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1-5章重點筆記_第1頁
人格心理學1-5章重點筆記_第2頁
人格心理學1-5章重點筆記_第3頁
人格心理學1-5章重點筆記_第4頁
人格心理學1-5章重點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什么是人格人格包含兩層意思:(1)指一個人在生活舞臺上所表現的種種行為,是人遵從社會文化習俗的要求而作出的反應,人格所具有的外殼就象舞臺上根據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這是表現在外的自我或公開的自我,為人格的“外殼”;(2)指一個人真實的自我。這種自我是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展現出來,即面具后的自我,有時也稱內在的自我或內隱的自我,即人格的“內在品質”。這種包括外部的自我和內部的自我,就是真實的人人格。人格是個體在先天生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與后天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而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2.GWAllport的定義人格就是“一個人真正是什么?”人格是在個體內在心理物理系統中的動力組

2、織;它決定人對環(huán)境順應的獨特性。人格的基本特征1、整體性整體中各個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其中一個部分變化會引起其它部分變化。整體性是健全人格的一個重要指標。2、穩(wěn)定性人格特征具有跨時間的持續(xù)性,跨情境的一致性,不排斥可塑性和可變性3、獨特性人與人的心理與行為是各不相同的。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由獨特的個性心理傾向與個性心理特征組成。在不同的遺傳素質、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下,人格發(fā)展的結果就千差萬別。即使是同卵雙胞胎,在遺傳、環(huán)境甚至教育上可能相同,但由于個體發(fā)展的主觀因素不同而造成人格的差異。不排斥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性4、社會性社會化把人從生物個體變成社會成員,人格是社會成員所特有的。脫離了社

3、會,人格無法形成;不同的社會,形成不同的人格5.功能性人格的功能就是適應環(huán)境,人格預示個體適應環(huán)境的好壞。氣質人格和性格人格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氣質。其二是性格。氣質是意愿或傾向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性格則是習慣的一種反映。性格是后天培養(yǎng)的,氣質則是先天就存在的。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動力性、靈活性與指向性的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特性。性格性格反映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tài)度,并表現在其言行中。人格的決定因素先天生物遺傳因素后天家庭環(huán)境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早期童年經驗自然物理因素個體和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1、反應的交互作用:指面對同樣的環(huán)境,不同的個體會以不同的方式感受、體驗和解釋來反應這一環(huán)境。例:不同人聽不同歌

4、曲會有不同反應2、喚起的交互作用指個體的人格特征和行為會引起周圍的人對他的特異反應。例:雷鋒精神3、超前的交互作用指個體主動選擇和建構自己所喜愛的環(huán)境,而這些環(huán)境反過來又進一步塑造其人格例:孟母三遷人格心理學的研究領域1、人格結構2、人格動力3、人格發(fā)展4、人格適應5、人格評鑒如何進行人格測量和鑒定投射性的測量與自我報告式問卷的測量9、現代人格心理學的發(fā)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30至60年代,是主要人格理論體系的建立時期;(古典精神分析除外)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今,各種人格理論體系相互對立和界限分明的局面逐漸消失出現了綜合化趨勢。人格心理學的三種取向一、臨床研究1、定義:臨床

5、研究指對個體作系統的深度的考查。2、代表人物:沙可,弗洛伊德,羅杰斯,凱利3、長處:避免實驗的人為性;研究可以全面深入。局限:導致非系統觀察;對資料的主觀解釋;變量間的關系糾纏不清二、相關研究1、定義;相關研究通常使用統計測量來建立個體間已存在的差異的測量集之間的相關性。2、代表人物:高爾頓,斯皮爾曼,卡特爾,艾森克3、長處:可研究眾多變量;可研究許多變量間的關系。局限:建立的關系是聯系性的而不是因果性的;自陳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問題。三、實驗研究、定義;實驗研究是指對變量作系統的操縱以建立起因果關系。2、代表人物:馮特,艾賓浩斯,巴甫洛夫,華生,斯金納3、長處:可操縱變量;客觀記錄資料;建立因果

