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中蘊含的經(jīng)典教育思想_第1頁
《學記》中蘊含的經(jīng)典教育思想_第2頁
《學記》中蘊含的經(jīng)典教育思想_第3頁
《學記》中蘊含的經(jīng)典教育思想_第4頁
《學記》中蘊含的經(jīng)典教育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學記是先秦儒家典籍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于戰(zhàn)國晚期,相傳為孟子學生樂正克所作,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關(guān)于教育教學的論文。全文只有1200 多字,言簡意賅,是對我國先秦時期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凝練。學記作為中國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論著,對先秦時期的教育和教學,第一次從理論上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學記論述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作用與目的:學記本著儒家的德治精神,認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務(wù)政治,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的思想。 學記所主張的教育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yǎng)具有“建國君民”能力的統(tǒng)治者;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順

2、民。 學記將教育與政治、社會高度結(jié)合起來,把教育當成政治的重要手段,這種觀點也是歷代封建學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發(fā)點。2、教育制度與學校管理:學記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學制系統(tǒng):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shù)有序,國有學。 ”這種按行政建制設(shè)學的思想,對后世興辦學校有很大影響。在學校管理方面,學記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進程和考查標準。 “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悅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這個教學進程設(shè)想,一方面明確了教育的總目標,又確定了每個階段的具體標

3、準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個階段要達到的標準中都規(guī)定了學業(yè)知識和思想品德兩方面的要求,體現(xiàn)了德智并重、循序漸進的特點。3、教育教學原則:學記在綜合各家長期教育、教學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了一套教育、教學原則和方法,這是學記的精華所在。第一,教學相長。教與學是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相輔要成的。第二,尊師重道。 學記 明確提出了 “師嚴而道尊”的思想。 一方面, 學記高度評價了教師的作用;另一方面,學記又對教師提出嚴格的要求,既要有淵博的知識和崇高的道德修養(yǎng),又要熟練掌握教育、教學理論和技能技巧等教師應(yīng)具備的條件。第三,藏息相輔。學記認為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必須兼顧,相

4、互補充。第四,豫時孫摩。這是學記總結(jié)了長期教育、教學中的經(jīng)驗教訓,概括出的重要規(guī)律,包含四條原則。 “豫”是預防性原則, “禁于未發(fā)之謂豫”,要求事先估計到可能會產(chǎn)生的不良傾向,采取預防措施; “時”是指及時施教原則, “當其可之謂時”,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 TOC o 1-5 h z 適時而學,適時施教,否則, “時過而后學, 則勤苦而難成”;“孫”是指循序漸進原則, “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教學要遵循一定的順序進行,如果“雜施而不孫”,其效果將適得其反; “摩”指學習觀摩原則, “相觀而善之謂摩”,學習中要相互妯摩,取長補短,否則, “獨學而無友, 則孤陋而寡聞?!钡谟^摩學習中要防止“燕朋

5、”、 “燕辟” ,燕朋指輕慢而不莊重的朋友,燕辟即輕慢邪辟的言行。第五, 啟發(fā)誘導。學記對啟發(fā)式原則的實質(zhì)以及方法作了較全面的理論闡述。第六,長善救失。學記認為: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指出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四種缺點,即貪多務(wù)得、片面狹窄、自滿自足、畏難不前。這些缺點在每個人身上表現(xiàn)不同,產(chǎn)生的原因也各異,教師要學會具體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當,缺點可以轉(zhuǎn)化為優(yōu)點。4、教學方法:第一,問答法。發(fā)問要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答問要注意深淺適宜,詳略得當。第二,講解法

6、。教師的講解要簡明扼要,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富于啟發(fā)性。第三,練習法。學記以鐵匠、弓匠之子與小馬學駕車為例,說明必須從最基本、最簡單的功夫練習起,打好基礎(chǔ)。第四, 類比法。通過類比,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具有“觸類旁通”的能力。 學記為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發(fā)展樹立了典范,它的出現(xiàn)意味著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專門化的形成,是中國“教育學的雛形”。學記重視教育的政治教化功能,把教育作為國家社會治理的主要方式,用“化民成俗” “建國君民”來闡述教育在國家社會治理中的基礎(chǔ)性、第一位的作用,指出: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因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

