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對詞的婉約派與豪放派評價的歷史變遷_第1頁
簡論對詞的婉約派與豪放派評價的歷史變遷_第2頁
簡論對詞的婉約派與豪放派評價的歷史變遷_第3頁
簡論對詞的婉約派與豪放派評價的歷史變遷_第4頁
簡論對詞的婉約派與豪放派評價的歷史變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簡論對詞的婉約派與豪放派評價的歷史變遷簡論對詞的婉約派與豪放派評價的歷史變遷內(nèi)容提要:詞中的婉約、豪放問題,是一個關乎到如何認識詞的整體成就、發(fā)展規(guī)律及詞人在詩詞史上地位的問題。詞的分類有種種的標準,婉約與豪放是宋詞的兩種基本風格。本文通過詞風的演變,及兩種詞的比較,簡論一下對詞的婉約與豪放評價的歷史變遷關鍵詞:婉約派、豪放派、評價標準、評價的歷史變遷中國古代詩歌是我們燦爛的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從詩經(jīng)、 樂府到明清的詩詞、民歌,中國詩歌這種文學形式經(jīng)歷了太多的文化沉淀。在長期的發(fā)展中,產(chǎn)生了種種風格流派。其中詞這種詩歌形式更是中國古典文化中的一個瑰寶。在詞的長期發(fā)展中形成了“婉約派”與“豪放派”

2、這兩種雙峰對峙、雙水分流的風格流派,且綿延不斷。對于婉約和豪放兩種詞風歷來有不同的評價。詞的形成、演變及兩種詞風的對比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個分支。起源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于宋代。古代的詞都合樂而歌,故唐五代時多稱為曲、雜曲或曲子詞。由于句子長短不一,故也稱為長短句。詞產(chǎn)生于唐代這與唐代的音樂繁榮分不開。由于大唐帝國的強盛,四夷臣服,八方來朝,優(yōu)美典雅的唐樂里自然融入了許多外來的音樂,這就打破了傳統(tǒng)的樂府民歌的形式。為了適應那節(jié)奏參差,舒緩明快的新樂調(diào),當時填入的歌詞就變得長短不齊了。而這種見諸文字的歌詞,就是被后人稱之為“詞”的另一種詩歌了。中國宋詞流派。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者,一般認為

3、是明人張詅。婉約,即婉轉(zhuǎn)含蓄。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nèi)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間集和李煜詞為代表的香軟詞風。北宋詞家承其余緒,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內(nèi)容上有所開拓,運筆更精妙,并各具風韻,自成一家,詞風宛轉(zhuǎn)柔美。故明人以婉約派來概括這一類型的詞風。其特點主要是內(nèi)容側(cè)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zhuǎn)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起初內(nèi)容確實比較狹窄,后來有所突破。長期以來人們形成了以婉約為正的觀念。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皆受影響。詩詞發(fā)展的過程中必然有種種流派風格。但從它的藝術風格的角度上看,它們都有基本

4、的風格,或婉約, 或豪壯。 豪放派則是與其風格截然不同的另一詩歌流派。豪放派與婉約派相比,從內(nèi)容到形式、題材到風格都大不同,它突破了詞柔婉的風格,為詞壇開辟了一個嶄新天地。其代表人物為蘇軾、辛棄疾等。蘇軾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開朗的胸懷,改變了晚唐五代詞家婉約的作風, 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的風格,辛棄疾又繼承發(fā)揚了這種豪放的浪漫主義的詞風,其詞多有雄奇闊大的意境,氣勢飛揚,善于用典論事。蘇辛詞的豪放曠邁的藝術風格,有其相同的一面,那就是他們的詞中,都飽含著濃烈的奔放的豪情,表達了詞人的對生活無比熱愛和豁達的樂觀態(tài)度,以及要求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理想。正是他們的這種豪情壯志,決定了蘇辛詞的獨特創(chuàng)作個性和藝術

5、風格。蘇辛詞所反映的生活題材豐富多樣比之以往有更多擴展,詞的意境寬廣深厚,生活和思想在詞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現(xiàn),創(chuàng)作個性和作品的藝術風格也就更鮮明地呈現(xiàn)了出來。所以一直以來備受推崇成為豪放詞作的宗師。例如蘇詞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奇?zhèn)邀惖慕骄拔铮瑲v史上杰出人物的英雄氣概和豐功偉績所構成的宏偉壯觀的藝術形象,正是蘇軾積極有為的抱負,開闊爽朗的性格,以及他那種不因政治上受挫折而喪失生活興趣的人生態(tài)度的充分反映,是他豪放曠邁的藝術風格的集中表現(xiàn)。又如辛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面對滾滾不盡的長江,追緬往事,遙想將來,心潮澎湃。贊揚杰出的歷史人物,諷刺茍安求和者,表示了堅決抗金, 收復中原的堅強信念,傳

6、達出老當益壯的豪情壯志。詞中豪邁激越的藝術風格,與蘇詞“大江東去”有著異 曲同工之妙。下面我通過兩首詞來對比一下婉約派與豪放派的藝術風格。姜夔揚州慢淳熙丙申正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壁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

