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裝材料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_第1頁
封裝材料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_第2頁
封裝材料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_第3頁
封裝材料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_第4頁
封裝材料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泓域/封裝材料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封裝材料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目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0268506 一、 工傷保險責任 PAGEREF _Toc110268506 h 2 HYPERLINK l _Toc110268507 二、 工傷事故分類 PAGEREF _Toc110268507 h 3 HYPERLINK l _Toc110268508 三、 員工溝通程序與方法 PAGEREF _Toc110268508 h 5 HYPERLINK l _Toc110268509 四、 實施員工滿意度調查的目的和要求 PAGEREF _Toc1102

2、68509 h 7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0 五、 培訓效果評估的一般程序 PAGEREF _Toc110268510 h 8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1 六、 培訓效果的跟蹤與監(jiān)控 PAGEREF _Toc110268511 h 9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2 七、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內涵與特征 PAGEREF _Toc110268512 h 13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3 八、 職業(yè)與職業(yè)生涯的基本概念 PAGEREF _Toc110268513 h 14 HYPERLINK l _Toc110

3、268514 九、 培訓師的培訓與開發(fā) PAGEREF _Toc110268514 h 15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5 十、 培訓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PAGEREF _Toc110268515 h 16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6 十一、 企業(yè)員工外部培訓的實施 PAGEREF _Toc110268516 h 20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7 十二、 企業(yè)績效考評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 PAGEREF _Toc110268517 h 21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8 十三、 績效考評主體的分類和比較 P

4、AGEREF _Toc110268518 h 22 HYPERLINK l _Toc110268519 十四、 基于不同維度的績效考評指標設計 PAGEREF _Toc110268519 h 30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0 十五、 績效指標體系的設計要求 PAGEREF _Toc110268520 h 34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1 十六、 產業(yè)環(huán)境分析 PAGEREF _Toc110268521 h 36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2 十七、 精準實施強鏈補鏈 PAGEREF _Toc110268522 h 39 HY

5、PERLINK l _Toc110268523 十八、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0268523 h 41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4 十九、 項目簡介 PAGEREF _Toc110268524 h 41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5 二十、 投資方案分析 PAGEREF _Toc110268525 h 45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6 建設投資估算表 PAGEREF _Toc110268526 h 47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7 建設期利息估算表 PAGEREF _Toc11026

6、8527 h 48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8 流動資金估算表 PAGEREF _Toc110268528 h 49 HYPERLINK l _Toc110268529 總投資及構成一覽表 PAGEREF _Toc110268529 h 50 HYPERLINK l _Toc110268530 項目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一覽表 PAGEREF _Toc110268530 h 51 HYPERLINK l _Toc110268531 二十一、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PAGEREF _Toc110268531 h 52 HYPERLINK l _Toc110268532 項目實施進

7、度計劃一覽表 PAGEREF _Toc110268532 h 53工傷保險責任1、用人單位分立、合并、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企業(yè)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2、職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據前往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法律應當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中止;不能參加當地工傷保險

8、的,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不中止。工傷事故分類工傷事故分類的目的是認識事故的特點,研究和控制事故的發(fā)生。根據不同的事故性質和劃分的標準,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按照損傷程度劃分工傷事故分為輕傷事故、重傷事故和死亡事故三類。輕傷為1-104日的失能傷害,重傷為105-6000日以下的失能傷害,死亡為6000日的失能傷害。(二)根據損傷原因劃分工傷事故按傷害類別分為20種,具體為:物體打擊(指落物、滾石、錘擊、碎裂、崩塊、擊傷等傷害,不含爆炸而引起的物體打擊);車輛傷害(包括擠傷、壓傷、撞傷、傾覆傷害等);機器工具傷害(包括絞、碰、碾、割、戳等);起重傷害(指起重設備有缺陷或操作過程中所引起的傷害);觸

9、電;淹溺;灼燙;火災;刺割;高處墜落(包括從架子、屋頂、架線電桿上墜落以及平地上墜落到地坑等);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烈爆炸(指火藥與炸藥在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發(fā)生的爆炸);瓦斯爆炸;鍋爐和壓力容器爆炸;其他爆炸(包括化學品爆炸,爐膛、鋼水包爆炸等);中毒窒息(煤氣、油氣、瀝青、化學物質、一氧化碳中毒);其他傷害,如跌傷、凍傷、野獸咬傷等。(三)按照傷殘級別劃分根據勞動者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將勞動功能障礙分為10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四)職業(yè)病最新調整后的2019年職業(yè)病分類和目錄包括10大類132種職業(yè)?。ê?項開放性條款)。其中新增職

10、業(yè)病17種,刪除職業(yè)病1種,2項開放性條款進行了整合,另外對16個病種名稱進行了調整。(五)事故劃分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1、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yè)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

1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國務院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事故等級劃分的補充性規(guī)定。員工溝通程序與方法員工溝通的方式多種多樣,一個完整的員工溝通總是包括信息發(fā)送者、信息、溝通渠道、信息接收者等要素。員工溝通的具體程序如下。(一)形成概念進行信息溝通的第一步是信息發(fā)送者想要傳輸什么信息,即形成、確定概念或思想。由于信息發(fā)送者在組織內所處層級結構與所承擔的職能等的不同,其信息內容、信息傳輸的目的、傳輸方法等都存在極大的差異。規(guī)范的員工溝通,必須經過信息發(fā)送者的思維活動,詳細占有材料。管理者和一般員工可以從企業(yè)勞動關系管理信息系統獲得必要的資料,或者從自身的經驗中掌握必

