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詳解課件_第1頁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詳解課件_第2頁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詳解課件_第3頁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詳解課件_第4頁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詳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金匱教研室第1頁,共86頁。概 說1、概念第2頁,共86頁。 血痹:因氣血不足,感受風(fēng)邪, 導(dǎo)致陽氣閉阻,血行瘀滯,出現(xiàn)以身體局部麻木不仁為特征的疾病。 第3頁,共86頁。虛勞:指一切由勞傷所致的以五臟氣 血陰陽虛損為特征的慢性虛弱性疾病。第4頁,共86頁。2、與內(nèi)科學(xué)的關(guān)系第5頁,共86頁。3、合篇意義第6頁,共86頁。 血 痹第7頁,共86頁。原文 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fēng),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guān)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一)提要論述血痹的病因病機,脈象和治法。第8頁,共86頁。氣血不足

2、(內(nèi)因) 陽氣閉阻,血脈滯澀血痹感受風(fēng)邪(外因) 第9頁,共86頁。 微陽虛不足寸口脈 澀血行滯澀 寸口、關(guān)上小緊外感風(fēng)寒治法:針引陽氣“血中之邪,始以陽氣傷而得入,終必得陽氣通而后出?!钡?0頁,共86頁。原文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guān)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fēng)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二)提要承上條指出血痹重癥的治療第11頁,共86頁。陰陽俱微營衛(wèi)氣血俱虛弱(病機)寸口關(guān)上微 陽虛不運,陰血凝滯,邪氣深入尺中小緊第12頁,共86頁。治法溫陽行痹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第13頁,共86頁。方解 桂枝通陽 黃芪補氣通陽 芍藥、大棗養(yǎng)血 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第14頁,共86頁。“陰陽形氣俱不足者,

3、勿取以針,而調(diào)以甘藥”第15頁,共86頁。臨床運用 末梢神經(jīng)炎、頸性眩暈、產(chǎn)后身痛、肩周炎、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硬皮病、皮肌炎、脈管炎等表現(xiàn)為氣虛血滯者。第16頁,共86頁。 高某某,男,49歲。患者兩手指及右下肢麻木刺痛怕冷,已二年之久,每遇陰冷加重,少事活動反覺舒服,但過勞則麻木更重,曾經(jīng)西醫(yī)按末梢神經(jīng)炎,用維生素等藥治療不效。病人面色不華,肌膚肢體無異常變化,脈弦沉細而澀,舌質(zhì)淡紅,苔白滑。第17頁,共86頁。 此證系陽氣不足,氣虛血滯,營衛(wèi)不和之血痹證,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50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王不留行15克,生姜15克,大棗五枚,水煎服。第18頁,共86頁。 服十劑,病情

4、好轉(zhuǎn),不怕冷,又照方加減服二十余劑,刺痛消失,麻木大減,僅在寒冷時尚感不適,囑其照方加當歸50克,配丸藥服之以善其后。第19頁,共86頁。 黃芪桂枝五物湯加雞血藤為基礎(chǔ)方:黃芪、 桂枝、白芍、生姜各9克,大棗6枚,雞血藤9克。治療60例肢體麻木癥,痊愈22例,近愈15例,好轉(zhuǎn)12例,無效2例。第20頁,共86頁。 氣虛突出,加黨參、當歸、白術(shù)、重用黃芪;瘀血重,加紅花、丹參、沒藥等;上肢麻木加桑枝,下肢麻木加牛膝;肢端發(fā)涼,蒼白麻木加附子;肢體麻木有蟻行感加僵蠶。第21頁,共86頁。虛 勞第22頁,共86頁。 先天成因 后天:起居失常、飲食所傷、七情 郁結(jié)、勞倦、誤治、病后失調(diào)第23頁,共86

5、頁。脈 象第24頁,共86頁。原文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三)提要:指出虛勞病的主要脈象第25頁,共86頁。 大陽氣外浮脈 極虛精氣內(nèi)損 實質(zhì):陰精陽氣虛衰第26頁,共86頁。原文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夾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十)提要:虛勞脈大有虛寒、虛熱的區(qū)別。第27頁,共86頁。脈大:虛大無力痹夾背行:氣虛失溫煦,血少失濡養(yǎng)兼腸鳴:脾氣虛寒,運化失職兼馬刀俠癭:陰虛陽浮,爍津成痰第28頁,共86頁。原文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chǎn)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十二)提要:論述精血虧虛的虛勞脈象第29頁,共