6、關系。局限:有很多現象不能在實驗室研究;人為情境限制了結論的推廣性。現代人格心理學建立的來源(一)直接來源:心理測量運動歐洲近代臨床精神病學行為主義完形心理學文化人類學(二)現代人格心理學誕生的標志:1937年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Allport,GW.)出版名著人格:心理學的解釋.1938年哈佛大學心理診所所長默瑞(Murray,H.A.)的人格探究也有貢獻.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是歷史上第一個系統的人格體系理論自我防御機制定義在本我和超我之間以及本我和現實之間經常會有矛盾和沖突,這使個體感到焦慮和痛苦。自我在成長中逐漸發(fā)展了一種功能,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用一定的方式來調整沖突雙方的關系使得超我的

7、監(jiān)督可以接受,同時也可以使本我的欲望以各種形式得到滿足,從而緩和或消除焦慮和痛苦。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機制(EgoDefenseMechanisms)。防御行為的特征或多或少都有歪曲現實或否定現實的傾向經由潛意識的歷程來運作的3.主要的自我防御機制1、壓抑depression把超我不允許的欲望和動機在不知不覺中被抑制到無意識之中,使自己意識不到其存在,也就感覺不到焦慮和痛苦。這是最基本的防御機制。例如:被壓抑的記憶2、投射projection外投射:把自己的不良動機或惡意投射到別人身上,斷言別人有此動機,以免除自我責備的痛苦。內投射:將別人的欲望、觀念不自覺地吸收成為自己的并表現出來。3、否認

8、denial拒絕承認使人感到焦慮和痛苦的事件,似乎其根本未發(fā)生過。常用語言:“這不可能,”“絕對不會”等。與壓抑不同,否認不是說不記得了,而是堅持某些事不是真實的。4、退行regression當個體遇到挫折無法應付時,心理活動退回到較早年齡階段的水平,以幼稚的方式應付當前情景。5、固著fixation個體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滯在某一性心理發(fā)展水平。6、升華sublimation把為社會不能接受的沖動的能量轉化為建設性的活動能量。這是心理防御機制中最為積極的形式。7、置換(轉移)displacement把對某事物的強烈感情不自覺地轉移到另一事物上,例如替罪羊、遷怒,通過遷怒可以減輕情感上的痛苦。8

9、、抵消(解脫)undoing以某種象征性的活動來抵制一個人的真實感情。1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當個體犯錯誤時,會盡量收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來強調,以致犯錯的事實不再困擾自己,這就是“合理化”。(1)酸葡萄sourgrapes當人得不到自己希望的東西時,內心會相當失望和沮喪,有人會刻意貶低自己過去追求的東西。這就是“酸葡萄”。(2)甜檸檬sweetlemon雖然生活中發(fā)生不如意的事情,但個體努力強調事情的美好的一面。13、幻想fantasy當個體無法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困難時,會將自己暫時脫離現實,在幻想的世界中享受內心的平靜和獲得滿足?!鞍兹諌簟笔亲畛R姷囊环N幻想形式。1

10、4、理想化idealization在理想化過程中,個體往往對某些人或事物作了過高的評估,以致脫離了現實。15、分裂dissociation在同一時期,在不同的環(huán)境或生活范疇中,個體會有十分相反的行為表現。精神分析療法精神分析理論人格評鑒技術的特點:-盡量排除外界情境的影響,使無意識動機的運作在不受情境刺激的干擾下自然地顯露出來。-利用象征,通過解釋其意義來揭示無意識的內容。-致力于探究患者行為的整體性。方法1、自由聯想2、夢的解釋3、移情transference第三章1新精神分析學派觀點與舊精神分析的側重點不同,是分裂和萌芽的理論流派。2舊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理論區(qū)別與聯系聯系:雖然在當時看來與

11、弗洛伊德的差別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其說他們提出了全新的人格理論,不如說是對弗洛伊德理論的更精確化的解釋。1】保留了無意識概念,把它作為行為的關鍵決定因素;2、】大多數人同意弗洛伊德關于童年早期經歷影響人格發(fā)展的觀點;3、】大多數人欣然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一些概念,如焦慮、防御機制、夢的解釋等。、區(qū)別:(主要針對弗洛伊德理論的局限和問題)1、】新精神分析理論承認童年期經歷對人格發(fā)展有重要影響,但反對成年人的人格幾乎是在兒童五六歲就已完全形成的觀點;2、】許多新精神分析理論家向弗洛伊德強調本能對人格影響的觀點提出了挑戰(zhàn),認為許多重要的社會文化力量在人格發(fā)展過程中起很大作用3、】許多新精神分析理論