7、學,不知道。 ”這就把教育教學與個人發(fā)展和國家社會治理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會治理功能。學記提出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學校教學體系構(gòu)想,編制出了中國最古老的教學計劃,并佐以嚴格的管理制度:社會每一層級都有學校教育機構(gòu)。 “家有塾,黨有庠,術(shù)有序,國有學。 ”在教育步驟方面,人們每年入學校學習,隔一年考核一次,每次考核有不同標準,其中能夠觸類旁通和有獨立見解且不違反教師所傳授內(nèi)容的人,即為“學業(yè)大成”,可以勝任“化民易俗”職責,使“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學記主張的教學內(nèi)容是:入學時,要進行“釋菜禮”祭典先賢,之后通過學習詩經(jīng)小雅的三首詩,樹立致仕為官的志向。學校教育,不僅要重視教學

8、的內(nèi)在品格,也要注重外在儀式,以使學生恭敬對待自己的學業(yè);既包含和風細雨、諄諄善誘的教化,也包括考核、批評、處罰、懲戒和整頓等硬性措施。學記提出了“教學相長”的重要命題。人通過學習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教育別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之處知道不足,方能反省自己;知道困頓之處,然后能自強不息,提升自我。教與學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即為“教學相長”。教學相長,是先秦儒家對以往教學經(jīng)驗的深刻總結(jié),是對教學規(guī)律的正確揭示,并成為中國教育的重要原則。學記明確提出了鼓勵學生傾聽體悟、獨立思考的教育方法。它看重學生學習的獨立自主性,認為教師應(yīng)當激勵學生的獨立鉆研精神,所以應(yīng)該時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但不輕易開口

9、解說。相應(yīng)地,它也不主張學生隨時發(fā)問,而認為應(yīng)該存疑于心,觀摩聆聽年長的學生發(fā)問,獨立思考。顯然,從教學規(guī)律來說,傾聽體悟、獨立觀察、靜心思考這樣一種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教育方法有其合理性。思考重在內(nèi)心體悟、領(lǐng)會,而發(fā)問在于尋求師友的幫助。兩者相得益彰,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記繼承了孔子問題教學法的傳統(tǒng),并對善于提問的學生予以贊許。善于學習的學生,老師教起來可以事半功倍,同時有助于老師的水平提升。教師對所學內(nèi)容的解說,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在學生提問后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說,也可以在學生的學識和能力不足以回答老師的提問時加以解析。教師對問題的解說應(yīng)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些問題經(jīng)過解說后,學生

10、仍不能理解的,可以暫且擱置。學記對學生如何學習提出了下列要求:一是要樹立遠大志向。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具有大德行的人不拘泥于一官之任,掌握真理的人不偏于一器之用,恪守信用的人無須訂立盟約,把握關(guān)鍵時機的人不要求一切行動都整齊劃一。簡言之,為學就是要學習和掌握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大智慧。二是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要善于提問,從容易處著手,抓住主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方能增進學識。三是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勤奮學習。應(yīng)當常懷學習之志,不斷進取,無論身處學校,還是休憩游玩時,都不忘學習, “退息必有居學”。 恭敬對待

11、學問,時刻不忘學習,將學過的道理努力付諸實踐,學業(yè)就會取得成功。學記總結(jié)了先秦時期學校教育方面得失成敗的經(jīng)驗教訓,概括為“四興六廢”。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在于“四興”。即防范于未然,及時進行教育,循序漸進而不揠苗助長,博采眾長以借鑒、補正。這四點是教育興盛的成功之道。與此同時, 需要避免亡羊補牢、學習起步時間過晚、教學進程雜亂、教學秩序不好,閉門自學而不相互切磋,不尊重朋友而違背師教、閑逛而荒廢學業(yè), “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學記對教師提出了嚴格要求。一是要具有深厚的學養(yǎng)。能夠針對學生所提的問題進行有說服力的闡釋。僅靠“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二是明確“長善救失”的職責。作為教師, 應(yīng)當了解學生

12、經(jīng)常容易犯的四種過失,即失于貪多,失于過狹,失于見異思遷,失于淺嘗輒止。犯這四種過失的學生, 具有不同的心理;只有了解這些學生的心理,然后才能幫助他們改正過失。從事教育的人,就應(yīng)當善于發(fā)揚學生的長處,糾正其過失。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 ”三是要善于引導、鼓勵和啟發(fā)學生。注意積極引導學生而不要強牽著學生走,鼓勵學生進取而不抑制他們的主動性,開導學生而不把話說滿。能使學生無抵觸情緒,易于接受教誨而又勤于思索,這就稱得上善于教育了。四是要善于表達,語言精當。 “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善于教育的人,能夠使人繼承他的治學志

