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共性知識基本概念感染:是病原體侵入人體后與人體相互作用或斗爭的過程。.感染性疾?。菏怯刹≡⑸?病毒、立克次體、細菌、衣原體、支原體、 螺旋體、真菌)及寄生蟲(蠕蟲、原蟲)等感染人體而產(chǎn)生的疾病。傳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蟲引起的,可由人傳人、或由動物傳人以及 相繼傳播的感染性疾病稱為傳染病。感染過程三因素感染在機體內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歸的過程,稱為感染過程。構成感染過程需 要三個條件,即病原體的致病性、機體的反應性和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自然與社會)。病原體的致病作用:傳染過程中,病原體起重要作用,其致病作用取決 于如下幾方面。數(shù)量:病原體入侵的數(shù)量是重要的致病條件之一。侵入人
2、體的病原體要 有足夠的數(shù)量,才能突破機體的防御功能引起感染。侵襲力: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并在體內擴散的能力。毒力:由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所組成。變異:可因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造成變異。人體免疫應答作用:病原體感染多伴隨免疫應答反應,對感染過程的表 現(xiàn)及轉歸起著重要作用,保護性免疫應答包括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應答兩種。 變態(tài)反應屬于后者。非特異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非針對某一特定抗原物質的免疫應答反 應。主要表現(xiàn)為天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體液因子作用等幾方面的功能。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具有特異性,有抵抗同一種微生物重復 感染的作用,不能遺傳。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類。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外界環(huán)境對傳
3、染病的發(fā)生和流行具有很大影響。它包 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兩個方面。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與氣候因素。大部分蟲媒傳染病和某些自然疫 源性傳染病,有較明顯的地區(qū)和季節(jié)性。社會因素:主要包括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行為、社會衛(wèi)生保健 事業(yè)的發(fā)展、預防普及等各方而。生活水平低、工作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條件差,可致機 體抗病能力低下,增加感染的機會。(三)感染過程的五種表現(xiàn)在人出生后的一生中,發(fā)生無數(shù)次感染,每一次病原體侵入機體,都會引起 機體不同程度的反應,在機體與病原體相互作用中,可以出現(xiàn)五種不同程度的表 現(xiàn)。病原體被清除:病原體被消滅或排出體外。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在入侵 部位被消滅,如皮膚粘膜的屏障作用、
4、胃酸的殺菌作、組織細胞的吞噬及體液的 溶菌作用等,或通過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體從呼吸道、腸道或泌尿道排出體外, 不出現(xiàn)病理損害和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隱性感染(亞臨床感染):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僅僅引起機體的特異 性免疫應答,而不引起或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在臨床上無明顯癥狀和體征及生 化改變。病原攜帶狀態(tài):病原攜帶狀態(tài)包括帶菌、帶病毒及帶蟲狀態(tài)。這些病原 體侵入機體后,存在于于機體的一定部位,雖可有輕度的病理損害,但不出現(xiàn)疾 病的臨床癥狀。病原攜帶有兩種狀態(tài),一是無癥狀攜帶,即客觀上不易察覺的有 或無輕微臨床表現(xiàn)的攜帶狀態(tài);二是恢復期攜帶,亦稱病后攜帶,一般臨床癥狀 已消失,病理損傷得到恢復而病原
5、體仍暫時或持續(xù)寄生與體內。由于攜帶者向外 排出病原體,成為具有傳染性的重要傳染源。潛伏性感染:是指人體內保留病原體,潛伏一定部位,不出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 病原體也不排出體外。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寄生在機體的體的某些部位,機體的 免疫功能將病原體局限而不發(fā)病,但又不足以將其清除,待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 可引起顯性感染。顯性感染: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后,不但引起機體的免疫應答,而且通過 病原體本身的作用或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而導致組織損傷,因而引起病理改變,并具 有相應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四)傳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體:每種傳染病都有其特異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立克次體、細 菌、真菌、螺旋體、原蟲等。有傳染性:是此類疾病
6、的最主要特征。病原體從宿主排出體外,通過一 定方式,到達新的易感染者體內,呈現(xiàn)出一定傳染性,其傳染強度與病原體種類、 數(shù)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狀態(tài)等有關。具有流行病學特征:有流行性(散發(fā)、流行、大流行、暴發(fā))、地區(qū)性、 季節(jié)性、周期性、外來性、地方性。免疫性:感染后(包括隱性或顯性感染)可針對病原體及其產(chǎn)物產(chǎn)生特異 性免疫,屬于自動免疫。不同的傳染病病后免疫狀態(tài)不同,有的傳染病患病一次 后可獲得終身免疫,有的還可再次感染??煞譃橐韵聨追N感染現(xiàn)象。再感染:同一傳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被同一種病原體 感染。重復感染:某種疾病在發(fā)病中,被同一種病原體再次侵襲而感染。以血 吸蟲病、絲蟲病、
7、瘧疾最為常見。復發(fā):發(fā)病過程已轉入恢復期或接近痊愈,而該病原體再度出現(xiàn)并繁殖, 原癥狀再度出現(xiàn)。以傷寒最為常見。再燃:臨床癥狀已緩解,但體溫尚未正常而又復上升、癥狀略見加重者。 常見于傷寒。傳染病的臨床特征病程發(fā)展呈階段性:按傳染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可分為四期:潛伏期:從病原體侵入人體至出現(xiàn)臨床癥狀之前的一段時問,稱潛伏期。 不問傳染病其潛伏期長短各異,短至數(shù)小時,長至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同一種傳染病, 各病人的潛伏期長短也可不同。通常細菌潛伏期短于蠕蟲??;細菌性食物中毒潛 伏期短,短至數(shù)小時;狂犬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其潛伏期可達數(shù)年。推算 潛伏期對傳染病的診斷與檢疫有重要意義。前驅期:是潛伏期
