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初級師模擬試卷一專業(yè)實踐能力_第1頁
中藥初級師模擬試卷一專業(yè)實踐能力_第2頁
中藥初級師模擬試卷一專業(yè)實踐能力_第3頁
中藥初級師模擬試卷一專業(yè)實踐能力_第4頁
中藥初級師模擬試卷一專業(yè)實踐能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擬試卷一專業(yè)實踐能力 一、以下每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1.適用于注射用油的滅菌方法是A.流通蒸氣滅菌B.紫外線滅菌C.熱壓滅菌D.干熱空氣滅菌E.低溫間歇滅菌1.D。干熱空氣滅菌法適用于不允許濕氣透過的油脂類(如油性軟膏基質(zhì)、注射用油等)的滅菌,選D。2.枸杞、熟地應采用的粉碎方法是A.單獨粉碎B.蒸罐C.串料D.串油E.水飛2.C。枸杞、熟地等含有大量黏性物質(zhì),宜選用串料(串研)法粉碎。選C。3.一般配制眼用散劑的藥物應粉碎并通過A.80目篩B.100目篩C.120目篩D.150目篩E.200目篩

2、3.E。眼用散劑應為極細粉(能通過九號篩,即200目篩)。選E。4.下列不屬于浸提方法的是A.煎煮法B.滲漉法C.回流法D.浸漬法E.透析法4.E。透析法不屬于浸提方法,選E。5.適用于顆粒流動干燥的方法是A.減壓干燥B.冷凍干燥C.鼓式干燥D.沸騰干燥E.噴霧干燥5.D。沸騰干燥又稱流化床干燥,系利用熱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空氣流使?jié)耦w粒懸浮,呈流化態(tài),似“沸騰狀”,熱空氣在濕顆粒間通過,在動態(tài)下進行熱交換,水分被蒸發(fā)而達到干燥的目的。適于顆粒性物料的干燥,如片劑、顆粒劑濕顆粒和水丸的干燥,選D。6.制備膏滋時采用的浸提方法是A.浸漬法B.回流法C.滲漉法D.煎煮法E.水蒸氣蒸餾法6.D。煎膏劑一

3、般采用水煎煮法,選D。7.表面活性劑不具備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的用途是A.增溶B.助溶C.潤濕D.乳化E.去污7.B。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可直接用于消毒、殺菌和防腐,其他類型表面活性劑常用于增溶、乳化、潤濕、起泡與消泡等方面。不包括助溶。8.混懸液中應加入A.助溶劑B.助懸劑C.乳化劑D.矯味劑E.增溶劑8.B。為提高混懸液的穩(wěn)定性,應加入助懸劑。9.維生素C可用作注射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的哪種附加劑A.增溶劑B.抗氧劑C.止痛劑D.抑菌劑E.pH調(diào)節(jié)劑9.B。常用的抗氧劑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焦亞硫酸鈉和硫代硫酸鈉,維生素C.一般用量為0.10.2。10.輸液劑所用原料規(guī)格必須是A.藥用B.注射用C.

4、化學純D.分析純E.優(yōu)級純10.B。輸液劑所用原料規(guī)格必須是注射用。選B。11.由甘油40g,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無水碳酸鈉1g,硬脂酸4g,蒸餾水5ml制成的栓劑中,其基質(zhì)是A.硬脂酸B.甘油C.硬脂酸鈉D.硬脂酸+甘油+水E.硬脂酸與甘油11.C。無水碳酸鈉與部分硬脂酸生成的硬脂酸鈉,為栓劑的基質(zhì)。選C。12.制備黑膏藥時,乳香、沒藥應在哪道工序中加入A.炸油B.細粉加入熬煉的藥油中C.細粉與紅丹一起加入油液中D.待膏熬成,細粉于攤涂前投入E.待膏藥攤涂后,細粉撒布于表面12.D。制備黑膏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藥時,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藥材、礦物藥以及貴重藥應研成細粉,于攤涂前加入,溫度應不超過70。選D

5、。13.栓劑的給藥屬于A.呼吸道給藥B.注射給藥C.黏膜給藥D.口服給藥E.皮膚給藥13.C。栓劑應用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于腔道,屬于黏膜給藥,選C。14.制備阿膠時加入明礬的目的是A.增加膠劑的黏度B.沉淀膠液中的泥土雜質(zhì)C.增加膠劑的透明度D.降低黏性,便于切制E.矯味14.B。制備阿膠等膠劑時加入明礬可沉淀膠液中的泥土雜質(zhì)。15.膜劑中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常用的成膜材料是A.普朗尼克F68B.PVAC.泊洛沙姆D.PVPE.PEG15.B。聚乙烯醇(PVA)是常用的膜劑成膜材料。選B。16.水蜜丸使用的賦形劑是A.竹瀝水B.米糊C.浸膏汁D.PEG4000E.蜜水16.E。水蜜丸使用的賦形劑是蜜