12、要的信息,在此基礎上,經過分析、概括、歸納、推理,形成概念和思想,如形成某項管理指令或某項要求。(二)選擇與確定信息傳輸語言、方法、時機根據想要傳輸信息的內容,選擇與確定信息傳輸的語言、方法和時機。語言是指以何種符號表現信息內容,并以之作為橋梁傳輸給信息接收者,如詞語、表單、統計數字等。與此同時,信息傳輸者還要選擇與決定采用何種傳輸方式。傳輸方式必須與信息語言、傳輸內容相對應,可以是報告、座談、咨詢、信件等。信息傳輸者在確定上述內容后,選擇傳輸時機,以使接收者在最恰當的時間接收信息,避免信息溝通的阻礙和干擾,實現信息傳輸的最大效用。(三)信息傳輸(四)通過選擇并確定的傳輸方式、時機實施信息的傳

13、輸,即發(fā)送信息。信息接收信息發(fā)送者將信息借助一定的信息傳輸手段、利用一定的信息傳輸方式傳送給信息接收者。(五)信息說明、解釋信息傳輸過程中形成或建立信息說明或解釋機制,使信息接收者正確理解與認識信息的含義。(六)信息利用信息接收者利用信息以實現信息發(fā)送者傳輸信息的目的。(七)反饋根據傳輸信息的性質,以及信息傳輸所要實現的目的,信息傳輸者選擇與確定信息反饋形式及反饋渠道。實施員工滿意度調查的目的和要求(一)診斷公司潛在的問題通過員工滿意度調查,公司可以發(fā)現員工對哪些管理問題的滿意度有下降趨勢,就可及時檢查其相應政策,找出不滿日益增加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糾正。實踐表明,員工滿意度調查是員工對各種管

14、理問題滿意度的晴雨表。(二)找出本階段出現的主要問題的原因如果公司在本階段出現產品高損耗率、高丟失率的情況,并且收益下降,通過員工滿意度調查就會找出導致問題發(fā)生的原因,確定是否是由員工工資過低、管理不善、晉升渠道不暢等問題造成的,否則只能靠主觀的隨機猜測。(三)評估組織變化和企業(yè)政策對員工的影響員工滿意度調查能夠有效評價組織政策和規(guī)劃中的各種變化,通過變化前后的對比,公司管理層可以了解到公司決策對員工滿意度的影響。(四)促進公司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員工滿意度的調查,保證了員工自主權,員工就會暢所欲言地反映平時管理層聽不到的聲音,這樣就起到了信息上下溝通的作用。(五)增強企業(yè)凝聚力員工滿意

15、度調查活動是員工在民主管理的基礎上樹立以企業(yè)為中心的群體意識,從而潛意識地對組織集體產生強大的作用,能夠培養(yǎng)員工對企業(yè)的認同感、歸屬感,不斷增強員工對企業(yè)的向心力、凝聚力。培訓效果評估的一般程序評估是為了檢驗培訓管理體系的有效性,衡量培訓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找出培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所以,為了確保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客觀公正,還必須規(guī)范評估的流程,科學計算其經濟收益,做好評估后的反饋工作??茖W的評估程序是正確評估的基本保證,培訓管理體系的測評由四個步驟組成。第一步,評估目標確定。主要內容包括確定培訓評估是否開展,進行培訓評估的可行性分析,確定培訓評估的項目,確定培訓評估的目標。第二步,評估方

16、案制定。培訓評估方案一般包括培訓測評的價值分析,培訓評估的項目及目的,培訓評估的時間、地點和人員,培訓評估的方法、標準及步驟,培訓評估的分工與合作,培訓評估的報告撰寫與反饋等。制定培訓評估方案時,要征求培訓項目實施人員及外部培訓專家的意見,確保培訓評估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步,評估方案實施。評估方案實施包括培訓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不同培訓評估信息的收集渠道和收集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收集方法主要有原始資料收集法、觀察活動收集法、訪談活動收集法和調查問卷收集法。由于培訓評估需要的信息來自不同的渠道,信息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并根據不同培訓評估內容的需要進行信

17、息歸檔,通過表格及圖形對信息所表現出的趨勢和分布狀況進行形象處理。第四步,評估工作總結。對培訓效果評估工作的整體進展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指出評估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收獲和不足,為下一次開展評估活動提出建議。對培訓項目的實施效果撰寫培訓評估報告。撰寫培訓評估報告是整個評估的最后工作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影響評估結果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撰寫評估報告時,要在充分信息收集的基礎上征求多方面意見和觀點,提高培訓結果測評的價值。培訓效果的跟蹤與監(jiān)控為了保證培訓取得預期的效果,就必須對培訓進行全程監(jiān)控和評估。對培訓進行全程監(jiān)控,可以保證培訓活動按照規(guī)劃進行,保證及時解決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能夠將各種影響培訓效果的因素

18、記錄下來,以便在以后的培訓中加以改進和提高。培訓監(jiān)控牽涉面廣、影響因素多,因此對培訓效果的跟蹤與反饋必須多方面進行。(一)培訓前對預期培訓效果的分析對受訓者進行培訓前的狀況摸底,了解受訓者與自己實際工作高度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目的是與培訓后的狀況進行比較以測定培訓的效果。如果培訓的內容比較單一,摸底也沒有必要在很大的范圍內進行,只需在與培訓內容相關的方面進行即可。(二)培訓中對培訓效果的監(jiān)控與評估1、受訓者與培訓內容的相關性。培訓要取得預期的效果,就必須保證培訓內容與受訓者實際需求合理銜接,即把培訓提供給那些真正需要這些培訓的人員。實際運作中的銜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先定培訓內容,再根據培訓