12、家不喜歡弗洛伊德理論整體上的消極特征,對人格和人類本身持更積極的看法。4、】弗洛伊德堅持本我的作用,大多數新精神分析理論家則強調自我的作用。3.阿德勒自卑和優(yōu)越1、自卑感與心理補償、追求優(yōu)越自卑感(inferiority)早期理論(生理):器官缺陷與補償中期理論(心理):自卑情結后期理論(發(fā)展):追求優(yōu)越追求優(yōu)越(strivingforsuperiority)追求優(yōu)越是對為補償自卑感做出的努力。兩種結果:健康力爭上游,追求完美病態(tài)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自卑感是人類永恒的心理動力,追求優(yōu)越是人生的主導動機。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補償的需要,不斷地補償而又不斷地發(fā)現新的自卑,

13、于是又向新的優(yōu)越努力,如此持續(xù)不斷,這便是一個人發(fā)展的基本動力。2、生活風格(styleoflife)生活風格是個人追求優(yōu)越的方式五歲左右,生活風格已基本定型什么樣的生活風格取決于個體的生活條件、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個體心理學的任務就是分析人的生活風格3、社會興趣(Socialinterest)與生俱來,是人類具有和諧生活、相互友好的要求人生必須解決三個問題:職業(yè)選擇、參與社區(qū)生活和愛情婚姻缺乏社會興趣的人會產生兩種錯誤的生活風格:自卑情結:過分自卑,灰心喪氣,產生心理疾病優(yōu)越情結:完全追求個人優(yōu)越而不顧及他人和社會的需要理論評價注重社會因素的重要性,促進了社會心理學的發(fā)展。將精神分析發(fā)展的重點

14、轉而放在社會的需要與社會文化的影響上,對新精分后來者影響深遠。創(chuàng)設了人本主義的人性基礎: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必受命運支配?!皩W校心理衛(wèi)生中心”的最早設立者之一。不足:將追求優(yōu)越視為個體發(fā)展的唯一動機,過于簡單絕對。補償作用乃為反抗自卑感而來,解釋太過消極。4/榮格的心理類型說人生來就有一個完整的人格,稱為心靈,由以下三個層面構成:1、意識心靈中唯一能被個體直接感知的部分,自我是意識的核心,由各種感知覺、記憶、思維和情感組成。處于最外層,以自我(ego)為中心,主要功能是適應環(huán)境。2、個體無意識是無意識的表層,包括一切被遺忘了的記憶、知覺以及被壓抑的經驗。個體無意識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以情結(

15、complex)的形式表現出來。心理治療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病人解開情結,把人從情結的束縛下解放出來。3、集體無意識指人類在種族進化中所遺留下來的心靈印象,它由原始的形象(primordialimages)所組成,是對外在世界作適當反應所需的潛能。它并不是屬于個人的,而是屬于人類全體的、普遍存在的。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極少的變異,是個體始終意識不到的心理內容。如人對蛇和黑暗的恐懼,亂倫的禁忌集體無意識的主要內容是“原型”原型(archetypes)原型是集體無意識的元素和主要內容定義:原型是對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應的先天遺傳傾向原型內涵:人物,情景,抽象概念原型往往以夢、癥狀、藝術形象和宗教儀式

16、等象征的方式表現出來,帶有大量的情緒色彩,并且是一種普遍性的思考方式。幾種主要原型人格面具(persona)阿尼瑪(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暗影(shadow)自性(self)人格類型劃分指標:1、人格傾向外傾內傾2、心理功能感覺直覺思維情感霍妮人際關系是所有健康與失調者人格功能的核心部分早期經驗在人格發(fā)展中的重要性2.基本焦慮6弗洛姆逃避自由說個人與社會,逃避自由說積極逃避與消極逃避第四章1對心理和特殊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奧爾波特的特質論人格特質是指人格的結構要素;特質被看作是持久而穩(wěn)定的行為傾向;特質作為一種人格維度,一種特質就是一個人格維度。特征第一,兩個重要假設:人格特質在時間

