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草莓怎么種植及其管理技術_第1頁
盆栽草莓怎么種植及其管理技術_第2頁
盆栽草莓怎么種植及其管理技術_第3頁
盆栽草莓怎么種植及其管理技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盆栽草莓怎么種植及其管理技術盆栽草莓的種植方法一、選用盆、土及品種。盆栽用盆選擇徑口在20-30厘米的陶瓷盆為宜。盆土選用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土壤。品種采用歐洲四季紅,長虹2號、83-38等優(yōu)良的四季草莓品種盆栽為好。全年可以多次開花結果。二、栽培技術。盆栽時間一年四季均可。但從園地起苗上盆,最好在秋季進行。選擇健壯秧苗,起苗時要多帶土,摘除老殘葉,將苗木根系剪留10厘米左右。讓根系舒展栽入盆土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不埋心為原則。土要按實,固定苗位,使土面與盆口保持3-4厘米距離。栽后澆透水,放置陰涼處3-5天,然后搬到光線充足處。三、肥水管理。四季草莓1年多次開花結果,營養(yǎng)消耗多,要加強養(yǎng)分補

2、充??捎毛F蹄、魚骨、家禽內臟、豆餅等,加水腐熟發(fā)酵,漚制成液態(tài)肥水或追施復合肥。一般每星期追肥一次。室外盆栽,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澆水時,應事先將水曬暖再用,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來水澆灌。四、苗木管理。盆栽草莓應加強植株管理。一是適時疏蕾、摘葉、摘除匍匐莖。即將無效的高層次花,在花蕾分散期適量疏除。去除老葉、殘葉、病葉和多余匍匐莖,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提高果實質量。二是架果造形。即用鐵絲或竹簽做成不同形狀的果架,放入花盆將果穗架起,促使果穗通風透光,果實著色均勻,防止泥土污染果實,減少病蟲危害。同時,也可以利用匍匐莖進行藝術造型,提高觀賞價值。三是防治病蟲要采用相應的綜合防治措施。五、換盆。盆栽草莓

3、結果2年后,應于結果后換盆或換盆土。換盆時,先將植株從盆中取出,剪除衰老根、死根和下部衰老根莖,再栽入新的盆土中。六、溫、濕度。一般盆栽草莓要求溫度為20-25,冬季室溫保持在15以上。花盆要放在通風向陽處,盆土經常保持濕潤為宜。盆栽草莓的管理技術撤防寒物 草莓萌芽生長期,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可在芽即將萌發(fā)前,撤防寒物,過遲易傷草莓新莖。下層用地膜覆蓋進行防寒處理的園地,宜在3月份萌芽時,按苗破膜,將苗株提至膜上生長。中耕除草 在早春撤除防寒物后,要及時進行中耕松土和除草,以利于土壤通氣和微生物的活動,促進有機物的分解,提高土壤養(yǎng)分。及時追肥 草莓萌芽前進行第一次追肥,要將肥料溶解在水中

4、再使用,避免傷根。防治蟲害 早春草莓萌芽生長期,開始每隔7-10天噴施新高脂膜600-800倍液,防止病菌侵染,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作物茁壯成長。盆栽草莓的主要價值建立一個家庭蔬果園并不困難,如果你住在別墅或住在底樓或頂樓,擁有一座帶小花園的住宅,當然最好。如果沒有那也沒關系,只要有陽臺或光照良好的窗臺,也一樣可以享受家庭園藝的樂趣。栽培的器皿可用專門的栽培箱,也可用花盆,或者廢棄的塑料箱、洗臉盆等。盆栽草莓是新育成的品種,特別適合于居室觀賞栽培。從視覺美角度來看,草莓葉色濃綠,果實鮮紅,如果能種在自然樸素的陶罐、瓦罐中,會顯得相得益彰。盆栽草莓的播種育苗需要用保水性能良好的培養(yǎng)土(如懸吊盆花的栽培用土)。發(fā)芽溫度20-25,播種后宜覆蓋保濕,避光有利發(fā)芽,約5天左右出苗,這時需逐漸增加光照,有利迅速壯苗。草莓喜充足的光照,每天最好能有半天以上的光照時間。平時宜擺置于通風良好的場所。草莓不耐旱,盆土過干葉面會出現(xiàn)褐斑,還會影響掛果。所以,盆土表面發(fā)干即需澆足水,要澆到水從盆底流出為止。2周左右施一次氮、磷、鉀比例為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