19、內容選擇受訓者,如財會培訓班;另一種是先定受訓者再定培訓內容,如經理培訓班。對前者就要審視受訓者的選擇是否合理,對后者就要根據培訓前的摸底情況審視培訓內容的設計是否恰當。2、受訓者對培訓項目的認知程度。根據成人教育理論,只有當受訓者對培訓項目比較了解后,他才可能對培訓產生興趣,具有接受培訓的積極性。因此,為了調動受訓者的參與意識,培訓的組織者應該采取某些得當的措施,向受訓者宣傳此次培訓活動的內容、進程和方式,讓受訓者對培訓有一定的了解,并相應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此時就要監(jiān)測受訓者對培訓的參與熱情和持久性,表現為受訓者在培訓過程中的出勤率和教學合作態(tài)度等方面。3、培訓內容。監(jiān)控的目的是要及時發(fā)

20、現實際提供的培訓內容與計劃的培訓內容之間的差異,保證實際提供的培訓與計劃高度一致。差異主要表現為提供了非計劃的內容、內容缺失或不完整、培訓內容錯位或非標準化等。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培訓項目的管理機構或人員沒有嚴格按照計劃實施培訓;規(guī)劃中的培訓內容沒有得到受訓者的認同,從而在執(zhí)行中走了樣;不同項目之間交叉或相互影響,從而對培訓內容作了調整;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一般情況下,應該保證培訓按照計劃進行,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調整和改變的必要性。4、培訓進度和中間效果。監(jiān)控培訓進度能夠保證培訓項目在時間進度和資源投入進度方面與計劃保持一致。監(jiān)控中間效果是評估受訓者在不同培訓階段的提高和進步幅度,及時發(fā)現

21、受訓者取得的進步與計劃預期的差距并采取補救措施。如果只是在培訓結束后才來檢查,即使發(fā)現問題也為時已晚。這種監(jiān)控在大型培訓項目中,特別是那些承接性很強的培訓項目中非常有用。5、培訓環(huán)境。根據學習轉換理論,培訓計劃時一般都會使培訓的實施環(huán)境與受訓者的工作環(huán)境盡量相似,以保證培訓效果得到最大轉換,因此,在具體培訓實施過程中,就需要及時分析受訓者實際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調整培訓的實施環(huán)境,以保證培訓適應新環(huán)境下的新需求。6、培訓機構和培訓人員。這些人員包括培訓的管理人員和培訓教師培訓的管理人員和培訓教師都是培訓的具體執(zhí)行者,培訓最終效果的好壞與他們的工作密切相關。評估的內容主要是他們的行為表現,如管理人員

22、的工作積極性、合作精神、領導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經驗、能力、方法等。評估主要是為了保證培訓機構和培訓人員有能力做好培訓,使其滿足真正的需要。(三)培訓后的培訓效果評估培訓后的培訓效果評估是指在培訓結束后評估培訓究竟發(fā)揮了多大效果,以及培訓使企業(yè)和受訓者的行為發(fā)生了多大程度的改變。效果評估是培訓評估的重點,主要包含三個層次。1、評估受訓者究竟學習或掌握了哪些東西,可以以考卷形式或實地操作來測試。這時就需要把測試結果與培訓前對受訓者的摸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2、評估受訓者的工作行為究竟發(fā)生了多大的改進,即受訓者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技能是否有效地運用到工作中去。如果受訓者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技能未

23、能有效地運用到工作中去,培訓也就沒有發(fā)揮作用3、評估企業(yè)的經營績效發(fā)生了多大的改進。如果一項培訓達到了改進受訓者工作行為的目的,那么這種改進是否有助于提高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呢?提高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是企業(yè)投資培訓的真正目的。(四)培訓后的管理效率評估培訓需要高層領導的大力支持,而取得高層領導支持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提供一份詳細的培訓項目評估報告,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投資得到了什么樣的回報。只有獲知支持培訓獲得收益后,他們才會給予有力的行政支持和資金保證。效率評估除了向高層管理人員匯報外,也是對培訓部工作的一個很好的總結,有助于提高培訓效率。通過效率評估,可以與以前的培訓效率進行縱向對比,與不同企業(yè)之間的培訓效

24、率進行橫向對比,與企業(yè)實際達到的效率和應該達到的效率進行基準對比,從而找出差距和改進措施,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內涵與特征一般來講,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是個人發(fā)展與組織發(fā)展相結合,對決定一個入職業(yè)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yè)奮斗目標,并選擇實現這一事業(yè)目標的職業(yè),確定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有以下特征。1、個性化。個性化是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最重要的特征。每個人在人生發(fā)展過程中所處的環(huán)境都不盡相同,因此個人的個性、價值觀、思維方式及行為模式也都是千差萬別的。2、開放性。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開放性特征主要表現在:充分

25、協商。企業(yè)在制定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時應綜合多方面的意見,包括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直接上級、職業(yè)生涯發(fā)展顧問、企業(yè)中其他與自己相關的管理人員、家庭中的主要成員、企業(yè)外部的顧問。借助測評工具。除參加評價中心的正式測評外,還可以借助一些調查表了解員工的職業(yè)價值觀、工作動機和發(fā)展愿望。適時調整。制定員工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并不是只需做一次就可以一勞永逸,而是需要定期檢查職業(yè)生涯目標是否與個人因素以及外部客觀環(huán)境(市場、技術發(fā)展、企業(yè)方向等)變化相適應,并根據檢查結果適時調整。3、預期性。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體現著個人對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一種心理預期。根據員工個人和企業(yè)的發(fā)展變化,定期對這種心理預期進行分析、修正,可以將心理

