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銀器的時代特征與真?zhèn)舞b別_第1頁
古代金銀器的時代特征與真?zhèn)舞b別_第2頁
古代金銀器的時代特征與真?zhèn)舞b別_第3頁
古代金銀器的時代特征與真?zhèn)舞b別_第4頁
古代金銀器的時代特征與真?zhèn)舞b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金銀器的時代特征與真?zhèn)舞b別打開文本圖片集掌握了金銀原始冶煉方法,并已認識到金銀的貴重;中國古代金銀制品的制作與使用,從一開始就與原始的審美觀相結合,這一點對中國以后金銀器的制作和使用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即它們基本上確立了中國古代金銀器發(fā)展的總趨勢。早期的黃金主要用來制作珍貴的裝飾品。近幾十年來,在河南、河北、北京、山西、陜西、四川等地的商周遺址和墓葬中,均有金器出土,如金葉、金片、金箔、金笄、金耳墜(圖 2) 、金臂釧等。但多為缺少紋飾的小件飾品,至今尚未發(fā)現金銀器皿。商代的金制品,比較集中出土在商代晚期都城安陽殷墟,多為大中型墓葬中隨葬品上的裝飾,墓主多為王侯,說明當時的金器主要為上層貴

2、族所使用。北京平谷商代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金笄,說明當時已掌握了澆鑄黃金的技術。殷墟出土的金箔厚僅0.01毫米,其薄如紙,光亮如新,檢測發(fā)現經過錘鍛加工和退火處理,說明當時已掌握了黃金冷加工和再結晶退火技術。 1978 年三星堆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金面人頭像和金杖,金面罩的制作使用了土漆調和石灰作黏臺劑,金杖上鏨刻的兩個帶冠頭像和四組魚鳥紋則有可能是中國金器上最早的鏨刻花紋圖案。西周金器的種類及出土地與商代基本相同。但從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出土的 12 件金帶飾、山西曲沃晉侯墓出土的兩組分別為 15 件和 6 件的金腰帶飾可以看出,西周時期已開始流行成套的金飾件。另外,金銀平脫在當時也已出現。北京琉璃河西

3、周燕國墓中出土的一件漆觚,器身上飾有三道金箔,并在其中的兩道金箔上鑲嵌綠松石和蚌片,這是我國目前發(fā)現最早的金銀平脫制品。盡管商周時期的金制品發(fā)現得還不多,但從已出土的實物看,明顯存在著地區(qū)差別。北方長城內外地區(qū)多純金制成的首飾類器物,如金耳環(huán)、金臂釧等,而中原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卻多用薄金工藝把黃金加工成箔片,然后貼、包于銅器和漆木器之上,起裝飾作用 (圖 3) 。商周金器的這種地區(qū)差異,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早期文明發(fā)展的多源性和不平衡性。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金銀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黃金白銀的產量有了明顯的增長,黃金在上層社會中的使用比較普遍,它既是諸侯、貴族之間相互饋贈、賄賂的禮物,又是戰(zhàn)爭爭奪的對象和祭

4、祀用的供物。同時還出現了銀制品,大型金銀器皿的出現是當時的重要標志,也是金銀器發(fā)展邁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F存最早的金器皿是1978 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盞、勺、杯等金器(圖4),銀器則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楚國銀叵,湖南長沙近郊出土的有楚懷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00 年)題銘的銀皿等最為有名。盡管這一時期金銀器的分布區(qū)域明顯擴大,已知最早的金銀器皿幾乎均出自楚國統(tǒng)治區(qū)域,而中原及其他諸侯國,極少有金銀器皿發(fā)現,說明楚人可能最先掌握了金銀冶煉及制造技術。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盞采用鈕,蓋、身、足分鑄,再合范澆鑄成型的制造方法以及各種器物大量使用青銅器常見的裝飾紋樣,可以看出,當時的金銀