6、水,選E。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17.下列藥物中,可做片劑濕潤劑的是A.乳糖B.淀粉C.水D.氧化鎂E.輕質(zhì)液狀石蠟17.c。凡藥料本身具有一定黏性,用水潤濕即能黏結(jié)成粒,水即為濕潤劑。選C。18.片劑包糖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衣的打光材料是A.蜂蠟B.石蠟C.液狀石蠟D.蟲蠟E.地蠟18.D。川蠟(米心蠟)又名蟲蠟,可作為糖衣片打光劑。選D。19.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炮制專著是A.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B.本草綱目C.黃帝內(nèi)經(jīng)D.雷公炮炙論E.新修本草19.D。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炮制專著是南北朝時期雷數(shù)的雷公炮炙論。20.中藥炮制學的定義A.中藥炮制學是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專門研究中藥炮制理論、工藝、規(guī)格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fā)

7、展方向的學科B.中藥炮制學是中醫(yī)用藥的一個特點C.中藥炮制學是根據(jù)中醫(yī)藥理論,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而制定的一項技術D.中藥炮制學是研究藥物制備方法與工藝的一門學科E.中藥炮制學是研究藥物自身性質(zhì)以及調(diào)劑、制劑的一門學科20.A。21.關于中藥炮制與臨床療效敘述錯誤的是A.麻黃根發(fā)汗,莖止汗,故麻黃根、莖不能混用B.牛蒡子經(jīng)炒制后,具有“殺酶保苷”的作用C.礦物藥、動物甲殼類藥物煅后,便于煎煮和粉碎D.川烏、草烏煮制后,毒性顯著降低E.巴戟天的木心為非藥用部分,必須除去21.A。麻黃根止汗,麻黃莖發(fā)汗,故A選項錯誤。22.關于炮制對性昧的影響敘述不正確的是A.經(jīng)炮制后,改變藥物性味,擴大藥物用

8、途B.經(jīng)炮制后,糾正藥物過偏之性,即“以熱制寒”C.膽汁制黃連,即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以寒制熱”,稱為“反制”D.藥物經(jīng)炮制后,性味增強E.酒制仙茅,即“熱者益熱”22.C。膽汁制黃連,即“以寒制寒”,稱為“從制”。23.藥物炮制的最終目的是A.緩和或改變藥性B.降低毒性C.提高藥物凈度D.使藥物發(fā)揮最大的療效E.有利于制劑23.D。24.炮制含苷類藥物時應注意A.少泡多潤B.潤透泡透C.避免蒸煮D.不宜用乙醇作輔料E.長時間浸泡24。A。苷類成分易溶于水,所以在水處理時要少泡多潤。25.凈選加工時采取挖去毛的藥物是A.枇杷葉B.石韋C.金櫻子D.骨碎補E.鹿茸25.C。金櫻子屬于果實類藥材,去

9、毛時一般采取挖去毛的方法。26.凈選時應去瓤的藥物是A.梔子B.蒼術C.枳殼D.黃柏E.知母26.C。枳殼果實類藥物,須去瓤用于臨床。27.具有利尿、清熱解暑作用的輔料是A.滑石粉B.白礬C.豆腐D.麥麩E.土27.A。滑石粉味甘,性寒。具利尿通淋,清熱利濕,解暑的作用。28.藥物采用對抗同貯法貯藏的作用是A.防止泛油B.防止泛油C.變色D.抑制蟲蛀E.防止吸潮28.D。對抗同貯法是采用兩種以上藥物同貯而起到抑制蟲蛀、霉變的貯藏方法。29.郁李仁在貯藏中的變異現(xiàn)象是A.霉變B.泛油C.變色D.氣味散失E.粘連29.B。郁李仁為含油脂多的中藥,在貯藏中受熱而使其內(nèi)部油脂油質(zhì)易于溢出表面,稱為泛油

