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記趣導學案 (2)_第1頁
幼時記趣導學案 (2)_第2頁
幼時記趣導學案 (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十中學課堂教學導學案年級:初一1-6班 學科:語文課 題幼時記趣課 型新課備課日期2010、11、23授課日期主備教師史曉梅課 時5學習重點1、能借助工具書及老師的適當點撥,能正確朗讀并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內容。 2、能學會文言文知識的歸納梳理,并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3、能探尋作者“物外之趣”的由來,學會細心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體會作者兒時觀察昆蟲的童趣。4、能學習借助聯(lián)想、想象形象生動描寫事物的方法。 學習難點能借助工具書及老師的適當點撥,能正確朗讀并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內容。A級知識儲備、合并歸類1、給下列字注音。 稚(zh) 藐(mio) 擬(n) 項為之強(jing) 唳(l) 怡(y)

2、礫(l) 邱壑(qi)(h) 龐(png) 癩蛤蟆(li)(h)(ma) 吐(t)(t) 凹凸(o)(t) 2、熟讀文章。3、了解一下作者。本文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作者沈復 ,清 代作家。這本書是一部自傳體散文,記敘了自己大半生的經(jīng)歷和平凡的家居生活,文詞樸素,感情真摯,曾有“幽芳凄艷,讀之心醉”的評語。4、對照書下注解,借助工具書,解釋加點字詞。余(我)憶童稚(童年。稚,幼?。r,能張(張開,張大)目對日,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來的細毛,比喻極細小的東西)。見藐(?。┬∥⑽铮兀ㄒ欢ǎ┘殻ㄗ屑殻┎欤ㄓ^察)其(它的)紋理(這里泛指花紋)。故(所以)時(時常)有物外之趣(觀察物

3、體本身以外的樂趣)。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飛鳴聲像打雷一樣),私(私下里)擬(比)作群鶴舞空(群鶴在空中飛舞)。心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所向(想象的景觀。所,助詞,和“向”構成名詞性短語),則(那么)或(或者)千或百果然(真的,果真)鶴也。昂(仰起)首(頭)觀(觀賞)之(代詞,代“群鶴舞空”的景象),項(脖頸)為(因為)之(代詞,代“昂首觀之”的動作)強(同“僵”,僵硬)。又留蚊于(在)素(白色)帳(蚊帳)中,徐(慢慢地)噴以(用)煙,使其(它)沖(向著、對著)煙飛鳴,作(當做)青云白鶴觀(看),果(果真、果然)如(像)鶴唳(高亢地鳴叫)云端,怡然(喜悅的樣子)稱(喊)快。

4、于(在)土墻凹凸(高低不平)處,花臺小草叢雜(多而雜亂)處,常蹲其(這里指自己)身,使與臺齊,定目(定睛)細視(細看)。以(把)叢(叢聚)草為(當做)林,以(把)蟲蟻為(當做)獸,以(把)土礫凸(突起)者(的地方)為(當做)邱(同“丘”,土山),凹(低洼)者(的地方)為(當做)壑(山溝),神游(這里指在想象中游歷)其(代想象中的山林)中,怡然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閑舒適)。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代二蟲斗)正濃(這里指興趣濃厚),忽有龐然大物(很大的東西),拔(移,搬開)山倒樹而(連詞,表修飾關系)來,蓋(原來是)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連詞,表承接關系,便,就)二蟲盡(全都)為所(表被動,被

5、)吞。余(我)年幼,方(正)出神,不覺呀然(哎呀地)驚恐;神定(心神安定),捉蛤蟆,鞭(用鞭子打)數(shù)十,驅之(它)別院。B級思考挖掘、延伸拓展一、請你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我回憶幼小的時候,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眼力足以看得清極細小的東西。 2、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看到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花紋。 3、故時有物外之趣。 所以我時常有觀察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 4、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夏天的蚊群飛鳴聲像雷聲一樣,我把它們比作鶴群在空中飛舞。5、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中想象的是鶴,那么呈現(xiàn)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飛舞著的蚊子

6、便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6、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仰起頭來觀賞這種景象,脖頸因此都僵硬了。 7、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 (有時)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里,用煙慢慢地噴它。 8、作青云白鶴觀。 (把這種情景)當做青云白鶴圖來看。 9、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果真就像鶴在云頭上高亢地鳴叫,令人高興得連聲叫好。 10、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時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與花臺一樣高,定睛細看。 11、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 把叢聚的草當做樹林,把昆蟲螞蟻當成野獸。 1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想象在里面游歷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暢,自得其樂。 13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 看見兩只蟲