5、工藝是在借鑒傳統(tǒng)青銅工藝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這個時期的北方匈奴地區(qū)也出現了金銀器。器物多為具有濃郁草原文化特色的動物紋飾件。如 1972 年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伊克昭盟杭錦旗阿魯柴登戰(zhàn)同墓中出土的迄今為止唯一的 “胡冠 ”標本 鷹形金冠以及1957 年在陜西神木納林高兔村一座匈奴墓中出土的一批包括金怪獸、金虎、銀虎、銀鹿等動物形象為題材的金銀飾件( 罔 5)。出上實物表明,匈奴金銀器一已分別采用了捶擺、壓印、鑲嵌、雕鑄等工藝,無論是制造技術還是裝飾技巧均已達到很高的水平,絲毫不亞于中原地區(qū)。秦國及秦王朝的金銀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金銀器主要是金制品,尚未發(fā)現銀制品。無論是黃金制品的數量還是從造型、工藝

6、水平上看,秦國的金制品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中都是表現得最突出的。近年,在陜西風翔秦都雍城地區(qū)的馬家莊宗廟遺址、秦公一號大墓和鳳翔西村戰(zhàn)國墓中已發(fā)現秦國黃金制品百余件,主要有金帶鉤、金節(jié)約、金方策、金虎、金啄木鳥、金串珠、金泡等(圖 6) 。此外,一些銅鐵器的柄部也飾有金柄,如 1992 年寶雞益門村春秋墓出土的三把金柄鐵劍。除秦公一號大墓出土的一件金箔系鍛打之外,其他所有金器全是鑄造成型,明顯受到當時青銅工藝的影響。根據風翔和寶雞等地所出金器的規(guī)范程度和統(tǒng)一的造型風格推斷,上述金器應是秦國官府作坊統(tǒng)一制造的地方官府和私人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是不可能制造金器的。秦統(tǒng)一全國后,除黃金制造業(yè)外,還出

7、現了銀器制造,但似金器制造為主。此時的金制品已由禮器和裝飾品向實用器發(fā)展,主要是一些大型車馬的部件和飾件,很少有實用生活器皿。如秦陵二號銅車馬的零部件中就有金制件 737 個,銀制件 983 個。秦俑坑的五個探方內也出士有金節(jié)約、金泡等。在山東淄博窩托襯西漢齊王劉裹陪葬墓中,還發(fā)現了一件制作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的鞲金龍鳳紋銀盤,說明秦代已開始制造金銀器皿。根據對出土實物的研究證明,秦朝的金銀器制造已綜合使用了鑄造、焊接、掐絲、嵌鑄、拋光、多種機械連接及粘膠等工藝技術,而且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秦的金銀器目前發(fā)脫小多,但從文獻記載分析,秦的金銀器數量應是相當大的。因秦陵地宮至今尚術

8、發(fā)掘,真實情況還不得而知。兩漢時期的金銀器兩漢時期的金銀器制造有了發(fā)展。從文獻中兩漢皇帝動輒以千斤、萬斤計的黃金賞賜臣下的記載看,漢代金銀產量相當火,這為金銀器制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漢代流行的使用黃金飲食器有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功效的觀念,一方面直接刺激了會銀器的制作和上層貴族對金銀器皿的占有,另一方面也給漢代金銀器的使用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并對后代的金銀器制造和使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悄代鼎盛局面的出現就與此有很大關系。各地出土的各利,金銀器表明,兩漢的金銀器使用已較為廣泛,數量、品種、制作工藝均遠遠超越先秦時代。除大量金銀飾品外,主要還有器皿、錢幣、車馬器、金印、金銀針等,涉及社會生活的許

