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的文化價值_第1頁
五臺山的文化價值_第2頁
五臺山的文化價值_第3頁
五臺山的文化價值_第4頁
五臺山的文化價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臺山的文化價值五臺山的文化價值五臺山,雄踞山西省東北,五峰環(huán)繞,峰頂如臺,因此而得名。這里,地勢高峻,草木蔥蘢,野花飄香,流水潺潺,夏無炎熱,所以自古就名為清涼山?!耙徊糠饑?,百座藝術宮”,確切地概括了五臺山固有的文化特色。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五臺山也正在前進,發(fā)揮自然和歷史對她的厚賜,展示出她特有的魅力。一、一部佛國史五臺山歷史悠久,佛教傳入中國后就在這里建寺。這座最古老的佛教名山,有時興盛,有時衰落,歷經(jīng)滄桑。中國佛教各宗派都到這里活動,遍山形形色色的佛教寺廟星羅棋布。這里的一切都與“佛”聯(lián)系著,與佛教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可說是中國佛教史的縮影!你要了解影響深遠的中國佛教文化嗎?那么五臺

2、山就是最好的見證,從中可以獲得極其豐富的感受。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佛經(jīng)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在佛教中以智慧辯才著名,所以又稱大智文殊,他頂結五髻,手持寶劍,騎坐狻猊,象征智慧、銳利、威猛,在四大菩薩中排在頭位。因此,他的道場也就特別顯赫。據(jù)多種古書記載,東漢明帝永平八年(65年),漢明帝劉莊一天夜里夢見金人向西飛去,于是就派大臣去西天拜求佛法,請來了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回佛經(jīng)和佛像,并在洛陽建起了白馬寺。永平十一年,攝摩騰和竺法蘭從洛陽來到清涼山,這兩位高僧“慧眼識靈山”,認為這里與釋迦牟尼修行的靈鷲山很相似,又有印度阿育王的舍利塔,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

3、便奏請漢明帝在這里興建了大孚靈鷲寺。這座五臺山的開山寺,也就是現(xiàn)今的顯通寺,與白馬寺同為中國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又可視為中國辟山建寺的最早的記錄。五臺山歷經(jīng)滄桑,從它的興盛和衰微也可窺見中國佛教發(fā)展的一斑。中國佛教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四次“滅佛”事件,五臺山都首當其沖。北魏時期,魏太武帝篤信道教,下令摧毀各地佛教寺廟,五臺山初次遭受了厄運。不久,文成帝即位,又開始復興佛教,五臺山重建寺廟,香火日益興旺。北齊時期,五臺山寺院已超過二百處。北周武帝宇文邕消滅北齊后,推行廢佛政策,五臺山佛教又受到沉重打擊,寺廟全部被拆毀。隋興,隋文帝、隋煬帝都是佛教信徒,熱衷于扶植佛教,對五臺山更特別重視,命在五個臺頂都建

4、寺廟。唐朝開國以后,唐太宗和武則天等都大力倡導佛教,五臺山又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這期間,名僧輩出,各宗派都到五臺山活動,使五臺山佛教呈現(xiàn)出異彩。唐代的初、中期,是中國佛教的全盛時期,中國佛教走向成熟,當時五臺山寺院多達360余處。敦煌莫高窟第61窟內(nèi)的五臺山圖壁畫,畫面60多平方米,寺院林立,香客云集,反映了五臺山全盛時期的風貌。唐武宗會昌年間,發(fā)生了來勢洶涌的滅佛浪潮,五臺山是重點打擊對象之一,眾多寺廟夷為平地,獨有南禪寺因位處臺外偏僻之處幸而免遭“法劫”。武宗去世后,繼位者又恢復佛教。這時,唐王朝已經(jīng)日薄西山,五臺山雖重建寺廟,但已不能達到武宗滅佛前那樣了,中國佛教從此走向衰落。五代周世宗是

5、,又一次掀起廢佛風波,五臺山又再遭破壞。歷經(jīng)“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到了北宋初年,五臺山只存寺院67所。五臺山又一特色,就是既有青廟,也有黃廟。青廟就是和尚廟,為漢傳佛教,漢族僧人多穿灰色僧衣,所以他們居住的寺廟叫青廟;黃廟就是喇嘛廟,為藏傳佛教,蒙藏僧人多穿黃袍,黃廟因此而得名。從元朝開始,喇嘛教在五臺山興起。忽必烈封西藏膽巴喇嘛為“金剛上師”,并委他主持五臺山壽寧寺。從此以后,五臺山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并重,青廟和黃廟相互比鄰,共同發(fā)展,這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獨有的現(xiàn)象。菩薩頂是五臺山黃廟之首,總管五臺山藏傳佛教事務的大喇嘛就住在這里。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多次來五臺山朝拜,都在菩薩頂住宿,曾賜大

