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教學課件【完美版教學課件】_第1頁
《赤壁賦》教學課件【完美版教學課件】_第2頁
《赤壁賦》教學課件【完美版教學課件】_第3頁
《赤壁賦》教學課件【完美版教學課件】_第4頁
《赤壁賦》教學課件【完美版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赤壁賦第1頁,共46頁。1. 了解蘇軾被貶黃州的有關(guān)背景和“賦”的文體特點。2. 把握主客問答這一手法在表達思想感情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復雜感情。3. 理解作者借清風、明月闡發(fā)的“變與不變”的哲理,學習課文景、情、理交融的寫法。素養(yǎng)目標第2頁,共46頁。 蘇軾(1037 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少負才名,博通經(jīng)史。宋嘉祐二年(1057)中進士,曾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在宋神宗時曾受重用,然因新舊黨爭,屢遭貶抑;又因作詩諷刺新法,被人構(gòu)陷入獄。出獄后幾經(jīng)起落,一直被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州),

2、直到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歸。作者簡介第3頁,共46頁。 蘇軾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他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兩人并稱“蘇辛”。 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詩歌方面,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書畫方面,蘇軾擅長行書、楷書,善畫枯木怪石,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主要作品有東坡樂府東坡易傳東坡七集等。第4頁,共46頁。題目解說北宋元豐五年(1082)秋冬,蘇軾先后兩次游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了兩篇賦。本文是第一篇,又稱前赤壁賦。蘇軾所游的赤壁是黃州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后

3、人又稱“文赤壁”,并非赤壁大戰(zhàn)處。赤壁之戰(zhàn)的地點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在今湖北武漢市的赤磯山,后人稱“武赤壁”。作者在這里只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而已。第5頁,共46頁。知識卡片賦鋪采摛文,體物寫志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賦的特點:賦在內(nèi)容上“體物寫志”,即通過摹寫事物來抒發(fā)情志,寄托諷喻之意。形式上,賦“鋪采摛文”,即注重鋪敘,辭藻華美,濃墨重彩。賦將散文章法與詩歌韻律合二為一,句式長短錯落,聲韻和諧,多用排比、對偶,以鋪陳事理、保存詩意。賦的發(fā)展:賦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后期。其流變經(jīng)歷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等階段。騷賦為楚辭體,是詩向賦之過渡,如屈原的離騷。漢賦篇幅較長,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多用主

4、客問答的形式,韻散夾雜,喜用典故,如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駢賦多為四六言,講究平仄押韻,駢偶用典,辭藻綺麗,如江淹的別賦。律賦為唐宋時科舉考試所用,題、字數(shù)、韻式、平仄皆有嚴格限制。文賦是伴隨唐代古文運動的興起而產(chǎn)生的,不刻意追求華麗的辭藻,句式參差錯落,押韻比較自由,通篇貫穿散文氣息,重視清新流暢,如蘇軾的赤壁賦。第6頁,共46頁。寫作背景王安石變法受挫,一些投機新法的分子,結(jié)黨營私、傾軋報復,耿直敢言的蘇軾成了官僚們政治傾軋的犧牲品。蘇軾于元豐二年(1079)到達湖州,七月底遭到逮捕,罪證是他的一些詩文。這些詩文中流露出一些牢騷,表達了蘇軾對新法的不同意見,也針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無非是“緣詩

5、人之義,托事以諷”,這些卻成了他遭受彈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誣蔑他“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將他投入大獄,訊問他誹謗朝廷的罪行,釀成北宋有名的“烏臺詩案”。(“烏臺”指御史臺,是行政監(jiān)察機關(guān)。漢代時御史臺內(nèi)柏樹上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第7頁,共46頁。蘇軾在獄中受盡詬辱折磨,幸得親友營救,這年年底,結(jié)案出獄,被貶到黃州擔任黃州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蘇軾先后兩次游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赤壁賦,課文為前赤壁賦。蘇軾于元豐三年(1080)到達黃州,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他開辟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取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時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