10、。30.米醋的作用不包括A.散瘀止血B.理氣止痛C.疏肝健脾D.行水解毒E.矯臭矯味30.C。醋味酸、苦,性溫。具有引藥入肝,散瘀止痛,理氣,止血,行水,消腫,解毒,矯味矯臭等作用。31.形態(tài)細長,內(nèi)含成分又易于煎出的藥材,切制時宜切成A.薄片B.厚片C.斜片D.寬絲E.段31.E。全草類和形態(tài)細長,內(nèi)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藥材,切制時宜切成段。32.團塊狀藥材檢查軟化程度的方法是A.指掐法B.手捏法C.穿刺法D.彎曲法E.刀切法32.A。團塊狀藥材一般用指掐法檢查軟化程度,以手指甲能掐入軟化后藥材的表面為宜。33.炮制品常用姜炙法的是A.竹茹B.甘草C.杜仲D.川芎E.當歸33.A。姜炙竹茹可增強

11、其降逆止嘔的作用。34.法半夏常用的輔料是A.生姜、白礬B.白礬、甘草C.甘草、生石灰D.皂角、生姜E.生姜、甘草34.C。35.炮制石決明的方法是A.明煅B.煅淬C.暗煅法D.提凈E.扣鍋煅35.A。石決明為貝殼類藥材,明煅后質(zhì)地酥脆,便于粉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36.刺猬皮的炮制方法是A.米炒B.土炒C.蛤粉炒D.麩炒E.滑石粉炒36.E。刺猬皮滑石粉炒后質(zhì)地松泡酥脆,便于煎煮和粉碎。37.自然銅煅淬炮制的淬液是A.水B.醋C.酒D.黃連湯E.三黃湯37.B。自然銅煅淬后質(zhì)地酥脆,便于粉碎加工,利于有效成分煎出。38.地榆炭的炮制工藝是A.中火炒至外表棕褐色,內(nèi)部焦黃色B.中火炒至外表棕褐

12、色,內(nèi)部老黃色C.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內(nèi)部棕褐色D.文火炒至外表焦黑色,內(nèi)部焦黃色E.武火炒制外表老黃色,內(nèi)部焦黑色38.C。39.蜜炙法中,一般每100kg藥物用煉蜜量為A.5kgB.1015kgC.25kgD.3035kgE.4045kg39.C。40.乳香、沒藥的炮制,采用的方法是A.酒炙法B.醋炙法C.鹽炙法D.姜炙法E.蜜炙法40.B。乳香、沒藥經(jīng)過醋制后不但增強活血散瘀作用,而且減少不良氣味,便于服用。41.調(diào)配前宜鹽炙的藥物是A.烏梢蛇B.五靈脂C.益智仁D.百部E.竹茹41.C。益智仁鹽炙后辛燥之性減弱,專行下焦,長于溫腎,固精,縮尿。42.信石的主要成分是A.三氧化二砷(As

13、203)B.二硫化二砷(As2S2)C.含水硫酸鈉(Na2S0410H2O)D.含水硅酸鎂Mg(Si4O10)(0H)2E.含水硫酸鈣(CaS042H20)42.A。信石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故答案選A。43.條痕為橙黃色的藥材是A.石膏B.雄黃C.朱砂D.赭石E.自然銅43.B。雄黃條痕橙黃色。故答案選B。44.藥用部位是植物的去皮枝、干或帶葉嫩枝的干燥煎膏.此藥材是A.蘆薈B.青黛C.兒茶D.冰片E.五倍子44.C。兒茶為豆科植物兒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習稱“兒茶膏”。45.沒藥屬于哪類樹脂A.單樹脂類B.膠樹脂類C.油膠樹脂類D.油樹脂類E.香樹脂類45.C。沒藥含樹脂(如沒藥酸)

14、、樹膠(類似阿拉伯樹膠)和揮發(fā)油(油中含丁香油酚、間苯甲基酚)等。故答案選C。46.證類本草的作者是A.蘇頌B.李時珍C.趙學敏D.唐慎微E.陶弘景46.D。證類本草的作者是唐慎微。故答案選D。47.來源于壁虎科動物除去內(nèi)臟的干燥體的藥材是A.牛黃B.麝香C.熊膽D.蟾酥E.蛤蚧47.E。蛤蚧來源于壁虎科動物除去內(nèi)臟的干燥體。故答案選E。48.地龍的入藥部位是A.內(nèi)殼B.卵鞘C.貝殼D.干燥體E.雌蟲干燥體48.D。地龍來源于鉅蚓科動物參環(huán)毛蚓、通俗環(huán)毛蚓、威廉環(huán)毛蚓或櫛盲環(huán)毛蚓干燥體。前一種習稱“廣地龍”,后三種習稱“滬地龍”。故答案選D。49.有大毒的動物類藥材是A.地龍B.僵蠶C.烏梢蛇