9、多方面( 圖7)。兩漢時期的金銀器制造除在蜀郡、廣漢等地設有官營作坊外,上層貴族私自造作金銀器的風氣也很盛。如太平廣記記載漢光武皇后之弟郭況 “累金數億,家童四百人,以金為器皿,冶鑄之聲,徹于都鄙”。由此可 見其作坊規(guī)模之大。由于受到原料、技術等多方面的限制,民間私自造作 金銀器的現象尚未出現。漢代以前,中國處于青銅器所表現的尊貴威嚴的時代氖圍中,金銀工藝不可避免地成為青銅工藝的附庸,受到青銅工藝左右。金銀飾件為主的金銀器多由范鑄而成,采用浮雕或立雕的形式,整體造型古樸生動,恰當地反映了當時質樸粗放的社會意識。漢代金銀器的制造工藝已脫離了青銅工藝的傳統(tǒng)技術,逐漸走上了獨立發(fā)展的道路。與先秦時期

10、的成型方法相比,漢代多以錘操、焊接法成型,范鑄成型者減少。圖案花紋的加工,一般是先錘打呈立雕和淺浮雕后,再用鐫刻等方法處理細部,而先秦時期的金銀器上的紋飾簡約,且多為壓印和鑄造而成。此外,掐絲鑲嵌、焊接、炸珠等工藝也在漢代廣泛使用。最能體現兩漢金銀器制造工藝水平的,是河北定縣東漢墓、江蘇邗江甘泉東漢墓及湖南長沙五里牌東漢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金銀飾品,它們大多采用掐絲鑲嵌和金粒焊綴的手法,形制精巧玲瓏,色彩富麗,具有極高的工藝水平。兩漢時期絲綢之路正式開通,外來金銀器開始傳人中國。最典型的當數山東淄博西漢齊王劉襄墓和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兩件銀盒,造型、紋樣和工藝幾乎完全相同,均采用捶操技術制成,

11、器表凹凸不平的水滴狀花瓣紋飾,猶如浮雕( 圖 8)。這種裝飾風格的器物在中國從未見過,而波斯和地中海沿岸古代國家的金銀器上卻普遍采用這種工藝和紋樣,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兩件器物當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人中國的波斯或羅馬地區(qū)的銀器。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件銀盒的蓋頂均鉚合三個銅首鈕,盒下鉚合高圈足銅座,與銀質器身并不協(xié)調,顯然是后來安裝上去的,看上去像中國的傳統(tǒng)器物 “豆 ”,它們應是中國人根據自己的欣賞和使用習慣,將外來物品改裝成新的中國式的器物。外來器物的傳人,影響了當時的制造工藝。如江蘇邗江東漢墓所出的金銀器上的炸珠、掐絲、累絲等新工藝的出現,正是西方工藝影響的結果。該墓中還出土了具有西方金

12、器風格的王冠形飾和金絲編織的刀鞘。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具有西方金銀工藝特點和風格的金銀器上,也有著濃厚的中國色彩,如有龍的形象和 “宜子 ”等字樣。實際上,這正是兩漢時期東西文化交流與融合在金銀器制作上的具體體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金銀器朝代更換頻繁,社會的動蕩不寧,使魏晉南北朝時期金銀器制造大受影響。但此時金銀器仍然表現出了一些進步和明顯不同于前代的風格特點,即金銀器的社會功能進一步擴大,制作技術更加嫻熟,器形、圖案不斷創(chuàng)新并出現了不少明顯具有異域風格的器物。這一時期金銀器的使用數量比兩漢時期大為增加,如北魏楊炫之所撰洛陽伽藍記載,北魏河間王元琛好馬,其喂馬用銀槽,拴馬用金鎖環(huán),所藏金瓶銀甕10

13、0 多口,還有很多金銀餐具、酒具等。他曾陳列所藏寶器,以示富豪。而南齊的肖穎胄擺宴時,則是 “銀器滿席” 。又梁武帝時的一位荊州刺史,臨終前遣人進獻金銀器,竟達千余件。這些記載說明,金銀器風行上層社會。另外,文獻中關于饋贈、賞賜、貢獻、偷盜、查抄金銀器的記載也相當多,也從側面印證了當時的普及情況。從考古發(fā)掘看,當時較為常見的金銀器仍為飾品,即鐲、釵、簪、環(huán)、珠和各種雕鏤、錘鑄的飾件、飾品等,同漢代相比,生活器皿的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在制作工藝上,也比漢代更為精細、發(fā)達。如江蘇鎮(zhèn)江東晉墓出土的花瓣形金片,上面鏤空出花紋,還嵌以非常細小的金珠;另一件半圓形金片,用金絲和細金珠互相勾嵌出別致的花紋,