7、,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從兩首詞反映的內(nèi)容來看都寫到揚州,都是寫戰(zhàn)亂,都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可是所用的筆調(diào)就截然不同。作為揚州城的一個匆匆過客,姜夔面對揚州今昔的巨大變化,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自度曲揚州慢,詞人通過運用對比與化入的手法,寫盡了眼前揚州城的無限凄冷。當年二十四橋仍在,但冷月無聲,不再繁華。詞總體風格是一種無奈和凄涼、婉轉(zhuǎn),如杜鵑啼血。并無直接寫烽火,寫金戈鐵馬。但讓人感到戰(zhàn)爭所帶來的滿目蒼

8、涼、揚州城所受的戰(zhàn)亂之苦,讀來柔腸百結,長歌當哭;而辛棄疾的永遇樂則是用沉痛悲壯,精煉深沉的語言直陳統(tǒng)治者的無能和壯志未籌的悲憤。雖然用典很多,但關合時事,用得十分貼切,藝術感染力也很強,有一種悲壯的崇高美。從這兩首詞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詞的藝術風格的不同。詞人用他習慣的語言,表達出他內(nèi)心當時的一種感受。判斷詞作優(yōu)劣的標準豪放派也好,婉約派也好,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人有不同的理想追求。詩人會因為年齡的變化、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生活經(jīng)歷的變化而影響詩歌風格的變化。詞人的思想和經(jīng)歷是復雜的,如果把他們所有的創(chuàng)作都歸為一類就不妥。可以根據(jù)詞的風格來分

9、類,但不該給詞人貼上標簽。更不能以婉約和豪放來判斷詞作的優(yōu)劣。在國破家亡的年代,李清照同樣做出了: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邁詩篇,這足以驚天地泣鬼神的震撼人心。灑脫大氣的蘇軾同樣有“十年生死兩茫?!钡乃寄睢3懡鸶觇F馬的辛棄疾一首青玉案寫得百轉(zhuǎn)千回,含蓄柔婉。不管他尋的是愛情、 理想抑或別的什么,我們都能從他所寫的詞句中引起情感的共鳴。其實辛詞中也有很多婉約風格的,這與其人生經(jīng)歷有關。他把蘇軾詞中的灑脫,與柳永詞中的纏綿柔合到它的詞中。婉約和豪放是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兩種風格。因人而異、因所處的環(huán)境而異。并無絕對的界限。雄壯聲中有深沉細膩的家國情懷,柔腕的曲調(diào)中透著無比堅韌。 “衣帶漸寬終不悔

10、”, 這樣的堅決是溫婉的話語中帶著的怎樣的韌。 “故國應笑我, 早生華發(fā),一樽還酹江月。 ”這是一種怎樣雄壯聲中深沉細膩的感懷。詩詞的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是美的兩種典范。就如太陽和月亮。不管是崇高的美悲壯的美還是優(yōu)美, 典雅的美,優(yōu)秀的詩詞都著實應是發(fā)自肺腑的心聲。詩詞的風格其我個人認為, 不能因為婉約詞多寫兒女私情,就認定它只合娛樂之作,因為豪放詞多寫理想抱負就認定它就是詞的上品。豪放和婉約主要是指詞的創(chuàng)作風格,而且同樣的愛國主題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來演繹。當詞人產(chǎn)生了愛國情愫后,也喜歡用他們所熟悉的方式來表達,因此,從理論上說無論是豪放派還是婉約派,都能夠用來表達愛國情感。另外,有些詞并

11、不一定氣吞山河, 不一定要反映大的主題,同樣具有藝術生命力。我欣賞婉約詞中那清新雋永, 含蓄綺麗的陰柔之美,猶如仕女圖工筆畫,它的成熟圓潤的藝術手法和細膩的感情是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的;同樣我欣賞豪放詞中那雄渾亦或灑脫的精這在你人生不如意之時也許會藝術的角度來看,不一定有太尤其是柳永的詞的藝術技巧,開創(chuàng)了詞寫作的一種形式。而神, 或一語震動人心,或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大度。讓你的心靈找到一種向上的精神。如果僅從美學、多歷史的、政治的因素,我本人還是欣賞婉約一派,他寫的慢詞可以說在宋詞的發(fā)展上是一座里程碑。且我認為詞的魅力就在于他的柔媚,所謂“詩莊詞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種詩歌形式本就是一種配樂而

12、歌的抒情作品,常抓住人情感變化的一瞬間閃動,或是專注于表現(xiàn)小細節(jié),它的確更適合表現(xiàn)小情調(diào),抒小情懷。所以詞作的優(yōu)劣是從他的選材、思想、 藝術技巧等多方面而言的,不能因為反映普通的生活感悟就說他不美,也不能說反映一些國家、政治的大事就要說一定是好的作品。蘇軾懷念亡妻的江城子,寫得哀婉動人、情真意切。每每讀來令人感慨萬千,觸動到心靈深處那些對死者、對生者的思考。能說不是很美嗎?其實現(xiàn)實的人生的際遇、 人事間的悲歡離合這種最樸素的感情往往容易引起人的共鳴。判斷詞作優(yōu)劣的標準個人有個人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還是在于是否真實誠懇的表達一種高尚的情感、 多樣的人生;另外就是詞的寫作技巧,這點是往往也要與思想內(nèi)