15、D.斑蝥E.蛤蚧49.D。斑蝥的化學成分含斑蝥素,毒性大,是28種毒性藥材之一。故答案選D。50.牛黃斷面的特征是A.金黃色,有同心層紋B.棕褐色,角質(zhì)狀C.黃白色,脂肪樣D.灰白色,有同心層紋E.黃棕色,不平坦,可見黑色樹脂物50.A。牛黃斷面金黃色,可見細密的同心層紋,有的夾有白心。故答案選A。51.茯苓的斷面特征是A.平坦,角質(zhì)狀B.不平,顆粒狀C.纖維性D.層片狀E.平坦,粉性51.B。茯苓斷面顆粒性,故答案選B。52.來源于蘭科植物的藥材是A.石韋B.青蒿C.石斛D.淫羊藿E.茵陳蒿52.c。石斛來源于蘭科植物。故答案選C。53.來源于豆科植物種子的藥材是A.決明子B.葶藶子C.酸棗

16、仁D.補骨脂E.菟絲子53.A。決明子來源于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干燥成熟種子。故答案選A。54.水浸后種皮呈龜裂狀,有明顯黏液的是A.五味子B.補骨脂C.牽牛子D.女貞子E.菟絲子54.C。牽牛子水浸后種皮呈龜裂狀,有明顯黏液。故答案選C。55.呈卵圓形,稍扁,頂端銳尖,兩面各有一條明顯縱溝的藥材是A.補骨脂B.決明子C.連翹D.葶藶子E.金櫻子55.D。葶藶子呈卵圓形,稍扁,頂端銳尖,兩面各有一條明顯縱溝。故答案選D。56.菊花的入藥部位是A.頭狀花序B.花柱C.雄蕊D.花E.花粉56.A。菊花來源于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故答案選A。57.呈細長鼓槌狀,外表黃白色或綠白色,氣清香,味微

17、苦.此藥材是A.紅花B.丁香C.西紅花D.金銀花E.洋金花57.D。金銀花呈細長鼓槌狀,外表黃白色或綠白色,氣清香,味微苦。故答案選D。58.番瀉葉來源于A.薔薇科B.十字花科C.柏科D.豆科E.夾竹桃科58.D。番瀉葉是豆科植物;陜?nèi)~番瀉或尖葉番瀉的干燥小葉。故答案選D。,59.水分測定中的甲苯法,適合于哪種藥材A.麻黃B.薄荷C.石斛D.石韋E.穿心蓮59.B。使用甲苯法測定水分的中藥材是含有揮發(fā)性成分的藥品,五個選項中只有薄荷含有揮發(fā)油。6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最新版本的年份是A.1990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E.2005年60.E。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最新版本的年份

18、是2005年,為第8版藥典。故答案選E。61.沉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A.皂苷B.鞣質(zhì)、游離葸醌類化合物C.揮發(fā)油、樹脂D.生物堿E.黃酮類化合物61.C。沉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揮發(fā)油、樹脂,故答案選C。62.厚樸的原植物屬于A.五加科B.蘿藦科C.木蘭科D.木犀科E.毛茛科62.C。厚樸來源于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干燥于皮、根皮和枝皮。故答案選C。63.含有毒雙酯類生物堿的藥材是A.天麻B.延胡索C.川烏D.黃芪E.石菖蒲63.C。川烏的化學成分含生物堿,其中主要為劇毒的雙酯類生物堿(烏頭堿、中烏頭堿、次烏頭堿等)。64.呈長圓形,根頭部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下有致密橫環(huán)紋,味微甜.此藥材是A.甘

19、草B.黨參C.黃芪D.懷牛膝E.黃芩64.B。黨參呈長圓形,根頭部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下有致密橫環(huán)紋,味微甜。故答案選B。65.呈長圓柱形,外表紅棕色,斷面黃白色,氣微、味甜而特殊的藥材是A.赤芍B.木香C.當歸D.甘草E.蒼術65.D。甘草呈長圓柱形,外表紅棕色,斷面黃白色,氣微、味甜而特殊,故答案選D。66.一般中藥處方應留存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66.B。一般中藥處方應留存2年。故答案是B。67.最易變色的藥材組是A.扁豆花、佛手片B.天冬、郁李仁C.乳香、沒藥D.桔梗、百部E.玫瑰花、冰片67.A。扁豆花、佛手片最易變色。故答案選A。68.在中藥飲片貯藏中,水分一般宜控制