26、預期作為一種積極的配合方式加以利用,從而使個人愿望在時間和環(huán)境的變化中與企業(yè)的愿望相互適應。職業(yè)與職業(yè)生涯的基本概念職業(yè)是社會分工的結果,是人類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進步的標志。對于職業(yè)的定義,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作出了界定。一般而言,職業(yè)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從事的以獲得物質報酬作為自己主要生活來源并能滿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會分工中具有專門技能的工作。職業(yè)生涯是一名勞動者以自身的職業(yè)能力素質形成、提高和發(fā)展為基礎,從職業(yè)準備和職業(yè)選擇,到職業(yè)調整和職業(yè)發(fā)展,乃至退出職業(yè)活動的全過程。對于職業(yè)生涯的定義,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雖有不同的詮釋,但我國學者給出的定義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他認為,職業(yè)生涯

27、是以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技能和倫理等潛能開發(fā)為基礎,以工作內容的確定和變化、績效評價、工資待遇、職稱職務的變動為標志,以滿足需求為目標的工作活動及其內心體驗的全部經歷。培訓師的培訓與開發(fā)1、授課技巧培訓。教師的授課技巧是影響培訓效果的關鍵因素。授課技巧很多,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2、教學工具的使用培訓。培訓師必須能熟練使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3、教學內容培訓。從教師的兩個來源來看,外部聘請的教師可能理論知識比較扎實,但其對企業(yè)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就要對其進行這方面知識的補充,這樣他們在授課時才能做到有針對性,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內部開發(fā)的教師對企業(yè)的情況比較了解,業(yè)務技能也很嫻熟,但這類教師

28、的缺點在于對專業(yè)范圍內的理論新動向、新開發(fā)的技術或產品并不了解,這就是他們在培訓中需要補充的東西。4、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教師的教學效果評估包括兩部分內容:是對教師在整個培訓中的表現進行評估,二是對教師在培訓教學中的表現進行評估。5、教師培訓與教學效果評估的意義。這種評估必不可少,它是企業(yè)獲取高質量培訓教師資源的一個很好的手段。很多企業(yè)在首次培訓中選擇教師的標準可能只是其名氣聲望或者一些人的推薦,但這并不能代表其具備真實能力。每次培訓項目完成以后,培訓管理者不但要對培訓對象與培訓項目做一個評估,還應該對培訓教師進行相關評估,這樣可以確切反映其在培訓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對于教學效果較好的教師,

29、可以長期保持聯系,為以后的培訓儲備資源。培訓課程的實施與管理一個完善的培訓計劃在擬訂階段必然會涉及許多在實施中將發(fā)生的事情,包括學員、教師的選擇,培訓時間、場地的安排,教材、講義的準備,培訓經費的落實,培訓評估方法的選擇等。所以,培訓計劃能否被成功實施,除了有一個完好的培訓計劃外,教師的素質、培訓人員的學習成效及環(huán)境、時間等相關因素的配合都不可忽視。培訓課程的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課程設計得再好,如在實踐中得不到有效實施,也沒有什么意義。課程實施是整個課程設計過程中的一個實質性階段。(一)前期準備工作在新的培訓項目即將實施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是

30、培訓成功實施的關鍵。準備工作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確認并通知參加培訓的學員。如果先前的培訓計劃已有培訓對象,在培訓實施前必須先審核一次,看是否有變化或不屬于這次的培訓范圍,必須考慮的相關因素包括從事的工作內容、工作經驗與資歷、工作意愿、工作績效、公司政策、所屬主管的態(tài)度等。2、培訓后勤準備。確認培訓場地和設備,必須考慮的相關因素包括培訓性質、交通情況、培訓設施與設備、行政服務、座位安排、費用(場地、餐費)等。3、確認培訓時間。必須考慮的相關因素包括學員的工作狀況、培訓時間的長度(原則上以白天8個小時、晚上3個小時為宜)、符合培訓內容、教學方法的運用、時間控制等。4、教材的準備。主要包括課程資

31、料編制、設備檢查、活動資料準備、座位或簽到表準備、結業(yè)證書準備等。5、確認理想的教師。盡可能與教師事先見面,在授課前說明目的、內容。必須考慮的相關因素包括符合培訓目標、教師的專業(yè)性、教師的配合性、在培訓經費預算內等。(二)培訓實施階段1、課前措施(1)準備茶水,播放音樂。(2)學員報到,要求在簽到表上簽名。(3)引導學員入座。(4)課程及教師介紹。(5)學員心態(tài)引導,宣布課堂紀律。2、培訓開始的介紹工作。做完準備工作以后,課程就要進入具體的實施階段,具體內容如下。(1)培訓主題。(2)培訓者自我介紹。(3)后勤安排和管理規(guī)則介紹。(4)培訓課程的簡要介紹。(5)培訓目標和日程安排的介紹。(6)

