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生文言文必讀40篇1、曹沖稱象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zh)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xin)莫能出其理。沖曰:“置(zh)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稱物以載(zi)之,則校(jio)可知矣(y)?!碧鎼偅词╯h)行焉(yn)?!咀⑨尅浚褐且猓郝斆鞑胖侵拢核徒o群下:部下,下屬咸:都、全部校:考察,衡量太祖悅,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咀g文】: 曹沖五六歲的時候,聰明才智所達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樣。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太祖想知道這象的重量,問過屬下,都沒有提出有效的辦法。曹沖說:“把象趕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
2、的地方做上記號,再用其他東西代替大象,然后稱一下這些東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失汲(j)道,軍皆(ji)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ro)子,甘酸可以解渴?!笔孔渎勚?,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咀⑨尅浚阂郏捍蛘淌В簡适ВУ?,沒汲:水源軍:喻指全軍乃:就饒:富足,多饒子:果實結得多聞:聽說乘:利用及:到了源:水源【譯文】: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渴得厲害,于是他傳令道:“前邊有一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笔勘犝f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這個辦法部隊趕到前方,找到了水源?!驹⒁狻勘扔髟竿麩o法實現
3、,用空想安慰自己。3、翠鳥移巢翠鳥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愛之,恐墜,稍下作巢。子長羽毛,復益愛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馮夢龍古今譚概【注釋】:翠鳥:即翡翠鳥,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經常棲息在水邊的樹洞內,捕食昆蟲、小魚。避患:避免災禍。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鳥。墜:落,掉下。稍下:稍微低一點。復:又。益:更加。又更下巢:又把窩做到更低的地方。下巢:把窩做低遂:于是。之:指小鳥。【譯文】:翠鳥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來避免禍患。等到它生了小鳥,特別喜愛它,惟恐它從樹上掉下來,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加喜愛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們就把它們捉住了?!驹⒁狻浚含F在比
4、喻不要過分溺愛孩子。4、拔苗助長宋人有閔(mn)其苗之不長(zhng)而揠(y)之者,芒(mng)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y)!予助苗長矣!”其子趨(q)而往視之,苗則槁(go)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gu)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yn)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咀⑨尅浚洪h同“憫”,擔心,憂慮。長生長,成長,揠拔。芒芒然疲倦的樣子。病精疲力盡,是引申義。予我,第一人稱代詞。趨快走。往去,到.去。槁草木干枯?!咀g文】: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點,回家還夸口說:“今天我?guī)椭玳L了!”他兒子聽說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長的
5、人實在很少啊。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它?!驹⒁狻浚罕扔鬟`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5、掩耳盜鈴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chu)毀之,鐘況然有音??秩寺勚鴬Z已也,遽(j)掩其耳。呂氏春秋【注釋】: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lián)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鐘古代的打擊樂器。負用背馱東西。椎槌子或棒子。況然形容鐘聲。遽急速?!咀g文】: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只鐘,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于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
6、鐘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鐘,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驹⒁狻浚罕扔髯约浩垓_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6、畫蛇添足楚有祠(c)者,賜其舍人卮(zh)酒。舍人相謂(we)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币蝗松呦瘸?,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我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取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su)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咀⑨尅浚红粢粼~,祠堂,封建社會中祭祀祖宗或先賢、烈士的地方。這里是祭祀的意思。舍人部屬,在自己手下辦事的人。卮音之,古代飲酒用的器皿。固固然,本來的意