6、86頁。弦則為減:陽氣衰減,弦而無力芤則為虛:陰血虧虛,脈大而中空革脈:陰氣大傷,虛陽外浮(浮大、下無、外急、中空)治療:益氣生血,潛陽攝陰第30頁,共86頁。 辨 證第31頁,共86頁。一、陰虛原文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里虛也。(四)提要指出氣血兩虛的虛勞脈證第32頁,共86頁。面色薄氣血不足,不榮于面渴血虧則津少亡血氣虛不能攝血喘腎氣虛不能納氣悸陰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第33頁,共86頁。原文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六)提要論述陰虛的虛勞證與季節(jié)的關(guān)系第34頁,共86頁。脈浮大真陰不足,陽浮于外手足煩熱陰虛生內(nèi)熱春夏劇春夏木火旺

7、盛,陽氣外浮則陰越虛,故病增劇秋冬瘥秋冬金水相生,陰得時令之助故病減輕第35頁,共86頁。陰寒精自出陰虛損及陽,以致腎陽虛弱,精關(guān)不固,故前陰寒冷而精滑酸削不能行腎精虧虛不能充養(yǎng)骨髓,故兩腿酸痛,無力,行走艱難第36頁,共86頁。二、陽虛原文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jié)M,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十一)提要論述虛勞病脾腎陽虛的脈證第37頁,共86頁。沉小遲里虛寒脫氣指病機,即陽氣虛衰之意喘喝即氣喘有聲。腎陽虛憊,攝納無權(quán)。手足逆寒腎陽虛衰,外不能溫煦四肢腹?jié)M,溏泄腎陽不能上溫脾土,脾陽虛水谷不運第38頁,共86頁。三、陰陽兩虛 原文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里急,小便不利,面

8、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jié)M,此為勞使之然。(五) 提要論述氣血兩虛的虛勞脈證第39頁,共86頁。脈虛沉弦,無寒熱氣血兩虛短氣、里急、小便不利、少腹?jié)M氣虛面色白、時目瞑、衄血虛第40頁,共86頁。原文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七)提要:論述真陽不足虛勞無子的脈癥第41頁,共86頁。脈浮弱真陽不足澀精血衰少無子不孕不育精氣清冷精液清稀不溫第42頁,共86頁。原文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九)提要指出虛勞盜汗的脈象第43頁,共86頁。虛弱主陽氣虛少,陽虛失于外固細微主陰血虛少,陰虛不能內(nèi)守第44頁,共86頁。證 治第45頁,共86頁。一、陰虛原文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十

9、七)提要指出虛勞陰虛失眠的證治第46頁,共86頁。虛煩不得眠肝血虛,陰虛火盛, 陰不潛陽則陽不入陰而魂不守舍治法:養(yǎng)陰清熱,安神寧心方藥:酸棗仁湯第47頁,共86頁。酸棗仁養(yǎng)肝陰,安心神知母養(yǎng)陰清熱除煩茯苓安神寧心川芎活血理肝郁甘草調(diào)和諸藥第48頁,共86頁。 何某,男,22歲。勞心過度,血虛無以養(yǎng)心,心虛則神不守舍,終夜不寐,頭暈,耳鳴,精神恍惚,四肢無力,怔忡健忘,心中虛煩,形體消瘦,脈象弦而無力,此癥因勞心過度,且血虛無以養(yǎng)心,終夜不寐,脈象弦而無力。第49頁,共86頁。 予加味酸棗仁湯:酸棗仁四錢,茯苓五錢,茯神五錢,川芎一錢,五味子一錢,當歸二錢,熟地三錢,知母三錢,柏子仁三錢,遠志