8、末至發(fā)病期前,出現(xiàn)某些臨床表現(xiàn)的短暫時間,一般1至2天,可呈現(xiàn)乏力、頭痛、微熱、皮疹等表現(xiàn)。多數(shù)傳染病,看不到前驅期。發(fā)病期(癥狀明顯期、極期):是各傳染病之特有癥狀和體征隨病程進展 陸續(xù)出現(xiàn)的時期。癥狀由輕到重,由少到多,逐漸或迅速達到高峰。恢復期:是病原體完全或基本消滅、免疫力提高、病變修復、臨床癥狀 陸續(xù)消失的時期。其終局多數(shù)為痊愈,少數(shù)疾病可留有后遺癥。以上患病階段最終結局:臨床痊愈;后遺癥:如脊髓灰質炎可引起下肢殘疾;復發(fā):如瘧疾、傷寒、痢疾;4)再燃:如傷寒等疾??;5)轉為慢性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結核等。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1)發(fā)熱;發(fā)熱為傳染病之共同表現(xiàn),然而不同傳染病其熱度與熱型
9、又不盡 相同。(2)皮疹:不同傳染病有不同的疹型,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紅斑疹、 玫瑰疹、瘀點、皰疹、膿皰疹、蕁麻疹等。各種傳染病皮疹出現(xiàn)的時間、部位、 出疹順序、皮疹的數(shù)目等不完全相同。常見出疹性傳染病有猩紅熱、麻疹、水痘、 天花、斑疹傷寒、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敗血癥等。(3)全身表現(xiàn):病原體及其毒素進入血循環(huán)乃至擴散全身,可出現(xiàn)四種形式 的中毒癥狀。1)毒血癥:是指病原體在局部繁殖,所產(chǎn)生的內毒素與外毒素進入血循環(huán), 使全身出現(xiàn)中毒癥狀。2)菌血癥:是指病原菌在感染部位生長繁殖,不斷入血只作短暫停留,并 不出現(xiàn)明顯中毒癥狀。3)敗血癥:病原菌在局部生長繁殖,不斷侵入血液
10、循環(huán)并繼續(xù)繁殖,產(chǎn)生毒 素,引起全身出現(xiàn)明顯中毒癥狀及其它組織器官明顯損傷的臨床癥狀等。4)膿毒敗血癥:病原體由血流擴散,到達某一或幾個組織器官內繁殖,使之 損害,形成遷徙性化膿性病灶。(六)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的三環(huán)節(jié)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人群易感性。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 節(jié),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就不 會發(fā)生,不可能造成流行。傳染源:指病原體已在體內生長、繁殖并能將其排出體外的人和動物, 包括患者、隱性感染者、病原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傳播途徑: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體外,經(jīng)過一定的傳播方式,到達與 侵入新的易感者的過程,謂之傳播途徑,有呼吸道、
11、消化道、接觸、昆蟲媒介、 性途徑和血液途徑等。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病原體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七)傳染病的診斷對傳染病必須在早期就能作出正確的診斷,正確診斷是及時隔離和采取有效治療的基礎,從而防止其擴散。臨床資料:包括詳細詢問病史及仔細的體格檢查,加以綜合分析。流行病學資料:包括發(fā)病地區(qū)、發(fā)病季節(jié)、既往傳染病情況、接觸史、 預防接種生;還包括年齡、籍貫、職業(yè)、流行地區(qū)旅居史等。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三大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便常規(guī)。病原體檢查:直接檢查、病原體分離。免疫學檢查:血清學檢查可用已知抗原檢查未知抗體,也可用已知抗體 檢查未知抗原。分子生物學檢測:檢查病原體的核酸。
12、傳染病的治療原則一般及支持療法:指不是針對病原而是對機體具有支持與保護的治療。隔離:根據(jù)傳染病傳染性的強弱、傳播途徑的不同和傳染期的長短收住 相應隔離病室。隔離分為嚴密隔離、呼吸道隔離、消化道隔離、接觸隔離及昆蟲 隔離等。隔離的同時要作好消毒工作護理:病室保持安靜清潔、空氣流通新鮮,使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狀態(tài)。 良好的基礎與臨床護理是治療的基礎,加強體克、出血、昏迷、抽風、窒息、呼 吸衰竭、循環(huán)障礙等專項特殊護理,對降低病死率、防止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重 要意義。飲食:保證一定熱量的供應,根據(jù)不同的病情給予流質、半流質、軟食 等,并補充各種維生素。對進食困難的病人需喂食、鼻飼或靜脈補給必要的營養(yǎng)
13、素。病原或特效療法:使用化學制劑、抗生素、抗病毒藥、免疫血清等進行 相應治療,更快地控制病情及徹底治愈病人。對癥治療:降溫:對高熱病人可用頭部放置冰袋、酒精擦浴、溫水灌腸等物理療法, 亦可針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超高熱病人可用亞冬眠療法,必要時使用腎 上腺皮質激素。糾正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高熱、嘔吐、腹瀉、大汗、多尿等所致失 水、失鹽、酸中毒等,通過口服及靜脈輸注液體及時補充糾正。鎮(zhèn)靜、止驚:因高熱、腦缺氧、腦水腫、腦疝等發(fā)生的驚厥或抽風,應 立即采用降溫、給予鎮(zhèn)靜藥物或脫水劑等處理。心功能不全:應給予強心藥、改善血循環(huán)、糾正與解除引起心功能不全 的諸因素。微循環(huán)障礙:補充血容量、糾正酸
14、中毒、調整血管舒縮功能。呼吸衰竭:去除呼吸衰竭的原因,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呼吸興奮藥、 人工呼吸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理治療。傳染病的預防原則針對三環(huán)節(jié)管理傳染源:我國的法定管理的傳染病甲類和乙類,強調必須報告、轉 診和隨訪。甲類傳染病(烈性傳染病):霍亂、鼠疫(強制管理);乙類傳染?。郝檎畹?嚴格管理,其中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 按甲類傳染病處理);丙類傳染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監(jiān)測管理)。切斷傳播途徑:根據(jù)傳染病的不同傳播途徑,采取不同防疫措施。保護易感人群:進行特異性主動免疫及特異性被動免疫。(十)傳染病三級預防原則一級預防:病因預防或初級預防,防患于未然。二級預防:即三早預防
15、(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還強調早報告、早 隔離。三級預防:積極治療,預防傷殘;做好康復,隨訪。鼠疫一、概述: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以鼠蚤為媒介傳播,傳染性極強,病死率高。我國 將其列為甲類傳染病之首。二、流行病學:傳染源:主要是鼠類和多種嚙齒類動物,人間鼠疫的各型患者均可成為傳染源,以肺鼠疫患者最為重要。傳播途徑:經(jīng)鼠蚤傳播:通過“鼠一蚤一人”的傳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接觸傳播經(jīng)空氣飛沫傳播流行特征:(1)自然疫源性:世界各地存在許多自然疫源地,鼠間感染長期持續(xù)存在,隨時對人類構成威脅。(2)明顯的季節(jié)性:多發(fā)夏秋季節(jié)。(3)患者的年齡、性別和職業(yè)性:男性多于女性,青壯年為主,野外作
16、業(yè) 者是高危人群。三、臨床表現(xiàn):(一)腺鼠疫:最常見的類型,除全身中毒癥狀外,以急性淋巴結炎為特征, 腹股溝淋巴結炎最多見。(二)肺鼠疫:起病急驟,寒顫高熱,發(fā)展迅速,具有嚴重中毒癥狀。(三)敗血癥型鼠疫:此型最兇險,又稱暴發(fā)型鼠疫。(四)其它少見類型:如皮膚鼠疫、腦膜炎型鼠疫、眼鼠疫、腸鼠疫、扁桃 體鼠疫等。四、診斷:(一)流行病學史:起病前10日曾到過疫區(qū)或有接觸可疑動物或患者史。(二)臨床表現(xiàn):有下列表現(xiàn)之一應高度懷疑鼠疫:起病急驟,畏寒發(fā)熱,有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迅速衰竭。咳嗽、胸痛、血性痰、呼吸急促、紫紺,癥狀嚴重而體征相對較輕。急性淋巴結炎,發(fā)展迅速,因局部劇痛而采取強迫體位。(三