6、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他時時想從佛、老思想中求得解脫。同時,他在躬耕農(nóng)事和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又感到了溫暖。第8頁,共46頁。資料鏈接文赤壁與武赤壁有了蘇軾,才有了文赤壁與武赤壁的說法。單就這一點來說,蘇軾也是真正的永垂不朽。武赤壁指的是東漢末年劉備與孫權(quán)聯(lián)合,火燒戰(zhàn)船,大破曹軍的古戰(zhàn)場。這個武赤壁到底在哪兒,據(jù)說至今也沒有個權(quán)威的定論。不過比較多的人認為武赤壁在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境內(nèi),說那里是赤壁之戰(zhàn)的發(fā)生地,是真正的“周郎赤壁”。至于古城黃州(在今湖北黃岡)附近的那個赤壁,多數(shù)人則認為那里并非當年的古戰(zhàn)場,只是因為蘇軾曾在此謫居,又有流傳千古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

7、前后兩篇赤壁賦等作品在此問世,所以稱為文赤壁,又稱“東坡赤壁”。歷朝歷代,曾經(jīng)有不少文人錯把文赤壁當成武赤壁。唐代詩人杜牧有一首題為赤壁的絕句:“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边@首詩就是錯把文赤壁當成武赤壁來寫的。而蘇軾也屢屢借文赤壁發(fā)思古之幽情,寫下了不少詩文,因此這里才被后人命名為文赤壁。反正情感是真的,感嘆是真的,評價也是真的,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赤壁,反而不那么重要了。第9頁,共46頁。羽化登仙“羽化登仙”一詞出自蘇軾的赤壁賦。羽化:本指昆蟲由蛹變?yōu)槌上x;古人認為仙人能飛升變化,因此把成仙叫作羽化。登仙:成仙。冰心在悟中說:“我游泛于自然的愛里,月明下一

8、片湖山,只我一人管領(lǐng),我?guī)滓墒且延鸹窍??!钡?0頁,共46頁。 課文探究2.文章第一段第四至七句,寫月出之后的情況,寫景敘事各有什么特點?(1)寫景生動形象?!芭腔病边\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繪出明月似對游人有所依戀;“橫”“接”講究煉字,描繪出白茫茫的水汽籠罩江面,水天連成一片的情景。(2)敘事意境開闊,重在感受。“浩浩乎”與“飄飄乎”前后照應,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之樂,溢于言表。1.文章第一段第二、三句是怎樣寫月出之前的情況的?先寫景后敘事?!扒屣L徐來,水波不興”寫水兼寫風,“徐”字從觸覺寫清風之柔緩,“不興”從視覺寫風之輕柔,這句描繪出秋江的澄凈,這也是主客內(nèi)心

9、的寫照?!芭e酒”句是直接寫主客飲酒吟詩的雅興。第11頁,共46頁。3.聯(lián)系本文的背景,說說歌詞中的“桂棹”“蘭槳”有什么含義,“美人”指代什么,歌詞代表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桂棹”“蘭槳”比喻品行高潔?!懊廊恕敝杆寄降娜?,代表一種理想。歌詞所表現(xiàn)的是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貶之后仍然堅持對理想的執(zhí)著態(tài)度,堅持對朝廷政事的關(guān)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4. 作者是怎樣描寫簫聲之悲的?有何作用? 作者借助想象,先運用正面描寫,用比喻描寫簫聲;再運用側(cè)面描寫,通過“舞潛蛟”“泣嫠婦”寫簫聲之悲凄。這簫聲與“飲酒樂甚”的氣氛相悖,作者的感情由“樂”轉(zhuǎn)“悲”,從而引出下文主客之間的問答。第12頁,共46頁。

10、先從吟誦古人詩句寫起,“月明星稀”兩句是由當前江月之景聯(lián)想而得,似有意,若無意。從詩句推想開去,然后寫到眼前地形,把曹操推到背景正面。兩個帶有啟發(fā)性的問句,使文章起了波瀾,也引起人們的懷古之情。5.”蘇子愀然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這幾句是如何描寫所游之地的?第13頁,共46頁?!胺狡洹币韵聨拙?,先從曹操兵力的強大和地盤的擴張,寫出其聲勢和氣派,“破荊州,下江陵”,可謂有武功。然后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勾畫曹操的文采和英雄氣概。最后用“固一世之雄也”一總,“而今安在哉”一跌。目的是說明人,包括像曹操這樣的英雄,生命都是有限的。這幾句是推測、想象,卻大肆渲染,即所謂“鋪”,是賦之寫法。6.