32、“破冰”活動。(7)學員自我介紹。3、培訓器材的維護、保管。對培訓的設施、設備要懂得愛護,小心使用;使用麥克風時,要注意保持清潔,以免傳播疾??;設備要定期除塵,不要把食物、飲料放在設備附近。(三)知識或技能的傳授傳授新知識或技能的方法有很多,通常包括由培訓者講授、通過教學媒體傳授、有組織的討論、非正式的討論以及提問和解答等。培訓過程應注意以下事項。1、注意觀察教師表現和學員的課堂反應,及時與教師溝通、協調。2、協助進行上課、休息時間的控制。3、做好上課記錄(錄音、攝影、錄像)。(四)對學習進行回顧和評估一般在培訓的最后階段,當學員聽到“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所學的內容”時,他們就開始放松下來,認為

33、培訓結束了,該下課了,實際上,這短暫的總結非常重要,而且是學員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學習的開端。所以,為了吸引學員的注意力,最好使用下面這樣的話語:“我們現在看培訓的內容有哪些可以用于今后的工作中?“雖然通過總結可以幫助學員復習學過的內容,但由于通常這時學員只被動地聽,所以效果并不好。因此即使是在培訓的最后階段,也不能忘記學員的參與是培訓成功的關鍵。這時學員的參與更為重要,這關系到學員能否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去,即培訓的目標最終能否實現。(五)培訓后的措施1、向教師致謝。2、問卷調查。3、頒發(fā)結業(yè)證書。4、清理、檢查設備。5、評估培訓成果。企業(yè)員工外部培訓的實施員工除了在企業(yè)內培訓外,還會有很

34、多外出培訓的機會,因此可按企業(yè)培訓需求、計劃,允許、鼓勵員工外出參加培訓,為便于管理,外出培訓的員工需做好以下工作。1、自己提出申請,如填寫“員工外出培訓申請表”,經部門同意后交人力資源部審核,按管理權限呈企業(yè)領導審批,最后由人力資源部備案,2、需簽訂員工培訓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義務。3、要注意外出培訓最好不要影響工作,沒有特殊情況時不宜提倡全脫產學習。外出培訓在工作日的時間視同在公司上班,但要提供學習考勤、學習成績單。企業(yè)績效考評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企業(yè)績效考評系統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由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考評者與被考評者所處的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權責與利害關系不同,使他們在績效管

35、理的活動中不可避免地經常出現一些矛盾和沖突。在考評活動中,直接主管總是從下屬自身的素質、能力、態(tài)度和實際表現等方面來考查評定;而下屬總是忽視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把注意力放在外部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上,認為績效不高完全是由于別人的原因引起的,如上級主管支持不力、同事之間缺乏合作精神、沒有得到及時的信息反饋等。上下級之間在認知上的差異是導致雙方矛盾和沖突的基本原因。無論是考評者還是被考評者,雙方在進行面談時,受“自我保護意識”的驅使,往往將所取得的成功和業(yè)績歸因于主觀(本人的能力、態(tài)度和表現等)而將失誤和不足歸因于他人和客觀(領導、同事、設備以及環(huán)境和條件等)。由于考評者與被考評者雙方在績效目標上的不同追

36、求,可能產生三種矛盾。1、員工自我矛盾。員工一方面希望得到客觀重視的考評信息,以便認清自己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又希望上級主管給予自己特別關照,以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使自己得到一定的認同和有價值的回報。這種個人需求目標的雙重性,是績效管理中常見的一種沖突。2、主管自我矛盾。上級主管在對下屬進行考評時,如果根據績效計劃的目標進行嚴格的考評評價,會直接影響下屬的既得利益如薪酬、獎金和升遷等。因此,主管考評寬松則下屬拍手稱快,主管考評過嚴則容易導致關系緊張。如果主管不能持續(xù)地完成績效目標的考評,幫助下屬改進績效,開發(fā)員工潛能的目標也就更加難以完成。3、組織目標矛盾。上述兩種

37、矛盾的交互作用,必然帶來組織的績效目標與個人既得利益目標的沖突,使組織的開發(fā)目標與個人自我保護要求發(fā)生沖突??冃Э荚u主體的分類和比較(一)績效考評主體的含義和分類1、考評主體的含義??冃Э荚u主體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績效考評主體既包括組織內部被考評者的上級、同級和下屬,以及被考評者自己,也包括外部客戶及利益相關者。特別是在采用360度考評模式時,被考評者也以考評者的身份對自己進行考評,從這一意義上看,被考評者也是績效考評主體之一。狹義上的績效考評主體是指對考評對象作出評價的人,可分為組織內部的考評者與組織外部的考評者。內部考評者包括被考評者的上級、同級和下級,外部考評者包括客戶、供應商、分

38、銷商等利益相關者。在績效管理體系設計與運行的過程中,績效考評主體的選擇和確定,就是要回答“誰負責考評誰”的問題,即根據企業(yè)績效管理的要求,正確界定誰是考評者、誰是被考評者。2、績效考評的分類??冃Э荚u根據所選擇的考評主體不同,可以作出以下區(qū)分。(1)上級考評。在大多數組織中,上級考評是最常用的考評方式。研究表明,目前大約有98%的組織將績效考評視為員工的直接上級的責任。這是由于員工的直接上級通常是最熟悉下屬工作情況的人,而且比較熟悉考評的內容。同時對于直接上級而言,績效考評作為績效管理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他們提供了一種監(jiān)督和引導員工行為的手段,從而可以幫助他們促進部門或團隊工作的順利開展。如果直