7、思。安文言疑問詞,怎么、怎樣的意思。亡不存在,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咀g文】:楚國有個祭祀的人,賞給門客一壺酒。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夠,一個人喝它才差不多。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好的人喝這壺酒?!币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為它畫腳?!彼€沒有(把腳)畫完,另一個人的蛇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能為它畫腳呢?”話剛說完,就把那壺酒喝完了。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那壺酒?!驹⒁狻浚罕扔髯隽硕嘤嗟氖?,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7、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劍之所
8、從墜?!敝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注釋】 1.涉:本指徒步過河,此指渡過。 2.自:從。 3.遽:急忙,立即,匆忙。 4.契:用刀雕刻。 5.是:指示代詞,這兒。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嗎?惑,迷惑,糊涂?!安灰?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7.墜:掉下。 8.若:像。 9.是吾劍之所從墜:這里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10.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11.求:尋找。12.之:代詞,代“劍”。13.其劍自舟墜于水,其:他的。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詞)那。 15.從其所契者,其:他。16.是吾劍之所從墜,之:助詞,不譯。17.止:動詞,停止
9、。18.行:前進。19.亦:也?!咀g文】有一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贝V挂院?,這個人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卻不會和船一起前進,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涂嗎?【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8、狐假虎威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zhng)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被⒁詾槿?,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咀⑨尅考伲杭俳?,憑借。求:尋求,尋找。子:
10、你。無:沒有人。長:同“掌”,掌管。然:對的,正確的。遂:于是。走:逃跑。畏:害怕?!咀g文】: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一只)狐貍。狐貍說:“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來做各種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是違背天帝的命令。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隨在我后面,觀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貍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貍?!驹⒁狻浚罕扔饕勒虅e人的勢力欺壓人。9、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
11、注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和樹莖。走跑,逃跑。耒(l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冀希望。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咀g文】:從前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顆樹樁。一天,一只跑地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荒廢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當然,兔子是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寓意】:原比喻希望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F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10、愚人食鹽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12、?!咀⑨尅浚何簦簭那奥勔眩郝犃T更:改變益:增加所以:表原因緣:因為故:原因空:空口口爽:口味敗壞【譯文】: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了朋友家里。主人給他食物,這人嫌棄主人的菜淡而無味,主人聽到后,就加了些鹽。味道就非常鮮美,這個愚蠢的人便想:“菜的味道鮮美,是由于加了鹽,加少許一點便這樣好吃,多放些豈不更好吃嗎?”這個愚笨的人沒有智慧,只是空口吃鹽,吃得以后口味敗壞,反而被鹽所禍害。【道理】: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11、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
13、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衅溲?,與之書,遂成大學?!咀⑨尅浚嚎锖猓何鳚h經學家逮:到,及。不逮,指燭光照不到。穿壁:在墻上打洞。穿:鑿邑人:謂同縣的人。古時“縣”通稱為“邑”。大姓:富戶;大戶人家。文不識:指文名不識。與:給。傭作:被雇傭勞作。償:值,指報酬(回報)。怪:感到奇怪。遍:盡遂:最終、于是大學:大學問家。【譯文】: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xiāng)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锖饩偷剿胰プ龉凸?,又不