11、“方其”以下幾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第14頁,共46頁。對比手法。 由古(一世之雄)與今(而今安在)的歷史對比生悲,由人生短暫(寄蜉蝣、哀吾生)與自然無窮(長江之無窮)的對比生悲,這都是悲人生短暫。 由作為漁樵者的吾輩與作為英雄人物的曹操、周瑜對比生悲,這是悲自身渺小。 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與現(xiàn)實(不可驟得)的對比生悲,這是悲仙愿難成。7.第 3 段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來寫“客之悲”的?結(jié)合課文具體分析客“悲”的原因。第15頁,共46頁。蘇子從兩個角度來勸說客: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看,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

12、的角度看,作為個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 從“取與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摒棄(不?。┑摰摴傥晃伣翘撁?,而取無窮的自然萬物(清風明月)為“吾生”所享用。蘇子認為,應該忘懷得失,順其自然,從中得到樂趣。這體現(xiàn)了蘇軾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8.針對客所發(fā)出的人生悲嘆,蘇子是如何勸說客的?這體現(xiàn)了蘇軾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第16頁,共46頁。內(nèi)容小結(jié)第17頁,共46頁。主題歸納文章通過泛游赤壁的所見所聞,以及主客之間的問答,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曠達到陷于苦悶,又由苦悶到解脫的思想過程,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隱憂,同

13、時表達了他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第18頁,共46頁。深入探究文章先由清風明月之美寫玩賞之樂,再以主客問答寫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xiàn)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尋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和他們的事跡,而兩位英雄已然逝去,化為陳跡。世間萬物、英雄豪杰也不過是過眼云煙,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云散。而自己作為遠謫黃州的小人物就更加不值一提了,因而“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抒發(fā)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懷。1.試分析在夜游赤壁的過程中,主客的感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結(jié)合第3、4 段,說說作者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抒發(fā)了什么感情,闡發(fā)了怎樣的哲理。

14、第19頁,共46頁。第4段丟開個人愁懷,以江水明月作比,說明世間萬物和人生,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不必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闡發(fā)了變化與永恒的辯證哲理。第20頁,共46頁。在課文開篇和課文結(jié)束時作者的情緒都是喜悅的,但這兩種喜悅并不相同。開篇時,作者的喜悅是由身邊景物引發(fā)的,在月明風清的夜晚,作者泛舟江上,與性情相投的朋友誦詩唱答,這實乃人生之樂事;而結(jié)束時,作者的喜悅則是由于通過主客問答消除了心中的苦惱困惑,對人生有了一種新的認識。2

15、.在課文開篇和課文結(jié)束時作者的情緒如何?這兩種情緒相同嗎?第21頁,共46頁。運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使行文波瀾起伏,搖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層層展現(xiàn)、逐步升華。 第3 段通過主客的問答,使本文的思想感情轉(zhuǎn)入悲涼。蘇軾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故事作答,文理轉(zhuǎn)折自然??腿诉B用了兩個問句,這兩次發(fā)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腿说幕卮鸨憩F(xiàn)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的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3.本文多次寫到主客問答,這樣安排有什么作用?第22頁,共46頁。 第4 段文章思想感情得以深化,又一次泛起波瀾。 蘇軾針對客人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實際