14、技藝之高超,令人驚嘆。在器物的裝飾方面,則幾乎完全擺脫了青銅器的影響,模壓工藝開始影響大型器物的圖案制作。魏晉南北朝戰(zhàn)亂頻繁,卻是中國歷史上文化交流、融合最活躍的時期之一,金銀器上的表現極為明顯。有些器物既具有中原漢文化的特色,同時又兼有北方少數民族器物的風格。有些器物無論紋飾、形制,均具有明顯的外來色彩。此外,這時的金銀器也從佛教藝術中吸取了不少養(yǎng)分,比如佛教藝術中常見的裝飾題材忍冬、蓮花、飛天等圖案已經開始出現在了當時的金銀器上。這一時期的金銀器既繼承了秦漢時期的傳統(tǒng),又兼收并蓄,吸取了不同民族以及西方國家金銀制造工藝的精華,厚積待發(fā),為唐代金銀器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代的金銀器唐代是

15、中國古代金銀器制造和使用的鼎盛時期。在當時,金銀器的使用已成為上層社會竭力追求的一種時髦。庸代金銀器的使用數量之大,既不是前代所能比擬的,更不是我們今天所能想象的。如文獻記載,翰林學士王源中因踢得一腳好球大受文宗賞識,一次賜金碗24 個 (圖 9) ;淮南節(jié)度使王播為邀恩取寵,竟一次向敬宗皇帝進奉大小銀碗3400 枚,三次進奉的金銀器皿達5900 多件;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唐代金銀器每次也動輒幾十上百件,均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乃至轟動。統(tǒng)計表明,考古出土的唐代金銀器比唐代以前各個朝代所出金銀器的總和還要多出幾倍。這些均足以證明唐代制造和使用金銀器的盛況。在唐代,不但金銀器的大量使用是受到西方習俗影響的

16、結果,而且,由于大量吸收了粟特、波斯薩珊王朝等地區(qū)的造型及紋飾,還使唐代的金銀器呈現出了濃郁的異域色彩與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唐代的金銀器,既有直接傳自域外的產品 (圖 10),也有真?zhèn)坞y辨的仿制品,但更多的則是造型與紋飾方面中西合璧的產品。而這也再一次證明了唐代社會的開放以及人們對外來文化所持有的寬容心態(tài)。由于唐代金銀器主要供上層統(tǒng)治者使用,而都城長安又是皇室貴族、達官顯宦云集之地,長安也就成了金銀器制造和使用最多的地方。到目前為止,全國共出土唐代金銀器皿千余件,三分之二以上出自西安及周邊地區(qū)。正如唐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一樣,唐代金銀器的種類也極其繁多。既有碗、盤、杯、壺等飲食器,也有罐、鍋、盒

17、、鐺等藥具,此外,還有各種衛(wèi)生用具、化裝用具、宗教用具以及殯葬用具等,真可謂應有盡有。而數量最大、制作最精美的當數食器、藥具和茶具(器 )等生活器皿。如1970 年 10 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的 270 余件金銀器中,絕大部分是飲食器,多是稀世之珍(圖 11) 。這一點應與當時崇尚奢華、盛行服食金丹以及茶道流行的社會風尚有著密切的關系。唐代金銀器種類繁多,每種器物又有多種造型,各種造型普遍渾圓飽滿,顯示出昂揚自信的情緒和勃勃生機。在紋飾設計方面,簡與繁、疏與密、動與靜運用巧妙,使唐代金銀器具備了一種成熟而大氣的美,突破了金銀器最易出現的纖巧有余而氣勢不足、富貴有余而高雅不足的局限。在裝