14、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敝魅寺犃?,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于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镜览怼浚含F在人們一般用此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12、買櫝還珠(mi dhun zh)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注釋】:1為(Wi):制做。木蘭:一種高級木料。柜:這里指小盒。2桂椒:香料。3綴(zhu):點綴。4玫瑰(migui):一種美麗的玉石。5緝:裝飾邊沿。翡翠(ficu):一種綠色的美玉。6櫝(d):小盒。還:退回。7鬻(y):賣?!咀g文
15、】:有個楚國商人在鄭國出售珍珠。他用木蘭名貴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還用珠寶、美玉、翡翠來加以裝飾。一個鄭國人買走了這個盒子,卻把珍珠還給了他。這真是善于賣盒子,不能說是賣珍珠啊。【寓意】: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13、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l)者,先自度(du)其足,而置之其坐(zu)。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狈礆w取之。乃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他曰:“寧信度(d),無自信也?!薄咀⑨尅浚亨嵈呵飼r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履音呂,革履,就是鞋子。度音奪,忖度,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詞用,就
16、是尺子。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坐同座,就是座位,這里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家具。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罷罷了,完結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解散。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咀g文】:鄭國有個想買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腳,然后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卻忘了帶尺碼。已經拿到了鞋,就說:“我忘了拿尺碼?!北惴祷丶抑腥〕叽a。再返回集市時,集市已經散了,于是沒有買到鞋。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用腳試試鞋呢?”他回答說:“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薄驹⒁狻浚核嬖V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14、弓杯蛇影樂(yu)廣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
17、答曰:“前在坐,蒙賜(c)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w)之,既飲而疾?!庇跁r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fu)?”答曰:“所見如初?!睆V乃告其所以??突砣灰饨?,沈(chn)疴(k)頓愈?!咀⑨尅浚哼x自晉書。嘗:曾經。親客:關系密切的朋友。久闊:久別不見。廣:即樂廣,字彥輔,河南陽淯(y)(今河南省陽市附近)人。蒙:承受。承人厚意,表示感謝時常用的謙詞。意甚惡之:心里非常厭惡它。意,心里。之,指杯中所見之物。既飲而疾:喝下去以后,就生起病來了。疾,得病。于時:在當時。河南:郡名,在今河南省北部。樂廣當時任河南尹。聽事:官府辦理政事
18、的廳堂,亦作“廳事”。角:即裝飾有犀角之類的弓。漆畫作蛇:用漆在弓上畫了蛇。意:意料,想。不:同“否”。所以:因由,原因。意解:不經直接說明而想通了某一疑難問題,放下了思想負擔。沈疴:長久而嚴重的病。沈同“沉”,疴,重病【譯文】:樂廣有一位親密的朋友,分別很久不見再來了。問到原因時,有人告訴說:“前些日子他來你家做客,承蒙你的厚意,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時候,仿佛看見杯中有一條小蛇在晃動。心里雖然十分厭惡它,可還是喝了那杯酒?;氐郊依?,就身得重病?!碑敃r河南聽事堂的墻壁上掛著一張角弓,上面還用漆畫了一條蛇。樂廣心想,杯中所謂的小蛇無疑是角弓的影子了。于是,他便在原來的地方再次請那位朋友飲酒。問道:
19、“今天的杯中還能看到小蛇嗎?”朋友回答說:“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樣?!睒窂V指著墻壁上的角弓,向他說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悟,積久難愈的重病一下子全好了?!驹⒁狻浚罕扔饕蛞缮褚晒矶鹂謶?5、精衛(wèi)填海北二百里,曰發(fā)鳩(ji)之山,其上多柘(zh)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hu),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xi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n)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xin)西山之木石,以堙(yn)于東海。漳(zhng)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山海經【注釋】:1、曰:叫作2、發(fā)鳩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位今山西長子縣西3、柘木:柘樹,桑樹的一種4、狀:形狀5、烏:烏鴉6、文