13、容結合。對詞的婉約派與豪放派評價的歷史變遷 上面的論述中已經(jīng)說明婉約和豪放兩種藝術風格是詞在形成和發(fā)展中分流出來的兩種分格,并且評價詞的優(yōu)劣不能以它是何種風格來論。但在長期以來的確存在何種風格的詞占據(jù)主流地位的問題。其實文學有其時代使命的。符合時代要求的詞作必然被人們廣泛的推崇。對于詞的評價標準隨著詞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在不斷地變化。 詞最初行成之時多為娛賓遣興的娛樂之作。作為一種配樂而歌的抒情體詩,它的興起與音樂有密切關系。他的產(chǎn)生可以追溯到隋唐的“新聲”(燕樂)或更早的漢魏樂府,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漸按曲拍譜詞的束縛,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新詩體。直到北宋,一直是崇尚婉約這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有關。大唐的繁盛

14、,使詞也產(chǎn)生一種歌舞升平的柔美,這自不必說; “沉于安樂”幾乎是貫穿整個宋王朝君臣的通病,這時,雖有遼和西夏的侵擾,但沒有構成對北宋構成嚴重威脅。,詞人尚未趕到“西北望,射天狼的”的迫切性。所以這時的詞從唐代的曲子詞, 到花間詞,南唐詞以及以后北宋許多名家的詞作婉約風格居多。當然婉約詞是不斷發(fā)展的并不是只停留在最初的華麗或者像人們所說詞為艷科。婉約詞之所以可貴,之所以在當時能被推崇,是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廣闊生動的生活的畫廊。一顰一笑的兒女私情,愛情或友誼,或藏在心中的隱情,人民的生活愿望, 當時社會風貌的細節(jié)之處, 這些題材都是婉約派所見長的。然而事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北宋王朝的覆滅,是中

15、國歷史上少見的浩劫。徽、欽二帝和后妃、 公主、 娼優(yōu)、 儒生、 百工技藝被擄去。生靈涂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種悲痛的現(xiàn)實下,必然產(chǎn)生了一批喪亂詞愛國詞,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車踏破賀蘭山缺。抗金名將岳飛,這首滿江紅正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就連婉約派詞人中居宗主地位的李清照也開始染上了時代風云的特點,詞風為之一變。自蘇軾出現(xiàn)如黃鐘大呂,開豪放派先河之后。辛棄疾等人應時代的要求發(fā)揚光大了這一詞風。為宋詞寫下了濃重的一筆。以上所談是宋詞產(chǎn)生中不同時代詞風的不同,從尚婉約,到豪放的詞風開始在文壇壯大,發(fā)展,并被崇尚。 后來歷代更替興亡,對詞的評價褒貶不一。如今我們再如何看待宋詞呢?

16、在如今, 全國人民致力于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對于詞的學習和鑒賞我認為還是應該如上文的評價標準所說從思想內(nèi)容,寫作技巧等多方面評價??梢杂凶约旱呐d趣愛好,但評價不能有失偏頗。綜上所述:宋詞自遠古時代流傳至今,他包含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當然也不否認有些糟粕的東西,但總的來說是精華居多。)這種傳統(tǒng)沉淀于當代中國人的靈魂之中。我們?nèi)绾握J識和評價宋詞呢?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必須用存在于現(xiàn)今想要參與世界上的事業(yè)的中國人的心里的尺子來量?!?如今沒有了金戈鐵馬,劍拔弩張的時代氛圍。人們心目中自然會多從文學的角度欣賞那種柔美圓潤的詞風。我認為婉轉(zhuǎn)含蓄的風格似乎更符合我們這個民族歷來的審美情趣, 和如今和平年代的歷史氛圍。當然不同人會有不同看法。用我們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藝術上的審美標準去評價宋詞。符合的便是好詞。不一概而論。這就是我的結論。見宋詞鑒賞詞典第1288 頁。作者:賀新輝等,北京燕山出版社明人張詅,字世文,著有詩馀圖譜、 南湖詩集。后蜀趙崇祚編集西蜀詞人的作品為花間集。 此前文人填詞,不過偶一染指。文人詞之傳統(tǒng),是從“花間”詞開始的。詞從此自巷陌新聲向文人士大夫之雅曲轉(zhuǎn)變。 “花間詞人”大都有其“狹邪狂游”的生活經(jīng)歷, “花間詞”內(nèi)容上多述青樓戀情相思,形式上多采用代言體,以下層歌妓為抒情主人公,是“南朝宮體”與“北里倡風”的結合, 其中韋莊的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