13、向。教師的語言簡約而明白順達,含蓄而精妙,不用什么比喻就能使道理令人明白易曉,這樣就會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學記提出了慎重擇師的問題。指出為師是為官、為君的基礎(chǔ),能為人師表,方能主政一方,乃至治國安邦。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為師 ; 能為師然后能為長,能為長然后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 ”君子知道進入學問之途的深淺難易,而又了解學生天資的高低差異,然后能廣泛地因材施教,然后能勝任教師一職,然后能勝任官吏,然后能為君治國。所以學生選擇教師不可不慎重。這或許也是后世將教師與天地君親并列,稱“天地君親師”的重要原因。尊敬教師是學記強調(diào)的一

14、項重要原則。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 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凡從師學習的原則,尊敬教師是最難做到的。教師被尊敬,然后道術(shù)才會被尊重道術(shù)被尊重,然后人們才會嚴肅認真地對待學習。因為按照大學的禮,即使向天子講授,教師也不面朝北,以此來體現(xiàn)尊敬教師。在先秦儒家看來,既然至高無上的天子對待教師尚且如此尊重,那么整個社會也都要尊重教師。教師受到尊重,教師解說的道德和學術(shù)也就會受到尊重,學生就會去認真學習道德和學術(shù),進而成長為國家有用之才。請輸入標題【原文】發(fā)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

15、必由學乎。【譯文】執(zhí)政的人對于國家大事如果能夠深謀遠慮,并且羅致好人幫助自己來治理國事,是可以博得一點小小名氣的,但是還不能夠打動眾人的心。如果禮賢下士,親近遠人。就可以打動群眾的心了,但是還不可能教化人民。執(zhí)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養(yǎng)良好的風俗,看來只有通過學校教育才行?!驹摹坑癫蛔?,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 “念終典于學”,其此之謂乎!【譯文】玉石不經(jīng)過雕琢,是不能成為玉器的;同樣,人們不通過學習,就不能夠懂得道理。所以,古時候的帝王,建立國家,統(tǒng)治人民,無不先從教育入手。尚書兌命篇說: “念念別忘教育”,就是這個意思吧!【原文】雖有嘉肴,弗

16、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譯文】 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學習是不能知道它的好處的。所以,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夠,只有擔任教學工作才會真正感到困惑。【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 “學學半”,其此之謂乎!【譯文】知道不夠,才能回頭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斷努力鉆研。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尚書兌命篇說: “教與學是一件事情的兩方面”。正是這個意思!【原文】古之教,家有塾,黨有庠,術(shù)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

17、;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譯文】古時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家”的“閭”設(shè)立“塾”,在每五百家的“黨”設(shè)立“庠”,在 每萬二千五百家的“遂”設(shè)立“序”,在國都設(shè)立大學。大學每年招收學生,每隔一年考查學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學生分析課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學生的專業(yè)思想是不是鞏固,同學之間能不能相親相助;第五年考查學生的知識是否廣博,學生對于教師是否敬愛;第七年考查學生研討學問的本領(lǐng)與識別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學生對于學業(yè)已能觸類旁通,他們的見解行動已能堅定不移,這就叫作“大成”?!驹摹糠蛉缓笞阋曰癯伤祝?/p>

18、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 “蛾子時術(shù)之”,其此之謂乎!【譯文】這樣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風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悅誠服,遠方的人向往來歸,這就是大學施教的過程。古書上說: “小螞蟻總是跟著大螞蟻走”,豈不正好說明了這層道理嗎!【原文】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yè)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 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踖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咀g文】大學開學的時候,官吏要穿著禮服,備辦祭菜,舉行祭祀,為的是表示尊師重道的意思。學生常常再三誦習小雅,為的是使他們從開頭就培養(yǎng)做官的興趣。學生上學,要按鼓聲打開

19、書篋,為的是使他們重視學業(yè)。大學里備有教鞭,為的是維持整齊嚴肅的秩序。教官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查學生的成績,為的是使學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從容學習。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經(jīng)常加以檢查指點,但不叨嘮灌輸,為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用心思考的習慣。年幼的學生只聽不問,為的是使他們循序漸進地而不越級地學習。這七件事就是大學教育的基本綱領(lǐng)?!驹摹坑浽唬?“凡學,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謂乎。【譯文】古書上說: “在教育這件事上,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盡職,學生的責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這個意思吧?!驹摹看髮W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

20、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咀g文】大學進行教育的辦法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正課,休息的時候也有種種課外作業(yè)。因為,課外不習雜曲,課內(nèi)就學不好琴瑟;課外不習歌詠,課內(nèi)就學不好詩;課外不習灑掃、應(yīng)對、進退等雜事,課內(nèi)就學不好禮儀??傊?,如果不提倡課外技藝,學生就會學不好正課。所以,善于學習的人, 學習的時候努力進修,休息的時候盡興玩弄雜藝。這樣,他們才能搞好學習,親近師長,樂于交友,堅持信念,日后離開師友也就不會違反師友的教誨了?!驹摹績睹唬?“敬孫務(wù)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譯文】 尚書兌命篇說: “唯有重視學業(yè)