20、首:頭上有花紋。文,同“紋”,花紋7、其鳴自詨:指它發(fā)出精衛(wèi)之鳴叫聲而得名。詨,呼叫8、是:這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兒10、故:所以11、湮:填塞古今異義詞:赤足:1.文中指紅色的腳。2.現代漢語中指光腳。【譯文】: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fā)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部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wèi),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傳說這種鳥是炎帝小女兒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被溺死了,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wèi)鳥。經??阢曃魃缴系臉渲褪瘔K,用來填塞東海。濁漳河就發(fā)源于發(fā)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驹⒁狻浚号f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后比喻意志
21、堅決,不畏艱難。16、愛屋及烏紂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般奈何?”太公日:“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余。何如?”【注釋】:紂:商紂王皇:通“惶”,害怕。定:安定召:召見胥余:奴隸或刑徒,指下人【譯文】:紂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寧,感到天下還沒有安定。他召見姜太公,問道:“進了殷都,對舊王朝的士眾應該怎么處置呢?”姜太公說“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同他屋上的烏鴉也喜愛;如果不喜歡那個人,就連帶厭惡他家的下人。大王你看怎么樣?”【寓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17、畫龍點睛張僧繇(yo)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
22、睛。每曰:“點之即飛去?!比艘詾檎Q(dn),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睛者皆(ji)在?!咀⑨尅浚航鹆辏航K南京龍于:在點:畫誕:荒唐的;不合情理的因:于是須臾:片刻皆:都【譯文】:張僧繇在南京安樂寺,在墻上畫了四條龍,沒有點眼睛,常常說,點上眼睛就飛了,人認為他說狂誕的話,于是他就點了其中的一條,一會兒,?雷電打破墻,一條龍乘云飛走了,沒有點睛的都還在?!驹⒁狻浚汉蠖啾扔鲗懳恼禄蛑v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18、朝三暮四宋有狙(j)公者,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sn)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ku)焉。將限其食??直娋阎获Z(xn
23、)于己也,先誑(kung)之曰:“與若芧(x),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選自莊子齊物論【注釋】:1.狙公:養(yǎng)獼猴的人。2.解:了解,理解,懂得。3.狙:獼猴。4.意:心意。5.得:懂得。6.得公之心:了解他的心思。7.損:減少。8.家口:家中口糧??冢嚎诩Z。9.充:滿足。10.欲:欲望,要求。11.俄而:一會兒,不久。12.匱:不夠。13.限:減少。14.恐:恐怕。15.馴:馴服,順從,聽從。引申為服服帖帖16.誑:欺騙.17.與:給。18.若:文言文中的人稱代詞,就是“你”、“你們”。19.芧:橡樹的果實,俗稱“橡栗”。20.足:夠
24、,足夠。21.眾:所有的。22.皆:都。23.而:表修飾。24.起而怒:一齊生氣起來。怒:惱怒,生氣。25.皆伏而喜:都很高興而趴在地上(一般是動物感到滿足時的動作)。伏:降伏,馴順。引申為服服帖帖。26.朝:早上。27.之:代詞。指代獼猴們。【譯文】:宋國(今商丘)有一個養(yǎng)獼猴的老人,他很喜歡獼猴,養(yǎng)了一大群獼猴,他能懂得獼猴們的心意,獼猴們也能夠了解那個人的心思。那位老人因此減少了他全家的口糧,來滿足獼猴們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獼猴們吃橡粟的數量,但又怕獼猴們生氣不聽從自己,就先騙獼猴們:“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三顆,晚上四顆,這樣夠嗎?”眾多獼猴一聽很生氣,都跳了
25、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四顆,晚上三顆,這樣足夠嗎?”獼猴們聽后都很開心地趴下,都很高興對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驹⒁狻浚涸竿媾址ㄆ垓_人。后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19、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韓非子難一【注釋】:鬻(y)賣。譽夸耀。陷攻破。這里是穿的意思。或曰有的人說。莫不沒有不應回答或有人“譽之曰”的之:代詞,指代盾“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詞,無義“吾盾之堅”的之:同上堅堅固以用俄而片刻、一會兒
26、莫能沒有什么。矛古代兵器,用于刺殺?!咀g文】:楚國有個既賣矛又賣盾的人,他贊美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無法刺破?!苯又?,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沒有什么東西是穿不透的?!庇械娜藛査骸叭绻媚愕拿ゴ棠愕亩?,會怎么樣?”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驹⒁狻浚罕扔饕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20、濫(ln)竽(y)充數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yu)之,廩食(bngs)以數百人。宣王死,?。╩n)王立,好(ho)一一聽之,處士逃。韓非子內儲說上【注釋】:宣王:齊國國君。竽:古代樂器名,象現在