18、飾構圖方面,大多自由又有規(guī)范,靈活而又不失法度,尤其講求對稱呼應,注重在比例與權衡中譜寫節(jié)奏和韻律,表現了唐代金銀器裝飾藝術的高超水平。無獨有偶,同樣在盛唐、中唐之交成熟起來的以杜甫、顏真卿為集大成的律詩和楷書,也具有這種特質。它們保留了盛唐以來的那種磅礴氣勢與情懷,并在形式上加以規(guī)范定型,使之嚴整有序,成為唐以后歷代效法的藝術典范??梢哉f,透過種類繁多的造型、絢麗多采的紋樣,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唐代社會生活的五彩繽紛,而且還可領略到唐代文化藝術的雄渾博大。由于金銀原料珍貴,金銀器制作工藝復雜,產品多由少數人享用,開設金銀手工業(yè)作坊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工匠也必須經過長期培養(yǎng)才能具有高超的技藝

19、,使得唐代的金銀器制作在相當長時間內基本上由皇室和中央官府作坊壟斷。由于主要是政府官營,且主要是滿足帝王們的奢侈享受,所以,大多數唐代金銀器都特別顯示出了一種不計工本、盡善盡美的皇家氣派以及當時社會的最高科技水平。唐代金銀器所反映的科技水平,也常常令后人嘆為觀止 ( 圖。唐人在金銀器制作上傾注的熱情遠遠超過對其他物品的投入,同時金銀器的制造還影響著其他器物的制造,引導著時代潮流。正因為如此,唐代金銀器的造型之別致、種類之齊全、紋飾之精美、工藝之高超、內涵之豐富,不但是唐代其他質地的物品所不能比擬的,而且也堪稱中國古代歷朝金銀器之最。唐以后的金銀器唐以后伴隨著商品經濟的迅速發(fā)展,金銀器的制造日益

20、商品化,金銀器的使用逐漸擴大至社會中下層。宋元時期不僅皇親貴戚、王公大臣、富商大賈大量使用金銀器,甚至連妓館酒樓也大量使用金銀器。這一時期金銀器的藝術風格更加世俗化、民族化。與唐代相比,除龍、鳳外,唐代金銀器上常見的神怪異獸形象不再出現,紋飾題材更多地來源于現實生活,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同時,紋飾還受到了當時文人詩畫的強烈影響,出現了不少表現人物亭閣或鏨刻詩詞文章的作品。這類作品為唐代所不見,它們大多意趣恬淡,趣味高雅。也正因為如此,使宋代金銀器表現出了清秀典雅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與宋代藝術的總體風格是一致的。此外,唐代金銀器中曾經大量出現的具有強烈外來色彩的器物,在宋代已全然不見,表明從魏晉

21、開始的金銀器民族化進程已正式完成 (圖。明清時期金銀器的風格義發(fā)生了很人變化。金銀器造型更加多樣化、紋飾更加繁縟、制作工藝更為精細復雜,有的器物所需上序競達數十甚至上百道,仙是除了珠光寶氣,更加富麗堂皇外,既不見唐代金銀器那種勃勃生機,也缺乏宋元金銀器那種濃郁的世俗生活氣息??傊髑褰疸y器制作一改唐宋以米或豐滿富麗,或清秀典雅的風格,而越來越趨于濃艷、華麗,宮廷氣息越來越濃厚。此外,明清兩代金銀器還再次呈現出與其他器物棚結合的趨勢,出現了大量互為裝飾的合璧產品,其涉及領域之廣,前所未有。如金銀器與琺瑯、珠玉、宅石等結合,相映成輝,更增添了器物的高貴與華美(圖 14)。當然,明清兩代的金銀器也

