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8單元 單元綜合測評_第1頁
18-19 第8單元 單元綜合測評_第2頁
18-19 第8單元 單元綜合測評_第3頁
18-19 第8單元 單元綜合測評_第4頁
18-19 第8單元 單元綜合測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 元 綜 合 測 評(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美國歷史學家杰里本特利指出:當1945年同盟國擊敗軸心國,摧毀德意志帝國和日本帝國時,隨著另一場戰(zhàn)爭的開始,世界不得不重建?!爸亟ㄊ澜纭钡闹饕蚴?) 【導學號:84162184】A戰(zhàn)后歐洲力圖重建其中心地位B亞非拉民族解放斗爭掀起高潮C戰(zhàn)后新的經濟體系形成刺激了貿易競爭D美蘇在國家利益和社會制度上的矛盾加劇D根據材料分析,“戰(zhàn)爭”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蘇之間的“冷戰(zhàn)”。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蘇“冷戰(zhàn)”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在國家利益和社會制度方面的矛盾加劇,選D項。2假如讓你寫一篇集中

2、反映19461948年國際局勢的專稿,需要一組能體現(xiàn)當時概況的“關鍵詞”。請根據相關知識,選出最準確的一組()A“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B鐵幕演說、關貿總協(xié)定、華沙條約組織C鐵幕演說、“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D雅爾塔體系、德國分裂、古巴導彈危機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古巴導彈危機均不屬于19461948年的歷史事件,所以集中反映19461948年國際局勢專稿最準確的是C項。3下圖所示事件出現(xiàn)的背景是()修建柏林墻A美蘇“冷戰(zhàn)”B蘇東劇變C多極化格局形成D歐洲政治一體化A由圖中“修建柏林墻”可知,反映的是德國的分裂,而德國分裂是美蘇“冷戰(zhàn)”的產物,故選A項。4梅森

3、在冷戰(zhàn)一書中指出,如果把“冷戰(zhàn)”時期重新定義為“長時期的和平”,倒是頗為令人耳目一新的。梅森對“冷戰(zhàn)”重新定義的主要依據是()A馬歇爾計劃推動歐洲重建B“冷戰(zhàn)”時各國無武裝沖突C美蘇兩國在利益上避免沖突D新的世界大戰(zhàn)得以避免D材料中“長時期的和平”說明梅森是從和平角度評價“冷戰(zhàn)”的,就是新的世界大戰(zhàn)得以避免,故D項正確;A面是從經濟角度闡述的;B、C兩項不符合史實。5下圖中細長的樹干代表戰(zhàn)爭中受到嚴重摧殘的西歐,在夾板的護持下已復蘇、開花。圖中的夾板代表的是()A馬歇爾計劃B杜魯門主義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D歐洲共同體A幫助西歐從戰(zhàn)爭的摧殘中復蘇的是馬歇爾計劃,故A項正確;杜魯門主義與西歐的經濟復

4、蘇無關,故B項錯誤;北約是軍事組織,與西歐經濟復蘇無關,故C項錯誤;歐共體成立于1967年,發(fā)生在西歐復興之后,故D項錯誤。6下面為蘇聯(lián)葉非莫夫的漫畫檢閱他(艾森豪威爾)的隊伍,隊伍中有“阿登納”“艾德禮”“貝文”等人。此漫畫說明了() 【導學號:84162185】A世界多極化力量潛滋暗長B美國對抗蘇聯(lián)的力量在強化C美蘇兩極格局已基本形成D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已完成組建B注意漫畫的標題檢閱他(艾森豪威爾)的隊伍及漫畫本身的內容,它反映了“冷戰(zhàn)”開始后,美國帶領德、英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遏制,故B項正確。 7對于漫畫的解讀正確的是()A兩極對峙推動科學技術發(fā)展B不同制度國家相互借鑒發(fā)

5、展C兩極對峙避免了“核戰(zhàn)爭”D美蘇均勢維護了世界和平C由題干圖片內容美蘇兩國核武器分列兩邊和文字“絕不使用,因為敵人會報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xiàn)了兩極格局的對峙避免了“核戰(zhàn)爭”,故C項正確。其余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應排除。8朝鮮戰(zhàn)爭中,蘇聯(lián)選擇了旁觀;柏林墻危機中,美國保持了冷靜;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lián)做出了退讓。這反映出美蘇 () 【導學號:84162186】A雙方尊重對方的利益要求B交替采用對抗與緩和的政策C在爭霸中相互妥協(xié)與克制D軍事克制是雙方“冷戰(zhàn)”的主題C從題干材料中“旁觀”“冷靜”“退讓”等信息可以看出,美蘇兩國在對峙爭霸中,均保持了一定的克制與相互妥協(xié),故選C項。雙方都極力維護

