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協(xié)會會員馬曉春 散文 篇_第1頁
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協(xié)會會員馬曉春 散文 篇_第2頁
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協(xié)會會員馬曉春 散文 篇_第3頁
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協(xié)會會員馬曉春 散文 篇_第4頁
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協(xié)會會員馬曉春 散文 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懷念太祖母(甘肅康樂縣 馬曉春)轉(zhuǎn)眼間, HYPERLINK /huati/nainai/index1.html 太祖母 HYPERLINK /huati/likai/index1.html 離開我們已經(jīng)有三十多個年頭了,她老人家慈愛的音容相貌、穆斯林老婦包頭的裝飾和封建社會遺留的小腳,至今還是那么的依稀可辨。我是個 HYPERLINK /huati/xihuan/index1.html 喜歡懷舊的人,尤其是對自己最親、最疼的人。一想起太祖母,更多的話語就是感激。每當夢里有太祖母和奶奶的影子時,總不想醒來,不想失去這種不能忘記的幸福。去年國慶期間,給太祖母念過“亥清”后,我與父親、叔叔去了太祖

2、母的老家寧夏海原縣,一則給太祖父上墳“念許熱”,二則搜尋太祖母的點點滴滴。在海原老城,我們見到了已年近百歲的太祖父的伙伴,找到了太祖父的親鄰后裔,看到了今為縣政府的原老宅,來到了在海原大地震遺址旁的太祖父墳地,這一切為寫篇太祖母的故事打下了腹稿。我出生后,作為第一個男孩重孫,太祖母和奶奶將我?guī)У缴磉呉暼糁閷?,吃喝拉撒、縫縫補補、頭痛發(fā)熱,傾盡了母愛,操碎了身心,使我享盡了疼愛。如今依然記憶猶新的是,太祖母總是將親友帶來的好吃的(餅干之類)偷偷留給我吃,有時拿出來時都已壞掉了。她們給我縫制了小紅軍服、帽子別上紅五星,就連書包也繡上了五星,惹得小伙伴們羨慕不已,鄰居稱我為“小紅軍”。在太祖母慈的呵

3、護疼愛下,我度過了快樂難忘的幼年時光。據(jù)海原縣太祖父的伙伴如今的老太爺回憶和父親講,太祖母原為漢族,娘家在康樂縣康豐鄉(xiāng)辛家集。裹著小腳的太祖母十六歲那年,與寧夏海原縣的貨郎太祖父相遇,一見鐘情,許下終身,私奔到了海原縣城,皈依了伊斯蘭教。在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他們過得雖然清貧,但十分恩愛,教門虔誠。有一次,太祖父和太祖母去海原縣城外的山底下挖土時,無意中挖到了硬東西,太祖父用手刨開看后又埋好,趕緊帶太祖母回家。凌晨時分,太祖父悄悄下炕,前往白天挖土的地點,刨出一個罐子帶回家。偷偷一看,是一罐子銀元。從此,太祖父用這些銀元購置了房產(chǎn)鋪面,開起了布匹店鋪,生意越做越大,太祖母過上了富裕的生活,雇傭娘家

4、康樂縣辛家集、馬集村的親鄰到布匹店鋪當伙計,雇傭了管家、傭人。辛家集的舅太爺太祖母的哥哥知道后,責怪妹妹的奢侈。后來,奶奶出生了,太祖父、太祖母欣喜萬分,視若掌上明珠,請阿訇取名“麥燕”。太祖母將嗷嗷待脯的奶奶,包裹在了當時別人不敢奢望的虎皮大衣,造成了奶奶的失聰。奶奶成長為亭亭玉立的少女后,太祖父、太祖母便將手腳勤快、憨厚老實的馬集村伙計我的爺爺招為上門女婿,不久又生下了我的父親。幸福的時光總是很短,太祖父病逝后,無依無靠的太祖母與太祖父親友將太祖父葬在了海原大地震遺址旁的墳地中,請阿訇念過七個期的亥清。之后,變賣家產(chǎn)跟爺爺投親至他的家鄉(xiāng)康樂縣胭脂鎮(zhèn)馬集村。據(jù)說,當時帶走的貨物有一汽車之多。

5、為防止國民黨軍隊的盤查和土匪的搶劫,這車貨物繞道西安后拉回了康樂。當太祖母及貨車到馬集村時,爺爺?shù)挠H友歡呼躍雀,熱烈歡迎,排隊請?zhí)婺敢患胰プ隹???吹綘敔數(shù)拈L輩兄弟時常揭不開鍋的現(xiàn)狀后,太祖母便將帶來的貨物分給大家。還將一點財產(chǎn)寄存到了辛家集娘家,這點財產(chǎn)后來再無下文。不久,爺爺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從偷賣東西到明目張膽變賣,這自然引起太祖母和奶奶的責怪,于是矛盾不斷升級,很快將家產(chǎn)敗光。看到家徒四壁的情景,爺爺毅然拋下太祖母、奶奶和尚不懂事的父親、叔叔,去甘南州合作市另立新家。爺爺出走,他的家人歸罪于太祖母和奶奶,狠心的將祖孫四人趕出家門。無助的太祖母帶著奶奶,去找時任縣委副書記的舅爺,爭得一處

6、常年漏雨的生產(chǎn)隊飼養(yǎng)棚落腳。后來,又被生產(chǎn)隊隊長趕來出來。為爭個可固定生存的宅基地,太祖母遭受了親戚們的白眼,聽夠了村里人的惡言,受夠了風餐露宿,什么尊嚴啊、臉面啊,早已蕩然無存。上蒼憐惜苦難人,最終在縣上工作隊的過問干預下,蓋起了簡單的土坯房。時至今日,老宅留給我影響最深的便是一棵桑樹、一棵李子樹、一棵杏樹,除了一個大面柜、一對木頭箱子、一個炕桌,再無其它東西。父親為使叔叔上學,拋下學業(yè)務工,做起了油坊“套包”。而叔叔確也爭氣,中學畢業(yè)成為一名林場工人。太祖母和奶奶在時常揭不開鍋的情況下,“求爺爺告奶奶”借錢相繼為父親、叔叔完了婚。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一家人生活在不易的年代:過了三年自然災害

7、,他們飽嘗饑寒;又來十年文革,他們務農(nóng)謀生。隨著我們兄妹的出生,家庭漸有起色時,太祖母卻撒手而去。淋著綿綿秋雨,看著墳頭茂草,我又來給太祖母和奶奶“念許熱”,做心靈的對話,眼前浮現(xiàn)出太祖母的笑容和小腳,以及她從康樂到海原、從海原到康樂。作者簡介 馬曉春,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清風箋文學網(wǎng)站散文詩歌編輯,康樂縣作協(xié)副主席,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總編)。 先后在中國散文網(wǎng)、短文學網(wǎng)、寫散文網(wǎng)、豫北文學、甘肅經(jīng)濟日報民族日報等報刊網(wǎng)絡發(fā)表散文、詩歌、新聞6100多篇(件),其中有30篇散文詩歌獲“魅力臨夏.良恒杯”全國少數(shù)民族散文大賽優(yōu)秀獎、首屆