17、)實驗室:是確定本病最重要的依據(jù)。從患者的淋巴結穿刺液、血、痰中檢出鼠疫桿 菌,或血清學、分子生物學檢測陽性。五、治療原則:鏈霉素是首選?!舅伎碱}】鼠疫的病原及傳染源各是什么?傳播途徑有哪些?鼠疫臨床上分哪幾型?最常見的是哪型?其臨床特點如何?最兇險的是哪型?鼠疫的診斷依據(jù)是什么?如何確診?【選擇題】關于鼠疫下列概念正確的是:曾是甲類傳染病,現(xiàn)已絕跡仍是甲類傳染病,但可在24h之后報告甲類傳染病之首,應立即報告是乙類傳染病,但應按甲類處理人間鼠疫與鼠間鼠疫的關系是:人間鼠疫與鼠間鼠疫無關人間鼠疫流行總是發(fā)生在鼠間鼠疫之后鼠間鼠疫流行總是發(fā)生在人間鼠疫之后人間鼠疫與鼠間鼠疫的流行幾乎同時發(fā)生關于
18、鼠疫的流行病學特征下列概念正確的是是外來性傳染病,我國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由于家鼠也能傳染,故沒有季節(jié)性人群大多易感,所以無性別年齡之分夏秋季多發(fā),男性、野外作業(yè)者多見鼠疫桿菌的特點是:革蘭陰性桿菌,具有鞭毛和芽孢,能運動革蘭陰性桿菌,只產(chǎn)生內毒素抵抗力較強,既耐寒又耐熱革蘭陰性桿菌,既產(chǎn)生內毒素又產(chǎn)生外毒素關于腺鼠疫下列概念錯誤的是:腺鼠疫淋巴結可以擠壓盡早排膿最常見的臨床類型以急性淋巴結炎為特征腹股溝淋巴結炎最多見【答案】選擇題:1.C2. B 3. D 4. D 5. A霍亂一、概述: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 之一。二、流行病學:傳染源:患者和帶
19、菌者是霍亂的傳染源。傳播途徑:(1)糞一口途徑傳播(2)生活接觸傳播(3)蒼蠅傳播(4)水(5)食物流行特征:我國發(fā)病季節(jié)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三、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1-3天,典型霍亂病程分為三期。(一)瀉吐期(二)脫水期(三)反應恢復期:極少數(shù)病人尚未出現(xiàn)吐瀉癥狀即發(fā)生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稱 為“暴發(fā)”或“干性霍亂”。臨床根據(jù)脫水程度將霍亂分為輕、中、重型臨床表現(xiàn)輕型中型重型脫水(體重)5%以下5-10%10%以上四、診斷與鑒別診斷(一)疑似病例(符合下列之一者):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如劇烈腹瀉,水樣便(黃水樣、清水樣、米泔 樣或血水樣),伴有嘔吐,迅速出現(xiàn)嚴重脫水、循環(huán)衰竭
20、及肌肉痙攣(特 別是腓腸肌)的首發(fā)病例,在病原學檢查尚未肯定前;霍亂流行期間有明確接觸史(如同餐、同住或護理者等),并發(fā)生瀉吐 癥狀而無其它原因可查者。(二)確診病例(符合下列之一者):凡有腹瀉癥狀,糞便培養(yǎng)霍亂弧菌陽性;霍亂流行期間疫區(qū)內,凡有典型癥狀,雖然糞便培養(yǎng)霍亂弧菌陰性,但無其它原因可查者;在病原檢查中,首次糞便培養(yǎng)陽性的前后各5天內有腹瀉癥狀者,可 診斷輕型患者。六、治療原則:預防脫水、治療脫水、糾正電解質紊亂、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補液是治療本 病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七、出院標準:臨床癥狀消失6天,隔日糞便培養(yǎng)連續(xù)3次陰性,可解除隔離,出院。無細菌培養(yǎng)條件,隔離患者至癥狀消失15天。陪護者
21、與病人同時采便,二次陰性時與治愈病人同時出院?!舅伎碱}】霍亂的病原菌及傳染源各是什么?傳播途徑有哪些?簡述典型霍亂病程分幾期?霍亂患者的臨床分型有幾種?簡述霍亂的確診標準?【選擇題】霍亂的潛伏期是:1-7 天 B.1-3 天 C.3-5 天 D.7-9 天有極少數(shù)的霍亂病人尚未出現(xiàn)瀉吐癥狀即發(fā)生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稱為:輕型霍亂B.中型霍亂 C.重癥霍亂 D. “暴發(fā)型”或“干性”霍亂霍亂在我國流行高峰時期多在:5-11 月 B.8-12 月 C.7-10 月 D.3-8 月治療霍亂患者在無細菌培養(yǎng)條件的情況下,多久可以解除隔離?隔離患者至癥狀消失6天 B.隔離患者至癥狀消失3天C.隔離患者至癥狀
22、消失10天D.隔離患者至癥狀消失15天治療霍亂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A.補液 B.補鹽 C.抗病毒治療D.使用抗菌藥物【答案】選擇題:1.B2.D3.C4.D 5.A艾滋病一、流行病學傳染源:感染HIV的人是唯一傳染源,包括AIDS患者和無癥狀的HIV感染 者。傳播途徑:(1)性傳播 (2)血液和血液制品傳播(3)母嬰傳播二、臨床表現(xiàn):急性期:窗口期:從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體轉陽這一段時 間稱為窗口期。無癥狀期持續(xù)淋巴結腫大期臨床期(艾滋病期)三、預防與控制: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防護:防止被病人使用過的針頭刺傷;避免直接接觸病人的血液和體液;臨床操作、處理污物時避免自己的傷口接觸患者的
23、血液和體液;如不慎刺傷劃傷,應立即用清水清洗傷口,輕擠傷口,用碘酒、酒精消毒, 并咨詢專業(yè)醫(yī)生,進行后續(xù)處理?!舅伎碱}】艾滋病期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哪些?怎樣進行艾滋病的預防?【選擇題】艾滋病病毒主要攻擊人體的哪個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B.肌肉系統(tǒng)C.骨骼系統(tǒng)D.免疫系統(tǒng)在我國最常見的艾滋病傳播途徑是:A.性傳播B.靜脈吸毒C.輸血D.母嬰傳播感染HIV后到體內出現(xiàn)HIV抗體的這段時間稱為:A.窗口期B.持續(xù)淋巴結腫大期C.艾滋病期 D.急性期艾滋病職業(yè)暴露的防護方法有:A.防止污染過的針頭刺傷B.避免接觸病人的體液C. 一旦刺傷立即清洗,碘酒消毒D.以上都是【答案】選擇題:1.D2.B3.A4.D傳染
24、性非典型肺炎一、概述: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特指由新的冠狀病毒引起,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 切接觸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SARS屬于乙類傳染病, 按甲類傳染病管理。二、流行病學:(一)傳染源:患者是最主要傳染源,發(fā)生呼吸衰竭時傳染性最強。(二)傳播途徑: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傳播和近距離接觸傳播。三、臨床表現(xiàn):(一)潛伏期:在兩周之內,通常為26-10天。(二)臨床癥狀:發(fā)熱及相關癥狀:體溫一般高于38C,常呈持續(xù)性高熱,可伴有畏寒、 肌肉酸痛、關節(jié)酸痛、頭痛、乏力。呼吸系統(tǒng)癥狀:可有咳嗽,多為干咳??捎行貝?,嚴重者逐漸出現(xiàn)呼 吸困難。全身中毒癥狀:部分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
25、道癥狀。重癥 患者可發(fā)生肝、腎、心等臟器受累的表現(xiàn)。四、影像學:(一)磨玻璃密度影(二)肺實變影五、醫(yī)學觀察病例:近2周內有與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觸史,但無臨床表現(xiàn)者,應在自 接觸之日起醫(yī)學隔離觀察2周。【思考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是什么?什么是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有哪三類癥狀?【選擇題】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SARS冠狀病毒(SARS-CoV)是冠狀病毒科的新成員冠狀病毒科的病毒與人和動物的疾病有關病毒排泄物在空氣中存活6小時,在血液中可存活15天,糞便中可存 活10天56C加熱90分鐘,75C加熱30分鐘可滅活SARS病毒;75%乙醇5分 鐘病毒失去活力