16、上也是寬慰自己。這里表現(xiàn)了蘇軾豁達的人生觀,他傾向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是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身處逆境時仍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tài),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而后,蘇軾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的方面進一步申說。第23頁,共46頁。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三者原本有矛盾,但蘇軾卻將其統(tǒng)一了起來:治世以儒,治心以佛,治身以道。這就形成了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式的曠達自適。赤壁賦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憂患。在困苦環(huán)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品質(zhì)的自我完善,這固然是儒家士大夫追求精神完美的思想的一種反映,同時又帶有莊子相對主義和佛家虛無主義的色彩。事物的瞬息變化中蘊含著永恒,

17、蘇軾的“變”與“不變”之論正是得自佛、道思想的啟示。而佛、道思想又須用儒家的浩然正氣來支撐,才能避免虛無空寂。蘇軾用這種思想方法,把“吾生之須臾”與“長江之無窮”統(tǒng)一了起來,表現(xiàn)出他獨特的文化品格。4.赤壁賦怎樣體現(xiàn)了儒、釋(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和蘇軾獨特的文化品格?第24頁,共46頁。 融詩、賦、文為一體,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綜合運用。先通過對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明月升起、大江遼闊等的敘寫和描繪,寓情于景,滲透著歡快之情,達到了“飄飄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見樂到了極點。接著,敘寫了對“美人”的思慕,描繪了陣陣悲涼的簫聲,傳達了不可言狀的哀傷。然后以主客問答的形式揭示了哀傷的原因,最

18、后集中進行議論,從哲理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對人生及宇宙的看法,在思想上得到了解脫。 行文有偶有散,錯落有致,揮灑自如,猶如行云流水,極盡變化,既有整飭之美,又有通達流轉(zhuǎn)之妙。偶句中用韻貼切,轉(zhuǎn)換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以抒發(fā)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聲調(diào)鏗鏘和諧,增強了文章的音樂美。 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雖然沿襲漢賦,但并不像漢賦那樣古板凝重,而是運用得十分靈活巧妙,恰好表現(xiàn)了作者的內(nèi)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變化,整篇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詩情畫意俱現(xiàn)。5.本文是宋代文賦的代表作,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第25頁,共46頁。文言知識梳理 1.重要字音。壬(

19、rn)戌(x) 窈(yo)窕(tio)馮(pn)虛御風桂棹(zho) 嫠(l)婦愀(qio)然山川相繆(lio) 舳(zh)艫(l) 旌(jng)旗釃(sh)酒 橫槊(shu) 漁樵(qio)江渚(zh) 扁(pin)舟 匏(po)樽蜉(f)蝣(yu) 無盡藏(zng) 枕藉(ji)第26頁,共46頁。2.通假釋義。馮虛御風 (“馮”同“憑”,乘)3.古今異義。白露橫江 (古義:指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曠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失意的樣子。)望美人兮天一方 ( 古義:指所思慕的人。今義:美貌的女子。)第27頁,共46頁。4.一詞多義。舉酒屬客 (

20、zh,動詞,勸請)屬予作文以記之 (同“囑”,囑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名詞,類)若屬皆且為所虜 (用在人稱后表示復數(shù),譯為“等,輩”)屬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動詞,像)縱一葦之所如(動詞,往)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動詞,比得上)如方其破荊州(動詞,攻破)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形容詞,殘破,破?。╅L風破浪會有時(動詞,沖開)破第28頁,共46頁。哀吾生之須臾(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起補足音節(jié)的作用,無實義)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惟江上之清風(結(jié)構(gòu)助詞,的)之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助詞,用于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語氣詞,相當于

21、“嗎”)知不可乎驟得(助詞,用在句中表示停頓或舒緩語氣)相與枕藉乎舟中(介詞,相當于“于”,在)乎第29頁,共46頁。羽化而登仙(連詞,表順承,可不譯)扣舷而歌之(連詞,表修飾,可不譯)侶魚蝦而友麋鹿(連詞,表并列,相當于“和”“與”)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連詞,表轉(zhuǎn)折,相當于“卻,但是”)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連詞,表遞進,相當于“而且”)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連詞,表假設,相當于“如果”)表惡其能而不用也(連詞,表因果,相當于“因而”)而第30頁,共46頁。5.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烏鵲南飛 (名詞作狀語,向南)西望夏口 (名詞作狀語,向西)東望武昌 (名詞作狀語,向東)下江陵 (名詞