8、“江蘇杯”全國情侶征文大賽詩歌組一等獎、當代校園文藝2016年度優(yōu)秀作家,第二屆當代文學精品選全國詩文聯(lián)賽舊體詩一等獎、二等獎;參加了中國民協(xié)第十八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和第三屆甘肅文藝論壇甘肅省少數(shù)民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多首(篇)詩歌散文被中國詩歌速遞2016少數(shù)民族詩歌年選中華當代好詩詞當代文學精品選當代校園文藝初雪炊煙飄過的記憶江西散文詩等書刊收錄。32篇稿件獲得省州廣播電視及報刊文字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主編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2013康樂年鑒(2014)康樂年鑒(2015)康樂年鑒(2016),著有新聞輯錄文苑花絮心靈

9、的放歌,參與編輯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三卷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四卷,合著流年絮語.當代唯美作品選。生命與愛的交響前幾日,讀了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馬曉春的散文集心靈的放歌,感觸頗多。從他的作品可以看出曉春是個用心人,用生活在寫作。他無時不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思想去觸摸,捕捉獲取寫作的素材,豐富的生活積累,使他隨手拈來,都自成文。他以親身經(jīng)歷,將文字渲染得格外真實生動,讓人讀后倍感親切可信,從他的文字中我們能感受那撲面而來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感覺到了作者起伏波動的善良心,如清澈透底的泉水每時每刻都在奔流向前,以其滋潤天下的生靈。作者用文字

10、繡出秀麗的風景,抒發(fā)源自內(nèi)心的感慨,透著質(zhì)樸和坦誠。 曉春并不是天才的作家,可是他對生活認真觀察,反復思考,融會于心,然后執(zhí)筆寫成文章。從他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發(fā)現(xiàn),他文章的真正功力在于寫實,在于處處自然,不事造作,在于情景交融,人地相當。我被這部散文集所表現(xiàn)的熾熱的情感、生動的細節(jié)、真實的記敘和恰當?shù)淖h論所打動,真的想用文字來表達我的特殊感受。我想說,這是一部感情熾熱、細節(jié)生動、記敘真實、議論恰當?shù)膬?yōu)秀的散文集。讀曉春的文字,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文字幾乎篇篇都包含著一顆自己發(fā)現(xiàn)又經(jīng)過揣摩提煉打磨而成珍珠,它們點綴了曉春文章璀璨的藝術(shù)星空。他的文章散發(fā)著生活的芬芳,語言是思想情感的外衣,有什么樣的情感就

11、會有什么樣的文字,與內(nèi)容的溫暖、純凈和清爽相協(xié)調(diào),他的文字語言流暢清新淡雅唯美。作為史志工作者、文學創(chuàng)作者、新聞通訊員的馬曉春,受歷代康樂文人墨客之熏陶,康樂這方鄉(xiāng)土的沉實厚重,鑄就了曉春文學創(chuàng)作剛?cè)岵拿缹W品格,他是有著強烈責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有一個顯著特色,就是積極關(guān)注普通百姓的命運。其文學創(chuàng)作十分注重以生活原型為創(chuàng)作起點和素材。在當下活躍的康樂本土作家中,曉春想必是性情中人,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包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生長、耕耘在康樂這塊文化沃土上,沉淀久遠、內(nèi)涵豐富、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在他文學實踐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也成就他初具風范的地域文學品格。一個作家成長一定跟天性聰穎有關(guān),而人文

12、精神的沉淀一定跟生命中沉甸甸的打磨和思考有關(guān)。一本書,就是一顆心靈的種子,能抵達讀者精神空間生根、發(fā)芽、結(jié)果,一年四季不斷地提醒人們安頓好心靈,關(guān)照好生命。文以載道,文如其人。曉春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在執(zhí)拗地關(guān)注并透視著生命,而這種關(guān)注與透視中,始終貫穿著生命與愛的交響。曉春是一個心海漫步者,內(nèi)心一定也是充滿喜悅的;他是一個跋涉者,寒來暑往歲月更替,在他的眼里都是一道風景,人間真情在他的內(nèi)心起伏跌宏。優(yōu)秀的作者心靈總是敏銳的,抒發(fā)寫者的強烈的情感是寫者文字的靈魂。一篇成功的作品都凝聚著作者深深的情感。曉春文字最大的特色是以情見長,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他的作品都是有感而發(fā)的,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激情

13、的即時宣泄。總的來說,曉春的每一篇(首)都是心情的自然流露,那些娓娓的語言,清晰地把一事、一情、一景、一物,坦率地勾勒在讀者面前,自他筆下流溢蕩漾著的樸實而率真的文墨,每每總讓人嗅到一股淡雅有致的生活芬芳。(清雅)懷念我的奶奶(甘肅康樂縣 馬曉春)在生命的旅途中,最難忘記的,便是我那慈祥善良的奶奶了。至今,還常常夢見、驚醒我的奶奶活著該有七十多歲了,可惜十多年前她就撒手而去。當時,聽到她病危的消息時,我卻沒感到非常悲哀,以為還是平時的食道病(后惡化為食道癌)犯了。當我和叔叔從臨夏趕回家時,看到奶奶躺在炕上,一口氣在喉嚨里一上一下時,一下子驚呆了。她吃力地睜開眼,慢慢抬起手,示意我坐下。聽說幾分

14、鐘前她還念叨我和叔叔,可能是在等著見我最后一面吧,她用一口氣支撐著。果然,見到我和叔叔之后,她就溘然長逝了。全家人哭喊著,我也在這悲愴聲中驚醒,突然間意識到:我再也沒有奶奶了,再也得不到奶奶的關(guān)愛了,真后悔沒有早點撇開工作回家陪陪她,為了那永遠干不完的工作,她生著病我也只是回來看一眼就走,我的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我的奶奶雖然后天性失聰,但她是一個非常堅毅善良的人,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nóng)家婦女。平凡,卑微,歲月的塵沙早已斑駁了她們的生命軌跡,以至于幾乎沒人去在意她們的出生年份。從小就愛聽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奶奶生在寧夏海原縣一個富裕人家,家中有布店等產(chǎn)業(yè),是當?shù)厥赘?。奶奶是家中惟一的女兒,?/p>

