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后的心理調適課件_第1頁
中風后的心理調適課件_第2頁
中風后的心理調適課件_第3頁
中風后的心理調適課件_第4頁
中風后的心理調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題: 中風後的心理調適 1第1頁,共32頁。誰受到影響?2第2頁,共32頁。 社會 家庭成員照顧者自己3第3頁,共32頁。中風後心理、人格與情緒的改變4第4頁,共32頁。普遍性多樣性種類的多樣性 (易怒、焦慮、退縮、憂鬱、不由自主的哭或笑)程度的多樣性 (輕微-嚴重,相反-加劇,災難性反應)頻率的多樣性 (偶而-常常)病識感5第5頁,共32頁。人面對疾病威脅時可能的心理反應驚訝與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6第6頁,共32頁。憂鬱情緒低落哭泣沮喪罪惡感想不開食慾改變睡眠改變無興趣無望感失去能量感7第7頁,共32頁。焦慮過多的擔憂情緒緊繃易怒身體疼痛和抱怨坐不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睡眠障礙8第8頁,共

2、32頁。壓力9第9頁,共32頁。壓力是什麼?定義: 個體與情境的互動中,其察覺到情境與其生理、心理,或社會系統資源之間有差距。即身心狀態(tài)失去原有的平衡。感到生理或心理不適,且覺得社會資源不足時,便會產生壓力感。10第10頁,共32頁。11第11頁,共32頁。12第12頁,共32頁。因應情緒焦點的因應方式:直接調整情緒、尋求情緒的抒發(fā)。問題導向的因應方式:面對問題並加以解決。逃避的因應方式:否認13第13頁,共32頁。逃避讓問題更棘手壓力事件是否可以解決,若可以,試著找出方法加以處理,減少壓力感的持續(xù)。若無法解決,學習面對和接受不完美,學習情緒的抒發(fā),可以避免處於不滿或負向的情緒中。14第14頁

3、,共32頁。尋求知識模糊:不安焦慮了解疾病特徵、癒後、生活的影響,從別人經驗與治療方針中獲得知識,減少無謂的焦慮。15第15頁,共32頁。正向態(tài)度對健康的重要性經??纯次疫€有什麼,而非我失去什麼!心理學自驗預言的概念,人會因為自己認定的狀況而去完成它。想法影響情緒以及可能採取的行動,並非事情影響我們的行動。(自我控制感)16第16頁,共32頁。同理心表達出一同面對問題的態(tài)度是很重要的。切勿過度理性地置身度外。何謂同理心? 了解對方所遭遇的問題,可能會產生的情緒,並表達出感同身受的了解。甚至進一步感受到問題的背後,所隱藏的真正需求或感受是什麼。17第17頁,共32頁。情緒的重要性一般正向情緒較受

4、到喜愛,因為正向情緒帶來較愉悅的感受。而負向情緒通常為人逃避或壓抑。然而以進化的觀點觀之,負向情緒是生存及自我保護所必須的。如:遭遇危險必須感覺害怕,並有逃跑或與之對抗的行為。(flight or fight)18第18頁,共32頁。情緒的重要性(續(xù))又如:面對喪親的悲痛情緒,需有適當的負向情緒表達,以了解彼此的情感深度。所以需學習了解自己的情緒意義,情感的表達是不需要刻意壓抑的,而是需要被了解的,因為任何情緒都是有意義的。19第19頁,共32頁。情緒與想法的關係Beck貝克的理論情境 想法情緒及行為 情境:實際發(fā)生的事情情緒及行為:因想法而產生的情緒及行為想法::個體如何看待或解釋情境(個體

5、主觀的詮釋)20第20頁,共32頁。有的人說只剩半杯有的人說還有半杯水是一樣的心情卻不同半杯水21第21頁,共32頁。擁有或失去都是自己22第22頁,共32頁。情緒與想法的關係(續(xù))情境發(fā)生後,情緒會先被發(fā)覺,需冷靜思考才能找到想法。需要尋找支持與反對的證據加以驗證想法。支持的證據: 實際發(fā)生且可以驗證想法的情況。反對的證據: 實際發(fā)生與想法不符的情況。23第23頁,共32頁。想法想法一:是錯的,是對的。對嗎?會不會錯?想法二:好的,是不好的。 好嗎?不好吧?有絕對二分的想法時,易造成思考缺乏彈性及陷入爭執(zhí)的互動衝突。日常生活的事情不像考試的單選題,更非是非題,而比較像是多選題。24第24頁,

6、共32頁。練習覺察情緒了解情緒背後的想法,才不至於被情緒莫名地影響思考或行動。如:我很焦慮,因為中風後我就需要依賴別人,別人一定會覺得我很麻煩。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區(qū)分此時的情緒與目前問題的關係。情緒的管理練習奠基於平時練習,從對小問題了解自己的感受,臨時抱佛腳的成效不彰。25第25頁,共32頁。有健康的想法才有健康的生理與心理26第26頁,共32頁。什麼是健康?27第27頁,共32頁。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自我控制感樂觀的態(tài)度開放的態(tài)度獨立幸福感幽默感等。28第28頁,共32頁。心理調適的原則覺察並了解自我情緒狀態(tài),不刻意壓抑情緒。減少自責,面對問題:情緒較平穩(wěn)時,釐清對事件的想法及觀點,尋找證據,直接面對問題,不否認、逃避或退縮。尋求他人意見或增加疾病知識人際支持網絡轉移注意力學會放鬆29第29頁,共32頁。學習放鬆的技巧1.腹式呼吸法:和胸部呼吸不同,呼吸時要專注在腹部的起伏上,呼氣比吸氣時間長。2.直接放鬆法: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在一個很舒適、很自在、很放鬆的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