6、喇嘛提督印、斬殺劍,并命山西全省向大喇嘛進貢。據(jù)1956年五臺山文物保護所的調(diào)查,在五臺山范圍內(nèi)還有寺廟124處,其中青廟99處,黃廟25處。在五臺山的寺廟中,其中還有“十方堂”。佛教里把專門接待僧侶的寺院稱為“十方叢林”,也叫“十方寺院”。碧山寺就是五臺山最大的十方叢林,這里廣接天下僧尼和居士,食宿一律免費招待,愿意住多久都可以,啟程時還可給盤川。碧山寺自古以來道侶滿座,自由學習之風很盛,大家各抒已見,互相探討佛法。許多有道高僧和居士曾在此居住,還曾創(chuàng)辦過“五臺山佛學院”。據(jù)說,現(xiàn)任美國佛學研究會會長、紐約大成寺住持壽冶法師,來五臺山時就在此掛錫,并定期給碧山寺捐贈資金。廣仁寺是又一處十方寺

7、院,以供蒙藏喇嘛yir17i=l=,食宿之需。今天,我們到了臺懷鎮(zhèn),那寺廟,那鐘聲,那佛樂,那氣氛,就宛如置身于佛國。一千九百多年來,五臺山佛教歷經(jīng)興衰,星羅棋布的寺廟都有各自的來歷,共同構成一部悠久的佛國史,從中也可見出中國佛教發(fā)展歷程的一斑。二、百座藝術宮五臺山形形色色的寺廟,掩映在深綠濃蔭之中。各具特色的建筑,技藝精湛的雕塑,豐富多彩的文物,如同座座藝術之宮,值得人們?nèi)ゼ毤毱肺懂斘覀冞M入臺懷鎮(zhèn)時,首先吸引人們目光的是那高聳云霄的大白塔,它可說是五臺山的標志。塔院寺位居臺懷鎮(zhèn)中心,就以其中的大白塔而得名。這座大白塔高達75.3米,周圍為83米,塔剎、露盤、寶瓶都是銅制鎦金的,金光閃閃,極為

8、壯觀。露盤四周和塔腰有一個個風鈴,山風吹來叮(原字口加當)作響,饒有古剎風味。這座大白塔來歷不凡,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當時五臺山佛教已很興盛。后來,歷代屢經(jīng)修造,明代又重建。據(jù)記載,大白塔內(nèi)中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所以佛教徒到五臺山首先都要朝拜這一圣跡。塔院寺內(nèi)還有座文殊塔,傳說塔內(nèi)藏有文殊菩薩的頭發(fā)。諸如此類的傳說,都給人以宗教神秘之感。顯通寺在塔院寺后面,這座古剎經(jīng)過多次重建,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兩代所修,寺宇面積八萬余平方米,擁有各種建筑四百余間。中軸線上殿堂七重,自前至后分別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藏經(jīng)殿。這些建筑都各有特色,其中的一些文物也是稀世珍寶。拿無量殿

9、來說,高達21米,沒有一根梁木,全用磚塊砌成,外檐磚刻斗拱花卉,內(nèi)雕藻井懸空,形似花蓋寶頂,建造十分奇特,技巧之高令人叫絕。殿內(nèi)的華嚴經(jīng)字塔,為白綾所組成,上書60多萬字的華嚴經(jīng),蠅頭小楷,工整秀麗,實為珍貴的佛教文物。那精妙絕倫的銅殿,三間見方,高達五米,由青銅鑄成,金光閃閃,燦爛奪目。外面雕鑄著花卉人物,飛禽走獸;殿內(nèi)供文殊菩薩銅像,周圍壁上滿布銅鑄小佛。銅殿左右兩側(cè),有青銅寶塔兩座,上面滿鑄佛像。這鑄造極為精巧的銅殿和銅塔,是享譽中外的佛教珍寶。顯通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菩薩頂位于顯通寺后面的靈鷲峰上,傳說為文殊菩薩居住之處,文殊菩薩曾在這里顯現(xiàn)過真容,又名文殊寺,也稱真容院,具有特

10、殊的地位。寺廟依山而建,寺前一百零八級石階,恰似一架天梯,從人間通向天宮。兩邊有磚砌花格欄墻,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書“靈峰勝景”四個大字,顯得非常雄偉莊嚴。五臺山好多寺廟都有一百零八級石階,據(jù)說也與佛理有關。佛家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煩惱,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寺前的每一級臺階就象征著一個“法門”,上一級臺階,就意味著解脫一種煩惱,石階盡處就是超凡脫俗的佛土。菩薩頂主要殿宇,都用黃、綠、藍三彩琉璃瓦覆蓋,金碧輝煌,極為華麗,寺內(nèi)的影壁,中間由黃色琉璃磚鑲嵌成二龍戲珠圖,形態(tài)生動,光彩艷麗??滴趸实塾票?,立于前院之中。乾隆御碑,矗立在東院,為方形巨石雕成,碑身高達六米,四面各寬一米,碑文分

