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氣機構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_第1頁
配氣機構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_第2頁
配氣機構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_第3頁
配氣機構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_第4頁
配氣機構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配氣機構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吉公司技術中心 廣西玉林市天橋西路 88 號)(廣西玉柴機器摘 要:通過 AVL TYCON 的仿真計算,對某機型的配氣機構進行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評估凸輪型線和配氣機構各零件。:配氣機構;運動學;動力學。主要:AVL TYCON1 概述某機型通過提高轉速發(fā)功率,提高轉速會對配氣機構各帶來更大的慣性力及沖擊,有可能出現(xiàn)從動件飛脫、氣門反跳、彈簧碰圈等現(xiàn)象,則需要改進零件及重新設計凸輪型線。本文使用 AVL TYCON建立配氣機構計算模型,通過對凸輪型線進行運動學仿真分析,評價該凸輪在高轉速下是否需要重新設計,以及系統(tǒng)總剛度是否足夠;對配氣機構各進行動力學仿真分析,對

2、出現(xiàn)的如飛脫、反跳、彈簧碰圈等現(xiàn)象。在計算中通過有限元計算零件剛度,使用 AVL TYCON凸輪型線數據來自零件圖紙。仿真分析,其中缸內壓力曲線來自試驗監(jiān)測,2.計算模型2.1 配氣機構主該機型為下置式凸輪結構,一個凸輪驅動一個氣門,配氣機構主要包括凸輪、挺柱、推桿和搖臂,以及氣門和氣門彈簧,機構布置見圖 1。圖 2TYCON 單閥系計算模型圖 1 配氣機構布置圖12.2 TYCON 模型的建立在 AVL TYCON 中建立單閥系的計算模型,見圖 2。2.3 零件剛度、質量計算使用有限元中,按照 TYCON計算各零的剛度,使用 UG計算各零質量。在運動學模塊的要求將剛度和質量轉化到雙質量系統(tǒng)的

3、氣門側;在動力學模塊中,按照 AVL 建議的方法,將本形式搖臂(Rocker Arm)的有限元計算剛度和慣量轉換到凸輪側。2.4其他參數計算中考慮了以下激勵及驅動:動力計算中作用于氣門的缸內壓力(只有排氣門考慮這一點),見圖 3配氣機構中質量和彈簧力產生的激勵凸輪型線驅動,見圖 4凸輪旋轉驅動排氣門的計算要考慮缸內壓力,數據來自試驗。凸輪型線數據來自零件圖紙。圖 3 缸內壓力曲線圖 4 凸輪升程曲線3 計算結果及分析3.1 運動學分析結果該機型在原轉速下已進行過 AVL TYCON的分析,本文的計算分析主要集中在最高轉速下。圖 5 為進氣系統(tǒng)和圖 6 排氣系統(tǒng)的運動學分析的凸輪型線的升程、加速

4、度等。圖 6排氣系統(tǒng)運動學分析圖 5進氣系統(tǒng)運動學分析21. 經計算,進氣系統(tǒng)的最小彈簧FD)為 0.892,排氣系統(tǒng)的最小彈簧是的,需要改進。(氣門彈簧力與負加速度段慣性力的最小比值 FS/為 0.905,均未達到經驗值,因此,氣門彈簧剛度2. 經計算,凸輪挺柱的最大接觸應力為 368Mpa,低于該機型所采用材料的許用接觸應力。3. 從運動學計算結果提取出正加速寬度 Camdeg,計算 K 值:K= fN( f 為閥系自振頻率 Hz, n為凸輪轉速 rpm)Ncam6ncam進氣系統(tǒng)為 1.761,排氣系統(tǒng)為 1.658,均滿足值。3.2 動力學分析結果1. 圖 7 進氣系統(tǒng)氣門有明顯飛生,

5、需要重新設計凸輪型線、改進配氣機構、或改進氣門彈簧。圖 8 排氣閥系結果正常。圖 7進氣系統(tǒng)圖 8排氣系統(tǒng)2.可通過檢查凸輪挺柱接觸應力,發(fā)現(xiàn)從動件有飛進配氣機構,見圖 9 和圖 10。生,需要重新設計凸輪型線或改圖 9進氣系統(tǒng)圖 10排氣系統(tǒng)3.發(fā)現(xiàn)氣門落座速度大于新設計,見圖 11 和圖 12。值,氣門落座力大于值,氣門彈簧及凸輪型線需要重3圖 12排氣系統(tǒng)圖 11進氣系統(tǒng)4.通過觀察彈簧受力曲線,可以認為氣門彈簧工作正常,未見碰圈等現(xiàn)象。見圖 13 和圖 14。圖 14排氣系統(tǒng)圖 13進氣系統(tǒng)4 改進方案首先考慮避免影響較大的氣門反跳問題,一般可從兩個方面來解決:一是全新設計一條完全適合

6、該機型的凸輪型線,同時滿足性能和運動學、動力學要求,這需要和 AVL BOOST協(xié)同完成,考慮到采購和試驗驗證,周期較長,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是加大彈簧力,大到足以抵消氣門反跳慣性力,但加大彈簧力會使接觸力增大,磨損增加,較大的更改還會引起缸蓋及配氣機構其它零件的改動。計算氣門彈簧的預緊力是否有閉的氣門預緊力為:空間,根據排氣門?;深A緊力,為使氣門有效關F = P D D=296N220sist4其中: P 為排氣背壓;Dsi=28.6 mm ;Dst=8 mm 。實際預緊力為 122N,因此氣門彈簧預緊力有空間。在不改變其它零件的前提下,彈簧簧絲直徑和彈簧中徑都未改變,彈簧剛度系數不變,通過加大彈簧長度,將彈簧預緊力4提高為 210N,彈簧長度增加過多容易造成彈簧長度短,彈簧易發(fā)生碰圈。對改進后方案進行計算,結果見圖 15 和圖 16??梢钥吹綒忾T反跳已經。圖 16排氣系統(tǒng)圖 15進氣系統(tǒng)氣門反跳可以依靠改進氣門彈簧解決,但諸如飛脫、氣門落座速度高和落座力大必須通過和 AVL BOOST 協(xié)同設計新的凸輪型線解決。5 結論1氣門彈簧需重新設計,以提供足夠的彈簧。2該配氣機構在提高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