27、的笙(shng)。必:一定,必須。處士:古代稱有學問、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這里帶有嘲諷意味。請:請求。說:同“悅”。廩食以數百人:待遇跟那幾百人一樣。廩食,官府供食。廩,糧倉。食,供養(yǎng)、給吃。以,同“與”。立:繼承了王位。好:喜歡?!咀g文】: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為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官倉供養(yǎng)的樂手有好幾百人。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讓他們一個一個地吹,南郭處士只好逃走了?!驹⒁狻勘扔鳠o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21、葉公好(ho)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zo)以寫龍,屋室雕(dio)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
28、窺(ku)頭于牖(yu),施(sh)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hnp),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咀⑨尅浚喝~公:公,古時的尊稱。子高:人名。寫:這里是用刀、筆刻畫的意思。聞:聽說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牖:窗戶。施:伸出、延伸的意思。堂:廳堂。是:這。文:同“紋”,花紋。非:不是?!咀g文】:葉公喜歡龍,衣服的帶鉤上畫龍,喝酒的杯上畫龍,房屋上的雕刻花紋是龍。于是天上的龍聽說了就下來,從窗子探進頭,把尾巴放進廳堂。葉公看見了,掉頭逃跑,(嚇得)魂不附體,(嚇得)臉色茫然無主。這個葉公不是喜歡龍,是喜歡象龍又不是龍的東西?!驹⒁狻浚罕扔骺陬^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
29、并不真愛好。22、師曠論學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選自西漢劉向編說苑)【注釋】: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2.于:向。3.師曠:字子野,春秋時代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愛學習,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4.暮:本來是“天晚”的意思,這里作“晚了”講。5.何:為什么6.炳燭:把燭燈點燃。古無蠟燭,稱火炬為燭。炳:點燃。7.安:怎么8.戲:戲弄。9.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為
30、盲人,故自稱為盲臣。10.臣:臣子對君主的自稱。11.聞:聽說。12.好:愛好13.陽:陽光。14.日出之陽:初升的太陽,早晨的太陽. 15.日中之光:正午的太陽光. 16.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17.孰與:相當于“跟(與)哪個(誰)怎么樣?”。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19.善哉:說得好??!?!咀g文】: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是認為已經晚了?!睅煏缁卮鹫f:“為什么不把蠟燭點燃呢?”平公說:“哪里有作為臣子的人來戲弄君主的呢?”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戲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在初升太陽的陽光下行走
31、一樣;中年時喜好學習,就像在正午太陽的陽光下行走一樣;晚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像把蠟燭點燃行走一樣。點上蠟燭再走路和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平公說:“說得好??!”【道理】: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23、邯鄲(handn)學步昔(x)有學步于邯鄲者,曾(cng)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su)匍匐(pf)而歸耳。漢書敘傳上【注釋】:邯鄲:戰(zhàn)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步:行走,走路。昔:從前,過去。曾:這里相當于“乃”,意思同“卻”。仿佛:大略、大概。故步:原來走路的步法。遂:于是匍匐爬行。歸:回來【譯文】:從前有個向邯鄲(人)學習走路的人,卻沒有學到邯鄲人走路的技能,而且
32、忘記了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于是只好爬著回家了?!驹⒁狻浚罕扔髂7聞e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忘掉了24、東施效顰(pn)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y)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qi)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咀⑨尅浚盒В耗7嘛A:皺眉頭病心:心口痛。病,生病。里:鄉(xiāng)里之:的美:意動用法,認為她美。之:代詞,代指“她”亦:也堅:堅決挈:帶領妻子:妻子兒子去:離開走:跑,逃離。【譯文】:西施經常心口疼痛,皺著眉頭從街上走過,同村一個丑婦人看見西施的樣子,覺得很美,便仿效著,皺眉蹙額,走到街上。村里富人看見她的這副怪樣,都緊閉大門
33、不愿出來;窮人見了,帶著妻子兒女,遠遠避開。這個丑婦看到西拖捧心皺眉的樣子很美,但卻不知道為什么美啊?!驹⒁狻浚好總€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尋找適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25、螳臂當車齊莊公出獵,有一蟲舉足將搏(b)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對曰:“此所謂螳螂者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莊公曰:“此為人,而必為天下勇武矣!”回車而避之,而勇士歸之?!咀⑨尅浚号e:托舉搏:搏斗輪:車輪御:駕車的人對曰:回答說知:知道卻:退。勇武:勇猛的武士回車:掉過車頭避:避開【譯文】:齊國國王莊公出門打獵,有一只螳螂舉起腳,準備和他的馬車輪子搏斗。(莊公)問他的車