22、用作動詞,攻占)順流而東也 (名詞用作動詞,東下,向東進軍)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名詞用作動詞,捕魚砍柴)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第31頁,共46頁。(2)動詞的活用舞幽壑之潛蛟 (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婦 (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3)形容詞的活用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形容詞用作動詞,整理)不知東方之既白(形容詞用作動詞,明亮)第32頁,共46頁。6.文言句式。(1)判斷句固一世之雄也 (“也”表判斷)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也”表判斷)(2)被動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由介詞“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表被動)(3)賓語前置句何為其然也 (“何

23、為”即“為何”)而今安在哉 (“安在”即“在安”)而又何羨乎 (“何羨”即“羨何”)第33頁,共46頁。(4)定語后置句凌萬頃之茫然 (即“凌茫然之萬頃”,“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客有吹洞簫者 (即“有吹洞簫者客”,“者”是定語后置的標志)(5)狀語后置句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即“蘇子與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即“月于東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間徘徊”)(6)主謂倒裝句渺渺兮予懷 (即“予懷渺渺兮”)(7)省略句(其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蘇子)舉酒屬客(蘇子與客)相與枕藉乎舟中第34頁,共46頁。7.文化知識。1.望古人根據(jù)每個月月亮從虧到盈再到虧期間的四種狀

24、態(tài)來記月,稱為晦、朔、弦、望。農(nóng)歷每月最后一天叫晦,每月初一叫朔,每月初七、初八叫上弦,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叫下弦,每月十五(有時是十六或十七)叫望,望日后一日叫既望,通常指農(nóng)歷每月十六。2.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3.舳艫船頭和船尾的并稱,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舳,船尾;艫,船頭。第35頁,共46頁。8.詞語積累。1. 如泣如訴: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悲苦。2. 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多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3.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shù)臉幼印?. 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米,形容非常渺小。5. 杯盤狼藉:杯盤等放得亂七八糟

25、,形容宴飲后桌上凌亂的樣子。第36頁,共46頁。1.解釋下列句子中畫線的詞。(1)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焉:_ (2)白露橫江橫:_(3)縱一葦之所如縱:_(4)凌萬頃之茫然凌:_(5)倚歌而和之焉:_(6)不絕如縷縷:_(7)蘇子愀然愀然:_(8)正襟危坐危:_(9)方其破荊州 方:_課后作業(yè)動詞,放任語氣詞,無實義動詞,籠罩動詞,越過動詞,循、依容色改變的樣子名詞,細絲形容詞,端正副詞,當?shù)?7頁,共46頁。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色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而不知其所止客喜而笑C. 哀吾生之須臾不知東方之既白D.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知

26、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答案:C解析:C 項,均為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 項,介詞,在/ 介詞,被;B 項,連詞,表轉(zhuǎn)折,卻/ 連詞,表承接;D 項,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助詞,起舒緩語氣作用。第38頁,共46頁。3. 對下列句子中加色詞的活用情況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侶魚蝦而友麋鹿 下江陵A. 相同, 不同 B. 相同, 不同C. 相同, 相同 D. 不同, 相同答案:A解析: 都是動詞的使動用法, 是名詞的意動用法, 是名詞用作動詞。第39頁,共46頁。4.下列句子的句式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而今安在哉B. 何為其然也C. 而又何羨乎 D.