15、此,頗受寵愛,以致于太爺將嗷嗷待哺的奶奶包在虎皮大衣中,造成奶奶的失聰。后來,游手好閑的爺爺?shù)共彘T娶了奶奶。太爺留給太太(奶奶的母親)和奶奶的家產(chǎn)據(jù)說十分可觀,有銀元等若干??上н@些家產(chǎn)的下場卻實在叫人哭笑不得:太爺去世后,爺爺帶著太太、奶奶、父親和所有家產(chǎn),投親遷至康樂縣胭脂鎮(zhèn)馬集村。揮金如土的爺爺很快就敗光家產(chǎn),然后,拋下孤苦伶仃的太太、奶奶、父親和叔叔,去甘南合作另立新家。這在父親和叔叔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痛。無助的太太帶著奶奶,去找時任縣委副書記的舅爺,爭得一處常年漏雨的生產(chǎn)隊飼養(yǎng)棚落腳。 奶奶認得很多字,當我上學練字時,她還喜歡站在旁邊認字她指著一個字問:這是不是某字?我說是

16、,然后又挑幾個簡單的字讓她辨認,她大多能認出來。閑暇時,她總是給左鄰右舍的孩子教字。以致于后來,她還教三、四歲的女兒認字。世事就是如此,對于不服輸?shù)娜?,困難、艱辛、生活中的悲劇,總是安排好了似地在不斷等著她,仿佛一次次地在考驗??墒?,直到逝世,這個從來都被考驗合格的人,也沒得到一丁點獎賞。 爺爺拋下奶奶那年,他們最大的孩子、我的父親12歲,最小的孩子、我的叔叔才幾歲。一家老小的生活一下子落在了太太、奶奶孤苦伶仃的娘倆肩上,日子如何可想而知。 多年后,奶奶向我比劃著講述那段往事時,總是打著“苦”的手勢在感嘆??墒怯钟惺裁崔k法?太太和奶奶所能做的只有拼命種地,東家借糧、西家借吃。我想,晚年奶奶食道

17、得疼厲害,與那時候吃粗糧、啃樹皮,有很大關(guān)系。 不幸已經(jīng)約好了,它們排好隊魚貫而來折磨我奶奶。我的奶奶雖然窮,日子過得艱難,但她也知道上學的好處。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二兒子身上,盡力讓他上學。父親為使叔叔上學,拋下學業(yè)務工,成為頂梁柱。而這個孩子確也爭氣,成為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考上中學的人。從一名工人成長為干部,擔任過林場場長、州科協(xié)副主席、縣政協(xié)副主席。 奶奶的小女兒,也就是我的姑姑,常年帶著幼小的我放牛、割草,做家務,最終嫁給鄰村老實巴交的姑父,家中至今一貧如洗。姑姑的家境,成為奶奶逝世前割舍不下的牽掛。 為二兒子娶媳婦,把小女兒嫁出門。然后是照顧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三個兒女的十個孫子輩一個不

18、落。這就是我奶奶的勞碌命??墒?,吃了一輩子辛苦的奶奶,到底享了多少兒孫福呢?唉! 俗話說:“爺爺奶奶的大孫子,父親母親的小兒子”,在孫子輩中,奶奶無疑最疼愛我,可能由于是大孫子的緣故。打從記事起,我便與奶奶形影不離、朝夕相處。姐姐弟弟們當然也不跟我爭。記得有一次,奶奶將親戚帶來的罐頭分于我和弟弟妹妹們吃,奶奶讓其他幾個孩子分吃一塊,而我一人獨吃剩下的一瓶。這事讓姐姐弟弟們笑了我很多年,現(xiàn)在偶爾親戚聚會時,還會說起。然而,他們并不因此和奶奶有隔膜,相反每個人都很愛奶奶,因為她對他們每人都很好;對我,只是更好而已。在吃方面,奶奶給了我很多記憶,總的來說,就是奶奶把她自認為好的食品(那時,剛工作的叔

19、叔偶爾帶來罐頭、糕點之類)都鎖起來,幾乎留給了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她的經(jīng)典形象是:我在和孩子們玩時(包括和弟弟妹妹們),她背著手走過來,到我身邊站定,我悄悄地把手伸到她背后,拿走她手心的東西。 在心靈深處,奶奶帶給我很多的自責,上小學二年級的夏天,奶奶拿著一根冰棍,在教室外敲打玻璃,讓我出來吃冰棍。這竟然引起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我憤怒地瞪了她一眼,示意她趕快回家。可她卻躲在一旁,默默地等著我下課后,將冰棍塞給我,然后,灰溜溜地走了。這件事,至今想起來我的心仍在滴血,懊悔當初的年幼無知和任性。到了奶奶晚年,我成了小伙子,當兵回來參加工作、成家生子。她把好吃的留著等我,有時候拿給我時,東西都壞了。

20、每到周末,她總是在村頭張望,念叨我怎么還不回家?回家后,她給我端上色味俱全、香氣撲鼻的炒面片。 除了吃,奶奶給予我的悉心照料,讓我現(xiàn)在回憶起來也無限溫暖。打從記事起,我晚上就一直跟著奶奶睡,直到我結(jié)婚的前一天。幼時,母親要帶我去外婆家,我卻堅決不肯,氣得她打了我一頓。我躺在炕上一邊哭,一邊說:“我要太太,我要奶奶!”喋喋不休,不屈不撓,鬧了很久。奶奶知道后,還和母親大吵大鬧,把我抱了回去。 寫到這里,我得向父母親表示歉意。因為,我的情感天平,一直都傾向我的奶奶,在她們婆媳發(fā)生齟齬時,我也從來是偏向奶奶。一位母親,最愛她的兒子;但她的兒子,卻直到奶奶去世之后,才最愛她。某種程度上,這是對一位母親

21、最大的殘忍和不公。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奶奶對我來說,是一種幸福,是一個情結(jié),是一場童年的夢幻,是一起神話,是一段謎。她也許只是像所有慈祥的祖母對待愛孫那樣待我,但是老天注定那些點點滴滴恰巧都落在了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教會我最美好的情懷:勤奮、持家、善良。 不知不覺中,奶奶就衰老了。她漸漸不再下地干活了,只是守護著叔叔的老宅。村人都說奶奶享福了,只有我知道奶奶生活得并不如意。我說過,她是一個自重、要強的人,這表現(xiàn)在家庭生活中,就是直到去世之前,她始終堅持單獨開伙、獨自過日子。她比劃著說,這樣自由,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可,是除了自己不愿多煩擾兒孫,她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這幾乎注定了她的拮據(jù)。