6、自己的利益要求,故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美蘇的對抗政策,故排除B項;“冷戰(zhàn)”的主題是除軍事戰(zhàn)爭外的一切對抗,故排除D項。9全球通史稱:“當美國在撤離歐洲時,蘇聯(lián)卻正在使自己在其東歐保護區(qū)處于穩(wěn)固地位。由于蘇聯(lián)努力追求這些目標,便與西方列強發(fā)生了直接的愈來愈尖銳的沖突?!边@種“沖突”產生的最深遠的影響是()A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B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C兩極格局逐漸形成D歐洲共同體的建立C依據材料“當美國在撤離歐洲時,蘇聯(lián)卻正在使自已在其東歐保護區(qū)處于穩(wěn)固地位”信息可知,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努力擴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響,形成了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加劇了與西方國家愈來愈尖銳的沖突,兩極格局逐漸形成,故C項正確。

7、10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也曾鼓勵和支持西歐聯(lián)合,希望建立一個“經濟發(fā)展、軍事強大、政治穩(wěn)定的統(tǒng)一歐洲”。其主要目的在于()A穩(wěn)定歐洲的資本主義B遏制蘇聯(lián)的發(fā)展C顯示資本主義優(yōu)越性D實現(xiàn)歐洲一體化B在當時,美國的最大利益在于遏制蘇聯(lián)的發(fā)展,同蘇聯(lián)進行“冷戰(zhàn)”,以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因此,B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11美國:聽著,就這么辦!西歐:好的,好的。美國:聽著,就這么辦!西歐:不行,絕對不行!以上兩段對話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美歐關系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關鍵在于()A西歐國家產生了強烈的排外性B“冷戰(zhàn)”格局下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C歐共體實力已經全面超越美國D西歐經濟從破壞嚴

8、重到恢復發(fā)展D對話反映了美歐關系從西歐追隨美國到西歐獨立自主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關鍵因素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后西歐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故選D項。12法國前總統(tǒng)吉斯卡爾德斯坦宣稱:“一個反對美國的歐洲是不可想象的,一個美國庇護下的歐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個站起來的歐洲?!逼湟鈭D在于()A建立平等的歐美伙伴關系B建立一個強大的單邊主義的歐洲C重新確立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的中心地位D努力構建一個統(tǒng)一的歐洲A“反對美國”意味著是對手;“美國庇護”意味著能力不足;“站起來”代表著雙方地位平等,是伙伴,可以相互幫助。13日本是亞洲第一個舉辦現(xiàn)代奧運會(1964年)和世博會(1970年)

9、的國家,這主要是因為()A日本經濟的崛起和綜合實力的增強B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C日本成為政治大國D日本國際地位、威望的迅速提高A隨著日本經濟的崛起和綜合實力的增強,日本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奧運會和世博會在日本舉辦是其國際地位提高的重要體現(xiàn),故選A項。B項與題干時間不符,C項說法錯誤,D項是重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14有學者認為:“日本對侵略戰(zhàn)爭拒不反省”。它是“一條腿的國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現(xiàn)金”支撐,由于“獨腳凳出名的坐不穩(wěn)當”,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這意味著日本()A追求政治大國的愿望會更加強烈B繼續(xù)接受世界由美國領導的主張C與周邊鄰國的關系會進一步改善D將很快失去其經濟

10、上的優(yōu)勢地位A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實力的增強,日本開始謀求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獨特作用,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故選A項。15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說:“它(不結盟運動)在重大問題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個只作出消極反應的運動,它太有用了,因此不會消失?!边@說明不結盟運動()A改變了超級大國控制世界的局面B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C促進了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發(fā)展D積極幫助亞非國家獲得“獨立”B不結盟運動是發(fā)展中國家松散的國際政治組織,其主要任務是反對霸權主義,并兼有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任務。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和非集團的基本原則和政策,不是消極地中立,而是要積極地反對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主張用和平