34、夫說:“這是什么蟲???”車夫說:“這是螳螂。作為蟲來說,(它是那種)只知道進不知道退的,不估計一下力量對比就輕率和敵方對陣。”莊公說:“這蟲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士啊?!庇谑亲屲嚴@道避開了它,后來勇士都投奔了莊公?!驹⒁狻浚骸绑郛斳嚒弊鳛橐痪涑烧Z,卻并不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比作自不量力的可笑人物。26、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蚌(bng)方出曝(p),而鷸(y)啄其肉。蚌合而鉗(qin)其喙(hu)。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卑鲆嘀^(wi)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眱烧卟豢舷嗌幔瑵O者得而并擒(qn)之。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燕策二【注釋】:1蚌:生在淡水里的一種軟體動物,有兩扇橢
35、圓形硬殼,可以開合。2曝:曬,這里指蚌上河灘曬太陽。3鷸;鳥名,常在水邊捕吃魚、蟲、貝類。4鉗:夾住。5喙:鳥類的嘴。6即:就。7不出:指鷸的嘴拔不出。8漁者:捕魚人擒:抓住。【譯文】:河蚌剛剛爬上河灘張開殼兒曬太陽,一只鷸鳥撲過來啄它的肉。蚌靈敏地合擾自己堅硬的殼,把鷸鳥尖尖的長嘴緊緊夾住。鷸對蚌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卑鲆矊栒f:“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餓死!”鷸和蚌誰也不肯讓誰。結果都被漁夫毫不費力地抓住了。【寓意】:現在用來比喻雙方相持不下,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27、指鹿為馬趙高欲為大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
36、”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蜓月?,高因陰中(zhng)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史記秦始皇本紀【注釋】:為大亂:作亂,指篡(cun)奪皇位.驗:試驗.二世:指秦二世皇帝胡亥(hi)左右:身邊的人或:有的.阿順:阿諛順從陰中諸言鹿者以法:暗地里假借法律懲處那些直說是鹿的人。中,適合,這里指借法律條文扣以罪名.法:刑法.恐:害怕,恐怕【譯文】:趙高想要謀反,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計謀進行試探,帶來一只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把鹿說成是馬?!眴柹磉叺拇蟪?,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
37、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后,大臣們都畏懼趙高?!驹⒁狻浚罕扔鞴室忸嵉购诎?,混淆是非。28、文征明習字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l),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咀⑨尅浚?臨:臨帖,照著字畫模仿。2日:每天。3率:標準。4書:書法。5遂:于是,就。6于:對,對于。7嘗:曾經。8茍且:敷衍了事,馬虎。9或:有時。10簡札:信件,書信。11少:通“稍”稍微。12易:改換,更換。13厭:嫌麻煩而討厭。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譯文】:文征明臨帖寫千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于寫
38、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fā)精致巧妙?!締⑹尽浚簾o論做任何事情既要堅持不懈,又不能馬虎草率。29、張無垢勤學張無垢(gu)謫(zh)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輒(zh)執(zhí)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j)北歸,窗下石上,雙趺(f)之跡隱然,至今猶?存。鶴林玉露【注釋】:謫: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員降級并調到邊遠的地方做官,這里指被貶官。.寓:居。.昧爽:拂曉,破曉;天剛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輒:總是。執(zhí):拿著。.就:依靠。.明:光.如是者:像這樣。是:這樣.洎:及,到趺:足跡。
39、?.猶:還。【譯文】:張無垢被貶官到橫浦后,住在城西的寶界寺。他住的房間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剛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依靠著微弱的晨光讀書。他就像這樣一直堅持了十四年之久。等到他回到北方后,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還隱約可見,直到現在還存有。【啟示】: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廢。即使是受到了挫折,也要繼續(xù)努力,不能自甘墮落。30、歐陽修苦讀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zhng),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11)借而讀之,或(12)因(13)而抄錄。抄錄未必,而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14)。自幼所
40、作詩賦文字(15),下筆已如成人?!咀⑨尅浚海?)選自歐陽公事跡。(2)歐陽公:指歐陽修。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史學家。(3)孤:幼年喪父。這里作動詞用,意思為孤兒。(4)資:財物,錢財。(5)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6)荻(d):蘆葦桿。(7)以:用,用來(8)書:寫。(9)就:靠近(10)閭(l)里:街坊,鄉(xiāng)里,民間。古時候二十五戶人家稱作一閭。(11)士人家:讀書人家(12)或:有時。(13)因:趁機。(14)惟讀書是務:只致力于讀書。是,指代讀書。務:致力于,從事。(15)文字:文章【譯文】:歐陽修四歲時失去父親,家里沒有錢財。他的祖母用蘆葦稈在沙地上作書畫,用來教他寫字。讓他多誦讀古