21、,按部就班,及時努力,學業(yè)才能有所成就”,正是這個意思!【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其數(shù)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yè),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譯文】現(xiàn)在的教師呢,只知道朗讀課文,大量灌輸,只顧趕進度,不管學生能不能接受。他們不考慮學生的內(nèi)心的要求,不能使學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他們進行教學的辦法既不合理,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實際。以致,學生厭惡學習,怨恨師長,只感到學習的困苦,不知道學習的好處,即使勉強結(jié)業(yè),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教育沒有成效,原因就在這里!【原文】大學之法:禁于未

22、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咀g文】大學進行教育的原則是這樣的:事情沒有發(fā)生就先防止,這叫做預防;抓住時機,進行教育,這叫做及時;循序地而不越級地進行教育,這叫做順應(yīng)自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叫做觀摩。這四點就是教育成功的因素?!驹摹堪l(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咀g文】如果等到事情發(fā)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糾正了;如果時機錯過以后才去學習,學起來就會勞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如果不知順應(yīng)自然,胡亂施教,教育工作就會陷

23、入混亂的境地,不能獲得成效。如果孤獨地學,沒有朋友,見解就會狹隘,見聞就會不廣。如果交友不慎,就會違背師長的教誨;如果三朋四友,盡談不正經(jīng)的事情,就會荒廢學業(yè)。這六點就是教育失敗的原因。【原文】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師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譯文】教師只有懂得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同時又懂得了教育失敗原因,然后才能勝任教師的工作。所以優(yōu)秀的教師是善于通過誘導進行教育的,引導學生而不牽著學生走;策勵學生而不推著學生走;啟發(fā)學生而不代替學生作出結(jié)論。引導學生而不牽著學生走,師生關(guān)系才會

24、融洽;策勵學生而不推著學生走,學習起來才會感到安易;啟發(fā)學生而不代替學生作出結(jié)論,學生才能獨立思考。師生融洽,學習安易,學生又能獨立思考,就是善于誘導的結(jié)果?!驹摹繉W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咀g文】學生的缺點有四種類型,教師不可以不知道。在學習中,有些學生的缺點是貪多務(wù)得,有些學生的缺點是狹隘寡聞,有些學生的缺點是輕率勇為,有些學生的缺點是畏難而止。這四類缺點的根源是因為學生的心性不同之故?!驹摹恐湫模缓竽芫绕涫б?。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25、。【譯文】必須了解學生的心性,才能矯正學生的缺點。教育的作用就在于發(fā)揚學生的優(yōu)點,克服學生的缺點。優(yōu)秀的歌手能使聽眾自然而然地跟著他唱;優(yōu)秀的教師能使學生自覺自愿地跟著他學。他的講解,扼要而又透徹,精微而又妥善,舉例不多,卻能說明問題,這就能使學生跟著他學了?!驹摹烤又翆W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為師。能為師然后能為長,能為長然后能為君,教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 “三王四代唯其師” ,其此之謂乎!【譯文】教師知道學生的程度有深淺,資質(zhì)有好壞之分,然后才能多方誘導。只有善于多方誘導的人才能當教師。能當教師才能當官長,能當官長才能當君王,所以教師是一種

26、可以從他學習統(tǒng)治權(quán)術(shù)的人。可見選擇師資是不可不慎重從事的。古書上說: “從前三王四代的時候最重視師資的選擇”就是這個道理!知敬學。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咀g文】在教育工作中,最難得的是尊敬教師。尊師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視學習。所以,君王在兩種情形之下是不以對待臣子的態(tài)度對待臣子的:當臣子在祭禮中扮演受祭者的時候,不以對待臣子在態(tài)度對待他;當臣子擔任教師的時候,也不以對待臣子的態(tài)度對待他。按照大學的禮節(jié),教師給君王講書是不行君臣之禮的,就是尊師之意。【原文】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 雙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譯文】善于學習的人,教師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對于教師又能表示感戴之忱。不善學習的人,教師花的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少,反而會埋怨教師。善于發(fā)問的人,發(fā)問如同砍伐堅硬的木材;先從容易砍的地方砍起,隨后才砍木材的關(guān)節(jié);久而久之,關(guān)節(jié)隨手就可以砍開了。不善發(fā)問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