礎(chǔ)疾病等綜合考慮、仔細推斷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結(jié)合當(dāng)?shù)丶毦?xjn)耐藥情況,先給予抗菌藥物的經(jīng)驗治療,然后待藥敏試驗結(jié)果出來后及時給予調(diào)整。共一百零九頁

35、(二)根據(jù)兒童(r tng)特點,選擇適當(dāng)給藥途徑 給藥途徑不僅影響藥物吸收,而且關(guān) 系到藥物分布和藥物發(fā)揮作用的快慢、強 弱及作用時間的長短。應(yīng)根據(jù)兒童各生長 發(fā)育階段的生理特點,必須(bx)慎重選擇適當(dāng) 的給藥途徑。 常用的給藥途徑可分為二大類:消化 道和非消化道。共一百零九頁(二)根據(jù)兒童特點(tdin),選擇適當(dāng)給藥途徑 1. 消化道給藥 口服給藥 口服給藥是最常用、最方便、最安全 的給藥方法。 除了作用于胃腸道局部(jb)的藥物外,所 有口服藥物都要經(jīng)過消化道黏膜吸收才能 發(fā)揮其藥理用。共一百零九頁(二)根據(jù)兒童特點(tdin),選擇適當(dāng)給藥途徑 1. 消化道給藥 口服(kuf)給藥

36、 口服給藥吸收受諸多因素的影響: 不易溶解的藥物可能吸收不規(guī)則、不完全; 刺激性藥物可引起惡心、嘔吐; 易被胃酸或消化道酶破壞的藥物不能口服; 共一百零九頁(二)根據(jù)兒童特點,選擇(xunz)適當(dāng)給藥途徑 食物等胃腸道內(nèi)容(nirng)物的量和性質(zhì)也 可影響藥物吸收; 胃腸道的pH和肝首過效應(yīng)等也可影響藥物的吸收。共一百零九頁(二)根據(jù)兒童特點(tdin),選擇適當(dāng)給藥途徑 口腔給藥 口腔黏膜上皮為多層扁平上皮細胞,僅舌表面及口唇部有角化現(xiàn)象??谇火つし植加性S多血管,口腔吸收藥物通過頸內(nèi)靜脈到達心臟,不存在首過作用。口腔黏膜由脂質(zhì)構(gòu)成,能允許脂溶性藥物通過。 口腔給藥有舌下給藥和頰黏膜給藥。

37、對在胃酸(wi sun)中易滅活或首過作用等不宜口服的藥物可口腔給藥。共一百零九頁(二)根據(jù)(gnj)兒童特點,選擇適當(dāng)給藥途徑 直腸給藥 直腸在大腸下部,藥物從直腸下部吸收后,不經(jīng)過肝腸直接進入體循環(huán),保證(bozhng)易在肝臟代謝的藥物的有效性,脂溶性的藥物在直腸易吸收,適用劑型為栓劑和部分灌腸劑。共一百零九頁(二)根據(jù)兒童特點(tdin),選擇適當(dāng)給藥途徑 2. 非消化道給藥 靜脈注射(jn mi zh sh) 藥物直接進入體循環(huán),不存在吸收問題,可調(diào)節(jié)劑量,可用于注射大容量和有刺激性藥物,尤其適用于急救,但較易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 油劑和不溶性藥物不能靜脈注射。共一百零九頁(二)根據(jù)(gnj)兒童特點,選擇適當(dāng)給藥途徑 動脈注射 藥物可直接(zhji)到達作用部位,但操作復(fù)雜,不良反應(yīng)多,不常使用,主要適用于某些抗腫瘤化療藥物。 肌肉注射 水溶性藥物吸收較快,其吸收與局部血流量有關(guān),可注射中等容量藥液,但不宜注射礦物油劑。共一百零九頁(二)根據(jù)兒童(r tng)特點,選擇適當(dāng)給藥途徑 皮下注射 水溶性藥物易吸收,也可用于混懸液等,其吸收也于局部血流量有關(guān),適用于小容量藥液。 椎管內(nèi)注射 藥液直接進入腦脊腔,但操作困難,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