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_第1頁
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_第2頁
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_第3頁
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_第4頁
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日常生活的變化新中國成立前,物價飛漲,民生凋敝。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做主,經濟恢復,物價穩(wěn)定,人民生活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明顯改善。1.衣的變化改革開放前:買衣服憑布票,衣服的色彩和樣式單調。改革開放后:衣著豐富多彩,服飾是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KINGSOFT2.食的變化改革開放前:飲食結構比較單一,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后:吃飽吃好,講究營養(yǎng)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觀念深入人心。3.住的變化改革開放前:擁擠,破舊,室內設施簡單改革開放后:居住面積擴大,室內設備和裝飾大大改觀4.交通的變化改革開放前:城

2、鄉(xiāng)人民外出主要靠步行,有少量的自行車改革開放后:中國形成鐵路、公路、民用航空、水運和地下軌道交通等組成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衣住食數量有限,色彩、樣式單調改革前改革后色彩繽紛、款式新穎,顯示風度,展示個性“吃飽”“吃好”,講究營養(yǎng)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居住面積擴大、室內裝修和居住環(huán)境明顯改善地鐵、出租車、私家車、火車、飛機、輪船等較為匱乏單調擁擠、室內設施簡單主要靠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火車等行改革開放前后衣食住行比較5.休閑娛樂的變化改革開放前:幾乎沒有娛樂。改革開放后: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開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生活,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6.通信方式的改變改

3、革開放前:主要的通信方式有寫信、發(fā)電報、固定電話改革開放后:主要的通信方式有BP機、大哥大、手機、電腦通訊方式的變化QQ聊天微信聊天釘釘聊天(1) 經濟持續(xù)健康快速發(fā)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2) 商品供應充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4) 對外貿易迅速發(fā)展,利用外資成效顯著。(5) 科技教育快速發(fā)展,社會事業(yè)全面進步。1、中國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生活景象有()大家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城鎮(zhèn)居民憑糧票、油票購買食品人們的服飾豐富多彩,展示個性 開私家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多A. B. C. D.2、50年代看陽光,

4、70年代看墻上(鐘表),80年 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機)”的現象主要反映了A.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時間觀念的增強 C.通信手段的進步 D.消費觀念的變化3、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發(fā)生重大變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時()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后 B.中共八大后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 D.中共十五大后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現象是( )A.開私家汽車出行的人口占有一定比例 B.吃飯講究營養(yǎng)均衡C.商店里的名牌時裝爭奇斗艷 D.城市居民居住在破舊低矮的平房里 5、下列各項,哪項不是兩種現象“昔日購物憑票搶購”“今天購物隨意挑選”所要表達的歷史信息A.從物質供應匱乏到市場商品充足 B.個體經濟完全取代了公有制經濟C.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D.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6、以前因糧食不夠吃而用來充饑的野菜、粗糧,如今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對這種現象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說明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