39、接上級沒有進行績效考評的權力,將會削弱他們對下屬的控制力。另外,績效管理的開發(fā)目的與員工的上級對其進行培訓與技能開發(fā)的工作是一致的,員工的上級能夠幫助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更好地將績效管理與培訓制度相結合,從而充分發(fā)揮這兩種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行為引導作用。總之,直接上級在觀察和考評其下屬人員的工作績效方面占據著最有利的位置,同時也承擔了更多的管理責任。因此,對于管理者的考評者培訓往往成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2)同級考評。同級考評是由被考評者的同級對其進行考評,這里的同級不僅包括考評對象所在團隊或部門的成員,還包括其他部門的成員。這些人員一般與考評對象處于組織命令鏈的同一層次,并且與

40、考評對象經常有工作聯系。研究表明,同級考評的信度與效果都很高,同時同級考評還是工作績效的有效預測因子。另外,一位員工的同事對他的考評可以有效預測出此人將來能否在管理方面獲得成功。這是由于同級經常以一種與上級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他人的工作績效。例如,他們會更加注重相互之間在工作中的合作情況。而且,上級與員工接觸的時間畢竟有限,員工總是會在上級面前顯示他最優(yōu)秀的方面,而他的同事卻總能看到他真實的表現,這是同級考評最有意義的地方。此外,使用同級作為考評主體來補充上級考評,有助于形成關于個人績效的綜合意見,并且?guī)椭藗兿?,促使考評對象更好地接受績效考評的結果,以及整個績效考評系統和績效管理系統。但是

41、,反對同級考評的人指出,使用同級考評可能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問題。例如,布雷夫認為,同級考評有效的環(huán)境并沒有經過系統研究,他特別對同級考評結果用于獎勵(如晉升)提出了疑問。同時,當績效考評的結果與薪酬和晉升等激勵機制結合得十分緊密時,同級之間會產生某種利益上的沖突,從而影響業(yè)已形成的良好工作氛圍。另外,同級之間的個人關系也可能影響績效考評的可信程度,人們經常擔心給別人評分過低會影響他們之間的友誼而受到報復;一些人對與其私交較差的同事進行績效考評時,往往會不考慮其績效而給予較低的考評;同級考評中可能會存在相互標榜的問題,即所有同事都串通起來,相互將對方的工作績效考評為較高的等級(3)本人考評。有些企

42、業(yè)在進行工作績效考評時,還采用員工自我考評法(通常是與上級考評結合起來使用)。自我考評的理論基礎是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這一理論包括自我目標設定、對目標執(zhí)行的自我監(jiān)控、自我實施獎勵以及懲罰。該理論認為,許多人都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哪些做得好、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如果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客觀地對自己的工作業(yè)績進行考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改進。另外,提倡自我考評的員工會在自我工作技能開發(fā)等方面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重視員工參與和發(fā)展的管理者認同并歡迎自我考評。但是,大多數研究都表明,員工對他們自己的工作績效作出的考評一般總是比他們的上級或同事對他們所作出的績效考評等級要高。例如,一項研究顯示,當員工被要

43、求對自己的工作績效進行考評時,所有各種類型員工中有40%的人將他們自己放入績效最好的10%(“最好者之一”)之中;剩下的人要么將自己放入前25%(“大大超出一般水平”)之中,要么將自己放入前50%(“超出一般水平”)之中。通常情況下,只有不到1%或2%的人將自己列入低績效等級范圍,而那些總是將自己列入高績效等級的員工,在很多時候往往是低于一般績效水平的。由直接上級和員工自己同時進行工作績效考評的做法有可能會導致矛盾的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得到管理者的重視。即使企業(yè)沒有正式要求員工進行自我績效考評,在工作績效考評面談的過程中,員工本人也同樣對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考評,而且員工的自我考評往往比上級主管所

44、給予他們的考評等級要高。自我考評與上級考評之間的矛盾是所有管理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如果能夠充分辨析產生考評結果差異的原因,管理者就能夠更好地理解考評對象的行為并實行更有針對性的行為引導。例如,可以通過本人考評找出下級與上級之間意見不一致的地方,鼓勵員工反映出他們的優(yōu)缺點,幫助上級進行更有建設性的績效面談,并促使員工更好地理解上級給予的績效建議。(4)下級考評。下級考評給管理者提供了一個了解員工對其管理風格看法的機會,實際上這種自下而上的績效反饋更多的是基于強調管理者提高管理技能的考慮。很多管理者擔心他們的一些不受歡迎但是必要的行為(如批評員工)會導致下屬在對他們進行考評時實施報復,這也就是

45、為什么現在搞的民主評議削弱了組織管理的原因所在。下屬由于不承擔管理工作而不了解管理者工作的必要性,因此很難對“事”進行考評,其考評的結果信度通常會較低由于下級考評與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相背,同時擔心下屬考評會削弱管理者的權力,因而真正采用這種考評方式的組織不多。如果企業(yè)想把下級考評導入績效考評系統,充分發(fā)揮下級考評的積極作用,要注意三個方面,即參與管理、考評者匿名以及具體的考評內容。讓員工參與考評其主管的工作實際上是讓其對管理提出自己看法的過程,員工觀察某些行為指標的能力往往比管理者強,因此下級考評不僅是對管理者的考評,更重要的是可以聽到員工的聲音,從而在決策時考慮這種意見。匿名考評是下級

46、考評時要特別注意的。下屬在對主管進行考評時,必然會想到這種考評對他們的威脅,他們擔心對主管的低績效進行誠實考評會受到主管的譴責和報復。在這種情緒下,僅僅匿名仍然不夠,下屬還應感到“人數上是安全的”。也就是說,小團體不適合采用下屬考評的方法;只有、數超過一定數量時,人們才會認為講真話是安全的。下屬從未做過主管們所做的工作,他們經常想當然地認為管理者的行為是對還是錯。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了解管理者的具體工作,當然也就不了解管理者是否應該做某件事,更談不上考評他們做得好與壞,因此對下屬考評的結果要進行合理分析和應用??傊?,下屬考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管理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管理質量和培育良好的