11、別用漢、蒙、滿、藏四種文字鐫刻,是五臺山最咼大的石碑。無論從佛教史著眼,還是從建筑史和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南禪寺和佛光寺都可說是國寶。它們都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你要一見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質(zhì)建筑物嗎?那就到南禪寺去吧!“遭劫幸存南禪寺”,南禪寺在中國佛教史上有特殊意義。唐武宗會昌滅佛,只有南禪寺逃脫了這次劫難,幸運地獨存于五臺山,因而也就成了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質(zhì)建筑。這座古剎小巧玲瓏,其中的大雄寶殿,據(jù)梁上的墨跡記載,修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保存著典型的唐代建筑風格。殿內(nèi)佛壇上,有佛、菩薩、弟子、童子、天王等唐代彩塑十七尊,容貌豐潤,面目傳情,神態(tài)逼真,線條流暢,具有很高的

12、藝術價值,為不可多得的瑰寶。佛光寺的建筑、塑像、壁畫和墨跡被譽為“四絕”。佛光寺坐落在佛光山的山腰里,寺院依山而建,東、南、北三峰環(huán)抱,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它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間,隋唐時聲名遠播。唐武宗會昌火佛,寺廟被毀。唐大中十一年,主殿東大殿得以重建。它雖比南禪寺晚建七十五年,但規(guī)模卻大得多,是現(xiàn)存唐代木構建筑的范例,在建筑史上有突出的地位。東大殿內(nèi)佛壇上有唐代彩繪泥塑佛像三十五尊,體態(tài)豐滿,栩栩如生,有濃厚的人情味,顯示出唐代雕塑家的神工。那描繪佛教故事的壁畫,形象生動,筆法流暢,飛天的衣裙長袖隨風飄逸。這些壁畫大多是唐代的原作,也有宋代和明代的,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左右四梁下的唐人

13、題字,也是難得見到的古人留下的墨跡。此外,寺內(nèi)的文殊殿為五臺山尚存的唯一金代建筑。殿內(nèi)佛壇上文殊菩薩和兩旁侍者的六尊塑像,是金代彩繪泥塑的精品。殿內(nèi)四壁上,還有明代的彩色壁畫五百羅漢像。寺中保存的北魏、北齊、唐、宋的磚塔和石刻經(jīng)幢等,也都是彌足珍貴的文物。這里有“亞洲佛光”的美稱。南山寺和龍泉寺,都枕山而建,鑿坡為級,凡一百零八個臺階,披云掩綠,形若天梯。它們的建筑各有特色,而又都以雕刻為世人所稱道。南山寺建在山腰上,臺階上面是高大的漢白玉牌樓,后面七層金碧輝煌的殿宇,由下而上層層高起,古樹掩映,泉水縈繞,真是氣勢不凡。寺門前是細致精巧的磚雕構成的影壁,寺內(nèi)從圍墻到欄桿處處漢白玉浮雕,有花鳥蟲

14、獸,有歷史人物,有佛經(jīng)故事,千姿百態(tài),生動傳神,使人目不暇接,宛如進入藝術之宮。大雄寶殿內(nèi)漢白玉雕刻的菩薩像,藝術價值很高。十八羅漢塑像,與其它寺院不同,有坐著的,有躺著的,有正在說話的,有側(cè)耳細聽的,神態(tài)奇特造型生動,真是鬼斧神工,令人贊嘆不已。龍泉寺坐落在九龍崗環(huán)抱中,三座院落橫向排列,而自成與眾不同的格局。臺階兩旁石欄桿上,都雕刻著猴、鳥、花、桃等。山門前有漢白玉石獅一對,勾欄拱橋一座,兩側(cè)矗立著旗桿,雕工都屬上乘。最令人矚目的,是那漢白玉的石牌坊,被譽為龍泉寺一絕。從基石到瓦頂,都精雕細刻而成。上面雕琢著端莊的佛像,石柱上盤著刻工精美的蛟龍,還有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等,玲瓏剔透,巧奪天工