10、二錢,甘草一錢。服藥后,當夜已能安睡,后仍依前方加減,續(xù)服兩劑,睡眠頗安,各種癥狀亦減輕。第50頁,共86頁。二、陰陽兩虛第51頁,共86頁。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弦,發(fā)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八)提要指出陰虛及陽,陰陽兩虛的失精證治第52頁,共86頁。失精家經(jīng)常夢遺、滑精之人。由于陰虛內(nèi)熱,相火擾動,即有夢而精出。陰精虧耗日久,勢必損及陽,即無夢而精自出,為滑精。少腹弦急,陰頭寒腎陽虧虛,失于溫煦目弦,發(fā)落精血損耗第53頁,共86頁。脈極虛精氣不足芤遲陰血虛而及陽,陰陽兩虛芤動陰血虧虛,心神不斂微緊指脈虛弦,主陽

11、虛里寒失精陰失陽固,走而不守夢交陽失陰涵,浮而不斂第54頁,共86頁。病機:陰虛及陽,陰陽兩虛治法:調(diào)和陰陽,固精止遺方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桂枝湯調(diào)和陰陽龍骨、牡蠣潛陽入陰,固攝止遺第55頁,共86頁。 臨床應(yīng)用 許某,男,48歲。患遺精滑泄,延近20年。頻頻遺泄,有夢或無夢,手足心熱,易汗出,少腹拘急,脈弦而大,按之似覺中空。舌苔白,質(zhì)淡紅,口不渴。疊進滋補腎陰、固精止遺之方,達百余劑之多,未見效果。第56頁,共86頁。 證屬陰損及陽,陰陽兩虛,陰不內(nèi)守,陽失固澀之證。治以調(diào)和陰陽,固澀鎮(zhèn)潛,則精亦不致外泄。方用桂枝8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龍牡各30克,人參5克,山萸肉10克,五味子6

12、克,生姜2片,大棗7枚。連服10劑,遺精明顯好轉(zhuǎn),后以原方小其制,調(diào)治月余獲愈。第57頁,共86頁。 后世用于治療低熱、自汗、盜汗、脫發(fā)等病證,并擴用于治療性功能障礙、神經(jīng)官能癥、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腸炎等。第58頁,共86頁。原文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十三)提要指出陰陽兩虛性虛勞的證治第59頁,共86頁。里急,腹中痛陽虛生寒衄,咽干口燥,手足煩熱陰虛生熱悸陰虛火旺,心神不寧夢交失精陽不攝陰,陰不守陽四肢痠疼四肢失去陽氣陰血的滋養(yǎng)第60頁,共86頁。病機:陰陽兩虛治法:建立中氣,平調(diào)陰陽方藥:小建中湯飴糖、大棗、甘草甘溫,補脾建中配生姜、

13、桂枝辛甘化陽調(diào)衛(wèi)氣配芍藥酸甘化陰和營氣;緩急止痛第61頁,共86頁。機理:靈樞終始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币驗槠⑽笧闋I衛(wèi)氣血生化之源,陰陽升降之樞,如果脾胃虛弱,勢必造成氣血不足,陰陽升降失序,進而可發(fā)展為陰陽兩虛,小建中湯通過甘溫建中,調(diào)補脾胃,使脾胃之陽氣恢復(fù),則氣血生化有源,陰陽兩虛亦能得以補充和協(xié)調(diào),升降自調(diào),寒熱錯雜之象自可消除。第62頁,共86頁。臨床應(yīng)用 馬某,男,35歲?;颊咭蛭笣兇┛锥形复稳行g(shù),出院后一直身體未能恢復(fù)健康,面色晄白,形體消瘦,畏寒肢冷,脘腹隱隱作痛,喜溫喜按,脈象虛大。醫(yī)家認為術(shù)后腸粘連作痛,先后用理氣導(dǎo)滯、活血去瘀等

14、法治療,不效。第63頁,共86頁。 據(jù)癥辨證,病屬術(shù)后中氣虛寒,非氣滯血瘀實證。治宜小建中湯加味,以建中緩?fù)础K幱茫狐h參10克,飴糖30克,炒白芍20克,炙甘草5克,桂枝10克,當歸10克,生姜5片,大棗5枚。服藥10劑,脘腹疼痛消失,身體逐漸恢復(fù),病獲痊愈。第64頁,共86頁。原文虛勞里急,諸不足,黃芪建中湯主之。(十四)提要承上條論述陰陽兩虛偏于氣虛的證治諸不足陰陽氣血俱不足黃芪補中益氣第65頁,共86頁。 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胃炎6例,胃潰瘍18例。處方:黃芪、白芍、大棗、麥芽各30克,桂枝10克,甘草6克,元胡15克。大便色黑者加烏芨散(烏賊、白芨各15克);病久者加丹參20克;胃脘冷痛