47、工作氣氛,因此越來越多的組織讓考評對象的下級以不署名的方式參與對他們上級的績效考評。下級考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上的表現。另外,在各類組織診斷中,來自普通員工的判斷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體現組織的績效狀況。因此,對員工進行廣泛的問卷調查成為了解組織管理狀況的重要手段。即使員工并沒有作為日??冃Э荚u工作的考評主體,企業(yè)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不應該忽視來自員工的意見。進行不定期的員工調查已經成為許多企業(yè)的日常工作。(5)客戶和供應商考評。在一些組織中,了解員工工作情況的外部利益相關者也成為績效考評的主體之一。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將客戶和供應商納人考評主體之中。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解那些只

48、有特定外部人員才能夠感知的績效情況,或通過引人特殊的考評主體引導考評對象的行為。例如,在服務行業(yè)中,以客戶作為考評主體對那些直接面對客戶的服務人員進行績效考評,可以更多地了解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更重要的是,由于客戶的滿意度成為組織成功的關鍵影響因素,這類組織通過將客戶作為考評主體來引導員工行為,促進員工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冃Ь哂卸嗑S性的特點,不同主體必然由于視角不同而對同一工作績效的印象不同。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各種考評主體并不是相互孤立、相互排斥的,同時使用多種考評主體是可能的,要保證績效考評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應當選擇多視角的績效考評方法。使用多種主體進行績效考評必然具有單一主體進行

49、績效考評所無法具有的許多優(yōu)點,但是一個包含各種身份考評者的考評系統自然會占用更多的時間,費用也較高。(二)不同考評主體的比較多年來,人們對工作的理解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傳統的績效管理方法強調員工完成上級布置工作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工作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上級的認同。因此,由上級作為績效考評中最重要的考評主體,向員工提供績效反饋信息并考評員工的工作情況就很有意義。但是上級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考評者,也不是對員工進行考評的唯一考評主體。對管理者而言,下屬也是非常重要的績效反饋信息來源,他們能夠對管理者在其實現管理職能中的績效表現提出寶貴的意見。另一種信息來源就是員工本人,他們對自己的績效

50、表現也會有一定的考評和看法。此外,一個員工的行為也可能對其他員工造成影響。在進行績效管理和考評時,應當考慮這種相互作用和依存關系,以避免員工只關心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影響別人的工作或不與他人合作的情況發(fā)生。所以,員工也需要獲得來自平級同事的績效反饋和信息,以便使他們成為更好的團隊成員。以上四個績效反饋的主體-上級、下屬、自己和同事-都是組織內部的成員。實際上,在組織外部還有一些群體能夠提供有價值的績效信息,如客戶和供應商等利益相關群體??蛻羰鞘褂媒M織產品和服務即輸出物的人,一個組織只有獲得客戶的認同,才有可能成功。因此,有些組織把客戶的反饋也作為考評員工的一個方面。而供應商為企業(yè)生產提供原材料,至

51、少對與供應商打交道的員工來說,供應商也能夠提供有價值的績效反饋信息?;诓煌S度的績效考評指標設計根據績效的內容,可以將績效考核指標分為能力指標、態(tài)度指標和業(yè)績指標,不同指標的來源和設計方法有所區(qū)別,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系統把握。(一)工作業(yè)績指標設計根據指標的來源及重要性程度,可以將業(yè)績類績效指標劃分為關鍵績效指標和崗位職責指標兩種類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設計。1、關鍵績效指標設計。關鍵績效指標來自組織戰(zhàn)略和經營規(guī)劃;是對企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的指標。這類指標的設計需要有高層管理者的參與根據組織戰(zhàn)略逐級制定。常見的關鍵績效指標設計方法有目標管理、標桿管理、KPI和平衡計分卡。(1)

52、目標管理。目標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是195年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提出的德魯克認為,企業(yè)的目的和任務都必須轉化為目標,而企業(yè)目標只有通過分解變成每個更小的目標后才能夠實現。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之后,根據目標確定每個人的工作。這種方法并沒有明確指出如何設計指標,而是提供了指標設計的思路,強調指標或目標的設計需要上下級共同協商制定,并且通過由上至下的目標體系進行管理和監(jiān)控。(2)標桿管理。標桿管理(Benchmarking)又稱基準管理,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首先開辟標桿管理先河的是施樂公司,后由美國生產力與質量

53、中心進行了系統化和規(guī)范化總結。具體而言,標桿管理是通過不斷尋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實踐,并以此為基準與本企業(yè)進行比較、分析、判斷,構建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過程。通過標桿管理,企業(yè)能夠明確產品服務或流程方面的最高標準,然后進行必要的改進來達到這些標準。(3)KPI,KPI即關鍵績效指標(KeyPerformanceIndicator)它不同于指標的概念,是專指一種關鍵績效指標的設計方法。該方法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至今在各類組織中的應用仍十分廣泛。具體而言,KPI是企業(yè)根據宏觀戰(zhàn)略目標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戰(zhàn)術目標,并將其轉化為若干個考評指標,然后借用這些指標,從事前、事中和事后多個維度,對組織