22、到了晚年,奶奶的零用錢主要由父親、叔叔支付。曾在一次不經(jīng)意間,我得知奶奶甚至還從自己可憐的零用錢中,省出一部分接濟姑姑。這自然引起嬸娘的不滿,于是,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妯娌之間,時常發(fā)生矛盾。這些矛盾在奶奶生命的最后幾年,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那幾年,奶奶飯量突然減少,時常呻吟心口痛。于是我和父親、叔叔帶著她去了省城蘭州診斷,確診為食道癌。這晴天霹靂的診斷結(jié)果,使全家悲痛欲絕。當奶奶硬撐著,笑容滿面地走下車時,許多人以為診斷錯了。剛上炕,她就一下子癱倒了在奶奶看守老宅的那幾年,她獨自睡覺,自己做飯,孤獨無比。那時我真的很希望奶奶能和我一起到縣城生活,可奶奶就是舍不得離開老宅。我真想向所有人宣布:奶奶

23、以后由我來養(yǎng)。奶奶由此也不用再受一點點委屈、遭一點點罪了:不就是沒有人做飯嗎?我做;不就是沒人看家嗎?雇人看可惜,奶奶沒讓我實現(xiàn)哪怕一個心愿,就去了。 最大的遺憾便是未能完成奶奶最大的心愿:到她的老家寧夏海原縣去看看??傄怨ぷ髅?,旅途勞累為由,一次次讓奶奶的希望化為泡影?,F(xiàn)在回想起來,毅然內(nèi)疚不已。奶奶去世后十多年中,我時常夢見她。有時候一個人獨自無事發(fā)呆時,也會想起她,想著想著就能流淚。真的,對于我的眼淚來說,奶奶就是一道閘門,哪個念頭對其輕輕一碰,淚水就能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后來,每當我一想到奶奶就會流淚時,常有種疑惑:是不是在那天落下了后遺癥?說來有點不好意思,這種“后遺癥”在我初戀時還曾

24、派過用場。女朋友說:我不信你能立即流出眼淚來。我醞釀十幾秒鐘這十幾秒用來想奶奶,眼淚就奪眶而出夢見奶奶,最慣常的情形是,夢中奶奶還活著,只是已經(jīng)生了病。于是我為她備藥,找偏方,希望她的病出現(xiàn)奇跡。在她去后,一次我不知從那聽到的,說是用支架手術(shù)可讓食道癌患者多活幾年。于是,后來我就老是想,當時讓奶奶做了支架手術(shù),該有多好啊。 那樣的夢,常常做著做著,我就能知道是在做夢,雖然還沒有醒來。于是,在夢里我會告訴自己,繼續(xù)做下去,別醒來,這是個好夢 可好夢當然容易醒。每次夢醒之后,我基本都會想,奶奶去世這么久了,我是不是該寫篇文章紀念她了?從她去世那一年,至今整整十多年了,為她寫點什么的念頭一直困擾著我

25、。在這篇打了十年腹稿的文章里,我最怕寫到的就是,對于奶奶的最終因病去世,我一直心懷愧疚,我覺得那其中有我的原因。而這一段,我該怎么寫?如果我將奶奶帶到縣城家中,如果我早點帶她診斷,如果我堅持做了支架手術(shù)這么多如果之所以只是如果,都是我的錯!前些天,我回老家獨自一人去了趟奶奶的墳。在她的墳前,我一邊念著“許熱”祈求偉大的安拉賜予她樂園,一邊心中默語:奶奶,孫子來看您了。十多年了,孫子未能像當初期許的那樣出人頭地,生活平淡,碌碌無為;但在每個庸常的日子里,我都十分想念您!作者簡介 馬曉春,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清風箋文學網(wǎng)站散文詩歌編輯,康樂縣作協(xié)

26、副主席,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總編)。 先后在中國散文網(wǎng)、短文學網(wǎng)、寫散文網(wǎng)、豫北文學、甘肅經(jīng)濟日報民族日報等報刊網(wǎng)絡發(fā)表散文、詩歌、新聞6100多篇(件),其中有30篇散文詩歌獲“魅力臨夏.良恒杯”全國少數(shù)民族散文大賽優(yōu)秀獎、首屆“江蘇杯”全國情侶征文大賽詩歌組一等獎、當代校園文藝2016年度優(yōu)秀作家,第二屆當代文學精品選全國詩文聯(lián)賽舊體詩一等獎、二等獎;參加了中國民協(xié)第十八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和第三屆甘肅文藝論壇甘肅省少數(shù)民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多首(篇)詩歌散文被中國詩歌速遞2016少數(shù)民族詩歌年選中華當代好詩詞當代文學精品選當代校園文藝初雪

27、炊煙飄過的記憶江西散文詩等書刊收錄。32篇稿件獲得省州廣播電視及報刊文字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主編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2013康樂年鑒(2014)康樂年鑒(2015)康樂年鑒(2016),著有新聞輯錄文苑花絮心靈的放歌,參與編輯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三卷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四卷,合著流年絮語.當代唯美作品選。奶奶的漿水面(甘肅康樂縣 馬曉春)在我的一生中,最懷念的,便是我那教門虔誠、疼我愛我的奶奶了;最想吃的,便是奶奶做的色味俱全、美味誘人的漿水面了。先天性失聰?shù)哪棠?,十多年前已離我而去,可她的音容笑貌、禮拜身影和她做的漿水面仍歷歷在目、回味無窮。奶奶做的漿水面,在我吃過的漿

28、水面里頂好吃;它既誘人,又解饞,五顏六色的咸菜,柔軟細長的面條,清涼爽口的漿水,香過我整個童年、少年和青年;在今天想來,越發(fā)珍貴,在回憶里都不忍去翻動,去找到這頁,關(guān)于漿水面的記憶和懷念。其實原本是覺得馬馬虎虎的,現(xiàn)在珍貴起來,全因奶奶的離去。從小我就和奶奶生活,吃她做的飯長大,很多時候,如果一定要找個詞的話,那我覺得奶奶除了對愛孫的疼愛外,給予我更多的則是濃濃的母愛。雖然先天性失聰,但她時刻不忘一日五番的禮拜。她特別講究吃食,烙饃饃、揪面片、腌咸菜,樣樣做的親戚贊不絕口、家人直流口水,特別是白里透綠的漿水面,放上七碗碗八碟碟的咸菜,那真是人間美味啊。每當放學回來,遠遠的看見家里的炊煙,像白蟒

29、一樣的麥草的煙,或彎曲或直上,悠閑地鉆到灰蒙蒙的天云里去;一剎那間,肚子就餓了。最后那段路總是跑著回來的,到家里直接扎進廚房里去里面通常都是一片煙氣籠罩著,還沒瞧分明奶奶的身影,就開始比劃嚷嚷:奶奶我餓了!我餓了!奶奶卻示意我去做作業(yè)!但我卻不愿離開,喜歡在旁邊眼巴巴的看著她做:把面粉加水揉揣成團,再拿起 HYPERLINK /safecheck/index?url=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03YkmnybJsf/USnrZnYZOBImOuUl9obIdesUqvhcRz+hXSuwz9b96EragWmZ1jer1XQuxoOXh