17、上是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具有跨情境的穩(wěn)定性。第二,特質理論家想要預測在特質連續(xù)體上某一范圍內的人有什么樣的典型行為表現(人格類型);第三,特質理論家更關注描述人格和預測行為,而不注重解釋行為;第四,特質理論家很少論及人格的變化,更多的是學術研究者,而不是治療師,沒有哪個重要的心理治療學派是源于人格特質流派的;第五,特質理論的主要優(yōu)勢是易于把人們進行比較。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結構圖共同特施人格特質廠I首要特質個人特泉中心特質次要特質機能自主性是指一個成人現在進行某一活動的原因不是他原來要求行動的那些原因。也就是說,過去的動機與現在的動機并沒有機能性的聯系,所以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個人今天的動機是機能自主

18、的。這些動機與它原先賴以產生的需要已沒有依賴關系。3、自我同一感階段senseofself-identity2歲指兒童在兩歲時認識到雖然自己的身體在長大,經驗在變化,但自己仍然是同一個人,即認識到自我在時間上的延續(xù)性。自我同一感的發(fā)展是與語言的發(fā)展密切聯系的。當孩子學會自己的名字時,名字就成了其自我同一感的支撐點?!敖裉煳矣浀梦易蛱斓囊恍┧枷?,明天我會記得我昨天和今天的一些想法;我敢肯定它們都是同一個人我自己的想法。(Allport,1961)”4.人格的常規(guī)研究法(nomotheticapproach):關心的是共同特質(commontraits),即“對于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數人而言,人格中的

19、那些方面(指共同特質方面)能夠進行有益的比較”。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tài)下,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質。例如自尊、焦慮、智力等。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異時,可以比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質。由人們生活的共同環(huán)境造成的,反映了社會的習俗和價值,并且隨社會標準和習俗的改變而改變,它們是人格的共同部分,不是個體之間相互區(qū)別的特質。特殊規(guī)律研究法(idiographicapproach):關心的是如何能夠較好闡明個體人格中獨特的特質組合。這種某個特定的個體所具有的那些特質,稱為個人特質(individualtrait),又稱獨有特質(uniquetrait)。個體身上所獨具的特質。由個體生活的特定環(huán)境造

20、成的,是個體相互區(qū)別的主要特質,決定著個體的行為方式。在Allport后期的著作中,個人特質也稱為個人傾向(personaldisposition)0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5,卡特爾因素分析法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編制了“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調查表”(Sixteen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naire,簡稱16PF)??ㄌ貭栒J為在每個人身上都具備這16種特質,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有程度上的差異。所以,他認為人格差異主要表現在量的差異上,可以對人格進行量化分析。1、樂群性:含蓄或坦率3、情緒穩(wěn)定性:激動或穩(wěn)定5、興奮性:嚴肅或隨

21、和7、敢為性:畏縮或莽撞9、懷疑性:相信或多疑11、世故性:直爽或機變13、激進性:保守或探新15、自律性:隨便或自制2、聰慧性:遲鈍或靈敏4、恃強性:謙虛或武斷6、有恒性:善變或認真8、敏感性:心硬或心軟10、幻想性:重實際或重想象12、憂慮性:自信或謹慎14、獨立性:樂群或自足16、緊張性:輕松或緊張因素特質名稱低分者特征高分者特征L懷疑性信賴隨和懷疑、剛愎M幻想性現實、合乎成規(guī)幻想、狂妄N世故性坦白直率、天真精明能干、O憂慮性安詳沉著、有自信心憂慮抑郁、煩惱多端Q1實驗性保守、服從傳統自由、批評、激進Q2獨立性依賴、附和自立、當機立斷Q3控制性矛盾沖突、不明大體知己知彼、自律嚴謹Q4緊張

22、性心平氣和緊張困擾兩種智力形式卡特爾把智力區(qū)分為兩種:晶態(tài)智力(或固定智力crystallizedintelligence):一種一般的因素,大部分屬于從學校中學到的那種能力,代表了過去對液態(tài)智力應用的結果以及學校教育的數量和深度;它一般是在諸如詞匯和計算能力測量的那些測驗中呈現出來。液態(tài)智力(或流體智力fluidintelligence):主要是先天的,能適應不同的材料并與先前經驗無關的一般的智力形式。自陳量表讓被試根據題目中所訴的內容是否適合自己個人的情形進行回答1、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2、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3、艾森克人格問卷(EPQ)4、明尼蘇達多相人格問卷(MMPI)5、塞普爾氏職業(yè)價值觀量表第五章1.集體潛意識理論“集體潛意識”是人格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