11、共處代替“冷戰(zhàn)”,實行全面裁軍,銷毀核武器。16第四次不結盟運動東道主、阿爾及利亞主席布邁丁指出:“發(fā)起我們運動的由來,應追溯到萬隆會議?!辈唤Y盟運動和萬隆會議最本質的相同點在于()A都由亞非國家發(fā)起B(yǎng)都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C都在倡導和平共處D都旨在促進民族獨立發(fā)展D萬隆會議上主要討論了爭取民族獨立、發(fā)展民族經濟等問題;不結盟運動也是第三世界國家維護民族獨立與發(fā)展的組織。因此,D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17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通過的宣言指出:“現(xiàn)有的軍事集團正在發(fā)展成為越來越強大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集團,根據邏輯和它們的相互關系的性質來看,必然不時引起國際關系惡化?!边@

12、句話中“它們的相互關系的性質”是()A相互妥協(xié)B相互競爭C相互合作 D相互對峙D由“軍事、經濟和政治集團”可知,“它們”是指美國和蘇聯(lián);由“不時引起國際關系惡化”可知,“它們”的關系是相互對峙,故D項正確。18中國成為世界政治舞臺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導學號:84162187】A中美關系得到根本的改善B蘇聯(lián)解體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C不結盟運動發(fā)展的影響D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D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中國能夠成為世界舞臺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中國自身實力的增長,故選D項。191990年,捷克斯洛伐克發(fā)生了“絲絨革命”,剝奪了共產黨的執(zhí)政黨地位。“絲絨革命”

13、的含義應是()A暴力革命B流血沖突C以和平的方式實現(xiàn)了政權更迭D在外力的干涉下實現(xiàn)了政權更迭C東歐劇變的一般方式是以和平的方式實現(xiàn)權力更迭,“絲絨革命”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20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主要職能,由防范軍事威脅為主擴散到全球恐怖主義、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網絡攻擊、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多元問題上。這一轉變的背景是()A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制約著強權政治B兩極格局解體后國際形勢發(fā)生了變化C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帶來了一系列挑戰(zhàn)D第三世界的興起改變了國際力量對比B“由防范軍事威脅為主擴散到全球恐怖主義、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網絡攻擊、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多元問題上”說明了在兩極格局解體

14、后,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軍事防衛(wèi)以外的國際事務上,故選B項。21如果要給下面漫畫選擇一個主題,最貼切的是()A生態(tài)危機威脅人類生存B東歐劇變與蘇聯(lián)解體C多極化趨勢的加強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D材料內容體現(xiàn)的是美式民主在其他國家不能推廣,與生態(tài)危機威脅人類生存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與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與多極化趨勢無關,故C項錯誤;由材料可以看出,美國試圖將他的這種美式民主嫁接到世界的眾多國家,但均以失敗而告終,這充分顯示了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故D項正確。22有學者認為,1919年英、美、法控制著整個世界;而100年之后,任何政治集團將不再僅是由

15、3個西方人組成,而是由世界7個或8個主要文明的核心國家的領導人所組成。這一觀點成立的主要依據是()A殖民體系瓦解,新興力量崛起B(yǎng)國家利益沖突,意識形態(tài)對抗C國家實力消長,力量對比變化D區(qū)域集團發(fā)展,局部沖突加劇C殖民體系瓦解,新興力量崛起是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的依據,故A項錯誤;國家利益沖突,意識形態(tài)對抗是兩極格局形成的依據,故B項錯誤;題干中“任何政治集團將不再僅是由3個西方人組成,而是由世界7個或8個主要文明的核心國家的領導人所組成”的現(xiàn)象是由國家實力的強弱決定的,故C項正確;區(qū)域集團發(fā)展,局部沖突加劇是局部戰(zhàn)爭爆發(fā)的依據,故D項錯誤。231992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了決定向海外派兵的

16、PKO決議。此后,日本先后派遣自衛(wèi)隊參加了在柬埔寨、盧旺達和莫桑比克以聯(lián)合國名義進行的維和行動。這說明日本() 【導學號:84162188】A極力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B追隨美國進行外交活動C為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創(chuàng)造條件D軍備力量已經空前強大C日本派遣自衛(wèi)隊參加以聯(lián)合國名義進行的維和行動,根本目的是擴大其國際影響力,故A項錯誤;追隨美國進行外交活動與材料“以聯(lián)合國名義進行的維和行動”不符,故B項錯誤;C項是日本參加以聯(lián)合國名義進行的維和行動的目的,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日本的軍備力量狀況,故D項錯誤。24截至2017年5月13日,申請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多達77個,申請