26、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大部分患者無潛伏期發(fā)熱、頭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咳嗽、多痰,呼吸窘迫綜合癥早期白細胞數(shù)升高,肺部影像學顯示肺炎改變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潛伏期通常是:A.15-20 天 B.2-10 天 C.20-30 天 D.30-60 天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A.呼吸道飛沫傳播 B.垂直傳播 C.血液傳播D.蚊蟲叮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屬于哪類法定傳染病,發(fā)生流行時按哪類傳染病管 理?屬于乙類傳染病,流行是按甲類傳染病管理屬于乙類傳染病,流行是按乙類傳染病管理屬于甲類傳染病,流行是按甲類傳染病管理屬于丙類傳染病,流行是按乙類傳染病管理【答案】選擇題:1.C2.B3.
27、B4.A5.A肺結核一、流行病學:(一)傳染源:痰涂片檢查找到結核菌的肺結核患者(涂陽病人)是主要的傳 染源。(二)傳播途徑:肺結核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傳播。二、現(xiàn)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積極發(fā)現(xiàn)和治愈痰涂片陽性肺結核病人,是當今結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 成本/效益的干預措施。即直接觀察下的短程督導化療(簡稱DOTS策略)。各級政府對結核病控制工作的承諾。利用痰涂片顯微鏡檢查以發(fā)現(xiàn)更多的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對所有發(fā)現(xiàn)的傳染性肺結核病人,要進行正規(guī)治療與管理,每次服藥都要 在醫(yī)護人員的直接面視下服用。各地、各級要建立持續(xù)不間斷的免費抗結核藥物供應系統(tǒng)。建立結核病的登記、報告和評價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三、診斷:細
28、菌學檢查:痰菌檢查是確定傳染性和診斷、治療的主要依據(jù),痰結核菌陽性 可確診為肺結核。四、結核病分類:(一)原發(fā)性肺結核(二)血行播散性肺結核(三)繼發(fā)性肺結核(四)結核性胸膜炎(五)其它肺外結核五、治療原則: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全程?!舅伎碱}】請簡述現(xiàn)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的五個要素?結核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選擇題】肺結核?。篈.是遺傳性疾病B.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慢性傳染病C.是通過接觸傳播的傳染病D.不是傳染病肺結核可疑癥狀:A.頭痛、高熱、嗓子痛B.胸腹部痛、腹脹、吃不下飯C.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有咯血D.肥胖發(fā)現(xiàn)傳染性肺結核的簡便有效方法:A.查痰 B.查血 C.查尿 D.心電圖肺結
29、核主要通過:A.握手接觸傳染B.經(jīng)血液傳染C.傳染性病人咳嗽、咳痰、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的飛沫傳染D.吃飯傳播肺結核人管理不善可導致:A.容易產(chǎn)生大量的復治病例B.大量的耐藥病例C.使該地區(qū)的結核病患病率居高不下D.以上都是【答案】選擇題: 1.B2.C3.A4.C5.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概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禽、畜共患急性傳 染病。全球首例人類禽流感發(fā)生于1997年5月的香港,是一名3歲兒童。目前 已知感染人類的禽流感病毒血清亞型有H5N1、H7N7和H9N2三種。人感染高致病 性禽流感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和流感樣癥狀,小兒和老人易并發(fā)肺炎,部分嚴重 病例
30、可出現(xiàn)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最終發(fā)展為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二、病原學:H5N1血清亞型屬于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病毒。三、流行病學:(一)傳染源:主要是病禽或帶病毒禽類。目前尚無人傳人的確切證據(jù)。(二)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亦可經(jīng)過消化道和皮膚傷口而感染。四、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為7天,一般為1-3天。五、疫情報告: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乙類傳染病, 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舅伎碱}】禽類發(fā)生禽流感疫情時,人類因接觸病禽只是極少數(shù)被感染,為什么還要引 起如此高度的重視?簡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鑒別診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選擇題】全世界第一例人禽流
31、感病例在何年何地確診?1999年在香港 B.1997年在香港 C.1999年在中國 D.2003年在越南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傳播途徑?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膚 D.血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屬于哪類法定傳染病,發(fā)生流行時按哪類傳染病管 理?屬于乙類傳染病,流行是按甲類傳染病管理屬于乙類傳染病,流行是按乙類傳染病管理屬于甲類傳染病,流行是按甲類傳染病管理屬于丙類傳染病,流行是按乙類傳染病管理以下哪項不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應用抗病毒藥物的目的?A.預防再次感染B.抑制病毒復制C.減輕病情D.縮短病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多發(fā)生在哪個季節(jié)?A.春夏 B.夏秋 C.冬春 D.秋冬【答
32、案】選擇題:1.B2.B3.A4.A5.C流行性出血熱一、概述:流行性出血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 為主要傳染源;臨床以發(fā)熱、出血和腎臟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典型病例呈發(fā)熱期、 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五期經(jīng)過。二、流行病學:主要是接觸傳播、呼吸道傳播、垂直傳播、消化道傳播。三、診斷:(一)突然原因不明的高熱,可伴全身中毒癥狀、明顯的胃腸道、類肝炎癥狀。(二)注意觀察出血熱特有的三紅征及三痛征。(三)血常規(guī)出現(xiàn)PLT下降,異淋細胞,白細胞上升。(四)腎損害發(fā)生極早。(五)早期行腎臟B超檢查。(六)密切觀察臨床經(jīng)過。(七)特異性抗體檢測?!舅伎碱}】試述早期診
33、斷要點?簡述流行性出血熱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原因?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的治療要點是哪些?【選擇題】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原體是:A.細菌 B.立克次體C.漢坦病毒D.螺旋體 E.原蟲我國流行性出血熱最主要的傳染源是:A.家鼠 B.黑線姬鼠 C.紅背鼠 D.棕背鼠 E.豚鼠流行性出血熱最易侵犯的器官是:A.腦 B.肝 C.肺 D.腎 E.脾流行性出血熱早期休克主要原因是:小血管通透性增強、血漿外滲、血容量銳減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心肌損傷腎功能不全,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繼發(fā)感染流行性出血熱低血壓休克期多發(fā)生于病程的:A.4-6天 B.6-8天 C. 一星期內D.2-3病日E.多尿期以前【答案】選擇題:1.C2.