2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答案:D解析:A、B、C 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D 項,狀語后置句。第40頁,共46頁。5.下列對赤壁賦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賦,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zhì)。B. 既望,在古籍文獻中,對一個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的稱呼,稱農(nóng)歷每月十五為既望。C. 斗牛,斗宿和牛宿,星宿名,都屬于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中的二十八宿。D. 美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文中指所思慕的人。答案:B解析:稱十五為望日,十六為既望。第41頁,共46頁。6. 下列對赤壁賦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在選文第一段中,作者借用

28、江水、明月、清風這些自然意象,闡述事物皆具“變”與“不變”的二重性。B. 作者辯證地認識萬物,找到了克服個體生命因短暫而引起恐懼心理的方法。由此,主客都回歸到歡快的情境。C. 選文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中詩的情韻,多處使用駢偶句,采用了傳統(tǒng)的主客問答形式,但作者又沒有局限于傳統(tǒng)的賦文形式。D. 本文融抒情、議論、記敘、說明為一體,充分表現(xiàn)了蘇軾在困境中排遣苦悶、順應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答案:D解析:本文沒有運用說明。第42頁,共46頁。8.名句默寫。(1)蘇軾在赤壁賦中用“_, _ ”二句描繪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凈,這也正是作者悠然自得、怡然自樂的內(nèi)心寫照。(2)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我們

29、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短暫和個體渺小的語句是: _, _ 。(3)赤壁賦中寫洞簫聲的作用和力量,蛟龍聽了飛舞起來,寡婦獨處孤舟中,聽到洞簫聲想到自己的凄涼身世,不禁泣下的語句是: _, _ 。(4)赤壁賦中面對浩浩蕩蕩、奔騰不息的長江水,吹洞簫的客人由此發(fā)出人生短暫的感嘆的語句是: _, _ 。(5)赤壁賦中用“_, _ ”寫出游人任憑一葉扁舟隨意漂蕩,在遼闊的江面上自由來去。第43頁,共46頁。答案:(1)清風徐來水波不興(2)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3)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5)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6)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第44頁,共46頁。9.翻譯下面的

30、句子。山水環(huán)繞,一片蒼翠,這不是曹操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1)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何況我和你在江邊捕魚砍柴,以魚蝦為伴,以麋鹿為友,駕著一只小船,舉起用葫蘆做成的酒器互相勸飲。(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如果從那變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如果從不變的一面看,那么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恒的,我們又羨慕(它們)什么呢!第45頁,共46頁。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

31、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把命運寄托在自己身上,這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心思。為此努力,拼搏,不舍晝夜。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充滿了魔鬼,學會控制他。如果你還認為自己還年輕,還可以蹉跎歲月的話,你終將一事無成,老來嘆息。在實現(xiàn)理想的路途中,必須排除一切干擾,特別是要看清那些美麗的誘惑。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當你感到無助的時候,還有一種堅實的力量可以依靠,那就是你自己。想過去是雜念,想未來是妄想,最好把握當下時刻。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yōu)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

32、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同樣的一瓶飲料,便利店里2塊錢,五星飯店里60塊,很多的時候,一個人的價值取決于所在的位置。忙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一種快樂,讓我們真實地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讓我們無暇空虛。10、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一定會成功!成功者往往有個計劃,而失敗者往往有個托辭。成功者會說:“我?guī)湍阕鳇c什么吧!而失敗者說:那不是我的事。成功三個條件:機會;自己渴望改變并非常努力;貴人相助億萬財富買不到一個好的觀念;好的觀念卻能讓你賺到億萬財富。一個訊息從地球這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要0.05秒,而一個觀念從腦外傳到腦里卻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

33、人生的成敗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鳥無翅膀不能飛,人無志氣不成功。成功99%是心志,1%是能力。一個人不成功是因為兩個字恐懼。一個會向別人學習的人就是一個要成功的人。人要是懼怕痛苦,懼怕種種疾病,懼怕不測的事情,懼怕生命的危險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人格的完善是本,財富的確立是末。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在人之上,要把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對時間的慷慨,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xù)累積而成。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企業(yè)家收獲著夢想,又在播種著希望;原來一切輝煌只代表過去,未來永遠空白。一個最困苦、最卑賤、最為命運所屈辱的人,只要還抱有希望,便無所怨懼。你生而有翼,為何一生匍匐前進,形如螻蟻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世上那有什么成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代名詞罷了。所謂英雄,其實是指那些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下都能夠生存下去的人。微笑不用本錢,但能創(chuàng)造財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