22、有著一些細微的差別。大體說來,明代金銀器尚未脫堪牛動占樸,而清代金銀器卻極為工整華麗。在工藝技巧上,清代金銀器那種細膩精工,也是明代所不及的。金銀器的真?zhèn)舞b別金銀器是用貴金屬制成的,材料小身就具有極高的收藏和保存價值,再加上金銀器的制造對工藝和技術要求較高,因此,相對于其他質地的器物,金銀器的作偽現象要少得多。一股偽造金銀器最常見的是在材料質地土作假,如以銅、鉛、錫等冒充金銀或以鞲金金銀器假冒真金銀器,以此牟取高額利潤。日前的技術手段對金。銀器質地的鑒別已能做出比較精確的測定。比如器物金銀含量的成色測定,對金銀器內所含其他金屬成分及其含量的測定,甚至對一件金銀器不同部位的金銀含景,亦能分別做出

23、測定。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盞、勺、杯等金器,其含金量均在85以上,并含有少量的銀和微量銅;浙江龍游縣出土的明代金杯,其上部含金量為 73 ,足與把含金量卻只有60 ,其足為空足,為使金杯內盛放酒液后,不至于重心不穩(wěn),空足內還加鐵以配重。除材料質地作假外,占玩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古代金銀器的復仿制品。一般說來,復制品均按出土實物進行復制,其外形、紋飾與原器酷似,很容易迷惑收藏者。若非對原器相當熟悉并進行反復揣摩,是很難識別其真面目。仿制品的形制和裝飾花紋一般都有所依據,但仿制時大多經過改型或改繪,然后拼湊成型的器物。這兩類器物的制作水平都很高,但是只要掌握了各地出土和收藏的歷代金銀器的資料、

24、各時代金銀器的器形特點裝飾特點及制作工藝,然后對器物逐項觀察分析、仔細揣摩,就會發(fā)現其破綻和漏洞,最終判明其真?zhèn)?。關于時代鑒定,經科學發(fā)掘出土的金銀器物,由于有明確的墓葬年代地層關系以及其他伴出物,其時代或時期的判斷相對比較容易。面對那些非正規(guī)考卉發(fā)掘發(fā)現的金銀器和傳世品的時代,則只能通過銘文、造型紋飾、制造技術等方面的綜合分析進行間接的推斷。銘文 銘文是斷代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從中國金銀器的發(fā)展看,唐代中期以前金銀器上的銘文很少見。唐代中期以后,有銘文款識的金銀器顯著增多 (圖 15)。借助銘文可以比較容易地確定器物的時代,了解器物的名稱、用途、制作機構等相關信息。有些金銀器雖然沒有銘

25、文,但卻可以通過同地伴出的其他形制相近的金銀器上的銘文或同已知同類器物的特點相對照,間接進行年代推定。造型 古代金銀器的造型和種類極為豐富多樣。每個時代都有其流行的器物、款式。唐以前的金銀器主要是飾物和飾什,以杯、碗、盤、壺為主的器皿足唐代開始大量出現的。在各種器皿中,盤在唐、術、元時期都是比較常見的,世桃形和雙桃形的則僅見于唐代,蕉葉形碗和雞冠壺則分別是宋、遼特有的器物。再如杯,從魏晉到明清都是比較多見的,但八曲長杯主要流行于魏晉至唐,以后則很少見。而有著比較明顯外來風格的高足杯、帶把杯電主要流行于魏晉至唐代中前期 (圖 16) 。同樣造型的金銀器皿,在不同的時代也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如宋代器皿造型輕薄小巧、纖柔雅觀,紋飾上追求詩情畫意;而唐代器皿普遍形體高大、造型厚重豐盈有氣勢。另外,每個時代的器物也有其獨特的時代風貌,如商周的簡約靈巧,春秋戰(zhàn)國的清新活潑,兩漢的粗放工整,魏晉南北朝的異域情調,唐代的富麗堂皇,宋元的清秀典雅,明清的華麗濃艷等。只要把握了這些時代特點,各時代的器皿就很容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