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語文必修上 7.1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_第1頁
人教高中語文必修上 7.1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_第2頁
人教高中語文必修上 7.1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_第3頁
人教高中語文必修上 7.1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_第4頁
人教高中語文必修上 7.1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1世紀教育網(wǎng) 精品試卷第 PAGE 2 頁 (共 NUMPAGES 2 頁)部編版本語文高一年級短歌行教學設(shè)計課題 短歌行單元一學科語文年級高一學習目標1.了解相關(guān)文化常識,熟練地誦讀詩歌。2.結(jié)合時代背景,把握詩歌的情感主旨和藝術(shù)手法。3.聯(lián)系實際,學習曹操對理想、事業(yè)的不懈追求,激發(f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4.背誦詩歌。重點把握詩歌的情感主旨和藝術(shù)手法。難點背誦詩歌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導入新課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一首四言樂府詩,是東漢時期曹操創(chuàng)

2、作的,詩人慷慨激昂、意氣風發(fā),表現(xiàn)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另外一篇作品短歌行,看看他在這首詩中是如何表達自己的志向的。學生大聲朗讀,然后自由說出自己的理解,各言其理即可。 結(jié)合關(guān)于曹操的詩歌,選其中的典型龜雖壽,切入文本,引導學生感知曹操的人生態(tài)度。講授新課一、預習檢查讀準下列生字讀音。譬如 p 呦呦 yu 子衿 jn 三匝 z度阡 d qin 越陌 m 契闊 q ku 談讌 yn鼓瑟 s 可掇 du 吐哺 t b二、作家介紹曹操:字夢得,小字阿瞞,東漢末年沛國譙郡人,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人。羅貫中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實際

3、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內(nèi)興文學”。 政治家:二十歲舉孝廉,參加過鎮(zhèn)壓黃巾起義,遷為濟南相,后起兵討伐董卓,迎漢獻帝遷都于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朝廷大權(quán),官至丞相及大將軍,封魏王。他削平群雄,擊滅袁術(shù)、袁紹,統(tǒng)一北方,形成了與吳、蜀鼎立的局面。選拔人才唯才是舉,不論出身。210217年,三下“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軍事家:鉆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指揮官渡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兵書。文學家:曹操喜愛墳典和六藝之學。精音律,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后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

4、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 作品有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三、寫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擊敗呂布、袁術(shù)等豪強集團,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戰(zhàn)一舉消滅了強大的袁紹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這年冬天,親率八十三萬大軍,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聯(lián)盟”,統(tǒng)一天下。在赤壁大戰(zhàn)前夕,酒宴眾文武,飲至半夜,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57歲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橫槊賦詩短歌行。四、文化常識行:古代詩歌體裁 。短歌行:漢樂府的曲調(diào)名?!伴L歌”、“短歌”是依照歌詞音調(diào)的

5、長短而言。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短歌比較短促,微吟低徊,適于抒發(fā)內(nèi)心的憂愁和苦悶。詩句都是四字句,朗讀節(jié)奏為二二節(jié)拍。 除了“行”,還有“歌、吟、引、曲、謠、辭”都是詩歌的體裁。如琵琶行李憑箜篌引代悲白頭吟等。五、新知講解1、聽朗讀。自由朗讀詩歌。4人范讀詩歌。要求:1.聲音洪亮。 2.讀準語氣、語調(diào)。 3.讀出情感。齊讀詩歌。2.整體感知1.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整體的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 明確:第首詩通過宴會的歌唱,抒寫了詩人求賢若渴的思想和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壯志。是一曲“求賢歌”,感情基調(diào)慷慨悲涼。 古今對曹操和詩的評價: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毛澤東 曹公古直,甚有悲涼

6、句。鐘嶸詩品志深筆長,梗概多氣。劉勰文心雕龍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魯迅2.這首詩用了哪一個字來表達詩人的情感?憂詩眼3.詩人因何而憂?(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幾何發(fā)端,蓋傳所謂古之王者知壽命之不長,故并建圣哲,以貽后嗣?!薄皩飘敻?,人生幾何!”。感嘆中有問,表達對人生的思考。“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抒發(fā)了對年華易逝的苦悶和人生苦短的感嘆?!翱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痹O(shè)問,自問自答,突出心中的苦悶?!岸趴怠毕鄠魇亲钤缭炀频娜耍妹謥斫璐?。詩人想借酒來

7、澆掉心中長久以來的憂愁。這里有人生苦短之愁,有年華易逝之愁。(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出處:詩經(jīng)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表達賢才難得的憂愁。詩經(jīng)小雅鹿鳴,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表達求賢難得的惶恐。詩人用典故和“興” 的筆法,用“子衿”“鹿鳴”起興,表達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說明賢才若來投奔于已,必將極盡禮節(jié)招待他。(3)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學生解釋重點詞語的含義。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讀chu,為通假字