34、B3.D4.A5.A流行性乙型腦炎一、概述: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傳 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傳播,流行于夏秋季節(jié)。臨床上以高熱、意識障礙、抽搐、 呼吸衰竭及腦膜刺激癥狀等為特征。二、流行病學:傳染源:豬為主要傳染源。病人的病毒血癥短暫,不是主要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國內以三帶喙庫蚊為主要傳播媒介,蚊是乙腦病毒的長期儲存宿 主。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絕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隱性感染。感染后多為高度 散發(fā),多為10歲以下的兒童。流行地區(qū):乙腦絕大多數(shù)的病例集中在7、8、9三個月。三、臨床分型:乙腦可分為4型,輕型、普通型(中型)、重型、極重型(暴發(fā) 型)。四、鑒別診斷:中
35、毒型痢疾的腦型:本病亦多見于夏秋季,兒童多發(fā),病初胃腸 癥狀出現(xiàn)前即可有高熱及神經(jīng)癥狀(昏迷、驚厥),故易與乙腦混淆。腦脊液無 改變,大便或灌腸液可查見紅細胞、膿細胞及吞噬細胞,培養(yǎng)有痢疾桿菌生長, 血乙腦抗體陰性,可與乙腦相區(qū)別。五、治療原則:治療重點是把三關:即高熱、驚厥與呼吸衰竭。八、 預防:1.疫苗注射的對象主要為流行區(qū)6個月以上10歲以下的兒童。2.消滅蚊子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思考題】乙腦的概念與特點有哪些?乙腦應與哪些疾病進行鑒別?【選擇題】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原是:A.病毒8.細菌C.螺旋體D.蠕蟲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播途徑:A.呼吸道傳播B.消化道傳播C.接觸傳播D. 蚊蟲傳播乙腦
36、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高熱B.肺炎C.驚厥D.中樞性呼吸衰竭根據(jù)病情輕重,進行乙腦分型。有意識障礙如昏睡或淺昏迷,腹壁反射和提 睪反射消失,偶有抽搐,體溫常在40C左右,病程約為10天,多無恢復期 癥狀,是哪種類型?A.輕型 B.普通型(中型)C.重型 D.極重型(暴發(fā)型)【答案】選擇題:1. A 2.D3.D4.B5.D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概念: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 炎。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痛、嘔吐、皮膚粘膜淤點淤斑及腦膜刺激征。二、流行病學:傳染源:帶菌者為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呼吸道經(jīng)飛沫直接從空氣傳播。流行特征:3-4月為高峰期。三、臨床表現(xiàn)
37、:臨床分型:普通型(90%)、暴發(fā)型(休克型、腦膜腦炎型、混合型)、輕型 (非典型型)和慢性腦膜炎球菌敗血癥。普通型:前驅期、敗血癥期、腦膜炎期、恢復期。暴發(fā)型:休克型流腦:起病急,高熱寒戰(zhàn),全身毒血癥狀加重,皮膚粘膜淤點淤斑廣 泛,且融合伴中心壞死,休克;合并DIC,多無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檢查多無異 常。四、實驗室檢查:血象:白細胞總數(shù)增加,中性粒細胞升高。細菌學檢查:(1)涂片:取皮膚淤點處的組織液或離心沉淀后的腦脊液做涂片染色,見G 雙球菌。(2)培養(yǎng):取血或腦脊液,應在使用抗菌藥物前進行培養(yǎng)。(3)腦脊液檢查:病初或暴發(fā)型敗血癥,腦脊液僅表現(xiàn)為壓力增高。典型的 流腦腦膜炎期呈化腦改變。
38、(4)血清免疫學檢查:常用對流免疫電泳法、乳膠凝集試驗、ELISA法等進 行抗原檢測,主要用于早期診斷。五、治療:暴發(fā)型流腦的治療:病原治療:青霉素或三代頭孢菌素靜脈滴注,首劑加倍??剐菘酥委煟貉a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腦水腫治療:20%甘露醇快速靜滴;驚厥者可予安定;呼吸衰竭者,可行氣 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抑制炎癥反應治療:地塞米松或甲基強的松龍;靜脈應用丙種球蛋白??鼓委煟悍惨捎蠨IC,早期給予肝素抗凝治療,病情好轉后既可停藥?!舅伎碱}】簡述什么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流腦的實驗室檢查包括哪些?簡述普通型流腦的治療?【選擇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的病原菌是:A.腦膜炎雙球菌 B
39、.肺炎雙球菌C.流感嗜血桿菌D.結核桿菌流腦的傳播途徑是:A.密切接觸傳播B.間接傳播C.呼吸道經(jīng)飛沫直接從空氣傳播 D.消化道傳播起病急,高熱寒戰(zhàn),全身毒血癥狀加重。皮膚粘膜淤點淤斑廣泛,且融合 伴中心壞死,休克,合并DIC。多無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檢查多無異常。是哪種 類型流腦的臨床表現(xiàn)?A.普通型流腦B.暴發(fā)休克型流腦 C.暴發(fā)腦膜腦炎型流腦D.輕型流腦普通型流腦占臨床發(fā)病的比率為:A.90%B.70%C.50%D.30%高熱、毒血癥持續(xù),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加重;顱壓升高,有腦膜的炎癥表現(xiàn), 是哪一期?A.前驅期 B.敗血癥期C.腦膜炎期D.恢復期【答案】選擇題:1.A2.C3.B4.A5.