41、人的篇章,使他學會寫詩的方法。到他年齡大些,然而家里沒有書可以閱讀,他靠近鄉(xiāng)里的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或者進行抄寫摘錄。抄寫還沒有完畢,然而已經能背誦這本書。以至于白天黑晚忘記吃飯睡覺,只有讀書是公務。他從小寫的詩歌文章,像大人寫的一樣有文采?!締⑹尽考詈笕耍趯W苦練總會有所成就。31、管寧割席管寧(nng)、華歆(xn)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喜竊見管神色乃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服冕(min)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注釋】:寧:字幼安,漢末魏人,不仕而終。華歆:字子魚,東漢人,桓帝時任尚書令,入魏后依附曹操父子。捉:拿起來
42、,舉起擲:扔。去:拋去。嘗:曾經,從前。軒服冕:軒:古代的一種有圍棚的車,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這里指貴官。故:原來一樣。如:像。廢書:放下書。廢:放下。席:坐具,坐墊。古代人常鋪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F在擺酒稱筵席,就是沿用這個意思。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譯文】: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菜,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不停,和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qū)別,華歆拾起金片心里高興,偷看了管寧的臉色后又扔了它。他們又曾經同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坐著華貴車輛的官員從門前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薄?/p>
43、啟示】: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刻苦讀書,排除一切私心雜念,才能學有所成。但做事不能過于武斷,要多一點觀察,不要輕易下結論,才可以做到更好。32、程門立雪楊時見程頤(y)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mng)坐,時與游?。▃u)侍(sh)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咀⑨尅浚撼填U,與其兄程顥均為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洛,洛陽蓋,通“概”,大概。見:拜見。瞑坐:打瞌睡。暝,閉眼。.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既:已經覺,醒?!咀g文】:楊時到洛陽求見程頤。楊時大概當時有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的時候,程頤偶爾坐著打瞌睡。楊時與游酢站在門外等著沒有離開。等到程頤醒后,門外積雪已經一尺多
44、厚了?!驹⒁狻楷F比喻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3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說苑正諫【注釋】:蟬:昆蟲,又叫知了。悲鳴:動聽地鳴叫。螳螂:昆蟲,又叫刀螳,臂長,善捕小蟲。委身曲附:縮著身子緊貼樹枝,彎起了前肢。附即“跗”,腳背。傍:同“旁”旁邊。延頸:伸長脖子。延,伸長。彈丸:彈弓鐵丸。這里指拿彈弓的人?!咀g文】: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只蟬,這蟬高踞枝頭,動聽地鳴叫,飲食露珠,卻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彎曲身肢,要去捕蟬,卻不知黃雀在它旁邊。黃雀
45、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卻不知手拿彈弓鐵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驹⒁狻浚褐S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禍患的人。教導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一下,要思前顧后。34、囫圇吞棗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p),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咽,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xi)者曰:你真是囫圇(hln)吞卻一個棗也。遂絕倒。【注釋】:狎者:不莊重的人,這里指愛開玩笑的人。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咀g文】:有個客人說:“吃梨子對牙齒有好處,對脾卻有損傷;吃棗子對脾有益處,對牙齒卻有損害?!庇幸粋€呆頭呆腦的年輕人聽了這話,思考了很久,說:“我
46、想到一個好辦法:吃梨子的時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損傷我的脾了;吃棗子的時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損傷我的牙齒了?!庇袀€喜歡開玩笑的人說:“你真是整個地吃下去棗呀!”大家聽了,都笑得前俯后仰。【寓意】: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籠統(tǒng)地接受。35、疑鄰盜斧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列子說符【注釋】:斧:斧頭意:通“疑”,懷疑;竊:偷?!咀g文】: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觀察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