8、,掇,通“輟”,即停止的意思。何時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時候可以停止呢?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讌:通“宴”。憂愁不止,期盼賢才求賢不止,照應第一個八句?!百t才”到來,以禮待賢,照應第二個八句。(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分析:以“烏鵲”無枝可依比喻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希望人才們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里來。表達難覓賢才的孤獨?!吧讲粎捀?,海不厭深?!苯栌昧斯茏有谓庵嘘愩煺f:“山不厭土,故

9、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北扔魅瞬旁蕉嘣胶?。表達廣納人才的真誠。這幾句使用典故、類比手法?!爸芄虏浮钡牡涔食鲇陧n詩外傳,據(jù)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說明自己像周公一樣求賢若渴的心情,表達,愛才之情的殷勤。六、合作探究你認為曹操是一個英雄人物還是一個奸雄? 三國演義中的定位:奸雄。一般而言,中國歷史上都城設(shè)在北方的朝代,就會以直接繼承曹魏的西晉司馬炎的晉朝為正統(tǒng)。而定都在南方的,就會以劉備的蜀國為正統(tǒng)。明朝定都南京,羅貫中于是就取了劉備做正統(tǒng)。另外封建王朝一直認為不是

10、同姓人篡位的就是亂臣賊子,曹丕廢漢稱魏,所以曹操也就背了另外一個罵名。在三國演義中說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而三國志中記曹操小時候“性聰敏,多機變”。曹操起家是靠舉孝廉,后來鎮(zhèn)壓黃巾起義,逐步靠近了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核心。曹操在混亂中發(fā)揮自己的軍事才能漸漸剪除了一些軍閥勢力。官渡之戰(zhàn)更是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地位,也為他謀求進一步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chǔ)。 他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他的“千里無雞鳴,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等,他的文學造詣以及三曹對詩歌的貢獻,用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一文中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

11、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藝術(shù)作品中的曹操只是一個藝術(shù)形象,不能等同于現(xiàn)實中曾經(jīng)叱咤風云的三國人物曹操。 七、課堂練習對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jīng)鄭風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詩,曹操用來表達自己對賢才的渴求。B“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背鲎栽娊?jīng)小雅鹿鳴,原詩表現(xiàn)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C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話,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吧健薄昂!北砻髁俗约哼h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的一個典故。曹操在這里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

12、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八、拓展提高蒿里行 曹操關(guān)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茨系芊Q號,刻璽于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注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黨羽。淮南弟稱號??汰t于北方:指袁紹謀廢獻帝,想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并刻制印璽。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CE )A“蒿里行”為漢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相和曲,本為當時人們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寫時事。蒿里,指死人所處之地。B“初期”句用典,相傳周武王伐紂時曾在盟津大會八百諸侯,此處借指關(guān)東諸將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諸侯一樣同心協(xié)力,除奸誅

13、惡。C詩人稱諸將為“義士”,帶兵討伐“群兇”,指出“乃心在咸陽”,意在恢復漢祚,抒發(fā)了作者對諸將的欽佩、敬仰之情。D“勢利”到“刻璽”句寫關(guān)東諸將各為勢利而爭、發(fā)展到自相殘殺,最后點明他們稱帝的野心,可謂如層層剝筍,步步深入。E全詩使用了簡潔明了的白描手法,無意于詞句的雕鑿粉飾,而用明快有力的語言來表達,風格質(zhì)樸,豪放飄逸,引人慨嘆。參考:C項中“欽佩、敬仰之情”錯,E項中“豪放飄逸”應為“沉郁悲壯”。九、作業(yè)布置1.背誦詩歌,默寫詩歌。2.完成課后相關(guān)習題。3.課外閱讀曹操的觀滄海,體會詩歌的風格特征。學生齊讀2遍,識記。學生先自己介紹,然后教師再補充。識記一學生范讀學生積累識記學生聽讀后再自己誦讀教師檢查根據(jù)模式概括引導學生找到表達情感的字,學生大聲說出來,逐步誘導。分析詩歌中的手法學生齊讀學生說出出處,結(jié)合出處理解作者的目的學生齊讀,嘗試背誦學生根據(jù)課下解釋,回答,教師點撥、補充學生齊讀你知道周公嗎?扣住人才來理解學生學完本詩后再談對人物的理解。學生獨立完成后,對答案。學生會談到人才問題、志向問題。落實背誦夯實基礎(chǔ)知識,要讀準字音,掃清文字障礙。知人論世了解寫作目的落實文化常識強調(diào)積累重在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從情感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如何來表達憂愁,抓住詩歌中重點語句。明確典故在詩歌中的作用突破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