30、QsUcyHzEJDzubN+nYIZVFRqDwYv7btC+0Iob8t6sU7DKPklRDbm5vUWw86+q8MMXZfC1f0ZtmLzC+dj2oeHoEzTI= t _blank 搟面杖,在面團上撒些面粉,放到案板上,嘎吱嘎吱的搟起來,面團被搟制成一大張 HYPERLINK /safecheck/index?url=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2rzYFIkii5Tf3vAYJIrv2dt6XyibVFgk4fbLMgytUg5Z4Q4OO30Ri8SAtVjSx1NjJY8K44RtEayJhYXhaONS2grJIJ

31、d+rVLQpeQ2WFx2z3oZPyuRC0zDjopkw3UbpXXi4XtRRKqr2Za1PSyOAgib7OMDxm7iZ2BjQ= t _blank 面皮,奶奶再慢悠悠地把面皮疊起來切,切得如絲如線,勻稱極了。再用清油將蔥末炒成蔥花,用蔥花熗漿水。面條終于熟了,奶奶撈出面條,調(diào)上漿水,端上用韭菜、青菜、辣椒、杏仁等做的咸菜,叫我在漿水面中放上咸菜吃。我不是美食家,無法從色香味各方面評判一碗面的好壞,而在遙遠的記憶里的那碗奶奶的漿水面,只剩下一個香字!端著飯碗吃著漿水面,聽奶奶比劃嘮叨村里的新鮮事,我吃的忘乎所以,一頓能吃兩大碗.參加工作成家立業(yè)后,我堅持每周六騎上自行車準時回家,

32、此時,奶奶早已等候在村頭,進門后為我端上一碗早已做好的漿水面!我吃過很多種做法的漿水面,但沒有一種與奶奶做的相比,奶奶的漿水面是用心用愛做的,傾注了對孫兒濃濃的疼愛和付出。夢中,時常能見到日思夜想的奶奶,吃到她誘人的漿水面。醒來后,方知一場空,望著被淚水打濕的枕巾,再無睡意、徹夜失眠。走過很遠的路,出過很遠的門,吃過很多的虧,經(jīng)歷過很多的事,從有了記憶的童年到天真無邪的少年,再到軍營錘煉的青年和事業(yè)頂峰的今天,奶奶和她的漿水面無時不刻地沐浴我、溫暖我、激勵我。作者簡介 馬曉春,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清風箋文學網(wǎng)站散文詩歌編輯,康樂縣作協(xié)副主席,

33、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總編)。 先后在中國散文網(wǎng)、短文學網(wǎng)、寫散文網(wǎng)、豫北文學、甘肅經(jīng)濟日報民族日報等報刊網(wǎng)絡發(fā)表散文、詩歌、新聞6100多篇(件),其中有30篇散文詩歌獲“魅力臨夏.良恒杯”全國少數(shù)民族散文大賽優(yōu)秀獎、首屆“江蘇杯”全國情侶征文大賽詩歌組一等獎、當代校園文藝2016年度優(yōu)秀作家,第二屆當代文學精品選全國詩文聯(lián)賽舊體詩一等獎、二等獎;參加了中國民協(xié)第十八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和第三屆甘肅文藝論壇甘肅省少數(shù)民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多首(篇)詩歌散文被中國詩歌速遞2016少數(shù)民族詩歌年選中華當代好詩詞當代文學精品選當代校園文藝初雪炊煙飄過

34、的記憶江西散文詩等書刊收錄。32篇稿件獲得省州廣播電視及報刊文字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主編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2013康樂年鑒(2014)康樂年鑒(2015)康樂年鑒(2016),著有新聞輯錄文苑花絮心靈的放歌,參與編輯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三卷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四卷,合著流年絮語.當代唯美作品選。感恩母愛(甘肅康樂縣 馬曉春)有一種 HYPERLINK /sanwen/love/ t _blank 愛,是不用兒女任何回報的付出;有一種愛,是愿把所有愛奉獻給兒女的無私;有一種愛,是用 HYPERLINK / t _blank 自己的一生去愛兒女的偉大。這種愛,就是“ HYP

35、ERLINK /sanwen/muai/ t _blank 母愛”。每到假日,我都會帶著兒子去被譽為貂蟬故里、赤兔家園的甘肅康樂縣老家胭脂鎮(zhèn)馬集村,看望年近六旬的母親,搜尋兒時的記憶和歡快,感受濃濃的母愛,感恩無私的母愛。 每每提及“ HYPERLINK /huati/muqin/index1.html 母親”這兩個字時,我總是需要很大的 HYPERLINK /huati/yongqi/index1.html 勇氣,因為“母親”這兩個字太沉重了,她帶著對兒女沉甸甸的愛,帶著一生中無盡的付出??傁雽懫卸髂赣H的散文,但總是感言頗多、無從著手,總覺得“母親”兩個字的分量是那么的沉重。影像中的母親,

36、從小失去父親。在太爺?shù)母G洞、親友的憐憫和繼父的虐待中,吃盡苦頭、艱難成長。嫁給生活拮據(jù)的父親后,更是在繁重的農(nóng)活和忙碌的家務中,苦苦支撐、度日如年。自打有了記憶,母親一年奔波在離家十里、與臨洮接壤的山地里給莊稼除草。秋季,背著麥田步行一個小時到山下,用架子車拉回麥場,其艱辛可想而知。到如今,她依然一年365天操勞,忙個不停,為的就是不給兒女添負擔、成累贅。兒子和女兒,總是叫我提供描寫篇感恩母親的作文素材,篇篇作文都是對他們母親的祝福與感謝,也千篇一律的都是那幾句話。我也時常寫過祝福母親的話,更寫過 HYPERLINK /huati/ganen/index1.html 感恩的詩。現(xiàn)在想來,那些文

37、章真正有幾篇發(fā)自內(nèi)心、觸及靈魂。那些文章祝福和感恩的話對母親而言,她們看不見、聽不見,更是不在意,因為母親在意的只是心意。如今,而立之年的我第一覺得寫篇發(fā)自內(nèi)心關(guān)于感恩母親的散文是那么的沉重。我的母親,是位很 HYPERLINK /huati/pingfan/index1.html 平凡、很普通的農(nóng)村穆斯林婦女,是位“哈智”(在沙特朝過覲),她不識字,不懂普通話,她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禮拜、操勞、忙碌、嘮叨?,F(xiàn)在回想起來,兒時作文里、平常散文里的祝福與感恩,十分諷刺,母親,她要這些,又有何用? 兒時到現(xiàn)在,我 HYPERLINK /huati/xihuan/index1.html 喜歡看書