47、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言談舉止,無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丟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時,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的言談舉止都不像偷斧子的了?!驹⒁狻浚翰荒茌p易懷疑別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也不能以貌取人,也要知道感覺不一定是對的。36、陶侃惜谷陶侃(kn)嘗(1)出游,見人持(2)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3)?”人云(4):“行道所見,聊(5)取之耳(6)?!辟┐笈懀╦i)曰:“汝(7)既不田(8),而戲賊(9)人稻!”執(zhí)(10)而鞭(11)之。是以(12)百姓勤于農植(13),家給(14)人足(15)。晉書陶侃傳【注釋】:(1)嘗:曾經。(2)持:舉著。(3)
48、何為:即“為何”,指干什么。(4)云:說。(5)聊:隨便。(6)耳:罷了。(7)汝:你.(8)不田:不種田。田:名詞作動詞,種田。(9)賊:損害,傷害。(10)執(zhí):抓。(11)鞭:名詞作動詞,用鞭子打。(12)是以:因此。(13)勤于農植:即“于農植勤”,對農業(yè)肯下功夫。(14)給:足,豐足。(15)足:足夠。詰:追問?!咀g文】:陶侃曾經外出游覽,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干什么?”那人說:“我在路上看見的,隨便拔一把罷了?!碧召┓浅I鷼獾貙λf:“你既然不種田,竟然還毀壞人家的稻谷!”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p>
49、啟示】:表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37、誡子書夫(f)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f)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集【注釋】:(1)夫(f):句首發(fā)語詞,無實在的意義。王洪喜書法作品誡子書(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4)澹(dn)泊:安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5)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6)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7)致遠:實
50、現遠大目標。(8)廣才:增長才干。(9)淫(yn)慢:過度的享樂與松懈。慢:怠惰。(10)勵精:振奮精神。勵:奮勉,振奮。(11)險躁:暴躁、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12)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13)馳:消失、逝去。(14)日:時間。(15)遂:于是,就。(16)枯落:枯枝和落葉,此指枯葉一樣飄零,形容人韶華逝去。(17)多不接世:意思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對社會有益。有“用世”的意思。(18)窮廬:破房子。(19)將復何及:又怎么來得及。【譯文】:德才兼?zhèn)淙说钠沸?,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yǎng)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yǎng)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
51、志向,不靜下心來(思考)就不能把問題看得更遠(深入)。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干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里,悲傷嘆息,還有什么用呢!【啟示】: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38、臥薪嘗膽勾踐(jin)之困會稽(kui j)也,喟(ku)然嘆曰:“吾終于此乎?”吳既赦(sh)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r)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zhng)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咀⑨尅浚簳航裾憬〗B興喟然:嘆氣的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藥咨詢采購合同范本
- 倉儲貨架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醫(yī)療
- 會計臨聘用合同范本
- 展廳工程合同范本
- 出貨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義賣贊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勞務用工勞務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養(yǎng)老房合同范例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基礎(第二版) 課件 模塊1、2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概述、基礎數據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機編鋼絲網及組合體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 比亞迪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 【高考真題】2024年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委托辦理報廢汽車協(xié)議書
- 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 義烏市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條(2022版本)
- 蘇教版(SJ)《四年級下冊數學》補充習題
- 體育足球籃球排球體操教案
- 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觀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