15、。那照壁中間鑲嵌著巨石雕刻,據(jù)說是南海觀音殿圖,有亭臺樓閣和花卉樹木等,構圖嚴謹,匠心獨運。這些都是近代石雕藝術的精品,顯示出五臺山文化在近代的某些發(fā)展。一千九百多年來,五臺山薈萃了許多藝術精品。就寺廟殿宇而言,這里集唐、金、元、明、清諸代建筑于一山,包容了木、磚、銅各種結構的建筑,建筑形態(tài)和風格多種多樣,堪稱佛廟建筑之集大成者。藝術瑰寶,除彩塑、石雕、磚雕、壁畫等外,還保留著元代趙松雪畫的馬,他的夫人畫的觀音,丁云鵬畫在菩提樹葉上的十八羅漢等等。五臺山珍藏著的各種佛經(jīng),也是佛教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三、笑迎新發(fā)展五臺山不僅歷史悠久,文化沉積深厚,而且自然條件也很優(yōu)越。五臺山的絕妙之處,是氣候清新涼

16、爽,真是名副其實的清涼世界。夏天,從炎熱的北京來到五臺山,就猶如從人寰進入天堂。由于人們對這清涼環(huán)境的鐘愛,因而就萌生出了美麗的神話傳說,這就是文殊菩薩向東海龍王借來了清涼石的故事。如今,五臺山翠巖峰南麓有清涼寺,寺內(nèi)有一清涼石,呈青色,有云紋,高兩米,長五米,寬三米,人坐其上,頓覺涼意。五臺山成為清涼勝境,自然不可能是那塊清涼石的神力。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在于它地勢高,暑氣難以爬上它的山腰。五臺山的五個臺頂,海拔都在三千米左右,其中北臺高達3058米,有華北屋脊之稱。從臺懷鎮(zhèn)這一圓心,到周圍數(shù)百平方公里的山川,這是多么寶貴的風水寶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怎樣才能不辜負這自然和歷史的

17、厚賜呢?如何發(fā)揮這一具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風水寶地的價值呢?這是當代中國山水文化建筑中的一個重大課題。當今,中國各地的佛教徒,堅持人間佛教積極進取思想,發(fā)揚中國佛教農(nóng)禪并重,注重學術研究和國際交往三個優(yōu)良傳統(tǒng)。五臺山作為世界著名佛教圣地,自然是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1994年8月6日至12日,五臺山舉辦的水陸法會,就是五百年來最大的佛事,自明孝宗弘治七年以來這次佛事活動規(guī)模最大。美洲、歐洲、日本、東南亞和國內(nèi)名山古剎的數(shù)百名高僧和居士參加了這次活動。水陸法會的全稱是“法界圣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也叫“水陸道場”,是中國佛教為超度水陸一切亡靈,普濟六道四生而設的。這種法會創(chuàng)始于梁武帝,宋代以后普及到全

18、國各地。這是佛教中的重大佛事活動,規(guī)模巨大,儀式繁多,主要是誦經(jīng)設齋,禮佛拜懺,追薦亡靈。五臺山的六月騾馬大會,是適應當?shù)氐膬?yōu)越條件而形成的,隨時代發(fā)展而歷久不衰。隋唐時代,五臺山主有廟會。到了乾隆年間,這歷史悠久的古廟會演變成了騾馬大會,清代開國以來,歷代皇帝都信崇佛教,大興土木,修建廟宇,并定于每年農(nóng)歷六月初一開廟門,歷時一個月。因此,每逢六月,四方僧人、香客、游人蜂擁而至,形成盛大的廟會,在廟會期間,還請戲班來唱戲,更增添了熱鬧氣氛。同時,五臺山這一天然高山牧場的優(yōu)越條件,也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里牧坡很多,飼草豐盛,水源充足,而且天氣涼爽。附近幾省的農(nóng)民,每年盛夏都要趕著騾馬牛羊來

19、這里避暑,一方面放牧,一方面進行交易。據(jù)說,在這里放牧半月,能增膘一指,弱畜病畜可得到調(diào)養(yǎng)和醫(yī)治,當?shù)亟凶觥凹钠隆彼拿姘朔降霓r(nóng)民,利用“寄坡”之際,既逛廟會,又互通有無,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年復一年,形成了騾馬大會,近年來,由于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五臺山騾馬大會的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對繁榮商品經(jīng)濟起著積極的作用。在保持和發(fā)展原有的活動的基礎上,五臺山又必須適應新時代的特點和需求,進行新開拓和建設。五臺山管理局局長白清良在五臺山的明天中說:“山西省人民政府多次召開五臺山工作會議,確定了要把五臺山建設成為雄偉壯觀、清靜幽雅、具有中國古代建筑特色的高山自然公園和游覽避暑勝地,同時成立了五臺山管理局,統(tǒng)管宗教、文物、旅游、園林、規(guī)劃等工作?!备鶕?jù)這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