40、C麻疹一、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乙類傳染病之一。二、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傳播途徑: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三、臨床表現(xiàn):典型的麻疹發(fā)病可以分為3期。前驅期:發(fā)熱、呼吸道卡他癥狀,同時可伴有厭食、惡心、嘔吐與腹瀉等 癥狀。在發(fā)病的2-3天時,在90%的病人中口腔粘膜上可發(fā)現(xiàn)粘膜疹(科 氏斑)具有早期診斷價值。出疹期:麻疹多數(shù)在發(fā)病的第4天左右出疹,出疹的順序:先由耳后、發(fā) 根、逐漸發(fā)展到顏面、軀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皮疹 的特點是:充血性的斑疹和丘疹,疹間的皮膚正常,大約2-5天皮疹出齊, 可以融合成片?;謴推冢喊l(fā)熱開始消退,癥狀減輕,按
41、出疹的順序皮疹也消退,并可以出 現(xiàn)小的脫屑或留下褐色的色素斑。四、診斷:多有明顯的麻疹密切接觸史;發(fā)熱同時伴有呼吸道的卡他癥狀;早期在口腔粘膜發(fā)現(xiàn)科氏斑;發(fā)熱第四天左右出疹以及皮疹的特點;實驗室檢查血清抗體或分離病毒。五、治療:一般治療:呼吸道患者應在家隔離、治療至出疹后5天。有并發(fā)癥患者應 住院隔離治療,隔離期延長5天。對癥支持治療:高熱者可用小劑量退熱藥;忌用強退熱劑及冰水、酒精等 擦浴,以免影響皮疹透發(fā)。治療肺炎、喉炎、心功能不全、腦炎等并發(fā)癥。六、預防控制:免疫接種:兒童滿8個月時基礎免疫,接種1劑麻疹減毒活疫苗;1歲半 時可復種1劑;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高中三年級(包括同年齡的職
42、 高、技校中專學生)、大學一年級的外地新生分別加強免疫1劑。對于麻疹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城鎮(zhèn)應于6小時內、農村應于12小時內通 過傳染病疫情監(jiān)測信息系統(tǒng)進行報告?!舅伎碱}】麻疹的概念?試述典型麻疹的前驅期表現(xiàn)?試述麻疹皮疹的特點?【選擇題】典型麻疹的出疹先后順序是:先由耳后,到發(fā)根、顏面、軀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手足 心。先由顏面、軀干(胸,背,腹)和四肢,到耳后、發(fā)根、,最后到手足 心。先由耳后,到手足心,最后到發(fā)根、顏面、軀干(胸,背,腹)和四 肢。先由手足心、顏面、軀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耳后,到發(fā) 根。下列哪項對麻疹的早期診斷最有價值:A.發(fā)熱 B.呼吸道卡他癥狀C.嘔
43、吐與腹瀉 D. 口腔粘膜斑(科氏斑)預防麻疹流行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A.少去公共場所B.隔離檢疫C.注射麻疹預防針D.注射人血丙種球蛋 白多見于2歲以內嬰幼兒,驟發(fā)高熱,上呼吸道癥狀輕微,患兒精神好,高 熱持續(xù)3-5天驟退,熱退時或退后出疹,無色素沉著,亦不脫屑,是下列哪項疾 病的臨床特點?A.麻疹 B.風疹C.幼兒急疹D.猩紅熱前驅期發(fā)熱,咽痛,起病1-2天內出疹,皮疹為針頭大小,紅色斑點狀斑 疹或粟粒疹,疹間皮膚充血,皮膚彌漫性潮紅,壓之退色,退疹時脫屑脫皮,白 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是下列哪項疾病的臨床特點?A.麻疹 B.風疹C.幼兒急疹D.猩紅熱【答案】選擇題:1.A2.D3.
44、C4.C5.D流行性腮腺炎一、病原學:腮腺炎病毒是一種核糖核酸病毒。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二、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發(fā)病前3天至腮腺腫脹后9天均有高度傳染性)和隱性感 染者均為傳染源。傳播途徑:經(jīng)呼吸道飛沫傳播。人群易感性:主要侵犯兒童和青少年,流行以冬春季節(jié)多見。三、臨床表現(xiàn):涎腺炎:多見腮腺炎,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痛、食欲不振等,隨后腮腺腫大, 局部發(fā)熱不紅,不化膿,兩側腫大不對稱,腫大以耳垂為中心,觸之柔 韌且有觸痛,進食時疼痛加重,大約4-5天逐漸消退。腦膜腦炎:可發(fā)生在腮腺腫大之前6天或腮腺腫大同時或腫大之后2周。胰腺炎或睪丸炎。四、鑒別診斷:化膿性腮腺炎:常為一側性,局部紅腫壓痛明
45、顯,腮腺管口紅腫可擠出 膿液。分泌物涂片及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化膿菌。血象中白細胞總數(shù)和嗜中性粒 細胞明顯增高。淋巴結炎:頸部及耳前淋巴結炎腫大不以耳垂為中心,局限于頸部或耳 前區(qū),可發(fā)現(xiàn)頸部或耳前區(qū)淋巴結相關組織有炎癥。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 粒細胞明顯增高。五、治療:治療要點:隔離,臥床休息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潔,避免 酸性食物,流質飲食;中藥清熱解毒,局部外敷;不用抗生素;重癥病人或 并發(fā)腦膜炎者可短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男性睪丸炎時可加用己烯雌酚?!舅伎碱}】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表現(xiàn)?流行性腮腺炎與化膿性腮腺炎鑒別診斷的要點是什么?流行性腮腺炎與淋巴結炎鑒別診斷的要點是什么?【選擇題】流行性腮腺
46、炎表現(xiàn)為:呈非化膿性炎癥、腮管口紅腫B.腮腺管口紅腫可擠出膿掖。C.頜下腫大,有壓痛,局部皮膚發(fā)紅。D.耳后腫大,有壓痛,局部皮膚發(fā)紅。關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哪項是正確的?A.經(jīng)消化道傳播,傳染性很強B.腮腺炎病毒僅存在于人體中C.嬰兒沒有先天性被動免疫D.男性睪丸炎時可加用抗菌素常為一側性,局部紅腫壓痛明顯,腫塊局限,晚期有波動感,腮腺管口紅腫 可擠出膿掖,分泌物涂片及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化膿菌,血象中白細胞總數(shù)和嗜中性 粒細胞明顯增高,鑒別診斷是:A.流行性腮腺炎B.化膿性腮腺炎C.淋巴結炎D.癥狀性腮腺腫大在糖尿病、營養(yǎng)不良、慢性肝病中,某些藥物如碘化物、羥保泰松、異丙基 腎上腺素等可致腮腺腫大,