20、在A.5以下B.58C.9l3D.1420E.212568.c。在中藥飲片貯藏中,水分一般宜控制在913。69.應定期翻整垛的是A.內(nèi)服藥與外用藥B.麻醉藥品C.化學藥品危險品D.二類精神藥品E.長期儲存的怕壓商品69。E。長期儲存的怕壓商品應定期翻整垛。故答案選E。70.易風化的藥物是A.朱砂B.石膏C.滑石D.冰片E.芒硝70.E。芒硝在干燥空氣中容易失去結(jié)晶水而風化,故應貯于密封的缸、罐中,并置于涼爽處貯存。故答案選E。71.士的寧的中毒量為A.30mgB.510mgC.24mgD.0.5mgE.0.2mg71.B。士的寧的中毒量為510mg。72.為防止灰塵污染不宜放在一般藥斗內(nèi)的中藥

21、是A.血竭面B.牛黃C.罌粟殼D.阿魏E.龜甲72.A。為防止灰塵污染不宜放在一般藥斗內(nèi)的中藥是熟地黃、龍眼肉、松花粉、乳香面、血竭面等。故答案是A。73.中藥不良反應是A.合格藥品過量服用時出現(xiàn)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B.不合格藥品出現(xiàn)的有害反應C.誤服藥品出現(xiàn)的有害反應D.有毒中藥長期大量應用出現(xiàn)的有害反應E.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時出現(xiàn)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73.E。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時出現(xiàn)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稱中藥不良反應。故答案是E。74.毒性藥品每張?zhí)幏讲坏贸^A.2日常用量B.2日劑量C.3日劑量D.3日常用量E.7日常用量74.B。調(diào)配含有

22、毒性中藥飲片的處方,每次處方劑量不得超過2日劑量。故答案是B。75.對處方調(diào)配的敘述錯誤的是A.接到處方后應再次進行審方B.要使用經(jīng)檢驗合格的戥秤C.對一方多劑的處方應估量分劑D.調(diào)配完畢后應由專人復核E.要按處方藥物所列的順序調(diào)配75.C。處方調(diào)配注意事項:接到處方后應再次進行審方;使用經(jīng)檢驗合格的戥秤;對一方多劑的處方應等量遞減、逐劑復戥,不可主觀估量分劑;為便于核對,要按處方藥物所列的順序調(diào)配;調(diào)配完畢后應由專人復核。故答案是C。76.字母F表示A.藥用輔料B.中藥C.生物制品D.進口分裝藥品E.化學藥品76.A。在藥品批準文號中F字母表示藥用輔料。故答案是A。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

23、組考題共同使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考題關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7781題共用備選答案)A.司盤-80B.新潔爾滅C.有機胺鹽D.Pluronic F-68E.卵磷脂77.屬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是77.B。新潔爾滅屬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選B。78.屬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是78.C。有機胺鹽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選C。79.能用于靜脈注射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是79.D。能用于靜脈注射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應選毒性低,溶血性也低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選項中A和D均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但是

24、毒性低,溶血性也低的是Pluronic F-68,故選D。80.外用的油包水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是80.A。外用的油包水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是司盤-80,選A。81.屬兩性表面活性劑的是81.E。卵磷脂屬天然的兩性表面活性劑。選E。(8283題共用備選答案)A.減壓干燥B.冷凍干燥C.鼓式干燥D.沸騰干燥E.噴霧干燥82.將稠浸膏干燥成松脆海綿狀的常用干燥方法是82.A。減壓干燥可將稠膏干燥成松脆海綿狀物,易于粉碎。選A。83.熱敏性的生物制品常用的干燥方法是83.B。熱敏性的生物制品常采用冷凍干燥法。選B。(8485題共用備選答案)A.310B.1115C.1825D.3037E.384584.發(fā)酵法的溫度一般為84.D。發(fā)酵法的溫度一般為3037。85.發(fā)芽法的溫度一般為85.C。發(fā)芽法的溫度一般為1825。(8687題共用備選答案)A.氣芳香,味微苦B.氣香特異,味微苦C.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D.氣微,味微苦E.揉搓后有特殊的清涼香氣,味辛涼86.荊芥的氣味86.C。荊芥的氣味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故答案選C。87.薄荷的氣昧87.E。薄荷的氣味揉搓后有特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