7、子在草叢間相斗,我觀看這一情景興趣正濃。 14、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 突然有一個很大的東西,像推開大山,撞倒大樹一般地闖了過來。 15、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蛤蟆)舌頭一伸,兩只蟲子就全被吞進肚里。16、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 鞭打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二、課文分析導引第一自然段:17、第一段敘述了作者幼時有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的能力和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的愛好,這樣的能力與愛好,使他常常獲得物外之趣。(用原文回答)18、段在文中起到總敘的作用,下文都是圍繞物外之趣(原文回答)來寫的。第二自然段19、“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一句,作者使用了夸張和比喻

8、的修辭手法,想象 由此展開。以至于“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而“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的細節(jié)描寫,將一個孩子觀賞群鶴舞空圖時的專注入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20、這一段寫“物外之趣”是:觀蚊如鶴(四字短語)。第三自然段:21、第三段的“物外之趣”可概括為神游山林(四字短語)。這一段中表現(xiàn)作者細心觀察的語句是定神細視;表現(xiàn)作者豐富想象的語句有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第四自然段22、閱讀第四段時,一定有很多同學會心一笑吧。這樣的俠義之舉,我們不是也有過嗎?看,癩蛤蟆來勢兇猛,“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寥寥數(shù)語,繪聲繪色?!白礁蝮?,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小英雄的形象躍然紙上。

9、作者聯(lián)想到什么而這樣做的?又表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感情?聯(lián)想到: 俠肝義膽古道熱腸的英雄。 感情: 表現(xiàn)了作者幼小的心靈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樸素的感情。 這一段寫的“物外之趣”是:鞭打蛤蟆(四字短語)??v觀全文:23、全文緊扣“明察秋毫”這一線索,前后呼應,脈絡清晰,結構嚴謹。本文采用了 先總后分、點面結合 的結構形式,第一段總說物外之趣(原文),二至四段分別記敘了三件趣事,描繪了四幅圖畫,突出了“記趣”這一中心。24、一詞多義: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細察其紋理(觀察) 神:定神細視(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感受、想象力) 時:余憶童稚時(時候) 故時有物外之趣(經(jīng)常) 以:徐噴以煙(經(jīng)常)以

10、叢草為林(介詞,把) 為:項為之強(因為) 以叢草為林(當作) 之:昂首觀之(代詞,它,指蚊子) 故時有物外之趣(助詞,的) 心之所向(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項為之強(代詞,指“昂首觀之”) 觀之正濃(代詞,指“二蟲”) 驅之別院(代詞,指“蛤蟆”) 25、通假字:項為之強“強”通“僵” 僵硬 26、省略句:“鞭數(shù)十”應是“鞭之數(shù)十”,省略賓語。 “使與臺齊”應是“使(身子)與臺齊”,省略賓語。 群鶴舞(于)空省略介詞 驅之(于)別院省略介詞27、固定句式:作觀:當作看 作青云白鶴觀 以為:把當做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為所:被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28、成語:明察秋毫 龐然大物

11、 怡然自得 29、本文結構特點是先總后分,點面結合。本文寫作特點是 觀察與想象、聯(lián)想相結合 。C級遷移變式、知識應用翻譯下面這篇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一)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蚋嬷唬骸笆欠蔷又?。”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比缰浞橇x,斯速已矣,何待來年?【注釋】攘:竊取、偷盜。道:個人的舉止言行。或:有的人。 解釋文中加點字斯:那么就應該的意思。道:個人的舉止言行。1、解釋文中加點字:其:代詞,他的。 之:代詞,他。 是:代詞,這。 eq oac(,4)損:動詞,減少。2、翻譯句子: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如果知道這不符合正當?shù)氖吕恚蔷蛻撢s快停止,為什么還要等待來年呢?3、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要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原諒自己,必將種下禍根。(二)北人生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逼淙俗宰o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眴栒咴唬骸氨蓖烈嘤写宋锓??”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釋】北人:北方人 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chǎn)于我國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啖:吃1、解釋文中加點字: eq oac(,1)仕:動詞,做官。 eq oac(,2)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