38、,看為人處世的小說故事,看優(yōu)美的 HYPERLINK / 散文詩歌。每次,看到那些關(guān)于母親、關(guān)于 HYPERLINK /huati/muai/index1.html 母愛的文章時,總會被她們 HYPERLINK /huati/gandong/index1.html 感動、為她們流淚,總會與自己的母親比較。我以前也經(jīng)常會落淚,但是,真的不清楚在無數(shù)次的流淚和哭泣中,有沒有一次 HYPERLINK /huati/yanlei/index1.html 眼淚是為母親而流的。在家里,從小到大,看到更多的都是 HYPERLINK /huati/fuqin/index1.html 奶奶的忙碌和滄桑,奶奶占據(jù)

39、了原本屬于母親在我心中的那個位置,我很清楚母親需要的是什么,但卻從來沒有給過。印象中,我?guī)湍赣H下地干過農(nóng)活,僅此而已。 而母親,每次回家的時候,總能從鄰居和親友口中聽到她對我們兄妹四人的擔心、惦記。從父親的言談中,得知她在每番禮拜中祈求真主賜予兒女吉慶安康。對于我而言,母親不像奶奶,奶奶給了我 HYPERLINK /wenzhang/shenghuosuibi/chengzhang/ 成長必須的疼愛,給了我為人處世的資本。而母親,給我的除了乳汁,便是那普普通通、再平常不過的飯菜。如今,自己與兒女生活在縣城,妻子女兒做飯炒菜,但是,這些飯菜總少了一份記憶中應該有的味道母親的味道。以至于到現(xiàn)在,我

40、都會節(jié)假日堅持帶著兒女,到老家從飯菜中感受母親的味道。對于天下所有的主婦而言,為 HYPERLINK /huati/jiating/index1.html 家庭、為兒女,付出的就是凝聚在一粥一飯里的悠悠寸草心。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不知道別人身上穿的衣服有沒有補過,但是我穿過,小時候,穿的衣服很大一部分是打過補丁的衣服,這些都是母親一針一線縫好的。小時候,奶奶曾經(jīng)常讓我?guī)兔Υ┽?,然后看奶奶、母親一針一線的縫補,我也是在奶奶和母親的教導下學會縫補衣服的。特別是在部隊時,由于軍衣、軍被縫補得好,我時常受到部隊首長的夸贊。直到現(xiàn)在,每次回家,母親

41、總會讓我?guī)兔Π厌樉€穿好,預備需要縫補衣服?,F(xiàn)在,雖然不需要再穿打補丁的衣服,但是,我依然在床頭柜藏著針線,以備縫一??圩?,縫一個袖口,去體會穿針引線的 HYPERLINK /huati/ganjue/index1.html 感覺。到部隊的那幾年,我們年復一年的吃大米、穿膠鞋,大米吃的我直反胃,膠鞋穿的我流腳汗。為此,母親總是煎炸好馓子等面食,做好布鞋等,寄給我。面食和布鞋,成了戰(zhàn)友們羨慕、我自豪的珍貴東西。剛工作的時候,住在單位,一周回家一次,每個周一的早晨,離家時,帶走的總是母親烙的油旋饃饃,還有母親的期望與 HYPERLINK /huati/qiangua/index1.html 牽掛。直

42、到現(xiàn)在,母親都定期將親手烙的饃饃,帶給已為人父母的我們兄妹四人。每當村里清真寺念“圣紀”(穆斯林宗教活動)、左鄰右舍念“亥清”時,她都會給我們兄妹四人領(lǐng)一個油香、一片牛肉,捎到縣城家中。 這些事,雖然很小,但是卻凝聚著母親一寸一寸的心意和母愛。對于母親、對于母愛,母親不求回報、我們也無法回報。我們從嬰兒長大成人,吃過的飯凝聚著母親沉甸甸的愛,那么,風華正茂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放下永無止境的忙碌和抽不開身的理由,?;丶铱纯??為自己的母親做一次飯、洗一次衣吧,讓母親在不足掛齒的“孝心”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真正感受到兒女、體驗到關(guān)愛。感恩母愛、感謝有你。終有一天,我們要面對與母親的永別。那時,為人

43、父母的我們,別在 HYPERLINK /huati/shiqu/index1.html 失去的時候才懂得 HYPERLINK /huati/zhenxi/index1.html 珍惜。從現(xiàn)在起,帶著感恩,帶著那悠悠寸草心,珍惜母親、珍愛母親,用一點一滴滋潤母親、用一分一秒報答母親。啊憫!祈求真主賜予善良的母親平安吉慶!作者簡介 馬曉春,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清風箋文學網(wǎng)站散文詩歌編輯,康樂縣作協(xié)副主席,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總編)。 先后在中國散文網(wǎng)、短文學網(wǎng)、寫散文網(wǎng)、豫北文學、甘肅經(jīng)濟日報民族日報等報刊網(wǎng)絡發(fā)表散文、詩歌、新聞6100多

44、篇(件),其中有30篇散文詩歌獲“魅力臨夏.良恒杯”全國少數(shù)民族散文大賽優(yōu)秀獎、首屆“江蘇杯”全國情侶征文大賽詩歌組一等獎、當代校園文藝2016年度優(yōu)秀作家,第二屆當代文學精品選全國詩文聯(lián)賽舊體詩一等獎、二等獎;參加了中國民協(xié)第十八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和第三屆甘肅文藝論壇甘肅省少數(shù)民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多首(篇)詩歌散文被中國詩歌速遞2016少數(shù)民族詩歌年選中華當代好詩詞當代文學精品選當代校園文藝初雪炊煙飄過的記憶江西散文詩等書刊收錄。32篇稿件獲得省州廣播電視及報刊文字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主編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2013康

45、樂年鑒(2014)康樂年鑒(2015)康樂年鑒(2016),著有新聞輯錄文苑花絮心靈的放歌,參與編輯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三卷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四卷,合著流年絮語.當代唯美作品選。如山的父愛(甘肅康樂縣 馬曉春)如果說母愛如水,細膩、溫柔,那么父愛就如山,堅毅、深沉。關(guān)于父愛的比喻,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朱自清的背影中濃濃的父愛無數(shù)次的感染著我、打動著我,從中感受到父愛無言,品味出父愛如山。父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溫暖如春;父愛是一泓清泉,讓情感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父愛像一本厚重的書,耐人尋味;父愛像一杯甘醇的酒,回味無窮。父親是一片天,他用堅實的臂膀,堅強的支撐家,熬盡心