47、其特點為對稱性,無腫痛感,觸之較軟,組織檢 查主要為脂肪變性,鑒別診斷是:A.流行性腮腺炎B.化膿性腮腺炎 C.淋巴結炎D.癥狀性腮腺炎頸部及耳前淋巴結炎腫大不以耳垂為中心,局限于頸部或耳前區(qū),為核狀體較硬,邊緣清楚,壓痛明顯,表淺者可活動,可發(fā)現(xiàn)頸部或耳前區(qū)淋巴結相 關組織有炎癥,如咽峽炎、耳部瘡疥等,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鑒別診斷是:流行性腮腺炎B.化膿性腮腺炎 C.淋巴結炎D.癥狀性腮腺炎【答案】選擇題:1.A2.B3.B4.D5.C細菌性痢疾一、概述: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窍那锛竟?jié)最常見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由痢 疾桿菌引起,以結腸化膿性炎癥為主要病變。二、流行病學:傳染源:
48、傳染源包括患者和帶菌者?;颊咧幸约毙苑堑湫途∨c慢性隱匿型 菌痢為重要傳染源,傳播途徑:糞一一口途徑。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患病多,患同型菌痢后無鞏固免疫力, 不同菌群間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桿菌之間無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復感染或再 感染而反復多次發(fā)病。流行病學特征:以夏秋兩季多見。三、臨床表現(xiàn):(一)急性菌?。杭毙缘湫途。浩鸩〖?,畏寒、發(fā)熱,伴頭昏、頭痛、惡心等全身中毒癥 狀及腹痛、腹瀉,糞便開始呈稀泥糊狀或稀水樣,量多,繼則呈粘液或黏 液膿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數(shù)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壓 痛明顯,少數(shù)患者發(fā)生繼發(fā)性休克。急性非典型菌痢:一般不發(fā)熱或有低熱,腹痛輕,腹瀉次數(shù)
49、少,粘液多, 一般無肉眼膿血便,無里急后重。急性中毒型菌?。捍诵投嘁娪?-7歲健壯兒童,突然高熱起病,腸道癥狀 不明顯,起病急驟,發(fā)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分為休克型(周圍 循環(huán)衰竭型)、腦型(呼吸衰竭型)、混合型。(三)慢性菌?。翰∏檫w延不愈超過2個月以上者稱作慢性菌痢。分為以下三 型:急性發(fā)作型;2.遷延型;3.隱匿型;四、治療:(一)急性菌痢的治療:一般治療;對癥治療:退熱、補液。中毒癥狀嚴重時可用糖皮質激素。病原治療:哇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甙類、磺胺類等。中毒性菌痢的治療包括抗感染、控制高熱與驚厥、循環(huán)衰竭的治療、防治 腦水腫與呼吸衰竭等。(二)慢性菌痢的治療:尋找誘因,對癥
50、處理。對于腸道粘膜病變經(jīng)久不愈者,同時采用保留灌腸療法。五、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患者和帶菌者,早期隔離,直至糞便培養(yǎng)隔日一次,連續(xù) 2-3次陰性方可解除隔離;沒有大便培養(yǎng)條件的地方,病人要治療10天到兩周以后解除隔離?!舅伎碱}】痢疾桿菌分為哪四群?急性典型菌痢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什么?怎樣預防菌?。俊具x擇題】哪一項不是急性菌痢的傳染源?菌痢患者 B.痢疾桿菌帶菌者C.蒼蠅 D.慢性隱匿型菌痢患者急性菌痢患者的腹痛常出現(xiàn)在哪個部位?右上腹 B.右下腹 C.左上腹 D.左下腹下面哪一項不是慢性菌痢的臨床類型?急性發(fā)作型 B.遷延型 C.隱匿型 D.逍遙型急性菌痢一般不會出現(xiàn)下列哪項并發(fā)癥?A.腸穿孔 B.敗
51、血癥 C.溶血尿毒綜合征(HUS)D.關節(jié)炎急性菌痢的病原治療,不能選用哪類抗菌藥物?A.氟硅諾酮類 B.氨基糖甙類 C.三代頭孢菌素 D.萬古霉素【答案】選擇題:1.C2.D3.D4.A5.D傷寒一、基本概念:傷寒是由傷寒桿菌感染而發(fā)生的經(jīng)消化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長 程發(fā)熱、全身中毒癥狀、相對緩脈、肝脾腫大、玫瑰疹及白細胞減少等。主要并 發(fā)癥為腸出血、腸穿孔。二、流行病學:傳染源:傷寒患者及帶菌者。全病程均有傳染性,以病程第2-4周傳染性最 大。傳播途徑:糞一一口途徑。水源污染是傳播本病的重要途徑,常釀成流行。流行特征:以夏秋季最多。散發(fā)性,多由于與輕型病人或慢性帶菌者經(jīng)常接觸而引
52、起。流行性,多見于水型或食物型傳播。三、病理改變:傷寒的主要病理特點是全身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tǒng)增生性反應,以回腸末端集 合淋巴結和孤立淋巴結最為顯著。鏡檢的最顯著特征是以巨嗜細胞為主的細胞侵 潤,可見胞質內含有吞噬的淋巴細胞、紅細胞、傷寒桿菌及壞死組織碎屑,稱為 “傷寒細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變。四、臨床表現(xiàn)與分型:(一)臨床分期初期:相當于病程第一周。病多緩起,體溫呈階梯狀上升,伴有全身不適, 部分患者出現(xiàn)便秘或腹瀉。極期:相當于病程第2-3周。(1)高熱:體溫轉為稽留高熱;(2)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毒癥狀:工科表情淡漠,重者可有檐妄、昏迷;(3)玫瑰疹:約半數(shù)患者在病程第一周末于前胸、腹部出現(xiàn)淡紅色丘
53、疹, 稱為玫瑰疹,直徑達2-4mm,壓之退色,散在分布,一般數(shù)個至十數(shù)個,多在2-4日內消退;相對緩脈;肝脾腫大;消化系統(tǒng)癥狀:部分患者腹脹、右下腹壓痛、便秘或腹瀉等。緩解期:相當于病程第3-4周,體溫開始波動下降,各種癥狀逐漸減輕,但 本期內有發(fā)生腸出血及腸穿孔的危險,需特別警惕?;謴推冢合喈斢诓〕痰?周末開始,仍需注意進食少渣飲食。臨床分型:普通型、輕型、暴發(fā)型、遷延型、逍遙型。五、實驗室檢查:常規(guī)化驗: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細胞可減少;嗜酸粒細 胞減少或消失。細菌學檢查:血培養(yǎng):發(fā)病第一周血培養(yǎng)陽性率可達80%以上,以后陽性率下降;骨髓培養(yǎng):全病程均可獲較高的陽性率,第一周可
54、高達90%,且較少受抗菌藥物的影響;糞培養(yǎng):在第3-5周時陽性率較高;血清學檢查:肥達反應,一般從病程第2周開始陽性率逐漸增加,至第4周可達90%,病愈后陽性反應可持續(xù)數(shù)月之久。六、治療:一般治療:消化道隔離,臥床休息;無渣飲食。對癥治療:高熱:適當應用物理降溫,慎用解熱鎮(zhèn)痛藥,以免虛脫。便秘:用開塞露或用生理鹽水低壓灌腸,禁用泄劑。腹瀉:可用收斂藥,忌用鴉片制劑。腹脹:禁用新思的明類藥物。抗菌治療:哇諾酮類抗菌劑:已成為治療傷寒的首選抗菌藥物。三代頭孢菌素:常用于兒童或孕婦。氯霉素。七、預防:患者:隔離期應自發(fā)病日起至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后15日為止;有條件者應作糞便培養(yǎng),如連續(xù)2