17、國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發(fā)達國家。中國成為亞投行最大股東。這表明()A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終結B多極化的世界進一步發(fā)展C布雷頓森林體系受到沖擊D國際經濟新格局已經形成B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至今都是超級大國,故A項錯誤;中國是亞投行最大股東,也是多極化世界中的重要力量,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發(fā)達國家申請成為亞投行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表明多極化進一步發(fā)展,故B項正確;亞投行的創(chuàng)始與中國成為最大股東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無關,而且布雷頓森林體系早在20世紀70年代已經崩潰,故C項錯誤;國際經濟新格局形成的結論為時過早,故D項錯誤。25世界多極化趨勢中,美、日、中、俄以及歐盟五

18、大力量中心之間的相互關系是()A相互競爭、相互制約 B求同存異、共同發(fā)展C聯(lián)合斗爭、利益一致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A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主要取決于國家利益。美、日、中、俄以及歐盟五大力量中心之間的相互關系是相互競爭、相互制約。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4分,第27題16分,第28題20分,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孰是孰非時間派別觀點20世紀四五十年代“正統(tǒng)派”“冷戰(zhàn)”是美國政府對蘇聯(lián)威脅的一種防御性回應20世紀60年代“修正派”美國對蘇聯(lián)控制的東歐進行經濟滲透,試圖迫使蘇聯(lián)接受西方提出的戰(zhàn)后解決方案。隨著美國經濟和政治的擴張,蘇聯(lián)被迫采取防御措施20世紀70年代“

19、后修正派”“冷戰(zhàn)”是美蘇兩國利己主義政策和一系列錯誤與誤解的結果材料二劍拔弩張(1946年)丘吉爾提出“一個明確而實際的行動建議”,號召英、美結成特殊的“兄弟聯(lián)盟”,共同壟斷“制造原子彈的秘密”“配備一支國際武裝力量”,聯(lián)合使用兩國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聯(lián)合國機構之外聯(lián)合起來對付蘇聯(lián)。劉緒貽、楊生茂主編美國通史(1)材料一中各派別對“冷戰(zhàn)”形成的原因的觀點,你同意哪種觀點并說明理由。(8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丘吉爾的“行動建議”在軍事方面的具體措施,有何影響?(6分)解析第(1)問,對正統(tǒng)派觀點可從蘇聯(lián)在東歐各國建立社會主義的角度分析。對“修正派”觀點可從美國在二戰(zhàn)后稱霸世界

20、的企圖和把蘇聯(lián)當作對手的角度分析。對“后修正派”觀點可從以上理由入手,結合雙方的不信任分析。第(2)問,具體措施結合北約分析;影響從兩極格局入手分析。答案(1)答案一:同意“正統(tǒng)派”的觀點。理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蘇聯(lián)把確保東西部邊界安全作為國家的首要和利益,在自己的周邊建立“安全帶”,存在大國沙文主義。答案二:同意“修正派”的觀點。理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確立了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日益把蘇聯(lián)看作其稱霸全球的主要障礙,企圖遏制蘇聯(lián)。答案三:同意“后修正派”的觀點。理由:美國確立了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企圖遏制蘇聯(lián);蘇聯(lián)把確保東西部邊界安全作為國家的首要利益,存在大國沙文主義;美蘇兩國之間存在

21、嚴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對方對本國的威脅。(2)1949年成立北約組織。影響:為對抗北約,華沙條約組織成立;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在歐洲全面對峙,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的正式形成。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與歐共體在出口方面的對比:國家或組織19651972年出口增長率1972年在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美國80%13.4%歐共體150%33.7%材料二19581969年間,歐共體內部貿易年平均增長率為16.5%。1984年歐共體十國對外貿易總額達13 747億美元,是美國的1.43倍。美國再也不能像戰(zhàn)后初期和20世紀50年代那樣,在西方陣營頤指氣使,發(fā)號施令。(1

2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4分)(2)材料二反映了歐共體和美國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6分)(3)根據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歐洲一體化對世界政治、經濟的影響。(6分)解析第(1)問,注意表格中的數據對比,歸納歐洲的聯(lián)合促進歐共體的發(fā)展,實力超過了美國。第(2)問,注意材料二中的最后一句關鍵句,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3)問,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兩方面分析。答案(1)隨著歐洲國家不斷加強經濟合作,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以驚人的速度東山再起。(2)隨著西歐的經濟聯(lián)合,其實力越來越強,在外交上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3)促進了西歐的政治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增強了同美蘇抗衡的實力,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28閱讀下列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