46、血把兒女撫養(yǎng)長大.他額上的皺紋記載著坎坷,他的一生就是一首瑰麗的詩、一座堅實的大山。往事一幕幕,交織著心中最痛的記憶。逝去的歲月,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我一點一滴的找尋著那段歲月中蹉跎的,逝去的夢、情與思念。從小就聽父親講,他生在寧夏海原縣一個富裕人家。太爺去世后,爺爺帶著太太(奶奶的母親)、奶奶、父親和所有家產(chǎn),投親遷至康樂縣胭脂鎮(zhèn)馬集村。敗光家產(chǎn)的爺爺,拋下孤苦伶仃的太太、奶奶、父親和叔叔,去甘南州合作市另立新家。無助的太太、奶奶娘倆,便將生活的重擔壓給了她們的大兒子、唯一的“頂梁柱”我的父親身上。父親為使叔叔上學,拋下學業(yè)務農(nóng),從油坊“套包”、磨坊“磨主”到開小四輪、經(jīng)營榨油坊,維持一家人的

47、生計,艱難的供我們兄妹四人上學,一直到我們成家立業(yè)。而叔叔確也爭氣,成為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考上中學的人。從一名工人成長為干部,擔任過林場場長、州科協(xié)副主席、州政府駐那區(qū)辦事處主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政協(xié)副主席;兄妹們也都相繼參加工作自食其力,有了好的歸宿。歷歷往事,叫我們不得不敬重父親為這個家付出的一切。時光,在我童年的指尖,在我與小伙伴的歡笑聲,在我不經(jīng)意的想起中一點一點的流逝。小的時候,我喜歡看書。于是,父親便買給我一些連環(huán)畫,叫我擺書攤,自己掙錢,一則買書看,二則交學費。與奶奶生活的我,心底下時常責怪父親對兒女的偏愛。擺書攤、挖野菜,我用一把把、一沓沓的“分分錢”“毛毛錢”像滾雪球一樣,

48、將書攤越擺越大,課外書也越來越多,父親鼓勵我:讀萬卷書走萬里路?,F(xiàn)在想來,正是父親這種“任性”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我自力更生、勤儉持家的本領(lǐng)。每當看到女兒、兒子花錢大手大腳時,父親總責怪我沒有像他一樣教育子女。思念,是一種淡淡的味道。思念在遠方,有一種渴望,有一種沉重在時光中沉淀。十八歲那年,我應征入伍。離開的那一刻,父親、奶奶、母親、叔叔哭成了淚人,父親拉著我的手,久久不肯松開。望著悲痛欲絕的親人,我的心撕心裂肺的痛。那一刻,我真正讀懂了什么是生死離別,什么是父愛如山。入伍第二年,我回家探親,父親帶我到飯館吃了當時最為奢侈的手抓羊肉,并與我語重心長的拉家常。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樸實的父愛。到部隊

49、的三年里,父親寫給我的信足夠裝一紙箱子,那一份份飽含思念、關(guān)愛的家書,至今讀來,依然潸然淚下,心酸心痛。參加工作后,父親總是教導我珍惜時光、好好工作。當我的一篇篇稿件見諸報端時,他總會做我的第一個讀者。當我一步步步入領(lǐng)導崗位時,他總是以我為例教育兄妹。當我主編的書籍相繼出版時,他總要向親朋好友夸耀。在他心目中,我已是家族里唯一小有名氣的文化人了。2014年,父親與母親、叔叔、姨娘去了麥加朝覲,回來后,成為“哈者”的父親教門更加虔誠了。念、禮、齋、課、朝樣樣不拉下,清真寺的義務工、圣紀的亥清處處走在了前頭。聽母親說,每番的禮拜中,父親都要祈求真主賜予兒女平安吉慶。他總是告誡我們要時時紀念真主,立

50、起五番拜工,遠離煙酒賭博,做一名真正的穆斯林。每到周末,他總是打來電話,過問我有沒有去參加“主麻”聚禮,督促我們兄妹、兒媳帶孩子回家。寥寥數(shù)語不能表達對父愛之愧疚,滴滴小事無法敘清對父愛之詮釋。如今的父親已經(jīng)蒼老,不再有往日的健康和矍鑠,花白的胡須、廋弱的身軀,折射出他的滄桑和付出。己為人父的我,我總會思念過去,思念奶奶,思念父愛母愛,從自己做子女到自己疼子女的感受中悟出父愛如山的艱辛和無私。祈求真主賜予普天下的父親安康吉慶!啊米乃!作者簡介 馬曉春,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清風箋文學網(wǎng)站散文詩歌編輯,康樂縣作協(xié)副主席,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

51、總編)。 先后在中國散文網(wǎng)、短文學網(wǎng)、寫散文網(wǎng)、豫北文學、甘肅經(jīng)濟日報民族日報等報刊網(wǎng)絡發(fā)表散文、詩歌、新聞6100多篇(件),其中有30篇散文詩歌獲“魅力臨夏.良恒杯”全國少數(shù)民族散文大賽優(yōu)秀獎、首屆“江蘇杯”全國情侶征文大賽詩歌組一等獎、當代校園文藝2016年度優(yōu)秀作家,第二屆當代文學精品選全國詩文聯(lián)賽舊體詩一等獎、二等獎;參加了中國民協(xié)第十八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和第三屆甘肅文藝論壇甘肅省少數(shù)民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多首(篇)詩歌散文被中國詩歌速遞2016少數(shù)民族詩歌年選中華當代好詩詞當代文學精品選當代校園文藝初雪炊煙飄過的記憶江西散文詩等書刊收錄

52、。32篇稿件獲得省州廣播電視及報刊文字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主編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2013康樂年鑒(2014)康樂年鑒(2015)康樂年鑒(2016),著有新聞輯錄文苑花絮心靈的放歌,參與編輯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三卷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四卷,合著流年絮語.當代唯美作品選。我的姑姑(甘肅康樂縣 馬曉春)當 HYPERLINK / t _blank 生命之花瀕臨凋謝的老年,人最大的悲痛莫過于中年喪子、拉扯孫兒,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一個破碎的家。對一個人來說,特別是對一個穆斯林 HYPERLINK / t _blank 女人來說,能做到這一點更是不易。姑姑就是這樣一個命運不幸、 H