55、次陰性,可解除隔離。帶菌者:對托兒所、飲食行業(yè)等工作人員以及傷寒恢復期病人均應作定 期檢查,如發(fā)現(xiàn)帶菌者,應調離工作,并給予徹底治療。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應進行檢疫。副傷寒一、副傷寒甲、乙:副傷寒甲、乙的癥狀與傷寒類似。熱程較傷寒短,毒血癥較輕,但腸道癥狀 則較顯著。皮疹出現(xiàn)較早,且數(shù)量多,直徑大。復發(fā)與再燃多見,腸出血、腸穿 孔等并發(fā)癥少見。二、副傷寒丙:傷寒型、胃腸炎型、膿毒血癥型?!舅伎碱}】傷寒桿菌的哪些特點與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有關?典型傷寒的4期表現(xiàn)是什么?傷寒的治療可以選擇哪些抗生素?【選擇題】傷寒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A.腸穿孔 B.腸出血 C.中毒性肝炎 D.膽囊炎下面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56、?高熱時可使用解熱鎮(zhèn)痛藥,以免高熱驚厥;便秘時可使用開塞露或用生理鹽水低壓灌腸;腹瀉時可使用鴉片制劑;腹脹時可使用新思的明類藥物減輕癥狀;傷寒患者在病程第3周哪些培養(yǎng)方法陽性率更高?A.血培養(yǎng) B.骨髓培養(yǎng) C.糞培養(yǎng) D.膽汁培養(yǎng)與傷寒相比,下面哪一項不是副傷寒甲、乙的特點?A.起病更徐緩B.急性胃腸炎表現(xiàn)常更嚴重C.熱程更短D.不易復發(fā)和再燃傷寒患者的腹痛常出現(xiàn)在哪個部位?A.右上腹 B.右下腹 C.左上腹 D.左下腹【答案】選擇題:1.A2.B3.C4.D 5B乙型肝炎一、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診斷慢性肝炎期有四個臨床特征:乙肝五項:HbsAg陽性持續(xù)6個月以上;病毒學標志(HBV DNA):
57、 HBV DNA 105 拷貝/ml;肝功能監(jiān)測:轉氨酶(ALT)異常;肝臟組織學檢查:慢性肝炎的病理損傷改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一般分為三期:免疫耐受期、慢性肝炎期、病毒抑制期二、抗病毒治療: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藥物有干擾素和拉米腹夫定;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藥物存在的問題:只能抑制病毒,不能清除病毒,需 長期應用,可能發(fā)生耐藥,停藥過早或不堅持治療可導致疾病復發(fā)。三、預防:乙型肝炎的傳播的途徑:母嬰傳播(是我國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血液傳 播和體液傳播。母嬰傳播阻斷的措施:婚前檢查:發(fā)現(xiàn)乙肝準媽媽和準爸爸;產(chǎn)前檢查:對大三陽媽媽進行產(chǎn)前干預;產(chǎn)中保護:避免產(chǎn)程中交叉感染;產(chǎn)后免疫: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
58、球蛋白;產(chǎn)后保護:盡量避免母乳喂養(yǎng)?!舅伎碱}】簡述診斷慢性肝炎期有哪些臨床特征?簡述抗病毒治療時應注意哪些問題?【選擇題】乙肝“大三陽”是指下列哪三種抗原、抗體陽性: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體(抗HBs)C.e抗原(HbeAg)D. e抗體(抗HBe)E.核心抗原(HbcAg)F.核心抗體(抗HBc)乙肝“小三陽”是指哪三種抗原、抗體陽性: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體(抗HBs) C.e抗原(HbeAg)D. e抗體(抗HBe)E.核心抗原(HbcAg)F.核心抗體(抗HBc)乙肝病毒基因DNA是檢測的重要指標,當大于多少拷貝/ml時表示病毒復 制活躍。A. 103
59、B. 104 C. 105D. 106保肝藥物治療的適應癥是哪些?出現(xiàn)乏力、納差、腹脹、肝區(qū)疼痛等臨床癥狀血清轉氨酶升高黃疸肝臟組織學檢查發(fā)現(xiàn)病理損傷改變【答案】選擇題:1.A C F 2.A D F 3.C4.A B C狂犬病一、概述:狂犬病又稱恐水癥,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蓄共患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急性 傳染病。病死率幾乎100%。乙類傳染病之一。臨床表現(xiàn)為特有的狂躁、恐懼不 安、怕風恐水、流涎和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而危及生命。二、流行病學:傳染源:為帶狂犬病毒動物。主要為病犬。我國主要傳染源為病犬;傳播途徑:經(jīng)帶病毒動物咬傷為主要傳播途徑,含病毒氣溶膠可經(jīng)呼吸道 傳播。人被犬咬傷后的發(fā)生率為15-30%。頭面部、頸、手處被咬傷者,創(chuàng)口深而 大者,咬傷后沒有及時正確處理傷口者及未能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者發(fā)病機率 大。三、發(fā)病機理和病理改變:狂犬病毒對神經(jīng)組織有強大的親和力。不入血形成病毒血癥。四、臨床分期:前驅期、興奮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2年大學法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物理下冊模擬考試試題B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學動物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物理下冊月考試卷D卷-附解析
- 2023年高考全一輪微專題16-等壓面及其判讀(解析版)
- 2022年大學森林資源專業(yè)大學物理二期末考試試題-附解析
- 托兒所食品留樣及追蹤制度
- 2022年大學機械專業(yè)大學物理下冊月考試題B卷-含答案
- 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制度
- 2022年大學儀器儀表專業(yè)大學物理下冊月考試卷D卷-附解析
- 新冠疫情影響下的醫(yī)院運營制度
- 中醫(yī)外治治療風濕病
- 美國實時總統(tǒng)大選報告
- 外貿業(yè)務與國際市場培訓課件
- 信創(chuàng)醫(yī)療工作總結
- 教師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方案
- 滅火器的規(guī)格與使用培訓
- 2024《中央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 紀錄片《園林》解說詞
- 《民間文學導論》課件
- 《輸血查對制度》課件
- 拳擊賽策劃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