54、或員工個人的績效進行全面跟蹤、監(jiān)測和反饋。從其名稱和定義中可以看出,“關鍵二字是KPI的核心,也是指標體系選擇和確立的基礎。(4)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是由羅伯特卡普蘭與戴維諾頓于20世紀90年代共同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通過一個包含財務、客戶、內部業(yè)務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層面的框架,將組織戰(zhàn)略利用目標組合的形式予以逐層描述,繼而將目標轉化為具體的、相互平衡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并對這些指標的實現狀況進行監(jiān)控,從而為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執(zhí)行基礎。因此,發(fā)展到今天,平衡計分卡已經成為一套“描述戰(zhàn)略、衡量戰(zhàn)略、管理戰(zhàn)略”的完整體系,被很多大中型企

55、業(yè)應用。上述幾種關鍵績效指標的設計方法思路各異。目標管理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即將戰(zhàn)略目標轉化成一系列的績效目標作為考評的依據,但對于如何走行轉化并沒有方法上的指導;標桿管理是在學習標桿企業(yè)先進標準的基礎上,通過考評和監(jiān)控達到自我提升的目的;KPI是抓住關鍵,從組織戰(zhàn)略出發(fā),逐步明確關鍵績效領域、關鍵績效要素,最終確立關鍵績效指標,思路更加清晰,指標體系更加系統;平衡計分卡則不僅是一種績效指標設計方法,更是一項戰(zhàn)略管理工具,通過四個層面的目標將戰(zhàn)略逐層描述,然后轉北為可操作的績效指標體系,達到戰(zhàn)略衡量和監(jiān)控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在理解和操作上都比較復雜,對管理環(huán)境的要求也較高??傊瑤追N方法各有利弊

56、,并無絕對的優(yōu)劣之分,并且在現實的管理實踐中日趨呈現出融合應用之勢。2、崗位職責指標設計。崗位職責指標主要是指根據部門和崗位工作說明書中的“崗位職責、工作內容”歸納提煉而成的指標。工作說明書是通過工作崗位調查與分析而獲得的有關部門及其崗位的各種相關信息,它反映了企業(yè)組織發(fā)展對該部門及其崗位的要求。如果崗位職責指標的內容與KPI指標的內容有相同、重疊的地方,則應該劃入KPI的范圍。工作說明書是組織對各類崗位的性質和特征(識別信息)、工作任務職責權限、崗位關系、勞動條件和環(huán)境,以及本崗位人員任職的資格條件等事務所作的統一規(guī)定。由于工作說明書所說明的對象不同,可以具體分為崗位工作說明書(即以崗位為對

57、象所編寫的工作說明書)、部門工作說明書(即以某一部門或單位為對象編寫的工作說明書)。例如,根據某機場客服部接待室主任的崗位說明書中“崗位職責”部分內容,可以歸納出該崗位的職責主要包括本部門制度建設、外部關系協調、顧客信息收集、本部門計劃制訂、員工思想管理等,對應設定相應的考評指標,可以包括部門制度健全度、外部關系和諧度、顧客信息全面和準確度、工作計劃落實及時率以及員工滿意度等具體指標??冃е笜梭w系的設計要求在指標體系的設計過程中,需要按照考評規(guī)律的原則,遵守指標設計的總體要求,以反映考評活動的科學性。(一)框架性要求績效考評項目和指標若是單一的,則無法有效反映指標之間的有機聯系,因此,有必要選

58、擇有代表性的、能反映組織管理客觀實際的重要指標構建組織評價指標體系。根據績效管理的內涵和結構,可以從工作業(yè)績、工作態(tài)度以及工作能力等幾個方面設計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總體框架,然后在每個內容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指標組成指標體系。(二)關鍵性要求企業(yè)的績效指標是在對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進行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但由于戰(zhàn)略分解產生的是全面的體系,因此可能會分解出很多的績效指標,由此構成的指標體系也會因涵蓋了過于廣泛的范圍而十分龐大。這樣,管理者就不能對這些企業(yè)戰(zhàn)略的實施具有決定意義,就會使企業(yè)的戰(zhàn)略實施產生偏差。因此,必須通過對企業(yè)戰(zhàn)略、流程和價值鏈分析,確定關鍵性的績效指標。(三)完整性要求在設計績效指標時要能夠完

59、整地反映考評對象系統運行總目標的各個方面,從多個角度對考評對象的績效進行考評,全面衡量員工績效,如果績效指標過于單一,則有可能產生類似“暈輪效應”的績效考評偏差,影響考評結果的準確性。(四)合理性要求合理性要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績效指標要能夠準確反映考評對象的績效,如戰(zhàn)略決策能力適用于對高管人員的考評,但卻不能放入一般員工的考評體系;二是指績效指標要能夠科學引導員工的行為,如果指標設計不合理,就會導致員工行為出現偏差。(五)可操作性要求績效指標必須是可操作的,如果指標設計完成后,無法收集到準確的數據,或收集到的數據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組織管理的現狀,就難以進行有效績效評價與分析。因此,指標

60、應該有穩(wěn)定而科學的數據來源,確保能夠被有效評估。此外,在能夠確保指標數據真實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了解每個指標的含義和準確程度,如有的指標有多種口徑,就需要選擇比較接近實際的含義。產業(yè)環(huán)境分析確立2017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年,全面小康綜合指數達到97%以上。力爭比全省提前一年實現GDP、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爭2020年跨入珠三角經濟發(fā)展第二梯隊,邁上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努力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yè)邁上中高端水平,GDP年均增速為8.5%左右,到2020年全市GDP力爭突破5000億元;人均GDP年均增速為7.5%左右,全市人均GDP力爭達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