53、YPERLINK /suibi/shenghuo/ t _blank 生活不易的女人!姑姑是 HYPERLINK /shige/fuqin/ t _blank 父親、叔叔最小的 HYPERLINK /z/138061-meimei-wodi t _blank 妹妹,兄妹幾人不到十歲就被父親拋棄,靠太太(奶奶的母親)、奶奶拉扯。生活在寧夏海原縣清真大寺隔壁的太爺去世后,爺爺將奶奶、太太帶至甘肅康樂縣馬集村投親后,無情的拋棄了她們(爺爺去甘南州合作市另立新家),由于人生地不熟,奶奶娘倆要養(yǎng)活一個五口之家異常艱辛。太太、奶奶在時常揭不開鍋的情況下,毅然堅持每天的五番拜工,“求爺爺告奶奶”借錢相繼為父

54、親、叔叔完了婚。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一家人生活在不易的年代:過了三年自然災害,他們飽嘗饑寒;又來十年文革,他們一無所長。只是當年的他們還小,什么都不懂,唯一明白不過的是:填不飽肚子。從衣衫破舊的 HYPERLINK /shige/tongnian/ t _blank 童年,到替兩位嫂嫂帶孩子和放牛割草干農(nóng)活,再到該出嫁的年代,這就是姑姑經(jīng)歷的我們認為本該是 HYPERLINK / t _blank 人生中最 HYPERLINK / t _blank 美好的階段。姑父是鄰家介紹的,與我們門宦不同,老實巴交,異常貧窮,在他們見了一次面后就把婚事定了下來。那個年頭的 HYPERLINK / t _b

55、lank 婚姻大事就是那么簡單又純粹,但這樣陌生、平淡的婚姻,姑姑卻廝守了一輩子,除了將兒子拉扯成家,又拉扯六個孫子。沒有隆重的 HYPERLINK / t _blank 婚禮,沒有像樣的嫁衣,有的只是穆斯林特有的阿訇證婚(念“尼卡亥”),就這樣姑姑和姑父就草草的走到了一起。婚后姑姑、姑父教門虔誠,相互體諒,榮辱與共,共度貧寒。當時,在林場工作的叔叔為姑父謀了個臨時工的差事,這在姑父的小村莊里炸開了鍋,為此,姑姑頗受姑父照顧。姑姑和姑父特別節(jié)儉,穿別人穿過的舊衣服,用奶奶接濟的舊物品,擺叔叔送給的舊家具,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雖然貧窮,但也有滋有味。隨著兩個兒子的呱呱落地,貧困的家庭又增加了一絲歡

56、快。姑姑除了拉糞、施肥、除草、收割等忙碌莊稼外,還要照顧年邁的婆婆,拉扯年幼的兒子,生活得苦不堪言。兩個兒子長大后,先后去了新疆打工,為將他們留在身邊,姑姑、姑父又貸款給他們辦婚事、購出租車、修建房屋,老倆口不管如何省吃儉用,但總有還不完的賬。隨著兩個兒子的成家立業(yè),姑姑本想松口氣,頤養(yǎng)千年,然而不幸卻從天而降!前年冬天的一個子夜,大兒子出了車禍,撞在了路邊的渠墩上當場“無常”(去世)。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是何等的煎熬!欲哭無淚的姑姑送別大兒子后,姑父提前病退,與姑姑擔負起撫養(yǎng)三個孫子的重任。不久,大兒媳也拋下三個孩子出嫁。生怕小兒子夫妻倆責怪他們偏心,姑姑又將小兒子的三個子女帶到身邊照管。六個

57、孫子、孫女,哭鬧摔跤、吃喝拉撒、頭痛發(fā)熱,折磨得姑姑沒睡好一個安穩(wěn)覺,沒吃過一頓踏實飯。鄰居戲稱姑姑為“幼兒園園長”。就在姑姑不堪重負、安穩(wěn)家庭時,小兒媳又鬧著要到縣城做生意。為了小兒子家庭,姑姑、姑父又貸款給他們在縣城開起了水果店。由于小兒子夫妻倆不務正業(yè)、好吃懶做,水果大多賣不出去,很快爛掉了,于是就關(guān)門歇業(yè),留給姑姑、姑父的又是一筆還不完的債。不管親戚、鄰居家念圣紀、亥清,還是吃宴席、送埋體,姑姑總是走到哪將三個孫子、三個孤孫帶到哪,以至于親戚們見到姑姑如見瘟疫,責怪她不該帶著這么多孫子,姑姑默不作聲,一臉的無奈,只能一笑了之,只有我能體會到姑姑看別人眼色,受盡親戚冷漠的滋味。不過也有個

58、別親鄰,時常將乜貼(則卡提、天課捐),或衣服和食物,送給三個孤兒,姑姑總是感恩不已。如今,三個孫子已上幼兒園和小學,姑姑的負擔逐漸減輕,但小兒子夫妻倆依然獨自生活、逍遙自在。不幸的命運令姑姑悲痛欲絕,生活的壓力讓姑姑不能承受,但姑姑總是說,這是真主的安排和定奪,比起手腳不連便,或得了絕癥的人,真主給的慈憫足夠了!她從未怨天尤人,獨自默默地承受這一切。當遭遇痛苦的時候,對大多數(shù)毫無準備的人來說是難以承受的。但每個穆斯林都要牢記真主的慈憫,學會釋放痛苦,學會珍愛自己,這樣自己的人生才會處處充滿陽光,幸福才會時時相伴,同時,也會讓身邊的人感到快樂!祈求真主賜予生活不幸的姑姑安康快樂,賜予失去父母的孤

59、兒茁壯成長。作者簡介 馬曉春,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清風箋文學網(wǎng)站散文詩歌編輯,康樂縣作協(xié)副主席,康樂縣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總編)。 先后在中國散文網(wǎng)、短文學網(wǎng)、寫散文網(wǎng)、豫北文學、甘肅經(jīng)濟日報民族日報等報刊網(wǎng)絡發(fā)表散文、詩歌、新聞6100多篇(件),其中有30篇散文詩歌獲“魅力臨夏.良恒杯”全國少數(shù)民族散文大賽優(yōu)秀獎、首屆“江蘇杯”全國情侶征文大賽詩歌組一等獎、當代校園文藝2016年度優(yōu)秀作家,第二屆當代文學精品選全國詩文聯(lián)賽舊體詩一等獎、二等獎;參加了中國民協(xié)第十八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和第三屆甘肅文

60、藝論壇甘肅省少數(shù)民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會。多首(篇)詩歌散文被中國詩歌速遞2016少數(shù)民族詩歌年選中華當代好詩詞當代文學精品選當代校園文藝初雪炊煙飄過的記憶江西散文詩等書刊收錄。32篇稿件獲得省州廣播電視及報刊文字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主編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2013康樂年鑒(2014)康樂年鑒(2015)康樂年鑒(2016),著有新聞輯錄文苑花絮心靈的放歌,參與編輯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三卷中共康樂縣組織史第四卷,合著流年絮語.當代唯美作品選。家的味道(甘肅康樂縣 馬曉春)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