15、者加良附丸;便溏納呆加白術(shù)、焦山楂各15克,每日一劑。第66頁,共86頁。 病程最長8年,最短1月。 經(jīng)治療后,痊愈20例,好轉(zhuǎn)4例;服藥最多32劑,最少2劑。第67頁,共86頁。原文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十五)提要論述腎陽虛的虛勞證治第68頁,共86頁。腰痛腎臟虧損少腹拘急腎陽虛,不能溫養(yǎng)膀胱小便不利腎虛膀胱氣化不利治法:溫陽化氣第69頁,共86頁。方藥:八味腎氣丸六味地黃丸滋補腎之陰精 (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桂枝、附子振奮腎之陽氣第70頁,共86頁。臨床應(yīng)用 林某,男,61歲?;颊呷砀∧[二十余天,近十多天來伴有咳嗽氣促,不能平臥,偶有微熱,小便不利,且全身酸痛

16、,腰痛尤甚,皮膚蒼白,舌淡,脈微。此證顯系腎虛陽微,水無所制而逆于上,故咳嗽喘急,水不下行,故小便不利。第71頁,共86頁。 治宜振腎陽,暢水道,以加味腎氣丸主之。熟地黃三錢,淮山藥三錢,丹皮二錢,澤瀉二錢,茯苓一錢五分,黃芪二錢,黨參三錢,牛膝一錢,車前子一錢,附子一錢,肉桂二錢。連服十五劑,腫消,諸癥均減,繼續(xù)加減以善其后。第72頁,共86頁。 還可治療腎陽虛型的腎炎、腎病、膀胱炎、老年性膀胱萎縮、前列腺肥大以及動脈硬化、高血壓、低血壓、腰肌勞損、神經(jīng)衰弱等。第73頁,共86頁。原文虛勞諸不足,風(fēng)氣百疾,薯蕷丸主之。(十六)提要虛勞病兼有風(fēng)氣的治法虛勞諸不足氣血陰陽俱不足風(fēng)氣百疾兼挾外邪第

17、74頁,共86頁。治法:建脾補氣,養(yǎng)血祛風(fēng)方藥:薯蕷丸薯蕷健脾補氣,養(yǎng)血祛風(fēng)第75頁,共86頁。人參、白術(shù)、茯苓、干姜、豆黃卷、 大棗、甘草、神曲益氣調(diào)中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麥冬、阿膠養(yǎng)血滋陰柴胡、桂枝、防風(fēng)祛風(fēng)散邪杏仁、桔梗、白斂理氣開郁第76頁,共86頁。臨床運用 李某,男,40歲。患虛勞有年,咳嗽少痰,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精神疲倦,手足煩熱,舌淡無苔,脈象細弱,經(jīng)X線照片,診斷為浸潤型肺結(jié)核。第77頁,共86頁。 此系肺脾勞傷,氣血虛損,擬健脾理肺,益氣補血,用薯蕷丸,并胎盤粉30克,阿膠10克,冰糖30克,白蜜30克,和勻熬膏,每服二湯匙,日三服,調(diào)理年余,X線復(fù)查肺部病灶已鈣化,

18、身體亦漸康復(fù)。第78頁,共86頁。原文五勞虛極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luò)營衛(wèi)氣傷,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十八)提要指出虛勞有瘀血的證治第79頁,共86頁。羸瘦氣血不能營養(yǎng)骨肉腹?jié)M氣滯血凝不能飲食脾胃運化失常肌膚甲錯干血內(nèi)結(jié),精血不能外潤肌膚兩目黯黑肝主藏血,內(nèi)有積瘀,血液不能上榮于目。第80頁,共86頁。治法:補虛活血化瘀方藥:大黃蟅蟲丸大黃、蟅蟲、水蛭、蠐螬、干漆、桃仁活血化瘀以攻邪芍藥、干地黃養(yǎng)陰益血白蜜、甘草健脾益氣黃芩清熱杏仁理氣第81頁,共86頁。 吳某某,男,52歲。1981年1月29日到內(nèi)科病房會診,患肝硬化10年,曾多次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